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演变_特点与启示_赵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2008 年至今: 新政府确立新的科研评价 体系,科研卓越计划正式实施。
2007 年 11 月,澳大利亚工党在政府大选中获 胜,新政府于 2008 年宣布以 ERA 来取代 RQF。由 于 ERA 在评价方法上对 RQF 进行了改进,因此得 到 广 泛 认 可。 RQF 主 要 是 以 “系 ( Research Groups) ”为单位进行评价,每所高校选择 4 个优势 系为代表,进而评价学校的科研质量,而 ERA 则将 对澳大利亚高校所有学科的科研活动进行评价。
收稿日期: 2015 - 05 - 15 作者简介: 赵勇 ( 1980 - ) ,男,吉林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方向: 科研评价。
Leabharlann Baidu 150
中国科技论坛
( 2015 年 12 月) 第 12 期
2013 年底至今,教育部先后印发了 《关于深 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 《高等学校科 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 《关于开展高 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的通知》 三份文件对高 校科研评价改革进行指导,重点是 “要坚持分类 评价、推行开放评价,通过评价导向和政策手段, 将高校学者的兴趣和目标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大需求上去”。而在此之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也 已在大力推进本国的科研评价活动,如澳大利亚 政府在参考英国 “科研水平评估 ( RAE) ” 和新西 兰 “高校绩效科研基金 ( PBRF) ” 经验的基础上, 于 2007 年提出了 “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计划 (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 ”,2010 年 和 2012 年对 ERA 进行了两次评价,2015 年将进行 新一轮的科研评价。本研究主要是对澳大利亚科 研评价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调研,采用内容分析 方法,重点 提 炼 澳 大 利 亚 现 行 的 科 研 评 价 体 系 ERA 中的核心要素,如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 价方法、评价专家的遴选等,深入剖析 ERA 科研 评价体系的 特 点, 进 而 获 得 经 验 和 启 示, 为 中 国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in Australia. The features and inspiration of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are analyzed,which involve evaluation target,evaluation content,evaluation methods,and evaluation expert selection,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o improve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Research evaluation; Australia; ERA; High education institution
最为显著的表现是: 中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的科技论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到 2010 年, 中国 SCI 论文数在世界的排名从 1987 年第 28 位, 一跃至世界第 2 位[2]。然而,这种以科研产出数 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长期运行下去,容易造成研 究人员创新积极性的下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 不畅,甚至可能导致科研领域一些急功近利和不 端行为的滋生[3]。
RQF 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公共资金资助项目的 质量和影响力评价,具体包括: ①保证公众对政 府科研投入产出的知情权,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 度; ②提高科研经费资助方和受资方对科研质量 的关注; ③避免给科研机构带来过高的评估成本 和行政负担; ④为将来的科研经费分配提供依据。 根据 专 家 咨 询 小 组 发 布 的 《RQF 工 作 报 告》[9], RQF 将对 科 研 的 质 量 及 其 影 响 力 进 行 科 学 评 价, 对于科研影响力的评价将同时关注学术影响力和 学术外影响 力。 其 中, 学 术 外 影 响 力 主 要 是 评 价 科研对社 会 的 贡 献,包 括 科 研 带 来 的 经 济 效 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 年,根据澳大利亚教 育大臣 Brendan Nelson 的要求,全部的 IGS 项目以 及一半的 RTS 项目将基于 RQF 评价结果进行资金 分配,RQF 的首次评价原计划于 2008 年启动。
1987 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就业、教 育与培训部, 并 废 止 了 联 邦 高 等 教 育 委 员 会。 时 任部长道金斯 ( J. Dawkins) 在教育绿皮书 《高等 教育: 政策讨论书》 及随后在 1988 年公布的教育 白皮书 《高等教育: 政策声明》 中宣布废止给予 大学和 高 等 教 育 学 院 不 同 经 费 待 遇 的 二 元 制 度, 而由全国统一体系 ( Unified National System,UNS) 代替,并成立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 ( ARC) 负责 科研经费 的 分 配 事 宜。根 据 道 金 斯 的 改 革 方 案, 新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主要包括: 一是通过 ARC 等部门评估,进行科研项目拨款; 二是设立澳大 利亚研究 生 科 研 奖 学 金,支 持 高 校 的 教 育 培 训; 三是基于科研量 ( Research Quantum,RQ) 进行绩 效评价。
( 3) 21 世 纪 初: 学 习 英 国 的 科 研 评 价 经 验, 尝试设计科研质量评价框架。
第 12 期 ( 2015 年 12 月)
中国科技论坛
151
针对综 合 指 数 评 价 存 在 的 问 题, 澳 大 利 亚 政 府希望学习英国的高校科研评估 (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 ,建立本国的科研评价体系。 2004 年,澳大利亚政府的 “外部智囊团 ( External Reference Group,ERG) ” 发布了 《知识与创新评 价改革咨询报告》,指出政府的科研经费分配要基 于同行专家对各所大学整体科研成就的评判,建 议吸收英国 RAE 评估体系的经验,设计新的科研 质量评价体 系[7]。 同 年, 时 任 澳 大 利 亚 总 理 霍 华 德 ( J. Howard) 宣 布 将 构 建 科 研 评 价 体 系 作 为 “澳大利亚能力支撑计划 ( Backing Australia's Ability,BAA) ” 的一部分[8]。为此,政府成立了专家 咨询小组,并聘请英国 RAE 负责人 Gareth Roberts 教授担任 组 长,设 计 澳 大 利 亚 的 科 研 质 量 框 架 ( Research Quality Framework,RQF) 。
1 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演变
澳大利 亚 科 研 评 价 体 系 是 由 政 府 主 导, 评 价 结果可以影响各个参评高校科研经费的分配金额, 从时序上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演变。
( 1) 20 世纪 70 - 80 年代: 统一科研与教育经 费分配体系,基于科研量进行绩效评价。
1974 年,澳大利亚废止了由各州分担大学经 费的制度,改由联邦政府负担起本国高等教育机 构所 有 经 费 的 职 责。1977 年,澳 大 利 亚 成 立 了 “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 ( Commonwealth Tertiary Education Commission,CTEC) ”,具体负责教育和科 研经费资助的相关事宜。此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针对科研型大学和高等教育 学院的二元经费资助机制。但这种机制中存在的 问题也引起了科技主管部门的关注。1987 年, “澳 大利 亚 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 ( Austra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ASTEC) ” 向当时的鲍勃 · 霍 克政府建议引入竞争机制来更好地分配科研经费 资源,同时建议成立更加独立的 “澳大利亚研究 委员会 (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 ” 来负 责管理[4]。
( 2) 20 世纪 90 年代: 确立科研评价的主导机 构,以综合指数作为评价标准。
1993 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对科研量这一评 价指 标 进 行 重 新 设 计。 1995 年, “综 合 指 数 ( Composite Index) ” 被提出并应用到澳大利亚高校 科研评价中,综合指数包括测度科研投入和科研 产出两个方面。科研投入主要测度高校获得的科 研经费数量,权重占 82. 5% ; 而科研产出主要测 度学术出版物数量,权重占 12. 5% ,以及授予硕 士和博士学位数量,权重占 5% 。同时,依据科研 经费来源和学术出版物形式,进行更细化的权值 分配。1999 年,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 《知识与创 新: 研究和研究培训的政策声明》 白皮书,明确 要求 ARC 作为独立机构对澳大利亚的科研绩效进 行国际 比 较,同 时 评 估 国 家 科 研 资 助 的 成 效[5]。 为此,ARC 负责实施了科研机构资助计划 ( IGS) 和研究培训计划 ( RTS) 两个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 政府资助项目。
在综合指数评价的影响下,澳大利亚高校越来 越重视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论文的发表数量。 1992—1996 年,澳大利亚科研产出量每年至少提升 8% ,发表 SCI 论文每年增长 2% 。但是,澳大利亚 的科研影响力却在下降。在 1988—1993 年,澳大利 亚发表论文的引用率在 OECD 国家中从第 6 位下滑 至第 11 位,虽然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上升,但 其平均引用影响 ( Citation Impact) 却在下降[6]。
( 1. Library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为了加强科研管理、推 进科技创新,中国许多学术科研机构都将研究成 果的产出作为核心评价内容,以简单的统计方法 为主要评价手段,通过量化规定研究成果的等级, 计算研究成果的数量,并根据成果的不同等级赋 予不同 的 分 值,再 依 据 分 值 给 予 奖 励 和 报 酬[1]。 这种被西方学者称为 “麦当劳化” 的简捷科研管 理方法在一段时期内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DOI:10.13580/j.cnki.fstc.2015.12.026
Inspi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in Australia
Zhao Yong1,2 ,Zhang Lingge1 ,Han Mingjie1 ,Li Chenying1
第 12 期 ( 2015 年 12 月)
中国科技论坛
149
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 演变、特点与启示
赵 勇1,2 ,张灵阁1 ,韩明杰1 ,李晨英1
( 1.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193;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 要: 本文对澳大利亚科研评价体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调研,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 价专家遴选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 ERA 的特点及带来的启示,旨在为中国高校科研评 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评价; 澳大利亚; ERA; 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323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