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细胞能量代谢
合集下载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
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Banding Change Mec荣ha获n1is9m97(年B诺oy贝er尔:化结学合奖变!化 和旋转催化机制——旋转催化假说 1979 ; Walker:牛心线粒体F1-ATP 酶的晶体结构 1994 )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一个细胞色素b。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③NAD+:治疗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等
四、线粒体与疾病
克山病:心肌线粒体病,缺硒引起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
肌病。硒对线粒体有稳定作用,缺硒导致线粒体膨胀、嵴少不完整,
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联产生影响。
衰老:细胞内自由基的源泉,是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95%氧
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Banding Change Mec荣ha获n1is9m97(年B诺oy贝er尔:化结学合奖变!化 和旋转催化机制——旋转催化假说 1979 ; Walker:牛心线粒体F1-ATP 酶的晶体结构 1994 )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一个细胞色素b。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③NAD+:治疗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等
四、线粒体与疾病
克山病:心肌线粒体病,缺硒引起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
肌病。硒对线粒体有稳定作用,缺硒导致线粒体膨胀、嵴少不完整,
对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联产生影响。
衰老:细胞内自由基的源泉,是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95%氧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人体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
糖
是由糖提供的。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被吸收入血后,可直接供细胞利用,
也可以肝糖原或肌糖原形式贮存于肝和肌肉中。肝糖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
血糖水平的稳定;肌糖原是骨骼肌活动时随时可以动用的能量储备。
1
脂肪 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第 10 页
(二)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 1 g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热价的单位为焦耳(J)或卡(cal)(1
cal=4.187 J)。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前者指食物在体外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 后者指食物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热量。糖和脂肪在体内、外氧化产物完全相同,故物理热价和生物热 价相等。蛋白质由于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有一部分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故蛋白质的生物热 价小于物理热价(表7-1)。
第 14 页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因为全身骨骼肌的重量约占体重的40%,所 以骨骼肌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机体在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产热量 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图7-1 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能量转
化过程中,机体所利用的蕴藏于食物中的化学能与 最终转化成的热能和所做的外功,按能量来折算是 完全相等的。因此,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 的食物,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 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 消耗的能量)。
体内脂肪的贮存量很大,可占体重的20%左右。脂肪是体内贮存 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在细胞 内氧化释放能量。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同等重量的 糖氧化所释放能量的2倍左右。
糖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
糖
是由糖提供的。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被吸收入血后,可直接供细胞利用,
也可以肝糖原或肌糖原形式贮存于肝和肌肉中。肝糖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
血糖水平的稳定;肌糖原是骨骼肌活动时随时可以动用的能量储备。
1
脂肪 2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第 10 页
(二)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 1 g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热价的单位为焦耳(J)或卡(cal)(1
cal=4.187 J)。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前者指食物在体外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 后者指食物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热量。糖和脂肪在体内、外氧化产物完全相同,故物理热价和生物热 价相等。蛋白质由于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有一部分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故蛋白质的生物热 价小于物理热价(表7-1)。
第 14 页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因为全身骨骼肌的重量约占体重的40%,所 以骨骼肌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机体在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产热量 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图7-1 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能量转
化过程中,机体所利用的蕴藏于食物中的化学能与 最终转化成的热能和所做的外功,按能量来折算是 完全相等的。因此,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 的食物,或者测定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 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 消耗的能量)。
体内脂肪的贮存量很大,可占体重的20%左右。脂肪是体内贮存 能量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在细胞 内氧化释放能量。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同等重量的 糖氧化所释放能量的2倍左右。
生理学 第7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4、体表面积的测定: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 (cm)+0.0128×体重(kg)0.1529; 体表面积还可从右图直接求出。
BMR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 而有生理变动。男子的BMR值 平均比女子的高;儿童比成人 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
5、BMR正常范围:±10%~±15% 6、BMR的临床意义:
(四)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概念:人在进食后的1~8小时,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 这种因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 特殊动力效应 。 2、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 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为30%;糖和脂肪的 特殊动力效应分别为6%和4%
1、 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2、 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 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 室温保持在20~25℃; 体温正常、精神安定。 3、 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BMR比一般安静时的代谢率要低些,但并不是最低的, 因为熟睡时的代谢率更低(比安静时低8%~10%,但做 梦时可增高)。
(2)发汗:
发汗:发汗是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发汗时有明显的
汗液形成而被蒸发,因此又称为可感蒸发。 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 空气湿度高,衣着较多时,25℃便可引起发汗。 劳动或运动时,气温虽在20℃以下,也可出现发汗,而
且发汗量往往较多。
汗液的成分:水分:99% 固体成分( NaCl、 KCl、尿素):<1%
(二)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下丘脑 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点类似于 恒温器的调节,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 一个调定点,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若 当体温超过37℃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 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若 体温不足37℃时,则引起相反的变化。
生理学基础讲义 第七章 能量代谢
95
汗液分泌是主动的
支配汗腺的是交感胆碱能纤维
A 型题
在环境温度低于 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散热
D. 不感蒸发
E. 可感蒸发
X 型题
对汗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汗液中不含蛋白质
B. 刚刚分泌的汗液渗透压高于血浆
C. 汗液中的 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 由汗腺细胞被动分泌
面积成正比。因此,能量代谢率常以单位时间(每天或每小时)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作为计量单位,
用 kJ/ (m2·d) 或 kJ/(m2·h) 来表示
甲状腺功能障碍时 BMR 可发生明显的变化。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性肥胖、肾病综合征、
病理性饥饿等可出现 BMR 降低;
甲亢、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疾病等 BMR 可升高。
3.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状态时,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增高 10% 以上。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进食蛋
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
(四)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量。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保持清
94
(二)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1.产热反应 (1)主要产热器官: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高;在运动时,骨骼肌则成 为主要的产热器官。此外,褐色脂肪组织在寒冷环境下发挥重要的产热作用,特别是在新生儿尤为重要。 (2)产热的形式 ①战栗产热:战栗是指骨骼肌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此时肌肉收缩活动不做外 功,能最全部转化为热量。 ②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性产热,非战栗产热作用最强的组织是褐色脂肪组织,其细胞内含有解耦 联蛋白。褐色脂肪在成年人体内含量很少,在新生儿体内则较多。新生儿不能发生战栗,故寒冷条件下 主要依赖代谢性产热维持体温。 (3)产热活动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寒冷刺激兴奋下丘脑战栗中枢,引起战栗;还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引起甲 状腺激素分泌;也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这些现象属于神经‐体 液调节。 ②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非战栗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此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和生长激素等也能促进代谢性产热。 2.散热反应 (1)散热的部位: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2)散热的方式 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 此三种方式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可以发挥散热作用,以辐射散热最主要,且散热多少主要取 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温差越大,散热量就越多。 ④蒸发散热: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为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蒸发散热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出汗两种形式。 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
汗液分泌是主动的
支配汗腺的是交感胆碱能纤维
A 型题
在环境温度低于 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 传导散热
C. 对流散热
D. 不感蒸发
E. 可感蒸发
X 型题
对汗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汗液中不含蛋白质
B. 刚刚分泌的汗液渗透压高于血浆
C. 汗液中的 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 由汗腺细胞被动分泌
面积成正比。因此,能量代谢率常以单位时间(每天或每小时)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作为计量单位,
用 kJ/ (m2·d) 或 kJ/(m2·h) 来表示
甲状腺功能障碍时 BMR 可发生明显的变化。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性肥胖、肾病综合征、
病理性饥饿等可出现 BMR 降低;
甲亢、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疾病等 BMR 可升高。
3.精神活动
精神紧张状态时,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增高 10% 以上。
4.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进食蛋
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
(四)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量。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保持清
94
(二)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1.产热反应 (1)主要产热器官: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高;在运动时,骨骼肌则成 为主要的产热器官。此外,褐色脂肪组织在寒冷环境下发挥重要的产热作用,特别是在新生儿尤为重要。 (2)产热的形式 ①战栗产热:战栗是指骨骼肌屈肌和伸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此时肌肉收缩活动不做外 功,能最全部转化为热量。 ②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性产热,非战栗产热作用最强的组织是褐色脂肪组织,其细胞内含有解耦 联蛋白。褐色脂肪在成年人体内含量很少,在新生儿体内则较多。新生儿不能发生战栗,故寒冷条件下 主要依赖代谢性产热维持体温。 (3)产热活动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寒冷刺激兴奋下丘脑战栗中枢,引起战栗;还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引起甲 状腺激素分泌;也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这些现象属于神经‐体 液调节。 ②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非战栗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此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和生长激素等也能促进代谢性产热。 2.散热反应 (1)散热的部位: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2)散热的方式 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 此三种方式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可以发挥散热作用,以辐射散热最主要,且散热多少主要取 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温差越大,散热量就越多。 ④蒸发散热: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为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蒸发散热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出汗两种形式。 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医学课件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当日 最低,排卵后升高0.2-0.50C。与血中孕激素浓度的 周期性变化有关
➢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正常体温维持
产热
动态平衡
散热
• 产热 ✓ 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时--内脏(尤其是肝脏)为主 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为主
➢ 产热形式 ✓ 寒战产热
骨骼肌在肌紧张增强的基础上,伸肌和屈肌同时发 生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不做外功 中枢:下丘脑后部 传出神经:躯体运动神经
注:通常情况下,体内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的氧化,蛋白 质用于氧化供能的量很少,且氧化不彻底,在计算能量代 谢时可忽略不计。
• 能量代谢率的测算方法 方法一: ① 测定单位时间内O2耗量和CO2产生量,计算RQ ② 以算出的RQ作为非蛋白呼吸商,从表中查得相应的混合氧热价, ③ 利用公式:产热量=混合氧热价× O2耗量,求出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 体温
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 也叫体核温度,37 ℃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 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 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导致 生理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 正常体温 血液温度最理想,但不易测量,通常体温的测量 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 肛温:36.9~37.9℃,最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 口温:36.7~37.7℃ 腋温:36.0~37.4℃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储存 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 机体能量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
ATP(三磷酸腺苷):贮能物质和直接供能物质 CP(磷酸肌酸):ATP的贮存库,但不能直接供能
➢糖 正常情况下糖是主要供能物质。脑组织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 有氧氧化,故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均可导致意识障碍、 昏迷及抽搐 机体糖的储备较少,成年人糖的储备量仅为150g左右。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课件
第二节 体温
(二)行为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机体(包括变温动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和 姿势的改变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如动物避开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向适宜的温度环境靠近, 或改变姿态如:蜷缩身体而保暖,伸展肢体而散热,以及人类在寒冷时拱肩缩背、踏步跺 脚、增减衣着、创造人工气候环境等来祛暑或御寒。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 为基础的,也是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因此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对人类来 讲,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大脑皮层参与下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对自主性调节的补充。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的去路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三)能量的平衡
人体能量的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人体每 天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运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的能量消耗。 如果一段时间内体重不变,则这段时间内机体摄人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基本 相等,能量达到“收支”平衡;如果摄人能量少于消耗能量,机体会动用储 存的能源物质,使体重减轻,称为能量的负平衡;如果摄入能量多于消耗能 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变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称为能量的正平衡。
(4)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热的 一种方式。
(1) (4)
(2) (3)
第二节 体温
3.散热活动的调节
•
机体主要通过皮肤血流量的调节和发汗来调控散热。
•
当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散热量大小
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皮肤
第二节 体温
3.体温调定点学说
对于正常人的体温为什么能够 保持在37℃左右,有人提出了调定 点(set point)学说。该学说认为,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内存在控制体 温恒定的平衡点,即调定点,其功 能类似于恒温调节器,调定点的高 低决定着体温的水平。认为感受的 阑值为37℃,并以此为标准来调节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生理学@7 能量代谢
38
BMR的影响因素:
①性别:男性〉女性 ②年龄:儿童高于成人 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年龄(岁) 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50以上
男性 女性
195.5 172.5
193.4 181.7
166.2 154.0
157.8 146.5
42
A.环境温度20℃
B.环境温度35℃
体温概念: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43
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直肠、口腔和腋窝。 1.肛温:36.9~37.9℃ 2.口温:36.7℃~37.7℃ 3.腋温:36.0-37.4℃
科研中还常用食管温度(=右心房温度)、 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
44㈡体温的正常变动
两种类型: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
62
3.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皮肤的血液循环特点决定了皮肤血流量 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 机体通过交感神经调控着皮肤血管的口 径,以改变其血流量,改变皮肤温度,从 而影响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量。
三.体温调节
64
1.自主性体温调节
2.行为性体温调节
意义:判断肥胖的简易诊断指标。
10
二. 能量代谢的测定
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概念: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kJ/g)
可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营养物质 糖 脂肪 蛋白质 物理热价 17.2kJ/g 39.8kJ/g 23.4kJ/g 生物热价 17.2kJ/g 39.8kJ/g 18.0kJ/g
蛋白质:高达30%
糖:6%
能量代谢
无意识肌紧张使刺激代谢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激素)增多 3.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1)定义:进食引起机体额外产热的现象 2)产生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顺序:
蛋白质>混合食物>糖或脂肪
3)机制:肝脏处理氨基酸或合成糖原 4.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30℃能量代谢率增加
四、基础代谢
(一) 概念
⑶对流散热: 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 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除温度差和有效散热面积影响外,受风速影响较大 ⑷蒸发散热: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 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
1)不感蒸发: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粘膜表面不断渗出 而被汽化的形式
2)发汗
a.汗腺分部
大汗腺:腋窝和外阴部 小汗腺:全身皮肤
b.汗腺主动分泌汗液
水分:>99% 汗液 固体:<1% 大部分为NaCl 其余为KCl、尿素、乳酸等 无葡萄糖和蛋白质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NaCl可被重吸收, 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低渗。 而当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 适量的NaCl
2.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
(1)、糖(carbohydrate):
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人体所需能量
50%-70%由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提供 有氧氧化:1mol葡萄糖释可合成38molATP 无氧酵解:1mol的葡萄糖只能合成2molATP P.S.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耗氧量加剧,由于身体中其
机体表层的最外层即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受环境
温度和精神状态影响)关系密切
2.核心温度
核心温度相对稳定,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小 安静时,温度最高器官是肝脏 运动时,温度最高的器官是骨骼肌 临床:直肠温度:36.9-37.9℃ 口腔温度:36.7-37.7℃ 腋窝温度:36.0-37.4℃ 实验:食管温度——深度温度的一个指标 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
南华大学生理学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D、计算24h产热量 24h产热量=1350kJ+6706.5kJ=8056.5kJ
3、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
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 量和CO2产生量 (2)闭合式测定法
一般是使用能量代谢率测定器械 (如肺量计)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 运动或劳动的强度 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值可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 2、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 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能量代谢 *骨骼肌的紧张性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
C6H12O6+6O2=6CO2+6H2O+Q。
举例: 受试者在标准状态下24小时耗 氧量:400L,CO2产生量:340L,尿氮量: 12克,计算24小时的能量代谢。 步骤: A、求出蛋白质代谢的耗氧量、CO2产 生量和产热量
蛋白质氧化量=12×6.25=75g 产热量=18×75=1350kJ 耗氧量=0.95×75=71.25L CO2产生量=0.76 ×75=57L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到7-8h), 即使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机体产热量也要比进食前有 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称为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25-30% 糖和脂肪:4-5% 混合性食物:10% 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 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RQ=1.0 →氧化糖; RQ=0.71→ 氧化脂肪; RQ=0.80→ 氧化蛋白质; RQ=0.85→一般饮食。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 机体释放的能量=热能+外功
生理学第7章 1能量代谢
单纯的精神活动 ,代谢率的增加程度可以忽略.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
发生时间:进食后1小时左右,延续7-8小时
机体状态:安静状态 原因:机制不详 可能由于消化系统处理食物时做功产 生的能量消耗 蛋白质>混合性食物>糖、脂肪
4、环境温度 安静状态:
20-30℃ <20℃ <10℃ >30℃ 能量代谢最稳定(肌肉松弛) 有所增加 显著增加 (寒冷引起寒战和肌紧张) 增加(生化反应加快、发汗活动旺盛 呼吸循环功能增强)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 释放、转移和利用。
合成代谢 -- 耗能 物质代谢 分解代谢 -- 释能 能量代谢
食物的能量转化 能量代谢的测定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基础代谢
一、食物的能量转化
6CO2+6H2O+E
57CO2+52H2O+E
体表面积测算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0.0128×体重-0.1529
BMR的正常生理变动:
男性>女性
幼年>成年,年龄↑ ,BMR↓ 正常变动:±10~15% 异常变动: 超过±20% 甲亢:+25~80%, 甲低:-20~40%
体温每升高1℃, BMR升高13%
葡萄糖氧化分解: C6H12O6+6O2 脂肪氧化分解: C57H104O6+80O2
非蛋白呼吸商(NPRQ)及氧热价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人体能量代谢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人体利用的食物的化学能,与在体内各种形式 的能量最终转化成的热能,加上所做的外功,按能 量来折算是完全相等的。 即: 能量消耗=发散的总热量+对外作功所折合的能量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3.调定点学说
下丘脑PO/AH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调定点:能使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活动后 恰好使散热和产热保持平衡的温度值。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 D.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2.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 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 D.夜间10~12时 3.女性月经期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行经期 B.排卵前 C.排卵后 D.排卵日 4.人体腋下温度正常值是 A.36.0℃~37.4℃ B.36.7℃~37.7℃ C.36.9℃~37.9℃ D.37.5℃~37.6℃ 5.影响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因素是 A.环境温度 B.进食 C.精神、情绪 D.肌肉活动
6.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 A.肝脏 B.脑 C.心脏 D.肌肉 7.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传导和对流 C.发汗蒸发 D.不显性发汗 8.给高热病人使用乙醇擦浴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 9.给高热病人作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 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 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 10.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下丘脑后部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测 定
产热量=20.2kJ/L×耗氧量/体表面积 BMR=(实测值-平均正常值)/平均正常值
年龄 (岁) 男 11~15 195.5 16~17 193.4 18~19 166.2 20~30 157.8 31~40 158.6 41~50 154.0 >51 149.0
生理第07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1.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
的因素,机体任何轻微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 率。运动或劳动时,机体耗氧量显著增加,剧烈 运动或强劳动时,短时间内其产热量比安静时可 增加数倍到十数倍。
• 2.精神活动 精神和情绪活动时能量代谢有显
著影响。因为脑的能量来源主要靠糖氧化释能, 安静思考时影响不大,但精神紧张时,如激动、 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产热量增多,能量 代谢率增高。
• 3.对流(convection)散热 机体借空气或液体
流动带走人体周围已加温的热空气,称为对流散 热,是传导散热的特殊方式。
• 4.蒸发(evaporation) 在任何条件下液体变为气 体蒸发时都带走一定的热量,此种散热方式称为 蒸发散热。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酒精擦浴降温 即此道理。蒸发散热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 • (1)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不感蒸 发是指液体中的水分直接渗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 等表面而被蒸发,并不被人们觉察,是持续进行 的一种散热方式,故称不感蒸发。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和环境温度等不同而异。
• 1.昼夜变化 在一昼夜中,人体的体温是周期
性波动,清晨2时~6时体温最低,午后1时~6时 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昼夜 周期波动称为昼夜节律或日周期。
• 2.性别 女性基础体温高于同龄男性体温0.3℃且 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排卵前体温下降, 排卵后体温上升,原因是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 变化产生。 • 女性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曲线图
• 2.体温调节中枢 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各级部位,其基本 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 度敏感神经元,既能感受它局部组织温度变化的刺激,又 能对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整合处理,因此, PO/AH现被认为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 3.体温调定点学说(Set-point theory) 调定点学说体温 恒定的调节是通过机体内体温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的,体 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中有个调定点,即 事先将调定点定在一个规定的数值(如37℃)。如果体温 偏离此数值则由反馈系统将偏差信息送到控制系统,然后 经过对受控系统的调整来维持体温恒定。关于调定点的机 制尚未清楚。某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的作用就在于阻 断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
能量代谢-精品医学课件
───────────────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05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24.98
持重机枪跃进 42.39
───────────────
(二) Mood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 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 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 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 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呼吸商 (R Q)
───────────────────────────
糖
0.83 0.83 17.0
17.0 21.0 1.00
脂 肪 2.03 1.43 39.8 39.8 19.7 0.71
蛋白质 0.95 0.76 23.5
18.0 18.8 0.80
───────────────────────────
① 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 测定尿氮量:1g尿氮相当于氧化分解6.25g蛋白质
③ 计算出NPRQ:
④ 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P210 ⑤ 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 能量代谢计算:
某人24小时耗氧量400L,CO2产量340L,尿 氮排出量 12g
• 蛋白代谢产热量:
蛋白代谢量 12 x 6.25=75g 蛋白产热量 75 x 18kJ/g=1350kJ
⑴寒冷刺激时
↓ 交感-肾上腺髓质
↓ NE、E↑
↓ 产热量↑ 特点: 作用迅速↑, 维持时间短。
⑵ 机体在寒冷环境几周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两种呼吸链: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H2O/O2最高)
◆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 质侧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
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分子结构 ◆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两
2个来自基质) ◆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个 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 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Banding Change Mechanism (Boyer:结合变 化和旋转催化机制—荣—获旋1转99催7年化诺假贝说尔1化97学9奖;!Walker:牛心线粒体F1ATP酶的晶体结构 1994 )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 通透性较高。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基粒。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荣获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 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 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 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 ◆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 ◆化学渗透假说几点说明: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粒体酶的定位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
生物 氧化
糖酵解:细胞质基质。 乙酰CoA生成:线粒体基质。 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 电子传递偶联的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的功能 真核细胞线粒体中代谢反应图解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 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的四种复合物,
5. 药物和毒物:
①抑制氢或电子传递的物质,如阿米妥、氰化物 ②不抑制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而是抑制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如2,4-二硝基酚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一个细胞色素b。 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 (无H+泵出)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2cyt b、1Fe-S蛋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个来自UQ,
◆DNA和RNA
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 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 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 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 ●思考题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与疾病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
四、线粒体与疾病
1. 肿瘤细胞:无氧糖酵解,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 嵴减少。
2. 代谢变化:肿胀、结构改变,如巨型线粒体。 3. 微波照射:线粒体粘连、空化、紊乱。 4. 缺血时:功能由弱到停止。
四、线粒体与疾病
◆基粒:有柄的小球体
由头、柄和基部组成,是ATP 酶复合体,存 在于在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嵴膜上。
头部:具ATPase活性 和F1抑制蛋白
柄部:OSCP 基片:疏水蛋白
嵌于内膜中
F1因子
抑制剂 可溶性ATP酶
F0因子
对寡酶素敏感 的蛋白(OSCP)
疏水蛋白(HP)
能量相关的蛋白:
1.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 2. ATP合成酶 3. 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H2O/O2最高)
◆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 质侧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
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分子结构 ◆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两
2个来自基质) ◆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个 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 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酶作用机制—Banding Change Mechanism (Boyer:结合变 化和旋转催化机制—荣—获旋1转99催7年化诺假贝说尔1化97学9奖;!Walker:牛心线粒体F1ATP酶的晶体结构 1994 )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 通透性较高。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基粒。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荣获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 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 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 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 ◆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 ◆化学渗透假说几点说明: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粒体酶的定位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
生物 氧化
糖酵解:细胞质基质。 乙酰CoA生成:线粒体基质。 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 电子传递偶联的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的功能 真核细胞线粒体中代谢反应图解
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 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的四种复合物,
5. 药物和毒物:
①抑制氢或电子传递的物质,如阿米妥、氰化物 ②不抑制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而是抑制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如2,4-二硝基酚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一个细胞色素b。 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 (无H+泵出)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2cyt b、1Fe-S蛋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个来自UQ,
◆DNA和RNA
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 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 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 及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 ●思考题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与疾病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
四、线粒体与疾病
1. 肿瘤细胞:无氧糖酵解,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 嵴减少。
2. 代谢变化:肿胀、结构改变,如巨型线粒体。 3. 微波照射:线粒体粘连、空化、紊乱。 4. 缺血时:功能由弱到停止。
四、线粒体与疾病
◆基粒:有柄的小球体
由头、柄和基部组成,是ATP 酶复合体,存 在于在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嵴膜上。
头部:具ATPase活性 和F1抑制蛋白
柄部:OSCP 基片:疏水蛋白
嵌于内膜中
F1因子
抑制剂 可溶性ATP酶
F0因子
对寡酶素敏感 的蛋白(OSCP)
疏水蛋白(HP)
能量相关的蛋白:
1.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 2. ATP合成酶 3. 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