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合集下载

长歌怀采薇的典故

长歌怀采薇的典故

长歌怀采薇的典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

“采薇”出自诗经典故,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因此古代“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而并非建功立业的抱负。

原文:《野望》
唐朝,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白话文:
傍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

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历史趣谈深度解析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

历史趣谈深度解析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深度解析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
导语:伯夷叔齐的故事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典故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
伯夷叔齐的故事
伯夷叔齐的故事发生于商周时期,被儒学尊为典范,史记匠才司马迁将其典故载入列传之首,流传至今。

伯夷、叔齐本为商代贵族孤竹君之子,孤竹君临死意欲将君位传于次子叔齐,但叔齐严守礼教,认为长子不继承君位,反倒让自己继承,是不仁不义之举,誓死推脱。

而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

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

后来又以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

自古多说二人高义,但汉代东方朔却说二人愚夫。

而且颇有道理。

二人“不食周粟”是“贤”还是“愚”,其实都有道理。

历史是统治阶级编写的,特别是中国历史向来是官方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现在的统治。

需要社会安定时,就赞扬伯夷叔齐这样“贤者”,需要改革时就批判这些“顽固派”。

其实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需要。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执行。

商王更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

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

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
伯夷叔齐本为商朝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原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
生活常识分享。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阅读训练(含答案)

九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安军①文天祥梅花南北②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北行途经南安军大庾岭时所作。

南安军:地名,今江西大余。

②南北:相传大庾岭是南北气候的分界岭。

③采薇: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最终饿死的典故。

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天祥的《南安军①》一词,完成小题。

梅花南北路②,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

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

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选出下列对本词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写梅花在风雨中摇曳,雨水濡湿了押着兵败后被擒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

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夷齐故里典故内容

夷齐故里典故内容

夷齐故里典故内容
夷齐故里是一个古老的典故,与商朝时期的伯夷和叔齐两位贤人有关。

他们是孤竹国国王的两个儿子,以贤德和礼义为重,逊让君位。

后投奔西岐,在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谏伐。

天下归周后,他们耻于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他们的品德和气节被后人称为“孤竹遗风”、“夷齐清风”,被圣贤孔子、孟子称为“古之贤人”。

南宋画家李唐创作出千古名画《采薇图》,描绘了他们独行其志、高风亮节的精神。

孤竹因夷齐而声名远播,被称为夷齐故里。

在夷齐故里,县城三街村有一口井,人称“夷齐井”。

据《永平府志》记载,井旁原有一铭:“夷齐居此,饮之而甘”。

明崇祯年间,永平府郡守陈所立在井旁勒铭,词云:“有洌者泉,在城之阴,凿井而甘,浚池而深,柳色花香,式畅予襟,夷齐饮此,当不易心。

”夷齐井因夷齐之清而清,表达了后人对古之贤人的敬仰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夷齐故里相关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不食周粟的故事

不食周粟的故事

【拼音】bùshízhōu sù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

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

【典故】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史记·伯夷列传》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

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反义词】卑躬屈膝
【示例】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更多信息请查看成语故事。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出自《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

伯,长也;夷,谥。

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

唐山新发现“义于高祖墨”玉圭,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史记。

夷齐“兄弟让国,扣吗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正是孤竹国管辖的区域。

这个古代方国建国很早,伯夷与叔齐历经了商和西周两个朝代。

当时它的管辖区域,据考古资料表明,大体包括现在秦皇岛市的全部,唐山市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现在的卢龙县城附近。

这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大量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可以用剩余粮食酿酒的农产品。

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
代作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

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

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

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作者:陈银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6期内容摘要:《采薇》是鲁迅《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之一,小说结局为伯夷、叔齐死于首阳山,至于死亡原因,大家说法不一。

简单看来,伯夷、叔齐是饿死的,但他们死亡的真相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流言蜚语乱传,伯夷、叔齐心理压力过大而死;其次是兄弟之间失和,不再互相敬重致死;还有一个死亡原因是他们失去了慎独精神。

关键词:鲁迅《采薇》流言失和慎独《采薇》的故事改编于《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互相让出王位,一起逃往西伯养老堂,文王死后,周王出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其不仁不孝,于是义不食周粟,隐居直至死于首阳山。

关于伯夷、叔齐的死因,大多人认为是他们失去薇菜而饿死。

这只是表面的原因。

其更深层次的真相在于流言的力量、兄弟的失和以及他们做不到的慎独。

一.流言的力量鲁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鲁迅是一个异数,他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逼着你思考,让你成为一个有深刻思想的人。

如果伯夷、叔齐的死只是简单的因为没有薇菜,那么《采薇》乃至《故事新编》就没有成为文学经典的必要了。

伯夷、叔齐丢失性命的真相其实是无比强大的流言力量。

对于恪守先王之道、讲究仁孝友悌的伯夷、叔齐来说,名声比生命还珍贵。

他们张口总是“为了乐器动兵,是不合先王之道的”“以下犯上,究竟也不合先王之道”,[1]只有认为自己是符合先王之道的人才会如此。

自命清高的伯夷、叔齐不屑于和普通民众一起供奉不仁不孝的周王。

为了保住名声,他们自视为善人,不食周粟。

越是自命清高的人越是注重自己的名声,也越是害怕流言的力量。

不只是伯夷、叔齐自己给自己的名声打上合格分数,大部分人也认为他们的名声是可歌可泣的。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姜太公因他们是义士而放走他们。

摔倒在街上,围观的群众知道他们是孤竹君的两位世子而连声赞叹并送上姜汤。

路上的山贼也知道他俩是“天下之大老”。

就连第一等高人小丙君也慕名来找他们。

儒学史话:夷齐饿死首阳山

儒学史话:夷齐饿死首阳山

儒学史话:夷齐饿死首阳山
夷齐是指伯夷与叔齐,是儒家称颂的品德高尚的贤人。

伯夷名允,叔齐名智,是殷代来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南)君的二子。

孤竹君死,遗命立叔齐为国君,叔齐让其兄伯夷。

伯夷以父命不可违而不受,不久出逃回避。

叔齐也不即位,也出逃回避,孤竹国只得立国君中子为王。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敬老尊长,于是两人相携投奔。

入周时,周伯已死,周武王正用车载着西伯牌位,率师征伐殷纣王。

伯夷、叔齐二人叩马相劝,称“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就君,可谓仁乎?”(《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左右随从要杀死他们,太公望说,这是仁义之人,命人将他们扶走。

周武王伐纣,灭掉殷王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耻于食周粟,逃至首阳山(约在今山西省永济南),采薇而食,终至饿死。

临死前他们仍然认为,武王执行的以暴易暴是错误的。

他们磋叹自己命运哀薄,不遇神农、虞、夏“大道时代”而遭逢君臣争奇的乱世,以至找不到归宿。

伯夷、叔齐史称“首阳君子”,孔子称赞他们为“求仁而得仁”的“古之贤人”(《论语·述而》),唐代韩愈作《伯夷颂》,称赞他们守义的高贵情操。

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

论《采薇》中伯夷和叔齐死亡真相

认 为 其 不 仁 不 孝 ,于 是 义 不 食 周
己 的 名 声 打 上 合 格 分 数 ,大 部 分 人 也 认 为他 们 的名 声 是 可 歌 可 泣 的。伯夷 、 叔于伯
夷、 叔 齐 的死 因 , 大 多 人 认 为 是 他 们 失 去 薇 菜 而 饿 死 。 这 只 是 表 面 的 原 因 。其 更 深 层 次 的 真 相 在 于
头, 震得 他们 发 昏。流言 , 就这 么 传开, 并且一发不可 收拾 。名 誉不
再, 生 命 已经 毫无 意 义 , 伯夷 、 叔
之道 的人才会 如此 。 自命 清高 的
伯 夷 、叔 齐 不 屑 于 和 普 通 民 众 一 起 供 奉 不 仁 不 孝 的 周 王 。 为 了保
住 名声 , 他 们 自视 为 善 人 , 不 食 周
因他们是 义士 而放走他 们 。摔倒
在 街 上 ,围 观 的 群 众 知 道 他 们 是 孤 竹 君 的 两 位 世 子 而 连 声 赞 叹 并
送 上 姜 汤 。 路 上 的 山 贼 也 知 道 他
们 做 不 到 的慎 独 。


流 言 的 力 量
俩是 “ 天下之大 老” 。就连第 一等
流 言 的 力 量 、兄 弟 的 失 和 以 及 他
数 次提及 、讥讽 陈西滢诬 陷 自己
学术“ 剽窃 ” 的荒唐 , 一 直 到 去 世 前 对 自己被 诬 以 “ 托 派” 名 号 的 愤 慨议 论 , 可 以说 , 鲁 迅 始 终 被 流 言
所 包 裹 和 围 困 ,如 同 陷 入 无 物 之
关键词 : 鲁迅
《 采薇》 流言 失和 慎独
《 采薇 》 的故事改 编于《 史记 ・ 伯 夷 列传 》 , 伯夷 、 叔 齐互 相 让 出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贤人,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夷和叔齐是商朝的贵族子弟,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

当时的商朝王室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人们饱受压迫。

但是伯夷和叔齐却没有被这种黑暗的环境所腐蚀,他们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伯夷和叔齐年轻时就立下了誓言,要为民除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不畏强暴,不怕权势,一心一意地为民请命。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的言行举止无疑是一股清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对权力的态度。

在当时,商朝的王室是非常腐败的,贵族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肆意压迫百姓,众生苦不堪言。

而伯夷和叔齐却义无反顾地拒绝了王室的宴请,不愿沾染腐朽的权力。

他们宁愿过着贫寒的生活,也不愿意去享受那些不义之财。

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对腐朽权力的最好反击,也是对正义的最好捍卫。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中,还有一段让人动容的情节。

有一次,他们听说有饥民在饥荒中饿死了,于是他们决定要为饥民分忧。

他们不顾一切地冲到饥民所在的地方,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了饥民。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

这种仁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典范,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学习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保持高尚的品德,坚守正义的原则,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是一部永远的史诗,也是一面永恒的镜子。

它告诉我们,正义永远不会被打败,高尚的品德永远不会过时。

让我们永远铭记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让我们永远学习伯夷和叔齐的品德,让我们永远传承伯夷和叔齐的精神。

愿我们都能成为像伯夷和叔齐一样的人,为民除害,拯救苍生。

《洛阳诗韵》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洛阳诗韵》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洛阳诗韵同步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冠”指古代汉族男子到18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律诗要求全诗押韵,也就是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C.以号相称,自古就有,文题《梁甫行》中的“梁甫”即是这种称呼。

D.“采薇”一词出自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后比喻隐居不仕。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多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它讲究平仄,押韵严格。

B.“唐代是诗的时代。

”唐诗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王维就是其中一位。

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古人把山水的南面称为“阳”,山、水的北面称为“阴”。

如“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北岸。

D.古诗文中常有一些“代称”。

如用“烽火”代指战争,用“丝竹”代指音乐,用“始龀”代指七八岁的孩子。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①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②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③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④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⑤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⑥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⑦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⑧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精品]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

[精品]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

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浅析阮籍诗文中的首阳山意象摘要:伯夷叔齐的让国精神和耻食周粟的高尚气节,感动着历代仁人志士。

阮籍也在诗文中多次引用首阳山典故,这绝不是偶然现象。

首阳山在阮籍心中起着精神的导向作用,本文将从阮籍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思想多样性等方面,通过他对伯夷叔齐的歌颂和质疑,来展现阮籍在动乱社会中的矛盾心态,深入的了解阮籍心中的首阳情结。

关键词:阮籍;首阳山;伯夷;叔齐阮籍,魏晋之际名士,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

根据《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1]我们可以看到阮籍那高扬自我的人格和任性不羁的个性。

同时,他还在诗文的创作上卓有成就,尤以五言《咏怀诗》驰名于世。

阮籍诗文“隐约曲折”,这与当时的环境和“未尝臧否人物”的“至慎”言行是分不开的。

李善注《文选・咏怀诗十七首》时曾云:“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遭祸,因发此咏,故每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2]要表达“幽深”的主题思想,诗文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典故来寄托作者情怀。

在细读阮籍诗文时,我们不难发现“伯夷叔齐”的事迹被反复引用,出现频率甚高,这便引发了笔者的兴趣,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来讨论阮嗣宗笔下的首阳山情结。

一伯夷叔齐作为儒家所推崇的“古之贤人”,《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伯夷、叔齐与”《孟子》一书中还记载了他们的言行对当时百姓的影响“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此外,道家代表著作《庄子》也对其有所讨论,庄子将伯夷叔齐同盗跖相比较,认为他们是“殉仁义”的“君子”,盗跖则是“殉货财”的“小人”。

而真正使首阳故事完整化的是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两人因退让国君之位逃出国家,归西伯养老,后扣马而谏武王,终因耻食周粟退居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

后人对伯夷叔齐典故的运用便多以此为蓝本。

阮籍《咏怀诗》多次写到首阳之事,如其三“驰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表达了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南安军宋朝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此归一作: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南安军》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南安军》注释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南安军》赏析这首诗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他们以清高出名,成为圣贤。

孔子曾经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如果统治者不行仁义之举,百姓便会逃避、叛乱。

而如今我们的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密切联系起来,所以更加要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

《礼记》里面记载着:天下大同,选贤能为之官;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由此可知在当时对于饥荒的态度,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和普遍意义。

因为当时的农业发展落后,很多地方都出现灾害,像河南的发生旱灾等,为了使民众安定生产劳动,政府才出台一些相应措施减轻赋税负担。

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吃饱饭。

两位贤人在山中采薇时看到商朝灭亡了,就背着简单的食物离开了。

路途遥远,走到哪里去呢?他们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安身之处,只能住在首阳山,从山上砍柴维持生计。

于是他们开始进山砍柴,每次伐木,就把自己居住的洞穴打扫干净,把吃剩的食物放在火边,用它取暖。

当时正是寒冷季节,大雪纷飞。

所以两位老人便抱膝坐在树洞中取暖,感叹说:& ldquo;真想见到夏禹啊!& rdquo;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愿望实现不了,非常悲伤。

这两位隐士直接阐述了他们的思想内涵—顺应自然规律。

让人懂得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那我们又该怎么顺应自然规律呢?顺其自然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通过某种手段改变一些客观存在的事情,而不是固执的停留在一种状态。

古代史料上记载的就有伯夷、叔齐二人不肯食用周朝的粮食,跑到山林里面隐居,每天喝着山泉水。

为了表达出自己决绝,他们不愿意跟随残暴的殷商政权投降。

那时候,小人奸诈阴险狡猾的势力太强大了,国君昏庸无道。

为了坚守节操,决不投降,不惜断绝粮食供应。

但是周武王的大军攻克商都城的时候,他们却不忍心苟且偷生,于是拿着锄头镰刀爬出来了。

他们原本就不屑那种作威作福的恶劣风气,现在是到了死的时刻。

最美的姿态古人事例

最美的姿态古人事例

最美的姿态古人事例一、伯夷、叔齐采薇而食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是两位王子。

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为继承人,可父亲死后,叔齐却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说这是父亲的遗命,于是他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也跟着逃走了。

后来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很有德行,就去投奔他。

可是到了那里,姬昌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周武王正准备讨伐纣王。

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以下犯上的行为,就拦住周武王的马劝阻。

周武王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还是灭掉了商朝。

商朝灭亡后,伯夷和叔齐认为自己是商朝的臣民,不能吃周朝的粮食,于是他们就隐居在首阳山,靠采薇来充饥。

最后,他们饿死在首阳山。

他们这种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姿态,就是一种最美的姿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因为外界的压力和诱惑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时期,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郡里的督邮来视察,县里的小吏让陶渊明束带迎接,陶渊明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于是他就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田园。

他在田园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

陶渊明这种不慕名利,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姿态,就是一种最美的姿态。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人不能为了名利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三、李白的豪放不羁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又不愿意受到官场的束缚。

他曾经多次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天下豪杰。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气息,比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这种豪放不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姿态,就是一种最美的姿态。

从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能被现实所束缚,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苏轼的豁达乐观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

他在黄州时,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仍然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采薇而食的典故

采薇而食的典故

采薇而食的典故
商朝亡了,伯夷、叔齐二人不吃周粟,甘愿采薇来吃,终于饿死。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是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按:可是周薇?不食周粟,也不应食周薇呀?!)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诸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1.。

怀采薇的历史典故

怀采薇的历史典故

怀采薇的历史典故“薇”是一种植物。

关于“采薇”的用典,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采薇”取自《诗经》中的诗句“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支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王绩在诗中借典故表达自己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无法得到重用的苦闷心情。

另一种说法是,“采薇”引用的是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孤竹君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齐,他想要立小儿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驾崩后,大臣们准备按照孤竹君的意愿立叔齐为君。

可是叔齐不答应,他说自己的兄长尚在,理应立大哥伯夷为君。

然而伯夷也不答应,说要尊父命立叔齐为君。

两人互相退让,谁也不愿继位。

这使得大臣们左右为难。

后来伯夷偷偷离开了京地,叔齐见状,也离开了孤竹国。

两人同时离开孤竹国京城,大臣们对此不知所措,最后只得立二皇子公望为王。

伯夷、叔齐离开孤竹国后,逃到了周国。

可是由于周国后来违反礼制伐商,因此伯夷、叔齐便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终日以采薇充饥度日。

三国时期的《古史考》曾记载,一天,一个村妇在山中遇到伯夷、叔齐,村妇对他们说道,两位先生十分有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可是你们吃的野菜难道不是周朝的吗?他们听后就再也不吃野菜,最终留下了著名的《采薇歌》,饿死在首阳山。

由此可见,伯夷、叔齐非常讲究礼制,尊崇儒家的忠孝节义。

诗人王绩引用伯夷、叔齐的故事,借以表达他对唐朝的态度就像伯夷、叔齐对周朝的态度一样的不屑。

王绩为什么会对唐朝如此不屑呢?王绩是经历过隋朝、唐朝两个朝代的诗人。

他一生中三次出仕,第一次是在隋朝,王绩被举孝廉,任扬州六合县丞,后因嗜酒而被贬还乡。

尽管如此,在任职期间王绩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父母官,做事非常认真,尽职尽责。

后来两次出仕都是在唐朝,但这两次出仕王绩都做得马马虎虎,并不认真,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就是“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

当官就是为了喝酒,因而王绩得了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号——“斗酒学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
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
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想到尧舜盛世已一去不复返,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但又走投无路,兄弟二人不禁十分愁怅,于是唱了起来:“北风真凉啊登首阳,采摘薇菜啊充饥肠。

以恶易恶啊逞凶狂,不知其错啊在何方。

唐尧虞舜啊去天堂,兄弟二人啊归哪乡?呜呼哀哉啊命不长,哀哉呜呼啊人将亡。

”结果兄弟二人就这样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
链接:
①孔子赞伯夷,叔齐:《论语·微子第十八》: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②《简约主义的先秦史》
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补;夸父说:我追;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射;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钻;有巢说:
我搭;黄帝说:我们怎么搞?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说:我还是让;启说:让让让,让你个头啊,也不看看人家受得了受不了!
鲧说:我堵;禹说:我疏;盘庚说:我迁;伯夷说:我采;叔齐说:我饿;子牙说:我钓;武王说:我伐;穆王说:我游;幽王说:我点;褒姒——倾国一笑;
干将说:我铸;鲁班说:我锯;专诸说:我砍;荆轲说:我刺;嬴政说:没刺着!
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在;公孙龙说:我辩;韩非说:把这些人给我统统抓起来!
所以没了!
③目前学术界对孤竹国名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亦写作“觚竹”,“觚”是青铜制的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二者反映了这个诸侯国的贵族生活和文化发展水平。

二是根据《急就篇》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所记,认为“觚”和“竹”同为书写用物。

三是北方地不产竹,“孤竹”就是竹子稀少的地方。

以上三种解释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又有疑问。

第一种解释,把酒器“觚”和书写用物“竹简”这两种性质不同的东西联在一起视为国名,似嫌牵强。

第二种解释,把“觚”与“竹”同视为书写用物,但书写文字却是文明社会以后的事,孤竹的历史只是从进入商朝奴隶社会以后才开始的吗?第三种解释,把“孤竹”说成是竹子稀少的地方也不准确,孤竹国何以把“竹子稀少”作为国名呢?
于是有了第四种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孤竹”是一根竹子,代表男性的根,是一个坚挺的男性阳具。

它是氏族图腾。

“图腾”是印第安语,意为氏族族徽。

美国学者摩尔根曾研究了美洲土著部落印第安人的社会历史,他们在欧洲人进入之前处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存在图腾崇拜。

原始人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命之物视为其祖先,顶礼膜拜,称为“图腾”。

中国的原始氏族也有图腾崇拜。

如《诗·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记:商族始祖母有女戎氏简狄在行浴时吞食了玄鸟(燕子)蛋而受孕生其始祖契,故契又称玄王。

因此,玄鸟便受到尊崇,成为商族的图腾。

据史家考证,原始社会晚期父权制时期,曾出现过男性生殖器崇拜的时代。

龚维英先生在《原始崇拜纲要》一书中说:“从男根崇拜的角度看,竹之挺拔,正男根之象也。

”孤竹更像翘然崛起的阳具。

孤竹的部族名称当在原始社会晚期男性生殖器崇拜的时代就存在了。

它是一个古老的部族,长期繁衍生息于今冀东大地,商汤时加封,只是名义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