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合集下载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表说明:1、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2、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4、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5、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

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6、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

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

7、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

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

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

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8、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9、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0、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

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1、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

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12、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

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

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胆经
头晕目眩、口苦、善太息。
宜:睡觉。忌:熬夜;吃夜宵。
丑时01:00-03:00
鸡鸣,又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之时。


肝经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宜:熟睡。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寅时03:00-05:00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肺经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包括喉咙)疼痛。
巳时0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
临近中午的时候。


脾经
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时时嗳气。
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忌:思虚过度,久坐不动。
午时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此时太阳最猛烈。


心经
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忍。
宜:吃午餐;小憩;静养阴血,调理心经。忌:午餐过多;餐后马上运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时辰
别名
解析
对应生肖
当令器官
循行经脉
常见症状
时辰宜忌
子时23:0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
人定,又名定昏。
此时夜色己深,人们己经停止活动,并己经安歇。人Biblioteka 也就是人静。猪三焦
三焦经
耳聋、听声音模糊、咽喉肿痛、喉咙闭塞。
宜:心平气和;入睡;调理三焦经。忌:熬夜;生气;饮茶。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最新十二时辰对照表

最新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表说明:1、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2、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4、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5、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

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6、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

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

7、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

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

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

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8、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9、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0、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

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1、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

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12、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

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

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表说明:1、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2、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经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4、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5、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

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6、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

蛇最活跃的时刻,即是「巳时」。

7、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

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

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

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8、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9、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0、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

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1、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

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12、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

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

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暗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出生时辰对照表

出生时辰对照表

出生时辰对照表
出生时辰,又称生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在八字算命学中,出生时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出生时辰对照表,列出了二十四小时制与农历时辰的对照:
子时:23:00-00:59
丑时:01:00-02:59
寅时:03:00-04:59
卯时:05:00-06:59
辰时:07:00-08:59
巳时:09:00-10:59
午时:11:00-12:59
未时:13:00-14:59
申时:15:00-16:59
酉时:17:00-18:59
戌时:19:00-20:59
亥时:21:00-22:59
在八字算命学中,每个时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通过分析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事业、财运、婚姻等方面的信息。

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出生时辰算命,不可盲目迷信。

古代十二时辰对应表

古代十二时辰对应表
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古代十二时辰对应表
子时
23:00—01:00(三更)子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丑时
01:00—03:00(四更)丑时,十二时辰之一,又称鸡鸣,荒鸡。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昧旦。”
辰时
07:00—09:00辰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七时至九时,别称食时。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两小时。
巳时
09:00—11:00巳时,十二时辰之一,指上午9时至中午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
11:00—13:00午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11时整至13时整,即日中、日正、中午等。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未时
13:00—15:00未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13时至15时。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谓之日侧、日映。
申时
15:00—17:00申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15时正至17时正。别名哺时、日哺。
酉时
17:00—19:00酉时,十二时辰之一,酉时对应的时间是十七点至十九点。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
19:00—21:00(一更)戌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的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详解

十二时辰详解

十二时辰一、十二时辰对照表在现代生活中,时间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每一时辰的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

比如7时叫辰初,8时叫辰正,9时叫巳初,10时叫巳正。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午时三刻”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12秒。

俗话说“女孩难得午时贵”,意思是说午时出生的女孩是最为好命的。

又传说子时、寅时、辰时、酉时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必定人中龙凤,日后必能成大事,有成为达官贵人的好命。

晨曦破晓是什么时辰?破晓是指早晨刚开始发亮,朝阳或好似朝阳发出光亮,他并不是精确的时间名词而是一个时刻。

一般是4、5、6点钟天刚亮的样子。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生活之美,被古人融入十二时辰点点滴滴。

吃货的十二时辰,北京十二时辰,杭州十二时辰、晋江十二时辰,珠海十二时辰,大理十二时辰,高校十二时辰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中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但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十二时辰对应时间表完整版

十二时辰对应时间表完整版

十二时辰对应时间表完整版十二时辰对应时间表完整版子时(23:00-01:00)、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卯时(05:00-07:00)、辰时(07:00-09:00)、巳时(0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时辰属相时间别名子时鼠午夜23时-1时 (23:00-01:00)夜半丑时牛凌晨1时-3时(01:00-03:00)鸡鸣寅时虎凌晨3时-5时(03:00-05:00)平旦卯时兔清晨5时-7时(05:00-07:00)日出辰时龙清晨7时-9时(07:00-09:00)食时巳时蛇上午9时-11时(09:00-11:00)隅中午时马上午11时-下午13时(11:00-13:00)日中未时羊下午13时-15时(13:00-15:00)日昳申时猴下午15时-17时(15:00-17:00)哺时酉时鸡下午17时-晚上19时(17:00-19:00)日入戌时狗晚上19时-21时(19:00-21:00)黄昏亥时猪晚上21时-午夜23时(21:00-23:00)人定时辰对应的时间1、23:00 ≤子时 01:00,旧时也称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01:00 ≤丑时 03:00,旧时也称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03:00 ≤寅时 05:00,旧时也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05:00 ≤卯时 07:00,旧时也称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07:00 ≤辰时 09:00,旧时也称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09:00 ≤巳时 11:00,旧时也称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法,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两个小时。

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天文学中和医学中都有使用。

下面是“十二时辰”以及与其对应的时间:
1.子时:夜半12点至凌晨1点
2.丑时:凌晨1点至2点
3.寅时:凌晨2点至4点
4.卯时:早晨4点至6点
5.辰时:早晨6点至8点
6.巳时:上午8点至10点
7.午时: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
8.未时:中午12点至下午2点
9.申时:下午2点至4点
10.酉时:下午4点至6点
11.戌时:晚上6点至8点
12.亥时:晚上8点至10点
每个时辰的名称和时间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划分方法是相同的。

在现代,这种时间划分方法已经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例如春节、清明节等,仍然会使用“十二时辰”来安排活动时间。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表说明:1、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2、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3、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经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4、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5、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

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6、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

蛇最活跃的时刻,即是「巳时」。

7、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

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

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

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8、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9、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10、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

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11、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

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12、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

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

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暗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完整)古时时辰、更与现在小时对照表

(完整)古时时辰、更与现在小时对照表

序号24小时及时制时辰更时辰相关知识123时——01时【子时】三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01时——03时【丑时】四更【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03时——05时【寅时】五更【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05时——07时【卯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07时——09时【辰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09时——11时【巳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711时——13时【午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13时——15时【未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915时——17时【申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017时——19时【酉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119时——21时【戌时】一更【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221时——23时【亥时】二更【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表更相关知识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古时候是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我国古代用时辰表示时间,(一日等于12时辰)古时也简称“时”。

后来从国际上引进时间单位“时”。

(即小时)一日24小时,因为我国用的1“时辰”等于2“时”,为了区别2者 将我国的“时辰”称“大时”;引进的“时”称“小时” 。

现代用的1“时”(小时)=我国古代0.5“时”(时辰)。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古代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个字代替,时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子时】夜半,胆经当令,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肝经当令,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肺经当令,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大肠经当令,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胃经当令,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脾经当令,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心经当令,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小肠经当令,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膀胱经当令,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肾经当令,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心包经当令,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三焦经当令,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经络时辰表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时间-----对应的经络23: 00-1: 00 子时:鼠:胆经当令胆经。

十二时辰具体时间

十二时辰具体时间

十二时辰具体时间子时:23.00—1.00 丑时: 1.00—300 寅时: 3.00—5.00卯时:5.00—7.00 辰时:7.00—9.00 已时:9.00—11.00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 戍时:19.00—21.00 亥时:21.0023.00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十二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属: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已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戍属犬、亥属猪。

六十花甲甲了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戍辰已己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戍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戍寅已卯城头土,庚寅辛已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戍子乙丑霹历火,庚寅辛卯松柏土,壬辰癸已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笛金,甲辰壬已覆灯火,丙午丁未无河水,戍申已酉大驿土,庚戍辛亥钗钊金,壬子癸丑桑柏木,甲寅乙卯大洒水,丙辰丁已沙中土,戊午已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柳木,壬成癸亥大海水。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原创 2010-01-16 23:06:25]古代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代替,子时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子时】夜半,胆经当令,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肝经当令,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肺经当令,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大肠经当令,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

古代十二时辰记时法与现代时间对照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 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 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时至11 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

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

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 (进学)学习。

2、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举人”,以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 解元”。

3、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考中者称“ 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 会元”(“会魁”)4、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

古代十二时辰时间表

古代十二时辰时间表

古代十二时辰时间表
古代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辰时间表如下:
1. 子时:夜半时刻,即晚上11点到午夜1点之间
2. 丑时:半夜时刻,即午夜1点到凌晨3点之间
3. 寅时:清晨时刻,即凌晨3点到早晨5点之间
4. 卯时:黎明时刻,即早晨5点到上午7点之间
5. 辰时:早晨时刻,即上午7点到上午9点之间
6. 巳时:上午时刻,即上午9点到中午11点之间
7. 午时:中午时刻,即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
8. 未时:午后时刻,即下午1点到下午3点之间
9. 申时:下午时刻,即下午3点到下午5点之间
10. 酉时:傍晚时刻,即下午5点到晚上7点之间
11. 戌时:黄昏时刻,即晚上7点到晚上9点之间
12. 亥时:深夜时刻,即晚上9点到晚上11点之间
这些时辰在古代被用来指示时间,也被认为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和自然界的变化有关。

不同的时辰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被用于诸如农事、医学、卜筮等方面。

一、时辰对照表: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

一、时辰对照表: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

一、时辰对照表: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12时辰,时辰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 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二、古代的更: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晚上7点-9点为一更, 9点-11点为二更, 11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 1点到3点为四更, 3点-5点为五更.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īng”汉语规范化后读“gēng”。

三、12生肖与12时辰对照表: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

十二时辰对照表-生活类关键信息项:1、十二时辰的名称2、每个时辰对应的现代时间范围3、每个时辰适宜的生活活动建议4、每个时辰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1、十二时辰介绍11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12 十二时辰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2、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21 子时:23:00 01:0022 丑时:01:00 03:0023 寅时:03:00 05:0024 卯时:05:00 07:0025 辰时:07:00 09:0026 巳时:09:00 11:0027 午时:11:00 13:0028 未时:13:00 15:0029 申时:15:00 17:00210 酉时:17:00 19:00211 戌时:19:00 21:00212 亥时:21:00 23:003、各时辰适宜的生活活动31 子时:此时是胆经当令,宜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胆汁的代谢和排毒。

32 丑时:肝经当令,此时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排毒。

33 寅时:肺经当令,睡眠状态有助于肺气的调节和呼吸功能的维护。

34 卯时:大肠经当令,适合起床排便,喝一杯温水,开始新的一天。

35 辰时:胃经当令,此时是早餐的最佳时间,要吃好以滋养胃气。

36 巳时:脾经当令,适合工作和学习,精力较为充沛。

37 午时:心经当令,午餐后宜小憩片刻,调养心神。

38 未时:小肠经当令,可适当补充水分,促进营养吸收。

39 申时:膀胱经当令,此时头脑较为清晰,适合处理重要事务。

310 酉时:肾经当令,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如散步。

311 戌时:心包经当令,适合放松心情,与家人朋友交流。

312 亥时:三焦经当令,宜准备入睡,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4、十二时辰对人体的影响41 子时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睡眠质量对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十二经络时辰表古代每个时辰都是两个小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个字代替,时是凌晨23:00—1:00,以此推算,申时是15:00-17:00点.【子时】夜半,胆经当令,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肝经当令,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肺经当令,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大肠经当令,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胃经当令,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脾经当令,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心经当令,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小肠经当令,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膀胱经当令,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肾经当令,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心包经当令,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三焦经当令,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十二经络时辰表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时间-----对应的经络23: 00-1: 00 子时:鼠:胆经当令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23点-01点:忙碌了一天的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了,现在是胆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这个时间要保证人在休息睡眠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哦。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

1: 00-3: 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丑时:牛: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凌晨1点-3点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算都是应该在熟睡的时间,但是在我们这个大都市里,有太多的夜猫族在这个时间来欢快、喝酒、抽烟、上网、或看电视。

虽然对于脑部压力过大的白领是个很好的排解压力的娱乐方式,但是时间久了对于我们的肝胆都会照成很大伤害,如果昨天有熬夜无论第二天怎么休息脸色还是和暗淡无光,这也是没有很好的把身体的毒素排出来而造成的,如果有患有肝部疾病在这个时间是很好的养护的时间,但是如果到了肝癌晚期这个时间也是最容易病发的。

怎么样判断肝是否受到影响呢?我们分为虚症(亚健康)和实症(不健康):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花、皮肤枯黄等。

实证: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月经失调、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可以建议饮食多选择:花生、芝麻、核桃仁、山楂、葡萄、香蕉、李子、番茄、莲藕、韭菜、木耳、牛肉、鸡肉、海带等。

3: 00-5: 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寅时:虎: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

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

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

给大家提个醒,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

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凌晨3点-5点: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如果经常上夜班的人切记不要抽烟,如果没有上班就好好的休息吧。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5: 00-7: 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卯时:兔: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有一个句话特别有意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

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

其实,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

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

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

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

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

凌晨5点-7点:这段时间是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起床比较早的朋友要抓住这个时间段来清理大肠内的残渣哦,有长期便秘的朋友可以在这个时间喝些淡盐水,脾胃健康的可以建议吃个苹果来帮助肠蠕动,只要坚持一个礼拜你会发现有很大变化哦,不光肠胃得到净化而且肤色也有很大的变化哦。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7: 00-9: 00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辰时:龙: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现在很多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也要从胃经治。

通常长青春痘的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损伤的就是胃气。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

如果不吃早饭,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

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容易生病。

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饭和早饭,这都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点-9点: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了,如果你有胃痛、胃酸等毛病,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哦,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

例如:凤梨、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马铃薯等。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n9: 00-11: 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巳时:蛇:脾经当令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还有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

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大大的三角眼,老了就是一个小小的三角眼,这就是脾虚弱的现象。

嘴唇滋润、丰满,脾的运化功能就好。

脾功能好的话,这个人的肌肉就会很发达。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9点-11点: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

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水等。

虚症:内分泌失调、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