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

合集下载

当代运动训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运动训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体育运动领域不断渗透,竞技体育出现日益现代化的趋势。

现代体育的燃起时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杜会生活的需硬,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

l、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1.I基本特点.(l)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 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2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l)国际化一一现代体育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的国际规模日益扩大,在竞技体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趋向: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实力发展不平衡。

奥运会向职业运动员敞开大门。

体育的国际化还在于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日益加强,国际体育学术活动日趋频繁:一鞋主要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休育哲学体育史学休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情报学和比较体育学等均有国家组织;<2)社会化—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在田径运动训练的体现。

2、重新划分训练周期众所周如,中国田径过去大部分都是学习和沿袭了前苏联的训练体系,全年分三个大周期,即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现在这个模式已经被打破,全年都可以安排比赛,高水平运动员全年比赛可达几十次。

3、训练负荷的变化3.1长期大量的低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疲劳。

长期大量的低强度的训练容易造成疲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疲劳,而神经系统和机体的疲劳会造成整个训练质量的下降,使运动员在很多时候处在失控的状态下进行机械、被动的训练,而不是主动的、能够发挥和调动自己最大能力的训练,阻碍训练向更高层次发展。

3.2低强度的训练不会对专项形成有效地刺撇。

新背景下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背景下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背景下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苏霞来源:《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19年第02期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进行考察,对新中国背景下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代我国体育发展情况,为我国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意见。

关键词: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对策1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是一个翻译词汇,它原指古希腊时期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对天神宙斯的祭祖活动。

祭祖活动中的体育比赛被称之为“奥林匹亚竞技”。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

2中国奥林匹克的发展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以空前的规模,全方位地同奥林匹克运动进行了接触、交流和融合,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主要是为了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为国争光。

70年代初期,美国等国家与我国逐步改善关系,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奥委会中反华领导人下台;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不断强大的表现。

3中国奥林匹克存在的问题3.1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地位不突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已经存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在国内高校对奥林匹克的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内体育专业院校课程建设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导致体育院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3.2奥林匹克商业化使体育与经济噱头严重奥运与商业的深度融合,让沉重的负担渐变成赚钱的良机。

但商业对奥运会的过度渗透,也在悄然改变奥运会的形象,进而挑战奥运的商业伦理底线。

赞助商第一,似乎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但也无疑激起很多人的反感。

这不得不迫使奥委会软化立场。

3.3兴奋剂问题依法严肃处理不够由于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最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刺激剂类,中国在兴奋剂使用上也出现很多事件,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排比赛期间,中国女排主将巫丹就因服用含禁药成分的止咳药而被禁赛,之后在查明原因后并没有遭受进一步惩罚。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数字技术与智慧奥运
数字化转型
奥林匹克运动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技术提升奥运会的组织和管理效率。
智能化服务
通过智能化服务,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 服务体验,如智能安保、智能交通、智能场馆等。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 感受奥运会的比赛和现场氛围,提升观赛体验。
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
02
随着奥运会的不断发展,商业赞助、广告和媒体版权等逐渐成
为奥运会的重要收入来源。
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
03
奥运会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吸引了来
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参与和关注。
03
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奥林匹克主义:和平、友谊、进步
总结词
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强调通过 体育竞赛来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弘扬和平理念,并激发 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
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
跨国合作
奥林匹克运动将进一步加 强与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共同推动全球体育事业的 发展。
资源共享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奥运 会举办成本,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促进各国家和地 区的共同发展。
文化交流
奥运会将成为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平台,促 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世 界和平与发展。
详细描述
奥林匹克格言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口号之一,它表达了运动员不断 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一格言不仅对运动员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也向 全世界展示了人类在体育领域中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
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 总结词: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弘扬公平竞争、培养团队合 作精神,并激发人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翁丽霞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5期摘要:现如今,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面临一系列困惑和问题:举国体制、政治干预、场馆的浪费、极限化及违禁药物等问题。

其发展关键是克服自身弊端,吸收各国体育文化精华。

奥林匹克为中国当代体育提供了一个活动舞台,参予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当代中国体育,推动中国体育按奥林匹克道路发展,提高中国人民的现代意识和素养,是当代中国体育面临的新的机遇。

关键词:奥利匹克;问题;发展;机遇一、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问题(一)举国体制问题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拔、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纪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1]。

随着时代发展,“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竞技体育改革的需求。

(二)政治干预问题奥运会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不是国家间的比赛,但人们却往往把它看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奥运会成了展示国家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国际地位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了和平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场”。

在中国,从争取奥运会金牌的数量到争夺奥运会的举办权,无处不显政治的影子。

(三)会后场馆浪费问题所有人都把奥运会看做促进主办城市经济增长难得的机遇,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奥运会带来的另一面,就拿2008北京奥运会来说,鸟巢建造耗资4.8亿美元,每年养护费需要1100万美元,奥运会结束后,试过不少招:如人工滑雪场、走钢丝表演...但这些都没法和博尔特在此创造短跑世界纪录相提并论。

奥运会后中国面临很多场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场馆选址不合理,资源限制较为严重;多数场馆规划设计以赛时需要为主,未能考虑赛后运营需要;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冗员过多;被动进行经营开发,市场营销手段落后等等问题[3]。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7章 体育文化【圣才出品】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7章 体育文化【圣才出品】

第7章体育文化一、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是()。

A.健美操B.跳绳C.击剑D.太极拳【答案】D【解析】太极拳是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

2.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是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A.物质和制度B.制度和精神C.物质和精神D.精神与文化【答案】C【解析】奥林匹克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成为各民族展示自身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多视角的立体视窗。

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3.以下不属于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的是()。

A.人文性B.单一性C.象征性D.多元性【答案】B【解析】奥林匹克文化特征包括:人文性、鲜明的象征性、浓郁的艺术性、组成的多元性、划一性。

4.1926年,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伦敦举行,这标志着乒乓球运动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此后,乒乓球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的竞技运动,并于()被列为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A.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B.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C.1988年汉城奥运会D.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解析】乒乓球被列为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5.()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捍卫者。

A.国际奥委会B.国家奥委会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D.竞技制度【答案】A【解析】A项,国际奥委会(IOC)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是现代奥林匹克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捍卫者和仲裁者。

B项,国家奥委会(NOC)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负责一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

C项,国际单项体联(IF)是在世界范围内管辖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并接纳若干管辖这些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级团体的非官方国际体育组织。

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综述 - 体育文化导刊

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综述 - 体育文化导刊

体育文化导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拓展,以四年一度奥运会为典型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深入人心。

在普通国民心中,奥林匹克早已成为世界体育的代名词。

在我国,从第一次申办!###年奥运会开始,一个以申办奥运为契机的奥林匹克研究便进入一个新阶段。

无论是相关图书的出版还是论文的发表,无不体现了中国社会特别是体育界对奥林匹克运动参与的空前热情。

为了方便我国学者对这一阶段奥林匹克研究的了解和把握,本文通过对’((#年至!##’年)资料收集截至!##!年初*国内学者在研究性刊物正式发表的相关论文之收集、整理与分析,力图对近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研究现状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以期理出一条研究的脉络,进而推进我国的奥林匹克研究工作。

一、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纵向历史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与古奥运会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人们通过对古奥运会的产生与衰亡的历史问题探析,可以在现代奥林匹克问题研究上有理可依、有据可寻。

不仅如此,古代奥运会产生与衰亡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且至今尚无定论,这也为学者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

)一*古奥运会的产生与衰亡古代奥运会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津津乐道。

如同生命的起源需要必备的条件,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也必然有其社会背景的因素。

李力研认为,“古代奥运会应该说起源于业已初步具备)这种*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环境之中”。

!如果说这是从社会的意识形态上阐述的话,那么罗时铭的研究结果则更侧重于对社会存在的习俗的推理。

他认为,古希腊从运动习俗的积累、膜拜神灵的庆典、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城邦力量的显示等众因素的促进下产生了奥运会。

"凌平的研究说明了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发展有其自然基础、社会背景与文化氛围。

#伍绍祖认为,种族、宗教和文化上的联系使内部纷争的各城邦选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形式,并以此为纽带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多个城邦结成一体。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

它不仅提升了各国的体育水平,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

奥林匹克运动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体育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运动员、教练和观众的。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平台,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桥梁。

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历来以男性为主导,但女性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舞台上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展示了女性在体育领域的能力与风采,进一步推动了性别平等的社会进程。

奥林匹克运动还通过设立专门的女子项目,鼓励女性在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增添了新的活力。

另外,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

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的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

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奥林匹克运动也呼吁全球民众环保问题,传播绿色奥运的理念,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

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球范围内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还在促进性别平等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期待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贡献力量。

奥林匹克运动和当代高等教育各自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前者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事,代表着人类对卓越身体素质和精神的追求;后者则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代表着人类对知识和智慧的探索。

尽管两者在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相互启示。

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2009.9体育世界学术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李勇摘要:从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分析奥林匹克运动在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学校体育的交流,以及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等多方面对学校体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学校体育;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在现代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是相当影响深远.学校体育在体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学校体育不同于奥林匹克运动,也不同于社会体育,它既有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功能,也有社会体育的功能.伴随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体育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1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1.1教育目的的一致性顾拜旦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认识到,要想使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功能,就必须使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紧密结合.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了一整套严肃的仪式,使奥林匹克运动选手们能严守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同样,教育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核心,学校体育利用学生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其国家尊严的崇敬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很好形式.与此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也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成功的范例,激励着广大学生参与体验运动.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正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而体现出体育自身的价值. "更高,更快,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些信念在学校体育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1l2实现体育功能的一致性奥林匹克运动和学校体育都有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传授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具有一定体育文化素质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功能.而世界各国几乎都将发展学生身体,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并且培养有一定体育知识, 技术,技能,体育文化素质和能够进行独立锻炼的体育人才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是奥林匹克偏重于竞技水平和比赛能力的培养.而学校体育偏重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基本的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1.3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一致性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运动员展示自己运动竞技能力的大舞台,它要求运动员要有自己独特的运动竞技水平,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特别是在表演性的运动项目,要求就更加高.而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增加自己体育知识,发展身体素质的舞台,它不但要求学生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也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如芬兰的学校体育目标之一就是"把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身心健康统于一体";日本的学校体育也提出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我国的这一目标也被学校体育工作者所接受.2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学校体育的影响21奥林匹克运动使学校体育的竞技性进一步增强奥林匹克运动逐渐与学校体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学校体育是奥林匹克运动人才的发源地,德国把"寻找有才能的少年.使他们的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得到发挥"直接纳入学校体育的目标,为此,它们在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中,重视传统体育项目与奥运会项目,他们在体育教学大纲中把教材内容与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联系起来,每所学校都建立运动队,广泛开展以田径,游泳,体操为主的课外训练.在美国,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出自学校,中学是它们培养奥运会选手的第一阶段,大学中的优秀运动员则可以获得由俱乐部提供的巨额经费和学校发给的奖金.近十几年,我国把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作为学校体育目标之一正式提出来.2.2奥林匹克运动会加强地区间学校体育的文化交流奥运会把全世界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不但加强了地区间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交流,也使学校体育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体育的交流更多地以融合为本,只有不断地交流,充分的融合才能增强学校体育的活力,才能不断的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和学校体育文化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2.3奥运会对学校体育在物质方面的影响奥运会就是在人类发展中人们创造的一种独立的,广泛而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奥运会中,人们所使用的各种物质和设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艺术形成,如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服装以及绘画,雕刻等都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是物质文化的结晶.这种物质文化的结晶不仅被用于奥运会,而且,现在也逐渐被学校所接受,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广泛的采用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模型,器材,设备的购置也采用奥运会比赛所使用的器材,设备,服装的使用有各自的特点.2.4奥运会对学校体育在精神方面的影响从精神文化而言,"体育运动不仅作用于生物的人,同时也作用于精神的人和社会的人.人们通过运动看到的是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顽强拼博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团结友爱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特别是奥运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的精神, 召唤着人们身体和心灵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的无限追求.奥林匹克运动广泛进入学校体育,奥运冠军成为时代的英雄,成为青少年学生心中的偶像,甚至那些奥运冠军的一举一动都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模仿.这也是学校体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人才发源地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促使学校体育迅速健康的发展.3奥林匹克运动可能给学校体育带来的消极影响3.1竞技活动的增多可能给学校体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各类学校将重点转移到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来,与之相适应的各类竞赛活动呼之欲出,本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运动反而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阻碍因素.各级各类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应付各类竞赛活动.事实上,学校体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广大学生中有广泛影响,如果以此充实学校体育课堂,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能吸引更的更多的学生来参与.3_2奥运冠军的个人崇拜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虽然奥运冠军给学生带来运动的激情和活力,但是这些都带着很大的盲目性,青少年学生在不了解动作的基础上盲目模仿,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给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4.结论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类社会文化教育的进步,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在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教育——47——2009.9体育世界.学术马晓潞盛杰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增加传统武术套路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更好地发挥传统武术钧作潮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武术;套路;对策荒废.邱丕相教授曾呼吁"我们需要培养一批经历传统武术熏前言陶从而对传统武术怀有深厚感情的专家和学者,即'新一代武1954年,武术就被列为全国体育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至术家群体'去为了传统武术的振兴而拼搏,去履行拯救中国传今已经历了5O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统武术的历史使命." 新设本科体育专业将原有"武术专业"调整为"民族传统体育 1.3传统武术套路缺乏理论体系支撑专业",这无疑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的发展科研是任何--1"7学科发展的开拓者,切实可行的,强大的科推向了一个高潮.不可否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的逐研成果是运动项目长期发展的根基.传统武术这一学科的科学渐完善,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大部分化,社会化进程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目前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仅局限于现代竞技武术,无论教学内容,教材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理论课程来看,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教法,教学模式无不踏着竞技武术的模式,而传统武术的开展还不尽相同,尽管选用了传统养生,中医基础理论和推拿等课程.不尽人意.2006年5月2O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一独立学科的需要.特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6种传统武术项目.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别是传统武术教材的缺乏导致其课程内容的缺失,对于传统武专业作为培养武术人才的重地理应响应时代号召,肩负起传统武术套路的教材,动作技术的分析,理论内涵的剖析等内容又是术继承和发展的重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少之甚少.因此,只有组织专家和教授编写专业的传统武术教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材,才能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开展传统武术套路夯实根基.析,提出增加传统武术套路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展传统武术套路的必要性旨在为更好地发挥传统武术的作用的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2.1传统武术套路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1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展传统武术套路的现状传统武术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1.1传统武术套路内容甚少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目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分为2个专业方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向,即武术专业方向,传统养生与民间体育专业方向.其武术专传统体育活动方式.传统武术套路是将实用的散招连接附加动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竞技武术专长的教练和教作编成的套路,并赋予了文化内涵和艺术表演性.因此,开展传师.因此,在专业教学方面以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为主的统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模块内容.而传统武术套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文化的全面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综合实力.有利于分,却在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充当着微不足道的角色,将传统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据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苏大体院等院校的民族传统2l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体育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中发现,与竞技武术套路相比.传统武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培养武术高等人才的摇篮,术套路的课程设置极少,出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传统"的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作为竞技武术之源教学现象.的传统武术,理应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家庭中占有一时之地.12专业教师缺乏传统武术技能随着西方模式的竞技武术转入瓶颈时期,传统武术的复苏又重专业师资力量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起着决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紧随时代号召,定性作用.据调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教师中能够传开展传统武术套路的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通才,同播传统武术套路的人数相当少,受限于培养方向的要求,没有时不断完善专业体系,促进专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传统武术师资的来源,大多为系统的竞技武术培养模式中输送 2.3社会对传统武术的需要而来,对传统武术套路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甚至一窍不通.个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别先前学练并擅长传统武术套路的教师,也出于教学大纲偏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武术作为最好的养生术与中医,气竞技武术套路教学的惯例,而造成传统武术套路技能的退化和功,骨伤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传统武术套路动作简单实用,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它们凭借目标,内容,方法的协同性,逐步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竞赛内容的变化,可以改变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实奥林匹克内容,进一步提高课外体育的地位.我们在发展学校体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积极的一面,避免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消极的一面,使学校体育向更加有利于学生成材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1李志伟,杨萍.试论现代奥林匹克的社会功能及人为价值【M】成都体育学院2001.1(3)7-9【2】郭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影响【M】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4.1 (1)【3】霍旭.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M】沈阳教育学院1999.12(1)(作者简介:李勇1959一,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第八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与现代体育

第八章  奥林匹克运动的与现代体育

第八章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体育运动,它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体育运动面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功能,但由于它以体育运动作为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这就使得它对现代体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在相当程度上引导着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体育的促进作用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提出了独特的体育思想体系二、构建了全球性的体育组织结构三、促进了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四、开发出公益体育事业的运作模式一、提出了独特的体育思想体系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体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沿着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社会的逻辑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即通过体育运动首先使个人得到和谐发展,进面扩展到改善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扩大到整个国际社会,使人类有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为达此目的,奥林匹克运动阐发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观点,如体育与教育和文化密切结合、“重在参与”与“更快、更高、更强”的辩证关系、团结、友谊与公平竞争的道德观等。

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体育思想的宝库,赋予体育运动极强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对体育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加深了人们对现代体育丰富的教育价值的认识。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人们对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培育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友谊等等,都有了更加广泛而深刻的认识。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在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妇女体育的提倡,对现代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等,都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于现代体育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和体育在维护人类尊严与正义方而作用的认识。

二、构建了全球性的体育组织结构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时,除了体操、滑冰和赛艇外,其余运动项目尚无国际组织。

在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各项目有着大量的特殊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国际组织加以管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我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研究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我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研究

情 感和 归 属 的需 求是 人 在 处于 最底 层 的 生存 需求 和安 全需 属的需求 、 尊 重 的 需 求 和 自我 实 现 的 需 求 。 查 阅 大 量 文献 , 大 致 可 需 求 。
但 是 又 处 于 精 神 层次 的 基 本 需 求 。 以得 出马斯洛需求的以下特 点: ( 1 ) 像阶梯似的逐渐升高 , 处 在 低 求 即 物 质 需 求 得 到 满 足 之 后 , 在 和 平 与发 展 的 主 流 背 景 下 , 奥 林 匹 克 运 动 会 成 为 了世 界 上 各 个 国 家 政 治 手 段而 被 需 要 着 , 中 国也 不 例 外 。 建 国初 期 , 国 家 的
位 置 的 需 求得 到 满 足 后 , 就 会 产 生新 的较 高 的 需 求 , 对 从 低 到高 的
2 01 4年 ( 第 4卷 )第 0 6期
体育人文社会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 于 马斯 洛 需 求 层 次 理 论 下 我 国现 代 奥林 匹克 运 动发 展 研 究
易满 玉 王 岐富 ( 湖南师 范大学体 育学院 湖南长 沙 4 1 0 0 1 2 ) 摘 要: 奥林 匹克运 动发展 成 了现代体 育的标志 , 是 当今 社会 无可替 代的一部 分 , 控 制着现代体 育发展 的方 向盘 , 并已成为我 国时下体 育 发展 的湖流 。 本文运 用文献资料 , 逻辑分析 等研 究方 法, 从 马斯洛 的需求层次 的理论视 角, 分别从生理 上的需求 , 安 全上的 需求 , 情感和 归 属的 需求 , 尊重 的需求和 自我 实现的需求五个 方 面来 审视 现代 奥林 匹克运 动在我 国的发展 情况 , 并试 图从 心理 需求层 面来探 求奥林 匹克 运 动在 中 国的 发展 动机和表 述方式 , 为我 国现代体 育的发展提 供一些参 考性 的意见。 关键词 : 奥林 匹克运动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发展 动机 中图 分 类号 : G 8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2 8 l 3 ( 2 0 1 4 ) 0 2 ( c ) 一O 1 2 2 -0 2 从 古 至 今我 国居 民 习惯 用 运动 来 抒 发 身 心 、 充 实生 活 、 反 映现 是 人生 存 得 到 保 证 后能 正 常 生 活 的基 本 需 求 。 因此 , 把 人 类 对 生 理 实。 而 现 代 奥 林 匹克 运 动 在 我 国快 速 发 展 , 正 好 与 我 国现 阶 段 国 家 和 安 全 上 的 需 求 称 为 马 斯 洛 需 求 层 次 理 论 关 于 物 质 性 价 值 追 求 。

2023年体育社会学经典知识题库

2023年体育社会学经典知识题库

2023年体育社会学经典知识题库综合测试题(共70个,分值共:)1、从根本上决定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社会的政治制度B、社会文化C、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D、社会的经济制度答案:C2、下面属于余暇时间的是()A、与工作有关联的时间B、家务劳动时间C、满足生理需求时间D、自由时间答案:D3、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的对象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体育社会现象C、人与社会行为D、社会答案:B4、下面不是体育文化形态类型的是:A、现代体育文化形态B、过渡期的体育文化形态C、前体育文化形态D、后体育文化形态答案:D5、竞技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

答案:正确6、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答案:正确7、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呢?它的原因有:A、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B、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各种特征C、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还有内在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D、以上都不是答案:ABC8、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A、目标的一致性B、运作的高效率C、具有良好的调节、控制和修补机制D、具有充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供应答案:ABCD9、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的体育系统,不应该:A、体育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B、体育内部各领域也必须实现协调发展C、体育服从社会大系统,并为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D、超越社会提前发展答案:D10、西方社会学传人中国,是从1903年翻译的《群学肄言》正式出版算起的。

答案:严复11、是20世纪妇女获得体育权利最重要的行动纲领。

答案:《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12、按体育群体的形成和社会关系,体育群体可划分为: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学习群体和竞技体育群体C、基础群体和功能群体D、专业群体和业余群体答案:C13、运动员在竞技体育领域获得最佳成绩或者达到最佳状态后,依靠声誉进入大学的过程是:A、自然流动B、水平流动C、非自然流动D、垂直流动答案:B14、简述体育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答案:第一、身体教育、运动教育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

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

奥林匹克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它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困难、挫折甚至几度陷入危机,却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发展和成长。

作为人类社会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与古代埃及、希腊、两河流域、印度一样,也有着灿烂的古代体育文化。

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自有史以来,游戏与竞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以武术、气功和其他民间体育活动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便为后来西方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传入准备了内在条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在学习西方的浪潮中传入和兴起的,这其中以洋务派为代表,其在按西式编练的新军中,首先引进了西方的兵操,初期以习练英式兵操为主,后来多采用德式兵操。

这其中,他们连同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两大措施,以及聘请外籍教练员等等,在其推动下,西方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才逐步开始进入中国。

然而,中国人最初是通过了解奥运会来真正开始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

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举行,中国的一些报刊曾刊载了这届奥运会的消息。

由于这届奥运会的规模较小,再加上当时中国民众对现代体育了解甚少,这些报道只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1907年以后,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的人士开始在社会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

同时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5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指出:此次运动会的成功,是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

张伯苓先生建议中国加紧准备筹建奥运会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

事实上,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1908年,一些报刊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第4届奥运会进行了报道:再过几星期,伦敦举行一次盛大的奥运会,世界上没有一个运动会能与奥运会相比。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7章 体育文化【圣才出品】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7章 体育文化【圣才出品】
3.奥林匹克文化有哪些特征? 答:(1)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泛指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 富的总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是指构成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奥林匹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克的传统。主要通过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帜、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 克徽记、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火炬、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各项仪式和与奥林匹克有关的文化 艺术表演、科学报告会以及新闻传播等形式来体现。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7 章 体育文化
1.怎样理解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分类? 答:(1)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 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 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2)体育文化的分类 当今的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即体育文 化由心理、行为、物质三个方面(三个不同层面)的要素构成。 ①体育精神文化 包括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对体育产生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以及通过抽象的 声音、色彩等表现体育精神的艺术文化等。 ②体育制度文化 包括体育运动中人的角色、地位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促进体育的发展而形 成的各种组织机构,人们围绕体育而创造的各种直接影响体育活动的原则、制定的各种规章 制度、条例以及管理体制及风格等。 ③体育物质文化 包括凝结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如体育场地、设施、器械和装备以及锻炼与运 动的环境等。
3/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 3 ) 加快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不断进步。 1 . 3 、 奥运会对文化综合效应 ( 1 ) 促进精 神文明建设 , 国民整体 素质 得到全 面提 高 中国有着 5 0 0 0 年悠久历史和文化 ,北京是有着 i千年历史文
历来以来就有着礼仪之帮 的美称 。多年来 中国政府 一直在 北京 申办 奥运会成功 以后 , 我 国完成 了第 十个 “ 五年计 划” , 实 化古都 , 加强精神文 明建设 , 提高 全民素质 , 并在每方面做出了大量 的努力 , 施“ 步走” 发展战略 . 加快 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 的主要时期 。 加强 了各种建设 , 加快 了生 态建设和环保建设 , 大力发展科 技 、 教育 取得 了明显 的成效 , 但是 , 如今还没有全方位实行大规模集 中展示 ,
体 育观察
Ph y s i c a l Ob s e r v a t i o n
北京奥运会与 中国当代社会发展 的关系
口 马浩辉 赵天 z ( 1 .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 学院 北京 1 0 1 1 1 8 ; 2 . 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 廊坊 0 6 5 2 0 1 )
摘要 : 2 0 0 8年北京奥 运会 已经过去 , 本文从 不 同方 面分析 了北京奥运会与 中国 当代社会发展 的关 系, 两者相互促进 共 同发展 , 中国的经 济、 政 治、 文化……方面为视 角 , 分析 两者的关 系。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提高很快 的发展 中国家 , 拥有最具潜力 的市 步 , 已经达到世界 的先进水平 。 在世 界人 口最多 的中国举办奥运会 , 场 。为了顺利开展奥运会各项赛事 , 需要 实行 大规模 的基础 设施 建 最能体 现重在参加 的奥林 匹克运动 的特性 。因为奥运会 的多次举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手册》,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2.我国的“体育”概论是在1897年由日本引入,并逐渐作为固定的术语而在较大范围内使用的。

3.人的构成由生物学层面、心理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组成4.按体育实施场所,可划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5.按体育参与者年龄,可划为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

6.按体育参与者职业,可划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7.按体育发展形态,可划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8.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可以称为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即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求分析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0.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11.体育的延伸功能包括体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12.体育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1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是皮埃尔德顾拜旦。

14.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15.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基础。

16.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17.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致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根据参与者的动机将其分为三类:1.以运动健身为动机的体育锻炼者2.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动机的运动员3.以学习体育知识为动机的体育学习者18.体育媒介从内容上看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体育设施与器材。

19.体育媒介从形式上看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

20.体育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标准、衡量进程、纠正偏差。

21.体育过程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按时间归来)22.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体育过程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

在人类社会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全球性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然而,从古至今在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以及思想传播之深远方面,几乎没有一项活动可以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媲美。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人类社会体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体育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宏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她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丰富体育知识,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发展个性。

2 落实“人文奥运”理念,传播奥林匹克主义。

3 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加强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4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古代奥林匹克的兴衰(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社会历史条件宗教习俗渴望和平“神圣休战”(2)古奥运的衰落2..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是14世纪以来勃然兴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产物,也是体育国际化的需要,奥林匹亚考古成果的启示以及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的结果。

皮埃尔.德.顾拜旦一个伟大的人物——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努力则使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登上了历史舞台。

顾拜旦是公认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

(2)古代奥运会的规则古代奥运会对参赛者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①竞技者必须是希腊人,必须是男性,必须在政治上、道德上、宗教上、法律上没有污点,其身份必须得到至少8位裁判员的证明。

②参赛者还必须在比赛前连续训练10个月以上,最后一个月,各城邦的参赛者集中起来,在裁判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训练。

⑦古代奥运会是一种裸体竞技源于前720年第15届竞技会上运动员奥耳西波斯的故事2.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及其演变(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分为夏奥会(28个比赛大项)和冬奥会(7个比赛大项)。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只有在至少75个国家和4个大洲的男子中以及在至少40个国家和3个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才可列入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比赛项目。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案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复兴25周年》教案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程让我更加坚信,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真正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5.结合时事,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认识顾拜旦的贡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历史素养:通过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进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变迁的认识。
2.文化素养: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内涵,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3.思维素养:探讨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意义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对事物发展的洞察力。
4.道德素养:领悟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尊重他人品质,强化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概念。奥林匹克运动是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性体育盛会,代表着和平、友谊、进步。它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友谊的象征,对促进全球体育事业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1896年雅典奥运会的举办。这个案例展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过程,以及它如何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的思考深度让我感到惊喜。他们能够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热烈的讨论,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这一环节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探讨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潜力。

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和格局的研究

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和格局的研究

第27卷第4期2009年8月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 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 on Vol .27No .4Aug .2009收稿日期6;修回日期第一作者简介任 勇(6),男,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管理学。

现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和格局的研究任 勇1,关亚军2,文学民3(11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1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31哈尔滨商业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史过程,进而探究它的发展态势和格局。

得出以下结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迅速,参赛人数多,参赛国家和地区已含盖世界五大洲,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全球发展。

应引起人们更加重视它,广泛深入地研究它,更好地把握它,并作为现代体育最高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态势;格局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09)04-0016-04S tudy on D evelopm en t Tren d and Pa ttern ofM odern W i n ter O lym p ic Gam esR EN Y ong 1,G U AN Ya -jun 2,W EN Xue -m in 3(11Depart m ent of P .E .,H 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Harbin 150080,He ilongjiang China;21P .E .Dept .of Harbin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Heilongjiang China;31P .E .College of Harbin Comme r c ial U niversity,Ha r bin 150027,He ilongjiang China)Abstra 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 ory and experience of w inter O ly mp ic Ga m es and investiga tes its devel 2opm ent trend and patte r n,based on ava ilable ma teria ls 1It c onclude s that w inter Olympic Ga m es πare expanding gl ob 2a lly with driving momentum and f a st deve l opm ent speed,more and mor e a thletics and countries fr om 5c ontinents take pa rt in it 1Peop le shall pay more a ttenti on t o it,extensively study it and better gr asp it 1O ly mp ic Ga m es,as out 2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 ports,shall play mor e i mportant r ole t o the p r ogress of whole people .Key wor ds:W inte r O ly mpic Ga m es;Development trend;Pa ttern CL Cn u m ber :G80-05 D ocum en t code:A Ar t i cle ID:1008-2808(2009)04-0016-04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基础上发展并分离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
暴丽霞
文章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纵向阐释了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2008北京申奥成功前以及申奥成功至今三个时间纬度上,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从被动接受、主动参与到积极投身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并横向论述了不同时间纬度上,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从矛盾走向融合、从理解走向合作的发展道路,借以探析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的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当代中国发展特征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一切围绕奥运会所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表现特征也即是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发展趋势的一种外在反映。

随着2008北京奥运轰轰烈烈的筹办,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特征总体表现为以筹办2008奥运会为主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带动中国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两翼,以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灵魂。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让我们一方面怀着对2008北京奥运憧憬的激动,一方面来回顾一下我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

1、改革开放至2008北京申奥成功前,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表层上的接触
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开端,中国的各项事业也随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样中国的体育事业在这一年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和与奥林匹克运动正常关系的恢复,中国重新迈进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大门,开始了全新的征程,中国主动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事业中去。

但是由于我们刚刚踏上艰难的征程,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参照模式,因此,所有的接触也还只是一种物质行动上的参与过程,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尚未发展到深层面上去理解其内涵,体会其文化蕴意。

1、1物质活动形式的丰富
1、1、1参加夏、冬季奥运会
从1979年至北京申奥成功期间,中国共参加了7届夏季奥运会、8届冬季奥运会。

特别是1984年中国首次正式参加美国洛杉机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雪洗“东亚病夫”的屈辱,而且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金牌榜列居第4位。

这届奥运会是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在接下来的各届强手如云的奥运角逐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始终以优异的成绩铸造着一次次新中国奥运史上的辉煌。

2000年本世纪最后的一届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8枚金牌、16枚银牌、15枚铜牌,列居金牌榜第三位,第一次挤身于金牌强国的第一集团之列,创下了历届奥运会获金牌数、奖牌数的最高记录,为20世纪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又以金牌榜第二的成绩开创了新世纪的新纪元。

除此之外,我国还积极参加冬季奥运会。

虽然冬季奥运会项目一直是我国的弱势项目,但是自从1980年我国首次参加第13届冬季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都有突破。

例如:第14届冬奥会上,海峡两岸中国选手第一次同台竞艺;第15届,李琰在女子1000米短道速滑表演赛中夺得金牌;第16届,我国选手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第17届,我过年仅17岁的陈露获得花样滑冰女子单人铜牌,这是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巨大突破;第18届,我国选手共获得银牌6枚、铜牌2枚,实现了自我水平的超越,不断充实着自己在冬奥会上夺魁的实力。

1、1、2参加各项国际大赛
除参加夏、冬季奥运会比赛外,在此期间,中国还参加了第9—14届亚运会,每届都是金牌总数第一。

积极参与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世界杯赛、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伤残人奥运会等其它国际性的比赛,全方位地投身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1、1、3积极的申奥活动
中国人早就有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设想,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影响大大提高,中国正在逐渐积蓄承办重大国际比赛和奥运会的能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闭幕后一个多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时马厩用期待的口气对中国奥委会的领导说:“现在中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事了。

”1990年7月,邓小平提出了“办完亚运会就要办奥运会的设想”,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申奥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办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已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而是在有条件时承办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1991年2月13日,我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申请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文件开始,北京就踏上了艰难的申办历程。

1993年9月23日,是举世瞩目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北京失去了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殊荣。

但申办的过程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自强不息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无愧于20世纪。

1998年11月25日,北京正式宣布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以其雄厚的实力再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起跑线上。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12次全体委员会上决定把2008年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北京,2000年被狂风吹落的北京奥运会的种子终于迎着21世纪的朝阳,孕育出了绚丽的花朵,中国人圆了一个世纪的梦想!
1、2组织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根据中国的提议,提出了著名的“奥运模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奥委会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在北京。

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是“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同时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组织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有其席位。

从此,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组织上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

70 年代以后,中国共有5名体育界人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徐亨、何振梁、吴经国、吕圣荣、于再清。

80年代以后,国际奥委会为表彰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贡献,先后对中国的政府领导人和体育界知名人士授予奥林匹克勋章、奥林匹克奖状。

1989年,《奥林匹克宪章》中译本在中国出版,1993年,我国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全面系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

1995年7月6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这一系列的组织措施,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保障
2、2008申奥成功后,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在表层接触的基础上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融合
2、1以筹办为平台,全方位拉动中国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成功举办,将充分发挥奥运会在各个方面的辐射作用。

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社会发展的软环境。

特别是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2、2以北京为窗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大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也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我国博大精深的悠久文化传统一定会借助举办奥运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展示给世人。

2、3以奥运会为媒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探索中国传统体育以及整个国际体育格局演变的模式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也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在更高层次上的追求。

中国的传统体育要想走出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和掌握,就必须以“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是诞生、成长于西方社会的一项社会活动。

长期以来,一直受西方世界、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支配。

2008北京奥运会首次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举行,势必会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系列的第三世界的文化模式、管理模式、运做模式。

3、矛盾与冲突依然存在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在物质活动内容上得到了丰富,组织结构体系上得到了完善,思想观念上有了初步的融合。

但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是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支艳丽的奇芭,仅仅靠一次奥运会的举办使两者达到完全的融合,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两者在文化上的冲突将会长期存在。

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现实,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让两者寻求一种最理想的融合方式。

参考文献:
[1]常乃军王岗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M] 中华书局298-320
[2]孙葆丽80年代以来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03
[3]孙葆丽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当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03
[4]易剑东论当代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焦点[J] 南京体育学报1999.03
[5]杨文学马彩英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体育文史199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