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答案】CCCDCB7.【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轴轳千里旌旗蔽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答案】A、C(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答案】①以鞋为纽带可以传递主人公守明的深情与期盼,有利于开展故事情节。
②鞋就是主人公玉明感情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
以“鞋”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③鞋是主人公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
以“鞋”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人物情感。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守明犹如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她内心淳朴,有着热烈的爱情。
2014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蕙爭项,1. 木试卷分笫[卷(阅读龜)和第II卷(表达遞》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櫛自己的姓名r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祀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r考试站束肩.将本试老和答题卡一并交冋・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闽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干倉品安仝爭件钓记玮不爭,倡我也还是看刘,由于食品窖仝关系霄X7统厝君对此非常璽观卅作电了特别规冏牝的食爲交易是以直接收貌呆塘的軌圾农产岛为至*所以对农产品杓版熟度十分关注.携爲L记汹记我”周代对食品史易的规逼有:“五笛不时.足实未熟,不需于市* "这足我国历史上放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您品交易潘动非常頻緊‘交葛品#申十分丰富.为社纯有垂有窘食品浪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棚应的规定.汶朝《二年律令》#見良:"谣食膻弘脯肉崩亲、伤,捕人粘亟尽就塲其余.……坐瞪弗煤及吏主者,皆坐歸肉胜,与盖同鼠B 即囱类因腐蟀等因素可能导疑申毒者’鯉华侯笑旣,否则将处罚当事人爪相美官盘*慮朝黑詹肄3规定:宀稠肉有毒,曾蛭病人.冇余汩速焚之,违才枝九十*蒞故芍人食并出矣,舒人病者,茯一年;以故我死弄|蛟.胛人自食致死若,从过光杀人递* "从«唐律》申可與着到,在鳶代,扣肺肉有奉环連焚而构成的刑爭紀罪分%隔种怙况,处罚各乘相同:一是得题哺向有毒时,食爲茄所有者总狞立刻焚5L所剌冇再仗殆,仪罐后崽,習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和焚毁.致人中秦.则祝情节及后爰加以科飾.免代,或食市场空前緊荣.鱼元老衣《糸京爭华录》中,追述了北宋弄咸开井騎的城市凤戦u幷且以此量笔聲商到饮仑业約骂盛,书中英炎到一盲多家龙编以及相关行金. 商品市场的繫荣*不可避免地帝袁一兹问題.旷塗商獗呵愉市于人.敝悲之册J,饰为瞬奇;假伪之才氛饰为真尖・品絹常之用胶棚、来麦之堵澧润”询僉之建以水*药材之昜以他物1* 製傀世范》).疽妁不法介孑韭車秉用坞皇沙.昭好、卖盐餵以灰之羌仗啊车取別润亠为了新强对食品播僱,莎次充好辔現象前卑督和管理,宋代褪定从北者必麵加入行会「而行会妙闕对商器质堂贸廿.饰卑谓卷行着,因官府畔索岛得此缶不以其嵋小丸.但含克厠者,皆貶为行,虽医卜序有醍.”(w城配胜:n商人帕依绘营粪型组成行僉,商铺,手工业和#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灵関轨加八杆会俎炽,舟按甘业畳记在鞠,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伞押会甘生产经晉的商需嚴量进斤把搓.浙•罢的酋锁作为担像人’贯责评屯松价和监慕不法行为.除了曲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魅承了疇唐律$的规定,对有奉有害禽岳的饰售者子以严絹上述覇札对倉為必通的尖全管理及有关涣律舉据.可以翳我们很多忌耒.也可臥为现今我囚食品质童談安全监管複式妁仔逼构建提決新的爲路剌酪律遶拝.(摘编自张炜达舟古代您品安全监管述略》)J.下列关丁原文第一、二两段内零的表迷*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闹代统涓者严禁未成熟旳渠实和谷物进入流適市场’収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才面的问题,H. I二年律令〉与《唐律P都规罡,凡握现国肺肉宥毒丽致人生病的情况#酋品所有希衣当立刻焚毀剩余的肉食•C. I二年律皆〉中的规毘注巫的主便官员资任的迴轧而则更加强调对伪書生命的犯聲行为的迟究-D-《唐律I规定,明料脯肉有蹋而不立刻焚毁,井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我出會・而敷人隹病考*要判处徒刑一年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厲文意皑的一顶是A. 宋优政府注意到食制摻假、U1次充好等各神頂量周题*进一步脚强了直品安全的监普和管理工作*氐随着城市民问丄商哑的第柴发揺+宋代统治者出MA业肴曲管的需要,设立了暫会这一政府机构。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参考答案(2014-06-14 14:46:23)转载▼标签:分类:精选试卷【解析】C项说法的错误在于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图片版标准答案】B【解析版答案】C【解析】C项说法中“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于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图片版标准答案】B【解析版答案】C【解析】C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的说法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标准答案】D【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之意。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标准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标准答案】B【解析】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图片版标准答案】(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解析版答案】(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图片版标准答案】(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解析版答案】(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新课标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学科网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2014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答案解析讲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适用地区:、、、、、、、、新疆、、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学科网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2014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完整版.doc
18.(60分)高考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2014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完整版.doc
18.(60分)高考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2)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2)绝密★启用前:2014年6月7日9:0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免费分享】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新课标II卷 真题-参考答案-答案解析 全汇总(word打印版)
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绝密★启用前:2014年6月7日9:00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应是对“当事人及相关官员”都进行责任追究。
2.【答案】B【解析】“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行会”组织不属于政府机构,是政府为加强对民间工商业者的监管而批准成立的民间组织。
3.【答案】B【解析】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不是宋代政府,而是相应的行会。
二、古代文诗文阅读4.【答案】D【解析】著:记录,登记。
5.【答案】C【解析】首先明确人物,也就是号称“八虎”的刘瑾等八人。
这是一个判断句,“八虎”后应断开,故排除A、B两项。
然后说的是“八虎”的一系列罪恶行为,即每天带领皇帝不务正业。
“不亲万几”是不理政务的意思。
另外,“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这句的意思是韩文每次退朝的时候,和下属说起这件事情,就会痛哭,“辄”前应断开。
采用排除法,故选C项。
6.【答案】B【解析】“着手压缩编制”于文无据。
7.【答案】(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2)随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帝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8.【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意思对即可)10.【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答案】ACE【解析】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错,守明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凸显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语文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C
【解析】“《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应是对“当事人及相关官员”都进行责任追究。
2.【答案】B
【解析】“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行会”组织不属于政府机构,是政府为加强对民间工商业者的监管而批准成立的民间组织。
3.【答案】B
【解析】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不是宋代政府,而是相应的行会。
二、古代文诗文阅读
4.【答案】D
【解析】著:记录,登记。
5.【答案】C
【解析】首先明确人物,也就是号称“八虎”的刘瑾等八人。
这是一个判断句,“八虎”后应断开,故排除A、B两项。
然后说的是“八虎”的一系列罪恶行为,即每天带领皇帝不务正业。
“不亲万几”是不理政务的意思。
另外,“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这句的意思是韩文每次退朝的时候,和下属说起这件事情,就会痛哭,“辄”前应断开。
采用排除法,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着手压缩编制”于文无据。
7.【答案】(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2)随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帝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8.【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意思对即可)
10.【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答案】ACE
【解析】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错,守明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凸显出来的。
D.“地方特色鲜明”错,小说中看不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E.“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错,此句刻意拔高了主人公形象。
(2)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
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3)形象: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心态: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4)示例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示例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答案】ACD
【解析】A.“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错,原文是:他“目睹胞受到种族歧视”。
B.“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错,原文说的是导师“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
E.因果倒置。
邓叔群提出森林生态平衡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水患灾害,而不是因为有了这个理论而“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现实因素:①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3)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4)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答案】B
【解析】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未发生时就采取预防措施。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解答时要紧扣文句的侧
重点,寻找与相关词汇接轨的衔接点,进而确定词语。
14.【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可将“实施”改为“体现”。
B.成分残缺,应在“一直”前加“这本书”。
D.语序不当,应改为“那么今天投资百万元所带来的效益”。
15.【答案】D
【解析】⑤句紧承上文,是对马进行整体评说,应置于句首,由此排除A、B两项。
由“作为……”“对……产生了重大影响”紧密相连可知,④②应排在一起;由“它帮人们……”“还让人们……”的递进关系可知,③①相连;⑥句紧承①句讲“马”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并照应后文的“力量与神行”。
按此逻辑顺序可知,D项正确。
16.【答案】示例: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17.【答案】示例:本次春游全班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六、写作
18.【提示】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审题立意时,可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保护区的角度切入,还可以从被喂食的动物的角度思考。
参考立意:①培养动物野性才是真正关爱动物;②爱之得法,爱之有度;③遵守规则,规范行为;④顺应自然,和谐相处;⑤提高素养,文明游园。
在文体选择上,本题要求相对宽泛,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写成童话故事,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这样写会让作文更有新意。
文言译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科给事中(的官职)。
(韩文)出京担任湖广右参议一职。
朝中宦官督查太和山,侵吞公家的财物。
韩文竭力阻止他,用他剩余的俸禄换取了一万石粮食,以备救济(灾民)或借粮。
九溪的土著人和邻近地区因为争地相互进攻,韩文前往劝说,(他们)都折服了。
弘治十六年(韩文)被授予南京兵部尚书一职。
当年收成不好,米价暴涨。
韩文请求提前发放三个月的军饷,户部(对此事)感到为难。
韩文说:“救荒如救火,如果有罪过,我自己担当。
”于是(户部)下拨十六万石粮食,米价被平抑下来。
第二年(韩文)被征召为户部尚书。
韩文性格厚重纯粹,平常表现十分谦谨。
等到面临大事的时候,就刚强有决断,没有什么能阻止他。
武宗即位后,赏赐和先帝发丧、大婚等各项费用,需要一百八十多万两银子,国库中的银两不足。
韩文请求先从大内承运库中拨发,皇帝下诏不允许。
韩文进言说:“国库空虚,赏赐财物除京城和边疆军士外,请分别给他们银钞,渐渐增加大内库存和内务府的钱,同时暂时向有功勋的皇亲国戚借用(他们受赏赐的)庄田(得到的)税款,下令承运库的官员核定所存库银数目,登记在册。
并且暂停全部不急需的费用。
”(按照)原先的制度,监局、仓库的官员不超过两三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个仓库有十多个人,韩文强力请求裁减淘汰(冗员)。
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竭力相争才停止。
韩文掌管户部两年时间,竭力遏止得皇帝宠幸有权势的人,这些人十分痛恨他。
这个时候东宫原先的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每天领着皇帝遛狗骑马、放鹰捉兔、唱歌跳舞、摔跤,(以至于皇帝)不亲临政务。
韩文每次退朝后,对属官说起(这事),就痛哭不已。
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这个时候带领大臣去坚定地斗争,除掉‘八虎’是很容易的
事情。
”韩文捋捋胡须耸起双肩,脸色坚毅地说:“好。
即便事情不成功,我的年龄也到了死的时候了,不以死去斗争不足以报效国家。
”随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帝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刘瑾十分痛恨韩文,每天派人监视搜集韩文的过错。
过了一个多月,有人把伪银运送到大内库府,于是(刘瑾)把这件事作为韩文的罪过。
皇帝下诏降低韩文一级职位并让他退休。
刘瑾恨意未消,以丢失部籍的罪过对韩文治罪,(皇帝)逮捕韩文入诏狱。
过了好几个月才释放出来,罚(韩文将)一千石大米捐献给大同。
不久又罚韩文米俸,韩文的家业荡然无存了。
(等到)刘瑾被杀,(韩文)又恢复了官职,(一直到)退休。
嘉靖五年(韩文)去世,终年八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