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安全,维护河道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河道巡查,是指对河道工程设施、河道生态环境、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活动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控的行为。
第三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遵循全面覆盖、预防为主、动态管理、及时处置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河道巡查工作,并对河道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河道巡查的组织与实施第五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根据河道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内容、标准和责任人员。
第六条河道巡查内容包括:(一)河道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二)河道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水量、水生生物、河岸植被等;(三)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各类活动,包括施工、经营、游玩等;(四)其他需要巡查的内容。
第七条河道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遵守巡查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
第八条河道巡查发现问题的处理:(一)对一般性问题,巡查人员应当及时处理或报请相关部门处理;(二)对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巡查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河道安全。
三、河道巡查的保障与监督第九条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保障河道巡查工作的资金、物资和人力需求,确保河道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河道巡查工作应当纳入水行政管理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对河道巡查工作不力的,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一条鼓励公众参与河道巡查工作,对河道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可以向水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反映。
四、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河道巡查制度范本旨在加强河道管理,保障河道安全,维护河道生态环境,通过对河道进行日常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河道安全运行。
本制度明确了河道巡查的组织与实施、保障与监督等方面的内容,为河道巡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

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河道的管理,维护河道环境的良好状态,保障河道安全,提高对河道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巡查目的1. 确保河道的安全运行,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防止发生险情事故。
2. 监督河道使用单位依法管理和维护河道,促使其规范操作,加强自律。
3. 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保障水质清洁,防止环境污染。
第三章巡查频次1.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包括现场巡查和档案资料审核。
2. 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巡查频次。
第四章巡查内容1. 河道及岸边设施的完好情况。
2. 河道水质和水量情况。
3. 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情况。
4. 河道使用单位的管理情况。
5. 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上报,督促整改。
第五章巡查程序1. 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2. 巡查人员应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器材,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3. 巡查人员与河道使用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其管理情况。
4. 巡查结束后,填写巡查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第六章巡查记录1. 巡查记录应包括巡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问题隐患情况等。
2. 巡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
第七章巡查考核1. 对巡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其巡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 对河道使用单位进行巡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整改追踪。
第八章法律责任1.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巡查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
2. 对于发现问题隐患不及时上报的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
第九章补充条款1. 本制度经制定后,应进行宣传,确保各相关人员的知晓和遵守。
2. 对于制度的具体实施事项,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以上就是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共同维护我们的河道环境,让我们的河道更加美丽和安全。
河道堤防巡查管理制度

河道堤防巡查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河道堤防的巡查管理工作,确保河道堤防的安全和稳定,预防和减少洪水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巡查内容1.巡查范围:全面巡查河道堤防全线,注意查看可能存在的缺陷、损坏、漏水等问题。
2.巡查频率:根据季节特点和气候变化,制定定期巡查计划,一般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巡查对象:主要巡查河道堤防的堤防工程、排水设施、泄洪闸门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4.巡查内容:查看河道堤防的外观、材质、水位、排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整改。
三、巡查要求1.严格执行巡查计划,定期巡查,不得漏查。
2.巡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巡查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冷静,做到客观公正,不得随意判断问题的严重性。
4.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巡查记录1.巡查人员要认真填写巡查记录表,记录巡查的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2.巡查记录要存档保存,做到有案可查,便于后续的监管和追踪。
3.巡查记录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确保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五、责任制度1.河道管理部门要建立巡查责任制度,明确巡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对于巡查不到位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上报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示警示。
3.对于巡查工作中的优秀个人和团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激励更多人员积极参与巡查工作。
六、巡查工作的改进和完善1.定期对巡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完善和调整巡查制度,保证其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3.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做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河道堤防的整体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河道堤防巡查管理制度,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河道堤防,提高其抗洪能力和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河流日常巡查制度范本

河流日常巡查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流管理,保障河流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河流的日常巡查与管理,确保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第三条河流日常巡查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覆盖、无缝隙管理,确保河流生态环境安全。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河流日常巡查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巡查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应当设立河流日常巡查机构,配备相应的巡查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河流日常巡查工作。
第六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路线、内容等,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河流日常巡查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三、巡查内容第八条河流日常巡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河流水质情况:水色、气味、悬浮物等,以及是否存在黑臭水体。
(二)河流生态环境:河岸植被、湿地状况、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等。
(三)河流岸线利用情况:是否存在非法侵占、开发、污染等现象。
(四)河流设施状况:堤坝、桥梁、排水设施等是否存在破损、堵塞等问题。
(五)其他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因素:如垃圾堆积、养殖污染等。
四、巡查流程与处理第九条河流日常巡查人员应当按照巡查计划进行巡查,并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第十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巡查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河流日常巡查机构。
第十二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巡查资料与信息管理第十三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建立巡查档案,妥善保存巡查记录、处理结果等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定期对巡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河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五条河流日常巡查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巡查工作效率,实现巡查信息共享。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是指由相关部门建立的定期或不定期对河道进行巡查的一项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河道的环境质量,防止河道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
河道巡查制度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巡查频次和时间:制定巡查的频次和时间,根据河道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巡查的周期,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
2.巡查内容:明确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河道的水质、水量、水生态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包括对河道周边环境的巡查。
3.巡查人员:确定巡查的责任人和组织机构,通常由环保、水利和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也可以委托给专业的巡查机构。
4.巡查方式:确定巡查的方式,可以是实地巡查、航空巡查、水下巡查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巡查手段。
5.巡查记录和报告:对巡查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制定巡查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6.问题处理和改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巡查制
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巡查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河道巡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监测和管理河道的环境状况,避免潜在的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护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通过巡查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长效性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河道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河道巡逻管理制度

河道巡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河道巡逻工作的管理,有效维护河道环境秩序和水域安全,规范巡逻工作,提高巡逻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任务和职责1. 建立和健全河道巡逻管理制度,明确巡逻工作的主体责任,保障巡逻工作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对巡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河道巡逻工作的效果。
4. 定期组织对巡逻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工作成绩给予奖励或者惩罚。
三、巡逻人员的选拔和管理1. 巡逻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具备一定的水上技能和执法能力。
2. 巡逻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服从指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纪律。
3. 巡逻人员应当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水上技能和执法水平。
4. 巡逻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违法违纪、滥用职权。
四、巡逻装备和工具1. 巡逻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巡逻装备和工具,保证巡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巡逻装备和工具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3. 巡逻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巡逻装备和工具,不得私自挪用或者损坏。
五、巡逻任务的安排和执行1. 巡逻任务的安排应当合理科学,充分考虑河道环境和安全情况,确保巡逻工作的全面覆盖。
2. 巡逻任务应当按照计划和时段进行执行,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巡逻。
3. 巡逻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当注意人身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得私自冒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巡逻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上级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六、巡逻工作的考核和评估1. 巡逻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应当定期进行,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
2. 考核和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巡逻工作的覆盖范围、效果和工作质量等方面。
3. 对考核和评估的结果,根据情况对巡逻人员给予奖励或者惩罚,以激励其提高工作效率。
七、巡逻工作的奖惩制度1. 对在巡逻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等形式。
河长制巡查保洁制度

河长制巡查保洁制度
一、巡查内容
河道水质情况:检查河道水体颜色、气味及悬浮物等情况,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排污口情况:检查河道沿线排污口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污水直排、偷排等现象。
垃圾清理情况:检查河道两岸垃圾清理是否及时,是否有垃圾堆积现象。
保洁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河道保洁工作是否到位,保洁人员是否在岗,保洁设备是否齐全等。
二、保洁措施
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各级河长应督促保洁人员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保持河道环境整洁。
加强水质监测:各级河长应对河道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规范排污口管理:各级河长应加强对河道排污口的管理,禁止污水直排、偷排等现象。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河长应加强河道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河道保护工作。
三、工作要求
各级河长应高度重视河道巡查保洁工作,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河长应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河道环境治理工作。
各级河长应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
各级河长应建立健全河道巡查保洁工作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和总结报告。
通过以上制度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河道环境卫生,改善水体质量,提升公众对河道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部门对河道管理工作的协同合作,加强监管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乡镇河道巡查管理制度

乡镇河道巡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乡镇河道环境的管理,确保河道水质安全和周边环境卫生,维护乡村生态平衡,特制定本乡镇河道巡查管理制度。
二、职责分工1.乡镇政府:负责制定乡镇河道巡查管理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河道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
2.水利部门:负责具体的河道巡查工作,负责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指导和监督乡镇巡查人员的工作。
3.乡镇巡查人员:负责日常巡查乡镇管辖范围内的河道,及时发现并报告河道环境问题,协助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整改。
三、巡查内容1.水质监测:定期对河道的水质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河道清理:定期清理河道内的垃圾和淤泥,确保通畅流畅。
3.沿岸环境整治:整治河道沿岸环境,保持周边干净整洁。
4.危险源排查:及时排查河道附近的危险源,确保河道周边安全。
5.植物管理:管理水生植物的生长,防止堵塞河道。
6.其他事项:对发现的其他河道环境问题及时处理。
四、巡查频率1.日常巡查:每周至少两次对河道进行日常巡查。
2.定期巡查:每月至少一次对河道进行全面检查。
3.特别巡查:对发生突发事件的河道进行特别巡查。
五、巡查记录1.巡查记录表:每次巡查需填写巡查记录表,记录巡查情况及发现的问题。
2.问题整改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3.巡查报告:每月需提交巡查报告,总结上月巡查情况及整改情况。
六、奖惩制度1.表彰奖励:对在巡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
2.追责问责:对巡查工作不认真负责或拖延整改的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七、附则本乡镇河道巡查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乡镇政府审批。
以上为乡镇河道巡查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对乡镇河道环境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确保河道环境安全稳定。
河道工程巡视检查制度

河道工程巡视检查制度一、目的和原则本制度旨在明确河道工程巡视检查的基本要求,确保河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维护工作有序进行。
在执行过程中,应坚持公正客观、重点突出的原则,确保每一次巡视都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二、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河道工程巡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巡视小组负责制定巡视计划,组织实施巡视活动,并对巡视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巡视内容1. 河道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包括堤防、护岸、溢洪道等关键部位的检查。
2. 河道内的水流情况,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
3. 河道沿线的环境状况,包括垃圾堆放、植被覆盖等。
4. 河道工程的维护管理情况,包括日常养护、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巡视方式巡视方式应结合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期巡视与不定期巡视相结合的方式。
定期巡视主要针对常规项目,而不定期巡视则针对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
五、巡视频率根据河道工程的重要性和风险等级,确定巡视的频率。
对于重点区域和高风险部位,巡视频率应适当增加。
一般情况下,建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巡视。
六、巡视记录巡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巡视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检查内容、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信息。
所有记录应当存档备查,以便日后分析和总结。
七、问题处理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其性质和紧急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需要长期跟踪的问题,应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定期复查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责任追究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应明确责任人,并进行责任追究。
对于因疏忽大意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九、培训与提升定期对巡视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鼓励成员之间交流经验,共同提升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十、总结与改进定期对巡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巡视制度。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更加科学、高效的河道工程巡视检查制度。
河道日常巡查制度

河道日常巡查制度河道日常巡查制度在现在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河道日常巡查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河道日常巡查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掌握和收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维护公路路产路权,及时发现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情况,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公路日常养护巡查的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我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巡查内容第二条日常巡查范围包括:公路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
第三条路基巡查内容:主要巡查路基稳定性,边坡水毁情况,路肩是否有杂物堆积,排水设施是否齐全畅通,挡土墙等路基构造物是否发生位移变形等。
第四条路面巡查内容:主要巡查路面有无影响交通安全的堆积物、抛撒物、油污、积水、积雪等。
路面是否有新出现影响交通安全的坑槽、拥包等明显病害。
第五条桥隧构造物巡查内容:主要观测桥面铺装有无损坏,伸缩缝、泄水孔有无堵塞,上下部结构有无破损、变形,桥梁栏杆、桥头示警桩、桥名牌、限载标志等是否齐全整洁完好,桥下河道是否有非法挖砂取土等现象。
检查隧道有无明显渗水、灯光设施是否完好,隧道洞口上方边坡是否存在落石、积冰、积水,圬工体是否破损,吊顶及内装是否清洁、脱落,突起标志是否损坏或表面脏污影响使用功能。
第六条沿线设施巡查内容:主要检查护栏等防护设施有无缺少损坏,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含凸起路标)有无残缺、变形、歪斜、污染、颜色不鲜明,可变信息板有无故障,里程碑、百米桩、轮廓标、防撞桶等设施有无缺损、褪色、剥落和污染等情况。
检查公路沿线绿化植物的抚育管理,记录新发现的缺株、死株、病虫害、妨碍视距、影响交通安全、遮挡标志牌等情况。
第三章巡查要求第七条加强对巡查人员的培训,巡查人员应掌握巡查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公路养护管理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巡查人员应本着全面、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公路巡查,对侵占、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的人和事,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及时上报。
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制度

梅林街道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制度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共同创造良好而和谐的生态环境,特制订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制度。
一、河道巡查监管工作由负责,每周不定期进行巡查;
二、日常巡逻主要沿各自负责河道进行,做到巡查到位,无视线死角。
三、每次必须全面检查本岗所负责的巡查路线,注意河道内、河道两岸的环境卫生等情况,并做好书面巡查记录;
四、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遇不听劝阻,自己不能处理的,要第一时间报告该河段河长或者段长,并及时向街道主要领导报告;
五、遇到突发事件(如大面积污染等),首先要制止事态的发展,并迅速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六、要认真做好河道日常巡查工作,街道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河道巡查制度是指对于河道进行定期巡查的规定和制度。
河道巡查是对于一个地区的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河道问题,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目的和意义河道巡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河道的畅通和水流的顺畅,通过对河道进行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堵塞、漂浮物、杂物排放等问题,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和利用。
同时,河道巡查也可以发现和处理河道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 巡查内容河道巡查的内容包括河道畅通情况、水流情况、河道水质、岸线沉积物、生态环境状况等。
巡查人员需要根据巡查计划和要求,对河道长度、宽度、水深、水位、水速等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河道内外的环境进行观察和调查,记录并评估河道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和措施。
3. 巡查频率和责任河道巡查的频率应根据河道的特点和相关要求确定,通常每季度进行一次巡查,对于重点河道可以每月巡查一次。
巡查的责任主体可以由城市管理部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共同参与,各自负责巡查范围内的河道。
4. 巡查工具和装备河道巡查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备,如测量工具(尺子、水尺、水流计等)、观察工具(望远镜、摄像机等)、安全工具(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等)等。
同时,巡查人员需要配备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等)以确保沟通和应急处置的效果。
5. 巡查报告和反馈河道巡查人员需要及时编写巡查报告,报告中要详细记录巡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处理措施等,报告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形成河道巡查台账,以便日后查询和跟踪。
6. 措施和改进根据河道巡查的结果和反馈意见,相关部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河道治理和维护工作,如清理河道杂物、堵塞的物体,加强河道保洁和环境整治,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加强河道管理和监管,严控河道污染源,改善水质状况等。
总之,河道巡查制度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问题,提高河道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排放口巡查管理制度范文

河道排放口巡查管理制度范文河道排放口巡查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河道排放口巡查工作,保障水环境质量,净化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各类河道排放口巡查工作。
第三条河道排放口巡查工作的目标是发现和纠正河道排放口违法行为,保护河流水质,维护环境生态平衡。
第四条河道排放口巡查应遵循科学性、合法性、公正性、严谨性的原则。
第五条河道排放口巡查工作的主体是环保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有关责任单位应积极配合工作。
第二章巡查要求第六条河道排放口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装有相应的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七条巡查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监测设备并准确判断监测数据的合格性。
第八条巡查工作应定期进行,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时间、频次和范围。
第九条巡查工作应按照相关要求,采取不定期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河道排放口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条巡查工作应围绕河道排放口的环境状况、排放情况、监测设备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
第三章巡查程序第十一条巡查员在巡查前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巡查要求,掌握巡查技能,做好巡查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巡查员在巡查时应出示工作证件,告知被检查单位巡查目的和要求,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巡查程序。
第十三条巡查员应当依法采集样品,对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十四条巡查员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监测数据,并有权向其它相关部门获取相应信息。
第十五条被检查单位应积极配合巡查工作,如实提供所需的工作和监测数据,并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巡查工作结束后,巡查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巡查情况,做好巡查记录和工作总结。
第四章处理措施第十七条对于发现的河道排放口违法行为,巡查员有权立即制止,并依法启动相应的处罚程序。
第十八条对于发现的监测数据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巡查员应及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进行整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河道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河道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巡查范围1. 学校范围内的河道、池塘、沟渠等水域。
2. 学校周边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河道、水域。
三、巡查内容1. 河道水质情况:观察河道水质是否清澈,有无异味,有无漂浮物等。
2. 河道岸线情况:检查河道岸线是否稳固,有无坍塌、侵蚀等现象。
3. 河道设施情况:检查河道护栏、警示牌、救生圈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
4. 河道周边环境:检查河道周边是否有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
5. 河道活动情况:观察河道内是否有游泳、垂钓等危险行为。
6. 河道周边安全隐患:检查河道周边是否存在可能危及师生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四、巡查时间1. 定期巡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河道安全巡查,重点时段为节假日、高温天气、恶劣天气等。
2. 特殊情况巡查:在发生洪水、暴雨等特殊情况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巡查。
五、巡查人员1. 学校成立河道安全巡查小组,由学校安全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巡查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巡查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巡查内容和方法。
六、巡查方法1. 视觉巡查:通过肉眼观察河道、岸线、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 巡查记录: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类型、位置、原因等。
3. 检查设施:对河道护栏、警示牌、救生圈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
4. 调查了解:对河道周边环境、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师生及周边居民的需求。
七、巡查报告1. 巡查结束后,巡查小组成员应立即填写巡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巡查时间、地点、人员、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
2. 巡查报告经学校安全负责人审核后,报学校领导审批。
八、问题处理1.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巡查小组成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设置警示标志、清理河道垃圾、修复损坏设施等。
2. 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巡查小组成员应提出整改方案,报学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河道排放口巡查管理制度

河道排放口巡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河道排放口的巡查管理工作,保障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本制度制定。
二、工作目标1. 加强对河道排放口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河道水环境质量;2.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设施使用和完善;3. 提升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
三、工作内容1. 制定河道排放口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和责任人;2. 加强对巡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巡查人员的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专业能力;3. 完善巡查记录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并上报;4. 定期组织排放口检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 定期组织巡查人员进行河道周边环境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环境问题。
四、工作流程1. 制定巡查计划:由环保部门制定每年的排放口巡查计划,明确巡查频次和责任人员等信息;2. 培训巡查人员:组织巡查人员进行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专业能力培训,提高其巡查水平和能力;3. 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并上报,不得隐瞒、漏报;4. 排放口检测:排放口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 环境巡查:定期组织巡查人员进行河道周边环境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环境问题。
五、巡查要求1. 巡查人员要严格按照巡查计划进行巡查,不得随意更改巡查路线和频次;2. 巡查人员应当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巡查记录,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3. 巡查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专业能力;4. 巡查人员在巡查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处理并上报,不得隐瞒、漏报。
六、巡查管理1. 巡查成绩考核:对巡查人员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 巡查奖惩:对巡查成绩优秀的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巡查工作失职渎职的人员要予以责任追究。
七、工作保障1. 资金保障:保障巡查工作的经费和设备的购买;2. 政策支持:加大对环保监管工作的政策支持。
八、总结本制度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河道水环境的质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提高环保工作的水平,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升环保意识。
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制度范本

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河道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河道安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责任制,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巡查到位、整改及时。
第三条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工作要全面覆盖学校河道及其周边区域,确保河道安全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学校河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工作。
第五条学校河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河道安全巡查小组,具体负责河道安全巡查工作的实施。
第六条河道安全巡查小组成员要具备一定的水域安全知识和巡查技能,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巡查能力。
第三章巡查内容与要求第七条河道安全巡查内容:1. 河道水质情况:巡查河道水质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是否存在污染现象。
2. 河道设施状况:巡查河道护栏、警示标志、救生设备等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缺失等情况。
3. 河道周边环境:巡查河道周边是否存在违法建设、垃圾堆积、树木倒伏等影响河道安全的情况。
4. 河道水位变化:巡查河道水位是否异常,是否存在洪水、滑坡、塌陷等安全隐患。
5. 河道巡查记录: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报告、解决问题。
第八条河道安全巡查要求:1. 巡查频率: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巡查计划,确保每天至少巡查一次。
2. 巡查时间:巡查时间应在上课前、上课期间、放学后等关键时段,确保师生安全。
3. 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应做好巡查记录,及时发现、报告、解决问题。
4. 突发事件处置:遇到突发事件,巡查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报告学校河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确保师生安全。
5. 巡查反馈:学校河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巡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巡查纪律与责任第九条巡查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河道安全巡查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河道安全。
河道堤坝巡查管理制度

河道堤坝巡查管理制度一、制度的意义1.维护河道堤坝的安全河道堤坝作为水利工程设施,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等重要功能。
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水灾,影响沿河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
通过定期巡查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修缮和维护工作,确保河道堤坝的安全运行。
2.提高巡查效率制定科学的巡查管理制度,明确巡查的内容、标准和时限,可以有效提高巡查效率,避免出现疏漏和遗漏。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巡查计划的调整,保证每个巡查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3.保障河道生态环境河道堤坝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河道水质的清洁和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巡查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和处置一些对河道生态环境有害的行为和情况,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制度的内容1.巡查内容河道堤坝巡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河道堤坝的基本情况:包括堤坝的名称、位置、功能等基本信息。
(2)堤坝结构的检查:对堤坝的堤身、坝顶、坝基等部位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裂缝、渗漏等问题。
(3)设施设备的检查:对堤坝的排水系统、泄洪设施、监测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功能正常。
(4)周边环境的检查:对堤坝周边的植被、河流水质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问题。
2.巡查标准制定巡查管理制度时,应明确巡查的标准和要求,包括巡查频次、巡查时长、巡查人员等。
根据河道堤坝的不同性质和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巡查标准,确保巡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巡查记录巡查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巡查情况的记录和整理,及时整理巡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整改情况。
同时,对已整改和未整改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归档,为今后的巡查工作提供参考。
三、实施方法1.制定巡查计划在制定巡查管理制度时,应根据堤坝的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的频次、范围和时限。
同时,应充分考虑季节性和气候因素,合理安排巡查时间,确保巡查工作顺利实施。
2.配备专业人员巡查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河道工程巡视检查制度范本

河道工程巡视检查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河道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程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隐患,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巡视检查的组织与管理1. 巡视检查工作由河道工程的项目法人或者其委托的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和管理。
2. 项目法人应当设立巡视检查机构,明确巡视检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巡视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巡视检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责任心,能够及时发现和判断工程安全隐患。
三、巡视检查的内容与要求1. 巡视检查内容(1)河道工程的堤防、护岸、桥梁、涵洞等主体结构的安全状况。
(2)河道工程的排水、降水、疏浚等附属设施的运行情况。
(3)河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投资等情况。
(4)河道工程的安全防护措施、文明施工等情况。
(5)河道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情况。
2. 巡视检查要求(1)巡视检查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具体频率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2)巡视检查应当有明确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巡视检查时间、地点、人员、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等。
(3)巡视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反馈给项目法人或者施工单位,并督促其整改。
(4)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四、巡视检查的方法与技术1. 巡视检查方法(1)现场巡视:对河道工程的各个部位进行实地查看,发现外观缺陷、结构安全问题等。
(2)仪器检测: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河道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如测斜仪、声波仪等。
(3)资料查阅:查阅河道工程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工程质量和安全状况。
2. 巡视检查技术(1)巡视检查人员应当掌握河道工程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
(2)巡视检查人员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能够正确判断工程安全隐患。
(3)巡视检查人员应当熟练使用巡视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道巡查制度

河道巡查制度(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第一条为加强河湖(库)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涉河湖违法行为,根据《黔南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龙江河“一河一策”2018年任务目标分解表>的函》(黔南文广新函〔2018〕32号)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河湖(库)沿线水域陆域的日常监管巡查工作。
第三条河湖(库)日常监管巡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由各级河长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河湖(库)沿线水域陆域的日常监管巡查。
第四条河湖(库)日常监管巡查应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污染河湖水质、破坏水环境和侵占水域岸线等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处理的违法行为应逐级上报。
第五条河湖(库)日常监管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水质保护巡查。
重点巡查入河排污口设置情况,有无未经批准擅自新建、改建、扩大排污口等情况;饮用水源地有无新增污染源及其他违法行为。
(二)河湖(库)水域岸线巡查。
重点巡查有无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乱搭乱建以及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岸线等突出问题。
(三)水污染防治巡查。
重点巡查有无新增入河湖(库)污染源、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投肥养殖、船舶港口污染等情况。
(四)水环境保护巡查。
重点巡查有无新增黑臭水体,有无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河湖(库)沿岸有无垃圾乱堆乱弃,污水乱排乱放,河湖(库)水面有无成片漂浮物(浮萍、水草、垃圾)等情况。
(五)水生态安全巡查。
重点巡查有无网箱养殖、矮围网围、电毒炸鱼及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等情况。
(六)其他有关污染河湖水质、破坏水环境、影响防洪、通航、供水、生态安全等情况。
第六条巡查采用日常巡查与专项巡查相结合、现场巡查与实时监控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对地观测手段对河湖进行动态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巡查制度
为了落实好上级的安全教育会议精神,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实现学生溺水死亡率“零”目标。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制度。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2、通过检查,确定巡河主要河段。
3、开展防溺水教育,加强安全管理。
4、实行联防联治,分段负责的方法。
5、加强隐患排查,做到心中有数。
6、学校成立河道巡查队,实行每天巡查制度,并记录好巡查记录。
7、确定每天巡查时间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庙坪小学
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