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必备成语典故素材
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5篇,中考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5篇,中考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b84f6ba964bcf84b8d57b6e.png)
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5篇,中考作文素材成语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喜欢增加一些成语进去,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不知道你对成语的含义有多少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考作文的成语故事素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img alt="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5篇" src="C:U37er37A26ini37AraAorDe37kAop作文/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5篇,中考作文素材_[标签自增ID].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00px篇一、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不见棺材不下泪【成语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十分害怕老婆,他岳父病故,两人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大哭。
他老婆为人特别严格,见老公光哭而没有眼泪,觉得奇怪问为什么?安鸿渐回答说用帕子擦了,其妻特别嘱咐见了棺材一定要掉泪。
【出处】安鸿渐有滑稽清才妻严戒曰:‘来日早临棺,须见泪。
’宋·邢居实《拊掌录》【解释】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不到绝境不死心【相近词】不见棺材不落泪【成语举例】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篇二、中考作文素材:成语小故事防微杜渐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
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
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
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
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5篇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df93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4.png)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5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过很多的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在我们的写作中是很有帮助的,在中考写作工过程中,曾加一些成语故事,或许会让你的作文更加明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考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篇一、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顾左右而言他战国中期,有一个名叫孟子(又称孟轲)的人。
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据说,有一次,他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
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
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你说这又该怎么办?”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即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上面这段对话,在《孟子·梁惠王》有详细记载。
原文是: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解释: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
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篇二、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逐鹿中原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位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皇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夸张了点吧!”石勒听后笑着说,“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
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最新中考满分作文经典成语典故素材
![最新中考满分作文经典成语典故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2fe1ae1dd3383c4bb4cd2e9.png)
最新中考满分作文经典成语典故素材中考满分作文经典成语典故素材一九牛一毛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
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
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
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
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
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
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
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
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
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中考满分作文经典成语典故素材二恶贯满盈这个成语来源于《书.泰誓上》,商罪贯勇,天命诛之。
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激起老百姓极大的愤慨,就连诸侯们也看不过,认为他不像一个治国之君。
当时有一个诸侯叫姬昌,他主张实施仁政,反对纣王的暴政,纣王便把他抓了起来。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edb278d26fff705cd170a50.png)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1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
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队伍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队伍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队伍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之一。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2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
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
”庄王说:“你说吧。
”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
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3“长驱直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表示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挺进,深入敌方心脏。
这个成语来源于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六篇】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3c2da7941ea76e59fa0421.png)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六篇】导读:本文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六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囊萤映雪_250字】解释: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比喻人勤学好问。
成语故事: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
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查看百科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第二篇:鞠躬尽瘁_600字】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鞠躬尽瘁,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
尽瘁:竭尽劳苦。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故事: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所称蜀汉的“先主”。
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
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参看“三顾茅庐”),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初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大全
![初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bbd78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7.png)
初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大全初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一羽毛未丰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
学习完毕后,周游列国,盼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接纳。
秦是西方的大国。
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开展农业,国力渐渐强盛。
但在当时,实国尚不能与其它大国抗衡。
苏寿秦这次远游秦国,是要说动秦王,与函谷关以东的些国家联合,同其他的国家联盟作比赛。
但是秦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而是说:我们秦国此时此刻就像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那是不行的。
先生你迢迢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谢。
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盼望在以后的适当时机,再倾听你的高见。
在秦国消耗了全部资财,上书十屡次,但仍未说动秦王。
苏泰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这时的苏秦,也就如同羽毛未丰的小鸟,无法振翅飞于那动乱的政治舞台。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饱满者,不行以高飞。
【释读】丰:饱满。
指小鸟的羽毛还没长全。
譬如经验少,势力还小,不成熟或力气还不够强大。
初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二土崩瓦解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失而射,傍栽而战。
武王左操黄戟,右执白旄以麾之,那么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
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醉生梦死,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苦痛为乐。
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沉着关始终驻扎到蒲水。
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情愿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
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奄奄一息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行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倒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快速而无法挽救。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65083cf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e.png)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很多,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增减一些成语,可以提高我们作文水平,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获得较高的分值。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成语典故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篇一、中考成语典故鹏程万里传说,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
天池里有一种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
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开双翅,宛如遮天的乌云一样。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盘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
它乘着旋风,直向高飞去,扶摇直上,冲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飞出几万里。
如此远的距离,大鹏鸟要过半年才能飞回到原来的住所休息。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看见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它将飞到哪里去呢?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
它飞飞向几万里外的地方,是为什么呢?”后来,人们常用“鹏程万里”作为祝贺或自勉的话。
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篇二、中考成语典故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
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c590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d.png)
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累一定的成语典故,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成语典故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篇一、关于中考的成语典故作文素材感恩图报解释:对于别人给自己施与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答。
图:谋求。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
」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
」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
」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
」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
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夠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
」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着当上大将军。
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
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
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
![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cf8aeb89ed630b1c58eeb503.png)
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1不耻下问解释: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耻:羞耻。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
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
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
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语典故2梁上君子东汉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陈寔(音:实)。
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aa153a81a1c7aa00b52acbbc.png)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1 旧病复发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手下员工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旧病复发的意思是: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2 开卷有益【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
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
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3 有备无患【拼音】:yǒubèiwúhuàn【解释】:患:祸患,灾难。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_初中作文素材_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_初中作文素材_](https://img.taocdn.com/s3/m/74a3c2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d.png)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去收集素材是很关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素材,认识到素材的重要性学会收集积累素材,督促指导学生做好素材收集工作,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故事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一奉公守法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
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
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
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
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
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
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
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
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
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
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一切事务。
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赵奢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释读】“奉公守法”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奉行公事,遵守法纪。
中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二差强人意吴汉,字子颜,东汉初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新莽年间,王莽为了笼络人才,于是开武科场比武,当时收了吴汉为将。
吴汉的父亲本是汉朝的臣子,因与刘秀计谋行刺王莽事败而身亡。
此事王莽并不知道,他只是看到吴汉勇而有谋,不但封其高官,还把女儿王兰英嫁给他。
中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_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_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33efb123169a4517723a39e.png)
中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素材积累贵在持之以恒,要善于发现,精于梳理;素材运用要切题合文,精心裁剪,善于取舍。
下面是橙子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中考作文万能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一因势利导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膑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
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
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
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
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
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
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释读】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
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向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中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二坐怀不乱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1 / 3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
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此外,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多次遭到贬谪,但不离开父母之邦,所谓“虽遭三黜,不去故国;虽荣三公,不易其介”。
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释读】春秋鲁国柳下惠夜宿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怕她受冻,用衣服裹住她抱坐了一夜,没有发生不正当的行为。
中考作文成语小故事素材三篇
![中考作文成语小故事素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2abc73240c844769eaeef5.png)
【篇一】中考作文成语小故事素材空穴来风楚国人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也是当时的文学家。
有一次,他陪着楚顷襄王到兰台去游玩,这时,正好有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顷襄王披着的衣襟,觉得很凉快。
“好凉快的风!”顷襄王愉快的说,“这是我和老百姓们共有的呀!”宋玉因为顷襄王淫乐无道,把他老师屈原贬到了漠北,想借着“风”这件事情来讽刺顷襄王,就说:“这风是大王你独有的,老百姓哪有资格和您共有呢?”顷襄王觉得风的吹拂是不分贵贱的,现在听说是他独有的,倒觉得奇怪了,就把宋玉叫来,叫他说说道理。
宋玉说:“……枳树弯曲了,就会有鸟在上面做巢;空的洞穴中,也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产生风……”停了一下,宋玉再用讥刺的口吻说:“皇宫里面,因为地方清静,产生的风自然清凉,这是属于贵族的;而老百姓们因为住在陋巷里,产生的风自然都夹有泥沙恶臭,那种风才是属于老百姓的……”【篇二】中考作文成语小故事素材</p十行俱下南朝梁武帝制衍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亿力很强。
他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
梁武帝对萧纲如此好学非常高兴。
有一次,特地把他叫到跟前,当面出了一个题目,要他做一篇文章。
萧纲略一思付,不慌不忙地提起笔来就写。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写成了一篇词句整齐对偶的骄文,擅长文学的梁武帝一看,字的声韵和谐,词藻华丽,不禁赞叹道:“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东阿王是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曹植的封号,由此可见梁武帝对萧纲评价之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
据说他阅读的能力很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
用这样的速度读书,当然能博览群书,写起诗赋文章来也得心应手。
十一岁那年,萧纲被任命为宜惠将军、丹阳尹,开始处理郡里的各种事务。
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因为读的书多,知识广博,因此处理事务有条不紊,颇有见地。
二十八岁那年,萧纲因长兄萧统去世,被立为太子。
从此,他就长期住在宫内,经常和当时的文士徐漓、厦肩君等人一起吟诗作赋,过着悠闲的官廷生活。
初中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大全(精编版)
![初中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大全(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9d70606529647d26285285.png)
初中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大全恰当使用成语典故,可使文章生动、精练、典雅,富有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初中生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一半途而废解释: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
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
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
这样会玷污品行。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
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
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
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初中生作文成语典故素材二对牛弹琴【拼音】duìniútánqín【成语故事】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
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汉牟融《理惑论》【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相近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它使用】◎我也知道这是对牛弹琴,他这样敷衍我欺骗我也不止一次了。
中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
![中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82eec8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7.png)
中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中考必备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518ddc1aeaad1f346933fff.png)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中考作文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很不容易写好,缺少新鲜、有价值的素材是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主要原因。
那么有哪些成语典故素材呢?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君入瓮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
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借机想方设法诬陷自己的政敌,并绞尽脑汁制造酷刑逼供。
朝廷上下,笼罩着高压的恐怖气氛。
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
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伙同丘神勣谋反。
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
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
他苦思冥想,生出一计。
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饮酒聊天。
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对周兴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新绝招?”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说:“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
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
再顽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
来俊臣突然站起来,把脸一沉,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释读】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它揭露了酷吏的残忍,也教会人们一种以牙还牙的斗法;同时告诫人们不要作法自毙。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二水落石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名文学家苏洵的长子。
神宗当皇帝的时候,采用王安石的变法政策,苏轼因不赞成新法,和王安石辩论。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ab032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b.png)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篇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掌握一些知识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在成语的积累方面,因为它的运用很广泛,在备考的过程中积累一些成语典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好语文。
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成语典故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篇一、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以貌取人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
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
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释读】以:根据;貌:外貌;取:衡量。
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才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篇二、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一窍不通殷纣王,是商朗的末代帝王,是一个被老百姓所怨恨的暴君。
他整日胡作非为,并不尽心朝政,沉湎于酒色,轻信宠纪担己的谗言,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纣王有一个臣子叫比干,是一位忠心的良臣。
他看到纣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着急,多次苦口婆心劝谏纣王改邪归正,为民多做好事。
有一次,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话,下令杀害了无辜的梅伯,并要把梅伯剁成肉酱。
比干知道此事后,又急忙劝谏纣王,希望他不要听信妲己的谗言,错杀无辜,并说这样下去是要亡国的。
比干一连几天极力劝谏纣王,引起了纣王的极大不满。
纣王愤怒地嚷道:我早就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要把他杀了,取出心来看个究竟!纣王果真杀了比干,并挖出了他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必备成语典故素材
城狐社鼠
“城狐社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
谢辊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
的事情。
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
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
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
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
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
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
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
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
个尺子。
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
经散了。
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
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日:吾
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安然无恙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
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妇女。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威后和使者的对话的原文是: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