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避免滥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汇报人:XX
目录
01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02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03
抗生素的合理配比原则
04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5
抗生素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1
抗生素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定义: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药物。
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复制等过程,达到抑制或杀死细菌的效果。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的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抗生素的分类和适应症
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适应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有不同的适应症,如青霉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等
肝肾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二重感染: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其他感染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确定,不可随意增减。
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医院内药物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医院药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订立本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临床科室和药房,对全部涉及药物的工作人员具有管束力。
第三条:药物合理使用,是指依据临床需要,合理选用、合理配伍、合理使用药物,并监控用药过程,减少药物的滥用、挥霍和不良反应,有效掌控医疗本钱。
第二章:药物管理责任第四条:医院药学部门负责订立和修订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医院各临床科室和药房负责执行药物管理制度,并依照规定进行记录、报告和反馈。
第六条:药师是药物管理的重要参加者,负责引导医务人员合理用药,供应药物相关培训,并组织药物监测与评价工作。
第七条:医务人员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药品管理法规和药物管理的各项规定,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第八条:医院应定期组织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分析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掌控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药物合理使用的具体要求第九条: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要求,合理选用药物,严禁滥用、过度使用药物。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认真的用药引导和教育,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频率等,并提示患者遵医嘱用药。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配药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处方要求进行药物的配伍和调配,确保药物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包含药物名称、剂量、频次、用药途径等,并定期进行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估。
第四章:药物监测与评价第十三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建立药物监测与评价系统,监控患者用药情况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用药问题。
第十四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定期组织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评价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十五条:药学部门应建立药物信息资源库,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和药房供应有关药物的权威、准确的信息和引导。
医院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抗生素滥用引发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抗生素使用的科室和医务人员。
三、抗生素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生素,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2. 多学科协作: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抗生素使用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
3. 防止细菌耐药性:选择及时有效的抗生素,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减少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发生。
4. 监测疗效:对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的疗效进行监测,随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5. 宣传教育: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用药合理性。
四、抗生素使用管理程序1.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生在开展抗生素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等因素,评估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性和适宜性;同时,根据患者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 开具抗生素处方: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用药剂量和频次等必要信息,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开具处方。
3. 药师审方:抗生素处方需由药师进行审方,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4. 抗生素使用监测:医生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评估机制,对每位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效果。
六、抗生素使用管理要求1.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团队,包括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多学科人员,共同制定和监督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2. 医院应定期开展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3.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随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为有效控制感染,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减轻患者的负担。
根据《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试行)》并结合我院特点,制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措施。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1、每三个月一次统计分析全院金额排名前五位的抗菌药物及科室分布、用量,随时掌握任何异常使用情况;2、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微生物科(室)每三个月一次公布全院及某些重点科室(如ICU、血液科、呼吸科等)前五位的病原微生物排名及耐药情况,帮助临床选择经验用药方案;3、门诊处方抗感染药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三天量,最多不超过7日(抗结核药物除外)。
严格控制多药联用。
5、对使用、更改、停用抗感染药物均要求在病历上有详细的分析记录.6、提倡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力求做到有样必采.二、抗感染药物的分线标准及管理措施(一)抗感染药物分线标准1、第一线药物:抗菌谱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2、第二线药物: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应控制使用。
3、第三线药物: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例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恶唑烷酮类等,应严格控制使用。
(二)抗感染药物分线使用管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药物治疗时,有药敏结果证实;或应由高级职称医师签名,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三线药物治疗时,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科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
3、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一线以上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进行调整.(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脓毒血症(Sepsis)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范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范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办法1、成立“肿瘤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二2、制订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争取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够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30DDDs以下。
3、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确定院内三线药物(见表1),实行分线分级使用。
4、每月统计分析全院及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用量,停用有异动情况的药,争取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在10%以下。
5、开展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每季度公布全院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6、建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淘汰疗效差和不良反应大的药。
7、不定期检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8、不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医师和药师须经医院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9、实行奖罚制度,与科室、个人挂钩。
院感科、医务科、药剂科等参与考核管理。
10、结合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对抗菌药物处方做到100%点评,将点评结果院内网公示,对不合格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处理。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1、抗菌药物用于由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病毒性感染者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而定,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3、感染病人在抗菌治疗前应先正确采样作病原学检查,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力争有样可采送检率达到60%以上,使用三线药物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80⅜o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情况下可根据临床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先进行经验治疗。
4、掌握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用法,对时间依赖性药物如青霉素等B-内酰胺类应每日数次按时按量给予,对浓度依赖性药物如阿米卡星等氨基糖甘类宜每日一次全剂量给予。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医院的良好治疗效果和护理秩序,特订立本制度。
2. 使用原则1.合理使用:医院严格依照临床需要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以最大程度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现象的产生。
2.优先选择:对于治疗非细菌感染的疾病,避开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应优先使用其他合适的治疗方法。
3.谨慎选择:对于临床确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疾病,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代谢特点进行谨慎选择。
4.合理用量:医院严格依照抗菌药物用药指南,合理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次,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3.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1.抗菌药物使用审查:医院设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查委员会,负责订立抗菌药物的使用审查标准和流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审核和监督。
2.抗菌药物使用教育:医院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得和意识。
3.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医院订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案,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医生供应参考。
4.抗菌药物限制使用: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设立限制使用目录,依据抗菌药物的特殊性,严格掌控抗菌药物的申请、发放和使用。
5.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矫正,降低滥用和耐药风险。
6.抗菌药物使用反馈: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进行反馈,及时通知医生和相关科室,供应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临床数据和信息,促进医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4. 抗菌药物库存管理1.特殊管理药物库存:医院设立特殊管理药物库存,包含临床需要使用的高级别抗菌药物和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由特地负责库存管理的人员负责发放和追踪使用情况。
2.库存管理记录: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库存管理记录,包含库存量、发放记录、使用记录等,监督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范本
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范本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遍性增加,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为一份:一、调查研究阶段在制定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前,需要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包括当前抗生素使用情况、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态度、耐药性监测情况等。
通过调查研究为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制度的建立与修订1. 机构领导成员应明确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建立相关制度。
2. 制定抗生素使用策略,包括临床指南、用药原则、抗生素选择和使用原则等。
3. 制定抗生素使用监测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和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
4. 建立抗生素使用宣教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医师处方管理1. 严格执行抗生素开具规范,按照药物使用指南和临床指南的规定使用抗生素。
2. 医师要求在患者病历中明确注明抗生素使用的原因、用药时间和剂量等相关信息。
3.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超量使用抗生素的医师,要及时进行沟通和纠正。
四、护士用药管理1. 护士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反馈患者的用药反应和效果。
2. 对于静脉给药的抗生素,护士应密切监测用药速度和用量,避免药物浪费和滥用。
五、药师的药物管理1. 药师在药品审核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抗生素的开具情况,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 药师要定期进行抗生素使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抗生素使用的专业水平。
六、患者教育管理1. 医院应参考临床指南,向患者提供关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知识,包括用药方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
2. 医院可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式,引导患者科学用药。
七、监测评估与质量控制1. 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评估制度,定期进行用药效果和质量的评估。
2. 对于抗生素使用超标、超量的情况,要进行督促和整改。
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完整]
医院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浏览:982 作者:时间:2015-9-17 11:52:48激素类药物广义上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狭义上讲通常是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
其他类激素类药物,则常用其分类名称,如“雄性激素”、“生长激素”等。
根据我院现有的激素类药物种类和使用情况,特制定以下用药原则及管理制度。
一、我院糖皮质激素类品种:药品通用名称类型规格注意事项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短效0.1g*20ml严重的精神病史,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较重的骨质疏松,明显的糖尿病,严重的高血压,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霉菌感染。
醋酸泼尼松片中效5.0mg*100片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长期服药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3.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4.运动员慎用。
氢化泼尼松注射液中效10mg*2.0ml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重,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或中效制剂。
老年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
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用时易发生骨质疏松甲泼尼龙片中效4.0mg*30片糖尿病患者:引发潜在的糖尿病或增加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需求高血压病患者使动脉高血压病情恶化有精神病史者:已有的情绪不稳和精神病倾向可能会因服用皮质类固醇而加重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并发症与用药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对每个病例均需就剂量疗程及每天给药还是隔日给药作出风险/利益评价应尽可能缩短用药期限慢性病的治疗应进行医疗观察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中效40mg同上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中效500mg同上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中效0.125g*5.0ml1.诱发感染:在激素作用下,原来已被控制的感染可活动起来,最常见者为结核感染复发。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在院长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2、检验科微生物室对全院细菌药敏结果定期进行公布,药械科根据结果进行细菌耐药趋势的分析,供临床医师用药时参考。
3、临床医师和药师须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分别获得抗菌药物处方权和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4、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5、争取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6、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变化,密切注意菌群失调的先兆。
7、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因素,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有严格的指征,以期达到提高疗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耐药菌产生,严格禁止无根据的随意联合用药。
9、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10、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科室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合理使用:按照抗生素的品种、病原学、临床症状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和用药原则。
2. 个体化使用: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考虑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使用方式。
3. 有针对性地使用:根据病原学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4. 避免过度使用: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
第四章抗生素使用管理流程1. 抗生素选择:根据病情和病原学分析结果,医师应当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不得随意更换或增减抗生素种类。
2. 抗生素处方:医师在开具抗生素处方前,应当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合理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不得滥用抗生素。
3. 抗生素使用监测: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抗生素使用评估:医院质控部门应当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建立抗生素使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第五章抗生素使用的禁忌1. 未经有效证实的抗生素过敏史者禁止使用同一类抗生素。
2. 妊娠期妇女、哺乳中的母亲和婴幼儿禁止滥用抗生素。
3. 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骨髓抑制性疾病者禁止使用对肝肾和骨髓损害较大的抗生素。
4. 未进行病原学分析和敏感性测试的情况下禁止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第六章抗生素耐药监测1. 医院应当建立抗生素耐药监测制度,定期对临床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导致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疗效和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二、研究目的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制定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抗生素的疗效,保护患者的健康。
第二章医院抗生素使用制度的概述一、抗生素使用的原则1. 合理使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合适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3. 适当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确定合理的疗程长度,避免抗生素治疗时间过长或过短。
4. 防范耐药性: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二、抗生素使用的监管1. 设立专门委员会: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委员会,负责制定抗生素使用制度,监督和指导医院抗生素的使用。
2. 建立档案记录:医院建立抗生素使用档案记录,对每位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进行记录和审查,保证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3. 定期评估:医院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制度的实施一、临床应用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敏感性,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 抗生素选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3. 抗生素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防止过量使用抗生素。
4. 不良反应监测:对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定期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处理并调整用药方案。
二、药师参与1. 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委员会由多学科组成,如感染科、药学科、微生物科等。
药学师在抗生素使用委员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
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一、引言抗生素及激素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它们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抗生素及激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包括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器官损害等。
为了确保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使用,制定一套完善的合理使用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二、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的目标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确保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2.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3. 提高药物使用的经济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4. 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
三、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的制定1. 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指南: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指南。
指南应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药方法、疗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
2. 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处方权制度:根据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处方权制度。
对于某些高风险药物,应限制非专业医生的处方权,以降低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风险。
3. 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监测制度:对医院内的抗生素及激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包括药物的种类、数量、使用频率、疗程、不良反应等。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的问题。
4. 制定抗生素及激素的培训制度:定期对医生进行抗生素及激素的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药物的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
四、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的实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医生和公众的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宣传和教育,提高医生和公众的合理用药意识。
2. 严格执行处方权制度:加强对医生处方权的管理,确保只有具备相应专业水平和经验的医生才能开具抗生素及激素的处方。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方针。
第三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监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协调解决抗生素使用管理中的问题。
第二章抗生素使用原则第四条医院抗生素使用遵循以下原则:(一)诊断明确,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
(二)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三)尽量使用单一抗生素,避免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四)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五)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使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谨慎使用。
(六)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院内外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第三章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第五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审批制度,对以下情况使用抗生素需进行审批:(一)使用特殊级抗生素。
(二)使用非本医院药品供应目录中的抗生素。
(三)使用超常规剂量或疗程的抗生素。
(四)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疾病。
(五)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第六条抗生素使用审批程序:(一)使用抗生素的医生填写《抗生素使用申请表》,说明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依据和预期效果。
(二)科室主任对申请进行初审,签署意见。
(三)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复审,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签署意见。
(四)药剂科根据审批意见,提供相应的抗生素。
第四章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价第七条医院设立抗生素使用监测与评价制度,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八条医院药剂科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抗生素使用数据,定期向医院管理层和抗生素使用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九条医院定期组织抗生素使用评价,对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医生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的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防止滥用和误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等,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四、责任与义务1. 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熟知并遵守本制度的规定;4. 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共同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健康。
五、管理流程1. 临床应用评估(1)医生在患者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进行临床应用评估,明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2)临床应用评估应包括患者病情、病原菌敏感性、药物副作用、抗生素治疗期望效果等因素,并记录在病历中;(3)评估结果应与患者沟通,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2. 合理用药(1)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2)应优先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并考虑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原;(3)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等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4)抗菌药物的疗程应根据病情确定,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疗效及时调整。
3. 滥用和误用防控(1)严禁未经医生处方或超过处方剂量的个人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2)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滥用和误用;(3)严禁医务人员在没有临床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或推荐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4. 监测和评估(1)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系统,对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记录和分析;(2)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总和分析,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3)针对滥用和误用现象,医疗机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抗生素分类及合理应用@@@
4.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利福平能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影响
mRNA的转录。灰黄酶素的化学结构类似于鸟 嘌呤,能进入DNA分子干扰DNA的合成。
5. 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头孢地嗪、亚胺培南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吞噬和杀菌能力。
抗生素的分类具体药物
b-内酰胺类(一) • 青霉素类
24小时AUC(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IC、峰浓度/MIC是
疗效相关的主要参数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
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2. 损伤细菌细胞膜 3.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4.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5. 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正常外形的功能,若出现缺
不规范的给药方式
--不足量抗生素治疗的结果
对于临床医生的潜在威胁:
• 病人治疗失败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 病人病情的延误以及并发症所带来精神和肉 体的痛苦。 • 病人病情的延误以及并发症所带来经济上的 损失。 • 整体病房对于此耐药菌株的抗生素敏感率下 降,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下降 为了保护病人利益,医生切身利益,避免医疗纠纷 • 实施医师法及“新条例”后,不规范用药易 必须严格按照各产品说明书处方,并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医嘱 所造成的医疗纠纷。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
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
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 1. 品种选择:菌种及药敏
• 2. 给药剂量:治疗剂量范围内 • 3. 给药途径:口服、肌注或静脉;局部应用 • 4. 给药次数:按药代/药动学 • 5. 疗程: 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
抗生素管理制度
抗生素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抗生素的管理,规范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抗生素管理制度。
3.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药学部门,负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技术指导。
4.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负责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感染控制工作。
四、管理措施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抗生素采购、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抗生素的质量安全。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生素使用指南,明确不同疾病和情况的抗生素使用指征、剂量、疗程等。
4.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能力。
5.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抗生素使用指导,提高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和能力。
五、使用规范1.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 医务人员应当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按照规定的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使用抗生素。
3. 医务人员应当尽量避免联合使用抗生素,确需联合使用的,应当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
4. 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评估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六、监督与检查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抗生素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对违规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抗生素使用情况,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法律责任1. 医疗机构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及激素合理使用制度
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二、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四、(一)、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二)、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1、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一、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考虑应用抗生素。
4、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或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
术。
患者身体衰弱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可预防用。
(三)、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四)、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
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可适当选用相
应抗生素,若作出细菌培养结果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五、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
生,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
必要时,可用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等。
六、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
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
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
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
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
七、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
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
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
八、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
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
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九、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
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
十、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
氨基糖甙类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
十一、严格把握激素使用的适应症,杜绝滥用激素类药物,使用时本着总量不大、时间不
长、递减用量的原则用药。
必要时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