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经发学校马丽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广教版第二章认识空气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分子。本课题是学生首次对微观世界的探究,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实验辅助教学

(2)采用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应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教学准备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为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兴趣实验导入——“铁树开花,给学生的视觉上进行撞击。在做浓氨水和浓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减少浓氨水和浓盐酸对环境的污染,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两边采用注射器注入,为此我选择合适的塞子进行打孔,反复多次实验。最后在效果和装置上都达到了最好。在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隙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我进行了分组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两个注射器,一个压缩空气,一个压缩水,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间有间隙,并且气体大于液体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实验导入用实验展示“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桃花开”情景,充分调

动学生的兴趣。观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问题,请学生根据日常生

活经验思考:

(1)我们从盛开的花丛旁经过时

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晾在外面会逐渐变干,

经太阳晒后干得更快,这是为什

么?

(3)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

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知其然,也想知其

所以然,产生学习

兴趣

联系生活引起兴趣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通过观看图片,知

道构成物质的微粒

有分子原子和离

子。通过观察氢气

分子、二氧化碳分

子、水分子图片,

让学生们了解分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微粒。

2、展示氢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水分子图片,让学生们了解分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观察、分析、对比、

理解、记忆

活动与探究一:什么是分子【探究活动一】演示浓氨水和浓

盐酸反应实验,(对实验进行改

进)

【分析】结合上述实验:从分子

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的区别。

【举例分析】(同种分子化学性

质相同)氧气支持呼吸,一氧化

碳为什么不支持呼吸。(不同种

认真观察,分析

原因,提出问题:

1、为什么没有接触

就会产生白烟?

2、该反应是什么变

化,从分子的角度

解释一下?

得出分子的概

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相互对比的角度深

入到微观领域,从

分子本身是否变化

来认识、区别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并

板书设计: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特点:

(1)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液体>固体)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六、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展示,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学生角色转化,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及课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