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复习
选择、填空、判断
1、性习论源于商代早期。
2、《尚书》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3、判断:孔子有智力
4、老子讲无为,要达到无为的境界,首先要守弱。
5、庄子—无用
6、孔子—先天因素,环境因素
7、亚里士多德形象的把灵魂比喻为“蜡板”。
8、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
9、霍布斯(性恶论)—荀子
10、贝塞尔—人差方程式
11、高尔顿,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
12、吉尔和齐格勒提出了9个基本问题:
(1)自由意志——决定论(2)理性——非理性(3)整体说——元素说(4)素质论——环境论(5)主观性——客观性(6)前动性——反应性
13、无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其特点如下:
(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14、安娜防御机制:投射作用,移置作用,对攻击者的认同
15、奥尔波特是特质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提出“技能自主性”。
16、因素分析法的材料来源: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以及客观测试材料。
17、卡特尔编制了著名的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140页
18、卡特尔共同因素(遗传与环境)与个人因素
19、大五人格因素: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责任心
20、本尼迪克特和米德都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
21、荣格晚年又提出了一种“共时性”方法,用来解释当前事件和许多其他事件的潜意识的因果联系。
22、艾森克认为人存在三个基本的人格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23、巴斯提出择偶偏好
24、华生——行为主义
25、多拉德和米勒研究冲突:接近趋向,回避趋向
26、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自我强化相关的概念。
2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8、罗杰斯——现象学与自我概念
29、罗杰斯认为走向自我实现过程的特点:对经验的日益开放、越来越重视存在的经验、对自己机体的信赖不断增强。
名词解释
1、整合的或完形: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考迪把人格定义为“多种模式(兴趣)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
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
2、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4、相关研究: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5、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6、压抑: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压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另一种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
7、合理化:又可称为文饰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的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8、口腔期:弗洛伊德把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间称为口腔期,因为在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区是口腔。
9、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存起来。
10、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
11、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异性的原型。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12、观察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简答题
1、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1)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偏重人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人格的科学理论强调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因而在认识水平上,前者较表浅,而后者较深入。(2)人格的前科学理论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模糊性和特殊性,而科学的人格理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性。(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前科学概念或非正式理论的首要目的在于实用,即解决实际问题,而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寻求客观的知识或真理,其次才是追求其实用价值。
2、弗洛伊德体系的局限性
第一,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弗洛伊德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而贬低意识过程。第二,弗洛伊德把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观点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特有的各种社会需要。弗洛伊德把人的一切需要归结为性本能的观点是一种十分偏激的还原论,这将导致把人还原为动物。
第三,弗洛伊德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来加以验证。
第四,弗洛伊德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这使得弗洛伊德理论难以全面揭示人格的本质与规律,导致了弗洛伊德对人的片面的理解,把人看成是不健康的或残缺的。
3、个体心理学的局限性
第一,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这使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第二,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