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产泡沫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影响
1
5
5
THANK YOU FOR WATICHING
1
6
4
4
对我国的警示
对我国汇率政策的警示 我国人民币升值要有步骤的进行,在汇率政策上要保持我们的独立性。目前 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这对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果 我们在汇率上发错误,就会加重这种局面,形成类似于国际游资投机对日本最终 形成的经济危机局面。因此在汇率上我们要保持自主性。不管面临多么大的压力 都不要把人民币升值作为政治交易的的一个工具进行妥协。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 之鉴是最金融自主权重要性的最好解释。 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警示 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抓住时机,并且调整应该是适度的、稳健的,大幅 的货币政策调整容易使经济产生动荡。
健全的金融体系是经济体稳定发展的关键。所 以,全面的金融监控体系非常重要。应该说,不论 是泡沫经济产生过程中还是最后泡沫经济崩溃,银 行体系在其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具体到我们国 家,想要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就需要逐渐完善三个 基础制度。第一包括法律制度,要不断完善我国的 金融法律法规并且也要完善工作人员的执法过程。 第二包括监管制度,要审慎监管规则和债权人的权 利。第三就是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这里尤其要加 强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使我国的金 融制度逐渐完善。
日元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上的主要经济重蹈日本的覆辙严重 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持续的贸易顺差对于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也 是不利的,必须妥善解决。
房价上涨
由于土地财政的存在,尽管中央政府屡发文件打压地价,但各地标王屡屡 出现。
1
3
3
对我国的警示
对我国银行金融体系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经历了惨痛的失败,然而它的经济在从二战的溃败之中迅速复苏过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己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在那之后,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持续萎靡了十多年。
这一众所周知的惨烈教训,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与经济发展势头强盛的日本之间形成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贸易总值的局面,也即形成了贸易逆差,并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1980至1984年间,美国与日本之间形成的贸易赤字数额从150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130亿美元。
那时,世界上的最大债权国是日本,而最大债务国是美国。
随着美国和日本在贸易方面的摩擦愈演愈烈,美国和其它利益相关的国家共同在八十年代中期对日本施压,要求它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这个协议是对日本严重不公平的协议,目的是使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以缓解美国等利益相关国家对日的贸易赤字问题,同时也对美国国内的财政赤字问题有所缓解。
这个单边有利于美国国内经济稳定与进出口贸易平衡的协议最初目的就不是为了实现共赢,日本是在美国的强威下被迫签订的。
在“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美国实现了其既定的目标,也即实现让日元大幅升值的预期。
从数据上来看,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从之前1985年的1:240变成了1987年年底的1:121的水平,这表明日元在两年内升值了将近一倍,并且这种升值的势头依然强劲,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已经变成1:90了。
日元大幅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说抑制了原本高速增长的出口量、降低了国内消费水平。
日本政府在看到这样疲软的经济状况之后,针对诸多的经济问题,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体做法是:1986至1987年两年间,日本银行在政府政策的指示下,连续五次将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大幅调低至2.5%,且将这个超低的中央银行贴现率维持了两年多,一直到1989年5月。
第八讲 房地产泡沫经济——以日本为例
要点: (1)房地产泡沫
经济的 一般理论 (2)日本泡沫经
济案例分析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1
房地产泡沫经济的一般理论
一、房地产泡沫经济定义 二、房地产泡沫化成因 三、房地产价格泡沫模型 四、房地产泡沫检测方法 五、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危害 六、房地产泡沫经济的防治对策 (与房地产价格泡沫相关的内容本教材放在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11
七、案例分析:日本的房产泡沫經 濟
研讨 发生背景 原因 破灭过程 危害 启示 参考材料:课堂上放映的视频文件。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12
国际经验给中国提供的重要启示
1、人民币升值决不是什么好事情 2、房地产泡沫、证券市场泡沫与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14
复习思考题
1、归纳房地产泡沫化的主要原因。 2、你认为我国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北京
等地是否存在房地产价格泡沫?如果有泡 沫,是否会在未来一年内破灭?为什么? 3、讨论防治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对策。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15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2.1720.12.17Thurs day, December 17, 2020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参考第207-209页)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2
一、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定义
由于过度投机造成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 础持续急剧上涨的现象。本质是一种价格 运动。
此定义告诉你房地产泡沫的检测方法之一 是“基础价格法”。
2008年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学讲义
3
二、房地产泡沫化的成因
日本经济泡沫
日本经济泡沫日本经济泡沫是指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后迅速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一期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经历了迅猛的增长,但最终崩塌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重建时期。
在二战结束后,由于美国的援助和经济政策的推动,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过度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泡沫的首要领域是房地产市场。
人们普遍把房地产看作是可以获得巨额回报的理想投资工具。
因此,许多人借贷购买房产,不考虑其实际价值。
这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泡沫。
许多人购买的房产都无法按时还款,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日本股票市场也成为了泡沫经济的一部分。
在1980年代,日本股市经历了一轮无比繁荣的时期,股票价格不断飙升。
许多公司的股价远远超过了其基本价值。
然而,在泡沫破裂后,股价暴跌,公司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困境。
泡沫的破裂对整个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银行陷入了困境,由于过度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增加,很多银行濒临破产。
此外,许多公司也因为投资失利和资本流失而陷入困境,大量员工失业。
整个经济在短时间内急剧萎缩,出现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
为了应对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救助了许多陷入困境的银行和公司,避免了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其次,他们实施了一项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状态。
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泡沫的破裂引发了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因为与日本银行和公司的联系而受到波及。
此外,日本长期经济停滞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日本经济泡沫是一个教训深刻的经济现象。
这次经历使得日本深刻认识到过度信贷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1、宽松的货币政策
1982年到1989年,日本央行实行放水式货币政策,即大量投入资金投放,使资金供应充裕,利率迅速降低,一时见火起需求,导致投资膨
胀旺盛,同时产生了大量泡沫经济。
2、金融改革不彻底
1989年日本开始金融改革,但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并不彻底,银行的放
贷管理措施松动,投资限制减予,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等行业,使得
房地产市场易涨疯涨,带动了其他行业暴涨,形成了股票和不动产市
场投机热,导致泡沫经济发生。
3、政府主导型经济
日本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即政府与银行、企业的高度金融合作,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投资风险大大减少。
因此,在政府的巨大支
持下,国家采取大规模投资,使大量资金投入工业界,比如电子行业,导致整个经济根深蒂固地形成泡沫经济。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
1、影响税收
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从而
影响日本政府的税收筹集,带来了一定的财政拮据。
2、全国经济衰退
泡沫经济的影响使日本实现的经济增长寿命明显减短,对整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引发整个日本进入持续衰退的发展态势。
3、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使金融机构和股市迅速上涨,直至经济全球化,才暴露日本股票市场的欺诈,带来了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过去发生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该事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探讨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启示。
一、泡沫形成的原因1. 信贷政策过度宽松: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当时的信贷政策过度宽松有关。
银行对于购房者提供大量的低利贷款,导致购房需求迅速上升,推动房价飞涨。
2. 过度投资和滞胀预期:投资者普遍预期房地产价格将持续上涨,致使许多人纷纷投资房地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的形成。
3. 土地供给不足:日本土地资源稀缺,供不应求,也成为泡沫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泡沫破裂的影响1. 经济衰退:泡沫破裂后,日本房地产市场崩溃,带动了整个经济的衰退。
大量房地产企业破产,银行不良贷款激增,金融危机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2. 负债累累:购房者在泡沫破裂后负债累累,房产抵押价值大幅贬值,无力偿还债务,不少人陷入经济困境。
3. 社会影响:泡沫破裂后,房价大幅下跌,这导致许多人的财富缩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不安。
三、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1. 注重信贷政策的合理调控:我国应当警惕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住房贷款的监管,避免其过度膨胀。
2. 加强土地供应:我国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供给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推动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供需失衡。
3. 多元化投资渠道:作为投资者,我们应当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也存在风险。
在配置资产时,应合理分散投资,同时关注其他领域的机会。
4. 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管力度,预防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5. 提高住房保障能力: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为居民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避免类似于日本泡沫破裂后的社会动荡。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注: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二战后,日本是战败国。
由于战争,日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恢复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日本政府推出扶植和保护银行顺利营运方面的措施。
同时,由于企业生产处于恢复阶段,企业利润留存严重不足,不足以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经济快速复苏;从而决定了当时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的金融政策,银行成为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因此,日本政府对金融业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同时也对金融业进行了高度保护,银行业在日本二战后的经济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这种金融体制使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日本银行业分工过细和政府的过度保护,导致银行业管理呆板、竞争力差和活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尤其是随着日本经济走向成熟化,其金融体制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迅猛快速发展,其发展势头令世界瞩目;而以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与日本经济形成强烈反差。
日本经济急剧增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贸顺差逐年增加,而日本国内一直处于低利率的水平,美国的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吸引大批日本投资者将日元换成美元,导致日元资产大幅度外流。
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西德、英国和法国等5个发达国家(即G5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推动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
协议签订后,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协作干预”,日本在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使日元汇率一路上扬,与此同时,1986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意外下降,更加大了日元升值的幅度。
1986年5月,美元对日元汇率击破160日元大关,比《广场协议》前贬值近40%。
低利率和的货币供给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大量资产流向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上升。
以此同时,日本房地产市场由于股票市场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日本政府的错误政策的引导,使得日本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也因此使得日本股票市场的日经指数也飞速上升。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课件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课件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种产物,指日本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上升,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危机。
本文将介绍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影响及其启示。
一、主要原因1.老龄化和城市化。
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程度领先于世界,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使得土地建设和房地产需求急剧上升,房地产价格因此疯狂上涨。
2.政府干预和金融自由化。
政府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从而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短期上涨和泡沫的形成。
3.利率过低和贷款松散。
1980年代初期,日本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大量低质量借款人得以获得低息贷款,房地产市场需求大增,致使房价急剧上涨。
4.投机心态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
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价格会一直上涨,投机心理迅速蔓延,大量使用杠杆投资房地产,使得不良贷款规模急剧扩大。
二、影响1.经济萎靡和失业率上升。
经济萎靡,GDP和企业盈利大幅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快速上升。
2.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
不良贷款规模愈来愈大,银行资本大幅缩水,银行破产、金融机构瘫痪,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3.资产泡沫破裂和房地产市场萎缩。
1989年12月,日本房地产市场价格达到高峰,随后价格迅速下跌,资产泡沫破裂,经过十多年的下跌,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完全恢复,直到今天房价仍处于低谷。
三、启示1.权力、金融与房地产三者制约。
权力对于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对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权力、金融与房地产三者之间需要建立稳定的互动机制。
2.发展房地产市场需谨慎,避免投机泡沫。
政府应充分考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控制房价上涨速度,避免房产泡沫。
3.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机制。
银行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也需要积极监管金融市场,减轻经济泡沫的危害。
4.多元化投资,避免杠杆过大。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业
在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银行大量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贷款,这些贷款利率非常低,并且在借贷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追溯和监管。
当房地产市场破灭,大量房地产公司破产,银行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
为了应对不良贷款风险,银行不得不收缩信贷,进一步抑制经济的发展。
二、建筑业
在泡沫时期,房地产需求旺盛,建筑业蓬勃发展。
但是,随着泡沫破灭,房地产需求急剧下降,建筑业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许多建筑公司破产,并失业率大幅上升。
三、零售业
房地产泡沫时期,许多人通过炒房获得了巨额利润,这导致日本的消费者信心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零售业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
随着泡沫的破灭,许多人失去了财富和信心,对消费产生了严重影响,零售业也随之下滑。
四、金融市场
在房地产泡沫时期,由于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投资者普遍认为资产价格会一直上涨,这导致日本股市蓬勃发展。
随着泡沫破裂,股市也迅
速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金融市场也失去了早期的活力。
总之,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给日本整个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种泡沫的崩溃通常被认为是1990年代经济衰退的开端。
经过这场危机的洗礼,日本经济逐步步入复苏轨道,但也铭刻了一个教训,即激烈的市场繁荣期间需要保持警惕,以避免太多泡沫。
日本房地产泡沫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低贴现率等宽松的金融政策,居民住宅贷款额同比增长了1.3倍。
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和需求十分旺盛,大量剩余资金涌动,一些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利用土地担保向银行贷款,再购买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致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
越来越多的日本城市居民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储蓄。
日本金融机构也纷纷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循环。
最初是东京地区的地价急剧上涨,随后蔓延到大阪、名古屋及其他大城市。
1985年一1989年间.日本土地评估额达到GDP的2.5倍;在银行贷款的128万亿日元增加额中,50%流向房地产业和非金融机构。
从1986年起,日本资产价格经历了5年的持续上涨时期。
短短5年,El本地价上涨了2倍多,其中1987年,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价格的年上升率甚至超过了76%的异常水平。
另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1980年为100)。
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2倍,形成了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在房地产泡沫初见端倪时,日本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反而一方面任凭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扩大对土地和股票担保的融资;另一方面,连续9次大幅度下调官方利率,从1985年的8.5%降低到1987年2月的2.5%,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本房地产泡沫从1989年末开始,就已经出现“破裂”迹象。
同年12月.新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上任仅仅8天,就开始对日本经济实施所谓的“电击疗法”。
几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
这一系列举措一下子刺破了泡沫。
1990年初,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市迅速下滑为开端。
日本地价随之暴跌。
13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重创经济。
从泡沫破灭至今,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步人了战后历时最长的“平成萧条”时期。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对比分析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对比分析引言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统称。
其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尤其是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经济体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地区的两个经济大国,其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有着明显不同。
本文将重点比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和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两国的不同经济特征和应对策略。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经历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危机后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采取了扩大内需、推动投资、促进就业等措施,有效刺激了经济增长。
另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风险隐患,金融市场不够稳定,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和监管。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与发展日本是20世纪80年代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然而,在那个时期,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问题。
泡沫经济是指资产价格高涨后的短暂繁荣,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崩溃和长期的低迷。
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对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日本经济在经历泡沫破裂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这一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危机,但效果不佳。
日本泡沫经济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度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经济高度依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使得经济过度集中于少数产业,以致后来遭受重创。
2. 政府干预失灵。
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政府对金融和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过度干预,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经济不能有效运作。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引言:泡沫经济是指指数狂飙突进,投资热潮迅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极度繁荣的一段时间,通常在经济周期高峰时期出现,而随后出现全面崩溃的经济现象。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是指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迎来了一段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繁荣时期,而在1991年,泡沫破裂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本文将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原因、影响和经验教训。
一、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原因1. 金融自由化与财政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如准入门槛的降低、银行利率的自由化等,导致了大量资金注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投入建设和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
2. 土地和股票市场的热潮在泡沫经济时代,日本的土地和股票市场热潮达到了巅峰。
由于资源和土地有限,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投机行为。
投资者争相涌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虚高,出现了大量炒作和操纵行为。
3. 大规模的企业投资和借贷行为日本的企业在泡沫经济时代追逐着高利润和低成本的目标,大规模进行投资和借贷行为。
这导致了资金供给过剩,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这样的投资行为过于冒进,忽视了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1. 财富重分配不均泡沫经济时代,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繁荣带来了大量财富,但这样的财富并没有公平地分配。
社会上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贫困问题愈加凸显的现象,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2. 经济衰退和失业激增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GDP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
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社会动荡加剧。
3. 金融体系危机和债务危机在泡沫破灭后,许多企业和个人因无法偿还债务而陷入危机。
此外,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过度投资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需要政府采取干预措施来拯救金融市场。
三、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经验教训1. 谨慎投资和规范金融市场泡沫经济时代的教训之一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应该保持谨慎,规范市场行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一场经济危机,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高涨、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了经济崩溃。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健性和谨慎性,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谨慎运用政策工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提升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启示,总结,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泡沫经济是指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一场经济泡沫,这场泡沫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教训,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了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最终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松绑政策也给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金融机构大规模放贷、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需要警惕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的经济泡沫风险。
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20多年前的日本地产泡沫
关于20多年前的日本地产泡沫日本给世界留下的两宗“财富”之一是房地产“泡沫”(另一宗是“经济奇迹”)。
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政府放松宏观调控,放任房地产投机造成的必然恶果。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数据,1985年~1988年的短短3年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暴涨了近两倍,东京中央区的地价上涨了3倍。
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土地财富已经占到国家财富总额的约70%,而同期美国仅占25%。
到1989年,国土面积仅为美国4%的日本,其地价市值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
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空前的房地产泡沫产生了。
只要是泡沫,必然会破灭。
从1990年秋季开始,房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1年,东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下降了15%~20%。
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全面崩溃。
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统计,截至2000年3月,东京圈平均地价已从1990年的3月峰值下滑58.9%,同期商业用地平均地价更跌落了71.4%。
日本人为泡沫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92年由于股票和土地价格下降所造成的资产损失相当于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90%。
1994年3月,日本政府公布,日本1992年的国民总资产比1991年减少了448万亿日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当年的GDP。
日本土地总价值减少了223万亿日元,股票价值减少了178万亿日元。
泡沫经济还给日本金融系统造成了巨额坏账。
1998年底,日本官方认为金融机构坏账达7131亿美元。
到了1999年,有学者估计这个数字超过了高达10000亿~12000亿美元。
西方有些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了6万亿美元。
日本政府总结泡沫经济惨痛教训的《经济白皮书(1993)》,将泡沫经济肆虐的10年称之为“失去的10年”。
白皮书沉痛地总结说:“泡沫经济有害无益,土地等价格暴涨暴跌对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留下了巨大的…负遗产‟。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房地产泡沫对经济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惨痛的教训也给后人启示。
通过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分析,给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诸多启示。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联系紧密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一方面是房地产泡沫影响金融稳定,表现在泡沫形成和膨胀过程中对金融系统的危害,以及泡沫破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的累积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的主要来源,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前期累积风险的释放;另一方面是金融不稳定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信贷扩张收缩、利率起伏、股价波动等深刻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发展。
总结而言,尽管各国房地产泡沫大小不一样,对金融系统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金融风险贯穿于房地产泡沫形成、膨胀和破灭的整个过程,而房地产泡沫又刺激金融风险,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较完善的公共住房政策并没有发挥抑制地价上涨的作用。
一方面,日本公共住房政策着力点存在缺陷。
公共住房政策没有随着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而有所转变,没有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另一方面,商业地产投机远远超过住宅地产投机。
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财力,将公共政策向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上倾斜(任兴洲等,2013)。
同时,仔细回顾此次房地产泡沫危机,我们可以发现,土地投机是泡沫危机的重要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有力的“帮凶”,市场预期变化起着动力作用,而政府接连的金融政策失误,则是危机最终爆发的关键。
因而,政府进行房地产调控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提高调控政策的前瞻性。
此外,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要避免过急的紧缩政策,逐步挤出房地产泡沫。
日本正是因为实行了快速上调利率、控制房地产融资等过急的紧缩政策,才导致经济的长期疲软。
三、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存在金融监管缺失的影子,日本房地产泡沫也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同时过分注重缩小财政赤字而忽视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导致经济陷入了极端的困境。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泡沫经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泡沫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领域或整个经济体中出现极高的资产价格,这种价格远远超过了其真实价值。
它通常由过度借贷、投机炒作和市场过热等因素引起。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当时房地产和股市价格飙升,财富被大量集中。
然而,泡沫最终破灭,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和长期的经济低迷。
第一点,日本泡沫经济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警惕资产市场的过热。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的迹象。
房价不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投资炒作现象。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风险。
为了避免泡沫经济带来的经济崩溃,中国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且加强对其他资产市场的监管。
第二点,日本泡沫经济也提醒我们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泡沫经济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过度借贷和过度投机,这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在中国,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风险隐患也在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点,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还包括鼓励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新兴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挑战。
为了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最后,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还包括了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市场机制。
泡沫经济的崩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监管不力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和崩溃对经济的冲击。
总之,日本泡沫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破灭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破灭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企业破产,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了普遍的坏账,将日本的经济拖入了20年的阴暗中。
现在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和行业的发展跟70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希望研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能给我们带来启示一:日本房地产市场概括:1,日本采取住宅分类供应,低价公房调节住房价格机制。
由地方政府及住宅公团建设公营住宅,出售或出租给中低收入阶层;由私营发展商提供商品房,满足中高收入阶层需求;政府通过低价公房来调节住房价格。
2,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家庭可以出卖土地,政府和企业是土地的主要买入方。
二:房地产泡沫发生时的背景1,日本的城市化已经基本完成注:纵轴为城市化率,横轴为时间(年)在七十年代开始城市化率增长基本停止。
2,GDP增长减缓。
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日本实际GDP增长年均超过10%,在两次石油危机之后,降为4%。
3,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转为出口主导。
战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固定资产的投资成为主导方式,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束国内产能严重过剩。
为维持经济增长,出口成为主导。
如:1979年和1980年经常项目顺差仅为18亿美元和21亿美元,但在81年暴涨10倍,达200亿美元。
1986年时为928亿美元。
4,70年代初到1985年的广场协议,进行了日元汇率改革和外汇管制改革,日本逐步实现国际化。
5在1979年日本开始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包括:融资自由化,利率自由化,业务管制自由化。
三:房地产泡沫的形成:1,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基本实现国际化,并且开始明显的升值。
2,日元的明显升值导致出口出口受到威胁,因为日本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从业威胁了经济增长。
3,为维持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开始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央行调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
从1986年1月开始连续5次调低利率至2.5%。
在大量增加货币供给的情况下,CPI指数依然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因为大量资金进入到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没进入商品市场。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及启示
(多数
为 中小企 业 )和 个人 家庭 消
, 。 ,
一
“
、
“
泡沫 经济 的主要 特征
”
”
费 导致 社会 消 费萎缩 商业 市场 长 期不 振 总 之 泡 沫 经济 的 崩 溃 使 日 本 经 济雪 上 加 霜 陷入 更 大危
,
,
“
”
,
泡 沫经济 主 要表 现 为不 动产
, , ,
和 股 票超 常 急 剧 上 涨 价 格 严 重 背
法 解除 抵押 贷款 的 呆 帐 等 等 健 全
, 。
产 低押 贬 值 债 务拖欠 破 产 案件增
多
。
( 二 ) 因 产业倒 闭
, ,
、
欠 息等 不 良债
, 。
银行 和 证券 公司 的 机制和 管 理 体 制 对 防 止 房 地 产 热 股票 热 至 关 重 要
用
。 , 、
权膨 胀 金融 机 关 收 益 恶 化 流 动 资 金 剧 减 贷款 活 动 滞缓 ( 三 ) 机 关 投 资者对 价格变 动 风 险高 的资 产 进行 投 资控 制 使 资 金 转 向 短 期 市场 和 债 券 ( 四 ) 股 价 下落 损害 一 般 企 业
, 、
。
政府
万 亿 日 元 每天 交 易 量
。
亿
到 日
要 制 定 适 当 的 土 地政 策 和 税 收 监 督 管理 法规 限 制社 团 公 司 投 机买 卖
。
股 左右
1 992
,
1990
年股 价暴 跌
,
,
7
月下 落
。
率百分之六十 成 为最低点 年 末 日 经平 均 股 价
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
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一)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思潮对日本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增长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型企业“脱媒”“的倾向加剧,对国内银行的依赖程度降低。
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自由化转变了其经营环境,日本金融机构面临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新风险。
随着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日本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趋激烈,这也迫使金融机构投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房地产领域。
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在房地产开发商存在迫切资金需求下,银行不断发放抵押贷款,为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供巨量的融资服务。
(二)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房地产泡沫就显现端倪。
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
为减轻日元升值对本国经济与出口贸易的影响,日本央行迅速加大了货币供应量。
在之后的几年里,日本货币供应量都维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率,大规模的货币供给也直接推高了股价与房价。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大幅降低银行贴现率,以减缓日元升值。
自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央行连续5次降低银行贴现率,将贴现率从5%降至2.5%,降后贴现率为全球主要国家最低水平,并维持低贴现率长达27个月。
宽松货币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投资热情,市场上出现大量土地投机行为,也造成银行土地抵押贷款急剧膨胀。
(三)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在日本房地产泡沫膨胀期间,银行信贷向房地产业高度集聚,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信贷总额明显偏高。
当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时,银行所持有的房地产资产与房地产抵押品将推高银行的资本规模,改善资本充足率,提升银行资金实力。
在此环境下,银行有更大动力扩大房地产贷款,进一步推高房价。
同时,当时的低利率政策也加速了银行信贷的扩张。
而过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无法完全被实体经济吸收时,大量资金将流入资本市场,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大了泡沫经济破灭的风险。
(四)金融制度与监管的缺陷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房地产泡沫破灭期间,日本一直以金融稳定为最高目标,对金融机构实行保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机构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市场运营主体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尽管受制于各种监管规制,但金融体系危机的爆发却经常伴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破灭,并非被认为的那样可以平抑经济波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告一段落,房地产价格的飙升源于日本国内银行部门的过剩资金和海外投机资金的推动,缺乏强大的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实际需求的增加,泡沫极为严重。
房地产价格于1990年冲到顶点后便开始暴跌,且价格调整的时间长、深度大、影响广。
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遭受重创,政府在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以及应对其后的金融危机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使账面上已经“入不敷出”的金融机构在游戏规则内恢复了重新向实体经济部门输出流动性的“动力”。
中国论文网/3/view-13006651.htm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在各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银行的积极融资和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对其生成和扩大有着深刻的影响。
银行的积极融资并不是在80年代后期的金融宽松时期突然出现的,而是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从80年代前期逐步开始的。
一系列自由化和放宽限制给企业、个人及银行的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
1985~1991年是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快速膨胀期,其基本模式是企业和个人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之后再投资于房地产和股市。
当时,日本普遍乐观,坚信房地产会长期上涨,媒体也鼓吹“不贷款购房是傻瓜”,导致有房人欣喜若狂的再投资,无房人担心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
实际上,日本政府也认识到了泡沫的存在,调控政策基本上是按照先采取行政手段、然后采取金融政策、接着出台相关税收政策的顺序推进,但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在初期错判了宏观经济和土地市场的发展形势,错过了财税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调控的最佳时机;之后,日本央行实行的一系列过紧的金融政策又引发了急剧的泡沫崩溃,金融调控的力度过猛,对经济造成了重创(图1)。
从时间来看,似乎日本的股市泡沫破裂在先,房地产泡沫崩溃在后,但实际上两者几乎同时爆发,只是由于房地产的处理速度较慢而已。
泡沫崩溃后,巨额不良贷款不仅使银行无法发挥正常的金融中介�能,还导致企业所持资产的抵押担保价值减少,借款能力下降,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失业人口增加,经济步入低迷。
对金融机构的不安心理也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低迷,造成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日本实际GDP增长率由1990年的5.5%骤降至1991年的2.9%,1998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直至2005年才有所缓和,被称为“失去的15年”。
房地产泡沫破裂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投入到房地产投资的大潮之中,部分保险公司的房地产投资占比甚至与主营业务持平。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以住宅金融专门公司(以下简称“住专”)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不动产融资无法收回,导致向其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急剧恶化,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同时金融机构连续出现破产,“银行不倒”的神话彻底崩溃(表1)。
由于当时日本未曾经历过泡沫经济崩溃,缺乏应对手段,法律制度等也并不健全,使得不良贷款的处理向长期化蔓延。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有通过公共资金投入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讨论,但由于畏惧国民的反对,政府一直难于决策。
随着危机进一步深化,1997~1998年大型金融机构连续破产,中小金融机构的破产数量徒增,在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国民认识有了巨大的转变,通过积极注资来尽早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观点逐步成为了主流。
日本政府主导的应对措施由于日本财务省决定从1998年3月开始按照巴塞尔协议I实施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日本的商业银行纷纷剥离资产,引发了全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信用紧缩。
为应对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银行危机及信用紧缩,日本采取了如下九项措施(表2)。
最终,日本的银行体系也由80年代的13家城市银行、7家信托银行、3家长期信用银行合并为现在的七大金融集团。
20世纪90年代向银行注资日本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两次向银行业注资。
1998年2月,日本通过了《金融稳定法案》,设立了30万亿日元公共资金,其中17万亿日元用于保护储蓄者及收购不良贷款,13万亿日元用于对危难中的银行提供资本。
但由于注资者与接受方都保持警惕,第一次注资仅防止了信用紧缩进一步恶化,而没能使其彻底结束。
接着日本政府在1999年3月对15家大银行实施了总额为7.5万亿日元的第二轮注资,接受注资的15家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从1998年9月底的9.66%提高到1999年3月底的11.56%,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1998年实施了针对小企业借款的特殊信用担保政策,这些都使得银行贷款态度大幅提升,标志着信用紧缩逐渐结束。
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处理保护金融机构的存款。
日本处理银行部门不良贷款的大部分资金用于保护处在危机中的金融机构的存款。
从1991年开始,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先后给181家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截至2009年3月,总额高达18万亿日元。
这些资金原本应该出于银行的存款保费,然而,日本的存款保险基金严重不足,不过是被保险存款的0.16%。
因此,资助给金融机构的资金中只有8万亿日元出自银行的存款保费,其余的10万亿日元是政府将政府债券卖给存款保险机构而获得的。
购买金融机构的资产(特别是不良贷款)支援存款保险机构。
1996年日本修订了《存款保险法》,增加了向倒闭金融机构融资方法。
1999年成立了整理回收机构(RCC),与存款保险机构签署回收协议,从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并加强回收力度,回收收益最终上交国库。
但RCC初期收效甚微,由此,2001年4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紧急经济对策”,要求主要银行加快处理不良贷款。
2002年9月,日本政府又提出了“金融再生计划”,采取强硬方式使不良贷款问题于2005年告终。
截至2009年3月,RCC回收收益累计超过1.2万亿日元。
回购条款下购买的资产。
当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以及日本信贷银行在1998年倒闭时,日本政府基于金融重建法将两家借款人放在特殊的公共破产的位置,设立独立的金融重建委员会检查两家银行的资产,将它们分为“不合格资产(不良贷款)”和“合格资产”。
前者由RCC接管,后者则由继任银行承担。
继任银行担心他们承担的合格资产的质量恶化,造成二次损失,在起草最终转移合同时增加了一条特殊回购条款,以使政府保证承担由于资产质量恶化所带来的任何风险。
解决住专问题。
1996年,日本政府通过了《住专法》,并通过RCC购买了7家住专持有的13万亿日元总贷款中的6万亿日元贷款(账面价值)。
剩下的6万亿日元贷款通过1万亿日元的资助以及5万亿日元的私营金融机构的债务减免进行注销。
然而,紧接着的贷款质量的恶化造成了RCC购买的6万亿日元贷款的二次损失。
截至到2008年底,RCC在住专账户上的二次损失达到 1.1万亿日元。
购买金融机构的股权。
日本的商业银行与企业有交叉持股历史,银行在泡沫破灭后曾通过卖掉股份并记录收益,然后迅速买回这些企业股份的方式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但是,交易越多越容易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
由此,在2001年宣布的紧急经济计划中,政府规定银行所持的股票组合被限制为股东权益的价值,任何超出这一数量的持股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卖掉。
政府也组建了一个银行持股购买公司(BSPC),从2002年2月到2006年9月购买这些股票。
另外,日本央行也决定从2002年11月到2004年9月底通过购买银行所持有的股份来减少金融机构持股,加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存款保险机构也购买了银行持有的股份。
截至2009年3月底,该举措带来净收益1.1万亿日元。
企业援助政策通过产业复兴机构促进产融重组。
2003年5月,日本政府与民间企业共同成立了产业复兴机构(IRC),加速处理不良贷款的同时帮助企业重建。
IRC在背负过剩债务的企业中,选择那些有望重组的企业,收购其债权,与主银行共同帮助企业实现重组计划。
至2005年3月末,IRC通过购买银行不良贷款,共支援重组企业41家,合�收益745亿日元。
针对小企业的特殊信贷担保。
1998年10月,日本政府通过银行注资构建框架,以提供特别贷款担保来稳定小企业融资。
日本政府设定2000年3月为最终期限,并设定20万亿日元作为上限。
1999年11月,在小企业的强烈要求下,该计划被延长一年,至2001年3月;上限也扩大到30万亿日元。
日本政府通过该计划用2万亿日元的预算支持了私营部门将近30万亿日元的融资,特殊信用担保系统与政府注资成功地阻止了信用紧缩对日本经济的危害。
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过程中,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成为缓解信贷紧缩、增进市场流动性、避免实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重要举措。
2007年3月末,日本主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降至4万亿日元,比2002年3月末减少85%,不良贷款比率也从8.4%降至1.5%。
中小金融机构也得到较大改善,不良贷款比率由2002年3月末的8%下降至2007年3月末的4%。
摆脱不良贷款包袱的日本商业银行业,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开始上升,加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日本经济的自律性复苏创造了条件。
日本经验及启示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国民财富仅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就蒸发了1500万亿日元,银行也在处理不良贷款中损失了100万亿日元。
而在事后处理这场危机的过程中,纳税人仅支付了11万亿日元。
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机中西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接近9万亿美元(时价约合810万亿日元),虽然这两个数字未必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但日本的不良债权处理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有人认为尽管日本纳税人最终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但花在处理危机上的时间相当长,这延缓了最终的经济复苏,也给公众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但无论如何,日本的整个危机应对经验有其深刻的借鉴意义。
首先解决信用紧缩,之后拯救商业银行。
实际上,1995年和1996年银行的放款态度与泡沫经济期间一样积极。
信用危机是在1997年银行着手财政整顿时出现的,从1997年10月出现信贷紧缩到政府第一次注资,日本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
政府及时的两次注资以及特殊信用担保计划使得银行的放贷态度在1999年3月开始大幅改善,各项措施成功地根除了信用紧缩,之后才考虑如何拯救商业银行。
处理不良贷款不是越快越好。
泡沫经济崩溃后,由于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引发惜借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快速处理不良贷款来改善银行状况并不能有效刺激经济恢复。
信用紧缩可以在不良贷款残存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在1998年3月到1999年的注资过程中,日本政府并没有强迫银行立刻处理不良贷款,否则,巨额注资在不良贷款处理中只不过是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