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优质ppt]
合集下载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极其区分 PPT课件
•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客观) • 观察者不适 • 违背标准
痛苦或损伤
心理功能紊乱
非典型性反应
心理障碍
• 一、标准化的区分
• 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 下四类判别标准:
• 第一, 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
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 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 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次基础上认定此人 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 纳入了医学范畴,这种做法,对心理障碍的研 究,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
正常心理与 异常心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与有三大功能: •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
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 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 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 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 生存的环境条件。
(一)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
• 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
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 境保持一致性。
•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 断精神病的指标。
• 在精神科临床上,还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
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
• (二)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 第二, 统计学标准。显然这里“心理异常”
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 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确定正常与异常的 界限。这种判定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
《心理正常与异常》课件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交叉分类
心理常态
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既不 属于完全正常也不属于异 常的心理状态。
心理变态
指个体的心理状态严重偏 离正常范围,既不属于正 常也不属于异常的心理状 态。
心理临界状态
指个体处于正常与异常之 间的过渡状态,具有向两 个方向转化的可能性。
04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影响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个体建 立积极思维和行为习惯。
人本主义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
深入探讨个体心理动力和内在冲突,解决深 层次的心理问题。
关注个体内在需求和价值,通过自我实现和 自我成长来达到治疗目的。
02
01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关系和互动模式进行干预,改善家 庭环境,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诊断标准
根据专业机构制定的诊断标准,如DSM-5 、ICD-10等,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和诊断。
D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有所不同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时应充
分考虑个体差异。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个 体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判
断时应考虑文化因素。
04
03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评估
通过观察和测量,评估 个体心理症状的改善程 度。
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个体在生活、工作 和社交等方面的生活质 量是否提高。
社会功能评估
评估个体在社会角色和 功能方面的恢复情况。
复发率评估
长期追踪观察个体的复 发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ppt课件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正常心理具有三大功能
正确的反映、认识并改造世界、创造条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异常的心理活则丧失上述功能
无法生活 难以适应社会 破坏健康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1 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 “我是国际巡回大使,主管世界所有国家的军政 大事。昨天我从纽约回来,明天飞往莫斯科,找 俄国总统,让他陪我检阅波罗的海舰队。”
-伟人妄想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2 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 一个人终日低头少语,行动缓慢;与人交谈十分 吃力,甚至想不出词汇,未开言,泪先流;流露 出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失去兴趣,觉得现实世界
似乎笼罩在灰蒙蒙的雾中 。
-抑郁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人际敏感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4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1 统计学的角度—偏离统计常模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1 统计学的角度—偏离统计常模 缺陷:智力超常或者创造力非凡的人被视为异常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5 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一个名满全国的、三十多岁的、人人羡慕的、大 都市的女记者,去喜马拉雅山访问一个西藏七十 多岁的老太太,看见她家徒四壁,全部家当加起 来不足100元钱。于是,女记者伤感的泪流满面, 掏出自己所有带着的钱给老太太,只留下了路费。
1.医学标准: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 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 -硬件损伤 例如,马加爵 精神病一定有生理原因。
【医学心理学】健康行为与异常心理-PPT精品课件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
一、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
(二)区分和判断
2.心理学的区分 我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郭念锋教 授根据科学心理学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是脑的机能”,提出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 的依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异常心理(变态心理)
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 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 歪曲。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
一、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
区分和判断
1.常识性的区分 即非专业人员对正常与异常心理的 区分,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 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假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为 心理异常: (1)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时; (2)呈现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时;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时; (4)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时。
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问题
躯体形式障碍分类 躯体化障碍:多变,胃肠道、异常皮肤感觉
等,病程在2年以上。 未分化的躯体化障碍:半年以上,2年以下。 疑病症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问题
抑郁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 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患者常有兴趣丧失、负 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自杀观念,并 伴有其他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异常。
方
6. 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法
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包括在药物、催
眠、航空等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问题
一 、焦虑障碍
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ppt课件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标准化的区分 1 医学标准:心理障碍是一种疾病,应该有相应
的病理改变,心理障碍的表现是疾病的症状。 2 统计学标准:心理特征为正态分布,中间的为
正常,偏在两边的为不正常。 3 内省的标准:一是病人自觉有问题或不适;观
察者发现有问题,如语言、思维、行为、情绪等, 4 社会适应标准:维持生理、心理稳态,适应社
会和环境,改变环境。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心理学的区分标准 1 主观与客观统一性原则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如何区分正常与不正的心理
?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工作者常用的方法 1 纵向比较——心理特征的比较 2 横向比较——文化、环境、社会的协调性 3 心理活动——自身心理活动的协调性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念
? 病理心理学或精神病理学、异常心理学 ? 正常心理具有三大功能 1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 2进行社会交往、肩负责任 3正确的反映、认识并改造世界、创造条件 ? 异常的心理活则丧失上述功能 无法生活 难以适应社会 破坏健康
学科发展简史
?异常心理的早期关注 ?现代说明 1精神分析 2行为主义的解释 3存在-人本主义的解释
准完全不一样
?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正常 有精神疾病
心理问题 严重的问题 可疑的神经症
变态人格 神经症 精神病
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
?健康心理:是一种状态,心理功能的正常展 现;也是一种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 (常模)并有利于机体而波动的状态,心理 健康又是一种活动。
?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非常规的条件下,心理活动失
察 三者综合考察,衡量心理健康
最新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PPT课件
案例中的学生,言谈举止离奇古怪,我们有理由怀疑她的心理 已经出现异常。
33
2.有无过度或与事实相反的情绪反应
人是感情动物,自然有喜、怒、哀、乐、忧等情绪的变
化。但心理正常的人,其情绪反应适度,而且与事件本身表
达的情感反应一致,则易于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心
理异常的人,情绪反应过度,或者兴奋异常,手舞足蹈,语
18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3.教育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的潜能 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心理辅导和心理预防相结 合,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使个人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以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9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2.樊富珉关于心理健康的五种模式——①精神医学模 式; ②社会学模式; ③教育学模式; ④心理学模式; ⑤ 整合模式
24
第二节 什么是心理异常
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 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但是我们却无 法判断这个人是否达到了异常心理状态,这样以来,还需要 我们了解心理异常的概念以及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 准和原则。
其从疾病分类中剔除。
27
3.从社会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带
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于身体的、政治的、 经济的破坏,触犯了社会准则,如果有明确的动机, 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动机不明确,就被 认为是异常。
28
4.从精神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例
8Leabharlann 1.许又新三标准论。 (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的方法考察心 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 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主要是工作及学习效率 高和人际关系和谐两项。
33
2.有无过度或与事实相反的情绪反应
人是感情动物,自然有喜、怒、哀、乐、忧等情绪的变
化。但心理正常的人,其情绪反应适度,而且与事件本身表
达的情感反应一致,则易于被大部分人所理解和接受;但心
理异常的人,情绪反应过度,或者兴奋异常,手舞足蹈,语
18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3.教育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的潜能 发展为目标,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心理辅导和心理预防相结 合,立足教育,重在指导。使个人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以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9
三、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樊富珉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的5种模式:
2.樊富珉关于心理健康的五种模式——①精神医学模 式; ②社会学模式; ③教育学模式; ④心理学模式; ⑤ 整合模式
24
第二节 什么是心理异常
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 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但是我们却无 法判断这个人是否达到了异常心理状态,这样以来,还需要 我们了解心理异常的概念以及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 准和原则。
其从疾病分类中剔除。
27
3.从社会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任何带
来威胁的破坏性行为,无论是对于身体的、政治的、 经济的破坏,触犯了社会准则,如果有明确的动机, 就是犯罪;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动机不明确,就被 认为是异常。
28
4.从精神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例
8Leabharlann 1.许又新三标准论。 (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的方法考察心 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 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主要是工作及学习效率 高和人际关系和谐两项。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ppt课件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 理学知识
第二讲 正常心理与 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 心理及其区分
❖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识记)
掌握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保障顺应环境、健康发展 2、保障社会生活功能 3、保障人类的创造性能力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重点掌握标准化区分 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及其与之相连的神经 组织、以及能提高刺激感受效率的一些附属 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一般将分布于头部与 脑神经相连的感觉器官称做特殊感觉器官。
(视、听、嗅、味、前庭)
分类
1、部位分类: 外感受器:距离、接触,感受外界环
境刺激 内感受器:平衡、本体、内脏 2、所接受的刺激的性质分类(五种) : 机械、温度、伤害性、电磁、化学
眼睛发生这种能看清近物的适应 性变化,称为眼的调节。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 2、瞳孔的调节 3、双眼球会聚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
随着物体的移近,反射性引起晶体变凸, 折光能力增大,使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上。模糊 的视觉形象在视区皮层出现,引起下行冲动到 达中脑正中核,由动眼神经使眼内睫状肌的环 行肌收缩,引起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 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以前突较为明 显),折光能力增大。
三、标准化的区分 (领会、应用)
❖ 医学标准(把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 ❖ 统计学标准(心理测量衡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的经验) ❖ 社会适应标准(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识记)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完全偏离(妄想/幻觉) 2. 主观体验与客观刺激强度不相称
第二讲 正常心理与 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 心理及其区分
❖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识记)
掌握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保障顺应环境、健康发展 2、保障社会生活功能 3、保障人类的创造性能力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重点掌握标准化区分 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及其与之相连的神经 组织、以及能提高刺激感受效率的一些附属 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一般将分布于头部与 脑神经相连的感觉器官称做特殊感觉器官。
(视、听、嗅、味、前庭)
分类
1、部位分类: 外感受器:距离、接触,感受外界环
境刺激 内感受器:平衡、本体、内脏 2、所接受的刺激的性质分类(五种) : 机械、温度、伤害性、电磁、化学
眼睛发生这种能看清近物的适应 性变化,称为眼的调节。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 2、瞳孔的调节 3、双眼球会聚
1、晶状体折光能力的调节
随着物体的移近,反射性引起晶体变凸, 折光能力增大,使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上。模糊 的视觉形象在视区皮层出现,引起下行冲动到 达中脑正中核,由动眼神经使眼内睫状肌的环 行肌收缩,引起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 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以前突较为明 显),折光能力增大。
三、标准化的区分 (领会、应用)
❖ 医学标准(把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 ❖ 统计学标准(心理测量衡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的经验) ❖ 社会适应标准(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识记)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完全偏离(妄想/幻觉) 2. 主观体验与客观刺激强度不相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期
7-12 12-15 15-50
中年期 老年期 寿终期
50-65 66以上
发展重点 生理发展 消化、情绪、躯体运动 动作、语言、社会依附
口语发展良好,性别开始分化,爱好集体游戏,完成入学 准备 认知发展,动作技能与社会技能发展 认知发展、独立性、集体意识、性意识觉醒
认知发展、人格逐渐独立,两性关系建立;职业与家庭、 父母角色、社会角色实现 事业发展到顶点,考虑重新调整生活 退休享受家居生活,自主休闲与工作 面对不可避免问题的身心适应
2、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又称精神卫生, hygiene一词系古希腊健康女神之意,后以health代替 hygiene,应称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但仍可习 称心理卫生。心理卫生通常有四层含义。
A.“卫生”是“健康”的同义语,是一种状态,说某 人的心理是卫生的,也就是说某人心理处在健康状态;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1.健康概念及其演变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它成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宪 章中就明确提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躯体上、心 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1986年,世界卫生协会年会发出“健康还要包括 良好的道德品质”宣言,进一步丰富了健康的内 涵,使心理健康和健康的内容更加完整。
or mental disorders)”:指由于器质性 或功能性损害导致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 宜的方式行事,以致其行为与社会生活不 相适应,这也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对象。 本课仅限于精神病外的部分常见的功能性 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生物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 标准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 情愉快。
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 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 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 满希望;
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 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 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 情绪;
情绪反应适度。
3、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 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B.“卫生”也指一种习惯行为方式,
说某人讲究心理卫生,意指说某人以
符合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状态)的
行为方式;
C.心理卫生指一项工作,这种工作从狭 义上讲,指预防精神疾病发生,保证精神 病人享有的治疗和人道待遇,促使精神疾 病尽快康复和减少复发的工作。
D.心理卫生常常是心理卫生学的同义语, 心理卫生学是研究如何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如何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以达到 心理健康状态的应用性学科,现在也称为 健康心理学。
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应具有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孔子关于年龄特征的思想
吾十有五,而志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
名称 胎儿期 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时间 从受孕到出生 0-1 1-3 3-7
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 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 取。
4、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 前提,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 况。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拥有广泛而深厚的 人际关系。 能用尊重、信任、友爱、 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 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 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涵义
▲没有心理疾病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 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 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 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 能够实现。
心理健康“灰色区人”理论
各种非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各种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白
纯白
健康人格
自信心高
适应力强
浅灰色 各种由生活人际关系 压力而产生心理冲突 与障碍的人
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
顽固执拗。
6、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 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 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
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
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7、社会适应良好
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对社会环境 的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的反应。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 较快地适应自己所处的各种环境;能面对 现实,接受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 又不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
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
能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
5、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 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 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心理健康的人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为, 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 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有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自制力, 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
异常心理
异常心理的概念
以异常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称为异 常心理学或变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 (psychopathology)。
异常心理是指人的感知、思维、情感、智能、 判断、行为、记忆及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 特征发生异常。
异常心理可分为广义及狭义两种。 广义是指所有偏离正常的心理过程或行为; 狭 义 一 般 指 “ 心 理 障 碍 ( psychological
服务 无 需 人员
心理咨询员 社会工作者
深灰色 各种变态人格 与人格异常、 障碍的人
心理医师 心理门诊大夫
黑 纯黑 精神病 患者
精神病 医生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 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 并且能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和求知欲望。
2、情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