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
暴丽霞
文章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纵向阐释了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2008北京申奥成功前以及申奥成功至今三个时间纬度上,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从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到积极投身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并横向论述了不同时间纬度上,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从矛盾走向融合、从理解走向合作的发展道路,借以探析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的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当代中国发展特征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一切围绕奥运会所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表现特征也即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发展趋势的一种外在反映。随着2008北京奥运轰轰烈烈的筹办,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总体表现为以筹办2008奥运会为主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带动中国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两翼,以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灵魂。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让我们一方面怀着对2008北京奥运憧憬的激动,一方面来回顾一下我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
1、改革开放至2008北京申奥成功前,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表层上的接触
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开端,中国的各项事业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样中国的体育事业在这一年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和与奥林匹克运动正常关系的恢复,中国重新迈进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大门,开始了全新的征程,中国主动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事业中去。但是由于我们刚刚踏上艰难的征程,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参照模式,因此,所有的接触也还只是一种物质行动上的参与过程,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尚未发展到深层面上去理解其内涵,体会其文化蕴意。
1、1物质活动形式的丰富
1、1、1参加夏、冬季奥运会
从1979年至北京申奥成功期间,中国共参加了7届夏季奥运会、8届冬季奥运会。特别是1984年中国首次正式参加美国洛杉机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雪洗“东亚病夫”的屈辱,而且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金牌榜列居第4位。这届奥运会是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在接下来的各届强手如云的奥运角逐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始终以优异的成绩铸造着一次次新中国奥运史上的辉煌。2000年本世纪最后的一届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15枚铜牌,列居金牌榜第三位,第一次挤身于金牌强国的第一集团之列,创下了历届奥运会获金牌数、奖牌数的最高记录,为20世纪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又以金牌榜第二的成绩开创了新世纪的新纪元。
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参加冬季奥运会。虽然冬季奥运会项目一直是我国的弱势项目,但是自从1980年我国首次参加第13届冬季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都有突破。例如:第14届冬奥会上,海峡两岸中国选手第一次同台竞艺;第15届,李琰在女子1000米短道速滑表演赛中夺得金牌;第16届,我国选手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第17届,我过年仅17岁的陈露获得花样滑冰女子单人铜牌,这是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巨大突破;第18届,我国选手共获得银牌6枚、铜牌2枚,实现了自我水平的超越,不断充实着自己在冬奥会上夺魁的实力。
1、1、2参加各项国际大赛
除参加夏、冬季奥运会比赛外,在此期间,中国还参加了第9—14届亚运会,每届都是金牌总数第一。积极参与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伤残人奥运会等其它国际性的比赛,全方位地投身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1、1、3积极的申奥活动
中国人早就有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设想,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影响大大提高,中国正在逐渐积蓄承办重大国际比赛和奥运会的能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闭幕后一个多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时马厩用期待的口气对中国奥委会的领导说:“现在中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事了。”1990年7月,邓小平提出了“办完亚运会就要办奥运会的设想”,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申奥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办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已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在有条件时承办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从1991年2月13日,我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申请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文件开始,北京就踏上了艰难的申办历程。1993年9月23日,是举世瞩目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北京失去了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殊荣。但申办的过程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自强不息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无愧于20世纪。
1998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宣布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以其雄厚的实力再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起跑线上。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12次全体委员会上决定把2008年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北京,2000年被狂风吹落的北京奥运会的种子终于迎着21世纪的朝阳,孕育出了绚丽的花朵,中国人圆了一个世纪的梦想!
1、2组织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根据中国的提议,提出了著名的“奥运模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奥委会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在北京。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是“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同时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有其席位。从此,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组织上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
70 年代以后,中国共有5名体育界人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徐亨、何振梁、吴经国、吕圣荣、于再清。80年代以后,国际奥委会为表彰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贡献,先后对中国的政府领导人和体育界知名人士授予奥林匹克勋章、奥林匹克奖状。
1989年,《奥林匹克宪章》中译本在中国出版,1993年,我国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1995年7月6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这一系列的组织措施,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保障
2、2008申奥成功后,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表层接触的基础上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融合
2、1以筹办为平台,全方位拉动中国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成功举办,将充分发挥奥运会在各个方面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社会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2、2以北京为窗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