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②体会课文道理
③学习课文语言表达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的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坐井观天”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八、课后拓展
1.阅读材料推荐:
-《青蛙王子》: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进一步了解青蛙这一角色,同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狐狸和葡萄》: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愚公移山》:让学生了解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精卫填海》: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勇敢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乌鸦喝水》: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要学会变通。
2.视频资源推荐:
-《青蛙王子》动画版: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狐狸和葡萄》动画版:通过动画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愚公移山》动画版: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图片观察:观察《贪玩的小老鼠》的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2. 故事讨论:讨论小老鼠贪玩的行为及其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贪玩的危害。
3. 写作指导: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贪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贪玩的小老鼠》2. 学具:笔记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2. 图片观察: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讨论小老鼠贪玩的行为及其后果。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5. 交流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图片《贪玩的小老鼠》2. 故事情节:小老鼠贪玩的行为及其后果3. 写作指导: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七、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贪玩现象,用语言描述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2. 以《贪玩的小老鼠》为例,编写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贪玩的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老鼠在做什么?”等,让学生自由表达,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汇总)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坐井观天的含义与相关典故;2.熟悉一些使用坐井观天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理解如何使用坐井观天思维;2.学会如何分析问题;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3 情感态度1.能够正确对待缺乏信息及小见大情况;2.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3.培养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1.介绍故事《列子•汤问》;2.介绍坐井观天的含义;3.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2.2 阐述坐井观天思维1.介绍坐井观天思维的定义;2.详细解释坐井观天的盲点;3.分析坐井观天的优劣势。
2.3 常用的坐井观天思维方法1.概念梳理法;2.想象推演法;3.反向思考法;4.突破偏见法。
2.4 组团练习1.随机分组;2.让每组选择一个问题;3.引导每组使用坐井观天思维解决问题。
2.5 课堂互动1.随机抽取一两个小组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2.讨论在使用坐井观天思维时遇到的困难;3.交流可行的解决方案。
2.6 总结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2.总结坐井观天思维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坐井观天思维,并学会发散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熟悉坐井观天思维的概念;2.掌握使用坐井观天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对坐井观天思维理解不足;2.学生可能在使用坐井观天思维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
四、课堂讲义4.1 什么是坐井观天思维?“坐井观天”,一般指没有走出自己所处的小圈子,视野很窄,并且完全不考虑周围的其他环境,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感性认知来决策。
4.2 坐井观天的盲点坐井观天思维的盲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缺乏情报掌握和了解,导致视野狭隘;2.没有全面的数据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3.过度肯定自己的实力,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4.3 坐井观天的优劣势坐井观天的优势:1.省时省力;2.相对容易;3.常常有经验和做法可依。
《坐井观天》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3.课堂演练。
4.课后作பைடு நூலகம்。
(1)给家人讲讲《坐井观天》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作为一则寓言故事,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思维方法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掌握寓意。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在多轮朗读、识字认字的基础上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质疑问难,设置阅读期待。在精读课文阶段,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和重点句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了续编故事的环节,启发学生想象,充分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提示学生“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
(2)理解“大话”的意思。
预设:就是认为别人是在吹牛。
①教师明确:“大话”就是吹牛、夸张、不切实际的话。
②分清“谎话”和“大话”。
(3)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
①教师讲解:“无边无际”就是没有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
②想象拓展说话:还有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预设:大海、沙漠、田野......
教学过程设计
《坐井观天》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生字“话、际”,掌握多音字“哪”,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故事
(6)指导朗读。
朗读青蛙的话时,要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表现出青蛙是在非常自信地强调自己的理由。小鸟说的话中,“你就是弄错了”中的“是”要重读,表示强调,加强语气。
第12课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坐井观天》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教学目标】1.回顾第一课时,巩固生字词,辨析“渴"“喝”。
2.通过读懂对话,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辨析理由;改编对话,探索寓意;续编对话,感悟寓言哲理。
3.通过朗读课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喜爱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读懂对话,提取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辨析理由;改编对话,探索寓意;续编对话,感悟寓言哲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一)激趣引入1.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可是看到这么多人,它们有点儿害羞,都躲在了屏幕后面,现在让我们保持安静,不要吓到它们,然后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声音猜出它们分别都是谁?牛-狗-鸡-猪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小动物,瞧,是哪两位动物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蛙、鸟)师:那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坐井观天》,了解它们身上的故事(师引读标题)(二)复习课文内容1.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关于这个故事,你知道些什么?(2、3个)刚才小朋友都说到了青蛙和小鸟围绕着天有多大在争论,那它们在哪里争论呢?谁来帮老师摆一摆?是啊,小鸟站在——引说(井沿),它认为天——板贴(无边无际);青蛙坐在——引说(井底),它认为天——板贴(只有井口那么大)(认读生字:井)4.来,用手比划比划,井口那么大的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呢?有多大?5.明明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找找原因吧。
二、精读对话,梳理理由(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配乐引读课文——师生合作2.故事中,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引说)只有井口那么天,小鸟认为天有无边无际呢?你能帮他们找找理由吗?(二)梳理青蛙观点1.赶紧到故事当中去读读青蛙的话,找找原因,把你的发现用“——"画出来2.你找到的原因是?3.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怎么样的啊?知识迁移:小蝌蚪找妈妈的变化4.你们觉得读青蛙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要用怎么样的口气来读?5.你们还从哪里找到它很自信——6.我们一起当当自信地青蛙——齐读(三)梳理小鸟的观点1.小鸟认为天是——引说:无边无际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12《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1.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大话 弄错 无边无际 哪 抬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多音字:哪)2.回顾:说说课文写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他们在争论什么?为什么说法不一样?你同意谁的观点?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成语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朗读感悟,启发想象(一)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第1自然段。
(师: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二)出示第2-7自然段,根据要求齐读课文。
1.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 和﹏标出来。
2.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 3.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4.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5.你觉得天有多大呢?6.总结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三、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把你编的故事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1.把你讲述的青蛙出井后发生的故事写下来。
12 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坐井观天》。
具体内容为课文第二课时,着重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通过故事领会深刻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坐井观天”的寓意。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运用生字词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明白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情节。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文章的寓意。
2. 情境引入:展示青蛙在井底和天空飞翔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讨论两只青蛙的不同视野。
3.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的主旨。
b. 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c. 例句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4. 例题讲解:讲解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主旨:“坐井观天,所见有限;跳出井口,海阔天空。
”2. 板书生字词,并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并造句。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答案示例:a. 抄写略。
b. 示例:有一只小鸟,一直生活在鸟笼里。
有一天,它飞出了鸟笼,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美丽的风景。
它明白了,原来世界这么大,自己不能总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空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达到了教学目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并运用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扩展思维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分析坐井观天成语的内涵和特点。
•运用坐井观天这一形象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三、教学内容1.点拨成语:坐井观天2.回顾成语的基本意义和出处3.分析成语的内涵和特点4.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主题1.老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吗?”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
步骤二:回顾成语的基本意义和出处1.老师向学生复习成语的基本意义:“坐井观天是指眼光狭隘,见识不广。
”2.老师向学生讲解成语的出处: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古之学者为人民者,帝王将相之职也。
以犹有疑惑,明于占筮,知吉凶,审其事状,以意归志。
乃天地之辨也,犹此其小。
而人莫之肯识,虑之也莫若智者。
而以智者之器皿为己,是以盲者坐井观天也。
”3.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成语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步骤三: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1.老师给学生出示一张描绘坐井观天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2.老师要求学生以描写坐井观天场景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3.老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描述坐井观天的人的形象、描写井口景色的变化、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总结故事的寓意等。
步骤四:展示作文并评价1.学生交流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
2.老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集体展示。
3.老师评价学生的写作,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学习方法•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多样化的创作思路•良好的合作交流六、教学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创作思路•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七、拓展延伸•邀请学生收集更多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并加以解释和应用。
•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古代中国智慧和哲学思想。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学习和作文的创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运用成语进行作文创作,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重点1.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体会故事的寓意。
难点体会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1、学习任务单2、多媒体课件、剪贴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生齐读课题:《坐井观天》。
二、复习旧知,回顾课文内容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
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鸟和青蛙)我们知道青蛙坐在——生:井里。
(黑板上贴着一口水井的画,师板贴青蛙到画中的井底。
)师:小鸟飞来,落在——生:井沿上。
(请学生帮忙把小鸟贴到画中的井沿上。
)2、复习生字,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读小鸟的求助信,把内容补充完整师:在对话中他俩争执起来了,这可急坏了小鸟,小鸟给同学们发来了一封求助信,请拿出学习任务单,先读一读这封信,再把内容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呀!我口(渴)了,想要找水(喝)。
我落在井沿上,青蛙在井底坐。
他问我来(答),争论天多大。
我说天空无边无(际)。
青蛙说天空井口大。
聪明的朋友,请你来解答。
你们的朋友小鸟2023年10月27日师:书写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足安,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2)读求助信(3)生完成学习单,并展示、交流,并评价生字书写。
师相机指导形近字:“渴"“喝”(板书:喝渴)①提醒书写要点:宽窄高矮,注意穿插,关键笔画。
②范写。
③编口诀记忆:渴了需要水,喝水要张嘴。
④提醒书写不规范的同学,再次书写。
3、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
师: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他俩在争论——生:天有多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今天,我将继续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坐井观天》。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从而误解整个世界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具体规划。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故事寓意,让学生明白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开阔视野。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6. 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坐井观天板书内容:1. 课文内容:青蛙坐井观天,误解世界。
2. 寓意: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说明故事寓意。
答案:课文讲述了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从而误解整个世界的故事。
故事寓意我们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故事寓意。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做小实验来理解故事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类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课文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突破方法: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教师点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井、青蛙、小鸟”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的生字词,现在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看,它们就在这颗苹果树上,等着小朋友们叫它的名字呢!(课件出示苹果树,生按动画播放顺序齐读生字词)师:小朋友们太棒了!生字宝宝的名字全都记住了。
掌声送给棒棒的小朋友们。
(课件播放掌声,出示“真棒!”字样)二、初读课文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地点在(贴水井图)——生接水井边。
2.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3、它们在哪?(出示第1自然段)指读。
请小朋友在井上贴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板书“井里”“井沿”)。
看图理解“井沿”。
3.因为这口井,小鸟和青蛙相遇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教师板书课题。
4.播放朗读音频5.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它们在争论什么?在它们的眼中天(“天”下加点)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笔画一画。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指名回答,出示: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7.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大”,它们都觉得天很大吗?(不是)那青蛙是怎么认为的?(点红:井口那么大)井口那么大,有多大?用小手比划下。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的局限。
难点:学会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大家还记得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吗?谁能来简单复述一下?(学生回答)师:很好,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2.课堂讲解(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青蛙和小鸟在井里发生了什么?(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3.课堂讨论(1)分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4.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对话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小组讨论:如何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师:对,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勇于探究,积极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读后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体会到了坐井观天的局限。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寓意。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对“坐井观天”的理解。
2.课文朗读与感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坐井观天”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拓宽视野,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
家长监督下完成课文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课后收集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布置注重实际操作,有利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文朗读,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拓宽视野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1.课文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
3.家长资源: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1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出示学习指导(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哪儿?出示学习指导(二)小组学习2——7自然段,思考:1、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2、用“—”划出青蛙说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为什么?检测自学效果1、指导朗读感悟第一次对话。
(指明分组读旁白和青蛙、小鸟的对话)(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2、指导朗读感悟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板书。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小鸟说的话,要读出劝告的语气。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板书。
什么叫“无边无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咱们来做个小游戏。
将本子卷成圆筒,想象你就是丼里的那只青蛙,通过圆筒看一看头上的“天”,看到是什么形状?——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拿开后想象自己是小鸟,天无边无际。
(4)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
3、指导朗读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们在笑什么?思考后回答。
(2)朗读第三次对话: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说的话,要读出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
(分组朗读)4、指名说说谁对,为什么?: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整天在天上飞,知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篇1【课时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一、引出青蛙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
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
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
(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
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时间:2006.4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三、默读课文:(一)想一想:1.故事讲了谁和谁?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二)找一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
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5.总结寓意:(略)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
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1.看图、听录音范读。
(播放课件)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出示学法: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3段)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n?n”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1.读:(2-3自然段)(1)自由读文(2)指名读2.画:(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2)自由画句(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3.读:分角色读①自由读②指名读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二)自学第2、3次对话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读:自由读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它们各自的语气。
2、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重点:
通过第2―7自然段,围绕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品读课文,读出青蛙和小鸟各自的语气。
难点:
了解动物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它们争论些什么?青蛙说的话用“—”画出来,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来。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朗读2.3自然段。
(2)感受小鸟的回答,体会“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的情形。
(3)问:小鸟从广阔的天空飞来,坐井底的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
(4)再次读对话(分角色读)
3.学习第
4.5自然段。
(1)指名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2)用什么语气读青蛙和小鸟对话?
(3)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4)出示“无边无际”图片,填空。
(5)把书卷一卷,感受天受范围局限性。
(6)再次分角色读出青蛙傲慢、自满语气,小鸟劝告诚恳语气。
4.学习第6.7自然段。
(1)分角色读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
(2)理解:青蛙的笑(傲慢的笑)
小鸟的笑(善意的笑)
(3)用“一......就......”说话。
5.回归课文,加深理解。
(1)分男女朗读青蛙和小鸟对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呢?
(4)它们为什么对于天的大小认识不一样?
(5)小鸟建议青蛙怎样做?
(6)发挥想象青蛙跳上来,看到天怎样?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就是人要谦虚,要不断学习,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看到一部分就骄傲自满。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把这个道理记在心里,做一个“高飞天空的小鸟”,而不做“坐井底的青蛙”!
五、作业
1、选择正确的音节打上“√”。
还有 hái()huán()
还书 hái() huán()
回答 dā() dá()
答应 dā() dá()
2、读句子,认认真真写汉字。
jǐnɡ yán
(1).小鸟飞来,落在()上。
kě hē(2).小鸟口()了,下来找点儿水()。
wú biān wú jì
(3).天(),大得很哪!
3、选字填空。
[观现]()看()在[话说]电()小()[渴喝]()水口()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