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鲁教版 )
鲁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鲁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经典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7. 《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文言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桃花源记》 -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 《出师表》 -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岩岫杳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鲁教版八年级上课标11首诗歌欣赏

八年级诗词欣赏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内容主题:诗人先写自己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和愁苦之情,表达自己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再写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情感: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3.理解默写:①表现自己贬谪生活的艰苦与痛苦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他被贬时间之久,慨叹世事变化惆怅之情的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一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欣赏:、①内容分析: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颔联——运用典故,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这两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这两句诗,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写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加以赏析。
A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普遍意义。
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道理。
B 两句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
刘禹锡当初参与政治革新活动时只有34岁,不幸被贬23年,如今已是垂暮之年,但展望未来,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争荣。
鲁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鲁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六年级(上册):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年级(下册):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八上课外古诗词(鲁教版)

拓展:你还记得号称“秋思
之祖”的一首元曲吗?请 你朗诵,大家一起分享。
卜算子
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拓展: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①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 , ②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 , ③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 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 3.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读这首诗,你联想到了哪几首诗歌?
悯农二首
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Hale Waihona Puke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 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 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 了“感觉”,可谓传神。
商山早行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曲5首 课件鲁教版

情景交融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 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 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 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 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 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 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积极、昂扬
赏 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 诗人的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 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 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 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在这一联作者 一洗 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表 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达的境界。
山:峰峦如聚 (视)
凭吊写景 水:波涛如怒 (听) 望:
雄伟险要 兵家必争
战争连连 改朝换代
怀古抒情
西都 意: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兴 亡
主旨议论
百姓苦
人民疾苦
赏 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 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 民。这是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
赏 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了正确的对待 事物的思想,那么无 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 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 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 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庭中去呢?
赏 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 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 是自然界的规律。
《诗五首》课件(鲁教版八年级上册)

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 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 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 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 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在人境 无车马喧
(果) ←心远地自偏(因)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 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 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 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 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裘 qiú
衾 qīn
掣 chè 着 zhuó
瀚
hà n 阑 lá n
羌 qiāng
节度使下面资佐 理的官吏 用兽角装 用丝织成 饰的硬弓 的帐幕 纵横的 样子 大沙漠 这里指主 帅的营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营门
岑 参 阴云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锦缎做的 狐皮袍子 被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穿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阴暗无光 镇守边镇的长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hè牵引 官此为泛指, 下雪后红旗冻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与上文的“将 住了,北风吹 军”是互文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来,也不能飘 动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天太冷而冻 得拉不开弓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诗词曲五首理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5)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7)怀旧:怀念故友。
(8)翻似:倒好像。
这是一首刘禹锡送给白居易的答谢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
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作者借“烂柯人”的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曲五首》课件1(第3课时)ppt课件

第三课时 山坡羊 潼关怀古
1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课文导入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 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 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 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 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 先父母”
合作探究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写作者途 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 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从视觉、听觉写出 了潼关的险要。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退出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1 学习目标 2 写作背景 3 整体感知
4 合作探究 5 课文小结
学习目标
1.把握元曲蕴含的感情,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2.感受作者忧虑民生的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 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 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 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 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无论怎样 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 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原籍山东章丘县相公庄,祖父 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 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 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 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 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 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3《诗词曲五首》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本课件将带您领略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了解每一首歌颂自然、赞美人生的诗 词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第一首《静夜思》
1
作者及简介
唐代李白,人称“诗仙”,有“天上谪仙”之誉。其诗豪放、奔放、浪漫、豪迈,成 为唐代文学的代表。
2
诗词内容解读
描写在长夜里,人们在寂静中思考,这些思考往往伴随着孤独感和远方眷恋。是 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另类解读
有人认为这首诗在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表现了作者内心对故土、爱情的炽热的 情感。
第三首《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及简介
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篱。杰 出的文化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鉴赏家的 代表之一。
诗词内容解读
抒发诗人怀古之情,叙述作者在 老家长大的趣事,歌颂了盛唐与 灿烂的金陵古都,向往黄鹤楼。
第五首《十二月八日长安道中遇雪》
作者及简介
五代南唐,著名诗人李商隐, 号玉真子。
诗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解读
记述一个在雪天行路的壮美景 象,虽然有风雪交加的苦恼, 更多的却是作者的思维和感受 的表达。有生命、有棱角,这 是一部雪的史诗。
另类解读
有人提出,这首诗反映了诗人 “诗言志”的创作特色。也呈现 了诗人对男女之美、自然之美 等方面的不同审美观。
3
另类解读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描写李白对即将到来的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诗。
第二首《雪夜寄家人》
作者及简介
明代袁宏道,《钱塘先贤传》云:“宏道每见陆机『雪中松』神韵毕善,乃作《雪夜寄家人》 寄同人史敬初。”
诗词内容解读
借雪夜之寂静,表达作者思念家人的思绪,同时也对人生、世事、动静之间的相互转化作了 思考,寓意深刻。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鲁教版)цэ紙涓婂唽锛夛細???鎬€鏃х?娌夎垷渚х晹鍗冨竼杩囷紝鐥呮爲鍓嶅ご涓囨湪鏄ャ€??鏉滅墽??杩囬浂涓佹磱鏂囧ぉ绁???鎯舵亹婊╁ご璇存兌鎭愶紝闆朵竵娲嬮噷鍙归浂涓併€?ф睏闈掋€?姘磋皟姝屽ご锛堟槑鏈堝嚑鏃舵湁锛?鑻忚郊綍骞淬€傛垜娆蹭箻椋庡綊鍘伙紝鍙堟亹鐞兼ゼ鐜夊畤锛岄珮澶勪笉鑳滃瘨銆傝捣鑸炲紕娓呭奖锛屼綍浼煎湪浜洪棿銆?ф椂鍦?灞卞潯缇?娼煎叧鎬€鍙?寮犲吇娴?剰韪岃簢銆?涗骸锛岀櫨濮撹嫤銆?闄舵笂鏄?缁撳簮鍦ㄤ汉澧冿紝鑰屾棤杞﹂┈鍠с€????姝や腑鏈夌湡鎰忥紝娆茶鲸宸插繕瑷€銆?琛岃矾闅撅紙鍏朵竴锛?鏉庣櫧閲戞ń娓呴厭鏂楀崄鍗冿紝鐜夌洏鐝嶇緸鐩翠竾閽便€???闂叉潵鍨傞挀纰ф??鏉滅敨??搧锛屽▏鍎挎伓鍗ц?т瀹夊緱骞垮帵鍗冧竾闂达紝澶у?紒宀戝弬??? 灏嗗啗瑙掑紦涓嶅緱鎺э紝閮芥姢閾佽。
鍐烽毦鐫€銆? 鐎氭捣闃戝共鐧句笀鍐帮紝鎰佷簯鎯ㄦ贰涓囬噷鍑濄€????? 宸变亥鏉傝瘲榫氳嚜鐝?? 钀界孩涓嶆槸鏃犳儏鐗╋紝鍖栦綔鏄ユ偿鏇存姢鑺便€? 瑙傚垐楹?鐧藉眳鏄???鐩搁殢楗风敯鍘伙紝涓佸.鍦ㄥ崡鍐堛€?瓒宠捀鏆戝湡姘旓紝鑳岀伡鐐庡ぉ鍏夈€??????浠婃垜浣曞姛寰凤紝鏇句笉浜嬪啘妗戙€??э紝灏芥棩涓嶈兘蹇樸€?鍒樻柟骞?鏇存繁鏈堣壊鍗婁汉瀹讹紝鍖楁枟闃戝共鍗楁枟鏂溿€??娓╁涵绛??楦″0鑼呭簵鏈堬紝浜鸿抗鏉挎ˉ闇溿€?ч┛澧欍€??鍗滅畻瀛?闄嗘父??鐮撮樀瀛?鏅忔畩鐕曞瓙鏉ユ椂鏂扮ぞ锛屾ⅷ鑺辫惤鍚庢竻鏄庛€傛睜涓婄ⅶ鑻斾笁鍥涚偣锛屽?宸х?娴f邯娌?鑻忚郊绨岀皩琛e肪钀芥灒鑺憋紝鏉戝崡鏉戝寳鍝嶇疾杞︺€傜墰琛e彜鏌冲崠榛勭摐銆??閱夎姳闃?鏉庢竻鐓?钖勯浘娴撲簯鎰佹案鏄硷紝鐟炶剳娑堥噾鍏姐€備匠鑺傚張閲嶉槼锛岀帀鏋曠?タ椋庯紝浜烘瘮榛勮姳鐦︺€?鍗椾埂瀛?鐧讳含鍙e寳鍥轰涵鏈夋€€杈涘純鐤?偁鎮狅紝涓嶅敖闀挎睙婊氭粴娴侊紒熸浌鍒樸€傜敓瀛愬綋濡傚瓩浠茶皨锛?。
【最新整理版】鲁教版语文八上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课件1

字词注音
戈( gē 絮( xù ) ) 寥( liáo ) 惶( huáng )
词句赏析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21岁因科举 而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颔联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国势和身世,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风飘絮” 比喻 自己国破家亡,孤苦伶仃 “雨打萍”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 大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通俗清新,精炼 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多有弦外之音。他 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 为名的三组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诗 中别开生面之作。他的《乌衣巷》《石头 城》和《柳枝词》是传世的精品,对后世 的诗人和词人很有影响。
诗中三、四句是实写还是虚写?这样写的目 的是什么?说说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明确:虚写。作者设想与事实相反的结果,认 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 史就将要重写。作者借史倾吐胸中的抑郁之气。诗 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 遇,相信自己也定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 平的心境。 前后两联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者叙事
字词注音
阙( què ) 似( sì ) 绮( qǐ ) 琼(qióng) 阁( gé ) 婵( chán )
词句赏析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各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一句。 明确:此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又富有哲 理意味,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有欢 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原 是自然界规律。
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鲁教版 )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3、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4、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五首》

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
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
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
集》。
精选ppt
背景\题解: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
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
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
精选ppt
说明诗中比兴诗句的象征意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 句运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 山”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 艰难。
此外,陶渊明有部分诗文,抒发了对污浊现实
的不满,表现出愤世嫉俗之情。有《陶渊明
集》。
精选ppt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构室。人境:人世间。而:却。车 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 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 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 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精选ppt
精选ppt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
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
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
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
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
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
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
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
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浣溪纱完整版文档

唐不代要诗 徒人发白衰居老易之叹《。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鸡”,反用其意,
劝阻人们不要徒居生易机《令醉人歌心》旷中神有怡“。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自不然要的 徒美发景衰和老生之机叹令。人心旷神怡。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 唐自代然诗 的人美白景居和易生机《令醉人歌心》旷中神有怡“。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醉歌》中有“听
唱黄鸡与白日”句,
意思是说,黄鸡催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唐不代要诗 徒人发白衰居老易之叹《。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晓,白日西落,时 热唐爱代生 诗活人、白旷居达易乐《观醉的歌性》格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 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阕 写景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暮雨萧萧 子规轻啼
自然的 美景和生机 令人心旷神 怡。
下阕 抒情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徒 发衰老之叹。
唐代诗人白居易
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自唐然代的 诗美人景白和居生易机《令醉人歌心》旷中神有怡“。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 诗词曲五首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 的写作背景,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深邃的哲理美。 3、把握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 情怀 。 4、背诵课文。
读准字音
酬(chóu) 柯( kē ) 长(zhǎng)精神 琼楼(qióng) 绮户( qǐ ) 婵娟(chán jūan)
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预习三首诗词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 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 深邃的哲理美。 3、熟读成诵。
读准字音
戟 ( jǐ )干戈(gān gē)
寥落( liáo) 絮(xù ) 峰峦(luán) 潼关( tóng) 踌躇(chóu chú)
【作者及作品简介】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 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 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 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 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 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 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
——这句话蕴含人生哲理,世界上 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 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如月亮有圆 也有缺一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话是说,惟愿(兄弟)彼此 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 色。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向自己兄弟,也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 和美好的祝愿,给全词增加了奋发向上的 意蕴。
问题探究:
通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大意。 回答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鲁教版):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3、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4、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6、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17、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