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热轧和热挤时,动、静态回复和再结晶的示意图。
图4-10 动、静回复和再结晶示意
4.2第.2热二塑节性金变形属机热理态下的塑性变形
2.热塑性变形的机理
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晶界滑移 和扩散蠕变。
一般来说,晶内滑移是最主要和常见的;孪生多在高温 变形时发生,但对刘芳晶系金属,这种机理起重要作用。晶 界滑移和扩散蠕变只在高温变形时才发挥作用。
两相合金中,如一相为塑性相,而另一相 为脆性相,则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 脆性相的存在情况。
(二) 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3 性能 (2)软基体+硬第二相
不可变形粒子,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粒子、位错环阻碍位错运动) b 弥散强化
可变形粒子位错切过第二相粒子(表面能、错排能、粒子阻 碍位错运动)
双滑移:指从某一变形程度开 始,同时有两个滑移系统进行 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 作用是同步的。
多滑移:与双滑移相似,晶体 在滑移过程中,如果滑移同时 在各个滑移系统上进行时,则 称此滑移为多滑移。
交滑移:若滑移是沿两个不同 的滑移面和共有的滑移方向上 进行时,则称为交滑移。
(一)晶内变形
应变能降低,阻碍位错运动。
(一) 单相固溶体的塑性变形
2 固溶强化 (3)屈服和应变时效 现象:上下屈服点、屈服延伸(吕德斯带扩展)。 预变形和时效的影响:去载后立即加载不出现屈服现象;去载
后放置一段时间或200℃加热后再加载出现屈服。这种现象叫做应变 时效。
原因:柯氏气团的存在、破坏和重新形成。
(2) 形成形变织构
力学性能:利:深冲板材变形控制;弊:制耳。 c.对性能的影响 (各向异性)
物理性能:硅钢片{100}[100]织构可减少铁损。
第2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协调性好、塑性高;而其发生滑移的条件需沿滑移面 施加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第2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P λ
滑移方向 P
设拉力P引起的拉伸应力σ, 切应力分量为 φ τ=σcosφcosλ
滑移面
令u=cosφcosλ,称为取向因子 当u=0.5或接近0.5,称为软取向 当u=0或接近0,称为硬取向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2.1 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2.2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3 金属的超塑性变形 2.4 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塑性
行为
第2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2.1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一、塑性变形机理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粒内部变形
(晶内变形)、晶外变形(晶间变形)。
(一)晶内变形 变形方式:滑移(主要)、孪生(次要)
金属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不同, 使得塑性变形必然不可能在所有晶 粒内同时进行,构成多晶体塑性变 形不同于单晶体。
第2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2、孪生(形变孪晶)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 晶面(称为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称为孪生方向)
发生均匀切变。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以何种方式变形,取决于哪种
第2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2)第二相粒子十分细小,并 弥散地分布在基体晶粒内, 称为弥散分布型两相合金
多相合金晶体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情况不同,使塑 性变形的情况与单相合金的有所不同。
1)聚合型两相合金
由于两相尺寸分布在同一数量级上。因此,只有第 二相为较强相时,合金才能得到强化。
较强相所 占比例
<30%,变形滑移发生在较弱相 30%~70%,两相接近 >70%,第成2章金为属塑性基变形体物理基相础 ,塑性由其控制
2-塑性物理基础
2)锻合内部缺陷铸 态金属中疏松、空隙和
微裂纹等缺陷被压实,
提高金属致密度。锻合 经历两个阶段:缺陷区 发生塑性变形,使空隙 两壁闭合;在压应力作 用下,加上高温,使金属焊合成一体。没有足够大的 变形,不能实现空隙闭合,很难达到宏观缺陷焊合。 足够大三向压应力,能实现微观缺陷锻合。
3)破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
(3)间隙溶质原子比臵换溶质原子强化作用大。
(4)溶质与基体价电子数差越大,强化作用越强。
屈服和应变时效
(2)多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
第二相的获得:相变热处理粉末冶金 两相合金类型:聚合型,弥散型 聚合型两相合金的变形 两相的塑性都较好 变形阻力取决于两相的体积分数: 等应变理论: 等应力理论: 只有第二相较强时,合金才能强化。 第二相为硬脆相 合金性能除了与两相相对含量有关外,还取决于脆性相的形状 和分布。 (1)连续网状第二相:使合金塑形变差,强度降低 (2)层片状第二相:使强度提高, (3)粗颗粒状第二相:强度降低,塑性、韧性改善
细晶超塑性
2.3.2 超塑性现象的种类
是指在一定的恒温下,在应变速率和晶粒度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所呈现的细 晶超塑性。又称为结构超塑性或恒温超塑性。
2.1.2 塑性变形的特点
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 塑性变形首先在位向有利的晶粒内发生,位错源开 动,但其中的位错却无法移出此晶粒,而是在晶界处塞积。 位错塞积产生的应力场越过晶界作用到相邻晶粒上,使其
得到附加应力。随外加应力的增大,最终使相邻位向不利
的晶粒中滑移系的剪应力分量达到临界值而开动起来,同 时也使原来的位错塞积得到释放,位错运动移出晶粒。如 此持续运作,使更多晶粒参与变形。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PPT课件
面心立方 : Al Ni Cu γ-Fe
9
体心立方 : Cr V Mo W α-Fe β-Ti
10
密排六方 : Zn Mg Be α-Ti等 c/a=1.57-1.64
11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单晶体是一块以原子或原子团为单位沿着空间的前后、
由于多晶体是由许多不同位向的晶粒组成,晶粒 的各向异性被互相抵消,因而多晶体一般不显示方向 性,称之为各向同性。
14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在实际金属的晶体中,原子并非固定不动,而是以晶 格结点——平衡位置为中心不停地作热振动,原子的规则排 列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干扰和破坏,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
常见的缺陷: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异质原子。
15
线缺陷: :长度范围内存在晶体的微观缺陷。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混合型位错 (螺型+刃型 )
Dislocation line
Fig. 1.48: A mixed dislocation.
From 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M aterials and Devices, Second Edition, S.O . Kasap (© M cG raw-Hill, 2002) http://M ask.Ca
6
晶面 :晶体中,由原子组成的平面 晶向 :晶体中,由原子组成的直线
7
2.2 三种常见的晶格
如上述,晶格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晶胞堆砌而成。工 业上使用的几十种金属中,最常见的金属晶格结构有下面三种:
面心立方 : Al Ni Cu γ-Fe 体心立方 : Cr V Mo W α-Fe β-Ti 密排六方 : Zn Mg Be α-Ti等
塑性力学知识点
《塑性力学及成形原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塑性的基本概念2.了解塑性成形的特点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1.塑性和柔软性的区别和联系2.塑性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量方法3.磷、硫、氮、氢、氧等杂质元素对金属塑性的影响4.变形温度对塑性的影响;超低温脆区、蓝脆区、热脆区、高温脆区的温度范围补充扩展:1.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2.塑性指标是以材料开始破坏时的塑性变形量来表示,通过拉伸试验可以的两个塑性指标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3.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组织、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变形力学条件)4.晶粒度对于塑性的影响为: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越好5.应力状态对于塑性的影响可描述为(静水压力越大):主应力状态下压应力个数越多,数值越大时,金属的塑性越好6.通过试验方法绘制的塑性一一温度曲线,成为塑性图第三章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第一节应力分析1.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2.应力的概念和点的应力状态表示方法3.张量的基本性质4.应力张量的分解;应力球张量和应力偏张量的物理意义;应力偏张量与应变的关系5.主应力的概念和计算;主应力简图的画法J =O +O +O公式(3-14)应力张量不变量的计算J =-9 O +o o +O O )+T 2 +T 2 +T 2 ...................................................... 2兀y y z z兀冲yz小J =OOO + 2T T T - (OT 2 +o T 2 +O T 2 ) 3 兀 y z xy yz zx x yz y zx z xy公式(3-15)应力状态特征方程o 3 - J o 2 - J a -J = 01 2 3(当已知一个面上的应力为主应力时,另外两个主应力可以采用简便计算公式(3-35)・・・・・・・・ 的形式计算)6 .主切应力和最大切应力的概念计算公式(3-25)最大切应力T = 1(o -o ) max 2 max min7 .等效应力的概念、特点和计算主轴坐标系中公式(3-31) o =上T 1 =上 J(o -o )2 + (o -o )2 + (o -o )2 = J3J' :2 8弋 2 1 2 ............................. 2 3 3 1 , 2任意坐标系中公式(3-31a) o =工《(o -o )2 + (o -o )2 + (o -o )2 + 6(T 2 +T 2 +T 2) ............................................... 2 2 * 兀 ' ' z z x xy yz. zx8 .单元体应力的标注;应力莫尔圆的基本概念、画法和微分面的标注 9 .应力平衡微分方程 第二节应变分析1 .塑性变形时的应变张量和应变偏张量的关系及其原因2 .应变张量的分解,应变球张量和应变偏张量的物理意义3 .对数应变的定义、计算和特点,对数应变与相对线应变的关系4 .主应变简图的画法5 .体积不变条件公式(3-55)用线应变0=8 +8 +8 = 0 ;用对数应变(主轴坐标系中)e +G +e = 0 xy z ..........................1 (2)36 .小应变几何方程S u1 ,S u S v.8 =—;丫 二Y =-(——+ x S x xy yx2 S y S x 公式(3-66) 8 S v =—;Y 二Y 1 ,S v S 叭 =-(—+ ——)• ••••••• yS y yz zy2 S z S yS w1 ,S w S 8 =-;Y 二Y =一(——z S z zx xz2 S x S z第三节 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1.平面应变状态的应力特点;纯切应力状态的应力特点、单元体及莫尔圆公式(3-86) o =o =十(o +o ) =o..................... z2213 m第四节屈服准则 1 .四种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 公式(3-96) T =乙=K ・・・・・・・・ - max 2 3.米塞斯屈服准则 公式(3-101) (o —o )2 + (o —o )2 + (o —o )2 + 6(T 2 +T 2 +T 2) = 2o 2 = 6K 2.................................................. 无 y y z z 无盯 yz zxs(o —o )2 + (o —o )2 + (o —o )2 = 2o 2 = 6K 24 .两个屈服准则的相同点和差别点5 . o 1-orBo s ,表达式中的系数p 的取值范围 第五节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 1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特点 2 .应变增量的概念,增量理论 公式(3-125) d £ =o 、d 九• • •••••••IJ IJ公式(3-129) d £ =丝[o - 1(o +o )] ; d y =3竺T ........................ x o x 2y zxy2 o xy d £ = =[o - -(o +o)]; y o y 2 x z d yyz 人 d £「1 /d £ = =[o --(o z o z 2x+o y )l ;,3 d £dy = 一 =T zx 2o zx 3.比例加载的定义及比例加载须满足的条件 第六节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 1.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类型第四章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1.塑性成形时摩擦的特点和分类;摩擦机理有哪些?影响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2.两个摩擦条件的表达式3.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的要求;塑性成形时常用的润滑方法第五章塑性成形件质量的定性分析1.塑性成形件中的产生裂纹的两个方面2.晶粒度的概念;影响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及细化晶粒的主要途径3.塑性成形件中折叠的特征第六章滑移线场理论简介1.滑移线与滑移线场的基本概念;滑移线的方向角和正、负号的确定2.平面应变应力莫尔圆中应力的计算;o = o —K sin 23公式(7-1) o =o + K sin23................ y mT = K cos 233.滑移线的主要特性;亨盖应力方程公式(7-5) o —o = ±2K3................ ma mb ab4.塑性区的应力边界条件;滑移线场的建立练习题一、应力-2 0 0 -1、绘制o ij= 0 4 -1的单元体和应力莫尔圆,并标注微分面。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PPT
滑移带
滑移面、滑移方向、滑移系
滑移时的位错运动
一个位错移到晶体表面时,便形成一个原子间距 的滑移量。同一滑移面上,有大量的位错移到晶 体表面时,则形成一条滑移线。
临界剪切应力
晶体进入塑性时,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 向的剪应力称为临界剪应力
P A0
s
c
P A0
cos cos
s cos cos
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螺型位错
螺型位错
混合型位错(螺型+刃型 )
位错的运动
单滑移:只有一个特定的滑移系处于最有利 的位置而优先开动时,形成单滑移。
多滑移:由于变形时晶体转动的结果,有两 组或几组滑移面同时转到有利位向,使滑移 可能在两组或更多的滑移面上同时或交替地 进行,形成“双滑移”或“多滑移”。
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 (1)原因:各晶粒之间变形具有非同时性。 (2)要求:各晶粒之间变形相互协调。(独立变 形会导致晶体分裂) (3)条件:独立滑移系5个。(保证晶粒形状的 自由变化)
缺陷
线缺陷(位错)
线缺陷又称为位错。 位错模型最开始是为了解释材料的强度性质
而提出的。
材料拉伸实验时,当应力超过弹性限度而使 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形变时,可以在表面上观 察到滑移带的条纹。
滑移带与滑移面
如何解释晶体滑移?
如何解释晶体滑移?
按原子面与原子面之间刚性错开的模型进 行定量解释时遇到严重困难。在该模型中 假定滑移面两侧原子间的结合键同时破坏, 又同时键合。由于同时破坏这些原子键所 需的力很大,致使按照该模型计算出来的 理论强度比晶体的实际强度要大100倍到 1000倍。
交滑移:晶体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滑移面上沿 同一滑移方向进行的滑移。
11.1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铬 对含铬量为0.7~1.0%的铬钢来讲,影响其变形抗力的不是铬, 而是钢中的含碳量。这些钢的变形抗力仅比其相应含碳量的碳 钢高5~10%。 高碳铬钢GCr6~GCrl5(含铬量0.45~1.65%)的 变形抗力虽稍高于碳钢,但影响变形抗力的主要因素也是碳。 镍 镍在钢中可使变形抗力稍有提高。但是,对25NiA,30NiA和 13Ni2A等来讲,其变形抗力与碳钢相差不大。含镍量较高的钢 (Ni25~Ni28),这种差别是很大的。 在许多情况下,在钢中同时加入几种合金元素,例如在钢中加 入铬和镍。这时,钢中的碳、铬和镍对变形抗力都要产生影响。 12CrNi3A钢的变形抗力比45号碳钢高出20%。Cr18Ni9Ti钢 的变形抗力比碳钢提高50%。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1.热塑性变形时软化过程
(3)静态回复
在较低的温度下、或在较早阶段发生转变的 过程称为静态回复。它是变形后的金属自发地向 自由能降低的方向转变的过程。
(4)静态再结晶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金属原子有更大的活动 能力,会在原变形金属中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等 轴晶,并最终取代冷变形组织,此过程称为金属 的静态再结晶。
热轧和热挤时,动、静态回复和再结晶的示意图。
图4-10 动、静回复和再结晶示意
4.2.2热塑性变形机理 第二节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热塑性变形的机理 变形机理主要有:晶内滑移、晶内孪生、 晶界滑移和扩散蠕变。 一般来说,晶内滑移是最主要和常见的 (1)晶内滑移 热变形的主要机理仍然是晶内滑移。高温时 原子间距加大,热振动和扩散速度增加,位错滑移、 攀移、交滑移及节点脱锚比低温容易;滑移系增多, 滑移灵便性提高,各晶粒之间变形更加协调;晶界 对位错运动阻碍作用减弱。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26
锻造温度区间的制定
27
2、锻合内部缺陷 3、打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 中的分布 4、形成纤维组织 5、改善偏析
28
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的变化
29
第三节 金属的超塑性变形
一、超塑性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金属和合金具有的超常的均匀变形 能力。
大伸长率、无颈缩、低流动应力、易成形、无加工硬化
另一个取向,故晶界处原子排列处于过渡状态。
4、晶界不同于晶内性质:
3
一、变形机理
晶内变形 1、滑移 2、孪生 晶间变形 晶粒之间的相互转动和滑动 注意: 晶间变形的情况受温度的影响
4
1、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确定
确定滑移面:原子排 列密度最大的晶面 确定滑移方向:原子 排列密度最大的方向
5
金属的主要滑移方向、滑移面、滑移系
种类:
细晶超塑性:在一定的恒温下,在应变速率和晶粒度都满 足要求的条件下所呈现出的超塑性。 相变超塑性:具有相变或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在其转变 温度附近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加热、冷却。在外力的作用下 所呈现出的超塑性。
30
二、细晶超塑性变形的力学特征
无加工硬化
31
三、影响细晶超塑性的主要因素
应变速率
20
21
二、性能的变化 (力学性能) 加工硬化 成因:位错交互作用,难以运动 应用:强化(奥氏体钢) 避免:多次塑性加工中加入退火工序
22
第二节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热塑性变形: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 变形 一、塑性变形时的软化过程 1、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 2、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钢中的碳和杂质元素的影响 碳 磷 硫 氮 氢 氧
37
2、合金元素对钢的塑性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钢的塑性降低、变 形抗力提高 原因见课本p43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二章_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位错的攀移
❖ 螺型位错无攀移
❖ 正攀移——正刃型位错位错线上移
负刃型位错位错线下移
编辑课件
位错的交割
❖ 两根刃型位错线都在各自的滑移面上移动,
则在相遇后交截分别形成各界,形成割阶后
仍分别在各自的平面内运动。
❖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交割时,在各自的位错
线上形成刃型割阶,位错线也能继续滑移。
❖ 螺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交割时,相交后形成的
❖ 假设:理想晶体两排原子相距为a,同排原子间距
为b。原子在平衡位置时,能量处于最低的位置。
在外力τ作用下,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时,能量上升,
原子能量随位置的变化为一余弦函数。
❖ 通过计算晶体的临界剪切应力,并与实际的临界
剪切应力进行比较,人们发现,理论计算的剪切
强度比实验所得到的剪切强度要高一千倍以上。
编辑课件
典型的晶胞结构
编辑课件
典型的晶胞结构
编辑课件
三种晶胞的晶格结构
编辑课件
一、塑性变形机理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 单晶体:各方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各向
异性
❖ 多晶体:晶粒方向性互相抵消——各向同性
❖ 塑性成形所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为多晶
体,其变形过程比单晶体复杂的多。
编辑课件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分类
加工中,会使变形力显著增
加,对成形工件和模具都有
III.抛物线硬化阶段:
一定的损害作用;但利用金
与位错的交滑移过程有关,
θ3
随应变增加而降低,应力应变
属加工硬化的性质,对材料
曲线变为抛物线。
进行预处理,会使其力学性
能提高
编辑课件
2.2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第一节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1.滑移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在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和 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沿其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叫做滑移面和滑移 方向。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 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
生。因原子密度最大的
晶面,原子间距小,原 子间结合力最强;而其 晶面间的距离则较大, 结合力最弱,产生滑移 所需切应力最小。
滑移系的存在只能说明金属晶 体产生滑移的可能。
要使滑移发生,需要沿滑移面
的滑移方向上作用一定大小的
切应力,称临界切应力。
•当晶体受力时,由于各个滑移系相对于外力的空间位向不 同,其上所作用的切应力分量的大小也必然不同。
当滑移面、滑移方向与外力方向都呈45° 角时,滑移方向上切应力最大,因而最容 易发生滑移。这种取向成为软取向。 当取向因子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取向成为硬 取向。 各晶粒取向不同,塑性变形必然不可能在 所有晶粒内同时发生。
单晶:食盐,氯化钠(NaCl),雪花、天 然水晶,单晶冰糖等。 多晶:金属、陨石、石头、陶瓷等。
一、塑性变形机理
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晶粒之间存在 晶界,因此,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的塑性变形包括内部变形和晶界 变形两种。 (一)晶内变形
塑性变形的形式:滑移和孪生。 金属常以滑移方式发生塑性变形。
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 的变形不均匀性。
三 、合金的塑性变形
合金可根据组织分为单相固溶体和多相混合物两种. 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合金的变形与纯金属显著不同.
奥氏体
珠光体
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ppt课件
.
9
(2)晶体结构: 一个完整的晶粒或亚晶是由同类或不同比例的异类原子,按一 定规律结合在一起,并可以用严格的几何图案表达。 结构就是指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组合状态。
金属和合金的典型结构模型: 面心立方晶体:Al、Ni、Cu、γ-Fe
.
5
前言
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控制材料性能的目:
在现代缺陷理论的基础上,阐明金属塑 性变形的物理实质、变形机理、塑性变 形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的关系, 从而为合理地选择加工条件,保证塑性 变形过程的进行提供理论基础。
.
6
课程内容
1.金属材料的一般特性 2.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本质 3.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强化 4.金属在塑性变形中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变化
.
7
1.金属材料的一般特性
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 由于本身具有比其它材料优越的综合性能; 由于在性能方面以及数量和质量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 对人类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基本因素: 化学成分 --- 金属元素; “组织” 和“结构”-Biblioteka - 原子集合体的结构以及内部组织。
.
8
体心立方晶体:Cr、V、Mo、W、α-Fe、β-Ti
密排六方晶体:Zn、Mg、Be、α-Ti、α-Co
.
10
(3)结构缺陷:金属学中将原子组合的不规则性,统称 为结构缺陷,或晶体缺陷。
缺陷种类:
点缺陷:溶质原子,间隙原子,空位;
线缺陷:位错; 面缺陷:晶界,相界,层错,半位错…. 体缺陷:如固溶体中的偏聚区,孔洞….
样集中在一些滑移面上进行; 孪生比滑移困难一些,所以变形时首先发生滑移,当切应
第2章 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如图是粗晶铝在总变形量相同时,不同 晶粒所承受的实际变形量。由图可见, 不论是同一晶粒内的不同位置,还是不 同晶粒间的实际变形量都不尽相同。因 此,多晶体在变形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 变形不均匀性。
在
2mm 内的 延伸 率,
%
晶粒5
晶粒4
晶粒3
晶粒2
晶粒1
1
s 0 Kd 2
位置,mm
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越好,强度越高。
Dislocation line
Fig. 1.48: A mixed dislocation.
From Principles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Second Edition, S.O. Kasap (© McGraw-Hill, 2002) ask.Ca
滑移面对温度具有敏感性,高温下可能出现新的滑移系,塑性增加.
滑移系多的金属要比滑移系少的金属,变形协调性好、塑性高。如面心立方金属比密 排六方金属的塑性好。至于体心立方金属相面心立方金属,虽然同样具有12个滑移系 ,后者塑性却明显优于前者。这是因为就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来说,滑移方向的作用大 于滑移面的作用。体心立方金属每个晶胞滑移面上的滑移方向只有两个,面面心立方金 属却为三个,因此后者的塑性变形能力更好。
度称为晶格常数(或点阵常数)
晶界 :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晶面 :晶体中,由原子组成的平面 晶向 :由原子组成的直线,
Grain Boundary
Grain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2 晶胞结构
• 面心立方 :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角点上都有一个原子,每 个面的中心也有一个原子,晶胞中的原子数为4。Al Ni Cu γ-Fe
第二章_金属塑性变形的物理基础
超塑性的特点
超塑性变形的一般特点: 1、大伸长率 2、无缩颈 3、低流动应力 4、易成形
采用超塑性成形工艺,可获得形状复杂和尺寸精确的锻件, 而变形力大大降低 。
超塑性成形实例
b 弥散强化
位错切过第二相粒子(表面能、错排能、 粒子阻碍位错运动)
四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 形成纤维组织
晶粒拉长 杂质呈细带状或链状分布
H62黄铜挤压的带状组织
(2) 亚结构
变形量增大 位错缠结 位错胞 (大量位错缠结在胞壁,胞内位错密度低)
(3) 形变织构
四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1)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冷作强化):随变形 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韧性下降 的现象。
2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强化金属的重要途径
利 提高材料使用安全性
(2)利弊
材料加工成型的保证
弊 变形阻力提高,动力消耗增大
孪生的特点
(1)孪生是一部分晶体沿孪晶面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 作切变,切变时原子移动的距离是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 分数倍;孪生是部分位错运动的结果;孪晶面两侧晶体 的位向不同,呈镜面对称;孪生是一种均匀的切变。
孪生的特点
(2)孪晶的萌生一般需 要较大的应力,但随后长 大所需的应力较小,其拉 伸曲线呈锯齿状。孪晶核 心大多是在晶体局部高应 力区形成。变形孪晶一般 呈片状。变形孪晶经常以 爆发方式形成,生成速率 较快。
位错密度越高,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
S:位错线长度,V:体积,ρ:位错密度
02第二章金属塑性变形物理基础
?
•线缺陷—Leabharlann 1)刃形位错;2)螺形位错;
位错线 刃型位错示意图
位错线 螺型位错示意图
单位晶体体积中所包含位错线的总长度,称为位错密度。 退火多晶体金属中位错密度为106~108/厘米² ,强烈冷变形后的则可达1011~1012/厘米² 。 金属中位错密度越高,金属便难于变形,金属的强度也越高。
•面缺陷— •体缺陷—
?
b
x c sin( 2 ) b
当变形很小时,由材料力学可知,剪应力与剪应变有:
G
则
x x x c sin( 2 ) c 2 G G b b b
G c 2
则理论临界屈服剪应力满足
实际表明,理论临界屈服剪应力比真实情况的屈服应力往往大几个数量级。
?
2. 位错环
在实际晶体中,位错线不能一段段孤立地存在,只能终止在晶体自由表面或晶界的内 表面上。晶体内部的位错线一定是封闭的:或形成一位错环,或结成三维的位错网络。
刃型
B A
B A
螺型
混合型
?
3.位错运动 A.滑移
在柏氏矢量方向的位错运动称为滑移。
微观刃型位错的运动造成塑性变形
微观螺型位错的运动造成塑性变形
变形金属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原子在变形晶粒的晶界或变形剧烈的区产生 晶核,新晶粒长大到彼此边界,这一生核,长大的过程称为再结晶。
1)新的等轴晶粒代替变形晶粒; 2)再结晶使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完全恢复,加工硬化全部消除; 3)金属发生再结晶过程,必须有一个最小的变形量,低于这一变形量就不 会发生再结晶; 4)再结晶的温度通常定义为:经过70%变形量变形的金属,在均匀温度中 保持一小时能完成再结晶的最低温度。纯金属再结晶温度是0.4Tm 5) 影响再结晶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变形程度、原始 晶粒度和金属的化学成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2.2 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3 金属的超塑性变形 2.4 金属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塑性 行为
§2.1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2.1金属冷态下的塑性变形
一、塑性变形机理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晶粒内部变形 晶内变形)、晶外变形(晶间变形)。 )、晶外变形 (晶内变形)、晶外变形(晶间变形)。
(2)静态再结晶
溶质原子的介入,使得 溶质原子的介入, 晶体内位错能降低( 晶体内位错能降低(内 能降低)屈服强度降低, 能降低)屈服强度降低, 容易造成吕德斯带的产 生,影响产品质量 (二)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多相合金的变形复杂,但仍是滑移和孪生为主。 多相合金的变形复杂,但仍是滑移和孪生为主。 根据多相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可分为两类: 根据多相合金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可分为两类: 1)第二相粒子的尺寸与基 体相晶粒尺寸属于同一数量 体相晶粒尺寸属于同一数量 称为聚合型两相合金。 级,称为聚合型两相合金。
(1)静态回复 ☆低温回复(0.1~0.3Tm):空位的运 低温回复(0.1~0.3Tm):空位的运 ): 动和空位与其他缺陷的结合; 动和空位与其他缺陷的结合; 中温回复(0.3~0.5Tm): ):除了上述 ☆中温回复(0.3~0.5Tm):除了上述 的点缺陷运动外, 的点缺陷运动外,还包括位错发团内 部位错的重新组合或调整、 部位错的重新组合或调整、位错的滑 移和异号位错的互毁; 移和异号位错的互毁; 高温回复(>0.5Tm, ☆高温回复(>0.5Tm,小于再结晶发生 的温度):出现位错的攀移、 ):出现位错的攀移 的温度):出现位错的攀移、亚晶的 合并和多边形化。 合并和多边形化。
热塑性变形过程中 热塑性变形过程中 1.静态回复和再结晶 1.静态回复和再结晶
静态回复 轧制
静态再结晶 轧制
成因: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 成因: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变形引起了金属内能 的增加,而处于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 的增加,而处于不稳定的高自由能状态,具有向变 形前低自由能状态自发恢复的趋势。 形前低自由能状态自发恢复的趋势。 自发恢复的趋势 发生条件:温度变化。因此静态回复在较低温度 发生条件:温度变化。因此静态回复在较低温度下, 较低温度下 或在较早阶段发生的转变过程;静态再结晶在较高 较早阶段发生的转变过程 或在较早阶段发生的转变过程;静态再结晶在较高 较晚阶段发生的转变过程 发生的转变过程。 温度下 温度下,或较晚阶段发生的转变过程。
100
25
50
-1/2
75
100
d
(cm) cm)
σ0:常数,变形抗力,约为单晶体临界切应力2~3倍 常数,变形抗力,约为单晶体临界切应力2 Ky:常数,变形影响 常数, 因此,晶粒细化,单位体积的晶界越多,削弱了 越多, 因此,晶粒细化,单位体积的晶界越多 削弱了 晶粒内部的应力场 无法达到变形发生的程度, 应力场, 晶粒内部的应力场,无法达到变形发生的程度,故需 外加更大的力;而且晶粒细化,金属的塑性越好。 外加更大的力;而且晶粒细化,金属的塑性越好。 原因: 原因:1)晶粒细化,变形能均匀分布 晶粒细化, 2)晶粒细化,晶粒的应变分布差异较小。 晶粒细化,晶粒的应变分布差异较小。
(一)晶内变形 变形方式:滑移(主要)、孪生(次要) )、孪生 变形方式:滑移(主要)、孪生(次要)
1、滑移 晶体在力的作用下, 晶体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 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滑移矢量与柏氏矢量平行。 滑移矢量与柏氏矢量平行。 滑移发生的地方: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滑移发生的地方: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例如面心立方的{110} <111>,体心立方的{111} {110}和 {111}和 例如面心立方的{110}和<111>,体心立方的{111}和 <110>等 <110>等。 原因: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原子间距小, 原因: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原子间距小,原子 间的结合力强;而其晶面间的距离则较大, 间的结合力强;而其晶面间的距离则较大,晶面与晶 面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滑移阻力便小。 面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滑移阻力便小。 结论: 结论:滑移系多的金属要比滑移系少的金属变形 协调性好、塑性高;而其发生滑移的条件需沿滑移面 协调性好、塑性高; 施加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施加一定大小的切应力。
孪生优先。 孪生优先。
(二)晶间变形 主要方式是晶粒之间相互滑动和转动。 在冷态变形条件下,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晶 条件下, 的塑性变形主要 主要是 内变形,晶间变形只是次要作用。 只是次要作用。 次要作用
二、塑性变形的特点 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性(方式不同) 方式不同) 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目的一致) 目的一致) 特点 3)晶粒之间、晶体内部和晶界附近区域 晶粒之间、 。(尺寸不一致 尺寸不一致) 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尺寸不一致)
b
生成表面 滑移面 第二相粒子
四、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组织的变化 1.晶粒形状的变化 1.晶粒形状的变化 金属冷加工变形后, 金属冷加工变形后,其晶粒形状变化趋势大体与金属 宏观变形一致 一致。 宏观变形一致。
2.晶粒内产生亚结构 2.晶粒内产生亚结构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借助位错的移动进行的。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借助位错的移动进行的。 晶粒变形 位错堆积 位错缠结
由于晶粒变形的特点,使得晶粒大小对金属的塑 由于晶粒变形的特点, 性和变形抗力有一定的影响。 性和变形抗力有一定的影响。
设晶粒平均直径d 材料屈服强度σ 设晶粒平均直径d,材料屈服强度σs,根据实验 结果获得两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σs=σ +K d σs(MPa) MPa)
-1/2 0 y
200
静态回复随 回复温度的不 同而有所区别
影响:回复使得点缺陷减少 位错密度降低 影响:回复使得点缺陷减少,位错密度降低,亚晶 减少, 降低, 增大,晶体组织处于低能态 增大,晶体组织处于低能态,但晶粒形状没有发生 低能态, 改变。 改变。以上这些使得整个金属的晶格畸变程度大为 减少,性能也发生改变(硬度、强度、韧性)。 减少,性能也发生改变(硬度、强度、韧性)。
金属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不同, 金属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不同, 使得塑性变形必然不可能在所有晶 粒内同时进行, 粒内同时进行,构成多晶体塑性变 形不同于单晶体。 形不同于单晶体。
P
2、孪生(形变孪晶) 孪生(形变孪晶) 作用下,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 晶面( 和一定的晶向 晶向( 晶面(称为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称为孪生方向) 发生均匀切变。 发生均匀切变。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以何种方式变形,取决于哪种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以何种方式变形, 变形所需的切应力为低。常温下,滑移优先;低温下, 变形所需的切应力为低。常温下,滑移优先;低温下,
三、合金的塑性变形 合金的相结构有两大类:固熔体和化合物。 合金的相结构有两大类:固熔体和化合物。 常见的合金组织有两种: 常见的合金组织有两种:一种是单相固熔体合 另一种是两相或多相合金。 金;另一种是两相或多相合金。 (一)单相固溶体合金 组织上和多晶体纯金属差异不大, 组织上和多晶体纯金属差异不大,变形机理也同样是 滑移和孪生为主。 滑移和孪生为主。 由于溶入溶质原子,使金 由于溶入溶质原子, 属的变形抗力和加工硬化 率有所提高, 率有所提高,塑性有所下 称为固溶强化 降,称为固溶强化
2)第二相粒子十分细小,并 第二相粒子十分细小, 弥散地分布在基体晶粒内 分布在基体晶粒内, 弥散地分布在基体晶粒内, 称为弥散分布型两相合金
多相合金晶体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情况不同,使塑 多相合金晶体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情况不同, 不同。 性变形的情况与单相合金的有所不同 性变形的情况与单相合金的有所不同。 1)聚合型两相合金 由于两相尺寸分布在同一数量级上。因此,只有第 由于两相尺寸分布在同一数量级上。因此, 二相为较强相时,合金才能得到强化。 二相为较强相时,合金才能得到强化。 <30%, <30%,变形滑移发生在较弱相 较强相所 占比例 30%~70%, 30%~70%,两相接近 >70%,成为基体相, >70%,成为基体相,塑性由其控制
§2.2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2.2金属热态下的塑性变形
一、热塑性变形时的软化过程
软化过程按性质可分为以下5 软化过程按性质可分为以下5种: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静态回复 ※静态再结晶 ※亚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静态回复 静态再结晶 亚动态再结晶
热变形的间歇期间 热变形的间歇期间 或热变形后
丝织构在 丝织构在拉拔和挤压 中形成,轴对称变形, 中形成,轴对称变形, 其主应变为两向压缩、 其主应变为两向压缩、 一向拉伸。 一向拉伸。
前 后
板织构是在 板织构是在轧制或宽展 是在轧制或宽展 很小的矩形件镦粗时形 成的。特征是各个晶粒 成的。 的某一个晶向趋向于与 轧制方向平行, 轧制方向平行,而某一 个晶面趋向于与轧制平 面平行
P φ λ
设拉力P引起的拉伸应力σ 设拉力P引起的拉伸应力σ, 切应力分量为
τ=σcosφcosλ 令u=cosφcosλ,称为取向因子 u=cosφcosλ, 当u=0.5或接近0.5,称为软取向 u=0.5或接近0.近0,称为硬取向 u=0或接近 或接近0
滑移方向
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第二相粒子也可分为可变形和不可变形 两种。可变形即位错切过微粒;不可变形即绕过微粒。 两种。可变形即位错切过微粒;不可变形即绕过微粒。 这两种方式的形成主要根据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 这两种方式的形成主要根据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大小,尺 寸过大,切过困难,绕过容易;尺寸过小,切过容易, 寸过大,切过困难,绕过容易;尺寸过小,切过容易, 绕过困难。 绕过困难。
2)弥散型两相合金 当第二相以细小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时,将产生 当第二相以细小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时, 显著的强化作用。 显著的强化作用。 这种强化作用可根据其粒子进入 方式分为两类: 方式分为两类: a.第二相粒子通过对过饱和固溶 a.第二相粒子通过对过饱和固溶 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 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 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并产 生强化的,称为时效强化 时效强化; 生强化的,称为时效强化; b.第二相粒子借助粉末冶金方法 b.第二相粒子借助粉末冶金方法 第二相粒子借助粉末冶金 加入的,称为弥散强化 弥散强化。 加入的,称为弥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