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防雷要点

合集下载

电力配电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

电力配电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

电力配电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雷电天气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电力配电系统中采取防雷与接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确保电力的正常供应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电力系统中的雷电安全隐患在雷电天气中,电力系统很容易受到雷击影响,这可能会导致供电中断、设备损坏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主要的雷电安全隐患包括:1. 直接雷击:当雷电直接击中电力系统建筑或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起火甚至爆炸,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间接雷击:当雷电击中地面时,会产生雷电感应电流,通过地下管道、电缆等介质传导到建筑物或设备中,同样会造成设备故障或人身伤害。

3. 雷电感应:雷电的电磁感应还会引发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浪涌、电磁干扰等问题,对设备和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措施。

二、防雷技术1. 避雷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建筑物或设备上安装避雷装置是防雷的首要措施。

避雷装置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传导到大地,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直接损害。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雷电的危害程度,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

2. 避雷接地:在避雷装置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

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消除雷电感应电流,降低设备损害和人身伤害的风险。

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材质、土壤的导电性等因素,确保接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避雷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还需要采取一些避雷保护措施,如对设备进行绝缘处理、设置避雷措施等,以增强系统的防雷能力。

还需定期对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接地技术1. 接地系统设计:在电力系统中,良好的接地系统设计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接地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包括接地网的铺设方式、接地电极的选择和布置、接地电阻的测试等。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雷电活动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电力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不含分段语句的电力系统安全防雷范本。

1. 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为了保障电力系统与地之间的有效接地,需要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装置和适当的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可以选择铜排、接地网或者接地极等,以确保接地电阻能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合理接地系统可以将感应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避免对电力系统产生伤害。

2. 安装可靠的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雷装置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避雷装置可以分为外避雷器和内避雷器两类。

外避雷器安装在电力系统进入点处,用于拦截雷电电流,防止其进一步传入系统内部。

内避雷器则安装在系统内部重要设备的前后,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电流。

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参数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环境来进行合理设计,以提供最佳的防雷保护。

3. 设计良好的屏蔽系统屏蔽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屏蔽,可以减少系统暴露在雷电作用下的可能性。

屏蔽系统应包括地面屏蔽和设备屏蔽两方面。

地面屏蔽应覆盖整个电力系统区域,采用金属网、金属板等材料,确保雷电电流能够迅速地引入地下。

设备屏蔽则是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金属外壳和接地导线,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结束,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样重要。

定期检查避雷装置的状态、接地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屏蔽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

此外,对于新的雷电防护技术和设备,及时了解并引入到电力系统中也是必要的。

5. 做好防护教育和培训安全防雷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设备和系统设计,还需要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进行防护教育和培训十分必要。

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范文(二篇)

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范文(二篇)

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范文电力系统的高压电力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其防雷保护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涵盖防雷设备的选择、接地系统的设计、绝缘保护措施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

1.防雷设备的选择在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中,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防雷设备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等。

在选择避雷针时,应考虑其高度和布置位置。

避雷针应尽可能高于设备,并且应在高压电力装置上方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保护。

此外,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避雷器应能够承受高压电力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能够在遭受雷击时提供可靠的保护。

避雷网也应根据高压电力装置的布置和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选择,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系统。

2.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系统是高压电力装置防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能量有效地引散到地下,从而减轻电力装置所承受的雷击压力。

在接地系统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接地电阻的控制:接地电阻应尽量保持低阻值,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引散雷电能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增大接地体的面积、增加接地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加深接地体的埋深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2.2 接地体的布置:接地体的布置应根据高压电力装置的型号和布置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接地体应均匀地分布在高压电力装置周围,并与装置的金属外壳连接。

此外,如果设备周围环境较复杂或地质条件较差,还可以采用井式接地体或混合接地体以增加接地效果。

2.3 地网的设计:地网是指将接地体通过地线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状结构。

地网的设计应考虑高压电力装置的外壳和其他金属部件,以确保它们与接地系统之间有良好的联系。

地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其性能。

3.绝缘保护措施除了防雷设备和接地系统外,绝缘保护措施也是高压电力装置防雷的重要环节。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依赖电力的程度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因此,进行安全防雷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供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一、了解雷电特点和危害雷电是一种极为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

雷电产生的电流强度很大,具有高电压、高电流和高频率的特点。

当雷电直接击中或靠近电力系统设备时,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完全瘫痪,给正常的供电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雷电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合理布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电攻击的关键措施之一。

合理布设避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分散雷电的能量,保护设备免受雷电攻击。

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垂线等。

1.避雷针:避雷针是避雷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到地面上,并通过大地的导电性将其分散。

避雷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进行合理布设,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地被引导到地面。

2.避雷线:避雷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它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减少建筑物内部电器设备受到雷电攻击的风险。

避雷线需要连接到地下的接地系统,以确保雷电能够安全地分散到地面。

3.避雷垂线:避雷垂线主要用于大型的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电力系统设施上。

避雷垂线通过合理布设,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保护设备免受雷电攻击。

三、加强接地系统建设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

合理建设和维护接地系统可以减少雷电造成的危害。

1.合理选择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能够影响雷电引导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接地电阻越小,雷电引导的效果越好。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接地系统时,应合理选择接地电阻,以提高接地效果。

2.确保接地系统的导电性:接地系统的导电性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接地系统应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并保持其良好的接触和连接。

电力系统中的防雷保护有哪些基本措施

电力系统中的防雷保护有哪些基本措施

1 电力系统中的防雷保护有哪些基本措施?并简述其原理。

答:输电线路保护:1、架设避雷线,防止雷直击导线,对雷电有分流作用。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3、架设耦合地线,有一定分流作业和增大导、地线之间的耦合系数。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5、装设自动重合闸6、采用消弧线圈接地,能使雷电过电压所引起的相对地冲击电流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

变电站保护:装设避雷针和避雷器,使所有被保护物体在保护范围内,防止直击雷。

另外变电站还要进行进线端保护,限制侵入波的陡度。

2为什么说与SiC避雷器相比,MOA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答:氧化锌避雷器简称MOA, 与传统的碳化硅避雷器相比,MOA具有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大,耐污能力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

SiC避雷器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一是只有雷电最大幅值限压保护功能,而无雷电陡波保护功能,防雷保护功能不完全;二是没有连续雷电冲击保护能力;三是动作特性稳定性差可能遭受暂态过电压危害;四是动作负载重使用寿命短等。

MOA避雷器的结构为将若干片ZnO阀片压紧密封在避雷器瓷套内。

ZnO阀片具有非常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在较高电压下电阻很小,可以泄放大量雷电流,残压很低,在电网运行电压下电阻很大很大,泄漏电流只有50~150μA,电流很小可视为无工频续流,这就是作成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原因,其突出优点是它对雷电陡波和雷电幅值同样有限压作用,防雷保护功能完全。

3答:(1)防止雷电直击导线,使作用到线路绝缘子串的过电压幅值降低。

(2)雷击带有避雷线的杆顶时,对雷电有分流作用,可减少流人杆塔的雷电流。

,(3)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塔头绝缘上的电压。

(4)对导线有屏蔽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5)直线杆塔的避雷线对杆塔有支持作用。

(6)避雷线保护范围呈带状,十分适合保护电力线路。

以雷击带有避雷线的杆塔部为例,分析避雷线在提高线路耐雷水平中的作用。

4为什么切除带负载的变压器不会产生过电压,而切除空载变压器会产生过电压?答:变压器空载时励磁电流很小,而断路器中的去游离作用很强切除空载的变压器时,,故当电流不为零时,就发生强制熄弧的截流现象,故电流极速下降为0,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u=L (di/dt),故而产生过电压。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也日益增长。

其中,雷电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常见天气现象,但同时也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工作。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进行详细探讨,以提供有关的技术和指导。

一、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雷电是指一种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闪电、雷声和电场强烈变化。

雷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电力中断以及人员伤亡等。

设备损坏:雷电会通过接触或感应作用,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造成直接击中或间接伤害。

例如,变压器、避雷器、断路器等设备受到雷击后,可能发生断裂、烧毁、内部故障等问题。

线路故障:雷电还会对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造成损害。

例如,由于雷电击中导线或塔杆,会导致线路短路、接地故障等,进而影响供电能力。

电力中断:雷电击中电力系统的设备或线路,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力中断,进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和生活。

人员伤亡:在雷电天气下,电力系统设备和金属物体会成为电场的集中区域,当人员触碰到这些物体时,有可能引起触电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

二、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技术为了有效防止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各国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防雷技术。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几种技术措施。

避雷器: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主要防雷设备之一。

它可以根据其特殊结构和材料,在雷电击中时将产生的过电压迅速导入地面,起到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击的作用。

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不仅可以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击,还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防护罩:在电力系统的高压设备和敏感设备上设置合适的防护罩,可以起到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设备的作用。

光纤接地电阻器:光纤接地电阻器是一种新型的防雷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较大,如果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极易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防雷非常重要。

一、电力系统的雷电威胁分析雷电主要给电力系统带来两个方面的威胁,即直接击中带来的电压和电流冲击以及雷电场效应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雷电击中电力系统设备,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电流,导致设备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失效,严重的甚至引发火灾。

而雷电场效应则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电压和电流,对电力系统带来干扰和损伤。

二、电力系统的防雷措施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具体如下:1.引雷措施引雷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直接威胁,通过提前引导雷电电流,减小击中概率。

在电力系统工程中,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设备进行引雷。

避雷针位于建筑物的顶部,通过避雷针的尖端形状和材质,可以迅速引导雷电的电流,减小建筑物因雷电击中而受到的损害。

避雷带则是安装在电力系统设备周围,通过引导雷电电流,将其导入大地。

2.屏蔽措施屏蔽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带来的干扰。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设备周围都会设置金属屏蔽,用来隔绝电磁场的影响。

金属屏蔽可以有效地将电力系统内的电流导入到大地中,减小雷电场效应对设备的干扰。

3.接地措施接地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害,通过将电力系统的金属设备接地,来导出雷电电流。

接地装置一般采用铜排或者金属棒来实现,铜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迅速将电流导入地面,减小设备的损坏。

4.绝缘措施绝缘措施是为了防止雷电击穿设备的绝缘层,造成设备短路或者漏电等故障。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都会有一定的绝缘层,用来隔离电力系统内的电压和电流。

为了保证绝缘层的完好性,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没有破损和老化。

5.监测预警措施为了及时了解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威胁情况,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监测预警设备。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三篇)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三篇)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雷电产生的高电压脉冲能够对低压线路和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来保护电力系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

一、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原理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导线和设备布置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实现对雷电流和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线和设备布置:合理的导线和设备布置可以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并降低雷电传导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串并联结构布置导线,减少雷电绕线感应电流;合理放置绝缘子和避雷针等设备,以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和防护能力。

2. 接地系统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击造成的电流迅速引入地下,并降低接地电阻,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合适的接地系统应包括有足够的接地电极和接地导体,并采取合适的接地方式,如接地极互相串联或并联等。

3. 避雷器:安装合适的避雷器是低压配电线路防雷的关键措施之一。

避雷器能够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通过分散、消耗和抑制来保护线路和设备。

根据不同需求,可选用无压力、低压力和高压力避雷器等。

4. 绝缘配合:在低压配电线路中,绝缘是防雷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性能,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对于重要设备和关键部位,还可采用局部绝缘层和避雷带等措施来增强绝缘能力。

二、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 合理布置导线和设备:根据线路的特点和环境条件,合理布置导线和设备,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包括合理选用导线的横截面积、材料和绝缘性能;合理布置绝缘子和避雷针等设备。

2. 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采用良好的接地系统设计,提高接地效果,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包括有足够的接地电极和接地导体;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如接地极互相串联或并联等。

3. 安装避雷器:根据线路的要求,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保护线路和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坏。

选择无压力、低压力或高压力避雷器,根据需求进行合理安装。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是指在电力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雷击对电力设备和供电系统造成的破坏和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雷击是由大气中产生的雷电放电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高能量和高压力的特点,对电力设备和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性非常大。

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措施至关重要,下面就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进行详细介绍。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首先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布置。

在选址时要避免选择雷电频繁发生的区域,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山区;在设计输电线路时要合理选择导线类型和高度,减少雷击可能性;在变电站和配电箱等设备的布置上要考虑雷电传递路径,避免强电磁场的存在。

2. 防雷装置的设置:安全防雷的关键是设置合理的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它们能够将雷电放电引导到地下或地面,减少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在电力系统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防雷装置,如在变电站和配电箱等设备上设置避雷带,以提高设备的防雷能力;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避雷针,以增加线路的耐雷能力。

3. 接地系统的建设:接地是电力系统安全防雷的重要环节。

合理建设接地系统能够使电力系统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通道,将雷电放电引导到地下。

接地系统主要包括接地网、接地体和接地线,它们应具备良好的导电能力和抗雷击能力。

在接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设备维护和巡检: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巡检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至关重要。

设备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绝缘性能测试、连接螺丝的紧固等,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巡检包括定期巡视设备、检查接地体的状态、观察设备周围是否有雷击痕迹等,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设备维护和巡检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环境条件确定。

5.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其强烈的电磁辐射和电流冲击波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用户用电产生很大影响,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电能质量问题甚至引发火灾事故,因此,针对雷电的威胁,合理佈雷电保护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的防雷概述、防雷系统设计原则、防雷器件选择、接地系统设计、设备保护和维护等方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电力系统的雷电保护提供可行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系统的防雷概述雷电是由大气层中云与地之间产生的巨大电荷分布引起的。

当云层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形成雷云,产生雷电现象。

雷电不仅具有强大的电流和电磁辐射,还会引发大型的电压冲击波,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用户用电构成威胁。

电力系统的防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1. 接地保护:通过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将雷电击中的电荷迅速导入地下,降低雷电伤害。

2. 避雷器保护:通过安装避雷器,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电冲击。

3. 屏蔽保护:通过设计合理的屏蔽和防护措施,降低雷电对电力设备的干扰。

4. 保护设备安装:合理选择并正确安装各类防雷设备,提高设备的抗雷能力。

5. 线路保护: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和合理规划线路结构,提高线路的耐雷能力。

二、防雷系统设计原则电力系统的防雷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原则:应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和设备进行全面防护,包括配电线路、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等。

2. 经济性原则:设计合理的防雷方案,既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又能尽量节约成本。

3. 可靠性原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雷电保护设备,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可维护性原则:设备安装位置合理,易于检修和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雷电保护设备和方案,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设备的需求。

三、防雷器件选择1. 避雷器选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防雷设备,可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电冲击。

电力系统弱电装置防雷技术(二篇)

电力系统弱电装置防雷技术(二篇)

电力系统弱电装置防雷技术1雷击的形成及入侵途径1.1雷击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电能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等对物体造成危害。

感应雷击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由此产生的放电效应使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称之为感应雷击。

1.2感应雷击的入侵途径有以下几种变电站的避雷针的二次感应产生的雷击效应,产生的雷电电流经过避雷针导地时感应到市内的传输线上。

对于老式的通讯设备来讲,它们的构造大都是由电子管、晶体管向集成电路过渡的。

由于电子管、晶体管等相对对立,因而耐冲击能力较强,因此二次雷击效应对电子管、晶体管通讯设备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对于集成化程度较高的微电子设备,其耐冲击能力差,受雷击更易使微电子设备受到损坏。

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天线馈线引入的感应雷击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各类传输线而破坏设备。

电源线引入感应雷击。

变电站内设置的微波通信基站的供电线路大多采用架空明线。

试验表明,雷电频谱在几十MHz以下频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频附近。

因此,雷电与市电相耦合的概率很高,容易造成通信线路及通信串口烧坏。

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就要尽可能地增加天线架设高度(65m以上的铁塔约占50%)。

但是,在提高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铁塔引雷的概率。

2外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分流、屏蔽网、均衡电位、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弱电设备的外部防护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针将主要的雷电流引人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遥控、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电力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防雷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设备逐渐增多和电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雷电对电力系统的损坏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的防雷设计方案进行讨论。

二、防雷基本概念1.雷电雷电是在大气中发生的一种天然放电现象,通常伴随着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与云之间电位差的产生,螺旋状的通道将电荷传递到地面,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和设备损坏。

2.雷击雷击是由雷电引发的意外电流,雷电击中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造成设备的损坏或短暂的供电中断。

3.防雷设计原则(1)预防为主。

通过系统设计、设备选择和地面接地等,减小雷击的可能性和对设备的影响。

(2)合理防护。

配置合适的防雷设备和防护措施,降低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3)可靠性。

设计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防雷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外部防雷设计(1)地面接地:采用合适的地面接地方式,通过接地系统将雷电引导到地中,减小雷击的可能性。

在设计中要考虑地面电阻的大小和接地装置的位置等因素。

(2)避雷针: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将雷电引导到地面,减小对设备的影响。

(3)防雷带:在电力线路和设备周围安装防雷带,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雷性能,能够迅速将雷电导向地面。

2.内部防雷设计(1)防雷电容:在电力设备内部安装防雷电容,通过减小雷电产生的电位差,降低设备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2)防雷保护器:安装合适的防雷保护器,能够迅速对雷电进行击穿,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3)避雷器:安装避雷器来保护线路和设备,避免雷电击穿和过电压的产生。

3.维护与监测(1)定期检测:对防雷设备和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2)监测系统: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雷电的动态和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总结电力系统的防雷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外部和内部的防护措施,采取合适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配置,可以有效地降低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防雷保护在小型化工厂中,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至关重要。

雷电可能对电力
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探讨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包括设备选择、接
地系统设计和定期维护等方面。

一、设备选择
在设计小型化工厂的电力系统时,应选择具有良好防雷能力的电气
设备。

例如,采用防雷等级高的电力配电设备和线路保护装置,能够
有效地减少雷击损坏的风险。

此外,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二、接地系统设计
良好的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关键。

在小型化工厂中,接地系
统应设计合理,接地电阻低,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

采用
合适的接地材料和接地方式,如埋地导体、接地网等,提高接地效果。

此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良好运行。

三、设备保护
除了选择防雷能力强的设备外,还应配备有效的设备保护装置。

例如,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能够吸收并释放雷击能量,保护周
围设备免受损坏。

此外,还可以采用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等装置,保
护电力设备免受雷电影响。

四、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保障电力系统防雷效果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和接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防雷设备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提高防雷效果。

总之,小型化工厂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配备有效的设备保护装置以及定期维护,可以有效降低雷击损坏的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设备防雷主要措施

电力设备防雷主要措施

电力设备防雷主要措施电力设备防雷是为了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损坏的一系列措施。

由于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力设备防雷的主要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是电力设备防雷的基础。

在设备布局方面,应尽量避免设备暴露在空旷的地方,如山顶、高楼顶层等。

同时,设备之间的间距也要合理设置,避免因雷电放电而产生的相互影响和损害。

安装避雷装置是电力设备防雷的核心措施之一。

避雷装置可以分为外部避雷装置和内部避雷装置。

外部避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带等,用于引导和分散雷电放电。

内部避雷装置主要包括避雷器、避雷盒和避雷线等,用于吸收和消除雷电过电压。

安装避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电力设备的直接损害。

接地系统也是电力设备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的作用是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

接地体通常采用铜杆、铜板或铜网等导电材料制成,埋设在地下,与设备接地线相连接。

接地线则是将设备与接地体相连接,确保设备能够及时导入地下,减少雷电损害。

设备的绝缘保护也是电力设备防雷的重要环节。

绝缘保护主要包括设备的外绝缘和内绝缘两个方面。

外绝缘主要通过绝缘外壳和绝缘罩等措施来实现,防止雷电直接接触设备。

内绝缘主要通过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来实现,防止雷电通过设备内部的电路和元器件造成损坏。

定期检测和维护也是电力设备防雷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和隐患,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维护工作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接地系统和绝缘系统、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避雷装置等。

定期检测和维护可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减少雷击风险。

电力设备防雷主要包括合理规划设备布局、安装避雷装置、建立接地系统、实施绝缘保护和定期检测维护等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损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0kV配电线路防雷

10kV配电线路防雷

10kV配电线路防雷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和乡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高压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用电场所的重要任务。

而在电力系统中,防雷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雷电活跃的夏季,雷击给配电线路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

在10kV配电线路建设和维护中,防雷工作尤为重要。

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防雷: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合理的线路结构,避免穿越雷区和高危区域,减少雷击风险。

合理选址、线路架设、接地等设计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2. 地线设置:地线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雷电击中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了对线路本身和设备的影响。

合理设置地线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的雷击风险。

3. 避雷器安装:避雷器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合理设置避雷器,可以将雷击引入地线,保护线路和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避雷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非常关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装。

4. 设备接地:10kV配电线路中的各种设备都需要接地,以确保在雷击时能够及时排除雷电,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合理的设备接地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1. 施工中的防雷措施:在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避免在雷电活跃时进行高空作业和金属焊接等易受雷击的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定期巡检维护: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中的缺陷和故障,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和抗雷击能力。

3. 防雷设备的检测维护:对于避雷器、接地装置等防雷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保证线路的防雷性能。

10kV配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城市和乡村的电网来说,雷击对配电线路和设备的损坏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能带来电网瘫痪和事故。

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不仅可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避免损失和事故的发生。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详述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雷击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危害,电气设备工程中普遍遵循防雷规范。

本文将详述电气设备工程中的防雷规范要求。

1. 电气设备的地线系统为了有效防止雷电流通过电气设备进入设备内部,防雷规范要求建立良好的地线系统。

地线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地线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值,一般不应大于10欧姆。

接地电阻可通过采用适当数量和深度的接地电极来降低。

(2)地线系统应与大地具有良好的接触,接地电极应埋入湿润的土壤或连接到地下水体。

(3)地线系统应保证设备的电气连接可靠,接地导线应选择适当的截面积和材料。

(4)地线系统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特性设计,保证在雷击冲击下能够有效分散雷电流。

2. 设备的绝缘保护为了减少雷击对设备的损害,防雷规范要求采取适当的绝缘保护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1)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材料,并经过合适的绝缘测试。

(2)设备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雷电强度,能够抵抗雷击引起的高电压冲击。

(3)设备的绝缘层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以防止雷电击中时因高温而破裂或分解。

(4)设备的绝缘层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护设备在雷击时不受机械损伤。

3. 避雷针和避雷带的设置为了引导雷电流远离设备和建筑物,防雷规范要求在电气设备工程中设置避雷针和避雷带。

设置避雷针和避雷带的要求如下:(1)避雷针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一般不应低于建筑物的最高点。

(2)避雷针应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以保证雷电流能够通过地线系统有效分散。

(3)避雷针应使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制造,以保证其长期可靠性。

(4)避雷带应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周围,并与地下的接地系统相连,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雷击保护系统。

4. 疑似危险设备的检测和处理在电气设备工程中,有些设备可能具有较高的雷击危险性。

防雷规范要求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和处理,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电力防雷工作总结

电力防雷工作总结

电力防雷工作总结
电力防雷工作是保障电力设施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电力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电力防雷工作的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电力防雷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

这包括对于电力设施和设备进
行雷电防护设计,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备,以及对于设施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排雷工作。

只有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才能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其次,电力防雷工作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雷
电防护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防雷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其抗击雷击的能力。

另外,电力防雷工作还需要加强对于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只有提高员工的防雷
意识,加强对于雷电防护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电力防雷工作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的来说,电力防雷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只有加强对电力设备的防雷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能够重视电力防雷工作,共同努力,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及意义

浅析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及意义

浅析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及意义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是为了保护电力设备和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很大,不仅会造成设备故障,还可能导致停电、火灾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采取合适的防雷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接闪器:接闪器是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设备的一种设备,它能够接受并引导雷电电流,将其安全地释放到大地中。

接闪器通常安装在高大的建筑物顶部或设备外壳上,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2.绝缘:绝缘是防雷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合理选择符合标准的绝缘材料和绝缘构造,可以保护设备不受雷电电流的侵害。

3.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尖峰状金属装置,它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安全地释放到大地中,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

4.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将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与大地接地的一种装置。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分散和消除雷电引起的电势差,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雷电对电力设备的破坏性非常大,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是人员的伤亡。

通过采取合适的防雷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风险,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雷电引起的设备故障和停电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不可靠性,给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通过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雷电引起的设备损坏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而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通过防雷保护措施,可以减少设备的损坏,从而降低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4.保护环境:雷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不仅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还会危及周围环境和生物。

通过防雷保护措施,可以减少这种风险,保护环境的安全。

总之,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措施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不仅能够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保护环境的安全。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雷电天气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威胁之一,其产生的雷电击穿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设防雷系统、设备保护、运维管理等方面介绍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一、建设防雷系统1. 雷电地质勘测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前,进行雷电地质勘测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分析当地的雷电活动频率、雷电流密度等参数,可以为后续的防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防雷设施设计根据雷电地质勘测的结果,合理设计防雷设施。

包括建立避雷针、避雷网、接地装置等,以及合理布置高压线路,确保电力系统在雷电天气下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同时,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防雷设施的稳固和可靠性。

3. 防雷设施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防雷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以确保防雷设施的长期可靠运行。

4. 预防雷电火灾在电力系统中,雷电火灾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建设防雷系统时,要重点加强对于防雷火灾的预防措施。

包括设立防火隔离带、使用防雷材料等,以减少雷电击穿导致的火灾风险。

二、设备保护1. 避雷器的使用避雷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在雷电击中时,将雷电能量集中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雷电击穿的影响。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安装避雷器,以提高设备的抗雷击能力。

2. 设备接地保护设备接地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将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感应电荷和静电分散到大地中去,减小雷击导致的电磁干扰以及设备的电压抬高等问题。

因此,在电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接地作业,确保各个设备的良好接地。

3. 跳闸保护在雷电天气下,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可能受到过压的冲击,因此必须设置合适的跳闸保护装置,一旦设备受到雷击可能导致过压情况发生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配电室雷雨天气注意事项

配电室雷雨天气注意事项

配电室雷雨天气注意事项
配电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用于配电和供电。

在雷雨天气中,配电室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以确保电力设施的稳定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配电室雷雨天气注意事项:
1. 防雷措施:配电室应配备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完好性。

2. 停电保护:在雷雨天气中,如有可能,应暂时停电以避免设备受雷击或其他电气故障。

必要时,可采取计划性停电措施,减少事故风险。

3. 安全防护:在雷雨天气中,应确保配电室内的所有设备和电缆有良好的绝缘保护,以防止雷击和电击事故。

同时,要做好防潮、防水和防漏等工作,避免雨水渗入设备造成损坏。

4. 人员安全:雷雨天气下,尽量减少人员在配电室工作区域的活动,避免在雷雨时进入高压设备的工作区域。

必要时,应提前安排好人员的撤离计划。

5. 监控和检修:配电室应配备相应的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雷雨天气后,及时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

6. 应急措施:配电室应制定雷雨天气的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责任和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7. 定期检查:配电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总之,雷雨天气下,配电室需要特别注意防雷、停电保护、设备绝缘、人员安全等方面的措施,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
的风险。

及时做好配电室的监控和检修,有助于预防潜在问题并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防雷要点袁庆华(江西省上饶市气象局 334000)[摘要] 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的应用加以介绍。

[关键词]电力防雷接地前言由于气象部门防雷工作起步较晚,对电力系统防雷了解不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系统的雷电灾害普遍存在,防雷工作既是传统的行业又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防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防雷技术规范上也只讲如何实施,而未讲为什么,面对电力、电信方面雷电防护工程,往往不敢动手。

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图1)图1 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变电所是电力转换站,用以提高或降低电压,并分配用电量。

从发电厂送电到用户家中的过程中,变电所扮演的角色,可比喻为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车辆在上高速公路前须在交流道先行加速;同理,电厂发出的电要先经过变电所升高电压才可大量快速的输送。

车辆要进入市区,必须下交流道减速慢行,再驶向大街小巷,同样的,高压电须经过变电所降低电压才可依序分送各地,并逐段降低到用户可使用的电压。

为维护供电质量,避免用户有电压下降问题,变电所应尽量设在负载中心,也就是说,变电所要尽可能靠近用电多的地方,像交流道或车站若离市区太远,就失去设站的意义一般。

变电所若远离负载中心,不仅送电损失大,而且用户电压降低,频率不稳定,会影响用电品质。

电力系统防雷主要是发电厂和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以下具体就从这两方面来叙述。

一. 发电厂、变电所的防雷保护发电厂、变电所的雷电灾害事故主要来源于三方面:⑴雷电直击于发电厂、变电所的建筑物、输电线路和其他设备产生的破坏;⑵雷电击中避雷针时而在引下线附近产生的高电位和感应过电压而产生的破坏;⑶输电线路传导来的雷电波击坏设备。

1.1 发电厂、变电所的建筑物、输电线路和其他设备的直击雷防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按照滚球法计算保护范围,将发电厂、变电所的被保护设备(如建筑物、电气设备、烟囱、冷却塔、机房等等)均处于避雷针(带、线)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变电所进线处,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采用进线穿金属管保护,保护距离1~2KM。

1.2 雷电击中接闪器时,在引下线和接地体上产生的高电位,在防雷装置附近的金属体感应过电压的防护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防雷离不开建筑物的防雷,按照最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054-95,对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连接,而不是传统上分别做独立的接地网。

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是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及系统防雷的第一道屏障,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性能直接影响到内部的电气设备的防雷,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建筑物本体的防雷。

建筑物防雷主要由顶部避雷带、网状接闪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和四周墙体内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

为了防止直击雷,室外可根据需要,安装一支或多支避雷针,计算其保护范围,以达到保护室外所有设备要求为原则。

同时对于室外架构母线和变压器中性点应加装避雷器保护,室外做一接地网,所有设备的接地引下线都与该接地体焊接,以保证等电位。

室内各种金属屏、柜外皮均应与底座槽钢可靠焊接或用螺栓连接,保证接触良好,同时槽钢应与电缆沟道内的电缆支架用镀锌扁钢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与室外接地网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接地网。

雷电击中发电厂外避雷针后,它引起对地电位升高,如果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有效绝缘距离不够,极容易造成高电位反击和感应过电压事故。

在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有时,由于受周围环境布置上的影响,也可将整个地网连成一体。

但一般为了避免避雷针遭雷击时主接地网电位升高太多而造成反击,应保证该连接点至35KV及其以下配电设备的接地线的埋地距离不小于15m。

60KV及其以上配电设备,由于设备绝缘水平较高,不易形成反击,可将避雷针(线)安装于其构架或房顶上;而35KV及其以下的配电设备,要架设独立避雷针,而不可在其构架或房顶上架设避雷针。

另外,由于主变压器比较贵重且绝缘较差,在其门型架上不得安装避雷针;发电厂的主厂房一般不允许安装避雷针。

如果的确需要,可考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即我们所说的共用接地装置),将几支避雷针连接,与主厂房钢筋焊接,并多做几条引下线,以增大分流效果。

1.3 输电线路传导来的雷电波为了防止沿输电线路传导来的雷电波损坏配电设备,可采用安装管型或阀型避雷器。

考虑的参数除了与普通电源防雷器相同的,如额定电压、残压等外,还要考虑灭弧电压、冲放电电压等参数。

二.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力线路采用保护线保护。

2.1 耐雷水平和保护角在考虑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后,根据线路所经过地区的雷电活动的情况、地形地貌等条件,采取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主要是安装避雷线,起着引雷和分流作用。

要架设安装避雷线,首先要了解线路的耐雷水平和保护角的问题。

2.2 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大致示意图如右图2:图2 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雷电流的流向在电力防雷中,雷直击中架空线路时,实际电流要小于统计测量的雷电流,一般取I/2;在遭雷击时,架空线路的波阻抗定量(两个电线杆之间的导线电阻)约为R=400Ω。

此时,在线路上的绝缘冲击电压最大值:U=I/2× R/2=100I …………………①用绝缘冲击电压的50%(U50%)代替U,则此时的I就表示能引起反击的雷电流强度,也即线路在这种情况下的耐雷水平:I=U50%/100……………………………②我们可算得:30KV线路,U50%≈350KV, I=3.5KA110KV线路,U50%≈700KV, I=7.0KA2.3 雷电击中避雷线或杆顶当雷电击中避雷线或杆顶时,我们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雷电流:I=U50% /{(1-K)[β(R+L/2.6)+h/2.6]}…………………③[4]式中:K 为耦合系数;β为分流系数;R 为冲击接地电阻;L 为输电线路电感;h 为杆高。

表1 不同电压的输电线路上的避雷线的分流系数2.4 保护角如下图所表示:图3 输电线路保护角说明:防止雷电击中输电线路,α、h 越小越好保护角的大小,关系线路遭雷电绕击的可能。

计算绕击的可能,即绕击概率,简单的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9.386lg -=hP a α 非山区 …………………………④35.386lg -=hP a α 山 区 ……………………………⑤其中,a 为保护角;h 为杆高;P a 为绕击概率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

对山区的杆塔,我们的计算公式是:35.386lg -=hP a α……………………⑥[4]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

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5 输电线路的具体保护如下:2.5.1 3~35KV 线路的防护3~10KV 架空输电线路,绝缘水平低,通常只有一个绝缘子,可直接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子自然接地,并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而不用架设避雷线。

在雷电活动较强的地区,线路可采用高一等级的绝缘子或采用瓷横担,以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

35KV 线路耐雷绝缘水平对于无避雷线的架空线路,采用铁横担时为350KV ,采用木横担时为700KV ,出现大于此雷电流的概率大于86%,雷击避雷线而反击输电线路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安装避雷线对提高线路的避雷可靠的作用不大,所以3~35KV架空输电线路,一般不用架设避雷线。

2.5.2 60KV线路的防护60KV输电线路,除多雷区外,也不用架设避雷线。

在规范中要求新建的60KV的线路防雷保护与110KV 的线路相同。

2.5.3 110KV及其以上线路的防雷保护110KV输电线路,一般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在雷电活动特别强烈的地区,还可架设双避雷线,其保护角取22~25o。

在雷电活动不频繁的地区,可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

220KV输电线路,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在山区和非少雷区,要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取16.5o~25.5o。

330~550KV输电线路,绝缘耐雷水平增加了,但线路落雷总数也增加了,另线路的重要性也较高,一律采用全线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取10~20o。

对于线路经过特殊地形的,可采取增强绝缘性的措施,来增强防雷效果。

至于550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其防雷措施与550KV输电线路的方法基本相同。

三、电力系统防雷的接地电阻对所有的防雷来说,接地电阻的大小至观重要,要求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电力部门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输电线路所经过的环境等,规定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电阻在20Ω以内都是允许的,但一般要求小于10Ω。

四、小结电力系统防雷技术的要点可概括如下:⑴发电厂、变电所的建筑物防雷保护。

发电厂、变电所等的建筑物防雷,主要是要注意被保护设备要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效绝缘距离问题。

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发电厂、变电所等的建筑物防雷保护问题;⑵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主要是安装避雷线、增强绝缘性及安装管型或阀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其中避雷线的安装是关键。

而电机和变压器等的防雷主要是安装磁吹避雷器、管型或阀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等。

管型避雷器,是一种改进以后放在管状外壳内的火花隙。

多用于电力输送网的线路保护上。

阀型避雷器,是火花隙和阀片(非线性电阻元件)串联而成,是变电所最主要的防雷保护装置。

保护间隙,是简单而原始的避雷器。

⑶由于雷击造成的电源闸刀跳闸问题而选择什么样的重合闸问题,由电力部门解决,在此不做介绍。

[注意]雷电流直击线路时的线路耐雷水平与雷击避雷线或电线杆顶时的线路耐雷水平不一样。

致谢词: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对本论文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及长期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1、《雷电与避雷工程》中山大学出版社苏邦礼等编 1996年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年3、《南京气象学院防雷教材选编》南京气象学院印刷厂 2000年4、《高电压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邱毓昌等主编 1995年5、《高电压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周泽存主编 1988年6、《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关象石等主编2001年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THE MAI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IN ELECTRIC POWER SYSTEMYuan Qinghua(Weather Bureau,Shangrao,334000)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 of power station 、sub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line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