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中国城市社区的变迁2019
社区的变化讲解
• 独立完成练习并主动展示答案;阅读参考 答案并自己评价或组内评价、识记正确答 案。(2’+1’+3’) • •社会在发展,社区在变化。我们通过实地调 查,发现社区的以下变化:1、土公路变成了 水泥路;2、公汽开到了家门口; •3、医疗服务可以上门;4、万富超市开到 了家门口;5、多种经营户多了;6、村委会 组织人们学打腰鼓、跳舞,吸引了很多人。 变化最大的是 ( 人们都肯走外出打工致富的路了。 )。
我生活的社区
社区的变化
课堂目标 了解社区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 培养调查分析的初步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规范发言、恭敬聆听 的学习与交流能力。
• 独立阅读p10---11图文,圈点勾画,联系实 际,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知道:了解 社区变化的方法和可以了从哪些方面了解 (注意:人人准备展示;展示时不发言的 同学要恭敬聆听并准备评价;评价标准为 是否较全面;2’+2’+3’ )。 了解方法:访问、查资料、看照片、实地 调查、、、
了解内容:住房、街道、卫生、生活 活动场所、道路、人们的行为
阅读图片,独立思考并小组交 流:怎样概括社区的变化 (1’+2’+2’)
过去的房子,低矮破旧; 现在的房子,高大崭新; 过去的街道,狭窄脏乱; 现在的街道,宽敞明亮。
• 请依据课外调查所得材料,写一份简短的 调查报告(样本见p11;不能完成报告的就 整理出变化的方面),并小组交流,推荐 出本组写得最好的报告或整理得最好的调 查结论,准备全班展示(注意:展示时恭 敬聆听并笔记要点、准备评价;后发言者 应先概括前一发言者的主要内容;先完成 的小组先展示; 7’ +3’+5’)。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1. 引言1.1 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城市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居民利益和社会稳定。
良好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够有效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城市社区治理,可以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治理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居民福祉和社会稳定,更关乎城市的发展和治理水平。
只有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
1.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背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背景可以追溯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主要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统战、民政、人武、政法、妇联、团委、工会”七大机构为基础,实行“党管一切、党建带社”模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人民群众对治理参与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社区治理模式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和不足。
为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开始转变为以社区居民自治为核心,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三方共治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在给予支持的也更加注重社区自治和自治能力建设。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社区治理的智慧化、精细化。
但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参与主体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之道。
2. 正文2.1 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传统社区治理模式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起源,其特点是以“乡贤”、“长老”、“民众自治”等传统文化为基础,权力集中在社区的一些领袖或代表身上。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社区是每个人生活的地方,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社区的建设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社区内的道路狭窄,房屋简陋,没有公园和娱乐设施。
而现在,社区内的道路宽敞平坦,房屋也更加现代化。
在很多社区中,还修建了漂亮的公园和儿童游乐场,供居民休闲娱乐。
社区的交通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社区内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摩托车,道路拥挤不堪。
而现在,社区内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有公交车、出租车等。
在一些大城市,还有专门的地铁线路贯穿整个社区,方便居民出行。
社区的商业发展迅猛。
以前,社区内的商店很少,主要是一些小摊贩。
而现在,社区内大型的超市、商场等商业设施林立。
居民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变得非常方便。
社区内也有了各种各样的餐饮店和娱乐场所,方便居民的生活娱乐需求。
社区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以前,社区内的垃圾处理不规范,环境脏乱差。
而现在,社区内垃圾分类得到了普及,垃圾桶也设置得更加方便。
居民也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使得社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社区的建设设施、交通、商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社区还会发生更多的变化,为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和需求的变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传统的基层自治到现代的社区自治,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正不断地进化和完善。
一、传统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时期,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主要以基层自治为主。
基层自治是指在农村地区,以村、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由村民或社区居民自愿组织起来,通过选举产生基层组织管理者,自行处理本村或社区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
在城市地区,也有一些类似的社区组织,但由于城市的特殊性,基层自治的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传统的基层自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社区治理的需要,于是我国开始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二、现代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开始探索现代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以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组织为主体的社区治理模式。
政府也加大了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支持和投入,加强了对社区事务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提高了社区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现代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居委会的组织和管理不够规范,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物业公司存在服务不到位等。
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仍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
三、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在新时代,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将继续朝着更加现代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和法律法规,规范社区组织的设置和管理,提高社区自治和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社区事务的公开和公正。
要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智能化发展,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智慧社区的建设,让社区治理更加便捷和高效。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思维点拨
(1)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为城市化提供物资、技术等保障, 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在接收工业化所带来的优势的同 时,也在积极反哺工业化,从而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2)在外国侵略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的城市出现,但是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城市大多是畸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腾飞,城市化进 程明显加快。
合作探究
依据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材 料 中 国 城 市 告 别 传 统 城 市 形 态 走 向 近 代 是 从 19 世 纪 40 年 代 开 始 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 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 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 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 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30
日本 1925 1955
30
提示 推动力: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表现:①1851年前,城市化兴起,英国占主导。 ②1851-1950年,城市化迅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③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但发展不平衡。
任务二:阅读课本P64第一自然段,梳理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进程。 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开启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 新阶段 。 3. 1978 年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4. 21世纪 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第四单元
第11课
DISHIYIKE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演进 / 居住条件的改善 / 基础设施的发展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 思维导图 要旨聚焦 /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解读1.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1.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的史实,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城市化进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主干知识1.途径: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影响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
⑵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近现代世界的城市化⑴近代: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
⑵现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4.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⑴近代:上海、天津、广州等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
⑵现代: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011年,城镇人口超过人口总数一半。
二、居住条件的改善1.居住条件⑴电梯: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
⑵钢筋混凝土技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
⑶其它: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服务⑴社区服务:二战后,社区功能由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方面。
⑵社会服务:①商业:仓储式商场、超市、多功能购物中心等。
②文化娱乐: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增多,文化娱乐多样化。
三、基础设施的发展1.世界:⑴管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⑵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⑶通讯: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⑷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①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铁路高架桥。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它是城市发展与进步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社区的建筑变化很大。
以前的社区大多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平房,人们住的条件很差。
而现在,社区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以高楼大厦为主,住房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
大楼里设有电梯,让老人和小孩不再需要爬楼梯。
社区也建有很多公共设施,如健身房、游泳馆和图书馆等,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娱乐。
社区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以前,人们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和骑自行车。
而现在,社区里的汽车越来越多,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社区也修建了更多的交通设施,如交通岗亭和人行道,保护行人的安全。
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以前的社区中,很少有绿化带和公园。
而现在,社区中绿化带和公园随处可见。
这些绿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锻炼的场所。
社区也开始大力倡导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等活动也开始在社区中展开。
社区的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社区中,人们大多是以农民为主,他们依靠农田为生。
而现在,社区里的人们多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有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和选择。
社区中的人们也开始注重文化和教育,社区里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也越来越多。
社区的变化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
社区的建筑、交通、环境和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让社区成为人们喜爱的居住地。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社区,并一起努力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种类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两大表现: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 五大问题:环境污染、贫富矛盾加剧、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失 业者增加
01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知识点一 城市化的演进 1.途径: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 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影响 (1)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_劳__动__力_与消费市场。 (2)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休闲娱乐: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 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_娱__乐__休__闲_等功 生活 能整合到一起 服务 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 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4.拓展延伸——工业革命与居住条件的改善 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居住的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少数是石制,且 居住条件较差。工业革命开始后大量的钢铁被生产出来,配以同时 期发明的水泥,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大增强了房屋的 坚固程度和居住舒适性。
6.情境再现——新式交通 1922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广告宣称:“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 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 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 商学各界。” 这则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何作用? 提示 新式交通有利于提高效率。
7.思维拓展——工业革命前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3.表现
(1)世界城市化
英国的城市化伴随着_工__业__革__命_展开。到1851年,英国成 近代世界 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现代 世界
中国城市社区变迁的内在机制的探究与思考
中国城市社区变迁的内在机制的探究与思考作者:裴书盈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5期摘要:自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在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基层管理制度——“单位制”,并且在那个时代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所有制发生变化、市场经济走向繁荣、社会流动加大,“单位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走向奔溃局面,而面对各方需求,国家出台政策,通过“社区制”来回应现实需要。
本文是以“单位制”诞生和崩溃以及“社区制”的发展为视角来梳理中国城市社区变迁的过程,探究和思考其内在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制;城市社区变迁问题描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社区在历史经验与现实考验两个维度的共同制约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单位制”为主,以“街居制”为辅的基层管理制度。
其中,单位制的诞生对我国城市社区的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变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单位制”是中国城市社区变迁的重要的内在机制,即使在单位制消失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在很多社区和社区的很多方面感受到“单位制”的影子。
因此,理清单位制发展的脉络、探究单位制从诞生到崩溃的原因对于我们从纵向上理解我国城市社区变迁和从横向上推动现代社区建设和治理体系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城市社区变迁的脉络,探究单位制出现的必要性,以及在经历改革开放之后单位制所呈现的弊端,从而为现代“社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满足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多样化需求。
文献综述(一)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描述的社区是“由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
在他的观点中,社区是相较于现代化社会而言的具有道德取向和伦理取向的共同体。
在此之后,社区概念进入美国,随着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兴起,“社区”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美国学者还对其概念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充,除了滕尼斯所强调的道德情感纽带,还增加了“地域性”以及“功能性”等要素特征,从而使得社会学在社区领域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讲社区
(六)社区参与
1、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摄取发 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也是指社区居民参 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 益活动的行为及过程。
社区参与最重要的是主体是社区居民 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种事务 社区参与的动机是公共参与精神 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
夏学銮(北大社会学系):社区服务包括: 个人为社区服务 人际相互服务 非正式 社区和企业相互服务 社区为居民服务 准正式 政府为民政对象服务 政府为社区服务 正式
概括起来: 社区服务是社区社会服务或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 称,其内涵是福利性、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对象是 社区居民,主要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家庭, 也包括全体居民,外延和服务范围是社区,一般是 无偿或低偿服务,不同于社区中的工商业活动或社 区中的政治活动。 在发达国家,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照顾、儿童及青少 年服务、家庭服务、老人服务、弱智人士服务、残 障人士服务、志愿服务等等。
3、社区管理体制 核心是政府和社区组织的关系。 社区管理模式:政府负责模式;居民自治模 式;政府与社区组织分工合作模式。
我国的社区建设之路: 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体制 衡量社区“大社会”的标准: 人们在社区中的利益;社区自治组织; 志愿者团体;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服 务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的主动性。
美国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非常高,参加志愿服务也 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服务内容涵盖文化、 教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照顾老年人、消除贫困、安置就 业、移民、预防犯罪、帮助少数民族族裔、社区改造、环保 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凤凰城,每年约有1.8- 3.6万人次从事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工作时间累计75- 100万小时,为社区节约开支约1300万美元。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社区是每一个市民的家,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空间。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介绍社区的变化。
首先,社区的规模有所改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区的规模逐渐扩大,从过去的几十户到现在的数百户、上千户。
社区的建筑物也逐渐高大、现代化,其中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社区的公共服务也更加高效。
其次,社区的人们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社区中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包括不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
之前只有同城市附近的人们才能做社区的居民,现在由于各种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普及和发展,跨省甚至跨国的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加入社区。
第三,社区的文化和传统也随之改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社区的文化和传统逐渐受到了其他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如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等。
社区居民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和传统,如英语和饮食文化等,而这一切也使得社区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社区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和美丽。
街道、小区和公园都得到了改善,居民不仅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也能够欣赏到更美丽的景色。
总的来说,社区随着时代的推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区的规模变大了,人们的文化和传统也发生了变化,生活和绿色环境的质量也有所改善。
社区的变化是必然的,它展现了一个城市在不断进步、变化中向前推进的方向。
我们应该利用社区的变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其治理模式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从传统的街道办事处模式,到居委会模式,再到社区居民委员会模式,以及如今从事多元化社区活动的综合型社区治理模式。
传统的街道办事处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主要依靠街道办事处,由政府派驻的官员管理社区事务。
这种机构化的治理模式,管理效率较高,成效比较显著,但存在听取居民意见不足、社区自治不够充分等问题。
居委会模式7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逐渐开展居委会制度试点,由居民自主选举的委员会进行社区管理。
这种民主、自治、参与的治理模式深受居民欢迎,有效提高了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转型,社区居民委员会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机构。
1984年,北京市丰台区率先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之后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
社区居民委员会由居民自主选举产生,代表居民利益,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型社区治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持续变革,逐渐转向综合型社区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兼顾政府、非政府组织、居民三方的利益,形成多元化的社区治理体系。
政府部门承担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职责,非政府组织则负责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居民则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发展。
这种治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实现社区共治,发挥社区自治的作用,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总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体现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和社区主体责任的转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必将继续变革和完善,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
【四年级】社区的变化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互动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社区的变化。
社区的建筑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社区的建筑物主要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房子低矮、房间小,不太舒适。
而现在,社区的建筑物大多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房间给人一种舒适感。
有些社区还建有较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健身房等设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区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社区的交通主要依靠步行、自行车或者公共汽车,出行不太方便。
而现在,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道路的改善,更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出行更加便利。
共享单车的出现也使得社区的交通更加方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租用单车出行。
社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社区的生活以农业为主,大家种地、养殖,生活简单而宽裕。
而现在,社区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家都忙着工作、上学,很少有时间去种植和养殖。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大家喜欢集体活动、看电视,现在人们更加喜欢户外运动、旅行等。
社区的文化氛围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
过去,社区的文化活动比较少,人们的生活重心主要在生产上。
而现在,社区经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社区也建立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方便居民学习和娱乐。
社区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过去,社区的环境状况较差,垃圾随处可见,缺乏绿化,污染严重。
而现在,社区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了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以及绿化工作,社区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和美丽。
社区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区的建筑物、交通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环境问题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这些变化使得社区的生活更加便利、丰富和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和关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问题、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问题、对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问题、对策“社区”一词是1933年由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青年学者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
此后“社区研究”在我国一直进行得红红火火。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才被迫中断。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学的重振使“社区研究”又成为中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个热门话题。
1986年,开展社区服务正式成厂中国政府的—项行政职能,中国的社区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起步阶段。
社区服务因为是适应改革的产物,是满足居民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它就有很强的生命力,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
特别是1987年武汉会议和1989年的杭州会议以后,社区服务事业更是有了飞速的发展,到1989年底,我国已有3267个街道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占当年全国城市街道总数的66.9% 。
一、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
(一)、单位制:走入历史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的产物,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为特征。
单位制的形成具有历史背景,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但也带来了制度性的后果,造就了总体性社会和依赖性人格。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流动也迅速加剧,导致单位制渐渐走上崩溃的边缘,失去历史的舞台。
(二)、街居制:身陷困境前文已提到,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对社会的管理以单位制管理为主,以基层地区管理为辅。
地区管理主要是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两个行政建制的组织来开展工作,通称为街居制。
街居体系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变化,但一直扮演着政府的“脚”的角色,简单地被动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
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街居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越来越不符合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社区制:浮出水面在社会学史上,“社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
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变迁——从居民委员会到社区自治委员会
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变迁——从居民委员会到社区自治委员
会
郭星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24
【摘要】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建设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居民委员会向以社区居民自治为主导的新的社区组织的转变.适应这种转变的根本所在是构建现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而进行社区组织体系改造与创新、构建现代社会组织的网络结构是构建现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根本途径.
【总页数】2页(P139,324)
【作者】郭星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居民委员会:学生社区自治管理的新模式--上海外贸学院建立"大学生居民委员会"的探索 [J], 王磊;唐旭生;黄义厚
2.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变迁——从居民委员会到社区自治委员会 [J], 郭星
3.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居民委员会角色的立法重塑——以《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为指向 [J], 石东坡;魏悠然
4.浅议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的困境与对策\r——以开县永先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例[J], 周华
5.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居民委员会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深圳市宝安区“两会”胜利召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居民委员会概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夏建中【内容提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社区制已完全取代了街居制,并且形成了社区内多种组织并存的局面,这些组织开始初步形成了合作共治的机制。
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不足,即社区治理主体缺少多元性、管理手段仍多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社区NGO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平台不多等。
今后的发展应更多地体现其居民自治组织的特点,进一步淡化其行政色彩。
【关键词】社区/街居制/社区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适合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模式转变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社区制模式。
新的模式标志着与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接轨的开始,也必将对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因此,值得我们对其原因、转型轨迹、特点以及不足进行认真的总结和研究,以利于社区制未来的健康发展。
一、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的主要社会原因我国的街居制是辅助“单位制”建立的,其设想是单位制管理有工作单位的职工,街居制管理没有工作的居民。
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通过《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委会组织条例》,从此形成了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构成的“行政性”很强的街居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移向城市,虽然街道并未成为改革的目标,但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以及由此出现的问题,促使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职能开始产生重要变化。
随着1987年社区服务的提出、2000年社区建设的正式展开和推进,社区制开始全面替代传统的街居制,社区这一舶来品已经成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术语,社区制也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
那么,社区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呢?第一,快速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一直远远落后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7.3%,而当时世界城市化率为22.8%;到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只达到12.1%(据UNDP数据,1980年,世界城市化率为39.1%)。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共23张ppt)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 寿命只有17岁……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 ,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 运动。
清末上海街道的煤气路灯 近代北京出现的有轨电车
二、享城市化之果
(二)基础设施的完善
2、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1)近代中国: (2)现代中国:
①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②表现: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 交通工具。
——王旭《美国城市史》
概念: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伴随 工业化出现的一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表现: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 比重的上升、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探城市化之因
一、探城市化之因
(一)思考:分析英国城市化的原因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材料: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来自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探城市化之因 (三)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和中国近代工 商业的发展,中国 传统的封建城市开 始向近代资本主义 城市方向发展。 1921年中国第一 个市政厅——广东 市政厅的成立,标 志着中国城市化的 开中始国,近但代是开埠中城国市城 市化进程缓慢。
钢铁管道、自来水与排水系统普及 煤气灯、电灯 电报、电话 铁路、高架桥、电车、汽车、自行车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
从传统的“街巷自治”到现代的“社区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转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变迁、政策导向和实践探索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一、历史变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城市社区治理主要是通过“街巷自治”的方式进行的。
街巷自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治理模式,主要由街坊邻里自愿组建自治组织,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民生问题。
这种形式的自治在古代社会中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老城区和市井小巷上,人们依靠着邻里之间的互助和自我管理来维持治安和社会秩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街巷自治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开始向现代化发展,政府渐渐介入并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社区治理模式。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政府逐渐承担起了社区管理的责任,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加强社区居民参与和自治,促进社区治理的合理化和民主化。
二、政策导向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总体方针。
社会化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而是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来共同治理社区。
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之上,政府在其中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法治化意味着社区治理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治理。
政府要加强对社区治理的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社区治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社区治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专业化是指政府要提高社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引进有关专业人才来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多元化意味着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如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等。
通过多元化的参与方式来共同治理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三、实践探索在政策导向的指引下,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和创新。
中国城市社区生活的演变教案
中国城市社区生活的演变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城市社区生活的演变进行探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城市社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社区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中国城市社区的历史演变2.中国城市社区的现状分析3.中国城市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1.重点解析中国城市社区从封闭式社区到开放式社区的演变历程;2.重点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现状下的现实问题,如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居民参与度等问题;3.重点探讨中国城市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社区共建、数字化管理、社交化运营等趋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各个历史阶段的社区发展状况,让学生对中国城市社区历史演变有个清晰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中国城市社区现状下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问题。
3.讨论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相互交流。
4.情景模拟法:学生扮演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等角色,通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深入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社会化管理模式下,社区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前沿社区典型案例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授中国城市社区的历史演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中国城市社区的历史演变分为封闭式社区、向城市身体无缝连接的社区、开放式社区三个历史阶段,让学生对中国城市社区历史演变有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步: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现状通过让学生参考社区案例,了解中国城市社区现状下存在的问题,如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居民参与度等问题。
第四步:探讨中国城市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社区共建、数字化管理、社交化运营等趋势,让学生了解未来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
第五步: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针对社区管理模式、公共服务项、居民权益等情景,组织学生们进行模拟实践操作。
第六步: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城市社区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的空间结构,整体上具 有传统建筑区域、殖民区域以及两者混合区域 等多种类型,整个城市呈现出多区拼贴的特点, 反差与对比度比较大。
依据其形成背景的不同,可分为几大类地区:
第一类是中心老城区。
第二类是商埠区或租界区。
• “闾左”:身份卑贱者,“豪右”:富贵之家。
二、汉唐:里坊制
• 先秦文献无“坊”名,都称“里”,有时称 “闾”或“闾里”,汉袭秦制。
• “坊”这个名词用于城市,可见西汉长安。 不过当时正称仍为“里”,隋初开始改“里”为 “坊” 。
• 汉唐时期,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被称为“里” 或“坊”,并且有坊墙,形成相对封闭的居住区 空间结构。
2015年9月,成都就提出“大成都建小街区”的概念。
从2015年12月起,包括中心5城区和高新区、天府新区 等在内的九大片区,将按照“窄道路、密路网”的标准 打造成一种开放式的街区模式。
根据当地规定,街区单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200米, 街区单元规模约50亩左右;道路网密度宜不低于 10km/km2,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公共交通方面,实 现公交站点半径300米基本满覆盖。这种街区模式被成 都称为“小街区规制”。
第11讲 中国城市社区的变迁
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建筑 的、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 居民住宅。
历史上的城市有社区吗?
一、先秦:闾里制 二、汉唐:里坊制 三、两宋:街巷制 四、元明清:胡同与四合院 五、近代:里弄与骑楼 六、当代:封闭大院到街区制
中央的最大目的在于“治堵”和“防堵”。
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的若干意见》印发,描绘出了“十三五”乃至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规划的新“蓝图”。
《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来我国新建小区要推广 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 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 路公共化。
• 普通的里门一般规模不大,难以容纳驷马高车的 通行。
• 《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 于公,其闾 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 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 必有兴者。’”
• 高官贵族所居之处则里门宽敞,可驱车直入。如 万石君石奋,父子五人二千石,“徙居陵里。内史 (石)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 庆恐,肉袒谢请罪”(《石奋传》)。
一、先秦:闾里制
(一)井田制
《 周 礼 • 小 司 徒 》 : “乃经土地,而井 牧其田野;九夫 ( 100 步 ×100 步 ) 为井,四井为邑, 四邑为丘,四丘为 甸,四甸为县,四 县为都,以任地事 而令贡赋。”
“井田制”对我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及居住形制产 生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传统居住社区的原型。
内城为京师八旗户口的聚居区,而外城则为汉人及其他 民族百姓的聚居区。居所距离权力中心越近,社会地位 越高。
越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住宅或街巷的分布越稀疏,而 且宽大;越靠近城墙边缘则越密集,而且也越狭小。
五、近代:里弄与骑楼
租界民居与贫民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来侵略的深入,西方居住文化开始 对一些城市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类是民族工业、居住混合区。
第四类是新市区。
骑楼建筑
骑楼是沿街建筑,上楼下廊。底层沿街面后退, 留出公共人行空间。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两广、福建、海 南等地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
主要功能
1、遮风、挡雨、防晒,营造舒爽环境;
2、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 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
疏:邑犹里也。
闾胥,各掌其闾之征令。郑司农云: 二十五家为闾。
——《周礼·地官司徒》
里的建制
里的建制在于强化对编户里民的管理, 维护社会的治安,体现国家的权力。
• 《管子》:齐都城邑中的聚居管理机构为 “里”,里的编户“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即每 里辖50户。 • 《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地邑居民必参相得也”。
上海的里弄文化
里弄的类型: 新老石库门、广式房屋、新式里弄、花园里弄、
公寓里弄。
老上海的记忆:“亭子间”、“客堂间”、“厢房”、 “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 家房客”等。
花园洋房
初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大面积, 法国文艺复兴式。
中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初:仿古典式、 西班牙式、英国式、混合式、现代建筑式。
标准的四合院基本上由以下三大建筑部分所组成, 即前院、中院(分为东西两部分)、后院。
(三)满汉分隔制度
清朝“满汉隔离”的社会等级制度反映到城市居住环境 中来,就形成了等级居住结构。
满族官僚贵族的住宅多接近宫城,汉族官僚多接近前门, 而皇帝大部分时间在西郊诸园,王府及高官的住宅向西 城集中。
何谓街区制?
它实际上是由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 路网密度较高、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
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得城市生活更便捷、 交通循环更通畅以及使得文脉得以传承。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在西方国家,城市通 常采用街区制的规划建设方式。
成功的案例:成都
六、当代: 封闭大院到街区制
现状:
机关大院或大型社区
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目前所采用的“院落式”、 “封闭小区式”的建设模式,大马路、大广场、 大社区、大循环,规模过大的院落把城市割裂开 来,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单元。
对策:
打开封闭格局,建设城市“毛细血管”
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 网系统。
• 坊内辟巷道与干道联络,巷的支道叫做“曲”。 里内的居民,皆比户相连,列巷而居,井然有序。
• 《三辅黄图》卷二载,诸里“室居栉比,门巷 修直”;《蜀都赋》云:“比屋连叠,千庑万室”。
• 住宅排列之整齐,使得言某里某门即可知其详 细住所。如有一简文曰:“张公子所,舍在里中二 门东人。”
• 隋朝大兴城由宫城、 皇城、外郭城三部分 组成。 • “城”中无居住 区,权贵府邸全部纳 入廓的范围中。 • 外郭城约占全城总 面积的88.8%,居民 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 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 计的一大特点,不同 于汉长安。
“闾左”“闾右” 贫富分隔 or 混居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 《汉书·食货志》:“发闾左之戊”,颜师古注: “闾,里门也,言居闾门之左者一切发之。”
• 《汉书·晁错传》:“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 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 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 籍者,后入闾,取其左。”
里的管理
• “里”是封闭式的。“里域不可横通,闾閈[hàn] 不可以毋阖”,有“里尉”掌管里门钥匙,设“闾有 司”监视出入,反映了闾里的形制特点。 • 只有“甲第”,才能“当道直启”。 • 一般居民不许临大街开门,出入都须经里门。 • 秦以前,里就设有专职监里门的人员。汉因秦制, 里设“监门吏”。
相对于唐代,宋人对于里坊的概念变 得漠然,而更多的是以街巷的名称来 标示地理位置;同时,东京的街巷呈 现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性,具备了更强 的经济活力。
——梁建国《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 《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厢制
厢是宋代城市的治安管理机构,其任务是“止令 分地巡逻,治烟火盗贼公事”。
(二)乡遂、国野体制
周朝王城及四郊为“国”,分设若干“乡”,四郊以外 的地区为“野”,分设若干“遂”,自乡遂向下层层建 制,至闾里为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每个闾里掌辖25家。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 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周礼•大司徒》
(三)闾里制
里宰,掌比其邑 之众寡,与其六畜 兵器,治其政令。
厢的办事衙门,称厢公事所,设巡检使一员,为该 厢官长。吏官有街子、都所由、行官、厢典等。
厢官的设置大致以所辖坊数和户数的多寡而定。
厢下还设有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相当于现在的 派出所。东京“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 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
陈振《略论宋代城市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厢坊制到隅坊 (巷)制、厢界坊(巷)制》,《漆侠先生纪念文集》,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租界除了沿街兴建各种商业建筑外,在街道的后面也修 建很多密集的居住建筑,特别是里弄式房屋;外国人及 中国上层统治阶层也建造不少花园住宅。
周边破产农民涌入上海等城市,成为无产阶级和廉价劳 动者。他们在工业区附近空地建造一些简陋的临时性棚 户——“贫民窟”,或在原有房屋中增加阁楼,建筑密 度及人口密度均较前提高很多,卫生条件更加恶化。
四、元明清:胡同与四合院
(一)胡同
胡同形成于元朝,是宅第、院落、 房屋连接而成,是一排排宅第的 间隔带,既可采光通风,又使得 出入方便,成了连接住所与交织 的主干道间的脉络。
胡同不仅是交通的衢道,而且是 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 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元大都的大街以南北走向为主干,表现东西走向 的街大多属于“小街”,也就是胡同。
三、两宋:街巷制
宋代城市的居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隋唐及其以前长期 实行的“里坊制”转变为开放式的“街巷制”结构。
原来高墙密布的“坊墙”与“市垣”消失,“坊门”与 “市门”也不复存在,从而居民区与商业区混为一体。
沿街开店,夜市空前繁荣,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开启城 市结构的新格局。
以“行”、“市”为中心的 街市代替了原来集中封闭的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