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历年考点汇总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理学》知识点总结(1)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理学》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046b63889b6648d7c0c746a2.png)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理学》知识点总结(一)1、暗视野显微镜常采用的照明是斜射照明。
2、显微镜镜头的数值孔径标准简写NA。
3、显微摄影时,为了改进底片平面像的分辨率,可以采用低倍目镜与高倍物镜组合。
4、关于偏光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偏光显微镜不可选用复消色差物镜。
5、不改变色温而减少照明的光量,并能使曝光时间延长的滤色镜是中灰ND滤色镜。
6、在电镜下,对神经内分泌癌的识别具有意义的超微结构是神经内分泌颗粒。
7、电镜样品包埋常用的环氧树脂要求的聚合环境是60℃,24小时。
8、用于电镜检查的标本,应当选用的固定液是4%戊二醛溶液。
9、由于电镜电子束穿透能力的限制,常用的超薄切片厚度是50nm。
10、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成像效果最佳的是目镜×10,物镜×10。
11、关于体视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平行。
12、在校正照片所偏的颜色为红色时,需要加用的彩色补偿滤色镜是青。
13、免疫酶化学组织的固定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技术的是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
14、欲显示各种酶的组织切片,应选择的固定液是丙酮溶液。
15、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条件是暗室、紫外光。
16、免疫荧光染色标本必须用的封固剂是缓冲甘油17、免疫荧光染色法中制备一种标记抗体可以检出多种抗原的是间接法。
18、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索应当符合要求,但不包括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
19、冷丙酮用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时,选用的切片方法是冰冻切片法。
20、关于凝集素在免疫细胞化学中的应用,正确的是间接法是将生物素化的凝集素与切片反应后,再与ABC复合物结合。
21、凝集素的特性是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多价结合能力。
22、凝集素指的是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够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23、SPA用于PAP法时,试剂不需要的是第二抗体。
24、SPA与免疫球蛋白有较强亲和力的部位是EC段。
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复习资料(病理学)
![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复习资料(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3329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a.png)
病理学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最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的是 2000A.病变累与肺小叶范围B.病灶多位于背侧和下叶C.病灶相互融合或累与全叶D.支气管化脓性炎E.细支气管与周围肺泡化脓性炎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E2.局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的胃癌是A.原位癌B.浸润型癌C.早期癌D.进展期癌E.晚期癌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C3.男,50岁,30年吸烟史,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此种病理变化属于 2000A.支气管粘膜化生B.支气管粘膜肥大C.支气管粘膜萎缩D.支气管鳞状细胞癌E.支气管腺癌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A4.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 2002A.肠伤寒B.肠结核C.阿米巴痢疾D.急性细菌性痢疾E.肠血吸虫病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D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 2001 A.渗出性炎B.变质性炎C.增生性炎D.出血性炎E.肉芽肿性炎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B6.高血压病时,细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 2002 A.动脉壁纤维化B.动脉壁水肿C.动脉壁玻璃样变性D.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E.动脉壁脂质沉着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C7.乳腺癌来源于 2003A.小叶间质B.乳腺囊肿C.导管内乳头状瘤D.乳腺导管上皮与腺泡上皮E.乳腺纤维腺瘤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D8.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与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上述病变符合2003A.急性普通型肝炎B.轻度慢性肝炎C.中度慢性肝炎D.重度慢性肝炎E.早期肝硬化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B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 2003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B10.HE染色切片中,发现肝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5caa0d0b4c2e3f5727637b.png)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一、概述血管---活体组织---防御反应。
血管反应---炎症过程--中心环节。
炎症: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1、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变性和坏死。
2).渗出3).增生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血管扩张,炎性充血;肿——充血、淤血、水肿;热一一动脉性充血,血量升高,代谢加强——产热增多;痛——神经末梢压迫、牵拉和刺激;功能障碍——损伤、代谢异常、炎性渗出物、疼痛等综合造成。
二、急性炎症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减慢→血流停滞1、渗出细动脉短暂收缩,细动脉痉挛----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慢性炎症炎灶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2、炎症介质:血管扩张----组胺、缓激肽、NO。
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1).浆液性炎:浆液渗出---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2).纤维素性炎:①纤维蛋白原渗出--黏膜、浆膜和肺组织—大叶性肺炎,白喉②假膜性炎---地图样溃疡---菌痢③纤维素炎(绒毛心)---绒毛心3).化脓性炎:中性粒细胞渗出,蜂窝织炎---阑尾4).出血性炎:血管损伤,红细胞变质性炎:阿米巴肝脓肿,乙脑,乙肝,中毒性心肌炎三、慢性炎症1、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2、慢性肉芽肿性炎:巨噬细胞3、异物肉芽肿—异物。
肉芽肿组成: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郎罕斯(Langhans)巨细胞。
4、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外周—上皮样细胞放射状排列,朗格罕斯细胞。
结合外---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一、生物学行为1、异型性:成熟—分化。
异型性小---良性,异型性高----恶性2、肿瘤分级和分期:Ⅰ级----高分化,低度恶性Ⅱ级----中分化,中度恶性Ⅲ级---低分化,高度恶性二、肿瘤生长生长分数:增值阶段(S期+G2期)的细胞比例1.淋巴道转移: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方式。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a5a3b184868762cbaed513.png)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资料一、动脉粥样硬化(一)血管的病理变化大、中动脉1.脂纹:早期病变,泡沫细胞—巨噬细胞2、HDL---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作用LDL,CLDL----判断指标(二)心胀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1.左前降支:--最常见。
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占50%2.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医学微官网”微信公众账号cnmmow化,脑出血二、原发性高血压1、血管的病理变化分三期:1).机能紊乱期:痉挛2)、动脉病变期:细动脉--- 细动脉的玻璃样变3).内脏病变期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缓进型高血压)1).心脏:心脏肥大,左心室肥大,重量400克以上2).肾脏;颗粒性固缩肾3).脑:出血多发生在内囊(豆纹动脉)和基底节一、慢性支气管炎1.病理变化:(1)杯状细胞增多,鳞状上皮化生。
(2)黏液腺泡增生、肥大,浆液腺泡黏液化。
2.主要并发症:肺气肿----阻塞性通气障碍,α-抗胰蛋白酶缺乏二、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1.病理变化:病变--纤维素渗出分为四期:①充血水肿期;②红色肝样变期;③灰色肝样变期;④溶解消散期。
2.并发症:痊愈,极少并发症:肺肉质变三、小叶性肺炎1.化脓菌感染2.并发症:①呼吸衰竭;②心力衰竭;③肺脓肿和脓胸;④支气管扩张症。
四、肺硅沉着病1.病因:游离二氧化硅(Si02)。
2.病理变化:硅结节----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
3.分期:一期:肺门,二期:1/3,三期:2/34、并发症:①肺结核;②肺源性心脏病;③肺气肿五、肺癌支气管粘膜上皮组织学类型:①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中央型②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多见。
③小细胞癌----恶性高④大细胞癌—预后差一、消化性溃疡1.肉眼观察:多位于胃窦小弯侧。
2.光镜下: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和瘢痕组织四层结构。
3、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2).穿孔3).幽门梗阻4).癌变胃溃疡癌变率不超过l%----最少见二、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气球样变---水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形成---凋亡2.渗出: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
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病理学知识点
![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病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c2eb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3.png)
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病理学知识点关键信息1、临床病理学的定义和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见疾病的病理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病理学与临床治疗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考试重点和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临床病理学的定义和范畴临床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医学学科。
其范畴涵盖了从细胞水平到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病理变化。
111 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主要通过对细胞形态和结构的观察,诊断疾病。
例如,宫颈涂片检查用于筛查宫颈癌,胸腹水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恶性肿瘤的转移。
112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则是通过对组织切片的观察,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病理改变。
包括炎症、肿瘤、变性、坏死等各种病理过程。
12 常见疾病的病理表现121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其病理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病理特点包括凝固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
122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包括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123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的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局部组织的缺损,深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胃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鳞癌等,其组织学特点和浸润程度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3 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技术131 大体标本观察通过肉眼观察病变器官或组织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132 组织切片制作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以制备适合显微镜观察的组织切片。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章节重点汇总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章节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245a14c3c1ec5da50e2706f.png)
目录病理学 (1)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5)充血和淤血 (15)血栓形成 (18)栓塞 (19)梗死 (22)炎症 (25)炎症 (26)急性炎症 (27)慢性炎症 (31)心血管系统疾病 (36)动脉粥样硬化(AS) (37)原发性高血压 (40)风湿性心脏病 (4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3)心瓣膜病——病理不是重点,了解。
(43)呼吸系统疾病 (46)慢性支气管炎 (47)肺气肿 (49)大叶性肺炎 (51)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51)肺癌 (5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 (54)消化系统疾病 (58)消化性溃疡 (58)病毒性肝炎——特别重要TANG (59)门脉性肝硬化——病理不重要。
(60)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 (61)原发性肝癌 (63)泌尿系统疾病 (65)内分泌系统疾病 (74)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79)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87)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103)免疫性疾病 (106)恶性淋巴瘤 (111)病理学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强调】——绝对应试!1.知识点相对独立——与专业课关系不太密切;2.出题点相对固定;3.病理表现不是重点——不是考病理医生。
【病理学的复习思路】内容——总论+各论;权重——18分;目标——11分(60%);备考策略——大胆精简,只要精华!TANG病理学的内容1.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炎症4.肿瘤1.心血管系统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4.泌尿系统疾病*5.内分泌系统疾病6.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7.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8.性传播疾病*9.【新】免疫性疾病10.【新】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怎么考?】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A.核分裂B.线粒体肿胀C.细胞核异型D.细胞核碎裂E.细胞质脂质增多[答疑编号700526010101]【答案】DA.细胞水肿B.黏液变性C.玻璃样变D.淀粉样变E.脂肪沉积(脂肪变性)1.虎斑心属于[答疑编号700526010102]【答案】E2.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属于[答疑编号700526010103]【答案】AA.细胞水肿B.脂质沉积C.细胞内玻璃样变D.血管壁玻璃样变E.结缔组织玻璃样变1.肝细胞脂肪变性属于[答疑编号700526010104]【答案】1.B ;2.高血压病肾小球细动脉管壁增厚狭窄属于[答疑编号700526010105]【答案】2.D3.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属于[答疑编号700526010106]【答案】3.E【启示】本单元最重要的是——1.举例2.概念适应性改变1.萎缩2.肥大3.增生4.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其体积缩小。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67d1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d.png)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知识点病理生理学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它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一、疾病概论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病因可以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损伤与抗损伤之间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因果交替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不断交替转化,推动疾病的发展。
局部病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影响整体,而机体的整体反应也会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和电解质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
常见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包括脱水、水中毒、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等。
脱水根据血钠浓度的变化分为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时,水和钠成比例丢失,血钠浓度正常,细胞外液量减少。
低渗性脱水时,失钠多于失水,血钠浓度降低,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
高渗性脱水时,失水多于失钠,血钠浓度升高,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水中毒是指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出量,导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症状。
低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低于 135mmol/L,可由肾性失钠、肾外失钠等原因引起。
高钠血症则是血钠浓度高于 150mmol/L,常见于水摄入不足、水丢失过多等情况。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常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和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等。
低钾血症可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 55mmol/L,多由肾排钾减少、钾摄入过多或细胞内钾释放入血等引起,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心跳骤停。
三、酸碱平衡紊乱正常人体的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pH 值在 735 745 之间。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重要知识点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3090d815ef7ba0d4b733b0c.png)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重要知识点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重要知识点,环球医学网搜集整理相关考试辅导资料供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肝细胞的溶解性坏死包括:(1)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2)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围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本恶搞姐,常见于慢性肝炎;(3)桥接坏死: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相互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4)大片坏死: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2、急性普通型肝炎的镜下表现:肝细胞出现广泛的变性,且以水肿为主,表现为肝细胞胞质疏松淡染和气球样变,因为肝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紊乱拥挤,肝窦受压而变窄,肝细胞内可见淤胆现象。
肝细胞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见点状坏死与嗜酸性性小体。
3、乳腺癌的病理类型:(1)非浸润性癌:①导管内原位癌:粉刺癌和非粉刺性导管内癌;②小叶原位癌;(2)浸润性癌:①浸润性导管癌②浸润性小叶癌③特殊类型癌。
4、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
伤寒的本质是肉芽肿性炎。
伤寒包括四期:(1)髓样肿胀期;(2)坏死期;(3)溃疡期;(4)愈合期。
5、流行性脑脊髓炎: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使脑回、脑沟模糊不清;蛛网膜下腔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以额顶叶最明显。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1)变质性改变:①变性:表现为神经细胞胞体肿胀、尼氏小体消失;②坏死:软化灶形成;③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④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中性粒细胞侵入坏死的神经细胞内;(2)渗出性改变(3)增生性改变。
执业医师考点之病理学
![执业医师考点之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1ef5af3c1ec5da51e2700b.png)
1.病毒包涵体:①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核内;②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毒——胞浆内;②麻疹病毒的病毒——核内和胞浆(胞质);2.硅肺①<5μm,硅酸使巨噬细胞自溶,硅结节内有免疫球蛋白,胸膜可厚;②早期位于肺门淋巴结。
3.肺肌型小动脉纤维样坏死可见于风湿性动脉炎。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三期硅肺、慢性空洞性肺结核、肺动脉反复血栓栓塞均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5.肺心病小动脉变化:①无肌型细动脉肌化②肌型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平滑肌束③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6.肺泡细胞癌又称细支气管肺泡癌生长特点:癌细胞沿肺泡壁、肺泡管壁,有时也沿细支气管壁呈弥漫性浸润生长(鳞屑状生长),属于弥漫型肺癌。
7.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
8.肺瘢痕癌为肺腺癌的特殊类型,因伴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而得名。
9.结核杆菌①脂类:与细菌毒力有关,可引起组织坏死、干酪液化和空洞发生。
②菌体蛋白可与脂类物质蜡质D结合: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如皮肤变态反应。
③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10.变态反应Ⅰ型:过敏,休克,哮喘Ⅱ型:风湿病,与血有关的病(输血,溶血,SLE血管损害,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Ⅲ型:类风湿,病毒性肝炎,血清病Ⅳ型:结核,接触性皮炎,移植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血吸虫11.常见病累及肺的部位①原发结核----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肺门通气处。
②继发结核----上叶尖后端,下叶背段+后基底段。
③肺脓肿----右支气管与主支气管夹角大且管径粗,易吸入肺脓肿仰卧位:上叶后段,下叶背段。
坐位:下叶后基底段。
右侧卧位:右上叶前段或后段。
④支气管扩张----左下肺叶细且受心脏压迫引流不畅易感染,继发于支气管感染性病变的支扩多见于左肺,尤其下叶。
患者常有幼年麻疹肺炎病史多见于左下叶和舌叶。
⑤干性支扩——引流好的上叶支气管⑥艾滋肺结核——下叶12.局灶型肺结核属于非活动性结核病。
执业医师考试 病理学 易混淆知识点
![执业医师考试 病理学 易混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da5e9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f.png)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易混淆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易混淆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就是在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部分那些容易被考生弄混的知识点,就像长得很像的双胞胎,一不留神就认错了。
②重要程度:在病理学学科中占的比重很大呢。
病理学本来就是基础学科,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是分不清,后面临床各科的理解都会受影响,就像盖房子基础没打好,上层建筑也不牢固。
③前置知识:得先对基本的细胞结构、组织学知识等有一定掌握。
比如得知道正常细胞长啥样,有什么功能,常见组织的形态特点这些。
要是连正常的都不清楚,病变的时候就更晕乎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临床诊断中有很大意义。
比如区分不同类型的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它们的病理特征很关键。
要是搞混了,可能诊断就错了,那治疗方案也跟着错了,这对病人来说可是天大的事。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些易混淆知识点在病理学这个大体系里是分散又有关联的部分。
就像一个大森林里外形相似但内在有差异的树木。
有的知识点可能是关于细胞病变方面的混淆,有的是组织器官病理改变方面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病理学的知识网。
②关联知识: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知识联系紧密。
比如说细胞的生理功能了解了,在辨别病理改变时就更容易。
而且和内科学、外科学中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依据直接相关,这些病最后基本得落到病理学的确诊上。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比较大,因为很多概念和特征很相近。
例如炎症和肿瘤一些微观表现就不容易分清,病理变化有相似的地方。
- 关键点:仔细对比特征性的标志。
就像区分两个人得从特殊的痣或者口音等去辨别那样,要从细胞形态、组织排列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特殊点来区别。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超高的,几乎每年必考这些容易混淆的点。
- 考查方式:选择题常常给相似的选项让选正确的,或者病例分析题里需要准确判断病理类型才能得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就是长得比较规矩,像个听话的小孩在自己地盘活动,不侵犯其他组织,切除后不太容易复发。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要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4fe79cb9d528ea81c77919.png)
病理学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一、适应性改变记忆:大小多变1、萎缩:①生理性---成人胸腺萎缩,更年期性腺萎缩,老年各器官萎缩②病理性2、肥大:①代偿性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雌激素---导管3、增生:4、化生:一种成熟---另一种成熟①生皮花生:鳞状上皮化生②间叶组织化生:骨化生③结缔组织化生:骨、软骨、脂肪组织----骑马的二、损伤(一)可逆性损伤1、变性: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2、细胞水肿:ATP生成减少,钠水潴留,形成水肿。
线粒体(能量工厂)和内质网,气球样变----里面是水3.脂肪沉积: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脂肪变心肌呈黄色----黄色斑纹—虎斑心,肌肉变----红色 4.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分为:(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纤维(2)血管壁玻璃样变:-----高血压,细动脉(3)细胞内玻璃样变。
(4)淀粉样变:蛋白质-黏多糖全身淀粉样变可发生在长期慢性炎症疾病---结核,慢性骨髓炎,类风关(5)病理性色素沉着:含铁血黄色沉着,脂褐素沉着(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1)凝固性坏死---最常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2)液化性坏死:脑---乙脑,脊髓;胰腺---急性胰腺炎-----油多的地方。
(3)坏疽:坏死+腐败菌感染①干性坏疽:四肢末端,下肢②湿性坏疽: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胆囊③气性坏疽:深达肌肉的开放,厌氧菌感染。
-捻发感。
(4)纤维素样坏死:变态反应疾病,急进型高血压2、凋亡:自我了断不引起死亡细胞自溶,无急性炎症,无周围细胞增生修复凋亡小体形成:病毒性肝炎干细胞内---嗜酸性小体三、修复1、再生:周围健康细胞进行增生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1).不稳定细胞:皮(细胞,呼吸、消化及生殖道的黏膜上皮),淋巴、造血细胞,间质细胞2).稳定细胞:腺器官的实质细胞—肝,原始间叶细胞。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841d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6.png)
执业医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点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对于执业医师考试来说,掌握病理生理学的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一、疾病概论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疾病则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因学病因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
需要了解各类病因的特点和致病机制。
3、发病学发病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因果交替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
4、疾病的转归疾病的转归有康复和死亡两种。
康复又分为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
死亡分为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而病理性死亡的过程通常会经历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水、钠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是重点。
此外,水中毒的概念和原因也需要掌握。
2、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特别是对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法是常考内容。
3、镁代谢紊乱低镁血症和高镁血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要熟悉。
三、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中的缓冲系统、肺的调节、肾的调节以及组织细胞的调节机制都需要了解。
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原因、机体的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是必须掌握的。
要能够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四、缺氧1、常用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和意义要清楚。
2、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特点和致病原因需要牢记。
3、缺氧对机体的影响重点掌握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影响。
五、发热1、发热的概念和原因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历年考点汇总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历年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55f490c4a7302768e9939af.png)
病理学历年考点汇总1.蜂窝织炎是指: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2004)2.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不应出现的体征是:气管向健侧移位(2005)3.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再生(1999)4.下述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急性细菌性痢疾(2000)5.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周围的肺泡腔内亦有多少不等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小叶性肺炎(2003)6.恶性程度最高的体表肿瘤是:恶性黑色素瘤(2003)7.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下述论述不正确的是: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2004)8.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动脉内膜炎使内膜粗糙(2002)9.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内质网(2001)。
10.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该病变性质最可能是:慢性肾盂肾炎(2002)11.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穿透基底膜,深度<5mm (2001)12.4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平滑肌细胞(2000)13.充血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2005)14.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2003)15.减压病引起的栓塞为:气体栓塞(2002)16.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2001)17.结核病最重要的社会传染源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999)18.慢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病史:大于3月(2003)19.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心包(1999)20.对于慢性肉芽肿性炎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指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2000)。
21.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005)22.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sehoff小体形成(2002)23.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高分化者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少(2004)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左前降支(2000)25.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1999)26.毛细血管基底膜可形成钉状突起,见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2005)27.病毒性肝炎中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2004)28.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03)29.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黏液化(2001)30.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早期癌(2001)31.肾炎时,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见于: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04)32.对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1999)33.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肺、肠(2005)34.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的是:组织的化生(2004)35.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纤维蛋白溶酶增加(2003)36.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与起源组织相似(2002)37.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来源(2001)38.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1999)39.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2005)40.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肾小球(2002)41.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2000)42.乳腺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2000)4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核碎裂(2001)44.在防止矽尘的工艺过程中,能根本消除粉尘危害的是:以无Si02物质代替含石英的材料(2000)45.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大叶性肺炎(1999)46.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一种途径播散的结果:血道(2005)4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2004)48.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2003)49.不是矽肺诊断主要依据的是:临床症状(2003)5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周围炎(2001)5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2004)52.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巨噬细胞(1999)53.属于良性肿瘤的是:鲍文病(2005)54.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来源不同(2004)55.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嗜酸粒细胞(2003)56.对于炎症,正确的是: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2002)57.淤血不会引起:实质细胞增生(2001)58.下述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上皮组织(2000)59.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1999)60.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点状坏死(2002)61.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胃窦小弯侧(2000)62.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肉瘤(2002)63.慢性肾盂肾炎是: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2001)64.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2000)6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1999)66.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005)67.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2004)68.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皮肤(2003)69.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2002)70.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执业医师医学病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医学病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356d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9.png)
执业医师医学病理学知识点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病变过程和组织损伤的学科,对于执业医师来说,掌握医学病理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执业医师需要了解的医学病理学知识点。
1. 细胞损伤与适应细胞损伤是疾病的基本过程,包括细胞死亡和细胞衰老。
细胞适应是细胞在面对损伤时的生理和形态上的适应性改变,主要包括肥大、萎缩、变性、坏死和凋亡等。
2. 炎症与免疫炎症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反应,特征为红、肿、热、痛。
免疫是机体对抗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子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 肿瘤肿瘤是指细胞长期不受正常生长控制而异常增生的疾病。
肿瘤可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4. 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和免疫性疾病等。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血液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5.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
其中,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6.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病等。
肝癌是其中最具威胁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的肝病有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等。
7.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膀胱炎等。
肾功能不全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尿毒症。
8.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脑炎、癫痫等。
脑卒中是致残和致死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9.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
10. 造血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多。
以上只是医学病理学的一部分知识点,而实际上该学科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对于执业医师而言,了解医学病理学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病理过程,还能够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考点精炼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考点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a0f0f7a880eb6294dc886c5b.png)
第五章病理学:第五章病理学【考点1】适应性改变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器官和组织,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其体积缩小称萎缩。
类型: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
2.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肥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及溶酶体增多,蛋白合成占优势,使器官均匀增大,适应环境改变的需要。
类型:代偿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
3.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它是多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也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有关。
类型:生理性增生、病理性增生。
无论是生理性增生还是病理性增生,一旦刺激消除,增生则停止,这与肿瘤性增生有本质的区别。
引起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增生与肥大的原因非常相似或相同,故两者常相伴存在。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
通常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或间叶细胞之间。
(1)上皮细胞的化生: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如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因慢性炎症化生为鳞状上皮;慢性宫颈炎时,子宫颈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的黏膜上皮可化生为小肠型或大肠型的黏膜上皮。
(2)间叶组织的化生:幼稚的成纤维细胞损伤后,可转变为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
如骨化性肌炎时,由于外伤引起肢体近端皮下及肌肉内纤维组织增生,并发生骨化生。
老年人的喉及支气管软骨可化生为骨。
【考点2】可逆性损伤可逆性损伤: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伴细胞功能低下。
1.细胞水肿(水变性):Na+和水在细胞内潴留;细胞水肿几乎是所有细胞损伤最早的表现形式。
2.脂肪变(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病理变化:肉眼观,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肝增大,包膜紧张,色浅黄且有油腻感。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试题考点纵览——病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试题考点纵览——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fcdf7906bd97f192379e955.png)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试题考点纵览——病理学第一章组织、细胞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考纲要求】1.适应性改变:(1)萎缩的概念;(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2.损伤:(1)细胞水肿及病理变化;(2)脂肪沉积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毛制;(3)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5)凋亡的概念。
3.修复:(1)再生的概念;(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纵览】1.萎缩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间质可不减少或增多。
2.化生是一种适应,同时也是某些癌变的基础,如支气管黏膜化生为鳞状上皮可发生肺鳞细胞癌。
3.变性、坏死、坏疽的概念,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的病变特点。
4.玻璃样变可出现在细胞内,血管壁及结缔组织内。
5.机体处理坏死组织的方式是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和包裹、钙化。
6.坏死与凋亡如何区别?【历年考题点津】1.湿性坏疽常发生在A.脑、脾、肝B.脑、肠、子宫C.肺、肠、肝D.肺、肠、子宫E.肺、肾、脑答案:D2.细胞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与哪一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有关A.溶酶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内质网E.核糖体答案:B3.肉芽组织的组成是A.毛细血管和弹力纤维B.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C.毛细血管和胶原纤维D.纤维母细胞和小静脉E.小动脉和纤维母细胞答案:B4.坏死的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下面哪种是细胞坏死最具特征的形态学标志A.胞浆内糖原减少B.溶酶体破裂C.核固缩、碎裂及溶解D.胞浆内出现微细结构破坏E.细胞体积变小,染色变浅答案:C5.HE染色切片中,发现肝细胞体积变大,胞浆淡染呈空泡状。
为确定空泡的性质,最常用A.苏丹Ⅲ染色B.普鲁士蓝染色C.嗜银染色D.免疫组化E.电镜检查答案:A6.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肌纤维母细胞C.炎性细胞D.纤维母细胞E.胶原纤维答案:C7.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A.化生B.萎缩C.再生D.肥大E.增生答案:C8.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内质网B.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内质网D.内质网和中心体E.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A9.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A.血管内皮细胞B.成纤维细胞C.平滑肌细胞D.炎症细胞E.肌纤维母细胞答案:C10.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A.核分裂B.细胞核异型C.线粒体肿胀D.细胞核碎裂E.细胞质脂质增多答案:D11.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A.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B.发育不良的桥粒C.肿胀的溶酶体D.肿胀的核糖体E.扩张的高尔基器答案:A12.可以发生坏疽的器官是A.阑尾B.心C.肝D.脾E.肾答案:A13.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A.脑水肿B.脑外伤C.脑动脉粥样硬化D.脑脓肿E.脑结核答案:C14.下列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A.心肌组织B.骨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E.平滑肌组织答案:D15.男,24岁,吸烟,近一年来右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好转,出现间歇性跛行,近一月来、右脚母趾变黑、皱缩,失去知觉,此种病变是A.液化性坏死B.固缩坏死C.干性坏疽D.湿性坏疽E.干酪样坏死答案:C(16~17题共用备选答案)A.细胞水肿B.玻璃样变C.粘液变性D.淀粉样变E.脂肪沉积(脂肪变性)16.虎斑心答案:E17.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答案:A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考纲要求】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
执业医师病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病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915c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8.png)
执业医师病理学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
作为执业医师,病理学知识是我们必备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执业医师需要掌握的病理学知识点。
一、细胞病变细胞病变是病理学的基础,了解细胞病变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细胞病变有:1. 坏死:坏死是由于组织细胞受到各种损伤,无法恢复和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而发生的病理性变化。
常见的坏死类型有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死性脓肿等。
2. 凋亡: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调控性死亡的一种形式。
凋亡可通过细胞内嵌合蛋白酶的激活,引发DNA断裂和细胞核碎裂。
3. 萎缩:萎缩是指由于组织细胞数量或功能退化所致的可逆性改变。
常见的萎缩有肌肉萎缩、脑萎缩等。
二、炎症炎症是机体对于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的反应,常见表现为局部组织的充血、渗出、纤维化等。
执业医师对于炎症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炎症反应的基本变化:炎症反应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
急性炎症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血管扩张、渗出、组织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增生和纤维化。
2. 炎症与免疫的关系:炎症和免疫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机体的稳态和免疫功能。
三、肿瘤学基础知识肿瘤是恶性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扩散形成的新生物体,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执业医师需要了解一些肿瘤学的基础知识:1.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包膜,无浸润和转移能力;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无包膜,能浸润周围组织并发生转移。
2. 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是指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到达其他组织器官生长。
转移性肿瘤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神经系统病理学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类型。
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理学知识点有:1. 中风: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
中风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执业医师病理学历年高频考点
![执业医师病理学历年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d661fb0066f5335a8121e7.png)
执业医师病理学高频考点1.小叶性肺炎——化脓1.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脑脊髓膜+化脓(蛛网膜下腔)。
2.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脑及脊髓实质的变质性炎。
(1)变质——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卫星现象。
C.噬神经细胞现象。
D.软化灶形成——筛网状病灶——特征性病变。
(2)渗出——血管淋巴套。
(3)增生:胶质结节。
4种血栓的应试简化记忆①纤维素————————透明血栓——DIC,微循环②纤维素+红细胞—————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尾③纤维素+血小板——白色血栓——动脉、心室、血栓头④纤维素+红细胞+血小板————混合血栓——血栓体3种梗死①贫血性梗死——肾、心、脾、脑——身心疲劳;②出血性梗死——“非常”——肺、肠③败血症性梗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难点攻关】1.尖锐湿疣——乳头瘤样+凹空(挖空)细胞。
2.淋病——化脓性炎。
3.梅毒基本病变:A.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浆细胞)。
B.树胶样肿——特征性病变(仅见于第三期)。
中央类似干酪样坏死,但坏死不彻底,周围肉芽组织较少,有多量淋巴、浆细胞浸润,而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少见——不同于结核肉芽肿。
【艾滋病(AIDS)】1.淋巴组织:CD4+T细胞减少,代之以浆细胞。
晚期:一片荒芜。
2.继发性感染:肺孢子虫感染。
炎症反应轻而不典型。
肺结核病灶中结核杆菌很多,但很少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
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或新型隐球菌感染。
3.恶性肿瘤: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肉芽组织VS肉芽肿1.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炎细胞。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
2.肉芽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形成。
肉芽肿主要成分: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嗜酸性小体——肝细胞胞质坏死。
细胞损伤最早——细胞肿胀(水变性)。
举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
脂肪变(脂肪沉积)——心(虎斑心)、肝(槟榔肝:脂肪变+肝淤血)、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
(1)良性畸胎瘤又称成熟畸胎瘤。多为囊性,称囊性畸胎瘤。肿瘤内可见皮肤及其附件、软骨、呼吸 道、消化道上皮及神经组织等。以上各种成分分化成熟,预后好。极少数鳞状上皮可恶变为鳞癌。
(2)恶性畸胎瘤又称不成熟型畸胎瘤。多为实性,肿瘤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组成,常有分化不 良的神经外胚层成分。(1999)
重型肝炎(2005) 40.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肾小球(2002) 41.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2000) 42.乳腺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2000) 43.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细胞核碎裂(2001) 44.在防止矽尘的工艺过程中,能根本消除粉尘危害的是:以无 Si02 物质代替含石英的材料(2000) 45.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大叶性肺炎(1999) 46.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一种途径播散的结果:血道(2005) 4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2004) 48.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2003) 49.不是矽肺诊断主要依据的是:临床症状(2003) 5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变基础是: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周围炎(2001) 5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2004) 52.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巨噬细胞(1999) 53.属于良性肿瘤的是:鲍文病(2005) 54.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来源不同(2004)
解答:
(1)A 解析:结肠、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往往有家族史,40%一 50%的患者可发生癌变。 (2)B 解析:早期胃癌为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早期胃癌肉眼观可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
而表浅型又可分为表浅隆起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浅平坦型和表浅凹陷型。
(3)D 解析:畸胎瘤根据组织分化成熟程度,分为良性畸胎瘤及恶性畸胎瘤两类。卵巢是发生此瘤最常见的
病理学历年考点汇总
1.蜂窝织炎是指: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2004) 2.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不应出现的体征是:气管向健侧移位(2005) 3.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再生(1999) 4.下述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急性细菌性痢疾(2000) 5.肺组织切片检查,光镜下见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有脓性渗出物,周围的肺泡腔内亦有多少不等 的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小叶性肺炎(2003) 6.恶性程度最高的体表肿瘤是:恶性黑色素瘤(2003) 7.对于甲状腺髓样癌,下述论述不正确的是: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2004) 8.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动脉内膜炎使内膜粗糙(2002) 9.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内质网(2001)。 10.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该病变性质最可能是:慢性肾 盂肾炎(2002) 11.早期浸润性宫颈癌是指宫颈上皮癌变,癌组织:穿透基底膜,深度<5mm(2001) 12.4 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平滑肌细胞(2000) 13.充血是指: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2005) 14.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血尿、少尿、高血压(2003) 15.减压病引起的栓塞为:气体栓塞(2002) 16.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2001) 17.结核病最重要的社会传染源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999) 18.慢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病史:大于 3 月(2003) 19.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心包(1999) 20.对于慢性肉芽肿性炎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指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2000)。 21.尿毒症患者发生纤维性骨炎的主要原因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005) 22.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sehoff 小体形成(2002) 23.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确的是:高分化者较低分化者核分裂少(2004) 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左前降支(2000) 25.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1999) 26.毛细血管基底膜可形成钉状突起,见于: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2005) 27.病毒性肝炎中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2004) 28.癌细胞团中有较多癌珠存在,可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03) 29.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黏液化(2001) 30.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早期癌(2001) 31.肾炎时,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见于: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04) 32.对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肺的纤维素性炎不会导致机化(1999) 33.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肺、肠(2005) 34.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的是:组织的化生(2004) 35.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纤维蛋白溶酶增加(2003) 36.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是指:与起源组织相似(2002) 37.区别癌与肉瘤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来源(2001) 38.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1999) 39.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 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亚急性
(1)体检不会出现的体征是 A.右上肺叩诊浊音 B.气管向左侧偏移 C.右上肺语颤增强 D.急性病容 E.脉率增快 (2)最可能的诊断为 A.胸膜增厚 B.肺脓肿 C.肺结核 D.大叶性肺炎 E.肺梗死 解答:(1)B(2)D(2004) 90.(共用题干)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 6 小时救出,4 小时后送抵医 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 120 次/分,BP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 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55.寄生虫感染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嗜酸粒细胞(2003) 56.对于炎症,正确的是: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2002) 57.淤血不会引起:实质细胞增生(2001) 58.下述组织中最易完全再生修复的是:上皮组织(2000) 59.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1999) 60.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点状坏死(2002) 61.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胃窦小弯侧(2000) 62.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肉瘤(2002) 63.慢性肾盂肾炎是:肾小管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2001) 64.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2000) 6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1999) 66.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005) 67.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左心室前壁(2004) 68.纤维素性炎症的好发部位应除外:皮肤(2003) 69.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2002) 70.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 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轻度慢性肝炎(2001) 71.关于血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静脉内血栓尾部多为白色血栓(2003) 7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1999) 73.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肠壁和肝脏(2005) 74.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肺气肿(2004) 7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是:胸部 x 线摄片(2003) 76.当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程度加重时:心尖部舒张期滚筒样杂音增强,肺动脉第二音增强(2002) 77.子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是指:子宫颈原位癌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腺管上皮为癌细胞所取代,腺体 基底膜完整(2001) 78.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 岁体格健壮的小儿(1999) 79.高血压病时,细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动脉壁玻璃样变性(2005) 80.原发性肺脓肿最常见的感染细菌是:厌氧菌(2002) 81.股骨骨折后因处理不当,大量脂肪滴进入血液,该脂肪栓子常栓塞于:肺静脉及其分支(2000) 82.男,56 岁。突发性右侧肢体无力,伴头痛、呕吐,排黑粪 2 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5 年。黑粪 原因很可能是:胃溃疡(2004) 83.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直肠与乙状结肠(2003) 84.骨髓中找到里-斯细胞,能帮助诊断的疾病是:霍奇金病(2002) 85.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最有意义的是:肾小管功能持续性损害(2001) 86.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1999) 87.女,60 岁,直肠癌手术后病理报告:中分化腺癌,5.8cm×4.2cm×3cm 大小,侵及阴道后壁,肠系 膜淋巴结 3/7,查见转移癌,该病人 Dukes 分期应为:C2 期(2005) 88.肾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红细胞生成素合成不足(2000) 89.(共用题干)男性,20 岁,平素健康,淋雨后突发寒战、高热、头痛,第 2 天出现右侧胸痛、咳 嗽、咳痰,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实变影。
95.(共用备选答案) A.淋巴转移和种植 B.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 C.直接蔓延和种植 D.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 E.血行转移 (1)子宫颈癌主要播散的方式 (2)绒毛膜癌主要播散的方式 解答:
(1)B 解析: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成人。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胃溃疡占 70%,十二指肠 溃疡占 25%,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者称复合性溃疡,占 5%。并发症包括幽门梗阻(约发生于 3% 的患者)、穿孔(约发生于 15%的患者)、出血(发生于 10%一 15%的患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呕吐 咖啡样物或排黑粪)及癌变(癌变率仅 1%或 1%以下,主要见于长期胃溃疡患者)。 (2)A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给予 H:受体拮 抗剂或质子泵阻滞剂,同时加灭菌治疗;或者在给予黏膜保护剂的同时加抗菌药物。(2001) 94.(共用备选答案) A.癌前病变 B.早期胃癌 C.良性肿瘤 D.恶性肿瘤 E.交界性肿瘤 (1)直肠、结肠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属 (2)仅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胃肠道癌称 (3)未成熟型畸胎瘤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