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复习资料(含练习)
中考语文复习:《陋室铭》练习
《陋室铭》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4)宜乎众矣(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篇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用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2)调素琴(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表现了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三、问答题1.《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答:_______四、判断题1.《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2.《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这)B. 惟吾德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大)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答案:一、填空题1.刘禹锡;梦得;唐2.警戒自己;称述功德;文体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练习题1.(1)出名、有名(2)这(3)大(4)使……扰乱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问答题1.答:《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答:《陋室铭》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的活动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案牍..(dú)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不译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字_____,是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的。
答案:1、刘禹锡,梦得,唐2、警诫自己,称述功德,韵二、字词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之乱耳()12、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出名,有名2、灵验3、这4、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长到6、映入7、博学的人8、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9、调弄,这里指弹(琴)10、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11、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12、指官府文书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表明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陋室铭》复习要点及练习
《陋室铭》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这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2、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考点:1、课文的出处,作者以及作者的相关常识(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一题)2、课内重点词语的意思(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二题)3、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试卷课内文言文第三、四、五题)4、课文的背诵默写(试卷第一大题古诗文默写)复习要点: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铭:古代的一种文体(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他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问答题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比兴的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2、本文对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
陋室特征: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出作者对这一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4、对于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最新《陋室铭》重点知识归纳及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重点知识归纳及练习题(附答案)引导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是陋室铭中千古流传的佳句,下文是陋室铭的知识点整理与练习题,欢迎大家学习。
陋室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重点知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案牍(dú)5、解释下列加线字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6、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8、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陋室铭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王安石答案:A. 杜甫2.以下哪一项不是陋室铭中所反映的主题?A. 追求简朴生活B. 批判现实社会C. 追求权力和财富D. 追求真理和智慧答案:C. 追求权力和财富3.陋室铭中的“骄佚靡盈”的意思是:A. 自命不凡,追求享乐B. 自卑谦逊,追求充实C. 自负自满,追求财富D. 自律自省,追求真理答案:A. 自命不凡,追求享乐4.陋室铭中的“弃瑕蹈锋”的意思是:A. 放弃美好事物,坚持追求理想B. 放弃追求,只顾消遣享乐C. 放弃追求,不敢面对挑战D. 放弃安逸生活,追求崇高事业答案:A. 放弃美好事物,坚持追求理想二、填空题1.陋室铭中,“窈窕淑女”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白衣红领、绿杨红杏、小宅深绿、小院青石、翠雀琼枝、窗前明月光。
2.陋室铭中,“出自君子”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我陋室、练素长儿。
3.陋室铭中的“敲门石”指的是房屋门口的什么?答案:水磨石。
4.陋室铭中的“草虫螧”,是哪种虫子的古称?答案:蛟虫的别称。
三、简答题1.陋室铭中的“秋意”是指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答:陋室铭中的“秋意”指的是秋天的意味和气息。
它通过对陋室中环境和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如房屋周围的瓜果萧瑟、蟋蟀鸣叫、萧瑟的风声等等。
这些景物和声音都是秋天独有的,通过描绘它们,使读者能感受到陋室中的秋意。
2.陋室铭中的“易水寒”、“夜半歌声”、“景阳岗位”等地名和典故有什么寓意?答:陋室铭中的地名和典故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易水寒是指北国的易水,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寂寞;夜半歌声象征着才子低谷时的无奈和寂寞;景阳岗位是指京都,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权力的失望和批判。
这些地名和典故都通过反衬和对比,加深了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深度。
3.陋室铭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和价值观?答:陋室铭表达了诗人追求简朴生活和执着追求理想的思想和价值观。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附答案
《陋室铭》知识点考点整理古今异义:1.在:古义今义2.馨:古义今义3.调:古义今义4.形:古义今义5.鸿:古义今义6.丝、竹:古义今义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苔痕上阶绿,4.草色入帘青,5.惟吾德馨,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2.往来:往来无白丁:其中往来种作3.是:斯是陋室:当是时(《口技》4.名: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倒装句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孔子云:“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三、问题探究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文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芝兰之室”。
4.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5.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四、文章中心《陋室铭》知识点考点梳理答案版古今异义:1.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2.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3.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4.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5.鸿:古义(大,渊博)今义(多指鸿雁,书信)6.丝、竹:古义(管、弦乐器)今义(丝,丝绸;竹,竹子)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2.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3.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上。
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4.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5.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道德美好高尚。
6.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一词多义:1.之: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2.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3.是: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4.名:①著名:有仙则名②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倒装句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孔子云:“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三、问题探究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基础知识和练习)
陋室铭
一、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无丝竹之礼耳丝竹: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音乐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
2、词类活用
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神异苔痕上阶绿上: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动用法,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神3、重点虚词
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四、概括内容.
文章描述了“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以及日常活动。
五、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活动,极力表达“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模拟练习:
1、注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
有仙则名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4、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从你学过的诗文中写出一个和“无丝竹之乱耳”一样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1分)
参考答案:
1、出名大没有装饰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①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
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4、不矛盾。
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
5、非丝非竹伛偻提携黄发垂髫。
陋室铭练习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陋室铭练习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陋室铭》的作者是()A. 刘禹锡B. 刘长卿C. 柳宗元D. 王维答案:A解析:《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对偶答案:D解析:这两句话句式整齐,词性相对,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3.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斯是陋室斯:这B. 惟吾德馨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鸿:大D.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答案:B解析:“馨”在这里指品德高尚。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了陋室()A. 环境的清幽B. 陈设的简陋C. 主人的博学D. 来往的宾客答案:A解析:这两句主要描写了陋室环境的清幽。
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
B.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C. 文中通过描写陋室环境和交往人物,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D. 文章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说明陋室不陋。
答案:D解析:文章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是为了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了作者()A.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B. 对世俗生活的厌恶C. 消极避世的心态D. 自命清高的性格答案:B解析:此句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中纷扰和劳累的厌恶。
7. 下列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正确的是()A.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B. 没有丝线竹子扰乱耳朵,没有案件书牍使身体劳累。
C. 没有丝竹弹奏扰乱耳朵,没有文案书牍使身体劳累。
D. 没有丝弦竹管扰乱耳朵,没有文书公务使身体劳累。
答案:A解析:“丝竹”指奏乐的声音,“案牍”指官府的公文。
8. 与“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马之千里者D. 弗之怠答案:C解析:“何陋之有”和“马之千里者”都是宾语前置句。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陋室铭》知识与练习(含答案)
《陋室铭》一、理解背默题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7、《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词语解释题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2、斯是陋室:指示代词,此,这。
3、惟吾德馨: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往来无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
6、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翻译句子题(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有仙则名名:⑵斯是陋室斯:⑶惟吾德馨馨:⑷何陋之有何:⑸谈笑有鸿儒鸿:儒:⑹往来无白丁白丁:⑺可以调素琴调:⑻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无丝竹之乱耳之:②何陋之有之:③辍耕之垄上之:④操蛇之神闻之之:⑵①无丝竹之乱耳乱: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⒊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⒋⑴《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
“陋室”意为_______,“铭”指_______________。
⑵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⑶指出“龙”、“仙”比喻什么?⑷《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作者通过这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⒌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案:⒈⑴著名⑵这⑶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⑷什么⑸大;旧指读书人⑹平民⑺调弄⑻使……劳累;形体⒉⑴①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③动词,到、往;助词“的”④代词,它,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刘禹锡·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刘禹锡·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是______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___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____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陋室铭》作者,字梦得,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的(“用韵”或“不用韵”)。
二、文言实词1.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苔痕上.阶绿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句中意为:2.其他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斯:(2)惟吾德馨惟:(3)谈笑有鸿儒鸿儒:鸿:(4)往来无白丁白丁:(5)可以调素琴调:(6)无丝竹之乱耳乱:(7)无案牍之劳形形:(8)何陋之有陋:3.一词多义(1)素①可以调素.琴②素.湍绿潭(2)入①草色入.帘青②高峰入.云③入.则无法家拂士(3)名①有仙则名.②名.之者谁③故虽有名.马④其名.为鲲三、文言虚词1.有仙则.名2.何.陋之有3.之(1)无丝竹之.乱耳②何陋之.有四、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五、问题探究1.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2.《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六、阅读理解选择题陋室铭刘禹锡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⑨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孔子云.:何陋之有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C.可以调素.琴则素.湍绿潭D无案牍之劳.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B.斯是.陋室是.亦不可以已乎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3对本文结构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①②两句,简洁有力,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知识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斯是陋室__这__
(2)惟吾德馨__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__
(3)无案牍之劳形__形体、躯体__
(4)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__曾经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__
(2)何可一日无此君!
__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__
文旨归纳
本文起首四句,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点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再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交友及室主人所做之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的情怀,后又以析
陋室铭
重点归纳
字词‖释义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阅读《陋室铭》全文,此处略。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__《陋室铭》的全篇之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__
5.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__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陋室不陋”;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__
《陋室铭》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二、阅读题(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B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 4)惟吾德馨(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用原文填空: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陋室铭》习题集锦带答案
《陋室铭》习题集锦带答案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字_____,是_____朝人。
答案:刘禹锡,梦得,唐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的。
答案:警诫自己,称述功德,韵3、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趣和_____的节操。
答案:不慕荣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二、字词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答案:出名,有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答案:灵验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案:这,只,这里指品德高尚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案:长到,映入5、谈笑有鸿儒()答案:大6、往来无白丁()答案:平民,这里指没有功名的人7、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答案:调弄,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8、无丝竹之乱耳()答案: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9、无案牍之劳形()答案:官府的公文,使……劳累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案: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案: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
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答:①②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答: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有仙则名名:⑵斯是陋室斯:⑶惟吾德馨馨:⑷何陋之有何:⑸谈笑有鸿儒鸿:儒:⑹往来无白丁白丁:⑺可以调素琴调:⑻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无丝竹之乱耳之:②何陋之有之:③辍耕之垄上之:④操蛇之神闻之之:⑵①无丝竹之乱耳乱: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乱:⒊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⒋⑴《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
“陋室”意为_______,“铭”指_______________。
⑵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⑶指出“龙”、“仙”比喻什么?⑷《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作者通过这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⒌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案:⒈⑴著名⑵这⑶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⑷什么⑸大;旧指读书人⑹平民⑺调弄⑻使……劳累;形体⒉⑴①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③动词,到、往;助词“的”④代词,它,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复习资料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中有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中并无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弹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是耳朵受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基础知识及特殊字词】
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子梦得,号庐山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被称为“诗豪”“刘宾客”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与说、表、记并称古代议论性四大文体。
3.本文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4.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句子理解】
1.本文中隐喻陋室有“名”“灵”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本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本文中写出室外环境之优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本文中写出室中人交往之贤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本文中写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本文中体现出作者心静如水不受干扰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本文中引用典故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本文中强调“陋室不陋”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重点问题】
1.“陋室不陋”体现在哪里
答:体现在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贤雅,室中事情趣之高雅。
2.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的立意,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文章开头写“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陋”是指房屋的形陋,“不陋”中的“陋”是鄙俗,只要室主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4.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山之名不在高而在仙,水之灵不在深而在龙,室的“陋”不在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自然点名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5.文章末尾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居室与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也是陋室,却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他们一样被后人敬仰。
6.分析一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和“入”的表现力。
答:“上”写出了苔藓从台阶上爬到陋室,仿佛要听主人在说什么;“入”写出了青草仿佛在窗口窥视主人在做什么。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灵性令人忘却陋室的简陋,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7.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有什么简陋的呢话里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强调了“陋室不陋”,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8.这是一篇骈文,当有许多对偶句,请写出几句。
答: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调素琴,阅金经。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这篇文章几乎通篇押韵,请找出韵脚,并说说押的韵。
答:“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押的韵分别是ing 和in.
《陋室铭》测试题
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
( )是陋室,惟吾德馨..( )。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 )素.( )琴,阅金经..( )。
无丝竹..
( )之乱.( )耳,无案牍..( )之.( )劳形.
(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
( )有” 【阅读练习】
一.填空。
(8分)
本篇文言文选自《 》,作者是 朝 。
本文的文体是 ,这原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来与 、表、记并称为古代 性四大文体。
二.在文中解释加点字词。
(18分)
三.翻译句子。
(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句子理解。
(10分) 1.统领全文的句子: 。
2.文中运用类比引出主旨句的句子: 。
3.文中与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 。
4.文中写出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中的句子: 。
5.文中写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 。
五.阅读理解。
(54分)
1.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点(4分)
2.文章末尾为什么要运用类比手法(6分)
3.这篇文章有许多对偶句,请写出三句。
(6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装订线内禁止作答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密封装订线内禁止作答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意义(6分)
5.为什么说“陋室不陋”(6分)
6.这篇文章几乎通篇押韵,请找出韵脚,并说说押的韵。
(6分)
7.分析一下文章开头修辞手法的作用(6分)
8.请你简要分析一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和“入”的表现力。
(6分)
9.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有什么作用(8分)
答完题后记得要检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