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详案:散步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20240416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20240416](https://img.taocdn.com/s3/m/67320c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a.png)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20240416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与动作》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散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音乐中的节奏与旋律,运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步》的旋律与节奏,并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 增进学生对集体合作的认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与动作的协调。
教学重点:独立演唱《散步》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动作图解、彩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学生们跟随音乐一起做《散步》的动作,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弹奏《散步》旋律,学生跟随音乐学唱。
b.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快慢,学习相应的动作。
c. 分组练习,学生相互纠正动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例题讲解:a. 教师示范演唱与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动作与节奏。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散步》,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b. 学生分组进行动作表演,相互评价,提高动作质量。
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散步》歌谱2. 音乐节奏与动作要领3. 学生分组表演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散步》,并尝试创编新的动作。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尝试将音乐与动作相结合,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与动作的协调。
3. 作业设计:作业的创编与家长参与。
一、音乐节奏的掌握与动作的协调a. 以身作则: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https://img.taocdn.com/s3/m/dbc026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4.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一、教育目的: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通过这一过程让幼儿逐渐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
2、通过幼儿在散步中的体验,加深幼儿对身体、自然和生活的认识。
3、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积极倡导班级和谐的氛围。
二、教学内容:1、音乐课:《散步》2、德育课:幼儿散步。
三、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了解音乐,提高其音乐素养。
2、通过散步的方式,促进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集体欣赏法:让幼儿先听一边《散步》音乐,接着展开课程教学。
2、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呼吸,自由体会,自由舒展。
3、情境教学法:教师营造出“散步”这样的情景,让幼儿自然融入其中。
五、教学环节:1、导入讲解“散步”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想一想,打算今天散步去哪里?谁能告诉大家去哪里比较好玩?为什么?2、教师引导唱《散步》3、幼儿欣赏《散步》4、唱《散步》5、舞步引领唱完,教师简要讲解唱歌的边走边唱的方法。
6、带领幼儿一起上路7、幼儿跟随教师行走教师跟头并带领幼儿一步步行走,同时模仿唱歌,并引领幼儿当场作出相应动作。
六、教学反思:散步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这次的教学,幼儿们能够更有感觉的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同时更加认识身体和周围环境,提高欣赏的能力,充分发挥想象色彩,同时增强班级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一切相关优点,不断磨练,不断加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e30bd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04.png)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大班音乐教材为《散步》,歌曲内容描绘了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散步的场景,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描绘了小朋友们在大树、小花、小鸟的陪伴下散步的情景,第二段则表达了小朋友们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惜。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熟练地演唱《散步》这首歌曲,并能够用愉快的情绪表现出来。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让他们懂得珍惜和保护环境。
3. 通过音乐教学,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演唱《散步》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以及如何用愉快的情绪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频设备2. 学具:歌词卡片、小手拍、颜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户外散步,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散步的乐趣。
2. 歌曲学唱:(1)教师播放《散步》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教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幼儿跟唱,教师逐一纠正发音和音准。
3. 歌曲表演:(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同时进行角色表演。
4. 歌曲练习:(1)教师播放歌曲,幼儿独立演唱。
(2)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演唱,大家评价。
5. 歌曲展示:(1)邀请家长来到教室,观看幼儿的表演。
(2)幼儿们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散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大树、小花、小鸟等图案,标注歌曲中的关键词,如“大树”、“小花”、“小鸟”等,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散步》这首歌曲,并演唱给家长听。
2. 答案: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散步》歌曲,并向家长介绍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散步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024年大班音乐教案散步
![2024年大班音乐教案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8db693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1.png)
2024年大班音乐教案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三章《快乐的生活》,详细内容为“散步”部分。
通过学习歌曲《散步》,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与同伴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唱出歌曲《散步》,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同伴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曲《散步》歌谱、教学挂图。
2. 学具:小乐器(如沙锤、铃铛等)、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在校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回到教室,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激发幼儿对散步活动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高。
(3)分组练习,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旋律,进行讲解和示范。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小乐器,让幼儿分组进行节奏练习。
(2)幼儿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与散步相关的画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并让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全体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散步》,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散步》2. 歌曲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强3. 歌曲旋律:音高、音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散步相关的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示例答案:画面描述:一个晴朗的下午,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红一起在公园里散步。
他们看到了美丽的蝴蝶、可爱的小鸟和五彩斑斓的花朵。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7da148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2.png)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一、教学目标1.学习及演唱《散步》这首歌曲。
2.了解“散步”的概念,并掌握与“散步”相关的歌曲知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
2.PPT课件。
3.散步图片。
4.散步软玩具。
三、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音乐五线谱,让学生听后识曲。
2.引导学生唱出一些散步相关的儿歌,如:《小蜜蜂》、《小兔子乖乖》、《小白兔儿乖乖》等。
正式学习1.教师播放《散步》这首歌曲。
2.引领学生听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歌曲节奏、旋律上。
3.教师重点讲解歌曲中出现的生词及意思。
4.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唱这首歌曲。
巩固练习1.播放音乐,让学生跟唱歌曲。
2.让学生观看散步图片,并通过图片感受和创造散步的节奏。
3.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散步”的形式或者玩具进行表演。
结束1.温馨提示学生坚持散步是有益的,可以锻炼身体,增加记忆力。
2.教师反复唱散步这首歌曲,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音乐。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中,我结合科学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感悟歌曲《散步》的内涵。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生动形象的散步图片和软玩具,激发了学生的表演天赋。
2.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方式,创建多种情境供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如唱歌、看图片、创造形式、表演等等,增加课程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度。
3.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即使是平常不爱积极表现的同学也能很好的融入教学氛围。
4.直观,动手是学前教育的最佳方式,适当让孩子动动手,能使他们在动作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总之,在这门课中,我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教育中乐在其中,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和成长。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2d29e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c.png)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大班音乐领域:散步教案。
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
教学内容:学习并演唱歌曲《散步》,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体验音乐与行走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演唱歌曲《散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 学会用稳定的步伐跟随音乐节奏行走。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散步》的演唱,特别是音准和节奏。
2. 重点:学会跟随音乐节奏稳定的步伐行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歌曲《散步》乐谱、行走路线图。
2. 学具:幼儿手持小红旗,代表团队荣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散步》。
2. 歌曲学唱:教师播放歌曲《散步》,引导幼儿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行走练习:教师示范跟随音乐节奏行走,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 团队协作: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手持小红旗,进行团队竞赛,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歌曲《散步》的歌词、行走路线图、重点音符和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散步》,并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2. 答案:幼儿能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散步》,视频中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节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能正确演唱歌曲,是否掌握了跟随音乐节奏行走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在下节课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带领幼儿在户外散步,教师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感受音乐与行走的结合。
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
二、歌曲学唱歌曲学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8d33c9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2.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一、教学背景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而散步则是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社交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交往。
本教案将以散步为主线,通过音乐的运用和情感交流,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节奏、步伐和和声,同时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与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2.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陈述表扬和互相理解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同理心;2.强化幼儿的爱与关怀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2.发展幼儿的良好审美意识和音乐素养,提高感知觉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节奏、步伐和和声;2.引导幼儿良好地表演音乐,促发发挥想象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1.教学活动本教案中将通过以下活动方式来实现教学内容:1.进教室集体准备2.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幼儿以音乐为指导,进行简单的运动;3.活动中,突出欢快活泼的基调,让幼儿在欢快中不断地锻炼动作和身体协调能力;4.活动后,通过收音乐、提问、评价等形式,帮助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巩固知识与能力。
2.教学步骤本次活动分为以下步骤:1.教师讲解活动目的和流程;2.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调节幼儿状态;3.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幼儿以音乐为指导,进行简单的运动;4.引导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中,学习跑、跳、踢腿、跟进等简单动作;5.分成小组进行活动,让幼儿相互协作配合,完成简单的队形变换;6.活动结束,通过练习回顾、分享交流等形式来巩固本次活动的知识。
五、教学手段1.PPT进行简单的讲解;2.音乐播放设备;3.学生单独和小组活动。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https://img.taocdn.com/s3/m/277ed9b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1.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_1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散步音乐的特点及节奏感。
2.发掘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散步》。
2.节奏和动作配合。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教师带领幼儿们回忆早上上学时的情景,表现一个路上的散步,引导幼儿走起来,感受散步的动作节奏和步伐,通过引导幼儿自然地进入散步状态,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播放歌曲《散步》并现场演示,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走起一步又一步。
这首歌曲的特点是优美动听、易于记忆,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反应。
教师利用播放器反复演示,让幼儿逐渐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
三、合作训练幼儿们分成小组,彼此配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走路的场景。
这既锻炼了幼儿的协作能力,又起到了巩固歌曲节奏和动作的作用。
教师在实践中随时纠正幼儿的动作和节奏,帮助幼儿提高综合能力。
四、个性展示幼儿进入个性展示环节,每位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走路边展示自己的舞蹈动作,唱出歌曲的旋律。
这种展示方式,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提高、表现能力的增强,并且既可以在班级内部展示,也可以在更高层次的外部展示中得到进一步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情境导入 -> 教学内容呈现 -> 合作训练 -> 个性展示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情境引导幼儿产生兴趣,增加适应性和掌握能力。
2.演示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让幼儿观看和听到,更容易掌握散步方式和音乐节奏。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创造宽松、舒适的学习气氛。
4.个性展示法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让每位幼儿都得到更高的展示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彰显个性,激发自信。
教学评估1.学习效果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习惯和动作,为下一次教学动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法。
2.教学反思评估教师在教学后进行总结,提高教学方法,采纳反馈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和创新。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0432c7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d.png)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案:大班音乐教案——散步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程》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欣赏《散步》和歌曲学唱《散步》。
音乐欣赏部分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歌曲学唱部分让学生学会合唱《散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学会合唱《散步》,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学生能够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散步》的合唱部分,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旋律和节奏,注意音准和音色的和谐。
重点:音乐欣赏《散步》,学生需要通过聆听和感受,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设备、乐谱、指挥棒学具:幼儿音乐课本、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花园进行散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引导学生聆听周围的声音,感受音乐与自然的融合。
二、音乐欣赏《散步》(5分钟)教师播放《散步》音乐,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歌曲学唱《散步》(10分钟)教师教唱《散步》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引导学生学会合唱。
四、分组练习(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走路者、说话者、微风),进行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课堂展示(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展示自己的合唱和角色扮演。
教师对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散步》的旋律线条,标注出歌曲的高音和低音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旋律。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的《散步》歌曲,并唱给家长听。
2. 请学生回家后,画出自己理解的《散步》情景,明天带来学校和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花园进行散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082196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c.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一、教学目标:1. 学习《散步》这首歌曲的曲谱、歌词和节奏。
2. 学习基本的音乐节奏,并能合理运用。
3. 发扬幼儿天性,爱护自然。
4. 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
5. 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播放器、CD盘、幼儿乐器、材料等。
2. 制作班级手鼓。
三、教学内容:1. 唱歌:发放音乐乐器,让幼儿一起跟着唱《散步》这首歌曲。
唱过一遍后说明曲谱和节奏。
2. 制作手鼓:老师让幼儿自己制作班级手鼓,让幼儿用自己的小心灵制作出自己心中的手鼓,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3. 散步:教师带幼儿到校园附近的公园进行散步。
让幼儿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可以边散步,边唱唱跳跳的活动。
并让幼儿回校后表达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好景象,让幼儿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增强他们的自然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温暖身体:适当的运动是为幼儿们上体育课或音乐课做最好的准备。
2. 激发兴趣:教师挑战幼儿使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幼儿们随着节奏摆动身体,打动他们的心灵。
3. 观察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教师使用的不同乐器,并让他们试着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不同的乐器发出音乐声。
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天赋。
4. 奏乐:教师将歌曲的音符和节奏以手机软件的形式发送到每名幼儿的手机上,为幼儿们提供手鼓、滑铁环等小乐器,并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和小乐器来演奏乐曲。
5. 唱歌:让幼儿伴奏自己的手鼓,用自己的声音唱出这首歌的美好,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情感。
6. 出外活动:为幼儿带上手鼓、滑铁环等小乐器,到校园附近的公园散步,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之中,让他们自由的感受景色和自然。
7. 闭合:引导幼儿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而掌握散步的意义。
五、教学方法:1. 学以致用法: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评价的过程,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2. 听、唱、演法:将歌曲的音符、歌词和节奏带到幼儿面前,通过教师的演示、幼儿的听、唱、演的过程,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大班音乐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26e373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9.png)
大班音乐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生活》,详细内容为《散步》这一课。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散步》的旋律、歌词及基本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词的理解、记忆及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歌词卡片、节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播放《散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散步》的歌词,逐句教唱。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旋律片段,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提高演唱效果。
5. 小组合作演唱(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注意团队合作,力求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教师评价各组演唱,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散步》2. 歌曲节奏、旋律片段3. 歌词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散步》,录制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音乐,探讨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音乐现象,提高音乐素养。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2b5508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1.png)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生活》,详细内容为《散步》。
通过歌曲《散步》,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强弱规律,学习简单的节奏打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歌曲《散步》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其能正确地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强弱规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演唱以及节奏动作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节奏卡片、小鼓等。
2. 学具:小铃铛、沙锤、动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散步,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分组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词和旋律。
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3. 节奏打击(5分钟)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分组进行节奏打击练习,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共同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幼儿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幼儿评价。
组织幼儿进行节奏打击比赛,增强他们的节奏感。
全班幼儿集体演唱《散步》,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散步》2. 歌词:附上歌词卡片3. 节奏:强弱规律、节奏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散步》,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如改编《散步》的歌词,或创作新的节奏动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强弱规律的掌握。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ff8ff82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1.png)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听歌、跟唱和舞蹈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其审美水平;•让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培养其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兴趣。
1.2 教学准备材料:《散步》音乐录音、音乐器材、活动器材等。
环境:音乐室或大班教室。
1.3 教学过程1.3.1 步骤一:引入新学科•教师向幼儿介绍《散步》这首歌,并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教师邀请幼儿自由舞蹈或儿歌,以活跃气氛。
1.3.2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1)听歌环节: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认真聆听;•(2)跟唱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歌曲跟唱,让幼儿熟悉歌曲曲调和歌词;•(3)活动环节:为幼儿准备活动器材,如花环、黄色布制的太阳等,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活动,模拟在自然中的散步场景。
1.3.3 步骤三:巩固新知识•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幼儿自由舞蹈或儿歌活动,鼓励幼儿表演自己的才艺,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1.4 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的歌曲认知、儿歌填词、自由舞蹈、活动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懂得分享、合作等。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亮点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幼儿参加活动,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首先,我采用自由舞蹈或儿歌的方式开启课堂,让幼儿主动表达情感,为之后活动打下基础。
其次,我在活动环节中,为幼儿准备了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器材,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最后,在巩固新知识的环节,我鼓励幼儿表演自己的才艺,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加强了幼儿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2.2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水平。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并不能完全理解歌曲的意境,无法完全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我认为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简洁地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含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情感。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a59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7.png)
散步大班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歌曲《散步》的优美旋律和歌词意境。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散步》。
2.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散步》的歌词、旋律和意境图片)。
2.钢琴一架。
3.学生分组标志。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内容,从而引入歌曲《散步》。
二、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教师解释歌曲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和音高。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演唱歌曲。
3.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指导,纠正发音、节奏和音高。
4.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分享学唱经验。
四、歌曲表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歌曲中的一个角色(如:散步的人、小狗、小鸟等)。
2.各小组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歌曲表演。
3.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散步活动,体验歌曲中的意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散步》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优美和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分享学唱经验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友谊。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03829fe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3.png)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散步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散步的概念和身体动作
•帮助幼儿学习一首与散步相关的歌曲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动感表现力
教学环节
热身
在上课前,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慢晃动身体、跳跃、挥动手臂等,为幼儿们做好音乐学习的准备。
导入
老师可让幼儿们谈论关于散步的话题,例如:在哪里散步、散步的好处等等。
歌曲学习
请幼儿们听老师演唱散步相关的歌曲,同时配合动作让幼儿们模仿。
在歌曲中,老师可加入一些散步相关的词汇,如“一步一步向前走”、“慢慢地走”等,帮助幼儿
记忆。
创作活动
请幼儿们跟随节拍,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身体创作简单的散步舞蹈动作。
老师可
以根据幼儿们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分为小组进行创作。
发散活动
将幼儿们分为两组,进行交替练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每组幼儿会有一名代表
模仿散步动作,其他人则为其作伴奏,创造一种有趣的散步氛围。
温馨结束
在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如可以用音乐配合
着深呼吸、舒展肢体等运动方式放松身体。
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综合锻炼,从而培养他们
的音乐表现力和动感表现力。
可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们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
在歌曲学习和舞蹈创作中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的反馈和总结,了解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散步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cada54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生活》,详细内容为“散步”主题音乐活动。
通过学习歌曲《散步》,让幼儿体验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散步》,并能用轻柔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的表现力。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并能用轻柔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图片等。
学具:小乐器(如沙锤、三角铁等)、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询问幼儿们喜欢散步吗?在散步时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美。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进行节奏变化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让幼儿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在校园里散步,让幼儿边走边唱歌曲。
(2)在散步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散步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让幼儿分组演唱歌曲,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散步》2. 歌曲歌词及节奏变化部分3. 歌曲主题:感受生活、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散步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自由发挥,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2. 作业题目:回家后,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散步》,并一起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1)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1)](https://img.taocdn.com/s3/m/488e92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9.png)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生活》,详细内容为“散步”主题活动。
通过学习,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散步》,并能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节奏的和谐。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增进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卡片、挂图。
学具:小鼓、沙锤、音乐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拟散步的场景,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鸟鸣、脚步声等。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高。
(3)组织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钢琴伴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节奏变化,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跟随歌曲演奏。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错误。
5. 音乐游戏(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传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散步》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主旋律3. 节奏:展示歌曲中的重点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散步》,并分享你在课堂上的收获。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散步》的教学,使幼儿感受到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并对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开展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193390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6.png)
大班音乐教案:散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和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散步》。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二)歌曲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用拍手的方式打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学生跟随音乐,独立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种乐器(如:铃鼓、木鱼、沙锤等)。
2.教师引导学生用乐器为歌曲《散步》伴奏,注意节奏和音量的控制。
3.学生合作完成音乐表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创意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场景,如:散步、牵手、欣赏风景等。
2.学生自由发挥,用舞蹈或造型表现歌曲情感。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3.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对音乐活动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散步》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在歌曲学习、音乐活动和创意表现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歌曲《散步》,还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和引导。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二)歌曲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用拍手的方式打节奏。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到歌曲中的‘滴答’声吗?那就是节奏,我们一起来拍拍手试试。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https://img.taocdn.com/s3/m/0a6b85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f.png)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散步》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大班音乐》的第10册,歌曲《散步》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歌曲《散步》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描绘了小鸟、小鱼、小虾等小动物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朗,富有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散步》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散步》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阶,以及歌词中的一些生僻的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琴、教学课件、歌词卡片、小动物手偶。
学具:歌词本、文具盒、小动物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去公园散步,观察公园里的动物和植物,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散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歌词记忆:教师将歌词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卡片记忆歌词。
同时,教师用电子琴弹奏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4. 歌曲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练习演唱歌曲。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5. 歌曲展示:每组学生轮流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散步》的歌词,并在歌词下方标注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散步》的歌词和旋律,让家长监督学生练习演唱。
2. 请学生观察大自然,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散步》的歌词和旋律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音高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散步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设计意图:
打击乐的节奏活动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课程,他们在音乐中体验打击乐的乐趣,在玩打击乐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
平常在班级开展的打击乐活动,基本都是配有背景音乐,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打击乐器,很少开展纯节奏的打击练习。
于是,我就萌发了要设计一节纯节奏、无背景音乐的打击乐练习。
习惯了音乐背景固有的节奏节拍,一下子没了音乐,没了固定的节拍,对大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我想通过纯节奏的练习,提高幼儿对节奏节拍的稳定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节奏能力。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符点音符的节奏。
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一张,双响梆子6个,圆舞板6个,大鼓1个,钹2个,三角铁6个,铃鼓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模声学念图谱
一天,两个好朋友约好了去郊外散步,你们听,谁来了?(录音放青蛙叫)
呱呱|呱呱|()
1、引出小青蛙,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提问:
①谁来了?②小青蛙是边走边叫着过来的,它是怎么叫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的叫声吧!“准备出发”(教师用脚给幼儿踩节奏点,以给幼儿节奏标准,“准备出发”每字为一拍)
2、引出小马,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教师:除了青蛙还有谁呢?我们仔细听!(录音放马步声)
的笃的笃|的笃的笃|()
提问:
①是谁来了?(幼儿自由发言)
②小马走路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图谱)
教师:小马可开心了,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有这么多的伙伴跟它一起玩,它还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散步呢,“准备出发”
4、连接前两句图谱,幼儿模声演绎
教师:小青蛙和小马玩着玩着还高兴的唱起歌来了,它们想一起合作给大家唱首歌,小朋友们跟它们一起唱吧,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
4、引出雨声,幼儿模声练习节奏
教师:正当小伙伴们玩的开心的时候,忽然乌云密布,你们猜要发生什么事了?
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呢?
滴答.0滴答.0|滴答.0滴答.0|()
教师:**小朋友听到的雨声可真好听,嘿嘿,原来是雨姐姐听到大家的歌唱的这么好听,也忍不住要唱上几句了,我们快和雨姐姐一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