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优点:技术较简单、投资费用少、不 受交通干扰、占用土地少和运行平稳等。
缺点:运能较小、能耗大、发生事故 时疏散和救援工作困难。
S2线如图
三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的概述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本)中,把每小时 单向运输能力在0.6~3万人次/小时的轨道交通定义为轻轨。轻轨 一般采用地面和高架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列车编组采用3~6辆, 由于轻轨交通采用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指挥系统和高新 技术车辆等措施,最高速度可达到60Km/h。
类型
特征
单轨
单轨交通最高速度可达80Km/h,旅行速度30~35Km/h,列车可4~ 6辆编组,单向运输能力为1~2.5万人次/小时。我国首座单轨交通 系统是在山城重庆2005年修建的2号线。
二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划分
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以下类型:
地下铁道 市郊铁路
胶轮地铁
独轨交通
有轨电车
自动导向 交通
小断面 地铁
城市轨道 交通
索道
类型 地铁
轻轨
特征
地铁的运能,单向在3万人次/小时,最高可达6万~8万人次/小时。 最高速度可达90Km/h,旅行速度可达到40Km/h,可4~10辆编组, 车辆运行最小间隔可低于1.5分钟。地铁列车主要在城市地下空间 修筑的隧道中运行,当条件允许的时候,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 面或者高架桥上铺轨运行。
北京地铁线网规划图
二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调整阶段
由于地铁建设发展迅猛,使城市 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1995 年 —1998 年 的 近 3 年 时 间 , 国 家 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年 年底,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国产化实施问题,并于1998年 又开始启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完整版)世界轨道交通简史
— 20 —
第二章 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自建铁路 1881年开始修建的唐胥铁路,真正成功
并保存下来加以实际应用的第一条铁路。
— 21 —
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蒸汽机车
第二章 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第一个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
— 22 —
1881年唐山机车车辆厂
第二章 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 ,铁路全面复兴
— 14 —
1.4 复兴
高速铁路
重载铁路
第一章
世界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 15 —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
第一章
世界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日本东海道 新干线诞生
德国两条高 速铁路开通
英法海峡高速 海底隧道开通
俄罗斯高速铁 路开通
1964
启运时间 1863 1904 1927 1935 1974 1919 1900 1969
运营里程(Km) 408 443
312.6 313.1
314 324 220 201.38
线路数(条) 11 31 13 12 19 16 16 11
站点数(个) 268 470 230 188 266 281 303 175
第一章 世界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 8—
部分国家修建第一条铁路的时间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奥地利
瑞士
秘鲁
澳大利亚 日本
1825 1830 1832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4 1848 1851 1852 1854 1860 1872 1876
美国
m c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
- 1863年,伦敦地铁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被称为“地铁”。
它最初由蒸汽机车牵引,后来改为电力驱动。
- 1896年,布达佩斯地铁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通,成为欧洲大陆上第一条地铁线路。
- 1900年,巴黎地铁开始运营,成为欧洲第二条地铁系统。
- 1904年,美国纽约市的地铁系统开始运营,成为美国第一个大规模的地铁网络。
- 1919年,东京地铁在日本东京开通,成为亚洲第一条地铁线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系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扩展。
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地铁作为解决交通拥堵和提供高效快速交通的解决方案。
在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初,地铁网络在许多大城市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地铁发展的具体历史和进展在每个城市和国家可能有所不同。
各地铁系统的规模、技术和服务质量也因地区而异。
然而,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和环保的出行选择。
1。
地铁的发展史
地铁的发展史
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下是地铁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试验时期(1863年-1900年):伦敦地铁在1863年首次
投入运营,成为全球第一条地铁。
在此之后,巴黎、纽约、布鲁塞尔、伯林和布达佩斯等城市也陆续建立了地铁系统。
这些早期的地铁系统采用了蒸汽机车和电车来进行牵引和推动。
2.电气化时期(1900年-1960年):20世纪初期,地铁系统开
始采用电力来代替蒸汽机车和电车进行牵引和推动。
这种技术的采用使得地铁系统更加高效、可靠和安全,并且可以在更繁忙的城市中运作。
3.高速地铁时期(1960年-至今):20世纪60年代,新一代高
速地铁系统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
这些地铁系统采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包括更轻、更坚固的车体和轨道、更快的列车速
度、更好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改进使得地铁系统更加高效、快速和环保。
4.轨道交通一体化时期(1990年代-至今):近年来,地铁系统
开始与其他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有轨电车和城市铁路)进行一体化建设,以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连通性。
在一体化建设中,地铁系统和其他轨道交通系统共享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票务系统等,为乘客提供更加无缝的交通服务。
未来,地铁系统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和需求。
地铁系统将继续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提高速度、安全性和便捷性,并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地铁线路总长度约221.6 km,地下隧道约占175 km,共设置车站380座,车辆保有总数约347辆,年客运量总数也已突破12亿人次。
巴黎的地区快速地铁(RER)非常发达,运营线路共有363 km,其中14 km与地铁共线,249 km为城市快速铁路SNCF。
RER的年客运量约4亿人次。
巴黎地铁车站柏林地铁在进人20世纪的最初24年里(1900年至1924年),在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下铁道,如德国的柏林、汉堡,美国的费城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等。
柏林的第一条地铁开通于1902年。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 其优越性在于快速、安全、环保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发展1.早期轨道交通早期轨道交通主要是指马车铁路, 它是19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铁路运输方式。
马车铁路以马拉车厢代替了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 这种方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马车铁路逐渐被淘汰。
2.电气化轨道交通20世纪初期, 电气化轨道交通开始出现。
最早的电气化铁路是在英国伦敦地下修建的地铁系统, 它于1863年开始运营。
此后, 欧美等国家陆续建设了自己的地铁系统, 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3.中国轨道交通发展中国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北京地铁, 在1969年开始规划建设。
此后, 中国陆续建设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系统。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轨道交通建设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现状1.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截至2021年, 全球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其中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位列第一。
此外, 欧洲和亚洲是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最为活跃的两个地区。
2.中国轨道交通现状目前, 中国已经建成了超过7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并且正在规划建设更多的线路。
其中,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并且不断推进网络化运营。
3.全球轨道交通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轨道交通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例如, 在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 已经开始试验无人驾驶地铁;而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区, 则正在推广使用高速磁悬浮列车。
四、未来发展方向1.智能化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趋向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实现列车自主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
这将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2.绿色低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环保, 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和清洁能源供电系统,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简史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简史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自英国伦敦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300多座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仅仅30余年时间,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已有30多个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2010年前,中国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总长度就将达到1000km以上。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顾名思义就是车辆在轨道上行驶并主要用于城市公共客运的交通系统。
火车,有轨电车等等都属于轨道交通,前者属于较长距离的城际间的交通,后者是低速行驶于街市的公共交通,但两者都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三类:(1)地下铁路:位于地下隧道内的那部分铁路称为地下铁路;(2)地面铁路:位于地面的铁路称为地面铁路;(3)高架铁路:位于地面之上的高架桥的铁路称为高架铁路。
按服务范围和列车运营组织方式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三类:(1)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范围以中心城区为主,包括城市与郊区、机场之间的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通常站间距在l~2km以内。
(2)区域快速铁路(Regional Express Railway,Regional Metro):服务范围包括城市郊区的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站间距较大,含有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
例如德国的S—Bahn,巴黎的RER,旧金山的BART,上海的R线。
(3)市郊铁路(Suburban Railway): 是指位于城市范围内、部分或全部服务于城市客运的那些城市间铁路,通常其所有权不属于所在的城市政府,而由铁路部门经营,主要运送城市郊区与闹市区间的乘客,故也称通勤铁路。
这种铁路通常在郊区采用平交道口形式,在市区为高架或地下铁路。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运营的一种大众交通工具,通常是通过铁路或地铁系统进行运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发展起来。
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在英国伦敦,于1863年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被命名为“地铁”(metro),之后成为其他国家和城市模仿的榜样。
在此之后,巴黎、纽约、柏林、东京等许多城市也陆续开通了地铁系统。
这些早期的地铁系统以地下铁路为主,因此被称为“地铁”。
20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轻轨和有轨电车的建设逐渐增多。
轻轨是指相对于传统地铁系统而言,运行速度更慢、载客量更小、途经的站点更多的一种轨道交通方式。
有轨电车则是指通过电力系统驱动的有轨交通工具,通常在城市内街道上行驶。
这些新的轨道交通方式在城市内部连接性更好,更容易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另外,一些国外城市还采用了单轨交通系统。
单轨交通是一种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通过在一根轨道上悬挂电动车辆进行运行。
与传统的地铁系统或者轻轨系统相比,单轨交通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和更高的建设速度,因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受欢迎。
目前,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不断扩大。
许多城市正在扩大原有的地铁线路,并且新的城市也纷纷推出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城市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例如,上海的地铁系统从2000年的3条线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16条线路,覆盖了城市大部分区域。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载客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一些城市采取了更新换代的措施,例如增加列车数量、增加车厢容量等。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通过引入自动驾驶技术、智能转向系统等先进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世界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简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
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
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中国地铁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
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在不少问题。
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
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
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
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
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11年来,共运送乘客2。
5亿人次。
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概述
13
电动车组(EMU)的出现
二动二拖动车组
14
轨道交通发展的低潮
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过程 中的交通方式被机动巴士所取代。
私人轿车的大量拥有鼓励了郊区化和 城市在更大范围内的分散化、多中心 化。
15
有轨电车被认为是过时的方式,而英国 的反应则是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几 乎在所有城镇用巴士取代有轨电车,并 于1946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2
1.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伦敦1838年开放了第一条严格的市郊 运输线路,大量市郊线网的建设则是 在1840到1875年之间,有些现在仍在 使用。
美国最早的通勤列车是1843年在 Worcester至Boston开通。纽约、费 城、芝加哥等均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市 郊运输线网。
3
地铁的产生
1829年,巴黎引入由马驱动的公共马车 1832年,世界上第一条马拉的城市街道
2004年客运量达到9.76亿人次,列车正 点率达到95.3%,乘客满意率达到78 %。
25
伦敦轨道交通网络
26
纽约轨道交通
纽约地铁创建于1868年,比伦敦地铁晚5年建 成。
纽约的公共交通以地铁为主,现已有37条
地铁线路,线路总长度432.4km,车站469座。 其中,地下隧道220km,车站255座;高架线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概况
1
1.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以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是19 世纪发明的。
1804年,英国人特雷维西克试制了第 一台行驶于轨道上的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在达林顿到斯托克顿间 修建了21km的世界第一条铁路。
城市轨道发展历史
城市轨道发展历史一、轨道交通的起源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通过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内进行客运和货运的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国。
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探索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运输效率。
二、蒸汽火车的出现蒸汽火车的出现标志着轨道交通的起源。
1825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工程师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条公共蒸汽火车,它连接了英国的两个城市。
蒸汽火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地下铁道的兴起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下铁道开始兴起。
1863年,伦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地下铁道的城市。
地下铁道的出现解决了城市内部交通拥堵的问题,使人们能够更快速、便捷地穿梭于城市之间。
四、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20世纪初,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开始出现。
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相比蒸汽火车,它更加环保、高效。
1901年,纽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力驱动的地铁系统的城市。
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五、高速铁路的崛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兴领域。
高速铁路以其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乘客的青睐。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速铁路全线运营的国家。
高速铁路的崛起使得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六、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轨道交通开始兴起。
智能化轨道交通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功能,为乘客带来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智能化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城市交通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
七、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对交通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轨道交通将朝着更高速、更舒适、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世界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
亚洲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最早于1927年通车
13条线路,285个车站,总长304.1km
日客运量近800万人次,年客运量28亿人次, 发达程度居世界前五位
车站站台形式多样化,出入口布局与地面建筑 协调一致
Le Mé tropolitain de Paris,简称为Mé tro,最 早于1900年开通 14条主线,2条支线,380个车站,87个交汇站, 总长221.6km 年客运量9.76亿人次 路网分三个阶段扩展,于1990年完工
二战以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产生了停滞和萎缩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继续普及
部分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大阪开始发展城市轨 道交通
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 染,能源危机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
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
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大运量、高效率、节约 土地资源的优势 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
二.世界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
1.伦敦地铁 伦敦——地铁的发源地,“建在地铁上的都市” 全世界最老的地铁系统:1863年建造,年客运量 9.76亿人次 市中心为地下线,郊区为地面线,占55% 总长439km,其中160km为地下线,12条线路, 275个车站,日客运量267万人次
2、纽约地铁 New York City Subway(NYCS),诞生于1904年 27条线,全长443km,504个车站, 日客运量490万人次,年客运量15亿人次, 约占整个公交系统运量的70% 车站结构简单,以简便实用为特点
项目 有轨电车 地铁 轻轨 单轨
自动化导向系统
地铁的发展史
地铁的发展史(一)、世界地铁发展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
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
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
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
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7000km。
(二)、中国地铁发展史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北京地铁目前日客运量150万人次左右。
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
北京是我国地铁规划运营线路最长的城市,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达到850公里。
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
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
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
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
中国地铁发展史
香港地铁
本章作业
a)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征。 b) 各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的概念。 c) 简要回答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产生与发展的
原因和条件。
我国地下铁道的产生与发展
③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现在)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地铁建设带
来了重大机遇,各大城市地铁项目竞相立项开工。 全国20多个城市在建或筹建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
路总长已超过5000km。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3)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色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广州 ➢ 香港
大都会铁路”开通,标志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的诞生。
1870年,美国第一条在曼哈顿格林威治大街及第九 达到的高架快速轨道交通线开始运营。
188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柏林近郊铺设了第一条 电车轨道。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3.初步发展阶段(1890~1924) 1890年,在英国伦敦,第一条使用电力机车牵引的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各城市陆续拆除其有轨 电车线路。至今仍有有轨电车运营的城市只剩下香 港、大连、长春、鞍山。
我国有轨电车的历史
1959年3月9日,北京有轨电车运营最后一天,乘客走 下最后一班车。
我国有轨电车的历史
• 有轨电车如今已成为大连的一张城市名片。
我国有轨电车的历史
• 电车是香港最经济实惠的 陆上交通工具。
我国地下铁道的产生与发展
②平稳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地铁的
建设也由服务于战备转为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客 运。
继北京、天津继续修建地铁外,上海、广州也修 建了地铁。
轨道交通的发展史
轨道交通的发展史一、轨道交通的起源轨道交通是指在特定轨道上运行的交通工具。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蒸汽火车。
当时,蒸汽火车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铁路网的不断扩展,轨道交通开始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二、地铁的兴起地铁是轨道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条地铁线路出现在19世纪末的伦敦。
伦敦地铁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地铁的出现引领了轨道交通的新时代,并成为全球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电车的出现电车是一种以电力为动力的轨道交通工具。
电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车成为城市中流行的交通方式。
与燃油车相比,电车具有环保、低噪音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电车的出现也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高铁的崛起高铁是一种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交通工具。
它的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志着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高铁的快速运行速度和高效的交通能力,使得人们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巨资发展高铁,以提升国家交通网络的建设水平。
五、磁悬浮列车的出现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悬浮在轨道上运行的列车。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
磁悬浮列车以其超高速度和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而备受关注。
它不仅具有高速运行的能力,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噪音较小。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被认为是轨道交通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六、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各国纷纷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
例如,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人们可以更快速、便捷地出行,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七、未来轨道交通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轨道交通也将会迎来更多的变革。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就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与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与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与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就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就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打下了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
Hale Waihona Puke 102完整的PPT 制作流程
5
持续 优化
简约而不简单,要点:简
4
系统 排版
按构图原则排版,要点:符合法则
3 组织
素材
收集制作所需的资料素材,要点:符合主题
2 构思
逻辑 确立制作步骤、内容表述顺序,要点:逻辑层次分明
1 确定
主题
确立制作PPT的主题,要点:主题即结果!
早期的北京地铁
早期的北京地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地铁建设
• 1984年12月,天津地铁建成通车,全长7.4 公里,沿途共设8个车站。
• 1989年12月29日,北京地铁二期工程正式 交付运营。
•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第一条线路—— 一号线南段建成通车。
• 1996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通车。
上海 成都
• 盛大网络和中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包括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 联通、上海热线、天府热线等)紧密合 作,目前已在中国大陆19省30个城市 架设44个服务区、247组游戏服务器组、 总数近3100台Server,使用超过8000 M的Internet骨干带宽;
• 其中在成都,通过和合作伙伴天府热线 (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紧密 合作,就开设了38组游戏服务器,分 布于12个服务区,以成都为核心的西 南地区占据着传奇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2、Automated People Mover (简称:APM)
日本神户自动轨道运输系统线路
日本神户的无人驾驶列车
首都机场APM线
广州地铁APM线
广州地铁 APM线
广州地铁APM线
广州地铁APM线
一2345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盖挖施工法 埋深较浅、场地狭窄及地面交通不允许长期 占道施工情况下采用盖挖法施工。依据主体结构 施工顺序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 逆作法。该法是在既有道路上先完成周边围护挡 土结构及设置在挡土结构上代替原地表路面的纵 横梁和路面板,在此遮盖下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基坑 至设计标高,再依序由下而上施工结构物,最后覆土 恢复为盖挖顺作法;反之先行构筑顶板并恢复交通、 再由上而下施工结构物为盖挖逆作法。
第三节 轨道交通在城市 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有什 么作用?
第四节我国发展轨 道交通的必要性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现状是怎样的? 2、我国大中城市道路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第二节 世界城市轨道交 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4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 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 3、再发展阶段(1949——1969)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总体轨道交通网包括哪些线路? 2、发达国家在地铁建设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3、简要介绍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 4、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哪里?
2.盾构法 我国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上海。最初是用于修建城市 地下排水隧道,采用的是比较老式的盾构机(如网格式、压气式、插板式等),80 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采用土压式、泥水式等现代盾构修筑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 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目前,该方法已经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城市地铁采用的盾构机已有60多台,其中上 海30台,广州20台,北京、南京、天津、深圳各4台,大多是土压平衡盾构机型。 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 (shield )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钢筒 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钢筒的中段安装有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 的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 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 下沉。盾构推进的反力由衬砌环承担。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内安装 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
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
在速度要求较高的线路上,采用专用车道,与繁忙道路交叉处,进入半地下或高架交叉,互不影响。
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线路,可与道路平齐,与汽车混合运行。
?
回顾20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轨电车从大发展到大拆除;然后汽车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了城市交通的主角;到20世纪末,以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又恢复了它的主导地位,这是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在了解了以上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后,可能有朋友不禁要问:既然地铁和轻轨同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导,况且修轻轨费用要比地铁低很多,为什么成都要选择修地铁而不是轻轨呢?这主要是由成都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决定的。
大家都知道,成都市私家车已超过百万辆,保有量居全国第三,而且还在以每天800-1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政府一再对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但仍然满足不了道路交通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3月18日龙泉举办的第24届桃花节有个千辆花车巡游活动,参加的花车从龙泉中心一直排到了龙四环,接近成都三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仅仅千多辆车就能形成这样的效果,那么十万、二十万辆又会怎样呢?相比而言,修建轻轨仍然要占用地面道路,所以,往地下走,修地铁成为了成都市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
此外,修地铁对城市规划和经营方面的作用,我会在后面为大家再作介绍。
说到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地铁发展史上的几个世界之最:
最早的地铁: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
由于当时电动机车尚未问世,机车牵引仍用蒸汽机车。
尽管隧道里烟雾弥漫,但人们仍争着去坐。
最长的地铁:英国8个城市有地铁,总长度将近1000公里,共设有458个车站,是目前地铁最长的国家。
最现代化的地铁:美国旧金山地铁,运行时速高达128公里,为世界地铁速度之最。
最方便的地铁:莫斯科的地铁,营运时间长、发车频繁、行车迅速、坐车舒服、票价低廉、换车方便,堪称世界第一流。
最漂亮的地铁:法国巴黎的地铁,建筑设计十分精美,技术设备极为先进,被人们誉为“地下宫殿”。
最深的地铁:朝鲜平壤市的地铁,由于地质的原因,路线和车站都离地面七八十米深。
最便宜的地铁:莫斯科的地铁,花5卢布(约人民币1元多)可以来回坐。
最干净的地铁:新加坡的地铁,车厢宽敞漂亮,车票种类多样。
现在世界上有地铁的城市已有100多个,地铁线路长度达5200公里。
按照年输送客流量来排名,世界上的十大地铁排名如下:
(1)莫斯科(俄罗斯):达26亿人次;
(2)东京(日本):25亿人次;
(3)纽约(美国):15亿人次;
(4)墨西哥城(墨西哥):15亿人次;
(5)巴黎(法国):12亿人次;
(6)大阪(日本):9.48亿人次;
(7)列宁格勒(前苏联):8.21亿人次;
(8)伦敦(英国):8.15亿人次;
(9)汉城(韩国):8.12亿人次;
(10)香港(中国):6.3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