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

合集下载

伦理学概论期末考试

伦理学概论期末考试

伦理学概论期末考试(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伦理学概论》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1根据伦理学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正义的人所倾向于肯定的他人事物:()(分)分A、他人的正义德性B、他人的正义感C、他人的正义行为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伦理学的三大核心问题是围绕着以下哪一项而展开的:()(分)分A、天B、地C、人D、法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我们从()和()两个方面来觉解心灵的理智方面的自由力量。

(分)分A、理智、感情B、理解、感情C、行动、感情D、理智、实践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4以下哪一项是利己主义快乐的性质:()(分)分A、未来的和持续的B、过去的和间断的C、当下的和持续的D、可能的和间断的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5在知德和立良知上,孟子更多的是谈论()。

(分)分A、知言B、知命C、知天D、知性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6以下哪一项属于诚实的内心状态:()(分)分A、对他人的善的态度B、对自身的评价C、理智的内心状态D、肉体的形体变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7以下哪一项生命原理不是与实践直接相关:()(分)分A、理智感觉C、营养D、维度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计性外在善的范畴:()(分)分A、食物B、水C、地位D、住所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以下哪一组能够使人获得一个好的朋友:()(分)分A、施舍多少财产和怎么施舍B、赚取多少金钱和怎么赚取交什么样的朋友和怎么交朋友D、绝交什么样的朋友和怎么绝交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0根据朋友交往的基本德性,友爱所具备的因素不包括:()(分)分A、主体只有一个人B、地位基本平等C、有共同的生活D、形成相互信任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1政治商谈存在的复杂问题包括()。

良知:在自知与知人之间

良知:在自知与知人之间

原创文学良知:在自知与知人之间张汶文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重申:“看见别人,就是看见自己。

”实际上,伟大的思想家们对某一方面的认识总会不约而同地在历史节点上发生碰撞——又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写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谈论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

诚然,在人际交往之间找到自我定位并长期定居的过程就是“生活”赤裸裸的本质,而这一个过程,就是自知和知人的过程。

人之初,性本善,良知,就在自知与知人之间。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在当今社会,知人需要足够的智慧和道德底线。

例如:对于同辈,你是否看清朋友对待弱者的真实态度?对于领导,你是否看清他的真实才干?对于亲人,你能否去看到某些血缘关系背后的利益纠纷?古人云:“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这大抵可作为知人的信条之一。

而将个人投影到当今世界格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不也是如此?结合《习近平语录》中的观点,什么是大国外交?笔者认为,知其历史背景、政体形态、社会动态,才能有效选择相应对外政策,从而展现大国智慧与大国风范。

在了解他人的过程中,会发觉人性的立体化、多面化,从而更加坚定那些属于正义、属于光明的人生信仰。

在知人的过程中,人与社会、与世界的联系就愈发紧密,在看到黑暗时便有足够的能力去击碎恐惧,守护一个人心底的善良,守护一个国家的良知。

但是,倘若说“知人”难,那么“自知”就更难。

原因笔者浅析如下:其一,人往往是自卑与自负的共生体。

对于很多时候造成了不良后果的决定,我们很难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因而对错误、缺点视而不见,或者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这种“极度自我”的心理状态会在“搞砸一切”的同时转换为病态自卑,开始怀疑自我价值。

这一点,在郁达夫的小说作品《沉沦》中清晰可见。

其二,人在正常状态下往往会条件反射性放弃一切自我反思的契机。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

试析王阳明“致良知”的主要内涵发布时间:2021-01-22T06:32:58.23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李纲[导读]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王阳明以“知行合一”学说驳斥“知行分离”等知行观之后,在“知”的问题上,王阳明吸收发扬了孟子的“四端”先天道德学说,在《大学问》中阐述了其批判继承的“理”,并内化于“心”,使“良知”具有了先验道德规范、先验道德本体、先验道德意识三个涵义。

创建了化繁为简的工夫论。

李纲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王阳明以“知行合一”学说驳斥“知行分离”等知行观之后,在“知”的问题上,王阳明吸收发扬了孟子的“四端”先天道德学说,在《大学问》中阐述了其批判继承的“理”,并内化于“心”,使“良知”具有了先验道德规范、先验道德本体、先验道德意识三个涵义。

创建了化繁为简的工夫论。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大学问》一、“致”与“良知”“致良知”的“致”有两层含义。

一为达到,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对“致”有解释为:“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此处“后儒”的“充广”知识,是指朱熹对致知”所注的“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但翻译为“至之”之时,亦有“充广”之意,但更直指最大的完满。

二为践行,《大学问》中又有“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

”可见,王阳明的“致”与朱熹的“致”有所不同,王阳明的“致知”是直接对应朱熹“格物”的学术观念,是注重践行的,正如陈来先生所归纳王阳明“致知”的三要点:“扩充”、“至极”、“实行”,[1]“致良知”也就因此有了两层含义:将“良知”扩充至极与对“良知”践行。

“良知”来源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坚守良知议论文作文(共7篇)

坚守良知议论文作文(共7篇)

坚守良知议论文作文(共7篇)议论文,作文,良知,坚守篇一:作文:良知坚守心底那最后一片净土——良知孟子有云:“人性本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儒家经典提倡的理念中,所谓“君子”是坚定不移地保持本性的人,而“小人”则是很容易丢失本性的人;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

”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在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赢得尊重,而赢得尊重的关键,在于坚守良知!”北大校长陈吉宁说,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

陈吉宁对学生说,坚守良知是你们走上社会的第一个考验,也是终身的考验。

这足以说明我们坚守良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坚守良知,就是要自信自强,就是要在各种欲望诱惑面前断然的拒绝。

苏武牧羊19年,吞毡啮雪、历尽艰辛,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终成千古佳话。

文天祥在元军伯颜面前不畏诱降、宁死不屈,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成就了其民族英雄之气概。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面对美国的强权势力,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真正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情操。

坚守良知,就是要贫贱不能移,就是要敢在事实面前伸张正义。

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是“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

此后,德国历任总统和总理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

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坚守良知,就是要威武不能屈,就是要敢于在恶势力面前岿然不动。

“严以修身”心得:自知、自省、自觉_学习心得体会.doc

“严以修身”心得:自知、自省、自觉_学习心得体会.doc

“严以修身”心得:自知、自省、自觉_学习心得体会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

可见,修身乃的为人之本,为官之要。

因此,党员干部如何修身显得尤为重要,须要在自知、自省、上下功夫。

修身贵在自知。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古人把了解称之为“贵”,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不容易,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自知之明主要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止”。

人生追求,知“止”而成,要培育自己的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乎党的纪律和形象要求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心存敬畏,就是要自觉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心存敬畏,就是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二是“知耻”。

“知耻”就是要培育自己的荣辱之心。

毛泽东曾引用管子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所以,党员干部修身必须知礼知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净化党风民风做表率。

三是“知足”。

古人常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

“知足”,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平常之心,做到清心寡欲,才能避免心浮气躁,守住清贫,也才有可能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清静的心,抵制住来自各方面的腐朽思想,为思想道德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身重在自省。

古人都很重视修身自省,常以“吾日三省吾身”来要求自己。

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有无错误和过失,有则改之。

反省什么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忠、信、习”三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现在仍不过时,只不过时代赋予三个方面以新的内涵。

一是忠,就是要忠诚于党。

这是党组织对党员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

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和党的组织;忠诚于党,必须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引路人”“护路人”。

真知的回归——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之三

真知的回归——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之三

真知的回归——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之三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来源,如今、已经没有太多的争议,总体来说,她的三个主要来源是:一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时期的程王心学(这里的王,就是王阳明);二是马列主义;三是西方现代思想。

年轻时代,尚没有接触马列主义的毛泽东,受他的恩师、《心学》大师杨昌济的影响,成为王阳明最忠实的信徒,他曾以一篇《心之力》震撼了长沙第一师范。

即使在他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王阳明的《心学》的思想方法,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他,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整个过程。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这篇光辉著作的副标题,是以《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命名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方法,是多么深刻地影响着已经成熟起来的毛泽东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三个中心思想。

这种思想方法,影响了中国明清时代、近代和现代几乎所有的伟大人物,其中包括:明朝的铁腕首辅张居正、清朝的中兴大臣曾国藩、戊戌变法的君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共和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的孙中山,结束军阀混战、统一中国的蒋介石,领导中国共产党完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甚至于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袖邓小平、第三代领袖江泽民、胡锦涛。

至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依然毫不含糊地倡导知行合一的思想方法和认识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他的著名的《把当前的创新理论变成干部群众的思想武器》一文中,号召全党的领导干部坚持知行合一、内外如一,把德与行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

毫无异议,传承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认识论,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一面鲜红的旗帜!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包含那些内容呢?在这里、首先要明白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与他以前的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宋儒论“知”、“行”多主“知先行后”说。

如程颐曰:“不致知,怎生行得?免强行者,安能持久?”陆九渊云:“吾知此理即乾,行此理即坤,知之在先,故曰‘乾知太始’;行之在后,故曰‘坤作成物’”。

致良知——做生命的主人

致良知——做生命的主人

致良知——做⽣命的主⼈ ⼼友们好!平台上最近推送的⽂章,基本上由潘鹰⽼师组织的“⼼即理探讨群”⾥整理⽽成,⾮常感谢⼼友们的分享和⽼师们的谆谆教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磨砺⾃⼰的⼼志,致良知!今天是长郡⽉亮岛学校的张淼的⼼学感悟,感谢潘鹰⽼师的推荐分享。

各位朋友: ⼤家好!今天我想跟⼤家探讨⼀个关于⼈⼼的话题,探讨我们⽣活、⼯作中的困惑。

请⼤家批评指正。

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络普及,⽅便、快捷。

但是,在这样⼀个物资丰富的时代,我们总是感觉不到有多么开⼼、幸福,很多⼈脸上都看不到喜悦、满⾜的样⼦。

我们有微信,天天刷朋友圈,却感觉空洞⽆物。

我们有车开,却经常犯路怒症。

我们有⼯作,却⽼是抱怨。

我们有房⼦,却还为没有抢到房⽽烦恼。

总之,我们似乎进⼊了⼀个⼈⼈焦虑的时代,焦虑所有我们⾝边的事情,患得患失。

那么,这些焦虑有没有道理?当然有⼀定的道理,诸如竞争压⼒⼤、⽣存环境恶劣、信息爆炸等理由都可以成为焦虑的理由。

但是,我们需要⼀直这么焦虑下去么?我们该如何⾯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好“我”与周围各⽅关系呢? 今天,我想与⼤家分享的就是如何关注⾝⼼来解读我们现代⼈的这些困惑。

从阳明⼼学的⾓度来说,现代⼈之所以焦虑的最⼤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定见,不能做到“知⽌⽽定”,我们总是因外部世界的风吹草动⽽“⼼动”,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选择了“跟风”、选择了⼀些并不能让我们觉得很愉快、很安⼼的路径,最终我们发现即便达到了⼀些我们设定的所谓⽬标也⾼兴不了、开⼼不了,或者开⼼、愉悦只是昙花⼀现、转瞬即逝。

所以,在这⾥,我们引出⼀个思考,究竟怎么做⼈才算是达到我们的理想的⼈⽣? 我们通常把⼈⽣定义为成功或不成功两种,那么,成功的要义是什么呢?我们现实⽣活中⼤约判断标准多是挣了多少钱、有多⾼社会地位之类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么?在这⾥我给⼤家分享去年我在上海旅游见闻:在往东⽅之珠的地铁站,下地铁时、拥挤的上车⼈挤得我被卡在地铁车缝⾥,这是我在⼤上海唯⼀⼀次看到上车⽆序状态。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篇一: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言:1.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道理。

2. “致良知”:良知是人的本心,是每个人的内在标准,只有通过反思和领悟,才能找到自我。

3. “格物致知”:通过探究自然世界,领悟人生道理,只有深入了解事物,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4. “万物皆空”: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空无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领悟到这个真相,才能超越表面的困惑,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

这四句教言是王阳明总结自己一生思考和经验所得,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

它们启示我们,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理解人生和世界,从而走出困境,迎接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篇二: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言是王阳明所提出的关于如何掌握和运用自己的心学的教导,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致良知”。

如果能够用心悟透这四句教言,则可以开启心学的大门,掌握心学的核心思想,进而获得好运相随的效果。

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句话指出了在致良知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进而诚意正心,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这句话强调了心学的第一步,即需要通过外在的事物来认识自己的内心,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来引发内心的反思和自我反省,从而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 知行合一这句话指出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知行并进这句话指出了知行合一的另一种方式,即不仅要知行合一,还要将知行合一相互促进,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

知行并进强调了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实践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4. 致良知这句话指出了心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达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阳明心学心即理解读

阳明心学心即理解读

阳明心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观点是"心即理"。

这一理念对心灵哲学和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理解人性、道德、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它强调人的心灵内在蕴含着道德的规律和宇宙的真理。

以下是对"心即理"的一些关键解读:1. **心的本体是理:**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心灵与宇宙的理是一体的,即人的内在心性本体即是宇宙的理。

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儒家学说中心性和物性的二元对立,强调心性即是天理的表现。

2. **心的活动即为理的表现:**在阳明心学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更是具有活动性的。

心的活动即为理的表现,通过思考、感知、体验等活动,人能够直接领悟到道德规律和宇宙的真理。

3. **自知之学:**阳明心学主张"致知格物",即通过自我认知,达到对外物的深刻理解。

这种自知之学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内在心性的认知,达到对宇宙和道德的全面理解。

4. **致良知:**"致良知"是阳明心学提出的重要理念,意味着通过思考、反省和实践,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高尚的境界,做到对善恶、对是非的敏感和判断。

这是阳明心学中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关键。

5. **物我一体:**阳明心学强调人与宇宙的关系,认为人与外部世界并非隔离的存在,而是物我一体。

通过自身的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法则和自然的运行规律,进而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

6. **无为而治:**阳明心学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通过对内心的觉察和修养,达到超越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境界。

通过无为而治,人能够更自然地行使道德和伦理,而非刻意追求功利的目标。

7. **道德行为的自发性:**根据心即理的观点,道德行为是内在心性的自然表现,而非外在规则的强制。

阳明心学强调道德行为应当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表达,而非出于外在的压力和利益的驱使。

阳明心学中的“情”

阳明心学中的“情”

阳明心学中的“情”闫睿颖【摘要】王阳明心学中关于情感的思想,为理解中西方哲学提供了视角,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参考,也为现代性压制下个体生命的挺立提供了养分.阳明继承发展了儒家对情的基本看法:实际情况;经验情感和先验的良知.其中良知就是人人都具有的亲情(孝悌).通过亲情的道德情感的保荏,不间断地在喜怒哀乐的七情中,磨砺自己对待声色货利的反应,使之达到中和,就可以此心不动,感而随通,臻于和乐.作为本体的良知,真诚惕怛,但无善无恶,有了现代性个体的主体性的萌芽.阳明心学简便可行,效果显著,对我们当前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1)005【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王阳明;情感;良知;主体性【作者】闫睿颖【作者单位】厦门城市学院,福建厦门36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2情感,是中国传统哲学有别于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的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理性和意志。

主客分离的世界观最终促成了西方近现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突出的是认识主体、意志主体的能动性,如康德所言“人为自然立法”。

这种理性主体一度促进了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现代西方文明就是人的理性的全面解放和胜利。

但是随着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个体的生命逐渐被现代性所压抑,因此现代西方哲学开始批判消解这种抽象的思维主体性,致力于主体间的建构,但是在理性依旧高于情感的框架里,海德格尔提出的技术对人的“座架”问题,依旧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

和西方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价值哲学。

它指向的不是主客两分的世界,而是主客圆融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世界。

人本身才是最终目的,真、善、美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统一,善具有形而上学的地位,善统摄真和美。

善的价值是合乎天理的情感的寄托和满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情感,和现代西方的理性主义彼此互补,可以互相借鉴。

王阳明与海德格尔“良知”比较

王阳明与海德格尔“良知”比较

王阳明与海德格尔“良知”比较作者:帅萌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7期摘要:“良知”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王阳明的“良知论”与海德格尔的“良知呼唤”代表着对“良知”这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理解方式。

王阳明的良知观念来源于孟子,是道德性本体,并通过知行合一实现“致良知”的目的。

海德格尔的“良知”可以理解为一种“呼唤”,人自身需依靠其来找回本真。

整体看来,在二者的哲学体系中,“良知”所蕴含的道德性意味不同,两人对于“良知”的作用与重要性判定也有差異,但是二者的学说又都面向人的生存层面,体现人性关怀。

关键词:良知;王阳明;海德格尔;此在中图分类号:B248.2;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042-03良知学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是对孟子“良知”一词的重新思考与再次创造。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人之所固有的,是天理,但它会被物欲所遮蔽,因而就有圣人与愚人的差别,人之一生所追寻的就是扫除物欲遮蔽、致良知,这是通过知行合一来实现的。

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代》中出现了“良知”一词,不同于王阳明形成完整的良知体系,他从独特的视角展开对良知的探讨。

一、王阳明的良知论(一)王阳明“良知”的理论来源王阳明道德哲学的主要来源是孟子的心性学说。

孟子对于人性问题做了许多思考和阐发,提出了性善论。

他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都有“仁义礼智”四善端。

至于什么是善端,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认为善端是先验的,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思想,他将“良知”的地位拔高,认为良知是先验的、不假外求的。

他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提出良知是天理,是最高存在、最高主宰。

宋儒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提出“心即理”思想,反对朱熹析心、理为二的观点,认为天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和“知行合一”关于“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的论述,最早见于《尚书·说命》,“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其实也是讲知行,孔子还讲“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大学》中讲“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些都是在讲知和行的问题;佛教天台宗讲“止观双修”,北宋时期天台宗大师知理讲:“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朱熹讲“知行长相须”,但朱熹强调知先于行,从重要性上认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强调知和行是并列关系,认为知行相互促进。

浙东学派吕祖谦说“致知力行不是两截,力行亦所以致其知,磨镜所以镜明”,而这些观点都成为王学的思想渊源。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心学体系三大部分之一,是王阳明于正德四年(1509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首先提出来并讲授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朱熹认为“真知必能行”,而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是行”。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意思,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是认识上的,如:“知痛”,“知寒”,“知香”等;二是指“良知”,是道德上的,如:“知孝”,“知善”,“知恶”等。

同时,他所说的“行”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可见的行动,二是思想意识的流动,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他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反对宋儒程朱学派“知在行先”的说法和只“讲之以口耳”的学风。

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第一个层面上,知就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识的最后形态是生活实践,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有效性,是知识本身价值最后获得还原的基本境域。

在良知的层面上,他所谓知,即是知吾心之良知;所谓行,即是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是良知自知与良知的表达与显现。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确立了心的本体地位,特别是心的道德本体地位,他为了把这一原理在现实中加以展开,一方面反对空谈,反对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孟子》是孟子所著的一本道德哲学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分为七篇,共51章。

以下是《孟子》中的两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尽心篇1.心性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良,人性的真谛在于具备良知,即心。

人的心有自爱、孝道、忠恕等伦理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善与恶,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和态度来判断。

2.心性运用:人要发挥心性的力量,推动其实现,而不是任由其被动。

重要的是充实人的心灵,通过修养和教育来拓展心性,使之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

3.至善:孟子认为至善是指所谓道德真理,是理想的境界。

他提出了“至善至美”的观点,认为能够践行道德的人,就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

4.人的完善过程: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实践来实现。

他提出了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自身到家庭、社会再到天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养生篇1.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心灵健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自我约束、修养和培养正直的品德,可以使心变得安宁而不受外界干扰。

2.心体合一:孟子提出了心体合一的观点,即心灵和身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也可以影响到心灵的状态。

3.“心有所憾则生知,生知则息求,息求则心安,心安则养生。

”孟子认为,只有保持满足与安定的心态,才能养护身体的健康。

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过度的物质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

4.饮食调理:孟子提出了饮食调理的观念,主张适度的饮食,不过量、不过度。

他认为饮食应当适应各个季节的变化,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进行调整,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结:《孟子》两章主要介绍了孟子的人性观与养生之道。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心性是人性的核心,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拓展心性,实现人的道德完善。

此外,他还强调心体合一,认为心灵的状态影响身体的健康,提出了满足与安定的心态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关注饮食调理,主张适度、适时的饮食,倡导人们注重个体差异和和谐发展。

答人问良知二首的解释

答人问良知二首的解释

答人问良知二首的解释
哎呀呀,啊,这可有意思了!良知这东西,就好像是我们心里的一
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比如说吧,当你面对一件事情,心里会
有一种直觉告诉你该怎么做,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呀!
第一首诗里说“良知即是独知时”,这就像是你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突然看到了那一点光亮,那就是你的良知在提醒你呢!你想想看,有
时候你是不是会突然觉得这件事不能做,或者那件事应该去做,这就
是良知在独知的时候给你的指引呀!“此知之外更无知”,除了这良知,还有什么能更清楚地告诉你对错呢?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只有灯塔
能指引船只的方向。

再看看第二首,“除却良知万虑灰”,良知一旦觉醒,其他那些乱七
八糟的忧虑啊、烦恼啊就都像灰尘一样被扫掉啦!就好比你原本心里
乱哄哄的,但是良知一出现,就把那些混乱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自然
造化合天机”,这良知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呀,就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
神奇,顺应着它,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说良知是不是特别重要?它就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东西呀!我们
可不能忽视它,要时刻倾听它的声音,跟着它走,这样我们才能走在
正确的道路上,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所以呀,一
定要好好珍惜我们的良知,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什么是“良知”?

什么是“良知”?

什么是“良知”?“良知”的含义2020-10-29摘于浏览器“良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良”,也就是良心;二是“知”,等同于“智”,是智慧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按良心的指引用与生俱来的智慧去做事。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心之本体,就是天理,就是道。

只要把心塑造成天理一般,心本身就能获得最高的善。

致良知就是一个不断“悟道”、认识自我的过程。

只有通过心灵在宁静的境界中与万事万物连接,才能领悟到宇宙的规则,生命的奥秘。

王阳明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王阳明把“心”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欲”和外物干扰的“本心”即从“一块血肉”的人心升华为“良知”“,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体,它处在虚灵明觉和恒照的状态.因此,作为超越具体“身心”特征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体“器”的“道”。

解“良知”2021-2-16摘于百度百科基本解释(1)[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观念。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

——《孟子·尽心》引证解释1、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意思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智慧;指天生本然,不学而有的智慧。

明王守仁(王阳明)《传习录》:“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明王阳明《大学问》:“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img_0_徐鸿源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心学】一、阳明四句教1 年前阳明先生说:心即理;良知之心人人皆有。

先生的话已经把心学说尽了,所谓心之本体是谁也没离开过、没丢掉过的,只要承担了此心,即是顺应了天理,就是得了先生学问的精髓。

尽管能一句话道尽,先生为了解决门人的疑惑,还是讲了很多对症下药的话,这些话被门人集成《传习录》三卷。

虽然没有专门去论证心学宗旨,但却又句句契合宗旨。

浅析王阳明援佛入儒的影响

浅析王阳明援佛入儒的影响

浅析王阳明援佛入儒的影响作者:蔡晓阳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06期王阳明援佛入儒在中国思想史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在儒学角度上促进了王门的佛学化,还在佛教角度上推动了佛学的儒学化,共同推进了儒佛两家的合流,进而结束了长期存在的儒佛之辨。

一、对儒学的影响:王门的佛学化王阳明以援佛入儒的方式构筑了包括心本体论、“知行合一”论与良知论在内的心学思想,不但使得阳明思想融入了浓厚的佛学思想,而且为王门后学开出儒入佛、援佛入儒之先风,进而引出个体性与普遍性、存在与本质、本体与工夫等二重性的内在紧张。

而这种二重品格从心学伊始便预示着其后世演变注定不是单一的“照着讲”,而是多向的“接着讲”。

关于王门后学的分化,古今学者持有不同的论点。

明代黄宗羲为梳理师承脉络将王门按地域区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以及泰州王门共七大流派。

今人牟宗三分王门为浙中派、泰州派、江右派,冈田武彦、杨国荣、劳思光分之为现成派(左派)、归寂派(右派)、修证派(正统派)。

而更多的学者,如葛兆光、钱明等人,根据王门后学对心与理、心体与性体以及本体与工夫的理解不同而归纳为良知现成派与后天致知派,前者以王畿、王艮、李贽等为代表,后者以罗洪先、聂豹、邹守益、刘邦采等为代表。

综合各家立论,笔者赞成多数学者的观点。

不过,较之于王阳明援佛入儒思想,良知现成派与后天致知派均体现了对佛义领悟的深化,揭示了王门的佛学化是一种不可违逆的历史趋势。

基于王阳明援佛入儒思想,良知现成派则直接采用禅宗明心见性、“我心即佛心”的佛性哲理与参禅静悟的修行方法,将普遍之理囊括于一人之心、一人之良知,强调“良知”即现成自知,重在自“悟”本体。

良知现成派不仅推进了王门佛学化的深化,亦推进了浙中王门、泰州学派的“风行天下”。

对此,《明史》记载:“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三十二中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的意思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了解真理和实现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个概念,强调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而在了解真理后则要立即行动,使知识和行动相得益彰。

“知行合一”指的是知识和行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王阳明认为,人们的知识应该转化为行动,只有在行动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

因此,知行合一强调的是要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知良知”则是指人们应该了解自己心中的真理,也就是所谓的“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来发现自己的良知,并在行动中遵循这个良知。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行动中实现真理,同时也能够在行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知行合一知良知是一个强调知识和行动之间紧密联系的概念,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真理,同时也强调了了解真理的重要性。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职规知识点总结

大职规知识点总结

大职规知识点总结大职规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处世之道,其中蕴含着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结合大职规的主要内容和精髓,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修身篇1. 良知:大职规强调要修养自己的良知,即天赋的良知,人类万物共通的本性。

只有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做到明辨是非,准则行事。

2. 身心统一:大职规提出“郁郁乎文哉”,意思是做一个内心充实的人。

身心统一,即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相一致,要做到言行合一。

3. 学识涵养:大职规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涵养。

这样才能做到超越自我的完善。

二、齐家篇1. 敬老爱幼:大职规提倡尊敬长辈,爱护孩子。

要做到尊老爱幼,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关心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2. 和睦相处:大职规强调家庭和睦,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避免争执和冲突。

3. 诚实守信:大职规强调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要一致,信守承诺,不欺骗他人。

三、治国篇1. 规范行政:大职规提倡君主要以德治国,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更要讲究道德修养,宽厚仁爱,以身作则,成为众人的楷模。

2. 兴利除害:大职规强调要坚持兴利除害的原则,政府要重视国家利益,同时也要杜绝害民之事,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

3. 保护百姓:大职规主张政府应该保护百姓,不仅要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提供公平的机会,促进人民的发展。

四、平天下篇1. 天下一家:大职规强调要让天下成为一家,人人都能够平等地受到尊重和关爱,没有分别对待,没有歧视。

2. 和谐共存:大职规主张各种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种族特点都应该和谐共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共同的目标为己任。

3. 和平发展:大职规倡导和平发展,主张国与国之间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实现共同繁荣。

以上是关于大职规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大职规是一部有着千年历史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更是一部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哲学巨著。

通过对大职规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提升个人修养,规范行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理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的结构内涵与历史发展内容提要:本文致力于对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进行结构因素描述和历史发展追踪。

从作为“共知”的社会伦理良知,到作为“自知”的个人道德良知,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灵异之声”,到当代海德格尔的“缄默的呼唤”,整个分析始终在纵横两个方面交叉进行。

作者的研究表明,如果欧洲哲学史上的“良知”意味着一种处在自知和共知之间的实践律令,那么它首先不是社会对个体的伦理要求,而更应是一种自发地产生于个体自身的道德欲望。

一、引子:苏格拉底的“daimonion”在公元前399年,也就是在近2400前进行那场著名审判中,苏格拉底被他的雅典同胞以360票对140票的结果判处死刑,罪名大致是“蛊惑青年、不信国教、崇奉新神”[2]。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作下“申辩词”,宁死而不承认自己有罪。

从同时代人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记载中都可以读到,苏格拉底无论是在法庭申辩中,还是在被判死刑之后,都一再提到有神灵在指引他。

他谢绝来劝他逃狱的克利同,声明自己只听从神的指示,“这些语音在我心中不断回响,使我不闻其他的话。

”他昂然赴死,认定“这是神所指引的路”[3]。

正是这个所谓的神灵,即:\"daimonion\",被雅典的法官认作是不同于“国神”的“新神”,成为苏格拉底的一个罪名。

而苏格拉底则自辩说,“我只是说神明的声音向我显明,指示我应该做的事罢了,这怎么能说是引进新神呢?”[4]从苏格拉底的案例中引出一个贯穿在欧洲哲学史之始终的重要问题:这个指引着苏格拉底的声音究竟是什么?它是内心的良知之声,抑或是外在神灵的显明?倘若我们认为一个看法是正确的,坚信一个要求是合理的,主张一个道德是有益的,那么我们从何获得我们所需依据的标准?公众的、普遍的、流行的、权威的、外在的与私人的、个体的、特有的、传习的、内心的尺度在这里形成一个明显的对立。

在《申辩词》和《克利同》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内心声音的诉诸与他对外在评判标准的拒斥是一致的。

他并不认为包括审判官、元老、议员在内的大众意见能够代表真理或智慧,而是高呼:“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是我要服从神过于服从你们。

”他以雅典的“牛虻”自称,批评雅典人只是专注于“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养”[5]。

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不仅自己始终把目光始终集中在自身,用心听取自己的心声,而且也要求他的同胞将人生的目标定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充实。

凡此种种,加上他对“认识你自己”之要求的一再弘扬,使得苏格拉底无愧为主体性哲学的第一个实际倡导者。

因此,总地看来,虽然苏格拉底并没有放弃“法律”或“神灵”的这些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普全有效性的名称,但他最终依托的还是本己的、个体的、只是未被明确道出的“良知”。

因而以后许多良知理论的研究者常常把苏格拉底事件当作良知分析的第一个案例。

二、良知作为善意这里所说的“良知”概念,在东西文化中都出现得很早,拥有很长的历史。

然而在它的长期发展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它的不同走向。

在古希腊文中,我们所说的“良知”是指\"suneidhsiV\"[6]。

它在古代希腊人那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在孟子那里)所讨论的“良心”或“良知”相当接近的:\"suneidhsiV\"主要意味着一种与本己行为活动有关的知识。

它与“自身意识”的概念是同义的。

但这种自身意识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对自身的一般性知识,而是对自身在实践活动、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并且带有具体的内容。

这个趋向一直延续到拉丁文的哲学文献中,并规定了拉丁文“良知”(conscientia)概念的基本内涵。

当然笛卡尔是一个例外。

从总体上说,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良知”概念都带有浓烈的道德色彩。

虽然它们从词义上看无非是指一种自身意识,但这种自身意识并不是近代哲学中认识论意义上的自身意识,即对“我思”的自知,而更多是对“我做”的自觉。

古希腊文中的“suneidhsiV”:按照文德尔班的考察,不仅在苏格拉底的行为实践中,而且在普罗提诺的理论阐释中,这种“自觉”或“自身知识”便带有伦理-宗教的色彩:“智慧(sunesiV)同时也是良知(suneidhsiV),也就是说,人的知识不仅是关于他自己的状况和行动的知识,而且也是关于这些状况和行动的的道德价值的知识,以及关于他所意图遵守的戒律的知识”[7]。

以这种解释来看,那么苏格拉底毕生倡导的“爱智之学”,无非就是一种对“良知”的追求。

普罗提诺“自身意识”学说的伦理道德取向以后在基督教的教父学说中得到了一个展开:自身意识不仅被看作是人对自己罪孽的知识,而且还被看作是在与这种罪孽的积极斗争中的忏悔(metanoia)。

“良知”在这个意义上主要是指一种对自己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自觉。

在文德尔班看来,这个展开其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观点更多地是在实践功能的形式下、而不是在理论功能的形式下来考察意识的活动。

”[8]这个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本取向。

拉丁文中的“conscientia”:文德尔班在其哲学史研究中还提到另一位至关重要的良知论者是中世纪“给人印象最深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阿贝拉德[9]。

可能正是在他那里,拉丁文以及在以后的英文和法文中的\"conscientia\"概念第一次获得“良知”的涵义。

\"conscientia\"原先无非是指“意识”,确切地说,是指在行为进行时或行为进行后,对行为本身道德结果的一种“一同意识到”。

如叔本华所说,\"conscientia\"是“意识到做错了事,想到犯罪而脸变得苍白”[10]。

阿贝拉德突出“良知”的重要性,把道德的本质归诸于“良知”。

具体地说,一个意志决定是善还是恶,并不在于通过法律而完成的外部的和客观的规定,而是仅仅在于做决定的个人内心中的判断规范:即看这种规范是否符合良知。

一个行动符合决定者本人信念的便是善的,反之便是恶的。

[11]这个意义上的良知所体现出的人与自身的关系是“自信”,它意味着对自身内部所具有的判断能力的坚定信念[12]。

阿贝拉德将“良知”看作是个人内心的判断规范的做法实际上规定了“良知”在思想史上日后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

苏格拉底的生活实践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理论的说明。

此后的托马斯·阿奎纳将“良知”的道德内涵与道德实践进一步加以分离,他区分作为实践理性的\"synteresis\"(亦即希腊文的\"suneidhsiV\")[13]和作为对此理性个别运用的\"conscientia\"。

[14]三、良知作为知识或意识无论是在古希腊文的\"suneidhsiV\"中,还是在拉丁文的\"conscientia\"中;无论是在英、法文的\"conscience\"中,还是在德文的\"Gewissen\"中,“良知”都带有“觉晓”或“确知”的词干。

因此“良知”在欧洲哲学史上大都是与某种“知识”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知”本身是中性的,因而无所谓“良”或“恶”。

即是说,与中国文化中的“良知”概念不同,西方语言中的“良知”一词的词义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成份,虽然它在西方哲学传统中都与道德评价、伦理意向相关,但它语词的中性成份决定了它的价值中性的基本性质。

所以,在现代的英、德、法语中都有“好良心”和“坏良心”的说法,而在汉语中的相应说法则只能是“有良心”和“没良心”。

就此而论,欧洲哲学中的“良知”概念相对与中国哲学中的“良知”概念而言要更为宽泛。

文德尔班甚至主张,“对于成熟的文化人来说,不仅存在着道德良知,而且也存在着逻辑良知和感性良知,他了解,就像对于他的意愿和行为一样,对他的思维和感受都有一个责任,并且,一旦他的生活的自然必然的进程损害了这个责任,他便会带着痛苦和羞愧而知道和感觉到。

”[15]在接下来的近代哲学的发展中,“良知”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充实。

尤其是在笛卡尔确立了哲学思考的原初之点“我思”(cogito)后,“良知”与其他许多哲学基本范畴一样,原则上获得了一个新的展开可能。

\"Cogito\"所具有的宽泛含义,足以为主体哲学的理论理性奠基和实践理性奠基提供必需的第一立足点。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良知概念在笛卡尔之后的实际展开是相当缓慢的,它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才最终得以实现。

笛卡尔本人在拉丁文的\"conscientia\"概念的使用中不再将它仅仅局限在道德意识上,而是对它加以进一步的扩展,使它成为他哲学中最宽泛意义上的“意识”概念。

他在对“我思故我在”的陈述中曾提到\"conscientia\"一词[16],它一方面以被理解为宽泛意义上的“意识”,即笛卡尔通常所说的“思维”(cogitatio)[17]。

另一方面,就其所具有的\"con-\"之前缀而言,\"conscientia\"同时可以、而且甚至首先可以被理解为“一同意识到”或“共知”。

这种“同知”加“思维”的涵义使得这个概念完全可以被看作是笛卡尔哲学中关于心灵活动的最宽泛的概念:它既可以是指“直接的意识”,又可以是指通常的“意识”,还可以意味着“反思的意识”。

对于最后一个含义,即\"conscientia\"作为反思意识,我们可以参照笛卡尔在1648年4月16日与布尔曼(Burman)的通信。

他在那里将\"conscientia\"定义为:“思维以及对其所思的反思;……因为心灵可以同时思考许多事情,并且恰恰在此时还可以随其所愿地反思它的所思并意识到它的思维”[18]。

笛卡尔对\"conscientia\"概念的使用,表明拉丁文中的“良知”概念的原有含义已经基本丧失。

在笛卡尔之后,这个概念的第一性含义是指“意识/自身意识”,第二性含义才是“良知”[19]。

可能正是受笛卡尔的影响,在以后英国经验主义的发展中,“良知”的一个传统意义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即它的道德意识或道德确然性方面的含义,但“良知”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却得到一定程度的探讨。

近代英法哲学中的“conscience”:在洛克那里已经可以发现近代思想对“良知”意义上的“自身意识”问题的关注。

他所确定的在“自身意识”与“自身负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例证,他认为,“自身意识只要认千年前的行动是自己的行动,则我对那种行动,正如对前一刹那的行动,一样关心、一样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