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促进小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概要: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瞻前顾后设计教学,横向把握

教材,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质疑等数学活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学习者积极、自觉、主动地构建新知,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纵向把握教材,注重新授知识与后续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研究数学的方法,为知识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便于学习,便于记忆,便于运用,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我们教师要能够理清教材中每一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每一节新课的设计之前把新知放置于本单元、本学期、本学段,甚至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把握它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做到“瞻前顾后”,整体把握教材,研究新知是在怎样的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助旧知更快地迁移过渡,降低学习难度;研究新知识将为今后哪些知识的学习做准备,新课设计时预设衔接点,把整个知识脉络串联起来,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降低记忆难度。

比如,《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它是新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三课时的内容。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通分和约分,及本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这是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基础,后续将要研究第五单元《分数的除法》,还有六年级的分数混合运算与解决分数、百分数相关实际问题。依此,设计新课时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过渡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三年级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深入研究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其中的几份是多少。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瞻前顾后,细致处理课堂教学环节

1.瞻前顾后设计复习环节,为构建新知铺路架桥。

学生在每一个新知的学习之前对知识都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

有一些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即使是刚入学的孩子。所以,设计新课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性与连贯性,找准新知的“生长点”。选取与研究新知密切相关的已有知识点进行课前复习,唤醒对知识的回忆,巩固旧知,为研究新知铺路架桥,自然地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降低学习难度。

《分数乘分数》课前复习题:(1)在长方形学具1上以蓝色阴影表示一个蛋

糕的1/3,在长方形学具2上以蓝色阴影表示校园总面积的3/5。唤起学生对分数

意义中“平均分”的回忆,为探究新知、动手操作奠定基础。(2)表示什么意义?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迁移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做铺垫。

2.瞻前顾后设计新授过程,构建新知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

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不能只靠单纯的讲授,教师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新知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动手、观察、猜测、验证、交流、发现、归纳的过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发展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我们总是说“不做没把握的事情”,事实上,学生对于学习也不去做没把握的

事情。所以,教师应该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活动的最佳起点,坚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原则设计新知的研究过程。比如:《分数乘分数》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指导学生验证“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学生动手把一张纸条对折,引出旧知表示1的1/2,接着对折,发现新知表示1/2的1/2,再对折,发现表示1/4的1/2,借助知识的迁移,

学生很容易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计算是枯燥乏味的,但也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

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材以算式呈现的新知探究,笔者在设计时融入实际生活场景展示:(1)淘气过生日,妈妈

买来一个蛋糕,切了1/3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1/2,淘气吃了整个蛋糕的几

分之几?(2)校园總面积的3/5是空地,空地的2/3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

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这样瞻前顾后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愿望,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体验,主动建构新知;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不完全归纳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为今后更深层次地研究数学奠定基础。

3.瞻前顾后设计巩固练习,牢固构建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是检验新知构建情况,掌握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瞻前顾后,

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力求体现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研究。

《分数乘分数》的巩固实践体现练习内容的层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计算、改错题以外,笔者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设计了变式练习,数学故事《唐僧分西瓜》——师父说:“一个西瓜,八戒吃1/3,悟空吃剩下部分的1/2。”

八戒说:“不公平,>,猴哥吃得多!”悟空说:“我俩吃的一样多。”沙僧说:“这是怎么回事?”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剩下部分的1/2”灵活考验学生对分

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把新知与分数加减法这一旧知融合成体系。注重知识的前伸以外,更体现知识的后延,我以“故事新编”——悟空说:“师傅,俺老孙不搞特殊,剩下的我们师徒仨平均分!八戒,你知道俺老孙能吃到多少吗?”发散学生的思维,为第五单元学习《分数除法》预设铺垫,上层学生能够借助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转换思维角度,发现分数乘除法之间的知识联系。

4.瞻前顾后设计全课总结,梳理、评价新知的构建过程。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回顾”是数学课的主流教学策略,根据板书

总结全课,让学生再次表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巩固新知。《分数乘分数》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通过什么方法得到新知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了吗?学完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需要解答吗?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希望大家要勇于探究,发现数学的无穷奥妙!”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加以客观、适度地评价,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瞻前顾后设计课后作业,激发学生持续构建知识体系的动力。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课后作业要瞻前顾后,便于学生及时

巩固新知,乐于与他人分享数学发现,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奥妙,培养学生喜欢研究数学的习惯与能力,激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长久动力。

《分数乘分数》设计的课后作业:(1)回家给父母或同龄人讲讲“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数学哲理;(2)课后实践:课堂学习时问题一中“1/3

的1/2”,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瞻前顾后为学生设计向课外延伸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述

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加深对新构建知识的理解,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瞻前顾后设计教学,横向把握

教材,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质疑等数学活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学习者积极、自觉、主动地构建新知,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纵向把握教材,注重新授知识与后续知识间的联系,渗透研究数学的方法,为知识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便于学习,便于记忆,便于运用,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