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
土的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土的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以有机碳的含量作为有机质含量的指标。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对于土壤质量评价和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一、重碳法重碳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越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重量的干燥土壤样品(通常为10~20g)。
2.将土壤样品加入预先称好的铁皿中,并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3.记录土壤样品的质量。
重碳含量(g/kg)= 烘干土样质量(g)/ 烘干前土样质量(kg)二、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NIRS)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土壤中有机碳的光谱特征,通过测量光谱反射率或吸收率来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收集一定数量的土壤样品,并进行干燥和研磨处理。
2.使用近红外光谱仪测量土壤样品的光谱特征。
3.使用经过训练的模型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
三、铁氰化钾法铁氰化钾法是一种经典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土壤中有机碳与铁氰化钾的反应生成氰化合物,通过测量氰化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通常为10g)。
2.将土壤样品与铁氰化钾试剂混合,并在70℃环境温度下反应30分钟。
3.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溶液的吸光度。
4.使用标准曲线法根据吸光度确定有机碳含量。
四、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全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有机碳与酸或碱反应,通过滴定酸或碱的用量来确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1.取土壤样品(通常为5g)。
2.在氮气保护下,使用酸或碱溶液与土壤样品进行反应。
3.使用酸或碱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颜色变化。
4.根据滴定酸或碱的用量计算土壤有机碳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情况,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土的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土的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熔融二氧化钠法:先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与熔融的NaOH
混合,在高温下加热反应,使有机质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然后测定产生的CO2的体积或重量,根据CO2的产量计算有
机质的含量。
2. 杜温—布洛迪法: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与浓硫酸混合,使有机质完全氧化分解,然后通过碘的滴定来测定有机碳的含量,根据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的转换系数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3. 标准火焰法:将土壤样品干燥研磨后,加入铜钡矾试剂,在标准条件下进行燃烧,根据样品的质量损失来间接测定有机质含量。
4. 炉蒸发法:将土壤样品在高温下干燥蒸发,利用重量损失来计算有机质含量。
5. 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通过对土壤样品吸收光谱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有机质含量。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研究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 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最常用的是以下办法:1.称土样:用减量法称取0.1~0.5g(精确到0.0001 g)通过0.25mm()的风干土样于硬质大试管中。
再用吸管加入5ml 0.8000mol/L的1/6 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或移液管)注入5ml浓硫酸,并小心旋转摇匀。
(本次实验土样称取量:<0.2000 g) 2.消煮:预先将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盛土样的大试管插入铁丝笼架中,然后将其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之间,并使溶液保持沸腾5min,然后取出铁丝笼架,待试管稍冷,用干净纸擦净试管外部的油液3.滴定:如消煮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则冷却后,将试管内混合物洗入250ml锥形瓶(或三角瓶)中,使瓶内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罗林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硫酸亚铁滴定,溶液由橙黄色或黄绿色经蓝绿色到棕红色为终点;若用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则变色过程由棕红色经紫至蓝绿色为终点。
终点时,记录硫酸亚铁的用量(V)。
分析每批土样时,必须做3~5个空白标定,空白标定不加土样,仅加0.1~0.5g粉状石英砂,其它步骤与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的用量(V),取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最常用的是以下办法:1.称土样:用减量法称取0.1~0.5g(精确到0.0001 g)通过0.25mm ()的风干土样于硬质大试管中。
再用吸管加入5ml 0.8000mol/L的1/6 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或移液管)注入5ml浓硫酸,并小心旋转摇匀。
(本次实验土样称取量:<0.2000 g)2.消煮:预先将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盛土样的大试管插入铁丝笼架中,然后将其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之间,并使溶液保持沸腾5min,然后取出铁丝笼架,待试管稍冷,用干净纸擦净试管外部的油液3.滴定:如消煮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则冷却后,将试管内混合物洗入250ml锥形瓶(或三角瓶)中,使瓶内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罗林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硫酸亚铁滴定,溶液由橙黄色或黄绿色经蓝绿色到棕红色为终点;若用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剂,则变色过程由棕红色经紫至蓝绿色为终点。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 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了解土壤的性质和质量对于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至关重要。
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测定是评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土壤有机质和一些常见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1、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这是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然后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来计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操作步骤大致如下:(1)称取通过 0149mm 筛孔的风干土样,放入硬质试管中。
(2)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在油浴锅中加热。
(3)冷却后加入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经蓝绿变为棕红即为终点。
2、灼烧法将土壤样品在高温炉中灼烧,使有机质燃烧挥发,通过测定灼烧前后土壤质量的减少来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但缺点是可能会导致一些矿物质的分解,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土壤指标的测定方法1、土壤酸碱度(pH 值)的测定(1)电位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使用 pH 计,将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土壤悬浊液中,测量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得出土壤的 pH 值。
操作时,先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无二氧化碳的水或氯化钾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然后插入电极进行测量。
(2)比色法通过比色卡对比土壤浸出液的颜色来确定 pH 值。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初步测定。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1)乙酸铵交换法用乙酸铵溶液处理土壤,使土壤中的阳离子被交换出来,然后测定溶液中交换下来的阳离子总量,即为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2)氯化钡硫酸强迫交换法在土壤中加入氯化钡和硫酸,使土壤中的阳离子被交换出来,然后用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交换下来的阳离子含量。
3、土壤速效氮的测定(1)碱解扩散法在扩散皿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土壤,使土壤中的铵态氮转化为氨气,然后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出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良好土壤结构的重要物质。
因此,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快速,再现性较好,故目前被广泛采用。
(一)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
其反应式如下:2K 2Cr 2O 7十3C 十8H 2SO 4==2K 2SO 4十2Cr 2(SO 4)3十3CO 2十8H 2OK 2Cr 2O 7十6FeSO 4+7H 2SO 4==K 2SO 4+Cr 2(SO4)3+3Fe 2(SO 4)3+7H 2O(二)操作步骤:1.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风干样品0.1—0.5g (精确到0.0001g),放入烘干的硬质试管中,用吸管或滴定管准确加入0.4N重铬酸钾—H 2SO 4溶液10ml (在加入3ml 时,摇动试管使土壤分散),小心摇匀,在试管上加一小漏斗,然后将试管插入铁丝笼中。
2.预先将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此时温度应控制并维持在170--180℃,并使溶液保持沸腾5分钟。
然后取出铁丝笼,待试管稍冷后用草纸擦净外部油液,放凉。
3.将试管内溶物小心地全部洗入250m1三角瓶中,并使瓶内总体积保持在60—80ml 之间,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2—3滴,用0.2N 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由橙黄色经过绿色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若用邻苯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剂时,则加入12―15滴,用0.2N 硫酸亚铁溶掖滴定,溶液由棕红经过紫色突变到绿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
可用灼烧土或纯砂代替样品,以免溅出溶液,其他手续同上。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验证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农田管理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使用了常见的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和碱解剂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实验步骤2.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1. 取适量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
2. 用盛土器称取10克土壤样品,并加入250毫升氧化锰试液。
3. 在130摄氏度恒温干燥箱中,将试管中的样品加热煮沸30分钟。
4. 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轻摇均匀。
5. 取适量稀释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2 碱解剂法1. 取适量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
2. 用溶液酸性处理土壤样品,使其达到酸性条件。
3. 倒入含有适量的碱溶液中,并进行倒宽操作。
4. 进行振荡,使土壤样品与碱溶液充分反应。
5. 过滤反应液,采集滤液。
6. 取适量滤液,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7. 通过滴定量计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得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X g/kg。
2. 碱解剂法得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Y g/kg。
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土壤质地较重的样品上。
4. 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和碱解剂法都可以用于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2.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土壤质地较重的样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土壤肥力。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2:碱解剂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是鉴别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肥力的标志。
有机质的含量、组成和性质,随气候生物条件呈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在土壤分析中常是必测项目,它对探讨土壤的形成、分布、分类以及肥力等,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稀释热法(水合热法)是利用浓硫酸和重铭酸钾迅速混合是所产生的热来氧化有机质,剩余的重辂酸钾以邻菲罗琳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氧化耗去重铭酸钾的量来计算出碳的含量。
该法操作方便,但由于产生的热温度较低,所以对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其反应式如下:IK2Cr2O1+SH2SO4÷3C→2K2SO4+2Cr2(SO4)3+3CO2+SH2OK2Cr2O1+6FeSO4+7H2SO4→K2SO^1Cr2(SO4)y÷3Fe2(SO1)3+7H2O三、实验试剂(1)UZdKao7)溶液:准确称取KgO?(分析纯,105C6烘干)49.04g,溶于水中,稀释至I1。
(2)0.4〃7。
/.1(打℃)的基准溶液:准确称取“码(分析6纯,13OC烘干3∕ι)19.6132g于250/泣烧杯中,以少量水溶解,全部洗入IoOO,泣容量瓶中,加入浓乩5。
4约70m,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备用。
(其中含硫酸浓度约为2.5mo1∙E-1(^H2SO4))。
(3)05mo1∙1FeSO4溶液:称取尸W〃小。
140g溶于水中,加入浓乩SO,15神,冷却稀释至I1。
此溶液的准确浓度以OAmo111(^K2Cr2O7)的基准溶液标定之。
即准确分别吸取3份04〃H11(∖K2Cr2O1)基准溶液各25m1于150m1三角瓶中,加入邻菲罗咻指示剂2~3滴,然后用0∙5∕M∕∙1"eSθ4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计算出FeSO4的准确浓度。
硫酸亚铁(反S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需新鲜配制或以标准的KQaQ溶液每天标定。
最新土壤学实验报告1
最新土壤学实验报告1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与影响因素探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了有机质含量的分析,旨在评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土壤管理方式、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土壤样本采集: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采集土壤样本。
2. 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铁还原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
3.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有机质含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识别不同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土壤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地样本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未使用有机肥的土地。
此外,湿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干旱地区。
地形因素也对有机质含量有一定影响,平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陡峭地区为高。
讨论: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结构、水分保持能力和营养供应。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护土壤免受侵蚀等,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同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土壤管理和改良工作中需予以综合考虑。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管理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议在未来的土壤管理实践中,应注重有机质的补充和保护,同时考虑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4.消煮温度范围必须严格控制在170-180℃
的温度范围内,时间为煮沸5min否则试验
误差较大。
5.由于硫酸亚铁非常容易氧化而导致溶液浓
度变化,必须注意试验时以天为单位及时
对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
4(Cr6+→Cr3+ ) == 3(C→C4+)
3(Fe2+→Fe3+) == (Cr6+→Cr3+ )
注意使试管内的液面低于油面,随后控制煮过程
中油温在170℃-180℃的温度范围内。从试管内溶
液开始沸腾时计时,煮沸5min,取出稍冷。
4.将试管内溶液倒入锥形瓶中。以纯水冲洗试管
内壁,使试液控制在60mL以内,加入3-5滴邻啡锣
琳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
由黄色经绿色突变为橙红色时为终点。
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 (SO4)3+3Fe2(SO4)3+7H2O
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001 g.
油浴锅:带铁摊笼,植物油。
0.15mm筛子,烘箱,加热电炉,
温度计0-300 ℃,刻度0.5 ℃ ,
含量。
C12H8N2H2O
1.
2.
要求来样为有代表性试样,并将样品风干,
风十后,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等。然后
按四分法将风干后试样研磨至全部通过
0.15mm的筛。
取两只硬质试管,各准确称取0.3000g的试
样。用移液管缓慢加入l 0mL重铬酸钾溶液,
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2
可通过与其他已知准确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比对, 或使用不同实验人员重复实验等方法,对实验结 果进行可靠性验证。
3
对于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应采用合适的方 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并给出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燃烧氧化-红外吸收法
总结词
该方法是通过燃烧土壤样品,使有机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从 而计算出有机质的含量。
详细描述
燃烧氧化-红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土壤样品置于高温下燃烧, 使有机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土壤中 有机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样品。
05
04
冷却与滴定
待冷却后,将坩埚中的溶液转移至滴 定管中,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数据。
04 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原始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所有原始数据, 包括空白实验、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 光度等。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后续计 算和分析。
结果计算与误差分析
03 测定步骤
样品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采样点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 等因素综合考虑。
样品采集
采集耕层土壤,避免石块、 植物残茬等杂质,每个样 品至少1公斤。
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破 碎、过筛,并混合均匀, 以便后续实验操作。
实验设备与试剂准备
实验设备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原理】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是决定土壤持久性肥力的重要标志,所以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测定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有多种方法,其中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跟土壤里的有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用滴定法或比色法测定的方法用得较多。
氧化性强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里跟土壤中有机质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们之间存在定量关系。
再用标准还原剂(如硫酸亚铁铵)滴定多余的氧化剂(K2Cr2O7),经过换算,就能求得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
不用还原剂滴定,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进行比色测定。
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反应后六价的铬被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呈绿色。
溶液的颜色越深,表明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越高,一般可通过跟标准色阶或比色卡比较就能得出土壤里有机质的含量。
【操作】(1)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比色法先配制系列标准色阶。
在一系列试管里用5%葡萄糖和水调配,配制成各级有机质浓度的标准溶液。
按照速测步骤,在各试管中依次加入2.5mL0.167mol /L重铬酸钾溶液和5mL浓硫酸。
显色后各取5滴加入比色瓷板孔穴中,加蒸馏水2滴,搅匀后即为标准色阶。
各级色阶的间距为0.5%,色调由橙黄、黄绿、绿到深绿逐级加深。
实例可见下表。
测试时称取0.5g风干的土样(长期潮湿的土常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会干扰测定结果,必须充分风干,使它氧化后才能测定)放入试管中,加入2.5mL0.167m0l/L重铬酸钾溶液振荡,再迅速加入5mL浓硫酸,振荡一分钟再静置半小时。
用滴管吸取5滴上层清液,加入比色瓷板孔穴中,加2滴蒸馏水,搅匀,跟标准溶液制成的标准色阶比色,记下比色读数。
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碳量和还原性,跟葡萄糖并不完全一样,所以测得的结果会有误差,为获得较为客观的数据,要进行适当校正。
即土壤有机质百分含量=比色读数×校正系数校正系数因不同地区、不同土质的特性而有差异,例如有0.8,0.7等。
(2)滴定法称取研细的风干土样0.5g,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加入硫酸银0.1g,用移液管加入5mL0.067m0l/L重铬酸钾溶液,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实验五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化学氧化法
实验五 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化学氧化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土壤有机质的化学氧化法测定法2.了解土壤有机质作为环境监测项目的意义二、实验原理土壤有机质(OM)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环境分析测定的基本项目之一。
因此在许多实验室里,土壤有机质作为常规分析项目。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干烧法、化学氧化法和灼烧法。
而化学氧化法又可以有外加热法和水合加热法(也叫稀释加热法)。
化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是: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重铬酸钾水合加热法是利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迅速混合时所产生的热来氧化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并以二氧化硅为添加物作为试样空白标定。
根据氧化前后氧化剂质量差值,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系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此方法代替了外加热法中的油浴加热,操作更加方便。
由于产生的热,温度较低,对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5%。
外加热化学氧化法的原理与水合加热法相同,只是加入浓硫酸和重铬酸钾后,还需要将试管放入硅油锅中加热。
外加热法有机质氧化程度通过可以在90%以上。
本实验即可用外加热法,也可用水合加热法,或者进行对照试验。
但要注意不同方法最后的氧化校正系数是不一样的。
三、仪器和试剂主要仪器:锥形瓶、试管、电炉、微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1.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称取重铬酸钾3.923克,配成100毫升溶液,另取100毫升98%浓硫酸,缓缓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中,以防急剧升温。
此溶液浓度可认为c (1/6 K 2Cr 2O 7)= 0.4000 mol/L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重铬酸钾0.4904克(130℃烘1.5小时),配成100毫升溶液,此溶液浓度c (1/6 K 2Cr 2O 7)= 0.1000 mol/L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一、目的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了解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培肥、改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原理,初步掌握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既注意事项。
能比较准确地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方法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稍过量得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滴定,由所消耗标准硫酸亚铁的量计算出有机碳量,从而推算出有机质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2K2Cr2O7+3C+8H2SO4→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 Cr2(SO4)3+3Fe2(SO4)3+8H2O用Fe2+滴定剩余的K2Cr2O72-时,以邻啡罗啉(C2H8N2)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变色过程如下:开始时溶液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此时指示剂在氧化条件下,呈淡蓝色,被重铬酸钾的橙色掩盖,滴定时溶液逐渐呈绿色(Cr3+),至接近终点时变为灰绿色。
当Fe2+溶液过量半滴时,溶液则变成棕红色,表示颜色已到终点。
三、仪器试剂1. 仪器用具硬质试管(18mm×180mm)、油浴锅、铁丝笼、电炉、温度计(0~200℃)、分析天平(感量)、滴定管(25ml)、移液管(5ml)、漏斗(3~4cm),三角瓶(250ml)、量筒(10ml,100ml)、草纸或卫生纸。
2. 试剂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经过130℃烘烧3~4h的分析纯重铬酸钾,溶解于400ml 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架蒸馏水定容到1000ml,摇匀备用。
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溶于蒸馏水中,加6mol/L ,再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备用。
3.硫酸亚铁溶液的标定准确吸取3份L K2Cr2O7标准溶液各于250ml三角瓶中,各加5ml6mol/L H2SO4和15ml蒸馏水,再加入邻啡罗啉指示剂3~5滴,摇匀,然后用LFeSO4溶液滴定至棕红色为止,其浓度计算为:c=V 0.51333.06⨯⨯式中:c——表示硫酸亚铁溶液摩尔浓度(mol/L);V——滴定用去硫酸亚铁的体积(mol);6——6mol FeSO4与1mol K2Cr2O7完全反应的摩尔系数比值。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分析报告
土壤有机质测定实验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的肥力、结构、保水保肥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准确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于评估土壤质量、指导农业生产、制定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再乘以系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2K₂Cr₂O₇+ 8H₂SO₄+ 3C = 2K₂SO₄+ 2Cr₂(SO₄)₃+3CO₂↑ + 8H₂OK₂Cr₂O₇+ 6FeSO₄+ 7H₂SO₄= K₂SO₄+ Cr₂(SO₄)₃+3Fe₂(SO₄)₃+ 7H₂O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土壤样品:采集自不同地点的土壤,经过风干、磨细、过筛等处理。
2、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8000 mol/L)、硫酸亚铁标准溶液(02 mol/L)、浓硫酸、邻菲啰啉指示剂等。
3、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油浴锅、酸式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二)实验方法1、称取通过 025mm 筛孔的风干土样 01000 05000g(精确至00001g),放入硬质玻璃试管中。
2、用移液管准确加入 08000 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500mL,再加入 5mL 浓硫酸,摇匀。
3、将试管放入预先加热至 180 190℃的油浴锅中,保持温度 5 分钟,期间摇动试管 2 3 次。
4、取出试管,冷却后将溶液全部转入 250mL 三角瓶中,用水冲洗试管内壁,使溶液总体积约为 60 70mL。
5、加入 3 4 滴邻菲啰啉指示剂,用 02 mol/L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色经蓝绿色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6、同时做空白试验,即在试管中加入 5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5mL 浓硫酸,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但不加土样。
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4
试验原理:
在加热旳条件下,用过量旳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 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旳碳,Cr2O7-2 等被还原成Cr+3, 剩余旳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原则溶液滴定, 根据消耗旳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 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
10
试验措施:
试验措施为:用坩埚称烘干试样在550℃高温炉内 烧灼至恒重,计算烧灼后失去质量与干试样质量之 比。
11
不足之处:
灼失量法旳成果不但烧去有机质,而且还烧去结 合水和挥发性盐类,从而使所测成果偏高,偏高 大小与土中存在旳结合水和挥发性盐类旳多少有 很大旳关系。
12
两种措施对比:
因为灼烧法一般是比较粗略估计有机质含量旳试 验措施,重铬酸钾容量法则是比较精确旳测试措 施,提议有机质含量Wu在15%下列,尤其是10% 下列时,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有机质含量Wu在 15%以上,可采用灼失量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021-2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23 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139-
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措施原则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77-179.
14
谢谢!
15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旳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1、目的和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作为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不仅是土壤各种养分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并对土壤理化性质等有着积极的影响。
2、内容与原理在170oC-180oC条件下,用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质含量,测定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下:2K2Cr2O3+3C+8H2SO4→2K2SO4+2Cr2(SO4)2+3CO2+8H2O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3、主要仪器及试剂配制主要的仪器设备:三角瓶、漏斗、恒温箱、酸式滴定管试剂配制:(1)1.333mol/L(1/6K2Cr2O7)标准溶液,将K2Cr2O7(分析纯)先在130oC烘干4小时,称取39.2250g,在烧杯中加入400ml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到1000ml。
(2)0.1mol/L的FeSO4溶液,称取化学纯FeSO4·7H2O 56g,加入3mol/L硫酸30ml,加水稀释至1L,备用。
(3)邻啡罗林指示剂,称取硫酸亚铁0.695克和邻啡罗林1.485克用于100ml蒸馏水中。
4、操作方法及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土样0.500g,倒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液5.00ml,再用移液管加入5ml浓硫酸,小心摇匀,管口放一小漏斗,以冷凝水汽。
(2)先将恒温箱温度升到185oC,在后将待测样品放到恒温箱中沸腾5分钟。
(3)取出三角瓶,待其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小漏斗和三角瓶内壁,洗入液的总体积应控制在50ml左右,然后加入邻啡罗林指示剂3滴,用0.1mol/LFeSO4滴定。
(4)测定每批样品时,以石英砂代替土样作空白。
5、土壤有机质含量参考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卢双, 张胜业, 孙书武.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素土中有机质含量[J]. 河南建材, 2008, 04期:7-8.
楼希华, 毛晓慧, 陈秀云. 土工试验中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对比研 究[J]. 科技通报, 2015, 03期:112-114.
刘爱叶, 朱德余. 土中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J]. 中国勘察设 计, 2015, 第4期:88-91.
4、用纯砂代替试样同时进行试验, 做空白试验。 5、计算有机质的含量
8
有机质含量察规范》GB50021-2001 A.0.5中, 土中有机质分类是按烧灼量测定结果分类的;
灼失量法是指土在550℃烧灼至恒量时,所失去质量 与干试样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用以估计土中 有机质含量。
10
实验方法:
试验方法为:用坩埚称烘干试样在550℃高温炉内 烧灼至恒重,计算烧灼后失去质量与干试样质量之 比。
11
不足之处:
灼失量法的结果不仅烧去有机质,而且还烧去结 合水和挥发性盐类,从而使所测结果偏高,偏高 大小与土中存在的结合水和挥发性盐类的多少有 很大的关系。
12
两种方法对比:
由于灼烧法一般是比较粗略估计有机质含量的试 验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则是比较精确的测试方 法,建议有机质含量Wu在15%以下,特别是10% 以下时,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有机质含量Wu在 15%以上,可采用灼失量法。
重铬酸钾法测定的有机质是以碳(C)、 氮(N)、氢(H)、氧(O)为主体,还有少量 硫(S)、磷(P)以及金属元素组成的有机化 合物的通称。
4
实验原理:
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 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7-2 等被还原成Cr+3, 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 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
土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中有机物的定义:
土中的有机质是指土中碳(C)、氮(N)、氢(H)、 氧(O)为主,还有少量硫(S)、磷(P)和金属元素组 成的有机化合物。
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体的天然含水量和初 始孔隙比都会增加;原状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 重塑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渗透性和固结度都会减小;土的黏滞系数减小, 流变现象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 年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39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77-179.
14
谢谢!
15
2
土的分类:
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根据有机质含量(Wu)不同土分为 有机质土(5%≤Wu≤10%)、 泥炭质土(10%<Wu≤60%) 泥炭(Wu>60%) 故有机质含量是判定土的工程类别、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的重要指
标之一。
3
有机质的测定:
经过查阅:《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里有机 质试验推荐采用重铬酸钾法。
6
实验步骤:
1、备好试样,试样量视有机质的含量而定(0.1-0.5g),
滴入配好的重铬酸钾( K2Cr2O7 )试样10.00ml,混合均
匀; 2、将其放入预热好的油浴锅内,保持温度180°C左右,从
煮沸开始计时,5min后取出冷却一段时间,擦去外壁油渍;
7
实验步骤:
3、将溶液移入锥形瓶中, 并用水洗涤试管内部, 使溶液控 制在 60mL 左右, 加入指示剂 3~5 滴, 用FeSO4标准溶液 滴定至溶液由黄色经绿色突变为橙红色为终点, 记下FeSO4 标准溶液的用量。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5
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0001g。 油浴锅:带铁丝笼 植物油:0.15mm 筛子、烘箱 加热电炉,温度计0~300℃,刻度0.5℃, 试管,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