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认识评价类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题型汇总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题型汇总高考政治中主观题是站分数比例最高,难度最大的题型,通常在复习阶段政治老师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主观题训练,为了保证主观题能够拿到更高的分数,下面就是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题型汇总,请参考。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4、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5、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6、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高考政治“认识、分析、评价、看法”类型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认识、分析、评价、看法”类型题解题技巧高中政治中就常常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学生对此类题的认识,此类题一般提供材料内容很普遍,贴近现实生活,但是问题本身无任何提示语言,因此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失分较多。
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和答题技巧,就政治教学中几道典型例题从经济、哲学、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此类题的解法。
一、主要设问方式:设问有“如何认识xxx”、“如何看待xxx”、“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没有明确分析说明什么)、“评析、评价什么行为”等等。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一)、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角度(注意具体知识范围)1、如果出题角度从有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③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的结果“怎么样”?即答有什么意义、作用。
例1、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直接体现。
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征税,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问:试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①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②其原因有三:A、我国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
B、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征税,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C、我国广大公民依法纳税、自觉纳税意识的增强,是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③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使财政收入得到了切实保证,为国家职能行使奠定了物质基础。
(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结果“怎么样”?即答有什么意义。
)2、如果题干从不利方面出题,则答题步骤为:①题干问的“是什么”经济现象或行为?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实质是什么③出现这种经济现象或行为会导致“怎么样”的不良后果?④“怎么样”解决这一不良后果?应该怎么做?例2、2005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内出现了一种偏向,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行业收入差距,不同地区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有些问题已经到了危险警戒线。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常规题型4:认识 评价类主观题
常规题型4认识·评价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观点)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方法点拨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是什么)”——“阐述道理(为什么)”——“明确做法(怎么办)”这一解题思路来作答。
第一步,判断表态(是什么)——对题目中说的事或观点作出评论。
第二步,阐述道理(为什么)——说明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
(1)依据——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依据。
(2)重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等。
(3)必要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4)可能性——做这件事或持这种观点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
(5)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以及持或不持这种观点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第三步,明确做法(怎么办)——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等准备怎样做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典题示例乡村振兴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要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长治久安。
有人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就要坚持村民自治。
请简要评析该观点。
[解题思路]对应训练1.随着网络消费的不断发展,网络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但同时网络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网络消费的发展。
为此,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10部委决定于2017年5月11日联合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优化网络消费环境。
为保证行动取得效果,根据10部委各自职能的不同,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10部委的具体分工,并对本次行动作出具体的阶段性安排,把整个行动分为动员部署阶段、集中联合检查阶段、督查总结阶段,确定了各阶段的任务。
2013届高考政治复习指导:认识类习题解题技法[4]
• 29.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赋 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 公民履行应尽的政治性义务。 • 请问: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 性义务要遵循哪些原则?
• 【答案】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原则。
•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讲座4.
日
认识类习题解题技法
新
月 异
&题型特点:
认识类试题材料信息一般是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或者是 展示某地、某人取得成功的过程,问某地、某人为何采取上述措施,
或问如何取得成功的、或问给我们什么启示、体现了什么道理等;设
问中的切入角度,一般以“体现”、“反映”、“说明”、“为什 么”、“为何”、“如何”、“措施”、“启示”、“认识”、“看
• 【答案】(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 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 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 策。 • (2)广大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助 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 性;有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 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 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 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 会责任感
法”、“理解”、“分析说明”、“如何看待”等作为设问提示语;
按照设问中“待分析事件”的不同,该类试题或者让谈对“意义”“积
极影响”的认识,或者是对某种“做法”、“行动”的认识,或者是对某些 现象、事物关系的认识,或者是对某种“观点”、“想法”的评析、评价。 总体而言,此类试
题主要分为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考查,以及对 上述角度的综合考查。特别是最后一类试题,由于思路开阔、思维灵 活,涉及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属于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其中对“为什么”的考查即因果 类试题,对某种观点的评析、评价等多属于辨析题。
高考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策略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 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怎么做 本原则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张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 发展。
例 (2013天津38)
材料一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 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 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 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 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 分)
试用有关政治生活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是什么 ①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必须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什么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基
3.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 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 “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 面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
4.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 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3分)
高考政治认识评价类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认识评价类试题解题方法一、题型特点认知性和评价性主观问题是指提供一定情境材料、设置探索性和思辨性问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和解释考试材料中反映的现象、分析、识别或评价问题所提出的问题的问题。
本次考试的目的是获取并讨论考生解释和使用此类信息的能力。
从设问角度看,一般以“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如何看待……”、“分析(或评析)某一……现象(或观点)”等形式呈现。
从问题的方向性来看,问题主要包括:让考生反驳一些言论;要求候选人谈谈他们对某一现象或观点的意义或积极影响的理解;让考生谈谈他们对某一现象、观点等的看法。
二、解题方法认知评价问题往往不清楚答案的具体知识范围,而是从探索、认知和评价的角度出发。
因此,只要考生接触材料,化大为小,化暗为亮,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方向明确的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具体来说,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按照“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思路进行分析,并按照“判断和表达我们的立场”、“解释真相”和“澄清实践”的思路进行回答。
1.判断表态(是什么)。
要求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明确设问要求的基础上,对题目要求分析的观点、现象或做法做出判断,明确观点是否正确、如何评价。
这要求考生结合政治理论知识对设问的观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不必对关键和错误的观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说明道理(为什么)。
这要求考生依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分析上述判断或者表态的政治理论依据。
一般从分析某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危害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依据就是某事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理论依据;重要性就是某事的作用、意义和目的等;必要性就是某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就是某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危害性即做或不做某事将导致的消极后果。
3.明确实践(如何进行)。
这就要求候选人以政治理论为指导,解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解决特定现象的问题。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大题九大题型答题技巧汇总高考政治主观试题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看(评析题)的问题,怎么办(方法论或措施类)的问题。
小编整理了高考政治九大类型题目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认真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政治大题模板。
1“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同上3“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考题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考题型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类题目的问题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体现”字眼。
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为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学科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题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一般来说,反映类题目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其问题大致有两种问法,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反映类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但答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用所学过的知识点把材料反映的观点有条理地列出来。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问题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哪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此类题目的解法与题型一相同。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问题一般都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字眼。
解题技巧:在此为大家归纳了一些答题角度和术语。
一、经济意义(一)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题方法指导--认识(评析)类主观题
8
第二部分
方法指导
3.回答怎么办一般有三个思路。 思路一:主体角度;(主体定位法) 思路二: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措施角度;(客体定位法) 思路三:材料为源,教材为据,筛选原理。(内容定位法)
主体定位法 三定位法: 客体定位法 内容定位法
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而思路一和 三在经济、政治生活中基本是一个思路,因为经济和政治生 活的教材编写带有一定的主体性。
14
第二部分 提能训练
例3、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的 发展趋势,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直 接体现。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 强征税,促进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问:试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5
第二部分 提能训练
答案: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题干问的“是什么” 经济现象?) (2)其原因有三:A、我国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 的根本原因。B、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征税,促进 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C、我国广大公民依法纳税、自觉纳税意识 的增强,是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原因。(“为什 么”会出现这种经济现象?) (3)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使财政收入得到了切实保证,为国家职 能行使奠定了物质基础。(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结果“怎么样”? 即答有什么意义。)
解 题 方 法 指 导
认识(评析)类主观题
1
学习目标
1
第一部分 题型特点
2
第二部分
典型例题
3
第三部分
方法指导
4
第四部分
提能训练
2
第一部分 题型特点
1、认识类题型是指由题目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对材料 中的现象、事件、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 的试题。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总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总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汇总一怎么秒杀政治选择题——扎实基础解答高中政治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本的概念、原理模糊不清,答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审题,而审题,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三审”,即审题干、审题肢、审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审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思路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都会给解题带来巨大的障碍。
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道选择题,题干和题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辨不清答题的方向。
怎么秒杀政治选择题——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怎么秒杀政治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技法1:否定排除法就是在题肢中,找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这些错误题肢,可以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错误表述,也可以是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还可以是以点带面、以现象代替本质等。
技法2:肯定排除法就是在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注意:在逆向组合型选择题中,要排除包含正确题肢的选项。
技法3:排除异意法就是找出题肢中那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意思无关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怎么秒杀政治选择题——找关键词一般来说。
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
“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
“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
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怎么秒杀政治选择题——引文型选择题做这类题时,学生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不能准确把握引文的内涵实质,造成错选;二是不能透过引文的内涵找全影射的相关理论,造成漏选;三是对题干与题肢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把握不准,造成多选。
2014年高考政治评析题解题方法
2014年高考政治评析(辨析)题解题指导与练习一、感知评析题在高考中的地位所谓辨析题(评析题),就是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或现象,有辨有析,辨析结合,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
这种设问类型的试题通常会在材料中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考生用所学的知识评价这一现象。
具体设问形式有“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谈谈你对某一现象(上述观点)的看法”、“评析(分析)某一现象”等。
1、2013年福建高考(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12分)2、2012年福建高考(3)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追求利益最大化。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11分)Ks5u3、2011年福建高考(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
(10分)4、2010年福建高考(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8分)5、2009年福建高考(2)请从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的角度,对“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的观点加以评析。
所以一定要加以高度重视,并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辨析题的解题能力。
二、基本解题思路---抓住辩点1、论证正确点。
(要说明原因)2、分析错误点。
(要说明原因)3、澄清模糊点,4、补充不全点。
解题规律总结--无非是:1、逻辑上:“剥皮法——层层设问法”;所谓“剥皮”即逐层、逐句、逐个观点、都须进行辨析。
不能只论“错”、只论半句、只论一种情形和条件。
辨析时坚持两分法。
2、形式上:“三步走”。
“三步走”就是需要“辨”(判断)、“析”(分析)和“结”(总结)三部分组成。
基本答题要求1、“辨”要简明准确——辨清题,再说理,辩证分析最要紧2、“析”要全面完整——肯定合理的,指出不合理的,附加条件或补充不足的3、“结”要顺理成章——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做结论,合乎逻辑典例引路例1、近年来,南京、天津等城市相继发生路人扶起跌倒老人却被诬告的事件,当面临老人跌倒时,“扶还是不扶”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
高考政治考试通用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考试通用答题技巧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一、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又叫最佳选择题,解题有已选和排选两种方法。
如用排选法,注意有可能有两个以上已确题枝的,一定要留意选择最直接体现题干的那个枝。
不定项选择题,失分率比较高,要认真读懂题目,抓住设问中的“中心词”和“关联词;阅读题枝,明确题枝的“迷惑性”;还要注意题干与题枝之间的挂钩,仔细判断这个题枝该选还是不选。
友情提示选择题应该在考试时头脑最冷静、最清晰时仔细完成,切忌在答题过程中随意改动选择题答案,不少同学都曾吃过亏,改动答案的几乎全改错的,所以改动要慎重。
二、非选择题即文字题,包括填空、简答、分析说明和论述题。
1、简答题包括时政简答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简答题,联系实际简答题的要求是: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弄清设问的方向和答题要求;②理出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安排好答题顺序;③遇到题目中有开放性小题,答题既要有基础理论的依据又要有创意,切忌随意性。
2、分析说明题又分材料分析题和图表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中几则文字材料,有时是同一主题,有时几个主题并列,答题时注意:①要仔细审读材料,理出层次;②找准相应基础知识;③相关原理的阐述要准确全面。
图表材料题由几幅图表或一幅图表和若干文字所组成,图表或文字间可以存在内在联系。
答题时要注意:①详细阅读图表,做到标题、时间、栏目、内容、注解“五读俱全”;②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对图表中的问题作理论分析;③根据题目的指令,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言之有理且可以具体操作。
3、论述题其实就是一篇议论文,一份艺术作品。
答题要坚持规范化答题要求:①确定总论点(根据)和分论点(政治或经济具体知识),讲清分析说明问题的理论依据;②运用课本知识、原理、观点分析问题,理解背景知识的时代性、必要性或现实意义,答题的起点要高,不能就事论事;③用事实分析说明(包括史实、事实或数据等),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要有据;④表明态度或简述自己的认识体会,表态既要联系实际又要紧扣题意,不要空喊口号。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一:认识类题型题型特点:认识类题型是指题目提供材料,要求考生就背景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的试题。
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等词语出现。
但有时这类试题在设问中省略了“如何”二字,但答题时仍然是表明自己对材料的看法、认识、态度。
☆经济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发现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发现问题(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
分析问题(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
解决问题(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
特别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认识类的问题都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而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究竟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中的哪几个,但必须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哲学常识的这类题目,在答题时应该用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方面。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二:意义类题型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认识评价类试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认识和评价型主观题是指提供一定的情景材料,设置具有探究性、思辨性的问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对试题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设问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认识或评价的题型。
此题型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从设问角度看,一般以“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评价……”、“如何看待……”、“分析(或评析)某一……现象(或观点)”等形式呈现。
从设问的指向性看,试题设问主要有:让考生对某种言论加以批驳;让考生谈谈对某种现象、观点的意义或积极影响等的认识;让考生谈谈对某种现象、观点的看法等。
二、解题方法
认识评价类试题的设问往往不明确答题的具体知识范围,并从探究、认识和评价角度设置。
因此考生只要联系材料,化大为小、化暗为明,把题目中的设问分解成若干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在此基础上逐个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具体地说,解答此类试题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分析,并按照“判断表态”、“说明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1.判断表态(是什么)。
要求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明确设问要求的基础上,对题目要求分析的观点、现象或做法做出判断,明确观点是否正确、如何评价。
这要求考生结合政治理论知识对设问的观点
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但是批驳型、观点错误型设问试题则不需要作出是否正确的判断。
2.说明道理(为什么)。
这要求考生依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分析上述判断或者表态的政治理论依据。
一般从分析某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危害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依据就是某事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理论依据;重要性就是某事的作用、意义和目的等;必要性就是某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就是某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危害性即做或不做某事将导致的消极后果。
3.明确做法(怎么办)。
这要求考生以政治理论观点为指引,说明针对某种现象应当怎么做、如何解决问题。
分析时要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思考,要结合教材观点和现实时政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要弄清事件的主体是谁(如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人大、政党等),并结合教材知识对行为主体的相关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如果所阐述的观点、现象或者做法是正确的,则着重阐述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这种做法的重要意义。
作答时要先列举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科学,态度要鲜明。
三、例题分析:
1.(2017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
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
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
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
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
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表态。
依据材料可知,共享社区具有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连接起来,用最少的物质消费,获得最好的生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承担起对社区、城市和地球的公民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等特点。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会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的观点不全面。
第二步,阐述道理。
运用教材知识分析材料和设问,说明“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的观点不全面的表现。
①从合理成分上看,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
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是正确的。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所以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应坚持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第三步,说明怎么办:推动共享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精神和谐的建筑空间,倡导和塑造绿色生活方式,以个体活力,集体的力量自治,以社会企业方式构建起可持续的共享社区复制与运转体系。
答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共享是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
2.(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
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
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
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表态。
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在受错误价值观的驱动下,否认英雄的言论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想,导致人们理想信念动摇,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步,阐述道理。
第三步,明确态度。
我们应该立足社会实践,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英雄,守护英雄,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抵制错误言论;我们要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答案: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
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