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理层2

合集下载

第3章:物理层

第3章:物理层
21
第3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1)微波通信 • 视距传播
• 电离层反射
COMPUTER NETWORKS
地球表面
电离层
地球表面
22
第3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
(2)蜂窝无线通信
多址接入方法:
• 频分多址接入(FDMA) • 时分多址接入(TDMA) • 码分多址接入(CDMA)
3. 光缆的主要特性
COMPUTER NETWORKS
光纤芯
包层
外部保护层
发送端
输入
光电 转换
LED
电信号
第3章 物理层
(a) 保护层 包层 光纤芯
光纤 光信号
(b)
接收端
光电 转换
PIN
输出
电信号
19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比较
输入脉冲
输出脉冲
输入脉冲 第3章 物理层
COMPUTER NETWORKS
• 在调制过程中,选择音频范围内的某一角频率ω的正 (余)弦信号作为载波,该正(余)弦信号可以写为: u(t)= um·sin(ωt+φ0)
• 3个可以改变的电参量: — 振 幅 um — 角频率 ω — 相位 φ
• 可以通过变化3个电参量,来实现模拟数据信号编码的 目的。
• 曼彻斯特编码信号又称做“自含钟编码”信号,发送 曼 彻斯特编码信号时无需另发同步信号。
34
第3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
差分曼彻斯特(difference manchester)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对曼彻斯特编码的改进。

第3章 物理层协议及分析

第3章 物理层协议及分析

信号地线
3.3常见的物理层接口
3.3.1 RS-232接口
1、机械特性 2、电气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3.3常见的物理层接口
A站 RS-232 DTE CD(20) DCE DCE

D站 RS-232 DTE CD(20)

CC(6) CA(4) II CB(5) III CF(8) DB(15) BA(2) IV DD(17) BB(3) CA(4) CB(5) V CF(8)
发生器
平衡 互连电缆
负载 电缆 端接 RL R B' 接收
CCITT V.11/X.27 (EIA RS-422A)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A' 发生器 接口 负载 接口 Vg
C'
互连电缆 发生器 负载
CCITT V.28 (EIA RS-232A)
G
接口 点
R
采用分立元件技术 非平衡接口 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 两个方向共用一个信号地线 信号速率 20kbit/s 距离 15m 发生器串扰较大
M
M
四线数 字环路

(a)用于模拟信道 图3.1 连接信道的DCE设备
(b)用于数字信道
3.2物理层接口基本特性分析
1、机械特性 2、电气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V系列建议 X系列建议 I系列建议 EIA标准 终 端 D T E D C E

V系列建议 I系列建议 线路 D C E
V系列建议 X系列建议 I系列建议 EIA标准



3.3.3 X.21接口
表 3.3 X.24 和 X.21 功能定义表
电路符号 G Ga T R C I S B F X Gb 电 路 名 称 信号地线或公共回线 DTE公共回线 发送线 接收线 控制线 指示线 信号码元定时 字节定时 帧开始识别 DTE信号码元定时 DCE公共回线 控制 数据/控制 数据/控制 控制 控制 定时 定时 定时 定时 控制 类 型 X.24接口电路 来自DCE 到DCE X.21接口电路 来自DCE 到DCE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2[1]

计算机网络课件-物理层2[1]

C = W log2(1+S/N) 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噪比
S/N为信噪比。 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
示成10log10(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量。 信噪比为30dB ,则S/N=1000。 30= 10log10(S/N) 3= log10(S/N), 103 = S/N
频率
C 在 TDM 帧中 的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时分复用
频率
D 在 TDM 帧中 的位置不变
ABCDABCDABCDABCD …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TDM 帧
时间
用户 Aa Bb C D
调制解调器 PC 机
源系统
传输系统
目的系统
输 源点 输 发送器
发送
传输 系统


的信号




接收器
终点
接收


的信号






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号 数据传输类型 通信方式 同步方式 调制方法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香农公式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双绞线
卫星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_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_[共3页]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_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第2版)_[共3页]

第3章 物 理 层31式中,n 是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传输的码元总数;n e 是在相同时间内传输中产生差错的码 元数。

(2)误比特率。

在系统传输中发生差错的比特数占传输总比特数的比例称为误比特率。

记为n p n b b lim Ğ→= 式中,n 是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传输的比特总数;n b 是在同一时间内传输中产生差错的比 特数。

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误码率和误比特率相等。

而对于多进制数字信号,其误码率总是大于等于误比特率。

3.2 物理层概述3.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通常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而是指在连接开放系统的传输介质上为上一层(指数据链路层)提供传送比特流的一个物理连接。

用OSI 的术语来说,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它的服务用户即数据链路层的实体在具体的传输介质上提供发送或接收比特流的能力。

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物理层要建立(或激活)一个连接,然后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保持这种连接,当通信结束时,释放连接。

目前,可供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种类很多,特性各异,物理层的作用就在于要屏蔽这些差异,使得数据链路层不必去考虑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具体特性,而只要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物理层的协议(面向通信的协议通常也称为通信规程)与具体的物理设备、传输介质及通信手段有关。

物理层的许多协议是在OSI 模型公布之前制定的,并为众多的厂商接受和采纳,当然这些物理层协议与OSI 的严格要求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为它们既没有按照OSI 那样严格的分层来制定,也没有像OSI 那样将服务语言和协议规范区分开来。

因此,对物理层协议就不便利用OSI 的术语加以阐述,而只能将物理层实现的主要功能描述为与传输介质接口有关的4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物理层就是通过这4个特性的作用,在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之间,实现物理通路的连接。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第3章 物理层

第3章 物理层
式来传输数据 而数字数据通信则是指利用数字信道以数字信 号方式来传递数据
第三章
物理层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数据传输速率 bps 1Kbps=1000 bps 1Mbps=1000 Kbps 1Gbps=1000 Mbps 误码率 误码率= 发生错误bit数 传送的bit数
第三章
物理层
信源、信宿和信道
物理层协议的四个特性 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规程特性
第三章
物理层
3.4.2 常见的国际标准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国际电信联盟ITU 欧洲电信标准组织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IEEE802 ATM 论坛
第三章
物理层
1.不归零编码(Non-Return Zero,简称NRZ)
0 1 0 0 1 0 1 1
缺点:由于不能判断位的开始和结束,收发双方不能保持 同步因此必须使用另一个信道同时传送同步时钟信号
第三章
物理层
2.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将每比特信号周期T分为前T/2和后T/2,用前T/2 传送该比特的反(原)码,用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反)码
并行通信:使用多个传输信道,有多个数据位同
时传输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适合近距 离通信
发送端
接收端
第三章
物理层
数据通信方式
(2)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
A
B
数据只能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传送 eg 广播、电视信号
模拟信号 连续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3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7 思考题
1.网络中分层体系结构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2.说明协议和服务的区别及联系。 3.根据控制字段的不同,HDLC数据帧可分为几类? 各类帧的作用是什么? 4.比量控制与路由选择有何异同?
6.简述防止拥塞的几种方法。 7.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目标
3.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5 传输层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 3.4 网络层
3.6 高层
3.7 思考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能够: l了解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的若干 重要概念 l熟悉和掌握OSI/RM各层协议的功能 及基本原理

计算机网络 CH3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CH3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 3 章 物理层பைடு நூலகம்
第 3 章 物理层
3.1 物理层基本功能 3.2 常用传输介质的接口特性
3.2.1 RJ-45的接口特性 3.2.2 BNC接口特性 3.2.3 常用光纤接口的特性
3.3 宽带接入技术
3.3.1 xDSL技术 3.3.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网) 3.3.3 FTTx 技术
(2) HFC 网采用结点体系结构
放大器 光纤结点 模拟光纤
头端
服务区
同轴电缆
分路器
服务区
引入线 服务区
(3) HFC 网具有比 CATV 网更宽 的频谱,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下行信道 上行 信道 5 40 50 原有模拟电视 550 数字信号 750 保留 频率(MHz) 1000
(4) 每个家庭要安装一个用户接口盒
3.2.3 常用光纤接口的特性



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通常有SC、 ST、FC等几种类型,它们由日本NTT公司开发。FC 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 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接口通常用于 10Base-F,S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 根据光纤从内部可传导光波的不同,分为单模 (传导长波长的激光)和多模(传导短波长的激光) 两种。单模光缆的连接距离可达10公里,多模光缆的 连接距离要短的多,是300米或500米(主要看激光的 不同,产生短波长激光的光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 62.5的,一种是50的) 另外,光缆的接头部分也有两种,一种SC接口为 1GB接口还有一种为LC接口为2GB接口。
3.2.2 BNC的接口特性

BNC 端口输入: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 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端口。 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 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有别于普通 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 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 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 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 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 通D-SUB大,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

第3章 物理层

第3章 物理层

EIA-RS-C机械特性
RS-232-C 9针连接器 RS-232-C 25针连接器
RS-232-C可以有多种类 型的连接器(接口),如25针 连接器(DB-25)、15针连接 器(DB-15)和9针连接器( DB-9)。其中以DB-25、DB-9 最为常见,如图所示。不论哪 种类型的接口,一般规定插孔 连接DTE设备、针端连接DCE 设备。
功能描述 载波检测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信号地 数据设备(DCE 设备)就绪 请求发送 允许发送 振铃指示
9针RS-232-C连接器信号线和引脚功能分配
EIA-RS-C功能特性
25针RS-232-C连接器信号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DTE和 DCE交换数据的信号;另一类是为了正确无误地传输数据而设 计的联络控制信号。分别为数据传送信号和联络控制信号。
D SR=OF F
6
6
主机 A
调制解调器
载波 载波
数据 数据
载波关 载波关
DCE 1 7
激活保护地 激活信号地
DTE 1 7
第 1步
DTR=ON 20
20
第2 步
DSR=ON
6
6
84
RTS=ON 4
CTS=ON
5
5
8
TxD=发送数据
2
2
3 24
XCK 时钟信号 24
RxD=接收数据
23
3
17 RCK 时钟信号 17
DTE- DCE 1
RxD 2 TxD 3
4 5
6 7 8
9 主机 C
DCD 载波
DTR 信号地 DSR
RTS CTS
RI
DCE-DTE 1 2 RxD 3 TxD 4 5

计算机网络(第2版)第3章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第2版)第3章物理层
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出现 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人为因素
误操作、恶意攻击等行为可能导致 数据传输错误或中断。
数据丢失或损坏
传输过程中的差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或损坏,使得接收方无法正确解析数 据。
传输效率降低
差错控制机制需要对数据进行重传 或修复,从而增加了网络传输的延 迟和开销,降低了传输效率。
采用不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端通信, 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低的通信速 率。
RS-422A接口
RS-485接口
采用平衡传输方式,支持多点通信, 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通信速 率。
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即差分通信,具 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通信速率。
电气特性与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规定接口的电压、电流、阻抗等 电气参数,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
03
02
传输介质
04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涉及信号、信道、数据传输 等基本概念。本章介绍了模拟 信号与数字信号、基带信号与 宽带信号等基础知识,以及数 据传输的速率、方式和多路复 用技术。
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各 个设备的物理通路。本章介绍了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 传输介质等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 及其特性。
•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 网络。未来物理层将更加注重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例如5G/6G移动 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等。
• 绿色节能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节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物理层发 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研究低功耗的物理层芯片、优化设备的能源管理策略等 。
05
物理层设备与技术应用
中继器与集线器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基带传输2. ______ 频带传输3. ______ 线路交换4. ______ 数据报5. ______ 虚电路6. ______ 单工通7. ______ 半双工通信8. ______ 全双工通信A.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结的方法。

B. 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与现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C.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D.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E.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F. 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G.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_______ :。

A .双绞线B.光缆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作_______ 。

A. 绝对调相B. 振幅键控C. 相对调相D. 移频键控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_______ 。

A. 调制解调器B. 网卡C. 中继器D. 集线器4.哪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_______A. 非归零码B. 脉冲编码C. 曼彻斯特编码D. 二进制编码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服用的方法有_______ 。

A. 频分多路复用B. 数据报C. 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6.当通信子网采用_______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A. 线路连接B. 虚电路C. 数据报D.无线连接7.在ATM技术中,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_______ 。

A. 43BB. 5BC. 48BD. 53B三.判断对错1.在数据传输中,多模光线的性能要优于单模光纤。

第3章物 理 层

第3章物 理 层

计 算 机 网 络 教 程
OSI数据类型: OSI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1)数据单元(DU):OSI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1)数据单元(DU) OSI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环境中交换的数据。 数据单元 (2)服务数据单元(SDU): 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 (2)服务数据单元 SDU) 服务数据单元( 单元,SDU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单元,SDU为服务原语的表现形式。 (3)接口数据单元(IDU): 相邻层界面上体现的 (3)接口数据单元 IDU) 接口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IDU=SDU+ 接口控制信息。 IDU=SDU+ 接口控制信息。 (4)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 (4)协议数据单元 PDU) 协议数据单元( 单元, 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单元, PDU的内容和格式由协议精确地定义。 N)PDU作为 作为( SDU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 (N)PDU作为(N-1)SDU的一部分,传递给下 层,直至对等层实体。 直至对等层实体。

OSI层间通信: 层间通信: 手段。 相邻层之间的通信是手段。
通过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通过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物 理 层
计 算

3
机 网 络 教 程
OSI环境下的层间通信示意图 环境下的层间通信示意图
章 物 理 层
OSI通信的特点 OSI通信的特点 :
(1)规定接口,有利于各个子模块的独立设计, 第 规定接口,有利于各个子模块的独立设计, 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3 严格定义交换的信息,有利于互操作; (2)严格定义交换的信息,有利于互操作; 层次过多,数据处理过多, (3)层次过多,数据处理过多,耗费了大量的资 章 源; 控制信息层层增加, (4)控制信息层层增加,通信效率随着层次的增 物 加而降低。 加而降低。

第二、三章 以太网标准和物理层

第二、三章 以太网标准和物理层

修订记录第二章以太网标准目标:了解以太网标准结构。

熟悉各以太网标准定义的内容一、以太网标准局域网(LAN)技术用于连接距离较近的计算机,如在单个建筑或类似校园的集中建筑中。

城市区域网(MAN)是基于10-100Km的大范围距离设计的,因此需要增强其可靠性。

但随着通信的发展,从技术上看,局域网和城域网有融合贯通的趋势。

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IEEE组织主要负责有关电子和电气产品的各种标准的制定。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IEEE 802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指定有关局域网的各种标准。

IEEE 802委员会由6个分委员会组成,其编号分别为802.1至802.6,其标准分别称为标准802.1至标准802.6,目前它已增加到12个委员会,这些分委员会的职能如下:·802.1--高层及其交互工作。

提供高层标准的框架,包括端到端协议、网络互连、网络管理、路由选择、桥接和性能测量。

·802.2--连接链路控制LLC,提供OSI数据链路层的高子层功能,提供LAN 、MAC子层与高层协议间的一致接口。

·802.3--以太网规范,定义CSMA/CD标准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802.4--令牌总线网。

定义令牌传递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802.5--令牌环线网,定义令牌传递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

·802.6--城域网MAN,定义城域网(MAN)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物理层规范(DQDB 分布队列双总线)。

·802.7--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建议和咨询。

·802.8--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使用有关光纤网络技术的建议和咨询。

第3章-物理层1PPT课件

第3章-物理层1PPT课件
• 而调制速率为:
BT 183 113-6 0120(B 0a)ud
2021/1/21
-
5
2.信道容量(综合应用)
• 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 单位也用位/秒(bps)。信道容量与数据传 输速率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 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速率数据能力 的极限,而后者则表示实际的数据传输速 率。
Pe= Ne/N
• 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9,即 平均每传输109位数据仅允许错一位。若误码率 达不到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差错控制方法进行 检错和纠错。
2021/1/21
-
9
4.通信方式(领会)
• 通信有两种基本方式,即串行方式和并行 方式。
✓并行通信——一组数据的各数据位在多条线路 上同时被传输。其特点为各数据位同时传输, 传输速度快、效率高,多用于实时、快速的场 合。
(bps)
2021/1/21
-
7
2.信道容量(综合应用)
• 实际的信道总要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香 农则进一步研究了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 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公式:
✓ C=H*log2(1+S/N)
✓ 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 为信噪比,实际中常用10log10(S/N) 来表示, 单位为分贝(dB)。
01000001
t
2021/1/21
-
15
• 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领会)
✓ 把携带信息的数据用物理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送到目的地
• 信息和数据(二进制位)不能直接在信道上传输
“A” 01000001
01000001 “A”
信息→数据→信号→在信道信道上传输→信号→数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做基本频带,简称 为基带,矩形脉冲信号就叫做基带信号;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 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一种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
在发送端,基带传输的信源数据经过编码器 变换,变为直接传输的基带信号,例如曼彻斯 特编码或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信号。在接收端由 解码器恢复成与发送端相同的数据。
4
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
时域方法是以时间t为自变量,观察电信号(电 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频域方法通过傅里叶分析,以频率f(或角频率 w)为自变量,观察电信号的频谱组成、振幅与 相位,分析电信号通过某一通信信道后频谱分 量的变化,最终给出电信号波形的变化及引起 传输失真的情况。
从实验技术的角度看,时域方法是用示波器去 观察信号的波形,频域方法则是用频谱仪去观 察信号的频谱。
可得bn
bn
=2
T
0T g(t)cos(2nft)dt
7
傅里叶分析
例:传输8比特的ASCII字符“b”,位模式 为01100010,其输出电压波形为:
0 1
g(t) = 0
1 0
0tT 8
T t 3T
8
8
3T t 6T
8
8
6T t 7T
8
8
7T t T 8
8
傅里叶分析
其傅里叶分析的系数为:
an =[cos(n/4) - cos(3 n/4) + cos(6 n/4) - cos(7 n/4)] bn =[sin(3n/4) - sin( n/4) + sin(7 n/4) - sin(6 n/4)] c = 3/8
9
傅里叶分析
E(t) 0 1 1 0 0 0 1 0
E(t)
13
D5
15
D6
13
D7
6
D8
3
0001 0100 0111 1101 1111 1101 0110 0011
编码信号
17
调制器、 曼彻斯特编码器与PCM编码器的比较
数字数据 信号
调制器 (a)调制解调器中调制器的作用
模拟数据 信号
数字数据 信号
数据信号编码器 (b)Machester编码器的作用
傅里叶分析是通信与电子学的基本分析方法。5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信号在通信信道上传输时的数学表示及其所受 到的限制。
➢ 傅里叶分析
任何一个周期为T的有理周期性函数 g(t) 可分解为 若干项(可能无限多项)正弦和余弦函数之和:
g(t) = c +
an sin(2nft ) + bn cos(2nft)
数字数据 信号
模拟语音 信号
PCM编码器 (c)PCM编码器的作用
数字语音 信号
18
3.4.4 比特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的二进
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
数字语音信号
16
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过程:采样、量化与编码
A 1.5 1.28≈1.3
1.0
1.52≈1.5 1.26≈1.3 0.73≈0.7
0.5 0.27≈0.3
0.41≈0.4 0.12≈0.1
0
D 8 D7 D6 D5 D4 D3 D2 D1
t
样本 量化级 二进制编码
D1
1
D2
4
D3
7
பைடு நூலகம்
D4
10
3.3.2 波特率的定义
波特率: 调制速率描述通过模拟线路传输模拟数据信 号传输过程中,从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 号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数值,单位是 1/s,称为波特(baud)。
调制速率也称为波特率。 波特率描述的是码元传输的速率。
比特率: 数据传输速率描述在计算机通信中每秒传送 的构成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是bps。
n1
n1
f = 1/T an, bn
基本频率 n次谐波项的正弦和余弦振幅值
6
傅里叶分析
已知 g(t),求c, an, bn 1) 将等式两边从0到T积分可得c
c=
2 T
0T g(t)dt
2) 用sin(2kft)乘等式两边,并从0到T积分,
可得an
an
=
2 T
0T g(t)sin(2nft)dt
3) 用cos(2kft)乘等式两边,并从0到T积分,
上次课的内容:
➢ 第三章 物理层
➢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数据编码技术
1
第三章 物理层(续)
基带传输技术 频带传输技术 多路复用技术 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同步数字体系SDH
2
3.4 基带传输技术
在数据通信中,表示计算机二进制的比特序列 的数字数据信号是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
2400
2400
QPSK-4(k=4) 2
4800
2400
QPSK-8(k=8) 3
7200
2400
QPSK-16 ( k=16 ) 4
9600
13
3.4 基带传输技术
3.4.1 基带传输的定义
在数据通信中,表示计算机二进制的比特序列 的数字信号是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
人们将矩形脉冲信号称为基本信号。
11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
比特率S(单位为bps)与调制速率B(单位为 baud)的关系:
S=B·log2k
式中k为多相调制的相数。 log2k值表示一次调制状态的变化传输的二进 制比特数。
12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
调制速率(baud) 多相调制的相数 log2k值 数据传输速率(bps)
2400
QPSK-2(k=2) 1
1.基本分析方法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用离散的二进制数0、1表示 的。在计算机通信过程中,传输的数据流是随 机的二进制比特序列。设计适用于计算机通信 的数据通信系统,首先要讨论计算机数据的特 征及对系统的要求,使用的分析工具是傅里叶 级数。
在通信技术中,观察与分析电信号的基本方法 有两种:时域方法与频域方法。
在数字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基 带传输。
14
3.4.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数据 (a)非归零码
同步时钟
(b)曼彻斯特编码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0
1
0
0
1
0
1
1
(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5
3.4.3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PCM技术的典型应用是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模拟语音信号
脉冲编码调制PCM
(a)
0 E(t)
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t
E(t)
(b)
0 E(t)
(c)
0 E(t)
t
01
t
E(t)
t
012
t
E(t)
(d)
0 E(t)
t
01234
t
E(t)
(e) 0
t
012345678
t
➢ 通信信道带宽对数据信号传输中失真的影响很大;
➢ 信道带宽越宽,信号传输的失真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