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源流考(第三稿)
笔者按:最近,笔者在三亚重新认真研究了《江西白沙梁氏族谱》,又有了一些新发现,故对此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现重新发表,供各位宗亲参考。

今年10月30日,吉水梁氏文化研究会和同宗的广西玉林梁氏文化研究会来涟源寻亲,并带来了他们精心收藏的江西白沙梁氏祖先留下的珍贵老谱,使我们有幸亲眼目睹曾任北宋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的涟源梁氏先祖——江西泰和叔山公梁崈于宋治平四年(1068年)丁未中秋亲笔所写,保存了950年的《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原稿。

文中对我们安定族南下迁蜀,自蜀迁楚、迁赣做了详细叙述。

这是至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对涟源梁氏祖先入湘之前迁徙活动最久远、最全面、最清晰、最可信的记载。

在唐末、五代十国及宋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各家族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到宋代时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这篇宋代祖先写的原文,实属不易,万分珍贵。

我们通过认真仔细拜读、研究叔山公留下的珍贵墨宝,以及从他开始主持,历经几十代先人精心编撰,前后进行了十三次重修完善的江西白沙梁氏老谱,对照分析涟源梁氏家谱,查清了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以下简称三衙冲梁氏)和观山、洞上梁氏六族千百年来许多一直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为我们将来七修家谱,认祖归宗,继承家族优秀文化,弘扬光大优良的美德家风,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一、涟源梁氏祖地——江西白沙梁氏的脉系源流
根据叔山公梁崈的记载,江西白沙梁氏的远祖源于四川。

(一)安定族南下迁蜀始祖是梁睿(531-595年),西北安定人氏,北周武帝建德年间(572~577年)官拜行军元帅,奉隋文帝杨坚命讨王谦于蜀大胜,被任命为益州都统,总管镇蜀,雄踞西南。

于是,他的子孙后代便定居于邛州依政县(今四川邛崃市)。

(二)自蜀迁楚始祖是梁震,被江西白沙梁氏奉为开基一世祖。

据考证震公生于公元863年,邛州依政人,是梁睿的14世孙,唐昭宗朝(889--904期间)进士。

后梁代唐后,震公不愿为后梁效力,回归四川家乡,途经江陵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强行把他留下。

但震公不愿接受高季兴的官职,始终仅做其白衣谋士,自称“前进士”。

高季兴死后,震公隐退,自号“荆台隐士”,留居于湖北监利西角二十里土洲。

至南唐元宗保大年间((943--957年),高季兴的孙子,南平王高保融派使者去四川将梁震之子梁谊接到监利土洲,命他在家侍养梁震。

宋太祖乾德年初(963年),谊之子迥(927-?)字公远,被太祖任命为福州防御使,后镇潭州(现长沙);宋初开宝年间(968-- 976年)从曹彬伐南唐;太宗太平兴国初(约976年)任尚书郎,管理泉州军府事,后提点淮西路刑狱。

迥公晚年被子梁鼎迎奉吉州就养,定居西昌(今泰和县)龙州江华亭。

迥公娶梁震得意门生,南平王首辅大臣孙光宪的女儿,陵州贵平县(今四川省仁寿县东北)孙氏为妻,生男二:长名鼎,字元铉;次名顾,字元瞻。

梁顾为通州江华主簿,太宗朝升任大理评事,知安福县事,后受父命,仍归长沙故地,续迁居举山。

(三)迁赣始祖是梁鼎(955-?),字元铉,宋淳化中(约公元992年)为
殿中丞,后任江西吉州刺史。

仁宗庆历间(1041—1048),朋党之祸竞起,殿丞公遂挈其子若孙悉南徙趋吉郡以避害,居于西昌龙州江华亭。

鼎公娶江陵东郭氏,生男三:长穆,字德昭,仕至韶州郡守,居庐陵良潭白沙(现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白沙村);次稽,字知古,仕至秘书省校书郎、中书堂后录事,迁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其子叔山公即为“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作者,曾任大理寺评事、汝州防御推官;幼程,字可式,仕台州司理,徙龙泉(现江西遂川)上七,其幼男申甫赘庐陵良潭白沙。

二、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的关系
湖南涟源安定梁氏与江西白沙梁氏同宗,均源于江西西昌(现泰和县),主要证据有以下三点:
(一)先祖世系源流相同。

“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和“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世系的记载,与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族谱中迁湘前的世系完全一致,都是白沙梁氏一世祖震公至四世祖鼎公的后裔。

(二)江西先祖名讳相同。

涟源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先祖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字学张),禄(学张)生辉义(字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字仕宽),宇顶(仕宽)生顺龙……” 此记载虽然与叔山公所撰“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中叙述的父子关系有误,但叔山、学张、行之、仕宽等江西白沙梁氏先祖名讳和世系却完全相同,丝毫不差。

(三)家谱传代辈字相同。

“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稽公六世孙梁子祥(名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天字辈,孙子梁宗伯是宗字辈,曾孙梁国材、国瑞、国远等是国字辈。

根据涟源三衙冲梁氏家谱记载,由赣迁湘始祖隆公,字天徵,是天字辈;家谱虽未记载三衙冲梁氏始祖太义公有含国字的名字,但太义公的哥哥叫梁国瑞、弟弟叫梁国灵,可以推断,太义公应该有一个含国字的名字,可能是因为遗漏或疏忽,没有记录下来。

现在只有经公辈字没有对上,隆公(天徵)的儿子按班辈,应该是宗字辈。

据分析,可能由于太义公后来的孙子也属宗字辈(宗显、宗仁、宗美、宗礼),涟源梁氏在清乾隆年间初修家谱时,有可能是为了避讳,便将宗经公改为经公了。

由此可见,隆公(天徵)、经公、太义公(国字辈)正好对应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上的天锡、宗伯和国材等,世系年代也相符,分别是康公的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世孙,由于古代信息闭塞,缺乏交流,互不通气,未载入江西白沙梁氏家谱而失考,致使宗亲失散了八百多年。

三、现涟源梁氏世系源流中需要重新考证的几个问题
对照江西白沙梁氏老谱,现在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的家谱仍存在以下几个疑点,需要重新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加以考证、澄清。

(一)叔山公不是穆公之子
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记载,“穆公,字德昭,生子叔山,叔山生禄(学张),禄(学张)生辉义(行之),辉义(行之)生宇顶(仕宽),宇顶(仕宽)……至迁湘始祖世机公。

” 但是,叔山公在《江西梁氏族谱源流总叙》一文中明确写道:“白沙吾父七秘校(稽公)迁同邑高行乡冶坑西塘是也。

因念西塘一派,自吾父徙此,至吾之子孙又三世矣。

” 白沙梁氏在1804年九修族谱时所写的谱序也记载:“知古公生大理评事叔山公;叔山公评事生天长令学张公;天长令生蒲州佥判行之公;佥判生仕齐、仕宽等六公。

” 很明显,叔山公不是穆公的儿子,而是稽公的儿子。

因此,观山、洞上梁氏很可能不是叔山公的后代。

由于观山、
洞上两族当年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错记了先祖,历代后人照抄照搬,一直将此错误延续了三百多年,直至今天。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清楚地记载了,穆公的十二世孙世机公迁湘前的世系情况。

该谱记载,穆公生哲,哲生广,广生铉七,铉七生远岗,远岗生吉因,吉因迁吉水,后代失考。

观山、洞上两族有可能就是吉因的后裔。

吉因在外辗转迁移,七传至世机公。

世机公的前辈最后定居于吉安府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世机公又于明洪武十年举家由此地迁居湖南湘乡迪坑。

当然,上面所讲的世机公与江西前辈关系,目前还只是笔者根据江西老谱所做的推测。

也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观山、洞上两族最初修家谱时,仅是将叔山公的父亲搞错了。

该两族确是叔山公后裔,但江西先祖是梁鼎的次子梁稽,而不是长子梁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目前还未查到直接证据,需要到江西做进一步详细调查考证,查清族谱上记载的世机公迁湘前居住的“泰和县从晴乡六都白沙嘴”现在是什么地方,当地有没有族亲、老谱等问题。

(二)涟源三衙冲梁氏可能是江西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公的后代
据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记载,六世祖叔山公(笔者注:大约于公元1000年前后)随父亲知古公,由庐陵良潭白沙迁徙到泰和高行乡冶坑西塘定居下来。

八世祖行之公(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40年前后)曾任陕西蒲州佥判(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生有六个儿子。

他的次子九世祖仕宽,号公量(笔者注:大约生于公元1060年前后),大约在政和二年((1112年)左右,因带领乡勇帮助朝廷剿灭农民起义(家谱记载是剿灭李元砺,年代不符,待考证),立下大功,被朝廷封为安徽东部的濠州定远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于是迁居安徽定远县。

家谱上称他为“吾乡别迁之祖”,
在江西白沙梁氏老谱中,我们没有查到关于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名字和记载。

根据白沙谱序的描述,笔者推测隆公(天徵)很可能就是上面所叙述的白沙梁氏九世祖仕宽的孙子。

理由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错记的世机公迁湘前的江西老家世系情况,很可能就是三衙冲梁氏迁湘世祖隆公(天徵)的江西先人世系。

据涟源梁氏族谱记载,乾隆十九年(1756年),涟源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六族筹备合修家谱时,曾派人到江西泰和专门寻访族亲,现在族谱上所刊载的历代源流,大多来之于当年在江西泰和搜集的资料。

由于古时的交通和信息传递都非常落后,搜集资料完全靠手抄、脑记、口传。

可能由于涟源六族派去江西泰和寻访族亲的先人马虎大意,张冠李戴,误将稽公后代隆公(天徵)的世系,错记到穆公后代世机公的身上。

二是观山、洞上两族梁氏家谱中记录的江西先人世系情况说:“仕宽,配罗氏,子二,长顺龙、次顺凤。

” 白沙梁氏家谱却记载仕宽公娶妻高氏,只有一子梁榉(字子祥),生卒情况都不详。

同时,家谱对仕宽公迁居定远后的情况记载更是十分模糊,仅说仕宽公死后,“其子榉以申甫不继,随母高氏复居白沙(庐陵良潭白沙),占籍为庐陵人,与冶坑(高行乡冶坑西塘)分派……” 笔者分析推测,仕宽公因官迁濠州定远县时,年龄大约已五十岁开外,在冶坑西塘早已娶妻罗氏,生有顺龙、顺凤二子;可能定居濠州定远县后,又续弦娶妻高氏,生下儿子梁榉(字子祥)。

仕宽公去世时,儿子梁榉年纪还很小,后因六世祖申甫后继无人,便由母亲高氏携带迁往庐陵,去继承申甫遗产,从此定居白沙。

家谱还记载,当时“白沙与冶坑数十岁少相通” ,兄弟之间没有来往,可能彼此都不知对方的存在。

于是,梁榉(字子祥)后代在修撰白沙梁氏家谱时,没有将冶坑的
顺龙、顺凤二公收入家谱。

照此推测,迁湘世祖隆公(天徵)可能是顺龙公的儿子,与白沙家谱中记载的子祥公(梁榉)儿子梁天锡为同祖父堂兄弟。

(三)涟源三衙冲梁氏迁湘始祖隆公是太义公的祖父
涟源三衙冲梁氏十甲、六甲、四甲、三甲四族在乾隆十九年(1756年)初修家谱时,迁湘始祖隆公至涟源开基始祖太义公之间仅隔一代,是祖孙关系。

清道光元年(1821年),时任安福县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六甲举人梁治达(1793-1865年),号菉庄,被族人邀请参与二修四族家谱。

菉庄公根据先人留下的一些墨稿资料,认为隆公至太义公之间不是仅隔一代,而是六代。

他在未经严格考证的情况下,要求重修族谱时添加上。

由于当时兵荒马乱,中途耽搁,当在外做官的菉庄公将他的意见写信寄到家乡时,四族二修的家谱已经印完。

所以,在同治十一年三修家谱时,按照菉庄公遗稿,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了五代先祖。

增加五代先祖后,隆公的生辰年月就产生了矛盾。

乾隆38年(1773年)和道光元年(1821年)所编撰的一、二修祖谱中均记载,隆公系“南宋高宗朝进士,绍兴27年(1157年)迁湘。

” 三修家谱时,为了适应增加这五代先祖的需要,便修改成“隆公系五代进士,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迁湘” 前后差了近200年。

对此,后辈意见一直有争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异议:
一是世系传代的时间。

按照史料记载,五十九世祖梁震公出生于公元863年,如果万隆公是宋太祖建龙元年(公元960年)举家迁湘,与梁震公出生时间只差97年。

按照三修以后的现谱(以下简称现谱)的记载,传了六代,每传一代平均历时才16年,就是代代都是长子(何况并非如此),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先辈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照现谱,隆公是鼎公的重孙。

但据《宋史》记载,鼎公是公元955年所生,建龙元年(公元960年)时才5岁,当时不要说隆公,就是鼎公的儿子稽公应还远未出生,怎么可能举家迁湘。

三是太义公的出生时间。

太义公是涟源安定梁氏开基始祖。

家谱对太义公之后世系中的诸位前辈生平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是公认准确、没有任何争议的。

如果隆公是绍兴27年(1157年)举家由泰和迁湘,说明隆公是率子孙三代全家迁徙,符合族谱关于“举家”的描述。

现谱在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后,迁湘时间改成公元960年,到太义公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初十日,定居安化大木山三衙冲(今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先后历时217年,难以令人置信。

江西宗亲这次送来的白沙梁氏老谱对解决这个历史悬案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隆公至太义公之间增加五代先祖是很难站住脚的。

首先,从江西谱中可以清楚查到,隆公属于天字辈;太义公属于国字辈,证明他们确是祖孙关系。

其二,根据江西老谱记载,很可能是隆公(天徵)祖父的白沙九世祖仕宽,其有文字记录的社会活动都是北宋末年,其孙子不可能是北宋初年人氏。

其三,白沙家谱记载从一世祖梁震公到天字辈的十一世隆公(天徵),下传了十代(不是涟源梁氏新谱所记的六代),历时约294年,平均约30年一代,完全符合我国汉族历代世系正常传代年数。

所以,隆公是太义公祖父的记载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四、总结
经过以上的综合分析研究,笔者初步将涟源与白沙的世系排列如下,供宗亲参考:
—穆(良潭白沙,庐陵之始)-哲-广-铉七-远岗-吉因—七传至世机公
震—宜--迥—鼎—稽(冶坑西塘,泰和之始)--叔山—学张(福)—行之(海)--仕宽--
—程(龙泉上七,龙泉之始)--从甫—-七传至湖南忠泰公
行之—-—仕宽—-顺龙—------天徵(隆)—-经—---太义(涟源梁氏)
—子祥(榉)---天锡——----宗伯——国材(白沙梁氏)
江西白沙梁氏老谱虽然为我们涟源十甲、六甲、四甲、三甲、观山、洞上梁氏六族搞清千百年来模糊不清的支脉源流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我们在这个老谱中,毕竟没有查到涟源梁氏迁湘始祖隆公、世机公的名字,许多新想法、新论点主要还是来源于分析推测,缺乏直接的证据,需要实际到泰和、吉安祖地,做进一步仔细调查考证,查找第一手依据,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果,真正达到经得起时间推敲、历史考验,对后代子孙认真负责之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