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 1.1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eb51a6770bf78a64295429.png)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了解) 二、技术的内涵(理解)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
会区分)
2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 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呢?
3
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学会用火 多样美食
14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
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
然属性。 同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
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所以,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是技术的第二个性质。
15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 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17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课件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课件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953255f284ac850ac024297.png)
课后作业
1,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出你认为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 最大的十项技术。 2,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本地工业或农业中的某 项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其对工业或农业发展 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的效应和价值。
12/11/2021
12/11/2021
三、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1)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积 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 (2)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促进能力的提高。
12/11/2021
(3)要注意使用本书导读 明确“学习目标”会使我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为进入学习过 程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的“章节构成 ”, 能使我们总揽全貌 “马上行动” 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即时的巩固、应 用。
12/11/2021
一、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什么课程?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 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 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12/11/2021
12/11/2021
四、评价的管理(要求)
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 合格。 1、积极参与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认真听课、 阅读、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基本完整, 方案、作品。60% 2、书面测试达标; 40% 3、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2学分。对有特别优秀的设 计、制作成果,或有所创新、发明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12/11/2021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d69b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4.png)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活动,认识技术 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技术的 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形
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使用技术的 责任意识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三
技术的性质
(1)分析技术的目的性、实 践性与综合性
(2)辨别技术的创新性、复 杂性与专利性
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
性,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通过 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性质,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问题详解·释疑惑
典例1 典例2 典例3 典例4
技术性质 技术性质、技术价值 技术性质、设计的一般原则 技术性质、人机关系
典例 1 (2022年浙江1月学考)如图所示,一款新颖的“冷热杯”,能快速冷却或加热酸 奶、咖啡等多种饮品。从技术的性质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D )
A.适用于酸奶、咖啡等多种饮品,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既能冷却,又能加热,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该产品专门用于饮品冷却或加热,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D.首次将双向热交换技术应用于饮品的冷却与加热,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解析 技术的综合性是指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400多家参建单位共同研 发,没有直接指出跨学科。故选C。
变式训练 1.2019年6月,最后一根500千伏海底电缆成功登陆舟山大鹏山岛,标志着中 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敷设工程顺利完工。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海缆是同类海缆中耐压等级最高的海缆,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强大稳定的绿色动能,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与海底原油管线、通信光缆等众多管线共存,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交联聚乙烯海缆相比油纸绝缘海缆更加安全环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c8eef4da38376baf1faee5.png)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第三节 技术需要综合知识
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结论
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握、控制和使用的。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眼镜 原子弹 印刷术 时钟 水管设备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四节 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一、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二、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天然彩色棉——减少印染造成的能源消耗、 污水排放
核能。 新的环保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 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
航天飞机
第五节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专利及其作用 三、专利的申请方法简介
思考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例子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试举例说明。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课件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课件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d6d2fbca8956bec0875e396.png)
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12/11/2021
科学
技术
定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
区义
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 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
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 造
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
前的计算机快了上万 倍。
12/11/2021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手洗衣服延续数千年
12/11/2手021摇洗衣机
1906费西尔的电动洗衣机
1954年的单缸单洗洗衣机
双 缸 洗 衣 机
12/11/2021
2002
全 自 动 滚 筒 洗 衣 机 衣用 机泡 (沫
去 除 年污 )垢 的 洗
洗衣技术将会如何发展?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使体积变小巧、方便佩戴 3. 满足了什么具体要求?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12/11/2021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 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12/11/2021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
技术革新
12/11/2021
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 事物。
知识体系
侧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重 “ 是什么 ”“ 为什么 ”“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答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实 12/11/2021
马上行动
科学活动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技术活动
瓦特发明蒸汽机
12/11/2021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技术课件3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技术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22a8899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e.png)
专利申请
• 专利权是不能自动获得,对于符合新颖性、 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使用新型技术,必 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 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 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 主要过程为: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 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 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核技术
• 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所具有的两面性?
• 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应避免急 功近利、目的不良、实用不当等情况的发 生,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中国龙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 识产权的四核CPU,龙芯3 号处理器采用的是65nm (纳米)工艺,主频1GHz, 晶体管数目4.25亿个, 单颗 龙芯3A的最大功耗为15W, 理论峰值为16Gflops,每颗 CPU单瓦特能效比为 1.06Gflops/W,是目前X86 CPU的2倍以上,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龙芯3号多核 CPU系列产品定位服务器和 高性能计算机应用。
中国为什么要研制自己 的CPU?为什么不用其 他更好的CPU?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52022/1/152022/1/152022/1/15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1d3a89b14e852459fb5729.png)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28张PPT)
![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9504d5941ea76e58fa049c.png)
1.(2018浙江4月选考,1,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医学影像智能阅片机 器人,能读取病人的医学影像,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下列说法中不 恰当的是( )
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能够自主学习,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能替代医生阅片,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D.可以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体现了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
解放人: (2)
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
官,拓宽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 造自然的能力。如,汽车,飞机
发展人: (3)
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
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如,益智玩具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多学科
涉
跨学科
及
多方面知识
内
多种原理 容
多种技术
多种研究领域
不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多种功能 多种用途 多种优点
多种工作模式 使用多种原材料 能装载多种物品
4.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属于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发展历程
时间 13—15世纪 18—19世纪
19世纪70年代
事件
中国四大发明
纺织机械, 蒸汽机发明
内燃机, 电机发明
影响 影响世界 科技发展
第一次技术 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20世纪中叶 核能,航天, 生物,信息 网络等技术
第三次技术革命
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有目的的对 自然进行改造和保护的活动。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共33张PPT)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26d817c5da50e2524d7f7f.png)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人的需求
需要进食
产生相应的技术
食品烹饪加工技术、 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
需要住所
需要出行 需要联络
建筑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通信邮电技术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二学生,这些 学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由于大多数家庭都经历过下岗再就 业的过程,所以,这些学生对将来在社会 上如何生存这一话题特别敏感。 2.对新开设的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欲 望。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五、课时安排
(防止野 兽、病菌等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对人所具有的价值 2、技术可以解放人 :
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 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取火技术
工具制造
扩大了人的能力。
医疗技术
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价 值和影响。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能够理性的对待技 术的两面性的问题。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四、学生情况分析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2
技术与社会
阅读案例分析: (1)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思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2
技术与社会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走进技术世界
![走进技术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23741cd304a1b0717fd5ddc3.png)
• 巩固内化:填写课本004页“马上行动”的 表格:分析印刷、农耕、摄像、B超技术分 别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要? 印刷技术
极大的提高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 容量
农耕技术 为人类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
摄像技术 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
B超技术 了解身形式,促进了社会 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 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 力之一。
益智玩具
• 技术可以发展人:
案例分析2:通过技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爱迪生的故事
讨论:技术上的创 造与发明使爱迪生 得到终身的发展和 自我价值的实现。 结合你的经验,谈 谈参与技术活动对 你个人发展的作用 和意义。
• 结构整合:“技术与人的关系”
保 护 人 技 术 的 产 生
满 足 人 的 需 要
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
问 题 温室效应 荒漠化加剧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 水质污染 白色污染 解 决 对 策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种植草皮、树皮、圈养牛羊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使用清洁燃料 禁止污水排放、加强污水净化 减少泡沫塑料、塑料袋使用
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较大的10项技术
1、眼镜:使眼睛有缺陷的人,对世界更加亲近;人类的缺陷,可 以通过技术发明来弥补。 2、原子弹:人类文明可以在一瞬间被摧毁。它告诉人们,核武器 是多么的危险,争取和平是多么的重要。 3、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容量。 4、管道技术:把洁水带到各家各户,又把污秽水带走。 5、骑兵马战技术:马战技术出现后,促成了强大国家的产生。 6、避孕节育技术:它对于人类控制自身发展功不可没。 7、时钟:时钟的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节奏更加规律和精神。它 也使人们对效率引起了重视。 8、数字:数字及数学成了人们生活、工作、创造的有力工具。 9、音乐技术: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思想,还有一定的医疗功 能。 10电脑: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高中_通用技术_1.1_第一单元_走进技术世界_课件_第一节_技术的价值
![高中_通用技术_1.1_第一单元_走进技术世界_课件_第一节_技术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5ede9af284ac850ad02423c.png)
电子技术
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结论】:2、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案例分析]:2.爱迪生的故事
【讨论】 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人类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发展技术的 过程中, 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 而且改变着主 观世界。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使 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方 式发生转变,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总结:1.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技术是推动社 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
辩论:有人认为, 技术发展导致失业 ; 也有人认为, 技 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请就此问题展开辩论。
结论:产业结构多元化、改变了社会生活。
分析案例: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住: 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 , 于是有了 建筑技术的产生 ;
行: 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 的世界 , 于是有了车船制 造技术的产生 ; 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 , 于是 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
总结: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分析案例:相同距离不同交通工具行驶时间对比图
讨论:交通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 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和方
星星、月亮
火山爆发
燧人氏钻木取火
动植物油灯
烛灯
灯
戴维 1778一1829
电弧光灯
灯泡
爱迪生1847~1931
霓虹灯
现代灯具
氙气灯
节能灯
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 发明灯,世界将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2)人类对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 的产生和发展?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未来)技术课件1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未来)技术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635101a650e52ea5518987f.png)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辩论 人对待技术的态度。 学生活动:辩论——人对待技术的态度。 人对待技术的态度 正方: 正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解决当前 技术自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自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相 信技术,依赖技术。 信技术,依赖技术。 反方: 反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固然可以消除 它所带来的一切已知的危害, 它所带来的一切已知的危害,但也会带 来新的更为严重的灾难, 来新的更为严重的灾难,我们不能再发 展技术了。 展技术了。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 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 车载动力装置),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 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 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 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 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 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 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 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 )、纯电动汽车( )、 池汽车( )、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 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 )、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 醇醚汽车等等。 醇醚汽车等等。如BYD的混合动力汽车及奇瑞的 的混合动力汽车及奇瑞的 纯电动汽车 。
技术的未来
本章小结
本课件是通用技术学习课件,内容为《技术与设计1 本课件是通用技术学习课件,内容为《技术与设计1》的第一章第 三节技术的未来。 三节技术的未来。
本课件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的未来、 本课件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未 来的理性态度。 来的理性态度。
课件强调的是案例的分析、小组活动和知识列举。 课件强调的是案例的分析、小组活动和知识列举。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四节(共15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四节(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3aff42b7360b4c2f3f6429.png)
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原先没有)保护期限20年。
外观设计专利:主要针对产品的外观上的创新, 如形状、图案、色彩等,保护期限10年。
实用新型专利: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进 。保护期限10年。
实用新型专利 保护的是 产品的内在结构,重在强
调
实性。
外观设计专利 保护的是 具有美感的外观形状。重
在强调美感。
6
3、专利的申请方法
先申请原则。 申请专利的途径:直接申请,代理申请。 专利申请步骤:写好专利文件——递交专利文件并
缴纳申请费——专利局审查文件——批准专利—— 领取专利证书并缴纳年费及证书费
7
课堂总结
技术的产生: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必
须符合自然规律。社会属性受社会条件的 制约。
3
2、专利及其作用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 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4
2、专利及其作用
作用:保护一种技术思想、发明或革新的经济利益 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种类: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双重性(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 、中介性等。
8
课堂总结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重在实践,力求 有所发明,科学重在理论体系,力求有所 发现。
技术发明与革新:技术发明指前所未有的 ,技术革新重在改进。
9
课堂总结
知识产权: 1. 对其劳动成果,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
11
随堂练习
7.巨野一中某同学设计出可折叠的饮水杯,并申请了 国家专利,他申请的专利类型是( C) A、发明专利 B、 外观设计专利
高三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复习课件 精品
![高三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复习课件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5aa42f7a98271fe900ef945.png)
例题解析
2.如图所示,桔槔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灌溉机械。它应用
了杠杆原理,另一横杆中间悬吊,横杆一端接竖杆,系汲水
器,另一端系重石,汲水时下按汲水器,使其装满水,稍用
力即可提起。在杠杆原理发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在生活、生
产中应用杠杆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桔槔等杠杆的使用推动了杠杆原理的发现 B.桔槔的使用是技术活动
什么是商标权?
•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
期内,对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
商标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 权利。
R
什么是专利权?
• 专利权简称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
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
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 利。
P5 课堂互动 例题2
有所发明
研究 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方法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 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技术的性质
五.技术的专利性
专利申请需要什么条件呢?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专利的种类: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可远程控制汽车的007式手机技术
导游伞
卡通笔筒
专利的申请流程
电动客车代替燃油客车,每天可节省燃油约
1800L,减排CO2约4230kg。下列关于使用纯 电动客车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减少了环境污染
D
C.节约了石油资源
D.减少了道路空间的占用
高考链接
2.我国无线通讯网络由于使用外国的技术, 每年要支付巨额的费用。目前新建的3G无线通 讯网络,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外 汇。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具有(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b87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5.png)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第一篇: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教案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这小节是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第一节内容,上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万事开头难”,是否能上好本节内容关系到能否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有:1、技术的产生2、技术的内涵3、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小节是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第一节内容,上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万事开头难”,是否能上好本节内容关系到能否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节内容应该是基础的基础。
因此,不宜过于深入,不宜过于扩展。
对象分析教师:本课程为新增设课程,教师并非本专业的教师,对于教本课程就比较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资料,对该教材认真的进行分析、研究。
新的课程及教材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发生转变。
学生:本课程为新课程,学生从未学习过,且该课程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
所以,学生会对该课程表现出很高的兴致和好奇,教师应该想办法保持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相互合作,让每位学生都参加到其中,让他们发挥他们的特长,保持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技术的产生,理解技术的内涵,知道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行为目标:学生可以通过事例来说明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3、情感目标:体验技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4、能力目标:能分析多数技术或技术产品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或什么愿望。
教学策略: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标上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手段。
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性,本人以课本案例、多媒体展示案例,学生分析案例,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分组讨论,然后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点明本节课的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精品PPT课件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a70335fad6195f312ba67e.png)
技术对人所具有的价值
• 3、技术可以发展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 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 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 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 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人 技术与人
技术与社会 技术与社会
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自然
案例: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为了满足照明方面不断发展的需求,人类逐渐有意识 地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发明和改进了灯具。火把是灯 的雏形,但是其照明不够持久和方便。旧石器时代, 人类在煮食动物时发现动物油脂易燃,于是学会将动 物油脂盛在空心石头或海螺里点燃,这样就有了最原 始的灯。后来发现松脂比动物油脂更清洁,于是植物 油灯日益取代了动物油脂灯。人类学会以植物油为原 料制成蜡烛以后,蜡烛的应用得到推广。采矿技术和 化学技术的发展使煤油灯、煤汽灯得以问世。
以 前 现 在
兽皮、树叶 西装革履 食物单一、烹饪简单 营养、丰富—麦当劳、肯德基 山洞、帐篷、睡地上 小洋房、别墅、睡席梦思 步行 坐车、乘飞机 寄信 QQ、邮箱、手机 露天电影、收音机 家庭影院、MP3 用粉笔写-内容乏味 多媒体教学 …… ……
技术对社会所具有的价值
• 阅读案例:(P8) 相同距离,不同交通工具行驶时间对比图
2.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 方式。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 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 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 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 • •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技术的内涵。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区别与联系 技术的一些性质:1具有目的性
2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3技术具有实果形式
科学成果一般 表现为理论、 概念、定律、 规则、论文等, 此类成果一般 不具有商业性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任务
认识世界, 有所发现。 回答: “是什么” 和“为什 么”的问 题 改造世界, 有所发明。 回答:“做 什么”和 “怎么办” 的问题
与生产的 关系
不直接 发生联 系
(二)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 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 制约。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技 术 的 双 重 属 性
1
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 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2
社会属性: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 是有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 生发展和应用要收社会条件的制约。
(一)技术的自然属性
1、一项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2、“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既 有灌溉、排水功能,又是水运通道,为成都和周边城镇的供水、 水运、环保和防洪发挥了多种效应,还衍生了多种文化现象,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活’的水利博物馆。
荷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1/3的土地在海平面6m以下,是一个“底地 之国”。几千年来,荷兰的土层持续缓慢下降,荷兰人不仅要防止海水吞没 国土,还要围海造地,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修筑堤坝和围海造地都需 要大量的排水,古代没有电力,荷兰人便利用当地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后来还创造了 高达9m的抽水风车。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大小 风车日夜转动,起到了排出海水、灌溉田地的巨大作用,在荷兰人向大海夺 取土地的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同时,风车还广泛用于榨油、脱谷等生产 劳动中,为荷兰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欧洲流传着这样 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陆地。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 数不胜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 和文明进步。那么,技术究竟是怎 样产生的呢?
(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二)飞机的诞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
• 技术具有目的性 • 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和愿望
假设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会有哪些需求和愿 望?会产生什么技术。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
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 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 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 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蒸汽机
爱迪生与电灯
航天技术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 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 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 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同 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 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 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 什么是技术? • 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你所知道的 新技术有什么?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教学目标
• (1)知道技术是人类需求和愿望体现,使人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 (2)了解技术的内涵 • (3)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 • (4)认识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增强 技术意识,破除神秘感,自觉地参加各类技 术实践活动
需要进食 需要着衣 需要住所 需要出行 需要联络
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 食品烹饪加工技术
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建筑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通信邮电技术
列举生活中的常见技术,并说明其满足什么需求和愿望
技术名称 电灯 自行车 飞机
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满足了人们在黑暗中看清东西的需求 满足了人们加快行驶速度的需求 满足了人们在天空中飞翔的愿望 满足了人们提高穿着质量的需求
科学
科学是反映自然、 社会、思维等客 观规律的分科知 识 体系
技术
人类在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积累起来, 并在生产劳动中 体现出来的经验、 知识技巧和物化 成果。
技术成果一般 则以工艺流程、 设计图、操作 方法等形式出 现,此类成果 可以商品化
直接服务 于生产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技术是直接生 产力,具有实践性。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 介,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而技术具 有中介性。总之,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一类永动机
魔轮:右侧重垂在重力作用下远离转动轴,力矩 随之增大,驱动魔轮转动,但由于左侧重垂数 量更多,平衡了系统力矩,永动无法实现
第二类永动机
• 历史上首个成型的第二类永动机装置是 1881年美国人约翰· 嘎姆吉为美国海军设计 的零发动机,这一装置利用海水的热量将 液氨汽化,推动机械运转。但是这一装置 无法持续运转,因为汽化后的液氨在没有 低温热源存在的条件下无法重新液化,因 而不能完成循环。
纺织
二、技术的内涵
在古代,技术仅仅是指个人的技术和技能。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 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等。 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世界范围的三次技术革命对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步丰富了技术的 内涵。(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械和蒸汽机 的发明。第二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内燃机和电机的发明。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