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
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
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
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
式”。
4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
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
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
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①马克思强调,在未来的社会中,“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
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
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⑤为此,马
克思主张通过阶级的解放、社会的解放,最终达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
面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⑤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一927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把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
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
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
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人
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论述了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他们看来,社会发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
斯还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他们在《共
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
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9](P27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发
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理想的。
人的全
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
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和社
会发展的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和发展观从世界普遍联系和
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和子系统
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以科
学的实践观为基础,论证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既强调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指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
作用;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认识论出发,强调要尊重客观
规律,实现社会发展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
的和谐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强调和重视人的发
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如果后者不能适应前者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任何社会都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
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和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
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
斯的所有理论都是为了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服务的。
马克思、恩格斯改造社会、实现其理想社会之所以没有陷入空
想,就在于他们把理想实现的根基扎在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发展
进程之中。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内在动力是生产力。
第三、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过程的考察,科学地论证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同时,他又深刻地指出:“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这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同自然史的发展一致的方面,又有同自然史的发展根本不同的方面。
因此,认识和把握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不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最终都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
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栓桔。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
周恩格斯也明确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
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
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
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
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
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③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马克思、格斯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
内在规律的进程。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都
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
然界的规律,社会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
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
人们不能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
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
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的同
一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统一。
第四、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活,一部分是政治生活,一部分是精神生活。
社会发展不仅包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必须辨证地认识社会各种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
机整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
中,论证了“社会有机整体”的思想,贯穿了社会有机体各个方面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观念。
“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
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就是
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
”[4](P92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根据马克思经济社会形态的理论,可以把人类社会结构分
为三大部分: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经济、政治、文
化,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辩证的统一体。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物质生活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反过来,文化、政治对经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也起制约和反作用。
三者具特定的功能作用,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
结果。
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
如果只抓经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就不能协调、和
谐发展。
第五、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但是人类往往从自己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力图征服自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
恩格斯就曾深刻地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人的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在他们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
也就是指每个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
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
提,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
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
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③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No.42)。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16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等等。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人们都认识到,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那么,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为了物或者GDP还是别的?人们现在的回答是为了人。
但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
为本”,并不是改动一个字就能认识到和实现了的。
经历了为了物或者GDP的激情甚至疯
狂,经受了发展实践的挫败和教训后,重回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们对发展的目的才有
了科学、深刻的认识。
可以说,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的
学说。
因此,发展就要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如何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核心和最终目的?不去实现,以人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由于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发展,因而如何实现人的发展
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何正确处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党宣言》中做出了“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科学构想,从而为我
们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社
会的发展保证人的发展,而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具体而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
展是同一个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实践的必然结果。
在社
会生产实践、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们的认识、实践能力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需
求日益增多,社会关系也日益扩大和丰富,并且呈现出从片面、畸形到全面性发展的趋势,从而保证了、推动着人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社会的发展不仅不排斥个人的发展,相反
越来越要求有着多样化的个性和能力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由低
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人自身得到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观点,
它要求我们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实践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观
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于当时的工人运动实
践,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研究并发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规律,科学地论证和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必将战胜和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始人把伟大的认识工具和科学的
发展理论给了人类。
(l)关于发展规律。
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2)关于发展方向。
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
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
放出来的理论。
马克思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切民族,不管他们
①姜建成.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擅变〔J].苏州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5一1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一33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
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①共
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最终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我们现在的努
力,就是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的。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
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
运动的未来。
”②
(3)关于发展目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五形态”
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发展“三形态”说,即前资本主义“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
“物的依赖关系”、共产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态
是人的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
个重要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
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⑥。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
指个人在关系、能力、素质和个性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其内容主要包含三层:作为劳动的个人,在人与自然的交换中,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在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全面占有;作为具有完整个性的人,在精神、审美和情感上的全面和谐发展。
⑦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No.1)。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⑦解喜玲,《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大连理工大学,2006:18。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
真正对发展问题作出科学
解答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他们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一开始
就重视研究社会历史发展问题。
他们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
律,形成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实践,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来理解发
展问题,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坐标来思考社会发展
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社会
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P18)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
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将唯物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
上。
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认
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单
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人只有也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的
过程。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要与利益得到满足和
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是具有客观
规律的发展过程,客体具有对主体的制约作用。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过程的考
察,科学地论证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就是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
同时,
他又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不同于自然的发展。
“人类史同自
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
自己创造的。
”[2](P409-410)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
种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类历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是辩证统一
的。
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一方面认为人类社会的发
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
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觉活动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
和把握社会发展,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赋予发展以价值性内涵。
发展是事实
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要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
标不断实现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不同,自
然界的发展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总是
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
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
正如马克思
指出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
已”。
[3](P118-11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
基础的。
实践是自然界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
实践造成主
客体的分化。
实践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独立出来,与自然界形
成对象性关系。
实践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从而确定了人在
与自然对象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而自然界则成为客体,这就造
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
自然界的人
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人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
然界,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
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
自然界以
自身的规律性给人以影响,使人逐渐掌握自然界的规律性,在更
高层次上与自然界保持一致,扩大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由度。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
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
会历史。
实践是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说:
“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
”[5](P169)
受动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必然受到客体的制约,即在改造自然
的实践中,人并不能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
愿望,不能使主观能动性滥加发挥,只能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认
识来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活动。
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
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发展
1415
在地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上,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自然观,即“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在自然观上完成了一次哲学革命。
“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几部重要著作中,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克服了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实践的角度去考
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
“‘外部自然界为实践所中介’的含义是人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使外部世界和人统一在一起。
”
①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
程,使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过程”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