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基础知识培训联锁设备文档

合集下载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培训课件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培训课件
目标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信号设备安全、可靠,防止因施工 造成的信号设备误动作和列车事故,保障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铁路运营的安全。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严格管理 实时监测 快速响应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施工前期的技术交底、施工方 案审查等措施,预防信号施工联锁问题的发生。
对施工过程中的信号设备操作实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 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信号设备误动作。
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信号设备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信号施工联锁问题,能够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02 信号施工联锁管 理技术和方法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概述 •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技术和方法 •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实践应用 •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培训和实践 • 信号施工联锁管理的评估和改进
01 信号施工联锁管 理概述
信号施工联锁定义和作用
定义
信号施工联锁是指在铁路信号设备施工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 保施工过程中的信号设备之间以及信号设备与列车之间的安全联锁关系。
安全性分析技术:通过对联锁系统进行分 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03
工具
04
联锁仿真软件:用于模拟联锁系统的运行 情况和验证联锁逻辑的正确性。
05
06
联锁测试工具:用于对联锁系统进行测试 和性能评估。
联锁管理的实施步骤和流程
步骤 1. 明统的设计和选型。
联锁管理的实施步骤和流程
评估联锁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及时地响应信号变化,并确 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包括信号识别准确性、联锁逻辑验 证、故障率等指标。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区间联锁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区间联锁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资料(区间联锁部分)一、ZPW-2000A低频信息的定义HU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红灯,前方第一个闭塞分区有车占用;U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黄灯,前方第一个闭塞分区空闲;LU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绿黄灯,前方有两个闭塞分区空闲;L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绿灯,前方有三个闭塞分区空闲;在200km/h区段,为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区间还设有L2、L3码。

L2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绿灯,前方有四个闭塞分区空闲;L3码:表示该区间运行前方信号机显示绿灯,前方有五个闭塞分区空闲;二接近的区间信号机是作为进站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使用的,对于进站信号显示双黄灯或黄闪黄时,二接近信号机均显示单黄灯,但此时区间的低码有不同的根据进站信号显示的不同,还分别定义了U2、U2S码。

U2码:表示接近的地面信号显示黄灯,预告进站信号显示开放道岔侧向位臵进站的双黄灯;U2S码:表示接近的地面信号显示黄灯,预告进站信号开放一个黄灯和一个黄色闪光灯光,表示进路开放经18#以上大号码道岔侧向位臵进站并经道岔直向(或18#以上大号码道岔侧向)位臵出站的通过进路。

LU2 码:(15.8HZ)在列车制动要求3个闭塞分区时,作为一级减速信息用,预告次二架信号机显示进站内侧线或在信号机前停车,地面显示LU,机信显示U灯。

(在列车运行前方仅有两个分区空闲时,机车信号比地面信号降一级显示)U3码:( 22.4HZ)采用双红灯防护区段进站未开放或开放引导信号时,二接近点黄灯,发U3码。

23.5HZ:未定义,新标定为L4码。

前方有六个闭塞分区空闲;21.3HZ:未定义,新标定为L5 码。

前方有七个闭塞分区空闲;三接近区间是与进站信号显示相关联的,除一般区间的四种显示外,进站信号还有引导、双黄、黄闪黄显示,因此相应设有不同的低频码。

UU码:进站信号开放双黄灯,表示经道岔侧向位臵进站;UUS码:进站信号开放一个黄灯和一个黄色闪光灯光,表示进路开放经18#以上大号码道岔侧向位臵进站并经道岔直向(或18#以上大号码道岔侧向)位臵出站的通过进路;HUS码:进站开放引导信号。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站内联锁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站内联锁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资料(站内信号联锁部分)一、联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要求1.联锁的定义及要求列车或机车车辆在站内运行的径路叫做进路,进路由道岔的开通方向决定,道岔开通方向不对,就有可能引起事故,因此,为了保障行车安全,进路需要信号机进行防护,道岔位置不对,或者进路内有车(线路故障),防护这条进路的信号机就不能开放,信号机不开放,就禁止车列开到进路里去,以这样的方法保证行车安全。

控制上述道岔、进路和信号机并实现这三者间的联锁关系的设备,叫做联锁设备。

概括的说,联锁就是通过技术方法,使信号、道岔和进路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动作或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联锁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因此信号联锁设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确保联锁关系的正确也是我们每个电务职工应尽的职责。

在维护中把握电气特性、机械强度的正常,才能保证联锁关系的正确,才能确保运输的安全和高效,因此按规定开展联锁试验,不仅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一项非常必要的的工作。

2.敌对信号所谓敌对信号就是不改变进路内道岔位置而又不能同时办理的两条进路。

(抵触进路指与已办进路道岔位置相交叉的进路。

)常见的敌对进路有以下几种:a.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列车进路;b.同一到发线上对向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c.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的列车进路;d.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的调车进路;e.同一咽喉区内对向重叠或顺向重叠的列车进路与调车进路;f.进站信号机外方,列车制动距离内接车方向为超过0.6%的下坡道,而在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线末端未设线路隔开设备时,该下坡道方向的接车进路与对方咽喉的接车进路、非同一到发线顺向的发车进路以及对方咽喉调车进路;g.防护进路的信号机与设在侵入限界的轨道绝缘节处,禁止同时开通的进路;h.向驼峰推送车列占用的股道与另一端向该股道的接车进路或调车进路;i.咽喉区内无岔区段上对向的调车进路等。

3.联锁管理的基本要求信号联锁管理是信号工作的核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培训计算机联锁K5B

培训计算机联锁K5B

案例二:应用场景二分析
总结词
该案例探讨了计算机联锁k5b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应用优势以及实际运行效果 。
详细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对信号设备的要求较高,计算机联锁k5b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信号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该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和速度,确保列车的安全和准时。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自动化调整和故障诊断功能 ,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操作流程二
创建工程
在软件主界面点击“新建工程 ”按钮,输入工程名称和路径 ,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创建
工程。
配置联锁参数
在工程中选择需要配置的联锁设 备,点击“配置参数”按钮,根 据设备说明书上的参数进行设置 。
下载配置信息
将配置好的联锁信息下载到联锁设 备中。
操作流程三
01
上传状态信息
在软件主界面点击“上传状态”按钮,将联锁设备的状态信息上传到
计算机联锁系统调试与维护
阐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以及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以确保系统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基础知识三
计算机联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交互
介绍计算机联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方式,包括与调度指挥系统、信号控制系 统、监测系统的交互等,以及这些交互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原理。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02
培训计算机联锁k5b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一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01
介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特点,以及与传统的机械
联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组成
02
详细介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鼠
标、键盘等设备,以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方式。

信号基础知识培训(联锁设备)

信号基础知识培训(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第一节信号联锁知识一、联锁功能联锁的目的就是防护进路,主要工作为进路建立和进路解锁,下面就进路的建立和解锁分别描述:(包括侧面防护元素的选择、保护区段的确定)(一)进路的组成及相关的选择原则进路根据防护的安全等级可以分成安全进路和非安全进路,安全进路是指路径上有道岔并且要运行旅客列车的进路,非安全进路则指其他一切进路。

进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进路、保护区段和侧面防护,其中侧面防护又可以分成两种: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和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主进路是指进路上从始端信号机至终端信号机通过的路径,包括道岔、信号机、区段等要素。

在地铁信号系统中信号机的开放不检查全部区段,只检查一部分区段,这些被检查的区段叫做监控区段,保证列车通过这些区段后能自动将运行模式转为SM模式(ATP监督人工驾驶模式)或ATO自动驾驶模式。

列车之间的追踪保护就由ATP--自动列车保护系统来防护了,由ATP保证列车前后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列车追尾现象。

保护区段是指终端信号机后方的一至两个区段,这是为了避免列车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信号机前方停车而冲出信号机导致危及列车安全的事故的发生。

侧面防护是指为了避免其他列车从侧面进入进路,与列车发生侧向冲突。

防护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叫主进路的侧面防护,防护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叫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下面分别说明。

1.监控区段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1)无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选择一定数量的轨道区段,这个数量的轨道区段长度,足够使列车驶入该进路时,其驾驶模式能从RM模式转换到SM模式或ATO模式(通常选择两段轨道电路)。

(2)有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轨道区段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道岔区段再加一个轨道区段,并且如果该轨道区段不能摆下一列车,则需要增加其后的一个轨道区段作为监控区段。

2.保护区段选择原则及相关概念。

根据保护区段设置的时机,可以分为不延时保护区段和延时保护区段。

当一条进路中可以运行一列以上的列车时,才具有延时保护区段的概念。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管理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班讲课稿(管理部分)

信号联锁管理培训资料(管理部分)信号联锁管理及试验工作应严格按照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信号维护规则》、《铁路信号设计规范》、铁路有关行业标准及《上海铁路局信号联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条款执行。

信号联锁设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一、联锁的基本概念联锁是指通过技术方法,使信号、道岔和进路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动作或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简言之,联锁是一种使信号、道岔、进路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广义上讲,联锁的范畴不仅仅是指信号电路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还应包括机械强度(如道岔杆件及安装装臵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试验4mm时是否能出现道岔表示、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是否超限等)和电气特性(如轨道电路极性交叉是否正确、分路残压或残流是否超限、电源接地电流及电缆绝缘是否超标等)等方面。

也就是说,不论是任何一处电路配线错误或机械、电气特性失效,都有可能造成联锁失效。

因此,信号设备(包括车站、区间、驼峰、机车信号、道口信号设备以及行车指挥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在设计、制造、施工、维护中必须遵巡确保联锁关系正确的基本原则。

信号联锁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日常联锁管理(运用中的信号设备联锁管理)、工程验交联锁管理(新建、改建及大修工程联锁管理)、联锁关系(电路)变更(中修及站场局部改造、单项设备整治的联锁管理)以及科研项目试验的联锁管理等。

二、联锁管理工作要求(一)联锁管理网络组成及培训联锁管理网络由路局电务处、电务段、电务车间及信号工区等四级构成。

电务处配备联锁主管工程师和联锁兼管工程师;电务段配备联锁主任和联锁主管工程师;电务车间配备联锁主管工程师和联锁兼管工程师;现场信号工区配备联锁试验人员(原则上由信号工长担任)。

各级网络的联锁管理(试验)人员应根据本岗位基本职责,做好各项联锁管理(试验)工作,实行等级管理,逐级负责。

路局电务处每两年一次,组织对电务段联锁主任进行专业培训;电务段每两年一次组织对段联锁主管工程师、车间联锁兼管工程师及信号工区联锁试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信号基础信号—联锁系统资料

信号基础信号—联锁系统资料

U
5,11/13,7/9,33,41
信号机开放的技术条件
对进站、进路和出站信号机开放时,应检查接车股道或离去区段的空 闲情况。如单线区间尚需检查区间无迎面列车。 进路中道岔位臵正确,且将其锁在进路所要求的位臵。 进路中的所有道岔区段(包括股道和无岔区段)空闲。 把敌对信号机(包括迎面敌对信导)锁在关闭位臵。 进站和进路信号机还需检查引导信号未开放(即未办理引导作业); 未办理取消进路和人工解锁进路。 进站、进路、出站以及调车信号机都应有防止自动重复开放的功能。 进站、进路和正线出站信号机,开放时应检查红灯灯丝完整,开放后 应检查允许灯丝完整,一旦断丝应自动改点红灯。 信号机由允许显示改为禁止显示,应自动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基础
车站联锁系统
冲 蕾
掌握知识点
联锁概念
联锁、进路、抵触进路、敌对进路
进路的锁闭和解锁 车站联锁表
联锁概念
车站联锁系统:确保列车在车站运行安全的信号设备。
联锁:联锁是指车站内信号(机)、道岔、进 路(轨道区段),这三者必须建立的一种制约 关系称为联锁关系。 其中: 进 路:列车运行的路径; 道 岔:决定列车运行的进路; 信号机:防护列车运行的进路。
进路的锁闭和解锁
预先锁闭与解锁 接近锁闭与解锁 正常解锁 限时解锁(人工解锁)
车站联锁表
停车场信号机设臵
尽头型调车信号机 停车线信号机 折返、阻拦信号机 出\入库信号机 联锁表
镟轮线
13ZA
D29G
停车线
13 BG
D 29 D105 13 AG D57 D10系统
车站联锁系统主要完成: 1.进路的建立:控制道岔到进路所需要的位臵, 并将进路上的所有道岔锁闭; 2.检查信号开放为允许信号的条件以后,开放相 应的信号机; 3.列车进入信号机内方以后,信号自动关闭,变 为红色显示; 4.列车按所建立的进路通过以后,在满足“三点 检查”的前提下,使进路上的道岔,自动地“ 逐段解锁”。

车站联锁设备word版

车站联锁设备word版

第五章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第一节信号基础设备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是构成整个铁路信号系统的基础,包括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以及各种继电器等。

以下对铁路信号中信号机、道岔和继电器分别进行介绍。

一、信号机(1)固定信号和机车信号铁路信号从广义上说包括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两大类。

如用号角、口笛、机车与轨道车的鸣笛、响墩等发出的信号都是听觉信号;如用信号旗、信号灯、信号牌、信号机、火炬等显示的信号,都是听觉信号。

手拿信号旗或信号灯发出的信号叫作手信号;在地面上临时设置的信号牌,如为了防护线路施工地点而临时设置的方形红牌(要求停车),或圆行黄牌(要求减速)等,叫作移动信号;在地面上固定设置的信号机,如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等,叫作固定信号。

我国铁路采用左侧行车制,机车司机在驾驶室内的位置统一设在左侧,为了便于司机了望信号,因此规定所有固定信号机均应设在线路的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

在机车内设置的小色灯信号机,叫作机车信号。

1.机车信号机车信号根据其信号显示的作用不同有两种:一是机车信号仅用来复示地面固定信号机,还不能作为主体信号使用。

司机以地面信号显示为运行的主要依据,机车信号为辅助信号;二是机车信号作为主体信号使用,采用这种显示方式则可以取消地面信号机。

我国采用的为前一种。

机车信号设备的控制命令是由地面传递给机车的,因此机车信号设备的信息传递方式分为连续式和点式两种。

连续式机车信号是指在某一区段线路上不间断地向机车传递信息,所以连续式机车信号能连续不断地把地面信号显示情况复示给司机。

这种制式主要用在自动闭塞区段上。

接近连续式机车信号是指从车站进站信号机外方大于列车制动距离以上的地点(即接近区段)起,机车信号可连续复示进站信号机的显示。

利用接近区段内装设的轨道电路向机车传递信息。

接近连续式机车信号一般用在非自动闭塞区段。

点式机车信号是指在线路上某些固定地点设置地面发送设备,机车信号只能在固定地点才能接收到信息。

机车信号系统的构成如图5-1所示。

信号基础设备(信号连锁闭塞)

信号基础设备(信号连锁闭塞)
电流断开→吸引力消失→衔铁依靠重力落下→动接点与前接点断开,后接 点闭合。
继电器的作用:开关。利用其接点的通、断电路,从而构成各种控制表示电路。
能以极小的电信号来控制执行电路中相当大功率的电路,能控制数个电路,
能控制远距离的对象。
一、信号的基本概念: 3、分类: 按人体感官辨别不同分 (1)视觉信号:信号机,车载信号,信号旗、牌,火炬等 ; (2)听觉信号:号角、响墩、机车鸣笛等 。
3、当某一进路的信号机开放以后,与之敌对的进路(两条或两 条以上的进路,有一部分相互重叠或交叉,有可能发生列车或机 车车辆冲突的进路)的信号机应全部被锁闭,不能开放。
第二
车站联锁设备是保证站内列车和调车作业的安全,以

及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一种信号设备。
联锁
设备
二、联锁过程:
联锁设备应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1、当开放某一进路时,必须先将进路上的所有道岔扳到正确位 置后,防护这一进路的信号机才能开放。
2、当防护某一进路的信号机开放以后,这一进路上的道岔应被 锁闭,不能再扳动。
27
2、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用钢轨做导体,装上电源、轨道继电器、信号机等设备,在列车 未进入轨道电路即线路空闲时,电路从轨道电路电源正极钢轨 轨道继电器使继电器保持在吸起状态(即开关打开),接通 信号机的绿灯电路。
28
当列车进入轨道电路区段内,即线路被占用时,电流流过 机车车辆轮对;轨道继电器线圈(即被短路),是轨道继 电器释放衔铁(即开关关上),用继电器的后接点接通信 号机的红灯电路。
37
轨道电气绝缘节(电路)
移频轨道电路
工作原理 电气绝缘是通过谐振实现的,载频
确定后选择两BA的参数,使本区段的调 谐单元对相邻区段的频率呈串联谐振, 移频信号被短路;而对本区段的频率呈 容抗,与26m钢轨和SVA的电感配合发 生并联谐振,移频信号被接收。

信号联锁基本知识(六厂)

信号联锁基本知识(六厂)
分段解锁:车列每完整通过进路中一个轨道电路区段,该区 段自动解锁。
一次解锁:车列完整通过进路后,进路自动解锁。
分段解锁时,要证明车确实进入了进路内方区段、确 实离开了进路内方区段,该区段才能解锁。
证明方法:“三点检查”法,即证明车进入了本区段的前一 区段、本区段、本区段的下一区段,然后离开了前一区段、 离开了本区段,之后,本区段才能解锁。
例:D11→5G进路:
XD
信号关闭 13 11
7 D11 21
5G 25S5 IIIG
SIII
该区段故障 无法解锁
“三点检查”不满 足,无法自动解锁
对21DG:采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 对11-13DG:故障修复后,采用区段故障解锁方式解锁。
13
引导接车 前面介绍的进路能建立、能开放信号,前提条件是进 路中信号设备工作正常(不出现故障)。 接车进路内信号设备故障情况下要求接车,此时接车 进路无法正常建立。 以引导方式接车: 引导进路 引导总锁闭
2
1、进路建立: 包括几个子阶段:
操作 (确定进路的范围、列车进路还是调车进路)
选路/岔 (确定进路能否选出?如能,确定道岔位置)
车站 控制
道岔转换 (控制转辙机转换进路上道岔到规定的位置)
系统 执行
选排一致检查(检查进路上道岔是否都转换到规定位置)
锁闭进路 (锁闭进路上道岔;封锁敌对进路)
开放信号 (使室外信号机点亮相应颜色的灯光)
①可靠性冗余结构:模块A和模块B经或门输出,两个模块只要有一个模块正 常输出即可保证整个系统不停机,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输入
模块A 模块B
或门 ≥1
可靠性冗余结构
输出
24

联锁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联锁基本知识学习资料

一、定义1、什么是联锁:联锁是指通过技术方法,使信号、道岔和进路必须按照一定程序并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动作或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

信号设备机械强度和电气特性是保证联锁关系正确的基本条件。

联锁错误或失效将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2、信号联锁的重要性:信号联锁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设施。

信号联锁是信号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信号维护工作的全过程。

保证信号设备联锁关系正确是电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各级电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联锁管理工作,全体信号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联锁纪律,杜绝违章封连电气接点等破坏联锁关系的行为。

各级干部和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责任意识。

认真落实联锁管理逐级负责制,严禁违章指挥,杜绝违章作业。

3、信号联锁遵循原则:信号联锁设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信号设备的联锁关系必须与批准的联锁图表相一致,必须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信号设计规范》以及铁路有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3、信号联锁管理主要内容:【信号联锁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日常联锁管理、工程验交联锁管理、联锁关系(电路)变更以及科研项目试验的联锁管理等。

二、联锁试验有关规定:1.联锁关系检查试验分为施工联锁关系检查试验、年度联锁关系检查试验和日常维修联锁关系检查试验(简称联锁试验)。

2.验必须由有资格的联锁工程师进行试验,必须由一人单一指挥,并有专人进行监护,包括车间负责的联锁试验。

3.号联锁电路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解决,无权处理或变动时应写出书面报告,并填写附件3《信号联锁关系及电路图变更申报表》及附件3—1《信号联锁关系及电路图变更申报表(续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动或在信号设备上添装其它设备。

4.所有联锁试验必须表格化、规范化,所有简化试验程序及项目的技术违章,均列入电务恶性违章范围,严肃处理。

5.锁试验必须执行一对一核对制度,严禁同时扳动或开放多个道岔或信号机进行核对。

:三、联锁试验室内外联系标准用语(1)信号机试验:室内人员向室外人员提问:“XX信号机是什么显示”;室外人员回答:“XX信号机显示X灯(一个黄灯、两个黄灯、一个绿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两个绿灯、一个白灯和一个红灯等)”;室内人员复诵:“XX信号机显示X灯正确”;室外人员复诵:“XX信号机显示X灯正确”。

信号基础知识培训 联锁设备 最全文档

信号基础知识培训 联锁设备 最全文档

联锁设备第一节信号联锁知识一、联锁功能联锁的目的是防护进路,主要工作为进路建立和进路解锁,下面就进路的建立和解锁分别描述:(包括侧面防护元素的选择、保护区段的确定)(一)进路的组成及相关的选择原则进路根据防护的安全等级可以分成安全进路和非安全进路,安全进路是指路径上有道岔并且要运行旅客列车的进路,非安全进路则指其他一切进路。

进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进路、保护区段和侧面防护,其中侧面防护又可以分成两种: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和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主进路是指进路上从始端信号机至终端信号机通过的路径,包括道岔、信号机、区段等要素。

在地铁信号系统中信号机的开放不检查全部区段,只检查一部分区段,这些被检查的区段叫做监控区段,保证列车通过这些区段后能自动将运行模式转为SM模式(ATP监督人工驾驶模式)或ATO自动驾驶模式。

列车之间的追踪保护就由ATP--自动列车保护系统来防护了,由ATP保证列车前后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列车追尾现象。

保护区段是指终端信号机后方的一至两个区段,这是为了避免列车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信号机前方停车而冲出信号机导致危及列车安全的事故的发生。

侧面防护是指为了避免其他列车从侧面进入进路,与列车发生侧向冲突。

防护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叫主进路的侧面防护,防护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叫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下面分别说明。

1.监控区段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1)无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选择一定数量的轨道区段,这个数量的轨道区段长度,足够使列车驶入该进路时,其驾驶模式能从RM模式转换到SM模式或ATO模式(通常选择两段轨道电路)。

(2)有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轨道区段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道岔区段再加一个轨道区段,并且如果该轨道区段不能摆下一列车,则需要增加其后的一个轨道区段作为监控区段。

2.保护区段选择原则及相关概念。

根据保护区段设置的时机,可以分为不延时保护区段和延时保护区段。

当一条进路中可以运行一列以上的列车时,才具有延时保护区段的概念。

信号联锁培训

信号联锁培训

信号联锁培训第一讲联锁试验的目的、意义及特点联锁试验的目的信号联锁设备技术含量高,从研制、工程设计、安装施工到投入运用周期长,过程复杂,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不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其后果将直接威胁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联锁试验的目的,简单讲,就是依据有关标准、规范、规章、设计文件等,采用实验手段验证信号联锁设备:㈠、联锁关系正确,符合技术条件。

㈡、实际功能完整,达到设计要求。

联锁试验的意义联锁试验,是铁路信号设备投入使用至关重要的一道检验关,它的意义在于提前发现和克服由于设计、研制、施工、维护等各方面工作疏漏带来的危及行车安全的联锁错误,以及影响行车效率和设备维护的功能缺失,以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地运行。

联锁试验的重要性:(1)验证联锁关系、(2)防止联锁失效(3)发现设备隐患联锁试验工作的特点联锁试验工作特点1、责任重大。

2、试验时间受限制。

3、技术复杂,涉及到信号设备的各个环节。

4、参加试验人员多,不可能个人独立完成。

5、具有连续性,忌讳中途换人,尤其是分步开通的项目,如果中途换人交接不清,记录不全,容易产生漏项。

6、试验内容及过程十分枯噪,试验人员容易产生疲劳。

7、涉及面广,涉及到设计、研制、施工等各个环节,牵涉到车务、机务、工务、供电等各部门。

对试验人员的要求鉴于联锁试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应当选择经过培训取得《联锁试验员资格证》,业务素质高,熟悉各种信号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条件,对联锁试验工作有热情,有责任感,有耐心,身体健康,有一定协调能力的人员来担任担任联锁试验员。

对于从事联锁试验工作的同志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刻意锻炼自己,以适应联锁试验工作的要求。

第二讲联锁试验的依据联锁试验参照的标准是铁道部颁发的各种与铁路信号联锁设备相关的规章、规范、标准以及设计文件。

比如《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铁路车站信号设计规范》、《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TB/T 3027—2002)、《电气集中联锁试验技术条件》(TB/T 2119 — 90 )等等。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培训(联锁部分)PPT课件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培训(联锁部分)PPT课件

输入操作命令
根据需要输入相应的操作命令,如道岔转换、 信号开放等。
关闭系统
在结束工作后,需要关闭软件和设备,以确 保系统的安全。
常见故障处理
道岔转换不灵活
检查道岔控制电路和电机是否正常, 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信号灯不亮
检查信号机内部接线是否松动或断路, 灯泡是否损坏,及时更换。
系统死机
重启计算机和联锁软件,检查是否有 病毒或软件冲突。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智能化控 制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调度水平,优 化列车运行计划,提高铁路运输的效 率和效益。
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铁路 信号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 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减少设备故障对 列车运行的影响。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 多个阶段,最早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诞生 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该系统的功能和
非法获取或篡改。
03
工作原理
联锁逻辑
联锁逻辑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实现进 路控制、信号控制、道岔控制等功能。
联锁逻辑是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核心,它通过 一系列的逻辑运算,实现对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 等铁路信号设备的控制。
联锁逻辑采用双套互为备份的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
通信故障
检查通信接口和电缆是否正常,通信 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系统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理
软件更新
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灰尘,保持散热良好 。
及时更新软件和病毒库,确保系统安全。
硬件检查
备份数据
定期检查接线、电缆、保险丝等是否完好 ,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和配置信息,以防数据 丢失。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教学课件—联锁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教学课件—联锁设备

3.计算机联锁
• 计算机联锁利用计算机实现车站的联锁关系,用 继电电路作为计算机主机与室外信号机、转辙机、 轨道电路的接口设备,操作人员通过显示器、鼠 标等设备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和监督。
• 计算机联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操作表示 功能完善,便于与TDCS、CTC等系统连接,便 于实现信号设备的远程监督、远程控制和自动控 制,是车站联锁设备的发展方向。
• ⑤其他由车站负责管理的道岔,由车站规定,
• (4)信号机编号 • (5)轨道电路区段编号 • (6)车站名称 • (7)信号楼(或车站值班员室) • (8)信号楼(或车站值班员室)中心公里数、道岔和
信号机距信号楼(或车站值班员室)中心的距离。 • (9)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有超过6‰下坡道
为了防止侧面冲突,将不在进路上的 道岔锁闭在规定位置,这种道岔称为 防护道岔。对防护道岔必须进行联锁 条件的检查,防护道岔不在防护位置, 进路不能建立。
例如,图3—2中办理东郊至4道的接车进路时,为 了禁止办理与之交叉的进路,将9/11道岔防护 在定位位置,记做 [9/11]。
②带动道岔
• 为了满足平行作业的需要,排列进路时把 某些不在进路上的道岔带动到规定位置, 并对其锁闭,这种道岔称为带动道岔。
• 注意:不能认为开通直线就是定位,开通 侧向就是反位。
对道岔定位规定如下:
• ①单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为由车站两端向不 同线路开通位置。
• ②双线车站正线进站道岔,为各该正线开通的 位置。
• ③区间内正线道岔及站内正线上其他道岔(引 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除外),为正线开通的位 置。
• ④引向安全线、避难线的道岔,为安全线、避 难线开通的位置。
控制台
2.敌对进路

第四章 l联锁设备

第四章 l联锁设备

第一节 联锁设备概述
(2)人工解锁进路。当信号开放后,列车或车列已驶入 接近区段,根据需要允许操作人员办理人工解锁手续使进 路解锁。但必须从信号关闭时算起,延迟一定时间后进路
才能解锁。延迟时间是司机看到禁止信号后采取制动措施
能够使车停下来所需要的时间,只有停车后再使进路解锁 是安全的。这种人工延时解锁方式称为人工解锁进路。人

第一节 联锁设备概述
进路解锁过程根据列车或车列是否驶入进路为分 界,由于解锁的条件和时机的不同,进行解锁有5 种解锁方式,即取消进路、人工解锁进路、正常 解锁进路、调车中途折返解锁进路以及故障解锁
1.列车或车列未驶入进路的解锁方式: (1)取消进路。在进路锁闭后,信号由于某种原 因没有开放,或者信号已经开放而列车或车列尚 未驶入接近区段时,操作人员办理取消手续解锁 进路。这种解锁方式称为取消进路。
第一节 联锁设备概述
第一节 联锁设备概述
2)继电器组合及组合架 电 气集中联锁需要大量各种类型和规格的继电器,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区段站可多达几千个继电器,由它们
构成的继电电路是十分复杂的。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 继电电路中的大部分可以设计成一些定型标准电路模块, 这些模块与具体的站场无关或关联很少,这样就可以把这 些标准模块中所用的继电器及其电路在工厂预先进行工厂 化生产,从而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设计不易产生错误、节 省施工时间,达到设计周期短、施工快的效果。
工延时解锁的延迟时间对于接车进路和正线发车进路规定
延时3min;对于侧线发车进路和调车进路规定延时30s。
第一节 联锁设备概述
2.列车或车列驶入进路的解锁方式 (1)正常解锁。正常解锁是指列车或车列通过进路中的 道岔区段后,进路即自动解锁。正常解锁分为一次解锁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锁设备第一节信号联锁知识一、联锁功能联锁的目的是防护进路,主要工作为进路建立和进路解锁,下面就进路的建立和解锁分别描述:(包括侧面防护元素的选择、保护区段的确定)(一)进路的组成及相关的选择原则进路根据防护的安全等级可以分成安全进路和非安全进路,安全进路是指路径上有道岔并且要运行旅客列车的进路,非安全进路则指其他一切进路。

进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进路、保护区段和侧面防护,其中侧面防护又可以分成两种: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和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主进路是指进路上从始端信号机至终端信号机通过的路径,包括道岔、信号机、区段等要素。

在地铁信号系统中信号机的开放不检查全部区段,只检查一部分区段,这些被检查的区段叫做监控区段,保证列车通过这些区段后能自动将运行模式转为SM模式(ATP监督人工驾驶模式)或ATO自动驾驶模式。

列车之间的追踪保护就由ATP--自动列车保护系统来防护了,由ATP保证列车前后之间的距离,防止出现列车追尾现象。

保护区段是指终端信号机后方的一至两个区段,这是为了避免列车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信号机前方停车而冲出信号机导致危及列车安全的事故的发生。

侧面防护是指为了避免其他列车从侧面进入进路,与列车发生侧向冲突。

防护主进路的侧面防护叫主进路的侧面防护,防护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叫保护区段的侧面防护。

下面分别说明。

1.监控区段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1)无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选择一定数量的轨道区段,这个数量的轨道区段长度,足够使列车驶入该进路时,其驾驶模式能从RM模式转换到SM模式或ATO模式(通常选择两段轨道电路)。

(2)有岔进路,通常在始端信号机后方轨道区段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个道岔区段再加一个轨道区段,并且如果该轨道区段不能摆下一列车,则需要增加其后的一个轨道区段作为监控区段。

2.保护区段选择原则及相关概念。

根据保护区段设置的时机,可以分为不延时保护区段和延时保护区段。

当一条进路中可以运行一列以上的列车时,才具有延时保护区段的概念。

排列进路时,并不同时排列保护区段,只有当列车接近终端信号机、占用某个特定的区段时,才排列保护区段,这种不在排列进路时排列的保护区段就叫延时保护区段。

该特定的区段被成为保护区段的接近区段。

通常,用终端信号机后方的第一个轨道区段做为该条进路的保护区段。

但也有以下两种情况例外:(1)如果ATP的保护区段定义于终端信号机的前方时,能提高终端信号机后方区段的灵活性且又不阻碍终端信号机前方区段的运营,则此终端信号机只有ATP保护区段而无联锁保护区段,即不设置保护区段。

(2)如果终端信号机之后的轨道电路长度短于计算的ATP保护区段,则有多个轨道电路作为保护区段。

3.侧面防护的相关概念。

侧面防护要素和要求:(1)能提供侧面防护的元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道岔。

--信号机。

--超限区段(2)如果使用道岔,则该道岔将被锁闭在进路侧面防护要求的保护位置上。

(3)如果使用信号机,并非锁闭该架信号机,而是检查该架信号机的红灯灯丝是否正常。

(4)提供侧面防护的信号机同时可以办理同本条进路无敌对关系的进路。

侧面防护共有两级。

第一级包括侧面防护必须的元素,即每一个防护点的所有防护元素。

第一级中的每个道岔元素可以定义多个第二级要素与之对应。

如果条件具备,第一级要素将被用于侧面防护。

如果不可能,(例如,道岔已由另一条进路的侧面防护锁闭于相反的方向),而此时第二级侧面防护条件具备,那么,第二级要素将被用于侧面防护(如果二级要素有的话)。

如果第二级侧面防护条件不具备(或者并不存在),进路防护信号机将不开放。

而在这种情况下,进路已经设置且被锁闭,防护信号机将达到引导信号的监督层。

如果二级侧面防护条件具备,防护信号机将会自动开放。

(5)超限区段检查:当防护点没有相应的道岔提供防护,并且存在轨道区段侵限问题。

则要根据提供侧面防护的道岔的方向,检查轨道电路的占用。

(二)进路建立的实现原则进路建立是指进路开始办理、到防护该进路的信号机开放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操作步骤:-进路元素的可行性检查;-进路元素的征用;-进路监督及开放信号;1.进路元素的可行性检查:进路元素的可行性检查由联锁计算机完成。

该计算机首先检查所选进路的始端、终端信号机构成的进路是否为设计的进路。

然后检查所选进路中的元素,检查内容包括:(1)进路中的道岔没有被其它进路或人工锁闭在相反的位置上;(2)进路中的道岔或轨道区段没有被封锁禁止排列进路;(3)进路中的信号机没有被反方向进路征用;(4)道岔或监控区轨道电路没有被进路征用。

(5)进路上的其他区段没有被其他反方向的进路征用。

进路元素的检查顺序为:从终端信号机开始,一个元素接一个元素地检查到始端信号机。

2.进路元素的征用进路元素的征用是指元素被该进路选用以后,在这些元素解锁之前,一般情况下,其它任何进路将不能使用。

如果进路有效,进路元素通过了可行性检查,将对这些元素进行征用,即:-进路中所有处于与进路要求位置相反位置上的道岔必须进行转换,并且把所有道岔锁闭在进路要求的位置上。

-进路中的所有轨道区段和信号机被解锁之前,其它进路不能征用。

-要求提供侧面防护。

-要求提供保护区段或延时保护区段3.进路排列信号系统正常运行时,可利用自排功能排列进路。

(1)自排进路自动排列的条件为:1)ATS模式或RTU模式能正常运行;2)进路始端信号机的自排功能已经打开;3)该列车的目的地码正确;4)前序进路已排列;5)列车占用接近区段;6)进路的排列条件已满足;7)自排进路监控区段逻辑空闲(若进路的监控区段有红光带或粉红光带故障,则自排进路不能自动排列)。

(2)自排进路的特点:1)有以下两种方法设置自排进路:通过ATS系统,按时刻表自动排列进路及在必要时由RTU(远程控制终端设备)通过司机在列车上输入目的地码,排列进路;2)具有自排功能的信号机可以办理与正常运营方向相同的或其它方向的进路;3)自排进路是根据目的地码来自动排列所需的进路。

若本次列车的目的地码不正确,则进路不能排列或排了一条与本意不一样的进路;4)使用自排功能排列折返进路的前序进路时,进路保护区段的道岔将被征用在折返方向的位置上,但使用追踪功能排列折返进路的前序进路时,进路保护区段的道岔只能征用在折返方向的相反位置上,所以,使用自排功能排列折返进路的效率比追踪进路高;5)符合了自排进路排列的条件,自排进路将根据列车自动调整功能的时机自动排列。

为了满足基本运营需要,联锁系统还设置了追踪进路功能。

当ATS系统故障导致自排功能失效时,可使用追踪进路功能排列进路。

(3)追踪进路自动排列的条件为:1)进路始端信号机的追踪功能已经打开;2)前序进路已排列;3)列车占用接近区段;4)进路的排列条件已满足。

注意:列车已占用接近区段,前序进路才排列则追踪进路不能排列;当进路的排列条件暂时不满足时,信号机基础将出现粉红色闪烁,当进路的排列条件满足时,追踪进路将在30秒后自动排列。

(4)追踪进路的特点:1)追踪进路的方向通常是正常运营的方向(即,上行线往上行方向运行,下行线往下行方向运行);2)追踪进路可设置始点站、终点站的折返进路(如,广州东站S1611——S1615进路和X1601——FX1604进路。

);3)具有追踪功能的信号机只能排列唯一进路;4)符合了追踪进路排列的条件,追踪进路将延时0—30秒内自动排列。

(三)进路解锁。

进路解锁是指从列车驶入信号机后方(驶入进路),到出清进路中全部轨道区段这一阶段,或者指操作人员解除已建进路的阶段。

进路解锁主要分:取消进路,列车解锁及区段强行解锁。

其中,取消进路可分为立即取消和延时取消解锁;列车解锁分为正常列车解锁和折返解锁。

下面我们简单描述进路解锁的过程。

1.取消进路。

取消进路是指进路建立后,因人为需要而取消该进路时的一种解锁方式。

一旦进行取消进路的操作,进路始端信号机立即自动关闭,并且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又分为立即取消进路和延时取消进路两种,在以下条件下,进路延时取消,该延时由系统自动完成:接近区段占用,并且在列车占用接近区段期间,进路信号机开放过通过信号或引导信号。

进路将取消至进路中最后一列车所处的区段,剩余的进路部分由列车通过进行正常解锁。

取消进路的条件是被取消的进路的所有轨道区段被进路锁闭且进路的第一轨道区段必须逻辑空闲。

2.正常解锁。

正常解锁也被成为列车通过解锁或者逐段解锁。

正常解锁是指列车通过了进路中的轨道区段后,使进路自动解锁。

检查区段是否空闲,以及列车是否通过了该区段的基本技术手段是轨道电路。

但仅用一段轨道电路的动作,不能确切反映车辆通过了该区段,而必须采用多段轨道电路的顺序动作来反映列车的实际运动情况。

在采用分段解锁方式时,原则上采取三段轨道电路的动作状态并配以时间参数作为解锁的条件。

三段轨道电路的解锁原则如下:1)前一轨道区段(Ⅰ)及本轨道区段(Ⅱ)必须被同时占用过 (Ⅰ↓Ⅱ↓) 。

2)前一轨道区段(Ⅰ)出清且本轨道区段(Ⅱ)继续被占用 (Ⅰ↑Ⅱ↓) 。

3)本轨道区段(Ⅱ)出清且后一轨道区段占用(Ⅱ↑Ⅲ↓)。

4)前一轨道电路(Ⅰ)已解锁。

当上述条件均满足时,本轨道区段(Ⅱ)将会自动解锁,本轨道区段一旦解锁立即解锁提供侧面防护的元件。

进路的解锁是从进路始端(进路第一区段)开始,逐一向后解锁的,一直到进路的终点即最后一个区段。

对于进路的第一个轨道区段只需要检查前两个条件,条件3和4不需要检查。

如果在这条进路没有全部解锁,后续列车就需要通过该条进路,这时进路可以重新排列。

一旦进路排列好,前行列车就不能再逐段解锁这条进路,因为对前行列车而言,逐段解锁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也就是说条件4已被破坏--前一轨道区段没有解锁,后续轨道区段就不能解锁。

也就是说,除非排列一新进路,否则该进路仅在线上的最后一列车过后才会逐段解锁。

3.中途返回解锁(折返解锁)中途返回解锁是对折返进路中没有被列车全部正常通过的区段的一种自动解锁方式。

在此种情况下,列车总是在牵出后又返回,根据正常解锁的定义,折返轨将不能解锁,而需采用一种特殊解锁方式自动解锁。

该种特殊的自动解锁方式称折返解锁。

其目的在于:当折返进路排列后,列车沿折返进路返回,如果折返轨道出清,则牵出进路的剩余区段将自动解锁。

4.故障解锁(强行解锁)。

正常情况下,进路应随着列车驶过进路而自动逐段解锁,但由于某种故障,如轨道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区段可能不能正常解锁。

因此,需要人为强行使该区段解锁,称此种人为方式为故障解锁或强行解锁。

当对区段进行强行解锁时,立即关闭信号机,并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采取延时解锁或立即解锁,只有在以下条件全部满足时才进行无延时解锁,否则延时解锁:进路空闲;联锁连接正常;接近区段空闲;或者接近区段占用,但在列车占用接近区段期间,进路信号机既没有开放过通过信号也没有开放过引导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