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中药[优质文档]

合集下载

药食两用及功效

药食两用及功效

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

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小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

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山药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

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

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火麻仁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代代花甘、微苦,平。

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治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玉竹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

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果敛肺气、定痰喘、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

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详细名单-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详细名单-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名单—药食两用中药材目录1丁香 (3)2八角茴香 (3)3刀豆 (3)4小茴香 (3)5小蓟 (4)6山药 (4)7山楂 (4)8马齿苋 (5)9乌梢蛇 (5)10乌梅 (5)11木瓜 (6)12火麻仁 (6)13代代花 (6)14玉竹 (7)15甘草 (7)16白芷 (7)17白果 (7)18白扁豆 (8)19龙眼肉(桂圆) (8)20决明子 (8)21百合 (9)22肉豆蔻 (9)23肉桂 (9)25余甘子 (9)26佛手 (10)27杏仁(甜、苦)(苦杏仁) (10)28沙棘 (11)29牡蛎 (11)30芡实 (12)31花椒 (12)32赤小豆 (13)33阿胶 (14)34鸡内金 (14)35麦芽 (14)36昆布 (14)37枣(大枣、、酸枣、黑枣)(大枣) (15)38罗汉果 (15)39郁李仁 (15)40金银花 (16)41青果 (16)42鱼腥草 (17)44枳椇子 (17)45枸杞子 (17)46栀子 (17)47砂仁 (18)48胖大海 (18)49茯苓 (18)50香橼 (18)51香薷([xiāngrú]) (19)52桃仁 (19)53桑叶 (20)54桑椹 (20)55桔梗[jiégěng] (20)56益智仁 (20)57荷叶 (21)58莱菔子 (21)59莲子 (21)60高良姜 (21)61淡竹叶 (21)62淡豆豉 (22)63菊花 (22)64菊苣 (22)65黄芥子(芥子) (22)66黄精 (22)67紫苏 (23)67.1紫苏子 (24)67.2紫苏叶 (24)67.3紫苏梗 (24)68葛根 (24)69黑芝麻 (24)70黑胡椒 (25)71槐米 (25)72槐花 (25)73蒲公英 (25)74蜂蜜 (26)75榧子[fěizǐ] (26)76酸枣仁 (26)77鲜白茅根 (26)78鲜芦根 (27)79蝮蛇 (27)80陈皮 (27)81橘红 (28)82薄荷 (28)83薏苡仁 (28)85覆盆子 (29)86藿香(广藿香) (29)1丁香【性味与归经】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

葡萄糖,苹果酸钙 胡萝卜素 环烯醚萜甘有机酸 樟脑 胖大海素 多糖,三萜 挥发油,二萜 石竹烯, 醇 黄酮 维生素 橙皮苷 多种皂苷 二苯庚体 生物碱,黄酮 芥子碱 生物碱,黄酮 黄酮,挥发油 三萜 蛋白质, 黄酮,有机酸 芥子苷 多糖 挥发油 脂肪油、挥发油 黄酮, 脂肪油、氨基酸 挥发油,生物碱 黄酮, 黄酮, 甾醇,菊糖 糖,维生素 脂肪油、氨基酸 三萜,黄酮 糖, 多糖,维生素 氨基酸 挥发油,黄酮 挥发油, 多糖,维生素 挥发油,皂苷 有 心肺三焦 脾胃肾 肺大肠 心肺脾肾 肝脾肺 肺胃 心肝大肠 肝肺 心,肝,肾 肺,脾 肺 脾肾 肝脾胃 肺脾胃 脾肾心 脾胃 心胃小肠 肺胃 脾肺肝肾 肝胃 肺 肺脾胃 肺脾 肺脾胃 脾胃 肝肾大肠 胃大肠 肝 肝 肝胃 肺脾大肠 肺胃大肠 肝胆心 肺胃膀胱 肺胃 肝 肺脾 肺肝 脾胃肺 肺胃大肠 脾胃肺 脾胃肺
中酒毒,烦热,口渴,呕吐,贫血,二便不利,产后及老人体弱,久热 虚劳精亏,头昏目眩,耳鸣,腰脊酸痛,遗精 热病心烦,目赤,黄疸,热淋尿涩,热毒疮疡,外治扭伤肿痛 脾胃虚寒,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胎动不安 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肝胃气滞,胸胁胀痛,呕吐,痰多咳嗽 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肠燥便秘 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头昏,目眩,耳鸣,血虚,头发早白,便秘 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 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咽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脾寒泄泻,腹中冷痛,肾虚遗尿,小便频数 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便血崩漏 实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脾虚腹泻,便溏,遗精,白带 脘腹冷痛,胃寒吐泻,消化不良 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风寒脑热头痛,流感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痛 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胸胁胀满疼痛,寒痰咳喘,反胃呕吐 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躁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风寒感冒,恶心呕吐,咳嗽,鱼鳖中毒 痰雍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冠心病 病后体虚,大便燥积,贫血引起的头晕,眼花,耳鸣,腰酸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疔疮肿毒,乳痈,目赤,咽痛,肺痈,湿热黄疸 脘腹疼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 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 虚烦不眠,津少口干,头晕眼花,烦渴,虚汗 热病烦渴、肺热咳嗽,尿血,黄疸,水肿 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秽,小便短赤,风热感冒,尿路感染 风湿,瘫痪,惊风,抽搐 胸脘胀满,食欲不振,咳嗽痰多 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皮肤骚痒,麻疹透发不畅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泻泄 胸闷疼痛,痰饮咳喘,泻痢后重 肾虚遗精,阳痿,遗尿,尿频 夏伤暑湿,脘痞呕吐,胸闷不舒,腹痛肚泻

铁皮石斛药食两用文件

铁皮石斛药食两用文件

铁皮石斛药食两用文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而又神奇的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被誉为“滋阴补肾”的神草,具有补肾养肝,强筋健骨的功效,被誉为“黄金植物”。

不仅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铁皮石斛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被誉为“天然的保健食品”。

现在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铁皮石斛药食两用的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对铁皮石斛的了解不仅停留在传统的应用领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其在美容、养生、保健等领域中的作用。

铁皮石斛是一种天然的滋补食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人体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铁皮石斛还富含多糖类物质,对补充人体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铁皮石斛成为了备受人们热捧的保健食品。

除了在食品领域中应用,铁皮石斛在医药领域的作用更加明显。

传统中医认为,铁皮石斛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津的功效,对肾虚、肺热、阴虚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治疗阴虚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中,铁皮石斛更是被誉为“滋阴圣药”。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铁皮石斛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于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铁皮石斛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珍贵中药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铁皮石斛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铁皮石斛的生长。

中国南方地区成为了铁皮石斛的主要产地之一。

在采摘铁皮石斛时,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铁皮石斛的地下茎部分生长在土壤深处,需要小心挖掘,以免对植株造成破坏。

为了保证铁皮石斛的品质和药效,采摘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免影响其药效。

铁皮石斛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的保健食品,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信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和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铁皮石斛的药食两用功能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篇示例:铁皮石斛,又名铁皮石斛草,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滋补食材。

药食同源:食药两用中药大全(果断收藏)

药食同源:食药两用中药大全(果断收藏)

药食同源:食药两用中药大全(果断收藏)2012年公示的86种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014新增15种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以上101个药食同源品种的具体植物来源、使用部位,用途限制、批准情况等内容详见文后附表。

2018新增9种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

卫计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坷子、赤芍、远志、麦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缨子、青皮、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葫芦巴、茜草、筚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

国家批准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单一、果实种子类1. 杏仁:杏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

2. 红枣: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助眠的功效。

3. 枸杞:枸杞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明目的功效。

4. 葡萄籽:葡萄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维生素E等,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功效。

5. 桂圆: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葡萄糖等,具有补血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

二、根茎叶类1. 甘草: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2. 黄芪: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等,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

3. 当归:当归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多糖等,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4. 茯苓:茯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氨基酸等,具有健脾利湿、排毒养颜的功效。

5. 何首乌:何首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二苯乙烯苷等,具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

三、花类1. 菊花:菊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2. 玫瑰花:玫瑰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等,具有疏肝解郁、美容养颜的功效。

3. 金银花:金银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绿原酸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

4. 茉莉花:茉莉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

5. 桂花:桂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挥发油等,具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的功效。

四、全草类1. 车前草:车前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

2. 蒲公英:蒲公英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蒲公英醇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3. 荷叶:荷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热解暑、升阳止血的功效。

4. 紫苏叶:紫苏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等,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

药食两用中药

药食两用中药

药食两用中药一、解表药作用:治疗表证为主。

药食两用的药物:1.辛温解表药:姜(生姜、干姜)、紫苏、紫苏籽、白芷、香薷。

2.辛凉解表药:葛根、菊花、桑叶、薄荷、淡豆豉、牛蒡子。

二、化痰、止咳平喘药作用: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作用为主;止咳平喘药是能缓和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

药食两用的药物:1.清化热痰药:昆布、海藻、胖大海、芦根。

2.止咳平喘药:杏仁(甜)、桔梗、白果、罗汉果、黄芥子。

三、清热药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

药食两用的药物:1.清热泻火药:决明子、淡竹叶。

2.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青果、菊苣。

3.清热燥湿药:栀子。

药食两用药材大盘点,要分药性区别看待!四、温里药作用:治疗里寒证为主。

药食两用的药物:干姜、丁香、小茴香、高良姜、肉桂、花椒。

五、祛风湿药作用:治疗风湿痹证为主。

药食两用的药物:木瓜、乌梢蛇、蝮蛇、黑胡椒。

六、芳香化湿药作用:治疗脾为湿困证。

药食两用的药物:广藿香、砂仁。

七、利水渗湿药作用: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

药食两用的药物:茯苓、薏苡仁、赤小豆、枳椇子、冬瓜皮。

八、理气药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

药食两用的药物:橘皮、刀豆、橘红、香橼、代代花、薤白、佛手、八角茴香。

药食两用药材大盘点,要分药性区别看待!九、理血药作用:治疗各种出血病证。

药食两用的药物:1.止血药:小蓟、槐花、槐米、鲜白茅根、荠菜。

2.活血化瘀药:桃仁。

十、安神药作用:以镇静安神为主要功效。

药食两用的药物:1.养心安神药:酸枣仁。

2.平肝息风药:牡蛎.十一、补养药作用:补气、助阳、养血和滋阴。

药食两用的药物:1.补气药:山药、甘草、黄精、大枣、白扁豆、白扁豆花、沙棘、蜂蜜、枣(酸枣、黑枣)。

2.补血药:阿胶、龙眼肉(桂圆)。

3.补阴药:玉竹、百合、枸杞子、桑葚、黑芝麻。

4.助阳药:益智仁、胡桃肉。

十二、固涩药作用:治疗各种滑脱病证。

药食两用的药物:覆盆子、莲子、芡实、肉豆蔻、乌梅。

十三、消导药作用:消化饮食.导除积滞。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xls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xls

风寒解表药
多种醇
辛微温
肺脾胃
44 枳椇子 清热解毒药
葡萄糖,苹果酸钙
45 枸杞
补阴药
胡萝卜素
46 栀子
清热泻火药
环烯醚萜甘有机酸
47 砂仁
化湿药
樟脑
48 胖大海 化痰药
胖大海素
49 茯苓
利水消肿药
多糖,三萜
50 香橼
理气药
挥发油,二萜
51 香薷
风寒解表药
石竹烯,
52 桃仁
活血调经药

53 桑叶
风热解表药
多糖,维生素
85 薤白
理气药
挥发油,皂苷
86 覆盆子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有机酸,糖类
87 藿香
化湿药
挥发油,黄酮
甘平 甘平 苦寒 辛温 甘寒 甘淡平 辛苦酸温 辛,微温 苦,甘,平 甘,苦,寒 甘,酸,温 苦,辛,温 苦辛平 辛温 苦平 辛甘平 甘平 辛温 甘淡、寒 苦辛凉 甘苦凉 苦咸凉 辛温 甘平 辛温 辛温 甘辛,凉 甘平 辛热 微苦涩凉 微苦凉 甘苦寒 甘平 甘平 甘酸平 甘寒 甘寒 甘咸温 辛苦,温 辛,凉 甘淡,凉 辛苦,温 甘酸,温 辛,温
脾胃肾 肝肾 心肺三焦 脾胃肾 肺大肠 心肺脾肾 肝脾肺 肺胃 心肝大肠 肝肺 心,肝,肾 肺,脾 肺 脾肾 肝脾胃 肺脾胃 脾肾心 脾胃 心胃小肠 肺胃 脾肺肝肾 肝胃 肺 肺脾胃 肺脾 肺脾胃 脾胃 肝肾大肠 胃大肠 肝 肝 肝胃 肺脾大肠 肺胃大肠 肝胆心 肺胃膀胱 肺胃 肝 肺脾 肺肝 脾胃肺 肺胃大肠 脾胃肺 脾胃肺
36 昆布
化痰药
多种 氨基酸
咸寒
肝胆心
37 大枣
补气药
有机酸,三萜
甘温
脾胃

五味俱全,药食两用的五味子

五味俱全,药食两用的五味子

五味俱全,药食两用的五味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个五味子治痰嗽气喘的故事:《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五味子【附方】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灸熟,蘸末细嚼,白汤下。

汉阳库兵黄六病此,百药不效。

于岳阳遇一道传此,两服,病遂不发。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叫黄六,是汉阳国库一个守备的兵勇,有一次夜值的时候染了风寒并伴有咳嗽,一开始他没当一回事,也不去看大夫也不忌口。

慢慢地,黄六的痰嗽气喘越来越严重,并且经常感到疲倦无力,看遍了整个汉阳的大夫,吃了很多的中药都没效果。

岳阳的亲戚知道这件事后写信给黄六邀请他去岳阳散散心。

到了岳阳后,亲戚带着他去城里的有名景点转,在途中黄六的咳嗽又发作,一直咳嗽不止又没力气,于是找了一棵大树坐下休息,这时候有一个道士路过,道士看他一直不停地咳嗽并且脸色那么差,就过去问他,黄六把自己这几年患病的情况都告诉了道士,于是道士从包袱里拿出自己编写的医书查看了一遍,最后写了一个方子给黄六。

黄六回到家之后买来生猪肺、五味子和白矾,先取等份的五味子和白矾研成细末,然后把生猪肺加水煮熟之后,捞取猪肺蘸药末慢慢细嚼,再用煮猪肺的汤送下,每一次服用三钱药粉。

黄六按照这个方服用了两次之后,多年的痰嗽气喘病痊愈了,并且没有再复发。

药食皆宜,品分南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五味子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

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果实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而得名。

据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其果实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

《本草纲目》记载:“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故主产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的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

药食两用药材总表

药食两用药材总表

高良姜
葛根
枸杞子
广藿香
荷叶
黑芝麻
花椒


黄精
火麻仁 鸡内金
金银花 桔梗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 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甘、酸,温。归肝、肾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遗精滑 、膀胱经。 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 辛,热。归脾、胃、肾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 、心、肺经。 喘咳。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 甘,平。 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 归心、肺、脾、胃经。 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 辛、热。归脾、胃经。 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 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 甘、辛,凉。归脾、胃 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 、肺经。 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 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 甘,平。 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 归肝、肾经。 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 辛,微温。归脾、胃、 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 肺经。 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 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 苦,平 。归肝、脾、胃 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 经。 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 。用于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甘,平。归肝、肾、大 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 肠经。 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 辛,温。归脾、胃、肾 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经。 。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 苦,微寒。归肝、大肠 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 经。 赤,头痛眩晕。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 甘,平。 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 归脾、肺、肾经。 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 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甘,平。归脾、胃、大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肠经。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 甘,平。归脾、胃、小 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 肠、膀胱经。 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 甘,寒。归肺、心、胃 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 经。 病发热。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 苦、辛,平。归肺经。 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甘、淡,平。归心、肺 、脾、肾经。

中国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可用于保健食品及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txt

中国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可用于保健食品及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txt

附件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附件2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附件3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药食两用中药及功效

药食两用中药及功效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具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1.丁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 2~5g.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性味归经辛、甘,溫。

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性味归经甘,温。

归胃、肾经。

功效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 10~15g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

白芷药食两用的神奇植物

白芷药食两用的神奇植物
白芷的烹饪方法
白芷可以用于炒菜、煮汤、炖肉等各种烹饪方式。常见的做法有将白芷切成细丝后加入炒菜中,或将其 放入汤锅中煮熟后食用。此外,白芷也可以用来腌制蔬菜,增加口感与营养。
白芷的烹饪技巧
烹饪白芷时,需要注意适当的烹饪时间和温度,以免破坏其风味和营养成分。最佳做法是将切好的白芷 适量加入,在最后阶段烹炒或煮汤,让其充分释放香味。适当调整调料搭配,可以进一步突出白芷的独特 风味。
白芷在美容保健中的应用
皮肤美白
白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酚 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 和美白作用。常用白芷煮水 外敷或制作面膜,可以有效改 善肤色,淡化色斑,使肌肤变得 更加洁白透亮。
抗衰老
白芷中的挥发油和其他生物 活性成分能促进胶原蛋白的 合成,改善皮肤弹性,延缓肌肤 老化。将白芷制作成面膜或 化妆品使用,有助于延缓皮肤 老化,保持肌肤的青春活力。
综合而言,白芷丰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它广泛的药食两用价值。它在中医理论 中被认为能够理气、祛风、散寒等,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 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白芷还可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以发挥其卓越的抗氧化、美容养颜等作用。
白芷在饮食中的应用
白芷的食用价值
白芷不仅是一种中药材,还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食材。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微苦的口感,可以用来烹饪 各种菜肴,增加菜品的风味。白芷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对人体非常有益。
白芷在皮肤护理中的作用
白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美容养生的神奇植物。它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如挥发油、香豆素等,在皮肤护理中发挥着多重功效。
$10M
15%
25%
抗菌
白芷含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可有效预防皮肤感染 。
抗炎

中国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可用于保健食品及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中国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两用、可用于保健食品及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附件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按笔划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
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
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
祛寒类 八角茴香 小茴香 花椒 黑胡气类 佛手 橘皮 砂仁 丁香 香橼 刀豆 代代花
止咳平喘类 杏仁 桔梗 胖大海 白果 罗汉果 黄芥子
固涩类 芡实 莲子 肉豆蔻 牡蛎 乌梅
解表类 生姜 紫苏 白芷 菊花 葛根 香薷 淡豆豉 薄荷 藿香 桑叶
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
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附件3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按笔划顺序排列)
芦荟 动物胆汁 赤芍 溪黄草 漏芦草珊瑚 冰片 竹叶 芦根 西瓜皮 石决明 珍珠母 茶叶
地榆
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
益气类 大枣 山药 白扁豆 薏苡仁 甘草 茯苓
养血类 阿胶 桑椹 枸杞子 龙眼肉 酸枣仁玉竹百合 黑芝麻
温阳类 益智仁
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

铁皮石斛药食两用文件

铁皮石斛药食两用文件

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它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补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热烦渴、肺燥咳嗽、肾虚精亏等疾病。

同时,铁皮石斛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保护肠胃等作用。

因此,铁皮石斛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食品行业中。

为了规范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文件,对铁皮石斛的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些文件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在制定文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药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中药材和食品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2. 技术标准:需要制定铁皮石斛的种植技术规范、采收时间、加工工艺、贮存条件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以确保铁皮石斛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质量标准:需要制定铁皮石斛的质量标准,包括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4. 安全标准:需要制定铁皮石斛的食用安全标准,包括食用方法和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为了规范铁皮石斛的药食两用,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文件,明确相关标准和规定,加强对铁皮石斛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铁皮石斛生长环境和品质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铁皮石斛品质也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和使用铁皮石斛时,消费者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铁皮石斛品质差异,选择优质可靠的商家购买,以保证使用效果和质量安全。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

87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录

葡萄糖,苹果酸钙 胡萝卜素 环烯醚萜甘有机酸 樟脑 胖大海素 多糖,三萜 挥发油,二萜 石竹烯, 醇 黄酮 维生素 橙皮苷 多种皂苷 二苯庚体 生物碱,黄酮 芥子碱 生物碱,黄酮 黄酮,挥发油 三萜 蛋白质, 黄酮,有机酸 芥子苷 多糖 挥发油 脂肪油、挥发油 黄酮, 脂肪油、氨基酸 挥发油,生物碱 黄酮, 黄酮, 甾醇,菊糖 糖,维生素 脂肪油、氨基酸 三萜,黄酮 糖, 多糖,维生素 氨基酸 挥发油,黄酮 挥发油, 多糖,维生素 挥发油,皂苷 有机酸,糖类 挥发油,黄酮
清热解毒药 补阴药 清热泻火药 化湿药 化痰药 利水消肿药 理气药 风寒解表药 活血调经药 风热解表药 补阴药 理气药 化痰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消食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温里药 清热泻火药 风热解表药 风热解表药 清热解毒药 化痰药 补阴药 风寒解表药 止咳平喘药 风热解表药 补阴药 温里药 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清热解毒药 补气药 驱虫药 养心安神药 凉血止血药 清热泻火药 祛风湿散寒药 理气药 风热解表药 利水消肿药 理气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化湿药
公布“既是食Biblioteka 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87种)功效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温中下气止呃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凉血止血祛 健脾益肺固肾涩精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祛风通络止痉 敛肺涩肠生津止血 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润燥通便补虚 行气宽中消食出胀 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 散风祛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敛肺定喘,止带浊,止遗尿 健脾胃,清暑热 解暑化湿,止泻,止带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温补脾肾,散寒止痛,通利血脉 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止咳平喘,宣肺润肠 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凉血散瘀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补血、止血、养阴、安胎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软坚散结,清热利水,镇咳平喘,降脂降压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补脾和胃 清热润肺,润肠通便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清肺,利咽,生津,解毒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通淋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燥湿消痰

中国卫生部批准药食两用名单

中国卫生部批准药食两用名单

12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脾、胃、大肠功效润肠通便:肠燥便秘(麻子苏子粥,麻子仁丸)润燥、杀虫:落不生;疮本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症状恶心、恶吐,腹泻,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抽搐,精神错乱,昏迷,瞳乳散大等。用量2-3钱
13代代花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功能与主治:气郁不舒,胃脘痛,胸腹胀满用法与用量:3-4.5g
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证。可伍温中散寒药。用量用法3~8g
5.小蓟功效凉血,祛瘀,止血。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性味归经甘,凉。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无毒。”入肝、脾经。①《本草通玄》:“入脾、肝二经。”②《本草新编》:“入肺、脾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①《品汇精要》:“忌犯铁器。”②《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按笔划顺序排列)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中药香料配方(药食两用)

中药香料配方(药食两用)

中药香料配方(药食两用)中药香料配方香料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我国古代的药物着作中对龙脑、沉香、胡椒、砂仁、丁香和肉桂等芳香物质分别作了医疗性能的介绍,将它们用来做通窍醒脑、调气、止痛、活血舒筋和散淤消肿的药物。

芳香物质中,麝香通经络治中风,苏合香开郁豁痰,丁香善治牙痛。

印度气候炎热,人们很早就懂得食用咖喱这种有丁香、肉桂、芫荽、豆蔻等多种香料配成的调料,来防治由食物霉变引起的热带肝病。

东欧人用香紫苏水洗澡,法国人把薰衣草当作家庭良药,用来治疗神经性心治疗关节炎,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目前有一种花香疗法:让病人坐着,一面嗅着阵阵花香,一面听着悦耳音乐。

医药学家用香叶天竺葵来治疗神经衰弱,用迷迭香和薰衣草来治疗气喘病等,取得很好疗效。

1.甘草别名甜草,蜜草,甜根子,甘、平、无毒,此草为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泻火解毒,润肺祛痰,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肺瘘咳嗽有明显效果,坚筋骨,长肌肉,信气力,可以轻身延年。

2.杜仲又名思仲,川仲,以树皮及叶入药,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对肾虚腰痛,高血压有疗效。

3.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为名贵中药材,能祛风定惊,平肝息风,对眩晕,手脚麻木有功效。

4.干姜分南姜和北姜,鲜品为生姜,干品为干姜,由于长期选育和栽培的结果,形成药姜和菜姜两大品种,药姜是干姜的来源,辛温,有温中、敬寒回阳通脉,温肺化欲的功能,具有调中下气,消化食物,有解酒的作用。

5.甘松辛、甘、温,近似香草、药理,调理食欲不振,气郁胸闷。

6.木香有广木香、云木香两种,气热、味辛、苦,气味浓香。

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对胸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有效。

7.肉桂具有补阳,温肾,祛寒,通脉,止痛功效。

8.孜然原产于新疆,现大部分都是甘肃孜然,主要散发出一种香味,清香型。

9.香叶是一种香料,国内香叶质量差,进口香叶,香气浓郁,有较强的防腐作用。

但进口香叶比国产香叶价格高几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两用中药[优质文档]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ズ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丁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 2,5g.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性味归经辛、甘,溫。

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性味归经甘,温。

归胃、肾经。

功效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 10~15g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

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

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可伍温中散寒药。

3,8g 用量用法5.小蓟功效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性味归经甘,凉。

?《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无毒。

” 入肝、脾经。

?《本草通玄》:“入脾、肝二经。

”?《本草新编》:“入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品汇精要》:“忌犯铁器。

”?《本草经疏》:“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6.山藥性味归经甘,平脾、肺、腎功效1.益氣養肺:脾胃虛弱證(山芋丸,參苓白朮散,清帶湯,易黃湯,完帶湯),肺虛證(資生湯,薯蕷納氣湯)2.補脾肺腎:消渴證(玉液湯),腎陰虛證(六味地黃丸,金鎖玉關丸, 縮泉丸) 本品養陰而兼澀性,能助濕,故濕盛中滿或有積滯者不宜單獨用,實熱邪實者忌用。

用量 3錢7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溫脾、胃、肝功效1.消食化積:食滯不化,脘腹脹痛或泄瀉2.活血散瘀: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疝氣或睪丸偏墜疼痛脾胃虛弱者慎服,山楂與萊菔子均有較好的消食化積之功,所不同的是,山楂長於消肉積,消積力較好,且長於活血化瘀,萊菔子長於治積滯腹脹痛較重者,攻積力強而兼降氣消痰. 2-3錢用量用法 10,15g,大剂量30g8.馬齒莧性味归经大腸、肝酸,寒功效1.清熱解毒涼血:濕熱瀉痢;熱毒癰癤;赤白帶下2.止血通淋:崩漏;血淋;熱淋用量 2錢9烏梢蛇性味:甘、平。

无毒。

归经:入肝经。

主治与应用:本品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可用于风湿顽痹、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

多研末用,或浸酒服。

治风湿麻痹,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配伍;惊痫抽搐,可配伍蜈蚣、全蝎等应用。

用量:3,12克。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者忌用。

10烏梅性味归经酸,平; 肝、脾、肺、大腸功效1.斂肺:肺虛久咳(一服煎)2.澀腸:久瀉久痢(固腸丸,烏梅丸)3.生津:虛熱口渴(玉泉丸)4.安蛔:蛔厥腹痛(烏梅丸)本品酸澀收斂,內有實熱積滯者不宜單用。

用量: 2-3錢11木瓜性味归经酸,温。

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1,舒经活络:适用于风湿痹证,手足麻木,腰膝疼痛,筋骨无力,每伍祛风湿药同用。

2,化湿和胃:主治湿浊伤中,吐泻转筋;脚气肿痛,冲心烦闷。

常配温化寒湿药。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胃津不足,口干口渴,食少纳呆之证。

用量用法 6,12g 12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腸性味归经功效潤腸通便:腸燥便秘(麻子蘇子粥,麻子仁丸)潤燥、殺蟲:髮落不生;瘡癩本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症狀為惡心、惡吐,腹瀉,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抽搐,精神錯亂,昏迷,瞳乳散大等。

用量 2-3錢13代代花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 气郁不舒,胃脘痛,胸腹胀满用法与用量: 3-4.5g14玉竹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1,滋阴润肺:用于燥咳痰粘,阴虚劳咳。

2,滋阴:用于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而发热咳嗽,咽痛口渴。

3,养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舌干食少。

用量用法 10,15g,清热养阴宜生用,滋补养阴宜制用。

15.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应用1,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2,润肺止咳:用治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3,缓急止痛:适于腹中挛急作痛及四肢拘挛疼痛,每与白芍同用。

4,缓和药性:可用于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并用以协调药物间的联合作用。

此外,用治食物,药物,农药引起的中毒,本品又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用量用法 2-10g。

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以炙用。

使用注意: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大量久服可引起水肿,也应注意。

湿盛中满者忌服。

16白芷性味归经肺、胃、脾辛,溫功效1.祛風除濕通竅止痛:外感風邪,頭痛,眉稜骨痛,牙痛,鼻淵(九味羌活湯,都梁丸,川芎茶調散,蒼耳散),風濕痹痛,皮膚風濕瘙癢,婦女白帶過多2.消腫排膿:瘡瘍腫毒(仙方活命飲)陰虛血熱者忌服,癰疽潰後宜漸減去。

用量1-3錢17白果性味归经甘、苦、澀,平。

有小毒肺功效1.斂肺平喘:哮喘痰嗽(鴨掌散),肺熱痰喘(定喘湯),肺虛咳喘2.收澀止帶:濕熱或脾虛帶下(易黃湯),白濁小便頻數等證生用毒性大,易中毒,大量或生食易引起中毒,宜加注意,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銀杏食多則收令太過,令人氣壅臚腸昏頓,白果中毒成分叫白果中毒素,最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症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並可迅速出現頭痛,驚厥,抽搐,呼吸困難,昏迷,最後死於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利尿.盡快排毒,服雞蛋清,或用甘草或白果殼. 1-2錢 17-1銀杏葉性味甘、苦、澀,平功效功能斂肺、平喘、止痛:肺虛咳喘,胸悶心痛等18白扁豆性味归经甘,微溫脾、胃功效參苓白朮散),暑濕證(香薷散) 健脾化濕:脾虛挾濕證(生用清熱養胃,炒用健脾止瀉,扁豆內含毒性蛋白質,生用有毒. 用量3錢19白扁豆花性寻味甘,平功效消暑化濕和胃:夏傷暑濕,發熱泄瀉或下痢,以及赤白帶下等症 20龍眼肉性味归经甘,溫心、脾功效補心脾益氣血:心脾兩虛證(歸脾湯),氣血雙虧證(玉靈膏,龍眼酒) 內有鬱火,痰飲氣滯及濕阻中滿者忌服,本品甘溫滋潤,不利於表邪的解除. 用量1-3錢21決明子性味归经甘、苦,微寒肝、大腸功效1.清肝明目:肝熱或風熱的目赤腫痛(決明子散),青盲內障(決明丸),雀目2.平肝潛陽:肝陽上亢頭目眩暈證3.潤腸通便:熱結或腸燥便秘證生品,性較涼,清肝明目,祛風散熱之力較強,多用於實證目疾,炒用,清肝疏風之力略減,本品性寒降泄,故風脾虛泄瀉,或低血壓者忌用,石決明與決明子,兩藥均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之功,對肝陽上亢或肝火上擾的頭目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皆可用治,但石決明鹹寒質重,以平抑肝陽為勝,兼有滋養肝陰作用,決明子苦寒,功偏清肝,疏風,多用於肝經實火目赤腫痛之症,像睫膜炎.角膜炎,且有潤腸通便作用.用量 2-3錢22百合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心经。

功效应用1,润肺止咳:诸证肺热久咳,痰中带血,及劳热咳血等证。

2,清心安神:可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虚烦不安,失眠多梦等证。

10,30g 用量用法化学成分含泻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糖。

22肉豆蔻性味归经辛,温。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1,涩肠止泻:主治中焦虚寒,脾虚久泻及脾肾虚寒,五更泻等。

每伍益气温阳药同用。

2,温中行气:适用于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

常配行气温中药。

用量用法 3,10g;入丸散剂每次1.5,3g。

煨用可增强温中止泻之功。

使用注意湿热泻痢者忌用.24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熱腎、脾、心、肝功效1.補命門火:命門火衰證(右歸丸,黑錫丹)2.散寒溫脾止痛:脘腹冷痛或吐瀉(大已寒丸,聖朮煎);寒疝疼痛3.溫煦氣血:婦女經寒血滯諸證,產後瘀滯腹痛(殿胞煎),陰疽,癰瘍膿成不潰或久潰 (陽和湯,內托黃耆散);氣血虛證(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 陰虛火旺,裡有實熱,不要用,桂枝辛溫,偏於上行而散寒解表,走四肢而溫通經脈, 肉桂辛熱而偏於溫暖下焦,為溫補命火之要藥.用量 1-2錢25余甘子性味味甘、微涩,性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咽、润肺止咳。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维生素C缺乏症。

1、治上感发热、咽喉痛:余甘子20个,生食。

或余甘子20个,岗梅根30克,银花30克,连乔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0天为1疗程。

2、治乙型肝炎:余甘果加工提纯的结晶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治牙痛:余甘子15个,细辛9克,石膏30克,知母9克,水煎服,每日1-2次。

生食或水煎服。

每次10-30个。

用法用量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26佛手性味归经辛、苦,溫肝、脾、胃、肺功效1.舒肝理氣:肝鬱氣滯證;脾胃氣滯證2.和中化痰:咳嗽痰多證佛手花藥力較為緩和陰虛火旺,無氣滯症狀者慎用。

用量 1-2錢27杏仁苦、微溫。

有小毒肝、大腸 1.止咳平喘:風寒(杏蘇散)或風熱(桑菊飲,三拗湯)咳嗽,燥熱咳嗽(桑杏湯),肺熱咳喘(麻杏石甘湯)2.潤腸通便:腸燥便秘證(麻子仁丸,五仁丸)炒杏仁,經炒後微去油脂,其苦泄之性減緩,多用於體虛脾弱者之咳喘證,杏仁霜,除去油脂, 幾無潤腸通便作用,多用於大便易動者的咳喘證,本品苦溫泄肺,不宜於陰虛咳嗽或虛咳之證, 大便溏泄者或嬰兒應慎用,本品有小毒,勿過量,中毒症狀輕者,頭暈乏力,吐瀉,腹痛, 上腹部燒灼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嚴重者,昏迷,痙攣,解救方法,用鮮蘿蔔,取汁服, 或用蕹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