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霍乱防治指导方法和总结

医院霍乱防治指导方法和总结
医院霍乱防治指导方法和总结

医院

霍乱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尤以霍乱最为严重,根据正定县疾控中心要求,为了更好地让医护人员掌握霍乱防治知识,我院2016年8月5

日下午在二楼会议室举办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采取授课为主,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这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领导很重视,对培训工作作了重要安排,要求培训内容必须结合实际。

二、精心准备,确保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我们针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管理专业的业务要求和防制工作特点,明确专业人员的职责,确定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霍乱的流行病学、疫点疫区的处置、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和完善了我院医务人员的诊断及防治技能,知晓了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如何处理及规范用药正确治疗等必备知识,掌握了霍乱防治的控制目标。

在培训总结会上,我卫生院院长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署,并对防制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一旦发现霍乱病例或疑似病例,立即进行早报告、早处理、早隔离、早治疗。

医院

2016年8月5日

医院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我院今年仍要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辖区内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

一、培训目标

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一)使我院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掌握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加强专业人员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我院及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掌握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辖区内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时间

8月5日上午9:00至11:30

疾病控制工作方案

疾病控制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强化防保体制内部管理,创造性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取得的防病成果,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特定以下方案: 一、目标及任务 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法制化管理。 (二)、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1、加强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4月1日至11月30日开设肠道门诊,并按标准做到规范、齐全,认真做好登记,按时上报疫情,实行腹泻病月报制度。 2、加大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力度,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努力做好每年艾滋病宣传日活动。 3、加强对结核病人的管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报告率,做好结核病的转诊、登记、上报及追踪、督导治疗工作。 4、加强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控制,根据疫情情况,开设发热门诊。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等防治工作。

5、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工作,及时上报、处理总结。 6、加强传染病的防治监测,重点对甲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监测、流调、报告等工作。 (三)、加强疫情上报工作。认真抓好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人的登记,及时准确报告疫情,认真填写好报告卡和报表,及时准确网上上报疫情。每周主动到各科室进行监测搜索,督导疫情上报工作。 (四)、认真做好0-5岁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登记、上报、转诊、流调、疫点处理及愈后的访视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成立组织 1、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院长 成员: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公共卫生科主任 内一科主任 内二科主任 妇产科主任 外一科主任 外二科主任 针灸康复科主任

医院霍乱防治培训计划和总结

医院霍乱防治培训计划 和总结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医院 霍乱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尤以霍乱最为严重,根据正定县疾控中心要求,为了更好地让医护人员掌握霍乱防治知识,我院2016年8月5日下午在二楼会议室举办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采取授课为主,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这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领导很重视,对培训工作作了重要安排,要求培训内容必须结合实际。 二、精心准备,确保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我们针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管理专业的业务要求和防制工作特点,明确专业人员的职责,确定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霍乱的流行病学、疫点疫区的处置、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和完善了我院医务人员的诊断及防治技能,知晓了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如何处理及规范用药正确治疗等必备知识,掌握了霍乱防治的控制目标。 在培训总结会上,我卫生院院长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署,并对防制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一旦发现霍乱病例或疑似病例,立即进行早报告、早处理、早隔离、早治疗。 医院

2016年8月5日 医院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我院今年仍要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辖区内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 一、培训目标 重点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一)使我院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掌握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加强专业人员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我院及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掌握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辖区内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时间

霍乱病防治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宣传栏 霍乱病防治专刊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霍乱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二、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能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三、什么人容易感染霍乱? 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四、什么时候容易得霍乱? 我国的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流行高峰。 五、霍乱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是多少? 潜伏期为数小时-五天,通常2-3天。粪便阳性期间有传染性,

通常至恢复后几天。偶有携带者传染期持续数月。对霍乱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可缩短传染期。 六、如何发现自己感染霍乱? 有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并做霍乱弧菌的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检查,已确定是否感染。在霍乱疫区内或近日去过霍乱疫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粪便做霍乱细菌学检查。 七、感染霍乱后应如何做?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生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两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以解除隔离。感染霍乱后,不接受隔离治疗,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的行为,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八、霍乱怎么传播? 霍乱是可以通过饮水或食用被霍乱弧菌传染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物和接触霍乱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以及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径传播。 九、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预防霍乱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把好一张口”预防病从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前言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 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疫情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5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防治知识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 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

医院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以下哪些条件可以诊断霍乱或疑似霍乱 A. 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B. 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 C. 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3被以上增长 D. 在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吐泻症状,不能以其他愿意解释者 E.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分辨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3、确诊为霍乱后,除补液治疗外,尚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一般需要多少 天? A.2 B.3 C.4 D.5 E.6 4、霍乱常见的并发症是 A. 低钾综合征 B. 尿毒症 C. 大关节炎 D. 急性肺水肿 E.代谢性酸中毒 5、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6、O1群霍乱弧菌A、B良种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型是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7、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8、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9、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几 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10、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1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泻因子是 A.CT肠毒素 B.鞭毛 C.毒素共调节菌毛 D.血凝素 12、下面有关霍乱弧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弧菌科弧菌属 B.革兰染色阳性细菌 C.显微镜下观察呈弧状或短杆状 D.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 13、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A. 高渗性 B. 等渗性 C. 低渗性 D. 脓血便 14、有极少数的换乱病人尚未出现泻吐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 A. 轻型霍乱 B. 中型霍乱 C. 重型霍乱 D. 爆发型霍乱或干性霍乱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确诊为霍乱后,除补液治疗外,尚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一般需要多少天?() A.2 B.3 C.4 D.5 E.6 3、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4、O1群霍乱弧菌A、B良种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型是()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5、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6、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 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7、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 培养1次,连续几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8、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泻因子是() A.CT肠毒素 B.鞭毛 C.毒素共调节菌毛 D.血凝素 10、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A. 高渗性 B. 等渗性 C. 低渗性 D. 脓血便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 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5、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短于在食物中存活的时间。 () 6、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7、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 感。() 8、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显性感染。() 9、霍乱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10、血清学检查可作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的依据。()

XX省 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方案

XX省2019 年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指导 方案 一、目的 通过对我省部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县(区)、乡 三级医疗单位肠道门诊的指导,以了解我省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 治工作部署与落实情况,并对其分析、总结和评价,从而推动全 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检查对象 每个市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 1 所市级及以上的医院肠道门诊;抽样检查 1 个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 1 所县级综合医院。 三、检查内容 (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贯彻省卫生计生委、 省疾病预期控制中心关于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准备工作的情况, 了解肠道传染病部署实施情况,填写表1。 2.了解市、县、乡腹泻病登记数和检索数。查看4 月以来肠 道门诊登记、检索报表,以及实验室检测记录。 (二)市、县、乡医院: 了解肠道门诊的管理模式及其运转情况,抢救器材、消毒设施、采样用具是否到位;有无医疗抢救小组,查看肠道门诊登记薄,核对登记检索情况。

表 1 市(县、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布署情况 1. 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治计划或预案: ① ② 2. 发文单位:① ② 3.会议、培训:(现场查看有关文件、材料、签到 表) ①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 数。 ② 名称或种类时间对象人 数。 ③ 演练组织单位时间对象 人数。 4.组织:领导小组(有、无)人数;24hr 值班(是、否); 疫情处理组(有、无)人数; 消杀组(有、无)人数;肠道门诊开诊时间; 应开诊数个,已开诊数个; 自查时间:覆盖个县区(市级填写)或个乡镇 (县区级填写)占% (/ 。 注:使用金标初筛地区不填写实验室检测数 有无霍乱弧菌外环境检索:检索水样份,海(水)产 品份,熟食品份,其他标本。(现场查看采 样记录和实验室检测记录) 5.卫生宣传

霍乱知识宣教

霍乱知识宣教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水源、食物污染、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病人的吐泻物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饮水后,易造成暴发流行。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腹泻,少数严重者可有剧烈吐泻、脱水、肌肉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为了及时救治病人,防止疾病扩散,护士应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下述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本病为了严密隔离,要求住单间,禁止家属探视和病人走出房间,故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应耐心向病人说明隔离是避免感染扩散,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消除恐惧、孤独情绪,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轻型腹泻者可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营养的半流食物或软食为宜,补充含钾、钠丰富的果汁、蔬菜等,不宜食香蕉及其它润肠食品或高渗液体,以免加重腹泻或脱水。重型腹泻病人禁食,以利肠道充分休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和营养。 【休息、活动指导】因病人腹泻、呕吐频繁,体力消耗大,应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床单清洁、舒适,营造一个安逸的环境,使病人能安心静养,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用药指导】 1.补液疗法: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根据病人腹泻的轻重、脱水程度可采用静脉和口服补液法。(1)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型病人。因剧烈吐泻,引起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临床上可出现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体内电解质紊乱,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快速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能迅速增加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故首先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推注和滴注,待血压回升后改用含糖541溶液(每升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液20ml)或3:2:1溶液(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1份)。输液过程中,告诫病人及家属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是纠正脱水后,小儿和老年人要注意防止肺水肿发生。(2)口服补液:口服液体中电解质及葡萄糖浓度与血浆比较,大致是等渗的,因此适用于轻、中型病人或重型病人经静脉补液后病情好转者。其方法是将口服补液盐1包溶于500ml 温开水中服用,每天可饮2~3包。 2.抗菌药物:只能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与输液同时使用,能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可任选其中一种,连服3天。 【隔离知识指导】 1.严密隔离,应关闭门窗,严禁病人走出房间和家属探视。 2.病人的餐具、衣服、治疗用物用1:50的84液浸泡消毒处理,其呕吐物及大、小便用1:50的84液等量搅拌,1小时后倾倒。 3.隔离期限:临床症状消失6天后,大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4.密切接触者须与病人一样隔离,可口服强力霉素、四环素、氟哌酸等预防。 【出院指导】 1.饮水饮食卫生:严禁喝生水及进食不洁食物。 2.消灭苍蝇、蚊子、老鼠等传播媒介,保持环境清洁。 3.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职称:成绩: 一、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到“()”里 1、霍乱是(1)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疾病。 2、典型霍乱分以下三期:(2) A、泄吐期、反应期、脱水虚脱期、; B、发热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C、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少尿期; D、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 3、霍乱的报告实现:(2 ) A、城镇4小时、农村12小时; B、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 C、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D、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4、肺鼠疫隔离期:(4 ) A、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菌阴性; B、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痰菌阴性; C、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4次痰菌阴性; D、临床症状消失后,连续5次痰菌阴性。 5、鼠疫特异性治疗:( 4 ) A、青霉素; B、病毒唑; C、林可霉素; D、链霉素。 6、肺鼠疫潜伏期为( 4 ) A、1-6天 B、4-7天 C、一周以上 D、数小时至3天 7、怀疑有感染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后,一般应根据其潜伏期决定隔离观察的时间,鼠疫是几天(4 ) A、一天内 B、1-3天 C、2-5天 D、9天 8、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4) A、性接触; B、血液接触; C、母婴接触; D、近距离呼吸道传播。 9、、HIV感染人体后的三期:(1) A、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B、无症状感染、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 C、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 D、急性感染期、艾滋病期、无症状感染期。 10、WHO对艾滋病扩大的监测诊断标准(1) A、体征减轻,大于10%或恶病质,伴有腹泻或发热 B、持续性发热超过3个月 C、白细胞减少 D、伴有皮疹 11、SARS临床诊断思维错误的是:( 3 ) A、不是“SARS”:进入正常医疗程序; B、不像“SARS”:医学观察; C、疑似“SARS”:留院观察,双人间病房; D、临床诊断:定点医院,单人单间病房。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1)

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确诊为霍乱后,除补液治疗外,尚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疗程一般需要多少天?() A.2 B.3 C.4 D.5 E.6 3、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4、O1群霍乱弧菌A、B良种特异性抗原的血清型是() A.小川型 B.稻叶型 C.彦岛型 D.O139 5、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6、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 型()?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爆发型 7、对霍乱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6天后,并隔日粪便 培养1次,连续几次致病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A.1 B.2 C.3 D.4 8、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9、霍乱弧菌的主要致泻因子是() A.CT肠毒素 B.鞭毛 C.毒素共调节菌毛 D.血凝素 10、霍乱患者腹泻粪便为() A. 高渗性 B. 等渗性 C. 低渗性 D. 脓血便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 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 5、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短于在食物中存活的时间。 () 6、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7、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 感。() 8、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且多为显性感染。() 9、霍乱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10、血清学检查可作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的依据。()

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

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 辖区医疗机构,中心相关科室: 霍乱是xx市重点防治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我市曾是霍乱的重点疫区,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较大流行。在市、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下,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从200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未报告霍乱病例。研究表明,我区自然、社会及生物因素均适合霍乱的发生和流行,由于全国霍乱疫情尚未停息,福建省及xx市其他地区近年来陆续有报告个别病例,我区2017年霍乱防治工作形势仍相当严峻。为了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和外环境的污染情况,掌握霍乱疫情的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根据2017年福建省和xx市霍乱监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2017年xx区霍乱监测工作方案如下: 一、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早期识别和控制暴发疫情,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 2、了解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耐药性及菌型变迁情况; 3、了解外环境和各类食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霍乱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点的设置 我区继续为省级霍乱监测点和xx市一类监测地区。根据我区历年霍乱监测情况、所处地理位置和医疗机构分布等特点,设立我区腹泻病人、海(水)产品和外环境水样监测点。 1、x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级机关医院、xx儿童医院(5岁以上儿童),十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腹泻病人监测点。 2、辖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以及污水或河沟汇流入海处及其它可疑海(水)产品生产经营场所为海(水)产品监测点。 3、xx公园及出入水口、xxx、xx公园等处为外环境水样监测点。 三、监测内容和任务 (一)疫情监测 1、疫情报告

霍乱防治培训计划和总结

2011年手足口病防治培训总结 根据省、市年初任务目标,结合我县今年制定的手足口病防制工 作方案,建湖县疾控中心于2011年5月23日,在中心南四楼举办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全县15个镇的传染病管理专业人员及5个 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的保健科长参与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大多数学员有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历,具有较为丰富的流行病学经验。培训采取 授课为主,讨论为辅的方式进行。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这次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领导很重视,对培训工作作了重要安排, 要求培训内容必须结合实际。为提高培训效果,我中心就举办本次培 训班的背景、意义及学员对培训的建议和要求做了调查。学员共提要求或建议20人次。培训时县中心领导也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 讲话。由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培训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二、精心准备,确保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我们针对传染病管理专业的业务水平,结合传染病控 制工作,明确传染病管理专业人员的职责,确定传染病管理专业人员 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行了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的全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措施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和完善了各镇传染病管理专业人员的 诊断及防治技能,知晓了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如何处理及规范用药

正确治疗等必备知识,掌握了手足口病乱的控制目标。 在培训总结会上,县疾控中心陆局长、王主任对培训的内容进 行了总结,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布署,指出了下阶段传染病防 治工作的重点,就县对镇、镇对镇和镇对村培训、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一旦发现病例,立即进行早报告、早处理、早隔离。要求各单位近期做好3件事,一是办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二是4月 1日—10月31日恢复肠道门诊;三是积极进行现场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测试,全部合格。 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三 日

最新霍乱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以及标准答案资料

溧阳市2017年霍乱防治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霍乱的传播途径: A.水 B.食物 C.生活接触 D.苍蝇媒介 E.血液 2、以下哪些条件可以诊断霍乱或疑似霍乱 A. 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B. 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 C. 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3被以上增长 D. 在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吐泻症状,不能以其他愿意解释者 E.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分辨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及接触史 3、对所有疑似霍乱的病人需要采集的标本是 A.尿 B.血液 C.大便 D.痰 E.脓液 4、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A、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5、治疗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的抗菌药物是 A.链霉素 B.四环素 C.环丙沙星 D.SMZco E.多西环素 6、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A.1~7天 B.1~3天 C.2~14天 D.3~10天 7、霍乱救治补液原则是? A.纠酸补碱 B.注意补钾 C.先盐后糖 D.先快后慢 8、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 A、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 B、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 C、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 D、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 9、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 A.全年 B.5~11月 C.1~4月 D.7~10月 10、目前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属于 A. O1群古典生物型 B. O1群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 C. 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 D. O1群和O22群 二、是非题 1、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 2、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碱,及时补钾。() 3、霍乱排菌期为1~5天。() 4、霍乱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 5、霍乱弧菌对热、干燥、直射日光、酸及常用消毒剂都很敏感。()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依据 学校疾病或传染病防治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疟疾等疾病。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风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常年坚持对学生进行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机构所有职工都有义务参加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加强领导 成立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的疾病或传染病管理实行校长、卫生主管负责。学校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有关疾病或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全体教师 三、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全体师生树立起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强体质;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 3.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 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净,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食用,自家的剩饭剩菜、海产品等食用前,一定要烧熟煮透; 4.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5.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做好校内的环境卫生,包括消灭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以及臭虫等有害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

霍乱的防治知识

霍乱的防治知识 昨天进入立夏季节,是春季到夏季过渡时期,也进入了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提醒市民注意,谨防肠道传染病发生。霍乱是我国重点防范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更应做好此病防治工作。 霍乱防治知识17问: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检疫条例》规定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 2、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3、霍乱的传染源是什么? 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4、霍乱流行概况如何?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 次世界性大流行。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2003年,WHO 报告45个国家111575例病例。 5、感染霍乱后有哪些症状?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XXX肠道传染病防治方案

20XX年XX镇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夏秋季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今年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控制在低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本镇肠道传染病的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按照市卫生局有关霍乱防治工作要求及霍乱、脊灰、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科学防治”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业务培训,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信息收集、疫情监测、病人的诊断与救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 二、病例诊治与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根据国家制定的霍乱、脊灰、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在诊疗过程中,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者,辖区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填写传报卡,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各医疗机构凡发现并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霍乱、大肠杆菌0157病例和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报告镇防保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网络直报。 (二)病人的诊治 1、各医疗机构应成立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抢救治疗组,负责本院的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努力降低病死率。 2、本镇发现并诊断为霍乱确诊病人或带菌者,应将病人转送至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未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应由XX 中心卫生院用救护车将病人转送至XX XXXXXXXXX隔离治疗。

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霍乱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严重的可发生剧烈的吐泻,排大量米汤样大便,容易造成严重失水,肌肉痉挛,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是我国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耒巨大的灾难。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霍乱只在印度和孟加拉有少数病例报告。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但O139霍乱的流行范围和报告病例数至今仍少于埃尔托霍乱。 二、霍乱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水传播水 在传播霍乱时起主要作用。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江河、河渠、池塘、

湖水、井水和港湾海水等极易受到污染。我国农村夏秋季人们有喝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泡蔬菜、水产品等习惯,这些习惯增加了霍乱经水传播的机会。经水传播呈现暴发性流行,病人多沿着被污染的水源分布,在水体含菌浓度较低或细菌毒力较弱、人群免疫力较高的地区,也可出现散发病例。 2、食物传播 霍乱可以通过食物传播。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仅次于水,但在已有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轻型和临床型病人,污染食物而引起传播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 3、生活接触传播 与病人或带菌者直接接触或接触了被埃尔托弧菌污染的物品也可发生霍乱。接触传播多在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发生,常在小范围内引起感染。如出现一户多例现象。但本型传播与食物型、水型传播不易截然分开。不应只因多发疫源地的出现即断定为日常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 本病流行时苍蝇可以带菌。有人曾从染有霍乱的疫船以及从疫区中捕获的苍蝇身上检出埃尔托弧菌。各类带菌者流行病学意义的大小,与带菌者本人的职业、居住条件、卫生、文化水平等因素关系密切,其中职业尤为重要。 三、怎样预防霍乱 1、搞好家庭和个人饮食卫生。 2、搞好饮水卫生。 3、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四、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