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合集下载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全解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全解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____年__月__日时干支的推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xx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天干: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0,取余数地支: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2,取余数例如2009年:(2009-3)/10余数为:6,天干为:己(2009-3)/12余数为:2,地支为:丑故2009年的干支为:己丑年二、月干支的推算地支: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每年1月都是【寅】,2月是【卯】,依次类推天干: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5(戊)7(庚)9(壬)1(甲)这个简单的数式意思是说:1(甲)与6(己)年的1月天干为3(丙),其正月干支是丙寅;2(乙)与7(庚)年的1月天干为5(戊),其正月干支是戊寅;3(丙)与8(辛)年的1月天干为7(庚),其正月干支是庚寅;4(丁)与9(壬)年的1月天干为9(壬),其正月干支是壬寅;5(戊)与10(癸)年的1月天干为1(甲),其正月干支是甲寅;例如:2009年是己丑年,正月干支是:丙寅,其他各月依次类推,例如:六月的干支就是xx三、日干支推算方法1.元旦干支2009丙午2010辛亥2011丙辰2012xx2013丁卯2014壬申2015xx2016壬午2017戊子2018癸巳2019戊戌2.各月干支加减数歌诀:一、五(月)双减一,二、六(月)加零六,三(月)减二、加十,四(月)减一、xx,七(月)零、九(月)xx,八(月)上加一、七,十(月)上加二、八,冬(月)三、腊(月)三、九,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干:(元旦天干数)+(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0=商...余数求日干:(元旦地支数)+(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2=商...余数例如2009年的元旦干支为:丙午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的天干为:辛地支为:丑四、时干支的推算方法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是不变的,每天都是从夜半子时开始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依次类推天干的计算,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甲)3(丙)5(戊)7(庚)9(壬)1(甲)与6(己)日子时的天干为1(甲),其日子时的干支是甲子;2(乙)与7(庚)日子时的天干为3(丙),其日子时的干支是丙子;3(丙)与8(辛)日子时的天干为5(戊),其日子时的干支是戊子;4(丁)与9(壬)日子时的天干为7(庚),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庚子;5(戊)与10(癸)日子时的天干为9(壬),其日子时的干支是壬子;例如2009年6月27日(农历6月初五)18时的干支如下:己丑年辛未月辛丑日丁酉时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xx起根源。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干支计算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

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

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N ≦60)月干支查算表用六十甲子记月,因为每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此类推。

而月份的天干却不固定,必须经推算才能排出。

推算的歌诀为: 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戊癸之年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甲已之年丙作首,就是说,遇甲年或已年,正月为丙寅月,然后顺次推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乙年、庚年的正月寅与戊相配,即戊寅,二月已卯、三月庚辰......如2005年为甲申年,十二个月干支即为下表中“甲已”列中所列: 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 查算方法年干 甲已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 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

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月干支为四柱之二,八字中的第三、四字 正 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 月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 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四 月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 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六 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七 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 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已酉 辛酉 九 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 月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十一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十二月丁丑已丑辛丑癸丑乙丑对于日干支我们平时都是去查万年历,但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该怎样去计算日干支呢?盲人有一套口诀但比较繁琐我们很难记住,下面介绍一种通过阳历的年月日来计算日干支的方法:首先要记住六十甲子的序号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9壬戌、60癸亥。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

年月日时干支速推方法(2011-09-05 16:00:49)转载分类:盲派命理/愚公编辑标签:杂谈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1900年到21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一、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就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二、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三、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2+月份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四、日干支公式: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

(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

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五、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六、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
(一)干支掌上定位法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

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

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

天干属阳,阳主动,所以天干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

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

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

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

(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
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须相加六次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3篇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3篇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第一篇:推算年干支的方法作为八字命理中最基础的元素之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相对简单。

以下是推算年干支的具体步骤:步骤一:年份转换将欲推断的年份转换成农历的年份。

例如,若想查看1989年的干支,需要将公历1989年转换成农历己巳年。

步骤二:定天干根据农历的特点,可以得到己巳年的天干定为“壬”。

天干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步骤三:定地支根据己巳年的地支定位为巳。

地支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步骤四:确定干支将天干和地支拼接就是己巳年的干支——“壬巳”。

推算年干支虽然简单,但也需要依赖一定的历法知识。

同时,一些疑难年份的计算,如“闰月对应的干支”等,还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第二篇:推算月干支的方法月干支的推算稍微复杂一些,需要结合公历和农历两种不同的时间系统进行推算。

以下是推算月干支的具体步骤:步骤一:确认公历日期首先需要确认出公历日期,即例如1976年8月2日。

步骤二:转换农历将公历日期转换成农历,即可得到阳历1976年六月二十二日。

步骤三:定“月支”根据转换后的农历日期,可以得到当月的“月支”。

例如,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二十二日,因此当月的“月支”为“未”。

步骤四:定“月干”根据“月支”可以得到当月的“月干”。

具体地,若当月“月支”为子、丑、寅、卯时,“月干”依次为甲、乙、丙、丁;而午、未、申、酉、戌、亥时,“月干”将按顺序是己、庚、辛、壬、癸、甲。

因此,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农历为六月二十二日,当月“月支”为未,因此“月干”定为己。

步骤五:输出干支最后,将“月干”和“月支”拼接起来,即可得到阳历1976年8月2日对应的“月干支”——“己未”。

推算月干支相对复杂,需要结合两种不同的时间系统,并能够熟练运用历法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既有丰富的经验,又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难题。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总之自己找规律记住六十甲子顺序数即可。

(甲尾数都是1,乙尾数都是2,丙尾数都是3……..地支都是逆转隔1。

例如:1-11-21-31-41-51为子-戌-申-午-辰-寅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1、推算年干支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60之余数。

(找对应六十甲子序数即可)例子:1986年(1986-3)÷60余3,3对应60甲子序数为丙寅。

2、推算月干支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3、推算时干支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月和时对照表,可以不背口诀记住(月起丙,时起甲)月时甲己丙(寅月)甲己甲(子时)乙庚戊乙庚丙丙辛庚丙辛戊丁壬壬丁壬庚戊癸甲戊癸壬4、推算日干支(1)先确定每年元旦干支公式:本年元旦干支=去年(平年)元旦干支+5本年元旦干支=去年(润年)元旦干支+6例如:1983年为平年,元旦为己丑,六十甲子序号是26,加5等于31,那1984年元旦干支是甲午。

(2)日干支推算公式:日干支序号=(本年元旦干支序数+日数+月加减数)-60×某数(某数的取值为0、1、2,为了使数大于0小于60在60甲子数内)歌诀:二月六月加三十,三月应加五十八,四月二九五五九,三一、二、三八十腊,七零九二冬月三,元月减一是定法。

歌诀是平年的月加减数,闰年从3月1日起(即3月份)开始每月多加1,即3月应加59,4月加30。

以此类推。

例子:1981年10月25日的干支元旦假如已知1983年的元旦干支(上面有例子为26数)1983年元旦干支-2×5=16,对应己卯10月25日序号=(16+25+32)-60×1=13(丙子)备注:奇门遁甲是天干学,年干支可以有的时候不用地支,那么年的尾数1对应辛,2对应壬,以此类推。

例如1971年尾数1年干就是辛。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一门学说。

研究运气学说,首先要了解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组成六十干支,又称“六十花甲子”,用以记年、月、日、时。

十天干、十二地支见表1,为方便推算,用代数对应,本文根据近10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一种年月日时干支的简易推算法。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⒈推算天干:月干=mod(年干x2+月数,10),(0视做10)(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求月干月干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起,丁壬之年壬寅求,若逢戊癸岁,还从甲寅流。

例如逢甲年正月月干为丙,二月月干为丁,余类推。

推出计算公式:月干代数=年干代数X2+当月月数(夏历月)⒉推算地支:月支代数=当月月数(夏历月)+ 2支又称月建,将十二地支分建于十二个月,主要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而定,斗柄指向正北为子,正南为午,每年固定不变。

从西汉太初历正月建寅始,十二地支与阴历十二月的对应关系如下: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最新快速推算年⽉⽇时⼲⽀法最新快速推算年⽉⽇时⼲⽀法⼀、快速推算年柱⼲⽀法运⽓学说是古⼈探讨⾃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门学说。

研究运⽓学说,⾸先要了解甲⼦,⼗天⼲与⼗⼆地⽀搭配,组成六⼗⼲⽀,⼜称“六⼗花甲⼦”,⽤以记年、⽉、⽇、时。

⼗天⼲、⼗⼆地⽀见表1,为⽅便推算,⽤代数对应,本⽂根据近10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种年⽉⽇时⼲⽀的简易推算法。

注:年⼲⽀是以⽴春为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4⽇的阴历为⼗⼆⽉⼆⼗⼀,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5⽇的阴历虽为⼗⼆⽉⼆⼗⼆,⽽此⽇已⽴春,宜做甲⾠年。

例⼀:求公元前7的年柱⼲⽀:年⼲=-7+8=1,即甲;年⽀=(-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是该年⼤部分时间与其对应,⽽不是完全重合的。

⼆、快速推算⽉柱⼲⽀法⒈推算天⼲:⽉⼲=mod(年⼲x2+⽉数,10),(0视做10)(公式揭密:由于甲⼦年的正⽉是丙寅⽉,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丑年的正⽉是戊寅,即⼄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的天⼲为年⼲x2+1)求⽉⼲⽉⼲⼝诀:甲⼰之年丙作⾸,⼄庚之年戊为头,丙⾟之年庚寅起,丁壬之年壬寅求,若逢戊癸岁,还从甲寅流。

例如逢甲年正⽉⽉⼲为丙,⼆⽉⽉⼲为丁,余类推。

推出计算公式:⽉⼲代数=年⼲代数X2+当⽉⽉数(夏历⽉)⒉推算地⽀:⽉⽀代数=当⽉⽉数(夏历⽉)+ 2⽀⼜称⽉建,将⼗⼆地⽀分建于⼗⼆个⽉,主要依据北⽃星⽃柄所指⽅位⽽定,⽃柄指向正北为⼦,正南为午,每年固定不变。

从西汉太初历正⽉建寅始,⼗⼆地⽀与阴历⼗⼆⽉的对应关系如下:阴历⽉⽀是固定不变的,正⽉为寅(从⽴春当天到惊蛰前⼀天),⼆⽉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三⽉为⾠(从清明当天到⽴夏前⼀天),四⽉为巳(从⽴夏当天到芒种前⼀在),五⽉为午(从芒种当天到⼩暑前⼀天),六⽉为未(从⼩暑当天到⽴秋前⼀天),七⽉为申(从⽴秋当天到⽩露前⼀天),⼋⽉为⾣(从⽩露当天到寒露前⼀天),九⽉为戌(从寒露当天到⽴冬前⼀天),⼗⽉为亥(从⽴冬当天到⼤雪前⼀天),⼗⼀⽉为⼦(从⼤雪当天到⼩寒前⼀天),⼗⼆⽉为丑(从⼩寒当天到⽴春前⼀天)。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一、推算年干支1.公式法: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

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

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

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

(余略)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

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余略)二、推算日干支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

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何为元旦干支基数?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

干支计算方法

干支计算方法

干支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和规则来确定特定年份、月份或日子对应的天干地支。

具体如下:
1. 年份的干支计算:可以通过公式(当年年数-3)÷60,其余数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再到六十环周图中找出相应的干支。

这个公式适用于公元4年之后的年份计算,因为公元4年是甲子年。

2. 月份的干支计算:正月的天干计算方法与年份的天干有关。

例如,遇上甲或己的年,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以此类推。

确定了正月的干支后,其余月份可以按照干支顺序推算。

3. 日子的干支计算:日的天干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常数)/10(结果取余数),地支的计算公式为(当年元旦的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加减常数)/12(结果取余数)。

此外,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总的来说,这些计算方法在历史学、命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参考具体的历法书籍或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来进行准确的计算。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天干:1(甲);2(乙);3(丙); 4(丁);5(戊);6(己);7(庚);8(辛); 9(壬);10(癸) 地支:按1(子);2(丑);3(寅);4(卯); 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推算天干: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负数则加10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末位数+8=年干(因为公元3年为癸亥年,而天干又是逢10一循环。

公元4年天干是甲,而4-3=1。

由于没有公元0年,所以公元前的天干为末位数-3+1,再+10转为正数)推算地支:公元后任何年代:(公元年数-3)÷12,得余数0-11为年支,负数则加12,0视作12公元前任何年代:(公元年数-2)÷12,余数-11-0为年支,加12转为正数,0视作12(推导理由类似前述)另:⒈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1800—1899 年);⒉公元年末二位数+1=年支(适用于1900—1999 年);⒊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2000—2099 年);说明: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例二: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0-3=-3,加10=7,即庚。

年支=00+5=5,即辰。

故2000年是庚辰年。

例三:求1999年的年柱干支:年干=末位数9-3=6,即己;年支=末二位数99+1=100减去8个12后余4,即卯。

故1999年是己卯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1.推算天干: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则减去10的倍数到0-9,0视作10)(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2. 推算地支: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

年月日干支推算

年月日干支推算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1“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2“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3“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

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

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1 / 7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推算公式:①推算天干:公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于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公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于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于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公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于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那么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于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于某一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②末二位数00+9:9,地支序数9是“申〞。

那么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

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后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

那么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

②末二位数81+1=82,递2 / 7减6个12后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

那么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

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后余4,地支序数4是“卯〞。

那么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纪年系统,它使用天干和地支这两种概念来纪录年份。

天干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确定年份和计算干支。

1.确定年份:每个天干和地支都有一个周期,一个天干周期为10年,一个地支周期为12年。

第一个天干以甲为始,地支以子为始。

两者的起始年是公元前2637年,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根据这个起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年份=(要计算的年份-起点年份)%60这个公式除以60的目的是将年份调整到一个完整的天干地支周期内,这样可以确定年份的天干地支。

例如,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如下:年份=(2024-2637)%60=645%60=45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2.计算干支: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到。

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共有60种可能,它们按照固定的顺序循环出现。

以下是天干的顺序和对应的地支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上述顺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来确定具体的干支。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干=年份%10计算天干的具体位置,其中干的取值范围为0-9接下来,我们通过公式:支=年份%12计算地支的具体位置,其中支的取值范围为0-11最后,根据天干和地支的位置,在上述的天干地支顺序中找到对应的干支组合。

例如,对于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丙子”,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干=45%10=5支=45%12=9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手掌万年历)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手掌万年历)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手掌万年历)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手掌万年历)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一、逐年推算元旦干支口诀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

申子辰支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

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

”推算来年元旦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元旦日的干支,并用大拇指在掌上定位。

“申子辰干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

”凡年支临申子辰的为闰年,2月29天。

推算下一年元旦日的干支,只要大拇指从今年元旦日支位,跳到相冲的地干支位上,而后天干顺加六位,便是来年元旦的干支。

“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

”除申子辰年外,其它年干2月均为28天。

大拇指在掌上定好今年元旦日支位置,推算来年元旦干支时,将大拇指跳到相冲之支退一位,天干加上五位,即是来年元旦的干支。

二、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米思米四柱新品上市,低价格,品类丰富广告米思米供应各类四柱经济型机械产品,规格齐全,交货期短! 查看详情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

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

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

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

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1、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

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

其公式为:
(所求年数-3)/60 = 商。

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

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2、月干支推算法:
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

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首先推算出该年农历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

该年正月的天干序号的计算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

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1-2)×2-1=-3,因该数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天干序号7得出农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

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3、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农历月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推算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实现。

因此,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比较好的推算办法是借助于历表
虽然农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阴历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闰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变,所以可以从阳历来推算当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0
=商........余数(日干序数)
日支=(元旦地支序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三月后加1)/12
=商........余数(地支序数)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两个数要先求出来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干,支序数,各月干,支加减数。

天干地支加减数表:
每月天干地支常数加减表
平年闰年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
一月减一减一减一减一
二月加零加六加零加六
三月减二加十加一加一
四月减一加五加一加一
五月减一减一加一加一
六月加零加六加一加一
七月加零加零加一加一
八月加一加七加一加一
九月加二加二加一加一
十月加二加八加一加一
十一月加三加三加一加一
十二月加三加九加一加一(转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