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c384b92ad02de80d5d84031.png)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2013 年6 月19 日(省)语文江西省2013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 小题,全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亘古 (gèng)狩猎挺而走险 (t ǐng)怒不可遏B.干涸( gù)炽热尽态极妍 (yán)万恶不郝C.花圃 (p ǔ)荫蔽锐不可当 (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 zì)取缔鲜为人知 (xi 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65579128ea81c759f57823.png)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bd90179563c1ec5da716e.png)
2013江西南昌初中语文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哽咽.(yàn)迁徒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B.鄙.夷(bǐ)狼籍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C.污秽.(huì)忐忑锲.而不舍(qiè)眼花缭乱D.嫉.妒(jì)震撼义愤填膺.(yīng)锋芒必露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过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D.⑤①③②④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农业局、卫生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993a5fa0116c175e0e4810.png)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南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2024年江西南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cab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1.png)
2024年江西南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
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________ (2)姿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
________。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d7aa7455270722182ef733.png)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西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西卷)](https://img.taocdn.com/s3/m/54e1cecf76a20029bd642d78.png)
201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详解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衣着(zhuó)果脯(fǔ)给(gěi]养揆情度(duó)理B、蟊(máo)贼呵(hē)护湍(tuān)急模棱(léng)两可C、载(zài)体供(gòng)认涔(cén)涔呱(guā)呱坠地D、愠(yùn)色角(jiǎoj)色畏葸(xǐ)殒身不恤(xù)【答案】B【解析】A(jǐ)养——①所需物质和食物、饲料、燃料等的储备。
②供给军队人员的主食、副食、燃料和军用牲畜的饲料等的统称。
揆情度理kuí qíng duó lǐ——揆:估量揣测;度:猜想。
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
C、呱呱坠地gū gū zhuì dì——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D、角(jué)色。
殒身不恤yǔn shēn bú xù——殒:牺牲;恤:顾惜。
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出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驰回溯卫戍皇天后土B、辨认影牒荣膺残羹冷炙C、豆蔻聘礼修葺金壁辉煌D、城阙编纂恻隐亭亭玉立【答案】D。
【解析】【A、松驰(弛)B、影牒(碟)C、金壁辉煌(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打动。
A、熏陶青云直上为••而B、熏染青云直上为••而C、熏陶扶摇直上为••所D、熏染扶摇直上为••所【答案】C。
【解析】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历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历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deed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a.png)
历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江西中考语文考试范围?( )A. 古诗文阅读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数学应用题2. 以下哪篇古文作品经常出现在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 )A. 《岳阳楼记》B. 《出师表》C. 《师说》D. 《论语》3.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通常占总分的多少?( )A. 30%B. 40%C. 50%D. 60%4. 在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哪一种类型的题目通常分值最高?( )A. 选择题B. 填空题C. 简答题D. 作文5. 下列哪一项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考察内容?( )A. 文言文翻译B. 诗歌鉴赏C. 语言表达D. 历史知识二、判断题6.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通常包括记叙文和议论文。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6d113f10661ed9ad51f348.png)
2013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得分评卷人本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所选答案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对应的题号下面。
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选项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瓦砾(lè) 愧怍(zuò) 亵渎(dú) 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 拮据(jū) 伧俗(cāng) 强聒不舍(guō)C.枯涸(hé) 轩榭(xāun) 恣睢(zì) 吹毛求疵(cī)D.嶙峋(xún) 镂空(lòu) 繁衍(yǎn) 恃才放旷(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籍频临追溯险象跌生B.归咎猝然绮丽惟妙惟肖C.并蒂噩耗藩篱销声匿迹D.抽噎滑稽栈桥孜孜不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黄山上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令人由衷赞叹。
C.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杰作。
D.《水浒传》的故事流传几百年,书中的许多英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全班同学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免积重难返。
D.人的天性就好比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则犹如移栽修剪。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或者浸在油中②也得到热了③将身子扑向灯光④为着追求光和热⑤不惜死在灯下⑥在最后一瞬间它得到光A.③④②⑥①⑤B.④③⑤⑥②①C.④③⑤①⑥②D.③①⑤②⑥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5a0d54afe04a1b071de86.png)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答案】D【解析】A选项亘(ɡènɡ)应为(ɡèn);B选项干涸(ɡū)应为(hé);C选项,粗制烂造应为粗制滥造。
2.【答案】C【解析】一见如故是指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3.【答案】C【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合逻辑,应调查换。
D把“声”去掉。
【考点】修改病句4.【答案】A【解析】在相对独立的语境中,总是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展开,这样才能使语意明确,让读者清晰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做题的过程中,根据表述内容的不同,通常要考虑到如时间的先后、空间、逻辑等一些行文规律。
这里②为中心句,④①为一组句子,从“曾以为”和“但是人类错了”可以看出来,③为结句。
5.【答案】B【解析】抓住例句填空后“走出”一词,思考其陈述的主体应该是“沼泽”而不是“雪山”,以此排除AD 两项,而C句中“沼泽地”与“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没有意义的逻辑关系,排除,故B对。
6.【答案】C【解析】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的关键都在“但是”后面的内容,即喜欢看“课外书”,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做这类的题型要注意认真研读,抓住重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7.【答案】C【解析】“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的说法不当,“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腾腾的景状,而不是“炊烟”。
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的说法不当,其诗幽意无限,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
D项的“激越”用词不当。
9.【答案】B【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大王的军队自败给秦、晋两国后”,因此“王之兵”是句子的主语,后面应停顿,所以选B。
10.【答案】①丧失②明智【解析】“丧”“明”都可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意思,分别译为“丧失”“明智”。
要学会根据语境用词语代替的解词方法。
2013江西中考语文
![2013江西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2e40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6.png)
2013江西中考语文概述2013年江西中考语文是江西省中考中的语文科目考试,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填词语、改错、写作等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题型的考点及解题技巧出发,为考生介绍2013江西中考语文的相关知识和复习方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江西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部分。
在2013年的考试中,阅读理解主要包括短文阅读和长篇阅读两种题型。
短文阅读一般包括理解主旨、找出事实依据、推断作者意图等题目。
而长篇阅读则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把握,如归纳总结、分析作者观点等。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有助于准确答题。
2.注意短文中的一些暗示信息,结合语境进行推理。
3.针对长篇阅读,要进行整体把握,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答题。
4.答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选出与文章相符的答案。
填词语填词语是江西中考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填词语题目一般先给出一个句子或段落,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这种题型考察考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推测能力。
在解答填词语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句子或段落的意思,确定填空的位置和数量。
2.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法要求,选择正确的词语。
3.根据提示词、上下文和语义进行推理和判断,推测合适的词语。
改错改错是江西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句子中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
改错题考察考生对基本语法规则和常见错误的掌握程度。
在解答改错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逐句检查语法错误,如主谓一致、时态、冠词、代词等方面。
2.特别注意常见的易混淆词的用法,如动词的时态、形容词的比较级等。
3.查看句子整体,判断是否存在表达上的不连贯或不符合逻辑的问题。
写作写作是江西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常见的写作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在写作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写作的主题和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01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说明及2013年试题分析
![201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说明及2013年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13cafa9e3143323968936a.png)
江西省2014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学科说明语文制定本说明的依据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
一、指导思想语文学科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考试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全卷包括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
试卷内容、赋分如下: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2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2分现代文阅读 30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56分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中考语文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初步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中考语文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默写古诗文名句能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背诵的内容。
能力层级:识记A以下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规定背诵的篇目。
1.孔子语录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5.邹忌讽齐王纳谏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9.马说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14.爱莲说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7.关雎(关关雎雎)18.蒹葭(蒹葭苍苍)19.观沧海(东临碣石)20.饮酒(结芦在人境)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斤)26.望岳(岱宗夫如何)27.春望(国破山河在)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月)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二)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2013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江西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76b38eb7360b4c2f3f6411.png)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万恶不郝C.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的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f53e6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2.png)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
案详解)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文中"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一句话,"真真切切"的意思是:
A. 真心实意
B. 真实可靠
C. 真实丰富
D. 真实赚钱
正确答案:A. 真心实意
2. 下面有关中国四大发明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B.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C.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D. 轮子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正确答案:D. 轮子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是合适的一项是:(加点的字加不)
一个人能够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是大脑活跃的表现。
正确答案:开
2.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明幼儿园的老师组织了一次观察昆虫的活动,请你根据下表中的栏目信息,完成阅读短文后的问题。
|昆虫的名称|食物来源|使用时间|
问题:蚂蚁在何时进食?
回答:白天和夜晚
......
第三部分:附加题函数
完善函数,实现两数相加
def add_numbers(a, b):
"""
输入两个数字a和b,返回它们的和。
"""
return a + b
以上为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的部分内容。
如有需要,请进一步联系获取完整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3江西省语文试卷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3江西省语文试卷真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a9974ddccda38376baf5b.png)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be557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4.png)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真题部分)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南昌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好山好水。
若是有剧组要拍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意境,①直在江西地图上点一个目标前往取景,多半不会失望而归。
江西境内到处山色苍翠,水意空蒙。
乡人待客或腼腆或粗粝,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于街巷,恬淡看人。
我每回游乡村,都②。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shè 径B. shē 经C. niè 径D. sè 经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异想天开B. 流连忘返C. 花枝招展D. 心不在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
____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B.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C.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D. 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 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B. 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C. 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D. 以小说《西游记》为例6. 学校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邀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做“中国孝文化”主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万恶不郝C.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愉悦而又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的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
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
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 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作者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乔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 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乔(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丧( ) ②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译文: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答:(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 ,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 。
(3)浩荡离愁白日斜, 。
(4) ,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
(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6分)两角钱肖复兴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
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答: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分)答: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2分)答: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答: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答: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3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4分)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
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
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
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