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乡村人口流失文献综述
乡村人口流失文献综述一、引言乡村人口流失是当前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愈发频繁,这给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成果。
二、乡村人口流失的现状与特点(一)规模与速度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口流失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尤其是年轻一代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
(二)流向与分布乡村人口主要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这些地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三)年龄与性别结构流失人口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男性比例相对较高。
这导致农村留守人口呈现老龄化、女性化和儿童化的特点。
三、乡村人口流失的原因(一)经济因素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相比之下,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效益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经济需求。
(二)教育与医疗资源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了子女的教育和家人的健康,许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
(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通信、水电等条件不如城市便利。
公共服务方面,如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也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四)政策因素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政策的推动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了便利和政策支持。
四、乡村人口流失的影响(一)对乡村经济的影响1、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
2、农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和资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支撑。
(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1、人口结构失衡留守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困难。
2、传统文化传承乡村人口的流失使得一些传统的乡村文化和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三)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闲置与撂荒人口流失导致大量农村土地闲置或撂荒,影响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
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
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
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
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
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旅游学院A0821班30号王兴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
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
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
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
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
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
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
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
国内外人口迁移研究现状综述
征进行 了描述 ; 三是 , 人1 2 1 迁移原 因和影 响 因素 , 推拉 理论 中的推 力 与拉力是人 口迁移 的影 响 因素 , 通过从不 同角度来探讨 影响人
口迁移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 因素 , 1 9 7 1 年 Mc G e e 认 为劳 动力供需
的 空 间 差 异 是 人 口迁 移 流 动 的 根 本 原 因 , 又如 2 0 0 3 年 J o h n s o n和
由唐纳德 博 格等 人提 出 , 该 理论 着 眼于研 究迁 移 的原 因 , 即迁 出
地 的推力与迁入地 的拉力 对迁移者 的影 响。这种 对迁移影响 的推
2 0 0 5 年F n 的研究认 为人 口迁移 的主要动 因是 地 区经 济发展差异 a 的持续 扩大 , 1 9 9 6 年 S h e n和 L i a n g& Wh i t e 、 2 0 0 3 年Z h ng& S a on g
大, 迁入城市 的人 口越 多。
2 周 内外 研 究现 状 综述
【 关键词】 人 口迁移; 空间模式
1 . 人 口迁 移 理 论 综 述
2 . 1 国 外研 究现 状 综 述
人 口迁移流动是一种 十分 复杂多样 的社会 人文 现象 , 也是 影
国外在对人 口迁移 问题 的研 究方 面开展 较早 , 不仅 理论 体 系
力和拉力, 是 由经 济 、 文化 、 环境 、 政治、 宗教 等 多方 面社 会 因素形 成 的其 中经济是 重要 的 因素 。该理 论认 为迁 出地 必然 有种 种推 力 因素 , 把当地居 民迁 出原居住地 , 这种推力有 当地的 自然资源枯
竭、 较低 的经济收人水平 、 农业 生产 成本增 加 、 农村劳 动力 过剩 导 致失业率上升等 。 费和拉尼斯又在此基础上 对这一理论进行 了改进 。他 们提 出 了发展 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和人 口由乡 向城市迁移 的三个 阶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种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人口迁移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迁入城市,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迁入的人口可以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活力。
这样的迁移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地区的经济活动也相应增加,从而带动了就业机会的扩大。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种增加的就业机会可以提高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人口迁移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当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时,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接触和交流,产生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也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
二、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人口迁移也可能带来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是城市的承载压力增加。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需要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挑战,难以及时满足居民的需求。
其次是农村劳动力流失。
人口大规模流动,特别是向城市流动,使得农村地区面临着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农村地区缺乏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人口迁移也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资源的竞争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2000字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2000字
流动人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将对关于流动人口的议题进行一个文献综述。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应从全理解的视角来看待,其中包含了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流动人口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总结流动人口的研究及政策,并就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流动人口的定义做出解释。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流动人口是指任何因为经济或非经济原因离开原居地而搬到暂时居住地的人。
有四种不同的流动人口类型:流动劳动力、国际移民、难民以及受害者流动人口。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流动人口所涉及的影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福利水平、司法制度以及文化遗产都对流动人口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总结近几十年来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和政策。
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
传统上,政策多以支持流动人口自由流动并获得本土社会权利为目标。
此外,近些年来,政策也开始转向惩罚来源国或接收国的经济或非经济问题,以控制流动人口的数量。
最后,本文将进行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首先,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着流动人口,有可能增加其选择离开原居地并迁往安全地区的动机。
因此,对流动人口需要政策上的配套措施,包括移民政策、接纳政策、安置和集中式
政策、边界管理政策以及依托本地条件发展流动人口经济活动政策。
只有这样,流动人口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评述由于国外没有户籍制度,因而没有流动人口这一说,主要研究移民,针对国外现存的有关社会融合理论和移民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
1.1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同化论、多元文化论、区隔融合论。
最早提出同化论的为芝加哥学派,帕克将融合的形式分为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调节、文化融合,是个体或者群体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多元文化论(20世纪40-50年代)认为在移入地具有较大包容性的前提下,移民会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同时,在移入地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与身份认同,形成多样性的经济、文化与社会;Porles&Zhou提出的区隔融合理论认为传统的融合理论不适合解释当代移民的融合路径,认为移民有多种融合模式,第一种是平行融入中产阶级生活,前提为适应新环境;第二种则是融入底层社会,陷入永久贫穷,为反方向融;第三种则是在经济上得到改善,但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形成移民文化[3]。
1.2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勒纳(Lenoir)提出,以新贫困现象为研究起点,用来指长期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的人(20世纪70年代),现在该理论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
布尔査德、勒·格兰和皮尔查德曾经指出,“社会排斥是一个人生活居住在一个社会中却没有以这个社会的公民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5]。
布尔査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是被社会所排斥的,那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他必须居住在排斥他的社会里;其次,他没能参加作为社会公民正常参加的活动;最后,他因为被不能控制的因素阻止而不能参加他愿意参加的活动[6]。
1.3推-拉理论列文斯担(1889年)是最早对人口迁移规律做全面总结的社会李家,他在《人口迁移规律》中提出人口迁移的11条规律:(1)大多数迁移者只做短距离迁移;(2)迁移过程是分步前进的;(3)长距离迁移者大多数意愿去向某个大型商业中心;(4)每一个迁移流产生一个补偿性逆流;(5)农民比生长于城市的居民易迁移;(6)在出生地附近的小范围内,女性比男性更易迁移,但远出闯荡者多为男性;(7)多数迁移者为成人,未成年家属很少迁出县;(8)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成分中,迁移超出自然增长;(9)人口迁移量随工商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而增长;(10)迁移的主要方向是自农业地区向工商业中心;(11)主要的迁移动机来自经济因素。
中国国内乡_城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 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人口 流动不同于移民, 它包括人口在地区间的各种各样 的短期的、 重复的或周期性的移动, 而人口移动包括 移民和人口流动, 在我国, 人口流动与流动人口紧密 联系, 流动人口主要是指不改变户籍所在地的移动。 吴玉麟、 李玉江( 2001) 认为 , 人口迁移泛指人们 离开自己的居住地, 跨越某一地区界限而进行的各 种形式的空间位移现象。按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两大 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移动方向的不同, 可 分为四种类型: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移动 , 由农村到 城市的人口移动,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移动, 由城市 到农村的人口移动。 然而, 在李钧 ( 2007) 看来 , 人口流动主要是指人 ( 人们) 为了自身的利益 , 从一个地理单元移往另一 个地理单元, 并较长时期居住的社会经济现象。广 义上的人口流动是指自然人的流动, 狭义上的人口 流动是指劳动力的流动。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又是 两个不同的基本概念 , 对它们的一般分类界定是从 其主要差别来考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指以改变居 住地为目的 , 跨越一定地区 ( 地界 ) 的人口移动行为,
论述 日渐增多 。 中国的乡 # 城人口迁移不仅有别于发达 国家 , 而且 有别于 发展中 国家 。 1978 年以 来 , 伴 随着中 国 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 乡 # 城人口流动的规模越 来越大 , 与此相伴随 , 相关的文献可谓 汗牛充栋 。 为 深化理论研 究 并指导实践 ,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乡 # 城人口迁移 的内涵 、 动力机制 、 特点和限制因素加以文献综述 。 [ 关键词 ] 人口迁移 ; 户籍制度 ; 城乡收入差异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 971X( 2009) 04- 0020- 09 [ 中图分类号 ] F069. 9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地理科学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xxx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
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正文: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
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
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流动人口的背景、定义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就业状况、家庭状况和教育状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对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考,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问题、就业、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思考、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介绍流动人口的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流动人口指的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人群,他们通常不是常住于迁徙地。
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涉及农民工、城市务工人员、留学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流动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流动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时代,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2 流动人口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那些因工作、就学、生活等原因,常年或长期在外地(本地以外的城市或地区)居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是从农村地区或小城镇到大城市、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地流动的人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流动人口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较差、适应能力强、地位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面临着低收入、缺乏社会保障、住房困难、子女教育难题等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是外来人口,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适应压力也较大。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综述及评论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综述及评论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Mobility)的概念。
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
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的含义。
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
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1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一、国内外流动人口理论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莱文斯坦(E.G.Ravenstein)的人口迁移的规律,李的人口迁移理论,沃尔波特的人口迁移决策理论,马波昆杰的人口流动系统理论,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五阶段论,等等。
这些理论在人口流动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放之于中国则不一定都有效,也不一定都正确。
例如莱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认为,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喜欢”流动。
其实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没有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即没有看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社会现实,农村人口更“喜欢”流动是喜欢城市比较优越的条件,而不是喜欢“流动”本身。
“推-拉理论”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
推力因素包括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等;拉力因素包括迁移目的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较好的居住环境等。
但是人口迁移或流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人们,其流迁的动因也有很大的差别,推力和拉力理论很难将其解释得完美无缺。
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特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受到来自制度的阻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推-拉理论对我国户籍人口流动是失效的。
但是,我们还须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自由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几乎可以不受多大限制地在全国任意城乡间自由流动。
在人口自愿、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推—拉理论还是有效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构成推力和接力的主要因素大多是相同的。
人口流动因素文献综述
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2.1社会资本的研究2.1.1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在科尔曼(1988) 年发表的《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中,较为系统的论述了社会资本所具有的功能。
他在研究中指出:“从本质上来说,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之中,以特定目标为导向,凭借所掌握的某些特定资源而开展的行动”。
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社会资本理解为一种依托于社会关系网络而存在的公共物品,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多元化利用,从中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帕特南(1993)的研究成果中,继承并发展了科尔曼的观点,指出所谓的“联系紧密的社会网络”,从本质上来说是由公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活动而获得的、和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除此之外,他在和R.Leonard联合编纂的《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一书中强调,社会资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积极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可通过对行动者行为的有效协调而进一步强化社会效率。
除此之外,在 F.Fukuyama(1995)年发表的论文中,同样从社会信任的视角,重新界定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由于社会中所存在的信任关系而带来的力量,对于社会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有促进作用。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他将社会资本等同于社会信任程度,并将其推广到国家、国际等更高层面上。
综上,社会资本是一种既定范围内,可以为人们提供资源和信息的社会公共信息网络。
社会资本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任何群体中都普遍存在。
2.1.2社会资本结构理论R.S.Burt(1992)在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结构,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创造性的提出了“结构洞”(StructuralHoles)概念,其具体内容可以如图2-1所示。
图2-1结构洞理论示意图Bur认为,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所客观存在的,相互隔离、相互分散的现象,共同构成了一个个的“结构洞”。
除此之外,在其研究成果中还利用“结构洞”理论对“社会资本”加以归纳和总结:社会资本是由社会网络结构中各个结点所提供资源以及资源控制程度的总和。
科研课题论文: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159773 人口问题论文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一、国外流动人口研究进程国外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列文斯坦,他提出了人口迁移的七大定律,还阐述了经济动机是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为“推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底。
到1938年,赫伯尔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概念,即一局部为推力,另一局部为拉力。
Lee在1966年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况为4个方面,即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个人因素。
1969年博〔D.J.Burge〕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
后来,许多学者对“推—拉〞模型也进行了丰富与开展。
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的动力机制,影响比较大的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和托达罗。
1954年,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模型,被称为刘易斯模型,拉尼斯和费景汉进一步开展了刘易斯的理论。
乔根森抛弃了刘易斯模型和拉—费模型中所坚持的剩余劳动和不变工资的根本假定,认为农业剩余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动因。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只有当一个劳动力估计他在城市部门预期的收益高于他在农村的收入时,迁移才会发生。
二、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研究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研究又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
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水平较低,流动人口自身收入的限制,流动人口缺乏对社会保障的认识〔徐晓琪等,2007〕。
郑秉文〔2021〕认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各地进行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试验相当混乱,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权益处于受损状态。
茹克娅、曹李海〔2021〕认为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因流动性较强而成为社会保障的一大难题,政府又缺乏这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来保障这局部人群,给其生活和社会稳定都留下了较大隐患。
人口迁移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人口迁移现象日益突出。
本文以我国西部大开发为例,分析了人口迁移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对策,旨在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此背景下,人口迁移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人口迁移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口迁移的背景与原因1. 背景:(1)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差异;(4)城市化进程加快。
2. 原因:(1)经济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2)政策因素: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政策支持;(3)社会因素: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迁入人口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4)家庭因素:西部地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一代为追求更好发展机会而外迁。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1. 积极影响:(1)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2)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3)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基础设施;(4)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区域文化内涵。
2. 消极影响:(1)加剧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2)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3)引发资源环境问题;(4)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四、人口迁移对策1.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综合实力;(3)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提升区域吸引力;(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迁入人口权益;(5)加强政策引导,控制人口迁移规模。
五、结论人口迁移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
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朱杰摘要:人口迁移,这一自人类产生以来即存在的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息从未间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纷扰复杂的社会过程进一步带来了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以及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不断重组和异化。
本文介绍了人口迁移的经典理论,并以此为框架就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影响机制以及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等国内外研究热点进行了追踪,最后针对人口迁移的各研究领域做出了研究述评。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研究进展一、概念辨析所谓“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
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spatial mobility),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permanent residence)由迁出地(place of origin, place of departure)到迁入地(place of arrival, place of destination)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United Nations, 1982)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
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二、相关理论综述和人口迁移研究的其它领域相比,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和不完善。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Law of migration)”是公认最早的人口迁移理论,此后,西方学者从人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理论。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流动人口即指在自己的家乡以外居住或工作的人群,流动人口的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的现象。
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安全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国内外学者于此展开了许多研究。
本综述将对流动人口的研究热点进行概述,包括心理健康、职业健康、社会保障以及法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因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障碍。
常常处于孤独、压力和不确定性中,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异常是影响他们生活状态的重要因素。
另外,流动人口也很容易感受到种族歧视和贫困等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影响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因素。
因此,需要加强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职业健康方面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如厨师、快递员、建筑工人等职业群体,工作条件环境往往恶劣,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例如骨骼、神经损伤、呼吸系统、肌肉和心理障碍等。
有些流动人口常年奔波在路上,很少有时间或机会进行体检和就医,因此他们的健康管理需要得到关注。
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的研究和干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职业健康中的问题。
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缺乏稳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他们的社会保障处境往往相对较为贫困,例如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
表面上,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充当着低收入工人的角色,但是,实际上却遭到了社会的边缘化和歧视。
加强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和干预,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
法律保护方面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往往面临各种法律保护问题,包括劳动权利、基本人权、福利待遇等。
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强,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经常受到歧视、侵害,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需要加强法律保护体系的建设,维护流动人口的权益。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的研究和干预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问题,有着广泛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需求。
文献中的人口与迁徙
文献中的人口与迁徙人口与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广泛存在于各种历史文献之中。
通过研究文献中的人口与迁徙现象,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历史、地理、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探讨文献中的人口与迁徙现象。
一、历史文献中的人口统计与分布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对人口的统计与分布的描述。
例如,中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描绘了各地山川、蕃庶、物产等地理情况,透露出古代人口迁移与定居的痕迹。
同时,历史文献中也会对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如《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史书经常提及各朝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变动情况,从而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动态。
二、文献中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文献记载了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情况。
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常常与人口迁徙有关,例如,罗马帝国时期,由于大量生产奴隶和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罗马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于各个王朝的都城建设与人口迁徙亦有详实的记载。
三、文献中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事件历史文献中还经常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事件。
如《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秦始皇时期大规模的南征北战,这导致了大量士兵、农民等人口的迁徙。
而《南渡记》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时,中国南方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与北方气候干旱、外族入侵等因素有关。
四、地理文献中的人口迁徙分析不仅历史文献中有关人口与迁徙的描述,地理学文献中也存在相关内容。
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和迁徙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地理条件的好坏、水资源的丰富与否、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人口的选择和迁徙。
地理学家通过对各地人口与迁徙情况的研究,为地理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文化交流与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也是人口迁徙中的重要因素,在历史文献中也有相应的记载。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和欧亚各大国家,这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
而在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移民潮也在不断发生,这既是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
文献中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文献中的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财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的迁移现象也变得普遍和频繁,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文献中的角度来探讨人口与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
一、人口的定义和特点人口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居住的人的总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国家制定政策和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人口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口的数量:人口数量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存在差异。
2. 人口的结构: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不同的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3. 人口的分布: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通常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行为。
人口迁移可以按照距离和迁移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1. 内部迁移: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包括城市间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2. 国际迁移: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包括移民和难民的情况。
3. 工作迁移:人口为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而进行的迁移。
4. 教育迁移:人口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进行的迁移。
5. 家庭迁移:人口为了家庭团聚或家庭重组而进行的迁移。
人口迁移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机会:人口迁移通常与就业和经济机会有关,人们会选择迁移到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2. 教育资源: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常常选择迁移到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
3. 家庭因素:家庭成员间的迁移往往是为了实现家庭团聚或者家庭重组。
4. 自然灾害或战争: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战争的地区的人口常常被迫迁移到其他地方。
三、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口迁移会引起源地和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变化,包括人口密度、年龄结构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
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
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
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
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
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
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
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城市流动人口圈: 京津连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三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性别比高、来自圈外的流动人口比重大、以亲缘、地缘为纽带聚居等特点。
沪宁杭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二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比重高、暂住时间差距大等特点。
广深厦流动人口圈,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 具有女性流动人口比重高、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比重大等特点。
具体的如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为例,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长三角1995、2005 年的人口迁移引力体系等级结构进行划分,归纳出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演变的一般模式,并从等时圈角度探讨人口吸引范围与区域交通干线布局的关系,进而对长三角城市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
2005年,区内人口引力布局发生较大变化。
①上海的吸引范围明显缩小,特别是其在浙江的吸引区域显著收缩,止步于浙北湖州一带。
②一级吸引中心显著增加,原有二级中心南京、杭州、宁波进一步发育为一级人口吸引中心,而相应的二、三级人口吸引中心有所减少。
某些吸引中心逐步萎缩、退化、不复存在(如连云港、盐城、常州)。
③区域引力体系相对均衡。
除上海引力中心吸引范围横跨苏浙两省外,江苏、浙江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地方引力体系。
特别是浙江省,一级吸引中心增至3 个。
整体观察,随着地方人口吸引体系日臻完备,长三角区域引力体系呈现出“大尺度分散、小尺度集中”的格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灾害,政治环境等都影响着人口迁移。
而现在,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进一步加大,市场机制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人才的计划调配迁移渐趋衰微。
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
以上海地区的带眷迁移为例,“带眷迁移”行为受从流动人口的来沪时间、年龄、收入水平、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五个方面的影响显著,年龄40岁、收入3000元成为流动人口带动迁移强度提升的节点;流动人口对少儿和老人的带动有明显差异,反映为少儿的高带动率、低带动能力,老人的低带动率、高带动能力。
城市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杂费和医疗保障逐渐覆盖全体常住人口,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的社会保障担忧,预计未来流动人口“带眷迁移”行为会更加活跃,家庭整体迁移趋势也会进一步加深。
虽然个人迁移仍然是流动人口主要的迁移模式,其已经不利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稳定,从提高流动人口个人素质着手,通过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工作稳定性,促进流动人口进行家庭式迁移,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城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在下述领域有待加强, 一是人口迁移对西部开发的作用的研究。
西部开发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重要发展战略, 西部开发不只是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十分重要,需要引进人才, 需要加强人口迁移尤其是人才的迁移对西部开发的作用的研究。
二是要加强人口迁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以往的研究对人口迁移的
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较多, 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不足。
我国存在较多的生态脆弱区, 人口的迁入会加剧生态环境的退化, 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是要加强人口迁移的微观分析, 从个人、家庭的角度, 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分析迁移决策过程,迁移的动机与目的, 揭示社会文化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同时要加强人口迁移的社会问题研究, 如文化冲突, 移民文化调整, 移民行为调整与新社区的适应等的研究。
总之,随着人口增长,经济与社会结构调整使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出现新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研究会更深入。
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要准确揭示人口迁移的本质, 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只有综合多种学科, 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 才能揭示人口迁移的本质。
另外,人口迁移研究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及空间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玮,缪艳萍,严士清,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带眷迁移”特征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状况调查,人文地理,2009年第5期总第109期
2.丁金宏, 刘振宇, 程丹明, 刘瑾, 邹建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 年1月,第60 卷第1期
3.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地球科学进展,2009 年05 月,第28 卷第3 期
4.朱传耿, 马荣华, 甄峰, 顾朝林,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人文地理,2002 年2 月
第17 卷第1 期
5.姚华松,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经济地理,2011 年8 月,第31 卷第8 期
6.刘亚岚, 阎守邕, 李小文, 曹春香, 肖春生, 金水高,中国内地人口流动空间规律研究及其在SARS 控制宏观决策中的应用,遥感学报,2003 年7 月第7 卷第4 期
7.张文新, 朱良,近十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及其评价,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