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3b0c2bccbff121dd3683a8.png)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马桥中心校许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说给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它推进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缺陷,它以直观、生动的特点赢得师生的喜爱,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音像组合形象地模拟历史场景,引导学生从宛若亲临的体验中回味历史。
而且,以往的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影响,在撰写过程中要求文字尽量简约,而多媒体技术则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效等数字信息弥补了历史课本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历史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势,但是作为历史教师,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利用,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下面我就结合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在新课导入时,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生动、有趣、吸人眼球的导入,可以缩短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时间,让学生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进入课堂的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如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喜欢用多媒体导入:或是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或是播放一段视频等,通过使用这些与新课相关的素材,教师可以达到让同学们迅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开展教学的目的。
但是使用多媒体导入,特别是视频导入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2至3 分钟效果最好,超过5分钟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流程,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记得有一次在外校听课,讲的是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授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以视频方式导入,播放的是电视剧《贞观长歌》的开头序幕,“……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伴随着张澜澜优美的歌声,同学们看到了贞观之治时的画面:幅员辽阔、纵横万里的大唐疆域;一座座雄伟的边关矗立在西北边陲,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海;都城长安人口百万,极尽繁华等等。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2299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6.png)
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的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的条件,同样的也给教学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历史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达到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以及突出学习重点的目的,进而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引言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高。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对历史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历史的魅力,进而加深对历史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其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分析(一)重视程度不够从每一次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中均可发现,在中考体系中,历史学科的分值正在逐步提高,题型也在逐步改革,甚至题目的难度也有所改变。
由于中考历史学科的分值相比较于主科的分值较低,考查的方式也是开卷考试,所以很多教师对初中历史整体的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教师甚至一直保持原有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从心理上不重视这门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工作。
(二)教学管理不妥当因为中考包含初中历史学科,所以教师理应掌握完善的教学管理方式,并且要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与其他学科等同。
但是在教学中,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设置不足,课程比较紧张,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和预习便直接面临考试。
甚至有的地区和学校还出现历史课程被随意占用的情况,以及在作业的管理上组长批阅作业、学生交换批改作业等现象。
从课堂管理和作业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都可以发现初中历史教学管理上的不足。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50002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案例分析与反思)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反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案例分析1.案例一:多媒体展示历史地图在讲授中国历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和地理位置。
例如,在讲解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配以相关文字介绍,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2.案例二:多媒体演示历史场景在讲述古代历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
例如,在讲解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古代农田耕作、水利工程等场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农业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3.案例三: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多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可以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世界历史上的殖民扩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整合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资源,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反思1.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展示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资源,节省了教师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3)拓展教学内容:多媒体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形成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不足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过度依赖多媒体: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可能会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变化下的教学困惑及对策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变化下的教学困惑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b038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e.png)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变化下的教学困惑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推出了新版教材,引发了许多教师对教学对策的困惑。
首先,新版教材涵盖范围较广,改变了传统的分册教学,同时要求学生将主题间的联系进行深刻的贯通,要求老师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这是老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教学中的一大困惑。
其次,新版教材要求老师要求以实践的形式学习历史,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老师必须要面对的,也是老师面临的最大困惑。
此外,新版教材也要求老师尽量以多种方式来表达历史概念,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历史。
但是,老师缺乏熟悉相关的技能,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来教授历史感到困惑。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教师首先应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充分理解新教材内容,了解历史联系与演变,正确理解历史背景,加强实践性学习。
此外,老师应学习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借助网络等信息化技术,使学生对历史更加丰富、深刻地理解。
最后,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景思维,在学生的思想中营造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总之,以上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复杂的多版本教材带来的教学困惑,为了有效改善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加强多元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技能,为学生背景未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初中历史教学多媒体运用[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多媒体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ba5ee06294dd88d0d26b70.png)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多媒体运用一、多媒体运用的误区1. 教育观念不转变,满堂灌由人灌变为机灌。
现阶段,尽管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未能深入。
一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正是这种观点的存在,才使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由原先以人为主的满堂灌向以机器为主的满堂灌发展的趋势。
的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手段。
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如果教育教学的观念不转变,那么多媒体只能成为教师实施满堂灌的帮凶。
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我们要之何用?实际上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育理念才是我们教学的灵魂。
我们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才能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强大功能。
2. 课件的制作还存在一定问题。
(1)教育素材的整合还不尽合理。
如何将来自不同途径的多种信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这是一个多媒体使用中的难题,特别是历史课程,各种素材纷繁复杂、内容众多,对其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一个难题。
信息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课件也不是越花越好,而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能接收的程度为准,以最能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为准。
只有这样,才不会造成信息的浪费或干扰。
(2)师生情感的交流考虑的不多。
有的课件罗列了很多内容,老师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很少,这时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课堂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这样的课缺少师生互动,也缺少师生情感的交流。
(3)片面追求表象,忽视教育教学的效果。
有的课件热闹花哨,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以及各种效果,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等教育教学的目标却淡化了。
二、多媒体运用的策略1. 摆正它的地位——辅助性原则。
历史的过去性、久远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加上当今学生重现实、重经验的学习习惯,历史课使用“多媒体”确实可将教学过程中的板书、图片等生动地展示出来,比较容易拉近距离,但这并不代表堂堂历史课都要用,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
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87c788167cd184254b3535ec.png)
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传统历史教学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是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的,那么也就更难将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历史文物……展现给学生。
恰巧多媒体历史教学就能弥补这一短板。
可见广大历史教师熟练制作课件,娴熟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刻不容缓。
现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诸多误区谈几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误区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教学中仅靠讲述无法使学生想象到历史场面的恢宏气势、波澜壮阔,无法想象到历史珍品的美妙绝伦、璀璨夺目;更无法在教学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而且能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性和有效性。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基本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示范课”;更有甚者片面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捷径或唯一途径;“唯多媒体是崇”等,实际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
其实传统教学中有很多的优点需要我们去继承。
我们广大年轻教师要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力求将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我们教育者的智慧创造出较为完美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明天。
二、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的误区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件制作是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现实教学中,历史课课件制作一定要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
可有些历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为了向同事展示自己驾轻就熟的课件制作水平,一堂课中不仅有精美的动画、详实的文字材料,而且还大量视频和动听的歌曲及相关的图片……这样便使学生沉浸在动画、视频以及音乐的欣赏、观赏以及鉴赏的气氛中去了,学生上课便少去留意和思考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了……时间一长,学生一上这类型的课便陷入了视觉和听觉的疲劳了。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9e6d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6.png)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历史课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材内容单一、教学资源匮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积极拓展历史教学资源,多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看、聆听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历史事件进行课堂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二、历史教学呈现枯燥乏味对策:为了解决历史教学呈现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游戏教学、互动讨论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历史知识脱离现实在一些学校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了疏离感,认为历史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无关。
对策:为了解决历史知识脱离现实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知识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四、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在一些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偏重于灌输历史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记住历史事件和日期的水平上,而缺乏对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对策: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编辑、撰写历史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16cb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c.png)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历史教学这块,真的是一门“大工程”,但在现实中,常常让人感到有些棘手。
我们先来“捋一捋”现在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一起想想解决办法。
1.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1.1 教学材料单一哎,历史课本上的内容,真的是有点儿“干巴巴”的。
讲解的方式也没啥变化,学生们听得都快“打瞌睡”了。
内容往往只是简单的“罗列事件”,缺少生动的讲解和吸引人的故事。
1.2 缺乏互动现在的历史课,有时候就像是在“照本宣科”,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
缺少了互动,学生自然也就没那么投入了。
2. 教学方法传统陈旧2.1 讲授式教学为主大多数时候,老师上课还是习惯用“填鸭式”教学,讲完就完了。
学生们没什么机会“开动脑筋”,也没啥参与感,结果学到的知识难免变成“过眼云烟”。
2.2 缺少实践活动历史课上,很多时候都只是在书本上“划来划去”,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举个例子,学生们没机会做历史小剧场、参观博物馆,这些活动能让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对历史有更深的感受。
3. 学生兴趣不高3.1 与生活脱节不少学生觉得历史和他们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觉得这些“古老的故事”跟现在的生活没啥关系。
于是,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高了。
3.2 缺乏启发历史知识往往是“记了就忘”的,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要是能讲点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用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对策建议1.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1.1 引入多媒体用点儿现代化的东西,比如多媒体、动画视频,能让历史变得更生动。
现在的孩子喜欢“眼见为实”,有了这些有趣的材料,他们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1.2 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们“动起来”。
这样,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式2.1 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做些小项目,比如制作历史展板,写历史小论文。
通过这些项目,他们能“动脑筋”,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分析及对策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4eab8bf7ec4afe05a1df54.png)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分析及对策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采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既具有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也具有传统媒体没有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也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其不利因素,确实提高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在调研近年来初中历史课堂后,发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存在着种种误区。
一、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误区1.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有些教师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却把教师和学生放在次要地位,过分依赖多媒体。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在茫茫网络找课件,忽略了充分挖掘教材和备学生;上课时把演示课件放在核心地位,从头至尾点课件,幻灯片多达50多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忽略语言,机械呆板有些教师忽略了自身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作用,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变成放映员。
例如,讲授《血肉筑长城》一课时,教师只站在讲台的一角,点按鼠标,调出课件中的内容,只进行简单的讲解。
从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直至最后的课堂练习、布置作业都由课件全包了。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观看多媒体上,而教师的语言启发、思路点拨很少或单调平淡、机械呆板。
3.盲目使用,效率低下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一味盲目使用多媒体,不注重实效。
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水平,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
例如,在课堂上展示“知识结构梳理”时,有些教师把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抛到一边,而使用多媒体对板书设计进行“昙花一现”式的演示,结果往往缺少知识间逻辑联系的思维过程,学生看到的学到的只是显性的知识结论,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非常不利,对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也使历史课堂和历史学习失去了“历史味”。
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及其对策.doc
![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及其对策.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7cd55fa6c30c2259019ec5.png)
中生的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从很多教学研究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关系,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设备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进行更加形象化的展示,减轻学生理解的负担,便于学生进行认知和观察。
另外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奋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现今时代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不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能进行查找知识,进行自主性学习。
多媒体设备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相互之间也能进行更好地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另外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课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动结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让他们进行资料查阅,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二、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存在的弊端(一)过分应用多媒体设备,忽视讲授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这种多媒体设施的应用普遍表现在公开课上,甚至在一些学校和地区认为,公开课上必须有多媒体设施的应用,否则就认为这节公开课是不成功的。
多媒体设施在教学中的引用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多种形式的应用也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上,过分强调多媒体设备应用,导致教师忽略课堂讲授的重要性,整堂课都在进行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二)课件设置不符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课,就必然需要进行可见的制作,但是很多教师的课件是滥竽充数,只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设备而制作的课件。
新课标下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新课标下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5e095ea910ef12d2af9e772.png)
媒体,可 以演示过 去 的录 像 ,还 可 以通过 动画 的形式模 拟
历史事件 的过程 。对 于讲 解 的历 史人物 生平事迹 ,战争 发
生 的 状 态 等 抽 象 知 识 , 以 及 国家 动 态 发 展 的 历 史 进 程 ,在 时间和空 间上都有 很大 的跨度 ,都能够通 过多媒体 展示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当 然 也 会 有 一 些 负 面 的 消 极 的成 分 在 里 面 ,
1 0 . 3 9 6 9 / j .i s s n .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5 . 0 7 . 1 1 2
新课 标下历史 多媒体教学 的误 区和对策
◆孙 华
摘 要 由于对 新 课标 没有 做 出 正确 的判 断和 理解 ,历 史教 师
在 教学 中 出现 迷茫 ,在 历 史 多媒体 教 学 中进入 一 些误 区。选 择
Hale Waihona Puke 要学 ” “ 我 想学 ”发生转 变。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从另 一
方 面 讲 , 多媒 体 教 学 是 新课 堂 教 学 方 式 改革 的一 个 亮 点 。
多媒体教学 的教学成 果具有易保存 性和再利用性 教
师在组织 多媒体 教学 时,多采用 课件 的形式,课件 是教 师
发
促进体育教学质量 的快速提高 , 教师 需要关注 学生的体
学 生 播 放 一 段 重 要 体 育 赛 事 的视 频 ,让 学 生感 受 体 育 竞技 的 紧 张 感 与 刺 激 感 。之 后 ,教 师 播 放 振 奋 人 心 的音 乐 ,为 学 生
中 国教育技术 装备 , 2 0 1 2 ( 1 6 ) : 3 4 — 3 5 . [ 2 ]赵辉 . 现代信 息技术在体育教学 中的应用与局限性探讨 [ J ] .成功 : 教育 , 2 0 1 1 ( 6 ) : 2 6 0 — 2 6 1 . [ 3 ]马洪波 . 浅谈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 中的 应用 [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 0 0 5 ( 2 2 ) : 2 2 8 — 2 3 0 .
简析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及方法
![简析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ee132749649b6649d74767.png)
简析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及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因为在日常的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下文中,笔者分析了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提出了一些对策。
1 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1 多媒体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却将多媒体技术视为“公开课”作为好评的一个标准之一。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不可能相互替代,大多数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但是教师却不愿意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它的运用没有热情。
换言之,当前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的认识与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与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1.2 多媒体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将多媒体作为装饰课堂教学的工具,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可以避免的表现出功利性、盲目性以及随意性,致使往往会出现课堂内容贫乏,流于形式化,这样不仅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且对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毫无帮助。
另外,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多媒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但是教师自身掌握的多媒体技术知识有限,大多数教师对于多媒体辅助工具的操作流于表面,这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运用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1.3 多媒体课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合理的处理这两方面的内容。
对于多媒体技术下的课堂来讲,课件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服务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比较注重课件自身的外观设置,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盲目的将课件运用到课堂上,整堂课上教师就是面对电脑和鼠标,将预先制定的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致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毫无交流,学生成为新上教师作品的观众,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更加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思。
论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误区
![论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c81d1a1da76e58fafab003ed.png)
论多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误区西樵中学彭伟龙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深入到历史课堂中。
历史教师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虽已较为熟练,但仍存在不少的误区。
本文拟对“历史教师在集体备课及制作课件中的误区、历史教师在处理图片与视频等资料中的误区、历史老师在课堂中处理课件的误区、历史教师忽略黑板板书及学生笔记的误区”等方面的误区及其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初中历史教学;误区;对策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依靠历史教师利用教科书、挂图等教学资料,通过自己的表达及黑板的板书来完成教学任务。
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将历史现象的真实面目全面地反映给学生。
在21世纪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充分地弥补了传统历史教学的不足。
因而在如今的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大多对多媒体课件及其资料较为依赖。
这对历史课堂的效益确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任何的事物总有其不足的一面,多媒体教学亦是如此。
历史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的误区。
一,历史教师在集体备课及制作课件中的误区集体备课是历史教师上课前的必经环节。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集思广益,对教学的过程、重点及难点的把握等方面都有更深的了解。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
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
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
”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备课组,都会出现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首先,中心发言人对课件的制作、搜集及整理上容易缺乏创新,喜欢在网上搜集课件从而下载直接使用。
这使得课件的制作缺乏新颖。
笔者粗略统计了网上最受欢迎的历史教学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里面的课件除了极少部分的精品课件外,其它的课题课件内容几乎基本相同,只是稍加修改而已。
有的教师甚至直接采用了随教师用书夹带的光盘中的课件,连背景与字体的不协调,或是链接错误都没有修改就直接使用。
浅谈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策略
![浅谈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e1f701b0b4e767f5acfce65.png)
在实际教学 中, 就有教 师制作课件时面面俱到 , 涵盖教材所有 得厚重沧桑, 令观者压抑 , 也不利于课件文字的排版 , 确属华而不实。
例如 , 笔者参赛 的课题 是人教 版《 中国历史 》 七年级 下册第 1 6 右上角统一配 以课文标题 L O G O, 同时选用叶根友毛笔 书法 字体。
2 O 1 3 ~ 0 7
教 改 聚焦
浅 谈 历 史 课 堂 多 媒 体 教 掌 的 误 区 及 策 略
文, 赵 慧勇 摘
阐述 。
要: 新课 改形势 下, 多媒体 教学具有传 统教 学方法无可比拟 的优势 , 但作为 一种教 学辅助 手段 , 一方 面教 师必须正视多媒体教
学实施过程 中的一些误 区, 另一方 面又应采取 多种策略提高 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试 图以一堂全国历 吏赛课为 实例从上述两方面进行 关键词 : 新课 改; 多媒 钵教学; 误 区; 有效性; 历史学习
入发展 , 造成走过 场的局 面; 材料太多 , 难 以真正探究和研 习。” 知识点 , 而没有 突出教材 的重难点 。这种信息 的贪 大求 全 , 不利 于 学生 的消化和吸收 , 导致 了教学效率低 下。 于有大量黑色背景 与历史 L O G O图案 , 所以 , 整个课件在视觉 上显 基于上述原 因 , 笔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将课件做 了全盘的修改 : 去掉黑 色, 改用 淡蓝色图案作 为背景 , 背景中心水印为大海 、 船只 、 海岸线 , 幻灯 片
既突 出课文主题 , 又提升课件整体美感 ; 删繁 就简 , 突 出重点 课《 中外 的交往 与冲突》 。 在前期 的设计和准备阶段 , 笔 者总是希望 这样 , 整个课 件只保 留了 l 7张 , 其 中课题封 面 1 张, 练习 2张 , 相关 能够推陈出新抑或是 标新 立异 ,结 果在课件 设计 的过程 中将大量 后 , 张, 封底 1 张, 实际课堂教学内容 1 2张 。 从教学 的反映 课标之外的 内容填塞至课堂之中 , 导致教学不流畅 , 部分环节 比较 网络 推荐 1 突兀。课标明确 强调 ,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 了解其是世界航海 来 看 , 师生普遍感 觉课件 简洁大气 , 令人舒适 , 教师不再 受制于多
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b12dcaa58da0116c1749ab.png)
目前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非常普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强大功能,使历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人就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问题一:盲目使用效率低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但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
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
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而这样使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
我觉得倒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
再比如,有的老师喜欢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
与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录像机或挂图来得方便。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不行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是为历史教学服务的,不是单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
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我们不能在避免了“人灌”再出现“机灌”这样的局面。
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不能放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或者是教学内容去适应多媒体,要避免计算机成为课堂的主导。
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应让老师去完成。
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
![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555e3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0.png)
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资源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对其使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反思: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点不足:( 1)多媒体的使用常常被动地、机械地应用,只注重表面热闹的效果而忽视了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声音的效果,采取逐句翻译的方法把影像和声音结合起来,文字说明与图片解说交替出现,以至造成了“信息污染”,形式上花哨,但内容肤浅,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学效果不佳。
( 2)有些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不如手段单一、讲述详细的教师好,其实多媒体的运用是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必须从实际出发,否则,会顾此失彼。
比如在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节中,不少教师选择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教学中千篇一律,“开始播放几幅经济重心南移图片,接着介绍南宋末年到元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路线……最后归纳总结南移的经济原因。
”这样安排,目的很明确,简单易行,却使得学生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3)有些教师以课件为辅助手段,却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比如,一位老师用PowerPoint 制作了许多素材,里面包括一组对联,她想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关南方和北方地理差异的感性认识。
于是,就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两幅画面:画面一:气候类型相同的地区,气温相差悬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南方和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
画面二:气候类型相同的地区,气温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与课堂目标要求不符。
在教学《屈辱的近代史》时,我打算在幻灯片上用投影放映一些文字和漫画,供学生参考。
但是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屏幕上了,他们讨论着、议论着,都在琢磨哪个漫画更好,那个漫画的内容不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
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
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
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
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
”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和观摩了多堂初中历史课后,发现一些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样不但发挥不了它的
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误区一:盲目使用效率低下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但有的老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
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
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而这样使学生对其印象反而不深,不易吸收,有的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
我觉得到不如老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分析一边板书,学生也能边听边想边记。
多媒体手段有着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
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实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
因此要改变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我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
缺点,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能用别的手段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要表达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
误区二:从接受者到观赏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
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要做到这一点既要看老师的教,也要看学生的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的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讨论都在光、声、图像的展示中湮灭了,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观赏者,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而对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不去留意,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例如在讲授《郑和下西洋》小节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用地图的形式展示,应该说出发点很好,但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提问、讨论等形式的交流,结果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堂历史课变成观赏课,时间一长有的学生就开小差了。
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误区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
但有的老师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
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
另外历史的多样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但有的教师往往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很深,但仅仅而已,不能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的课件给
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
还有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下来感觉平淡无奇,轻重难辩,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这样的课件真是“绣花枕头稻草芯”。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在图象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应让老师去完成,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
总之,课件的设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