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学研究新进展
1985-2021年《岩石学报》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1985-2021年《岩石学报》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陈学娟;许哲平;俞良军;邹屹;蒋甜【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23(39)1【摘要】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研究岩石的产状、空间分布、成分和结构,探究岩石成因以及构造历史,能够为深入了解地球和行星系统演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岩石学报》是国内岩石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其研究热点的演化有助于梳理国内岩石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科相关研究人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首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1985-2021年《岩石学报》刊载论文的研究热点与态势。
研究发现,“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锆石U-Pb年龄、华北克拉通”是《岩石学报》载文的热点关键词,在岩石学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中,“地球化学”贯穿《岩石学报》史今,成为岩石学领域走向定量化的重要研究方法;1990年之后,“流体包裹体”的关注度显著增加,在探究成矿作用上起到引领作用;21世纪之后,以LA-ICP-MS为代表的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大量运用,“锆石U-Pb”年代学方法成为热点,该技术方法的突破驱动了研究内容的革新;2010年之后对“华北克拉通”的研究热度相比前几十年有显著增加,主要聚焦在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构造-成矿演化和显生宙的华北克拉通破坏两方面。
未来研究中应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进行变革,如引进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海量数据的分析、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地球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
此外,未来研究应增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形成优势互补,使国内岩石学研究走向国际。
【总页数】13页(P263-275)【作者】陈学娟;许哲平;俞良军;邹屹;蒋甜【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50;P58【相关文献】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基于近1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4篇相关论文的分析2.《华北农学报》2010-2019年刊文分析及研究热点3.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下2013~2020年冻融岩石力学热点研究探析4.风险评估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基于近30年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5.2005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 COMPENDEX收录情况(截止2005年第16期,含2005年增刊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岩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煤岩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久明
【期刊名称】《陕西煤炭》
【年(卷),期】2023(42)1
【摘要】为准确识别煤岩界面,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安全生产,总结了目前煤岩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阐述了射线检测、电磁波检测、红外成像、图像识别、振动检测、截割力、高光谱和透明地质模型等方法。
分析了相应的原理和最新应用效果,提出钻孔雷达辅助探测技术,随采构建多信息融合工作面地质模型,是解决煤岩界面识别问题的途径之一,为煤矿智能化生产和提质增效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总页数】4页(P206-209)
【作者】李久明
【作者单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3
【相关文献】
1.三下压煤充填采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2.煤岩界面自动识别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3.放顶煤开采过程煤矸识别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4.煤岩损伤研究的CT扫描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5.煤岩显微组分自动识别技术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煤岩学-王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应用煤岩学考试时间学号TSZ140203037Q姓名王攀所属学院地测学院类别(硕士、博士、进修生)硕士评语:任课教师签名:一、必答题1、显微组分特征与成因答: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的组成煤的基本成分,称为显微组分。
由植物遗体变化而成的为有机显微组分,而矿物杂质则成为无机显微组分。
一、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可划分为三大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
1、镜质组镜质组是由植物的根茎叶在覆水的还原条件下,经过凝胶化作用而形成。
低中煤阶段时,镜质组在透射光下具橙红、褐红色、,反射光下呈灰至浅灰色。
氧含量较高,氢含量中等,碳含量较低,挥发分产率较高,具最好的粘结性,是炼焦的最主要成分。
分为三种显微组分: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和碎屑镜质体。
(1)结构镜质体保存有植物的细胞结构,在煤中往往呈透镜状产出。
根据细胞结构保存的完好程度,又可以分为结构镜质体1(细胞结构保存完好,胞腔排列整齐,胞壁不膨胀或稍有膨胀)和结构镜质体2(胞壁膨胀,胞腔变小,胞腔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
胞腔闭合后常显示线条状结构,常有角质体镶边,有时显示团块状结构)。
(2)无结构镜质体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结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粒状结构。
据产状,形态和成因的不同,又分为四个亚组分:1)均质镜质体植物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变成均一状的凝胶。
呈透镜状或条带状。
轮廓清楚,成分均一,不含任何其他杂质。
发育垂直裂隙。
2)胶质镜质体常充填在植物组织的细胞腔或其他孔隙中,无确定形态,不含杂质。
3)基质镜质体常由富纤维植物转化,无固定形态,充当其他显微组分和矿物质的胶结物。
4)团块镜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单体或群体分布,边界清晰,内部均一。
(3)碎屑镜质体粒度小于10微米的镜质组分碎屑,多呈粒状或不规则状,多余碎屑惰质体等混合堆积。
不易区别。
2.惰性组又称丝质组,常见显微组分组。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在比较干燥的氧化条件下,经过丝炭化作用后在泥炭沼泽中沉积下来所形成;也可以由泥炭表面经炭化、氧化、腐败作用和真菌的腐蚀所造成。
煤岩体孔隙裂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煤岩体孔隙裂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程庆迎;黄炳香;李增华【摘要】Surveyed the observation and description methods, physical testing means of pore and fractures for coal and rock, summarized operating principle, applicability, present application status for various methods. Density calculation can get porosity,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 nitrogen absorption method,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an obtain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on, pore volume, specific surface area, etc.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its to study supermicroporosit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coustic emission an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detection technique can explore coal and rock damage.%调查了煤岩体的孔隙裂隙的观察描述方法以及物理测试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原理、适用条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密度法能得到煤的孔隙率,压汞法、氮气吸附法、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核磁共振法可分析煤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孔容积、比表面积等信息.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研究煤的超微孔隙结构,计算机层析扫描法、声发射以及电磁辐射探测技术可研究煤岩体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损伤破坏.【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煤岩体;孔隙;裂隙;压汞法;计算机层析扫描;声发射【作者】程庆迎;黄炳香;李增华【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0煤岩体的孔隙裂隙对于研究瓦斯与水在煤岩层中的赋存状态和流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煤中有害元素的迁移研究进展
1 煤 中微 量 元 素在 洗 选 过程 中迁移 释 放
的研究
洗选是减小煤炭利用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的 个经济有效的方法 , 就是在煤加工利用前 , 通过
差, 微量元素越不易迁移富集 , 风氧化会改变煤 的 性质 , 灰分增高 , 也影 响微量元素的理化学形态 , 从煤岩学角度看煤和岩矿杂质结合状态也影响煤
中微 量 元素 的洗 选迁 移 l 生。
2 煤 中微 量 元素在 燃 烧 过 程 中迁 移释 放
的研 究
在我国煤是主要能源 , 主要用于燃烧 。 煤的开 采、 洗选 、 储藏 、 运输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但燃烧 却最为严重。煤燃烧过程中以烟气和固体残渣 的 方 式 进入 环境 , 产生 氮 和硫 的氧化 物气 体 外 , 除 煤
择性 地对 煤 中有 害元 素 的脱 除进行 研 究 ,国 内的
学者也对煤 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可洗选性及环境效
应 做过 研究 。一些 学 者 深入 研 究 了鄂 尔 多斯 盆
污染 。而煤 中有害元素是指那些在煤开采 、 洗选 、 储藏 、 运输 、 燃烧过程 中, 能够以不同迁移至大气 圈、 水圈或土壤 圈 , 并对其 中环境造成污染 , 从而 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安全的元素。将这 些微量元素按其在煤中的含量的多少划分为主要 元素、 次量无素 、 微量元素( 含量低于 10 g ) 。 0 / E g
的分 布 、 存 赋
痕量元素对环境 的影 响取决于元素在煤及燃 煤产物 中的含量和受雨水介质作用 向大气 、水和 土壤中的淋滤迁移率 。原煤中痕量元素 的差异对 不 同矿区和煤种 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有影 响。 煤燃烧后 的煤灰的产出率和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于 煤的质量及煤的形成条件 ,煤燃烧的温度和方式 对其也有影响。 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集不仅与 煤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有直接关系 ,
煤岩学研究报告新进展
煤岩学研究进展煤岩学是把煤作为有机岩石,以物理方法为主研究煤的物质成分、结构、性质、成因及合理利用的学科。
是煤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1924年,R.波托涅在《普通煤岩学概论》中第一次使用煤岩学一词。
显微镜下研究煤是煤岩学的主要手段。
根据煤岩学理论,煤的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它是由多种性质不同的显微组分组成的,这些显微组分的不同组合就造就了煤在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及工艺性质的不同,也造就了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显微结构上的差异。
由于煤岩学在研究煤炭物质的成因、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其它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而且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已经并正在取得越来越重要的成果,因此煤岩学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发展。
1.煤岩学研究发展史我国煤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早期的煤岩学研究涉及的面较广,区域煤岩学方面,既研究了华北的煤,也研究了西南和南方的煤的显微结构,既研究了烟煤,也研究了无烟煤。
在应用煤岩学方面,一是对煤物质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一些探索;二是对煤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碳化过程中的结焦性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普通煤岩学方面,主要是开展煤的薄光片和光片光面腐蚀等技术的试验研究。
之前的研究成果对以后我国煤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法试验、规程标准工作在五十年代中期主要是煤岩采样与系统鉴定有关的工作方法总结、煤片(块煤薄片和光片)磨制及定量项目的划分等,自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则集中于与煤砖光片有关的磨制、定量项目和方法的研究,并开展了重液分离、荧光分析、苯提取物消光度、贝瑞克光度计以及煤的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的初步试验。
七十年代以来,主要开展了用各种仪器方法测煤的反射率的试验研究以及煤砖光片磨制和光洁度划分标准,进一步研究了煤的旋转角、显微硬度和荧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随后,扫描电镜也开始应用于煤岩学领域。
用扫描电镜研究褐煤的凝胶化程度、植物解剖结构(超微结构)和加氢液化的反应性,效果良好。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解析Ⅰ:镜质体
收稿日期:2021-03-12 修回日期:2021-03-27 责任编辑:韩晋平 DOI:10.13225/j. cnki. jccs.2021.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810202) ; 111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17042) 作者简介:代世峰(1970—),男,山东日照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daishifeng@ gmail. com 引用格式:代世峰,唐跃刚,姜尧发,等•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解析I:镜质体[J].煤炭学报,
摘 要: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的国际标准“ICCP system 1994”是国际煤和有机岩石学委员会
(ICCP)历经26 a( 1991-2017)完成,按照显微组分组和发表的时间,该标准共分4个部分,分别是
镜质体(1998)、惰质体(2001)、腐质体(2005)和类脂体(2017)。“ICCP system 1994”目前已被国
第46卷第6期 2021年 6月
煤炭学报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Vol. 46 No. 6 Jun. 2021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
解析I:镜质体
l1>2,a 代世
跃册,姜尧发勺刘晶晶s任德妃,赵峰华-赵蕾-王西駅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中国矿业大学国际煤地质学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微组分组被划分为3个亚组,结构镜质体亚组、碎屑镜质体亚组和凝胶镜质体亚组,它们分别进一
步被划分为2个显微组分。其中,划分亚组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组织的破环(降解)程度,显微组分
之间的区分主要依据是凝胶化程度和(或)形貌特征。该分类体系与ICCP腐植体分类体系紧密关
我国煤岩学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煤岩学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范章群【摘要】煤岩学是以岩石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煤的物质成分、性质和用途,煤岩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在指导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基于我国煤岩学研究成果,分别论述了基础煤岩学和应用煤岩学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对于后者重点论述炼焦配煤、煤液化和气化等方面煤岩学的应用现状和认识.指出基于图像分析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和大力开展全国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利用是当前乃至以后煤岩学在方法和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The coal petrology is a branch of learning to study coal material composition, properties and us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differences between coal macerals from petrological viewpoint and methods. On the aspect to guide effective coal clean utiliza-tion possesses other disciplines irreplaceable advantage. Based on coal petrological research findings in China, discussed research sta-tus and achieved results of basic coal petrology and applied coal petrology respectively. For the later has emphatically discussed coal petrological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understanding on aspects of coking blend, coal liquefaction and gasific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automatic test technology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and to pay great effort on nationwide coal resources high efficien-cy and clean utilization ar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al petrolog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at present and henceforth;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to promote coal resources high efficiency and clean utilization.【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煤岩学;基础煤岩学;应用煤岩学;煤炭高效洁净利用【作者】范章群【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煤岩学是以岩石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煤的物质成分、性质和工艺用途,并确定其成因和合理应用的科学。
最新炼焦煤配煤技术
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 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研究 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含量较高,沥青质很 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 当高的芳烃与沥青,QI少,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 焦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QI 含量高,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在炼焦技术上、大多数炼焦用的单独焦煤都不能练出 符合高炉对焦炭强度和质量要求的焦炭,而粘结性较好的 主焦煤即使能单独练出强度合格的焦炭,但是由于在炼焦 过程中药产生较强的膨胀压力,而影响焦炉的寿命或造成 难推焦等问题,而肥煤虽有较强的粘结性,单单独炼焦时 、练成的焦炭易形成部分的蜂窝焦而影响焦炭的强度,因 此
目前,我国炼焦配煤中高挥发分煤的用量一般较高, 有的焦化厂配合煤可燃基挥发分已达到 34%。一般大、 中高炉用焦的配合煤的可燃基挥发分则在28%-32% 之间 。
在炼焦的生产上都不能用单种煤炼焦,而是将几种类别的 炼焦配合使用,发挥各类煤在炼焦时的特点、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从而以经济合理的配煤方案练出质量符合的焦 炭。
中国炼焦用煤的焦煤、肥煤虽然粘结性结焦性较好, 但是这两类煤质中国一般都属于较难洗选的煤、洗精煤的 灰分高、硫高、使用其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中国所产 的气煤和弱粘煤在炼焦中虽然粘结性较差,但它们已选, 灰低、硫低,其资源又丰富,储存量大,产量高、煤价相 对较低,因而在炼焦煤中,在一定的比例的焦煤和肥煤基 础上配入适量的气煤和弱粘煤,因其挥发分高、收缩度大 ,便于推焦,而煤气焦化产品回收也多。
(1)配合煤的灰分
煤中灰分在炼焦后全部残留于焦炭中,灰分是焦炭中
的有害杂质,焦炭的灰分愈高,炼铁时焦炭及石灰石消耗 量就增多,高炉的生产能力就要降低,同时灰分中的大颗 粒在焦炭中形成裂纹中心,使焦炭的抗碎强度降低,也使 焦炭的耐磨性变坏。所以配合煤的灰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假设配合煤的结焦率为 75%,而要求焦炭的灰分 等于或小于12.5% ,则配煤的灰分就不能大于 9.4%。配 合煤的灰分是根据各单种煤的灰分按加权平均计算的。如 果在配合煤中使用了一两种灰分较高的精煤,则其余成分 必须选配较低灰分的单种煤,才能保证焦炭的灰分符合要 求。
炼焦配煤及焦炭质量预测研究现状
炼焦配煤及焦炭质量预测研究现状孟敏【摘要】介绍了炼焦行业煤焦分析研究及各种焦炭质量预测的方法和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各焦化企业普遍采用的优化炼焦配煤的原理、方法和工艺现状,同时分析了中煤九鑫焦化公司优化配煤的原则和应用效果.【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配煤;焦炭;煤岩分析;质量预测【作者】孟敏【作者单位】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中,0313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0.6焦炭的重要用途是钢铁工业中的高炉炼铁,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煤炭与焦炭分析也主要是按照中国冶金焦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的。
炼焦原料煤主要进行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粘结指数、胶质层指数等常规指标的分析,少数企业进行煤的岩相分析。
对炼焦产品焦炭的分析主要进行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机械强度、筛分、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分析等。
近年来发展的炼焦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提高弱粘结性煤用量、扩大炼焦煤范围等问题,但改善配煤结构,提高并稳定焦炭质量,同时控制生产成本,是焦化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一些大中型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焦炭质量预测的研究,即利用单种煤和配合煤的各种性质指标预测焦炭质量,用次数较少的配煤试验来确定经济、合理的配煤比。
1 炼焦煤分析研究现状煤炭炼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当炼焦工艺、加热制度和焦炉设备都稳定的情况下,参与配煤的单种煤性质和配比就决定了焦炭的性质。
如能从单种煤与配比预测配合煤的指标,又能从配合煤预测焦炭的质量,就可以根据单种煤指标和配比来预测焦炭的质量。
1.1 焦炭灰分、硫分预测与控制焦炭的灰分、硫分与配合煤的灰分、硫分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因此,不同的企业依据炼焦生产历史数据,建立了焦炭灰分、硫分预测模型。
一般情况下,预测模型采用Y=a+bX。
总体上,焦炭灰分、硫分与配合煤灰分、硫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只要有足够的基础数据,对于企业生产来说,得出焦炭灰分、硫分预测模型是比较容易的,预测精度也较高。
采取技术措施提高焦炭质量分析
采取技术措施提高焦炭质量1 前言由于高炉容积日趋增大和喷煤量日渐提高,焦炭在高炉冶炼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点随着对高炉炼铁过程的不断深入研究,广大炼铁工作者和炼焦工作者已逐渐取得共识并不断深化。
现代炼铁技术对焦炭质量的目标要求至少应当包括更高的冷热态机械强度、更低的热反应性、低灰、低硫和低且稳定的水分。
正是由于明确了焦炭质量目标要求,所以我国的广大炼焦工作者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研究、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使我国生产的焦炭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拟对这些技术措施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这些措施,促进研发出更多的技术措施搭桥和铺路。
2 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措施2.1 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炼焦煤的性质是决定焦炭质量的基本因素。
所以选择适当的炼焦煤及其配比是提高焦炭的首要措施。
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炼焦煤分布不均且优质炼焦煤短缺的国家,因此针对国情合理配煤和对煤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就成为提高焦炭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1)优化配煤所谓优化配煤就是运用焦炭质量预测方程,在多种煤参加配比炼焦且满足一定的焦炭质量的前提下,筛选出一组成本最低的炼焦用煤及配比。
显而易见,采用优化配煤技术可以在焦炭质量一定的条件下降低炼焦用煤成本,或者在炼焦煤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焦炭质量。
中冶焦耐已研制出将煤场管理系统、焦炭质量预测系统、配煤优化系统紧密架构成一体的优化配煤技术。
该技术已成功地运用在天津天铁炼焦化工有限公司并稳定运行了一年多,使优质焦煤的配用量由原来的20%下降到10%,使每吨入炉煤成本下降25.7 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日本已确立使用Ca含量高达3%〜8%的煤生产高强度、高反应性的焦炭,从而降低高炉的还原剂比。
需要指出的是,优化配煤是建立在对煤性质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而煤岩学从煤岩组成的角度出发研究煤的性质,这是一门能够更为深刻准确地揭示煤的各种性质的学科,已在选煤、煤炭分类、炼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煤岩学也是优化配煤的很重要理论基础。
煤岩学的应用
三、煤岩学在煤质评价和煤分类中的应用
1.煤质评价
A.煤的煤化度
镜质组反射率是较为理想的指标,它排除岩相组成差异带来的
影响,采用它可以较准确地判定煤的煤化度。
常用的指标有Vdaf、Wdaf(C)、 Qgr,v,daf、镜质组最大平均反
第四节 煤岩学的应用
一、煤岩学在煤田地质方面的应用 1.研究煤的成因
通过煤岩学的研究,特别是在显微镜下对煤薄片的 研究,可以确定成煤物质来自于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
根据反映煤层形成条件的成因标志,如成煤原始物 质的有机和无机显微组成、结构、煤岩类型和煤层围岩的沉 积相研究,可以确定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古气候条件 和古构造条件等,并可编制煤层形成曲线。 2.确定煤的煤化度 由于煤中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度增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因此可用它来判断煤的煤化度。研究表明,镜质组反射率用 于判断中、高煤化度的烟煤效果最佳;用于判断无烟煤效果 良好;用于判断不黏煤和褐煤效果差。
一、出卖人的义务
• (一)移转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 • 2.交付的具体要求 • 从出卖人交付义务的履行上看,交付一般应该包含如下
要求: a) 按照约定的标的物及数量交付。 b) 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 c) 按照约定的交付时间交付。
一、出卖人的义务
• (二)瑕疵担保
• 出卖人对其所转让的财产负权利瑕疵和物的瑕疵的担保 义务。
射率(
R
0
max
)、显微硬度(Hv)等。前三个受煤化度和岩相组
成两个因素影响 。
采用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平均值作为判定煤的变质程度指标。
三、买卖合同的类别
• 1.按照买卖方式是否具有特殊性,买卖合同可以分为一般 买卖和特种买卖。特种买卖是法律对其法律要件和法律 效果均作了特别规定的买卖。
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分析了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煤炭勘查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田地质基础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煤炭资源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建议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
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于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它既担负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又担负为煤炭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服务的责任。
煤炭地质发展必须依靠煤炭地质科技,煤炭地质科技必须围绕着煤炭工业发展而开展工作。
建立新型煤炭地质勘查体系,推进煤炭地质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1 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煤田地质基础研究由传统地质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阶段经过我国煤田地质工作者数十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煤田地质理论体系,并由传统煤田地质理论走向系统煤田地质科学时代。
第一,聚煤盆地多学科综合研究逐步深化。
近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华北、华南、鄂尔多斯盆地和东北中生代断陷盆地聚煤规律和资源评价研究课题,从盆地整体着眼,开展了构造、古生物、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煤质、聚煤规律和盆地演化等多学科研究,从盆地整体高度,把握了我国主要聚煤盆地演化和煤炭资源赋存规律。
第二,煤田构造大陆动力学在煤田构造理论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东部煤田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展,总结了中国东部煤田构造规律,对多样化的煤田滑脱构造进行了分类,建立了若干典型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滑脱构造理论,实现了中国东部找煤的重大突破,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田构造观,进一步指导找煤和勘查工作。
第三,洁净煤技术地质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几年,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围绕洁净煤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基础研究。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组织开展的《中国洁净煤地质研究》课题,对我国煤种有害微量元素赋存特征及在洗选、燃烧过程中的迁移与潜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绘制了我国第一张洁净煤资源分布图。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C o l l e g e o f E a r t h S c i e e e s , S t a t e K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P e t r o l e u mR e s o u r c e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o f P e t r o u m, B e j i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含煤岩 系层序地层 学研 究进展
魏 恒飞 ,陈践发 ,王 冠 男 ,李 伟 ,刘娅 昭,吴 雪飞
( 中国石油大学地 球科学学院 ,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 重点实验 室,北京 1 0 2 2 4 9 )
摘 要 :层 序地 层 学是分析 聚 煤规律 的一种有 效 方 法。层序 地层 学应 用 于含 煤地 层 的分析 始 于 2 0 世 纪 9 0年代 ,Di e s s e l 最先 在 经典层 序地 层格 架 中建 立 了煤层 的聚 集模 式 ;之r
通 过 讨论 可容 纳 空间 的变化速 率 和 泥炭 聚 集速 率 之 间 比值 的变化 ,具 体 分析 了不 同可容 纳 空 间的
煤 层厚度 、连续 性及 形 态 通 过对 层序地 层 中煤 层发 育和 分布 的研 究 ,多数 煤 田地质 学家们认 为 , 厚 煤层 主要 发 育 于低 位体 系域 晚期 至海侵 体 系域 早期 及 海侵 体 系域 晚期 至 高位 体 系域早 期 。 由于 巨厚煤 层往 往是 许 多次 级层序 及界 面的 复合体 , 因此 巨厚 煤层 不能 简单地 作 为成 因层 序地 层 的界 面 ,但 可 以通 过煤岩 学和 地球 化 学方 面 的指标 对 其进 行精 细 划分 确定 。我 国煤 田地质 学 家通 过对 国 内海相 煤 层 的研 究 ,提 出 了海侵 事件 聚煤和 海相 层 滞后 时段 聚 煤等 观 点 ,从 而 大大促 进 了含 煤
第三章_煤岩学
树脂体
– 树脂体来源于植物的分泌物树脂、蜡质等。 – 镜下特征:有多种形状,常以圆形、椭圆形、棒形及棱角状的单个 树脂体或呈小透镜状聚集体出现,一般无结构,轮廓清晰。有时可 见带环结构.而聚集体则呈不均匀的块状体,树脂体还常以充填细胞 腔或呈不规则形式出现。在反光油浸镜下呈灰黑色至深灰色,有时 可见带红色的内反射现象,无突起或微突起。透射光下为柠檬黄色、 橙黄色或橙红色。在蓝光激发下,荧光色有明显的强弱之分,有的呈 绿黄色、橙黄色,有的呈黄褐色等带环状的树脂体,外环荧光较弱。
无结构镜质体
特点:在普通显微镜下没有显示植物细胞结构的镜质 组分。它常作为其它各种显微组分碎片和共生矿物的 基质胶结物或填充物。 四种亚组分:均质镜质体、胶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 团块镜质体
均质镜质体
物细胞结构,为完全均一的物质。常见 有垂直于层理的裂纹,有时可见有镶边 角质体;大部分均质镜质体用氧化剂腐 蚀后,在50×物镜下观察,可见清晰的 木质细胞结构或树皮结构。反光油浸镜 下为深灰色;透射光下为均一结构,呈
角质体
镜下特征:在反光油浸镜下为薄 厚不等的、深灰黑色的细长条 带,外缘平滑,而内绿呈形态 备异的锯齿状,末端拆曲处呈 尖角状。可因受挤压而成登层 状。常见其以镶边形式与镜质 体伴生。根据其薄厚不同又可 分为厚角质体和薄角质体两个 变种。在同一煤中角质体的荧 光色强弱不一.为亮绿黄色,亮 黄色、橙黄色及黄褐色。通常 其荧光比孢子体强些或相近.
低、中 变质煤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 的透光色、透明度、 煤的成因 形态、结构和轮廓等 研究
反 普通反射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 射 光(a) 煤的光片、 的反射色、形态、结 光 油浸反射 煤砖光片 构、轮廓、突起、反 射率、显微硬度等 法 光 (o) 其它方法
《2024年煤岩电磁辐射理论与技术新进展》范文
《煤岩电磁辐射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岩层的地质条件日益复杂,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在煤炭开采、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以其非接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为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就煤岩电磁辐射理论及技术的新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煤岩电磁辐射基本理论煤岩电磁辐射是指煤岩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现象。
其基本原理是:煤岩层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应力场和电场,进而产生电磁波辐射。
煤岩电磁辐射的强度、频率等特征参数与煤岩层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发展历程早期煤岩电磁辐射技术主要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通过测量电磁辐射信号,推断煤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构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岩电磁辐射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炭开采领域,实现了对矿井工作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不断进步,煤岩电磁辐射技术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煤岩电磁辐射技术新进展1.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岩电磁辐射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型传感器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电磁辐射信号,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信号处理技术的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是煤岩电磁辐射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技术在煤岩电磁辐射信号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3. 多参数联合监测技术的应用:多参数联合监测技术是煤岩电磁辐射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同时监测多个物理量(如电磁辐射、声发射、温度等),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煤岩层的物理性质和地质构造,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是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矿井工作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灾害的发生。
煤岩测定方法的分析探讨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0引言煤岩学是一门把煤作为由多种性质不同的组分混合组成的有机岩石来研究其性质、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鉴定混煤的最有效的方式是煤岩分析,除此之外,煤岩分析还能够及时查清异常煤原因,便于焦化企业更好的开展煤炭交易。
采用煤岩学理论评价进厂煤的煤质,同时用其预测配煤操作及焦炭质量,能够大大降低混煤对焦化生产的负面影响。
当前,在煤的科研与生产实践中煤岩学的应用已十分普遍。
我们安钢焦化厂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在2007年就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煤岩分析设备及软件技术,对进厂煤进行分析测定,为我们焦化厂进厂煤质监测,控制来煤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由于煤岩分析技术发展时间较短,从测定设备及技术上都存在不足,所以我们焦化厂为了提高煤岩分析的准确性,从软件到设备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尤其是在其测定方法上,经过煤岩分析人员多年的分析实验,对比各种测定方法,最终总结出最高效实用的。
1煤镜质组反射率自动、半自动与人工测定特点与比较自动测定指全过程自动化,测定过程由仪器自动测定分析,人工测定指全过程由测定者完成。
半自动测定指移动样品、统计计算等过程自动化,仍由测定者判断测定对象。
目前对识别测定对象以外的过程自动化优点无争议。
1.1人工测定值的准确性较优人工测定与自动测定相比,其数据准确性更高,因为人工测定便于随时调焦,且能够识别出不适宜测定区域,从而尽量避开,但自动测定不同,自动测定若对每个测定点进行独立调焦,其测定速度必受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自动测定都会允许一定的焦距误差,即<0.04,这同时也意味着其数据准确性将大大折扣。
有数据表明:自动测定重现性达不到要求,测定结果普遍偏低,其原因便是焦距调节或样品磨抛质量不符合标准所致。
所以,对于要求测定数据准确性高、样品数量较少、无实时性要求等领域,人工测定更具优势,但其优势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以下条件:①找到满足统计要求的样本容量[3]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超声波测量技术在煤炭岩体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波测量技术在煤炭岩体力学中的应用研究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煤炭采掘过程中,煤炭岩体力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传统的力学测试方法对于煤炭岩体的精细分析和研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而超声波测量技术在煤炭岩体力学中的应用,为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一、超声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振动的机械波。
在常态下,主要是通过固定介质中的纵波传递。
超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中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有所不同。
在超声波测量设备中,一般通过发射装置产生超声波,并通过物质中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来获取物质中的参数,如声速、密度、压力、温度等。
二、超声波测量技术在煤炭岩体力学中的应用在煤炭岩体力学中,超声波技术主要应用于岩石的力学参数测量、岩体稳定性分析、岩体破裂韧性研究以及煤层结构特征检测等方面。
1. 岩石力学参数测量岩石的力学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
传统的力学测试方法需要取岩样进行试验,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试验样本的尺寸、形状等因素,并不能完全反应实际岩体的力学性质。
而超声波测量技术,可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反演岩石的力学参数,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精准的数据。
2. 岩体稳定性分析岩体稳定性分析是煤炭采掘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岩石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评估岩体层理结构、裂缝性质和物质组成等,从而获取岩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信息。
3. 岩体破裂韧性研究岩体破裂韧性是岩石在受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能力。
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和强度,评估岩石中裂缝的大小、分布和形态等,进而研究岩体破裂韧性和破裂机制,为煤炭采掘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4. 煤层结构特征检测煤层结构是煤炭采掘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煤层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鉴别煤层的结构特征、含煤率、煤质等因素,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方法,为煤炭采掘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新疆库车俄霍布拉克煤矿下_(1)煤中藻类体的研究
新疆库车俄霍布拉克煤矿下_(1)煤中藻类体的研究姜华;徐晓琴;张永义;刘晶晶;贾荣坤;吴凡【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22(34)2【摘要】运用光学显微镜等煤岩学研究方法对新疆库车俄霍布拉克煤矿S_(1)、S_(3)、S_(4)和S_(5)4个钻孔揭露的下_(1)煤层的显微组分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显示,在4个下_(1)煤层样品(S_(1)-1、S_(3)-1、S_(4)-1、S_(5)-1)中都含有藻类体;在S_(1)-1样品的煤砖光片中,一些煤粒显示藻类体密集分布,成层堆积,形成藻煤夹层,水平纹理明显,根据这些藻煤颗粒的粒径推断藻煤夹层的厚度大于2cm,S_(1)-1样品中的藻类体个体较小,在蓝光激发下发黄绿色荧光,显示蜂窝状结构;在S_(3)-1、S_(4)-1和S_(5)-1共3个样品的煤砖光片中,藻类体个体较大,常散布在基质镜质体中或与其他组分共生,在蓝光激发下发黄绿色、黄色荧光,显示蜂窝状结构。
下_(1)煤层中出现分散的和聚集的结构藻类体,指示该煤层形成于潮湿的成煤泥炭沼泽环境;S_(1)钻孔中的下_(1)煤层含藻煤夹层,反映成煤时该区域沼泽覆水较深,存在开阔的深水池塘或富水的泥炭洼地,开阔水体中或富水泥炭中长期生长着藻类等低等生物。
【总页数】6页(P29-33)【作者】姜华;徐晓琴;张永义;刘晶晶;贾荣坤;吴凡【作者单位】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徐州矿务集团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国际煤地质学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俄霍布拉克煤矿下1煤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及高产高效工作面建设途径的探索与实践2.俄霍布拉克煤矿下1煤1404综采工作面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3.新建库车至俄霍布拉克煤矿专用铁路却勒塔格2号隧道瓦斯问题的分析与对策4.俄霍布拉克煤矿下1煤1404工作面采煤机行走链轮频繁损坏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5.俄霍布拉克煤矿下1煤复杂坚硬顶板与煤层条件下重型液压支架的选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岩学研究进展煤岩学就是把煤作为有机岩石,以物理方法为主研究煤得物质成分、结构、性质、成因及合理利用得学科。
就是煤地质学得一个分支。
1924年,R、波托涅在《普通煤岩学概论》中第一次使用煤岩学一词。
显微镜下研究煤就是煤岩学得主要手段。
根据煤岩学理论,煤得不均一性主要表现在它就是由多种性质不同得显微组分组成得,这些显微组分得不同组合就造就了煤在外表形态、光学性质及工艺性质得不同,也造就了煤得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显微结构上得差异。
由于煤岩学在研究煤炭物质得成因、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等方面有着独特得,其它学科不能代替得作用,而且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已经并正在取得越来越重要得成果,因此煤岩学在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发展。
1.煤岩学研究发展史我国煤岩学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得煤岩学研究涉及得面较广,区域煤岩学方面,既研究了华北得煤,也研究了西南与南方得煤得显微结构,既研究了烟煤,也研究了无烟煤。
在应用煤岩学方面,一就是对煤物质得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一些探索;二就是对煤物质得化学性质及其在碳化过程中得结焦性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普通煤岩学方面,主要就是开展煤得薄光片与光片光面腐蚀等技术得试验研究。
之前得研究成果对以后我国煤岩学得发展奠定了坚实得基础,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
方法试验、规程标准工作在五十年代中期主要就是煤岩采样与系统鉴定有关得工作方法总结、煤片(块煤薄片与光片)磨制及定量项目得划分等,自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则集中于与煤砖光片有关得磨制、定量项目与方法得研究,并开展了重液分离、荧光分析、苯提取物消光度、贝瑞克光度计以及煤得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得初步试验。
七十年代以来,主要开展了用各种仪器方法测煤得反射率得试验研究以及煤砖光片磨制与光洁度划分标准,进一步研究了煤得旋转角、显微硬度与荧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随后,扫描电镜也开始应用于煤岩学领域。
用扫描电镜研究褐煤得凝胶化程度、植物解剖结构(超微结构)与加氢液化得反应性,效果良好。
煤岩学得发展也不就是一帆风顺得,其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低迷时期,但由于煤炭在能源工业中举足轻重得地位,使得煤岩学得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丰硕得成果。
2.煤岩学得研究方法作为评定煤质得研究方法,煤岩学研究主要有宏观研究法与微观研究法。
宏观研究法基于煤得颜色、条痕、光泽断口、脆度与硬度等划分煤得宏观类型;微观研究法主要就是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研究煤得显微结构与组成。
显微镜下研究煤就是煤岩学得主要手段,煤得显微组分、显微类型与煤化作用就是煤岩学得主要研究内容,应用煤岩学方法确定得煤岩组成、煤化程度就是评定煤得性质与用途得重要依据。
用煤岩成分评定炼焦用煤得质量,用惰性成分含量与反射率指导配煤。
煤岩学提出了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得概念,并按镜质组、半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及矿物对显微组分进行分类与定量统计分析。
一般情况下,镜质组随着煤变质程度得增高而增高,壳质组则逐渐减少,而惰质组没有一定得倾向。
对挥发分来说,随着变质程度得增高,所用微观煤岩组分得挥发分都随之减少。
在变质程度相同时,一般壳质组得挥发分最高,镜质组居中,惰质组最低;微观煤岩组分含量比例得多少对煤得利用就是十分重要得,因为相同变质程度得煤也会因为微观组分所含比例不同而表现出完全不同得性质;一般惰质组得反射率最高,镜质组居中,壳质组最低,并随变质程度得增高其差别逐渐缩小,最后几乎趋于一致。
镜质组反射率随着变质程度得增高而增高,而且镜质组得反射率受煤变质作用得影响比较灵敏[1]。
3、煤岩学得应用随着煤岩学研究得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1)煤成因研究:煤岩研究证明,煤就是远古植物遗体演变而来,成煤环境亦可以煤岩组分、形态变化、组合规律及所含矿物质等特征得到反映。
如山西煤田地质研究所葛银堂等,通过对大同煤田燕子山勘探区得煤岩研究,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该区石炭二叠纪煤层主要由石松、楔叶及部分浅水草本植物形成,古地理环境基本为滨海冲积平原,并以森林沼泽为主,显示微异地型泥炭堆积。
该区侏罗纪煤层则主要由被子植物,如苏铁、本内苏铁及松柏类组成,沉积于内陆湖盆森林沼泽环境,泥炭堆积方式为原地型[2]。
(2)煤层对比:因受成煤物质及环境条件影响,不同煤层得煤岩组分、煤岩类型及其她煤岩特点,均有所不同,从而成为重要对比标志。
同一煤层中,各显微组分含量比例稳定,而不同煤层,则差别甚大。
煤中矿物种类及含量比,也显示这种特点。
以此为标志对比煤层,效果良好。
(3)预测煤化学工艺性能:测试表明,煤化学工艺性能与煤岩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鉴定煤岩组分、类型等特征,可判断煤化学工艺性能,进而预测煤类。
(4)评价煤可选性:煤可选性一般通过在个别点采大样,进行筛分浮沉试验确定。
这样工作量大,成本高,效果也不一定好。
煤岩学为此开辟另一途径。
即在显微镜下,观察一定粒度煤砖光片,测定其中矿物杂质百分比,由此分出精煤、中煤,并按中煤含量评价可选性。
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采样点多,代表性强。
(5)炼焦工业应用:焦炭就是冶金工业重要原料。
为生产合格焦炭,炼焦配煤就是重要环节。
在从经验配煤向科学配煤过渡进而预测焦炭质量得过程中,煤岩学起到重大作用。
(6)用于煤成油气研究:煤岩学在预测煤层气分布与评价煤产气能力方面也具有巨大得功能。
不同煤岩组分产气量不同,壳质组最高,镜质组次之,惰性组最低。
在肥至无烟煤阶段,壳质组、镜质组与惰性组产甲烷量之比分别为3、3:2:1。
鉴于有些煤岩组分,特别就是树皮煤有较强得生油能力,因此煤岩学又可用于煤成油研究。
(7)指导找矿:煤岩学研究既涉及煤得有机组分,也包括煤中矿物。
由于成煤期间某些特殊地球化学作用影响,使一些矿物或稀散元素得以富集,甚至达到可工业利用程度。
因此煤岩研究又可成为一种找矿手段。
(8)指导矿井地质工作:利用煤岩对比,还可判断中小断层性质、断距,为寻找断失煤层指明方向。
在特厚煤层开采中,利用煤岩对比,可确定巷道所处位置。
(9)其她应用:当前煤岩学应用途径还在继续开发中。
如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用于判别商品煤质量,确定配煤级与混合比及煤分类,效果良好,促进了国际煤炭贸易与科技交流。
由于煤岩特征影响着煤利用价值,故煤岩学研究又可为煤加工利用指出方向。
在煤雕合理选料方面,煤岩学也能发挥指导作用[1、3]。
4.煤岩学研究得新进展随着煤岩学应用领域得不断拓展,其再某些领域得应用也在不断得深化。
王翠萍(2012)探讨了煤岩成分与焦炭结构得关系,提出不同煤种得镜质组含量不同,肥煤最高,气煤最低。
不同煤种镜质组与半镜质组性质差异很大且与焦炭显微结构关系密切。
气煤得镜质组与半镜质组,主要形成各向同性得焦炭结构;肥煤得镜质组与半镜质组,主要形成粗粒镶嵌得焦炭结构;1/3焦煤得镜质组与半镜质组,主要形成细粒镶嵌得焦炭结构;焦煤得镜质组与半镜质组,主要形成流动型焦炭结构;瘦煤得镜质组与半镜质组,主要形成片状得焦炭结构。
煤岩学在炼焦配煤方面得应用[4]具有重要得意义,郑海兰,兰正宏等(2012)研究了煤岩分析在炼焦生产中得应用,得出根据煤岩分析结果可准确判断进厂煤得煤种、煤质,其中与以工业分析指标确定得煤种有差别得进厂煤,其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煤中所含得矿物与无烟煤。
在配煤时,应仔细分析测定煤中所含得矿物与无烟煤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高得要适当减少其用量,因为无烟煤会降低煤得黏结性,矿物质量分数过高会增加焦炭得灰分,从而会影响焦炭得质量,必要时要先做小焦炉试验,再指导炼焦配煤生产[5]。
付启茂(2012)阐述煤岩学在炼焦配煤中得主要应用,得出把握好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与反射直方图与惰性比这三个参数,可以建立起相对简便与准确得配煤方案。
因此,把她们作为煤岩配煤参数,就通过煤岩参数对煤进行检测与对其焦炭得强度进行预测,在炼焦配煤方面具有其她方式无可比拟得优越性[6]。
王翠萍,李雅楠(2011)对煤岩配煤进行了实验研究,煤岩成分与焦炭性能内在关系十分明显,通过调整煤岩成分得平衡指数(CBI)与强度指数(SI)值,可以预测焦炭性能,同时还可减少主焦煤用量,降低入炉煤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7]。
影响煤自燃得因素很多,如煤化程度、煤岩显微组分、黄铁矿含量等,田鹏,辛广顺(2012)从新得角度研究了煤岩显微组分对煤自燃得影响,通过对煤样进行得工业分析测试,对煤进行煤质显微组分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显微组分对煤自燃影响得结论:a)煤样得镜质组含量高,其着火点低,自燃倾向性高,就是煤自燃得直接重要影响因素;b)煤样得惰质组以丝质体与半丝质体为主,其在低温吸氧能力较强,并放出热量,更有利于煤得自燃;c)惰性组具有较多得孔隙,吸附性强于镜质组,在煤自燃得过程中对氧得吸附与扩散起到重要支配作用[8]。
因此,在今后得研究工作中要注意煤岩组分对煤自然得影响。
参考文献[1]张蕾、煤岩学技术开发及在现代焦化企业中应用[J]、工业技术,2009,4:89、[2]葛银堂、郝媚娟、燕子山地区煤岩特征与成煤环境、1984[3]关世桥、谈谈煤岩学得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J]、中国煤田地质,1999,11(4):21-23、[4]王翠萍、煤岩成分与焦炭结构关系得研究[J]、煤炭科技,2012,86-89、[5]李娟,翟朝阳、煤岩分析技术在生产中得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2,86、[6]付启茂、煤岩学在炼焦配煤方面得应用[J]、科技风,2012,60、[7]王翠萍,李雅楠、煤岩配煤得试验研究[J]、燃料与化工,2012,42(2):10-12、[8]田鹏,辛广顺、煤岩显微组分对煤自燃得影响[J]、能源与节能,2012,11:19-21、[9]Coal petrology, coalification and coal-related hydrocarbons[A]、中国地质学会、Abstracts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 olume 2 of 3)[C]、中国地质学会:,1996:12、[10] Robert B、Finkelman、Coal petrology and genesis of Jurassic coal in the Ordos Basin,China[J]、GeoscienceFrontiers,2012,v、301:85-95、[11]杨起,韩德馨、《中国煤田地质学》(上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1979、[12]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煤田地质学》(上册)[M]、地质出版社,北京,1979、[13]E、斯塔赫等著,杨起等译、《斯塔赫煤岩学教程》[M]、煤岩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E、Stach etal、,Stach's Textbook of Coal Petrology, 3rd ed、, Gebrüder Borntraeger,Berlin,Stuttgart,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