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3D打印加固技术

3D打印加固技术

3D打印加固技术概述
▪ 3D打印加固技术的优势
1.3D打印加固技术可以制造出更为复杂和精细的结构,提高了 设计自由度。 2.由于制造过程中材料利用率高,因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 产效率。 3.3D打印加固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制造技术。
▪ 3D打印加固技术的工艺流程
1.3D打印加固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型设计、打印制造和后期 处理等多个环节。 2.在模型设计阶段,需要利用专业的软件来进行设计,确保模 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在打印制造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打印出 的结构符合要求。
▪ 3D打印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1.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升3D打印的精度和效率。 2.通过机器学习,3D打印将实现自动化优化,提高打印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
▪ 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重视
1.3D打印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推动绿色制造。 2.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减少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 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拓展
常见的加固材料
▪ 陶瓷材料
1.陶瓷材料具有高温耐性、耐磨损、耐腐蚀等优异性能,适用于高温和高腐蚀环境 。 2.常见的陶瓷加固材料包括氧化铝、碳化硅等。 3.陶瓷材料的3D打印工艺较为复杂,需要高温烧结和后期加工处理。
▪ 生物材料
1.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和替 代。 2.常见的生物加固材料包括生物陶瓷、生物活性玻璃等。 3.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制备需要考虑其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安全性。
3D打印加固技术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3D打印加固技术概述 2. 加固原理与方法 3. 常见的加固材料 4. 加固工艺流程 5. 应用案例分析 6. 加固效果评估 7. 技术优势与局限 8. 未来发展趋势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自动支撑生成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自动支撑生成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自动支撑生成自动支撑生成是3D打印模型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创建支撑结构,可以确保打印出精确、稳定的模型,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形和断裂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基于3D设计软件的自动支撑生成方法,以及一些最佳实践,以使你能够有效地生成可靠的打印支撑。

首先,使用合适的3D设计软件打开你的模型文件。

许多专业的3D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Rhino等,都提供了自动支撑生成的功能。

确保你的模型文件在软件中正确加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符合打印要求。

接下来,你需要选择适当的自动支撑生成工具。

不同的软件提供不同的支撑生成选项,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一些参数,如支撑密度、支撑粗细、支撑方向等,你可以根据你的模型特点进行调整。

在选择支撑密度时,你需要考虑模型的几何特征和材料的要求。

复杂的模型和易变形的材料可能需要更密集的支撑结构,以确保打印成功。

然而,过多的支撑结构可能会增加打印时间和后续清理的难度。

支撑粗细是另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常,较粗的支撑结构会更容易清理,但可能会产生表面粗糙度。

相反,较细的支撑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表面质量,但清理起来可能更困难。

你需要根据你的打印要求和对表面质量的要求进行取舍。

支撑方向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支撑结构通常沿着模型的主要方向或曲面法线方向生成。

你可以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向,以确保打印出稳定的模型。

避免在薄弱部分或过于斜角的地方生成支撑,以免增加后续清理工作。

当你确定了支撑参数后,你可以运行自动支撑生成工具,在软件中生成相应的支撑结构。

工具通常会根据你的参数设置,在模型上生成合适的支撑。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模型的复杂性和支撑密度。

生成完成后,你可以对支撑进行检查和修改。

你可以旋转和缩放模型,以查看生成的支撑结构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有些软件还提供了手动修改支撑结构的功能,你可以删除、添加或调整支撑,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3D打印技术的设计原则

3D打印技术的设计原则

3D打印技术的设计原则3D打印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制造方法,通过将数字模型转化为物理实体,使得设计者能够快速制造出定制化的产品。

在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设计时,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非常重要,这些原则能够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效果。

首先,3D打印技术的设计原则之一是尽量简化设计。

由于3D打印技术具有逐层构建的特性,因此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复杂的几何形状和细节。

过于复杂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打印过程中的支撑结构过多或是难以实现,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时间。

简化设计既可以提高打印速度,又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

其次,设计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打印机的限制。

不同的3D打印技术使用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限制。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热性等特性,并确保设计符合材料的可打印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打印机的建模尺寸、层高和精度等限制。

了解材料和打印机的特性是保证设计成功的重要一步,只有在这些限制范围内进行设计,才能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另外,考虑到3D打印技术的制造成本问题,设计时要尽量节约材料的使用。

使用过多的材料将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并可能浪费资源。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耗材的设计,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有时可以通过优化几何结构来节约材料的使用,例如使用轻量化结构或是空心设计,以减少打印耗材数量。

此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支撑结构的设计。

支撑结构是3D打印过程中用于支撑打印物件的临时结构,以防止塑料材料塌陷或变形。

合理设计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打印成功率和打印质量。

在设计时应根据打印物体的复杂性和形状来进行支撑结构的规划和设计,在保证支撑结构稳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打印物的影响,以便在后期去除支撑结构时不会破坏打印物的结构。

最后,设计时要注重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尽管3D打印技术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的优势,但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仍需考虑其实际用途和可行性。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模型制作从手绘到D打印的制作技巧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模型制作从手绘到D打印的制作技巧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模型制作从手绘到D打印的制作技巧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模型制作从手绘到3D打印的制作技巧在机械设计中,模型的制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手绘到3D 打印,制作技巧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模型制作技巧,并重点讨论从手绘到3D打印的制作过程。

一、手绘模型制作技巧手绘模型制作是机械设计中最传统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构思设计概念。

以下是一些手绘模型制作的技巧:1. 准备工具:铅笔、直尺、圆规和橡皮擦是手绘模型制作中必备的工具。

合理选择工具的类型和规格可以提高绘图效果。

2. 绘图基础: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透视原理是进行手绘模型制作的关键。

学习如何绘制线条、阴影和细节,能够使手绘模型更加真实和具有立体感。

3. 留白和比例:合理运用留白和比例可以使手绘模型更加美观和直观。

留白可以让关键部分更加突出,比例可以保证整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模型制作技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机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CAD中的模型制作技巧:1. 选择合适的软件:CAD软件有很多种类,如AutoCAD、SolidWorks等,选择一款合适的软件对于模型的制作非常重要。

2. 正确定位:在CAD软件中,正确的坐标定位可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学会使用坐标系和各种定位工具对于模型制作非常关键。

3. 构建基本几何体:使用CAD软件可以迅速地构建基本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等。

掌握几何体的构建方法可以为后续模型的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3D打印中的模型制作技巧3D打印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的新技术。

它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打印出真实的物体。

以下是一些3D打印中的模型制作技巧:1. 设计合适的模型:在进行3D打印之前,需要将设计概念转化为数字模型。

合适的模型设计可以提高打印的成功率和打印件的质量。

2. 选择打印材料:不同的打印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

3D打印模型设计方法

FDM 3D打印模型设计要求1.结构设计3D打印模型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模型能不能打印、模型结构强度和后期安装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故必须重视。

3D打印模型的结构和一般模型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分块、结构加强和连接设计上。

1.1模型分块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尺寸限制,大型模型一般必须要分块处理。

在哪里分块、分成什么形状是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安装顺序和在打印机上的放置位置决定的。

其中首先考虑安装顺序,即分块形成的零件在安装时必须要可以安装,建议在图上画出来各个零件的安装顺序,这在复杂模型中非常有用;其次考虑结构强度要求,即分块处一般要避开受力和形变较大处;最后考虑在打印机上的放置位置,好的块设计可以显著地节省材料和加工时间,以及加强打印时的稳定性(该处在4详细描述)。

如图为挂车牵引车分块示意图,该挂车车头分为19个零件。

1.2壁厚由于FDM 3D打印机采用层叠加的加工方式,故相对于注塑件其结构强度要低,再加上打印机精度限制,不能参考一般注塑件的壁厚。

经验:一般外壳注塑件壁厚为0.8mm 至2mm,要达到同样强度,3D打印壳体模型的壁厚至少在2.5mm,一般建议3mm。

此外,在连接处等部位,为保证强度,必须加强壁厚,使之达到5mm以上。

1.3结构加强件结构加强在塑料件设计中是很常见的,一般体现在圆角过渡以消除应力、在形变处设计加强筋、倒角设计上。

这其中,加强筋和倒角是最常见的。

结构加强件属于额外的设计,故一定要考虑配合干涉问题。

加强筋的设计一般运用在受力较大或形变较大的部位,例如通孔的四周、垂直壁面、完整的平面等处。

加强筋的设计在塑料件注塑/冲压件设计中有国家标准,但3D打印没有必要遵守,可以参考也可以自己控制。

保证尺寸不要过小,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倒角一般用于不适合安防加强筋的垂直壁面。

相对于加强筋,倒角起到的加强作用不高,一般用于控制形变而不是增加强度。

倒角直角边长一般在5mm到10mm左右。

圆角过渡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使用不多,一般用在孔柱配合固定等有大应力的情况。

3D打印模型的尺寸校正与缩放方法

3D打印模型的尺寸校正与缩放方法

3D打印模型的尺寸校正与缩放方法在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3D打印模型的尺寸校正与缩放方法变得愈发重要。

在进行3D打印之前,确保打印模型的尺寸准确无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尺寸误差都可能导致打印品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3D打印模型尺寸校正与缩放方法。

尺寸校正是指通过调整3D打印模型的尺寸,使其与设计要求相符。

尺寸校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使用3D建模软件:大多数3D打印模型是通过专业的3D建模软件创建的,这些软件通常提供了尺寸校正的功能。

通过选择模型的各个部件,并调整其尺寸,可以轻松地校正整个模型的尺寸。

在进行校正时,建议将参考尺寸与实际尺寸进行比较,以确保达到精确的结果。

2. 使用CAD软件:如果你拥有二进制的3D模型文件,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尺寸校正。

在CAD软件中,你可以通过直接编辑模型的尺寸或使用比例缩放工具来校正模型的尺寸。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对大量模型进行批量处理的情况。

3. 使用尺寸校正工具:一些专门的软件和在线工具可以帮助你校正模型的尺寸。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直观的界面,让你能够轻松地调整模型的尺寸。

你只需导入模型文件,选择相应的调整参数,即可进行尺寸校正。

这些工具还可以显示模型的预览图,以便你可视化地确认调整结果。

缩放是在3D打印前调整打印模型大小的常用方法,对于需要调整模型尺寸或校正错误尺寸的情况非常有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3D打印模型缩放方法:1. 比例缩放:比例缩放是调整整个打印模型大小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比例因子,你可以将模型的尺寸缩小或放大。

比例因子为1表示原始尺寸,小于1的比例因子表示缩小,大于1的比例因子表示放大。

比例缩放通常适用于整体缩放需求。

2. 部分缩放:对于只需要调整模型某一部分尺寸的情况,可以使用部分缩放。

在3D建模软件或CAD软件中,选择需要调整的部分,然后按比例缩放或直接调整尺寸。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改变模型的某个局部细节的情况。

3d打印实例及操作过程

3d打印实例及操作过程

3d打印实例及操作过程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生成三维模型,再通过3D打印机将设计转化为实体物体。

下面介绍一些3D打印的实例及操作过程。

1. 3D打印机零件制造
3D打印机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被3D打印出来的物体,这为3D打印机的制造提供了便利。

可以使用3D打印机制造3D打印机的各种零件,以此构建出一个完整的3D打印机。

操作过程:首先需要在计算机上设计出3D打印机的零件,然后将设计文件上传至3D打印机,打印出零件。

完成后,将零件组装在一起即可制造出3D打印机。

2. 3D打印模型
3D打印可以将设计成型,制造出真实的三维模型,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建筑、医疗、教育等。

操作过程:首先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出所需的三维模型,然后将设计文件上传至3D打印机,设置好打印参数,等待打印完成即可。

3. 3D打印骨骼支架
骨骼支架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治疗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

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骨骼支架。

操作过程:首先进行CT扫描获取患者骨骼的数据,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设计,生成适合患者的骨骼支架模型,最
后将模型上传至3D打印机进行打印。

4. 3D打印食品
3D打印技术可以将食材制成有趣的形状或复杂的结构,让食品变得更加有趣和美味。

操作过程:首先将所需的食材加工成可打印的浆糊状,然后将浆糊放入3D打印机中,设置好打印参数并选择所需的形状,等待打印完成即可。

总之,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3D打印机的机械结构设计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摘要: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制造业中广泛使用3D打印设备,该设备的使用,使某些复杂构件的加工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工艺的局限。

其中,以FDM为代表的3D打印机是一种重要类型,但目前此类设备的进口比重仍很大,亟需加大对其机构设计的研究力度,促进其国产化,以解决技术依赖性问题。

关键词:3D打印机;机械结构;设计1.3D打印机整体机械结构设计1.1.基本结构的确定当前基于FDM工艺的3D打印机存在三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包括三角形结构、三角爪式结构和矩形盒式结构,这些结构存在不同的优缺点,根据设计人员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本次设计基于矩形盒式结构进行。

同时在传统矩形盒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到大尺寸零件加工的需要,对结构进行如下改进:(1)该结构的Z轴传动模式调整为双螺纹传动;(2)X,Y十字轴变更为高精度直线模组;(3)应用步进电机为打印机提供动力。

1.2.打印机框架材料的选择考虑到打印机框架的加工便利度和力学性能,本次选择工业铝型材作为打印机框架材料,其抗拉强度约为265MPa。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打印机框架的紧固程度,使用规格为4040角码T型螺栓作为连接件进行紧固。

2.本次3D打印机的运动系统设计2.1.三轴运动方式的分析和确定考虑到本次设计的3D打印机的实际应用方向,在确定成型尺寸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缩小整机设备尺寸。

基于此方面的需要,在本次设计中,选择如下运动方式:打印喷头与X-Y平面进行复合运动,而工作平台在Z轴方向上独立运动。

这种三轴运动模式与传统CNC机床结构相类似,在这种模式下,可进行简单紧凑的结构设计,而获得刚度和精度均较高的加工产品。

2.2.工作平台设计在工作平台设计方面,考虑到本次设计的3D打印机有着较为突出的大尺寸特点,因此,为保证大尺寸部件加工时的平整度,并避免加热板受热出现变形,设计人员采用环氧树脂板与硅胶加热片组合的设计模式,取代传统的铝基金属加热板,以实现热稳定性和平整度两项指标的优化。

电子课件-《3D打印技术概论》-B03-3829 3第三章 3D打印的工作流程

电子课件-《3D打印技术概论》-B03-3829 3第三章  3D打印的工作流程

(3)添加支撑的类型
1)完全支撑 3)不加支撑
2)部分支撑
(4)添加支撑的软件
3.STL数据分层 (1)分层的意义 3D打印机打印前、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3D打印切片软件对3D模型进行 切片,并转换成3D打印机可以识别的Gcode格式文件发送到打印机才能进行打印。 切片的过程就是将模型数据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分层,然后3D打印机按照每层的数据 一层一层堆积打印即可成型。
(2)分层的原则 1)以求最佳方向分层打印 2)根据模型受力方向分层 3)垂直分辨率
(3)分层的软件
§3-3 3D打印设备打印操作
一、FDM工艺数据分析
在使用FDM熔融沉积成型技术进行打印加工之前,除了考虑打印机的
几何精度、运动精度以及喷嘴直径等打印机的基本参数外,还需要考虑相
关工艺参数的控制,如材料性能、分层厚度、喷嘴直径、喷嘴温度、环境
1.调整传动带松紧度 一般来说,传动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一般FDM打印机都是由 同步齿形带传动的,传动带太松容易跳齿,太紧则容易增加传动负载进而 影响传动精度和传送带寿命。 2.清理导轨 当机器运行过程中如果噪声稍微变大,则需要清理和润滑导轨。一 般用无纺布轻轻擦掉导轨上的污物和油腻并在导轨上轻轻涂上润滑油即可。
§3-4 3D打印后处理
一、3D模型后置处理的基础知识 FDM 3D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产品一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后期处理来完
善作品,如拼接、补土、打磨、上色等。
1.常用手工工具
2.常用电子工具
3.打印辅助材料
二、3D模型的简单后置处理 1.基面和支撑去除
2.拼合粘结
3.补土
4.打磨抛光处理 (1)锉刀和砂纸打磨
(10)STL模型不能出现孔洞

3DOne建模与打印教程

3DOne建模与打印教程

02
高精度和高速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3D打印机的打印精 度和速度将不断提高。
01
03
生物3D打印
生物3D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 学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
可持续性和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3D打印将更加 注重使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降低 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
05
04
4D打印
4D打印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引入变形 机制,使打印出的对象能够随时间改 变形状或性能。
模型修复与检查
修复破面与错误
在建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破面或错误的几何形状。使用 修复工具(如缝合、填充破洞等)来修复这些问题,确保 模型的完整性。
检查法线与方向
确保模型的所有面都具有正确的法线方向,这对于打印过 程中的支撑结构生成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使用法线检查 工具来识别和纠正任何错误的方向。
模型厚度与壳体
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3D打 印可以快速制造原型,验证设 计可行性。
建筑领域
建筑师和设计师使用3D打印技 术制造复杂的建筑模型和比例 模型。
教育领域
3D打印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 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 将想法转化为现实。
3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
多材料打印
未来的3D打印机将能够同时处理多种 材料,实现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07
3D打印后期处理及应 用拓展
模型后处理技巧分享
1 2
清洗与抛光
去除模型表面的支撑结构和杂质,使用专业清洗 剂或酒精进行清洗,再通过抛光处理提高模型表 面光滑度。
上色与涂装
根据模型材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颜料和涂装工 具进行上色处理,增加模型的美观度和表现力。
3
细节处理

d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d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d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3D 打印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一、实验目的本次 3D 打印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 3D 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实际应用,通过亲手操作 3D 打印机,掌握从模型设计到打印成品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3D 打印机: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型号为_____的 FDM(熔融沉积成型)3D 打印机,其具有精度较高、打印速度适中、操作简便等特点。

2、打印材料:选用了 PLA(聚乳酸) filament 作为打印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打印性能。

3、计算机及建模软件:使用了_____计算机,并安装了_____等建模软件,用于设计 3D 打印模型。

三、实验原理3D 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方法。

FDM 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丝状的热塑性材料(如 PLA)通过加热喷头融化,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沿着预定的轨迹移动,将融化的材料挤出并沉积在打印平台上,层层堆积形成三维物体。

四、实验步骤(一)模型设计1、首先,我们在计算机上使用建模软件进行模型的设计。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开始,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通过组合和编辑这些基本形状,逐渐构建出复杂的模型。

2、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型的尺寸、形状、壁厚等因素,以确保打印的可行性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为模型添加支撑结构,以防止在打印过程中悬空部分坍塌。

(二)模型切片1、完成模型设计后,将其导入切片软件。

切片软件会将模型沿高度方向切成一系列薄层,并生成每一层的打印路径和参数,如喷头移动速度、挤出量、温度等。

2、在切片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打印参数,以优化打印质量和效率。

例如,增加打印速度可以缩短打印时间,但可能会影响打印精度;提高喷头温度可以改善材料的流动性,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过热分解。

(三)打印机预热与调平1、打开 3D 打印机电源,等待喷头和打印平台预热至设定温度。

3D打印模型设计初级指南

3D打印模型设计初级指南

3D打印模型设计初级指南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关注。

作为一项创新的制造技术,3D打印赋予了个人和企业快速制造个性化的实物模型的能力。

本文将为初学者提供一份3D打印模型设计的初级指南,帮助您开启自己的3D打印之旅。

1. 确定设计目标在开始设计之前,您需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

是要制作一个实用的工具,还是一个装饰品或者是一件艺术品?明确目标之后,您就可以更加专注于设计的细节。

2. 选择合适的设计软件选择合适的设计软件对于3D模型的创作至关重要。

市面上有许多专业的3D设计软件,例如Autodesk Fusion 360、SketchUp、Blender等。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款易于学习和使用的软件,逐渐掌握设计技巧。

3. 学习3D建模基础知识在开始设计之前,了解基本的3D建模知识是必要的。

掌握基本的图形几何学、尺寸和比例规则,对于准确地创作模型至关重要。

此外,学会使用软件的基本工具和技巧,例如绘制线条、创建曲面等,将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

4. 注重模型的设计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模型的可行性。

考虑到3D打印技术的工艺特点,在设计模型时避免过于复杂的细节和悬空结构,同时要确保模型的稳固性。

尽量将模型分解为易于打印的几个部分,并为模型添加适当的支撑结构,以确保打印成功。

5. 色彩和纹理的选择在设计模型时,可以加入色彩和纹理的元素,以增加模型的真实感和视觉效果。

考虑到3D打印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彩和纹理,以便在打印时获得满意的效果。

6. 了解打印材料和打印机参数在进行3D模型设计时,了解不同的打印材料和打印机参数对于最终打印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打印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不同的打印机具有不同的打印精度和打印尺寸限制,要根据所选择的打印机进行设计。

7. 优化模型以节省时间和材料优化3D模型的设计可以节省打印时间和材料成本。

通过减少模型的空洞、优化内部结构和加强壁厚等措施,可以减少打印时间和材料消耗。

3D打印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3D打印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3D打印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法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制造3D打印模型时,轻量化设计方法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3D打印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参数优化设计。

在3D打印模型中,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设计,可以实现轻量化效果。

例如,在设计一个机械零件时,可以通过增加薄壁结构、减少孔洞数量等方式来减轻模型的重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支撑结构的位置和形状,减少支撑材料的使用量。

通过参数优化设计,可以在保证模型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的使用,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其次,拓扑优化设计也是一种常见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拓扑优化设计是一种基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原理的设计方法,通过优化结构的拓扑形状,使得模型在承受载荷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减轻模型的重量。

拓扑优化设计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分布和结构形状来实现轻量化效果。

例如,在设计一个桥梁结构时,可以通过拓扑优化设计,将材料集中在承受载荷的主要部位,减少材料在无载荷区域的使用,从而减轻模型的重量。

此外,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轻量化设计考虑因素。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和强度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实现轻量化效果。

例如,在设计一个飞机模型时,可以选择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而不是传统的金属材料,从而减轻模型的重量。

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型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保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符合需求。

最后,结构优化设计也是一种常见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通过优化模型的结构形状和连接方式,可以减轻模型的重量。

例如,在设计一个建筑模型时,可以采用空心结构或者蜂窝状结构,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轻量化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连接方式,减少连接件的使用量,减轻模型的重量。

综上所述,3D打印模型的轻量化设计方法有很多种。

参数优化设计、拓扑优化设计、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设计都是常见的方法。

在进行轻量化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型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及材料的特性和成本等因素。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的步骤详解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的步骤详解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的步骤详解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这一先进的制造技术。

其中之一就是制作仿真模型,它可以用于工业设计、医学模型、建筑模型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模型设计在开始制作仿真模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模型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模型的尺寸、形状、细节等。

如果是基于其他物体进行仿真,则需要先进行3D扫描,将物体的形状转换为数字化的模型。

第二步:建立3D模型完成模型设计之后,接下来就是建立3D模型。

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建模,也可以通过扫描已有的物体进行数字化建模。

在建立3D模型时,需要注意模型的各个部分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设计意图。

第三步:准备3D打印机和材料在进行3D打印之前,需要先准备好3D打印机和相应的打印材料。

根据模型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打印机型号和材料种类。

常用的3D打印材料包括塑料、金属和陶瓷等。

第四步:设置打印参数在开始打印之前,需要设置合适的打印参数。

这包括打印层厚度、填充密度、打印速度等。

根据模型的要求和打印机的规格,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影响打印质量和效率。

第五步:进行打印设置好打印参数之后,就可以将3D模型放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了。

在打印过程中,需要确保打印机的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对于大型模型,可能需要使用支撑结构来支持打印过程中悬空的部分。

第六步:后处理打印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工作,以获得最终的仿真模型。

这可能包括去除支撑结构、打磨表面、喷涂颜色等。

根据打印材料的不同,后处理的具体步骤也会有所差异。

第七步:质量检查最后一步是对制作好的仿真模型进行质量检查。

这可以通过检查模型的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模型的尺寸和细节是否准确等方式来完成。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复或重新打印。

总结: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模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确定模型设计、建立3D模型、准备打印机和材料、设置打印参数、进行打印、后处理和质量检查等。

三d打印技术的工艺方法

三d打印技术的工艺方法

三d打印技术的工艺方法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体的制造技术。

它可以快速、精准地将复杂的设计图案打印出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医学、教育、建筑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三维打印的工艺方法。

1. 薄层堆积制造技术(Stereolithography, SLA)薄层堆积制造技术是最早被商业化应用的三维打印技术。

它利用激光器将光敏材料逐层固化,形成物体的三维结构。

SLA技术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和可打印复杂结构的优点,但材料选择相对较少。

2. 熔融沉积成形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熔融沉积成形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三维打印技术之一。

它使用熔化的塑料线材,并通过喷嘴逐层将材料堆叠在一起,形成物体的三维结构。

FDM技术具有低成本、广泛的材料选择和容易使用的优点,但精度和表面质量较差。

3. 选择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选择激光熔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高能量激光束将金属粉末逐层熔化和固化的三维打印技术。

SLM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强度和广泛的金属材料选择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和医疗领域。

4. 电子束熔化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电子束熔化技术与SLM技术类似,使用电子束来熔化和固化金属粉末。

与SLM相比,EBM技术具有更高的熔融速率和更低的残留应力,但设备成本更高。

5. 喷墨打印技术(Inkjet Printing)喷墨打印技术是采用类似喷墨打印机的方式,通过喷射墨水或液态材料来逐层打印物体。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生物打印和陶瓷打印等特定领域。

6. 粉末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粉末烧结技术是利用激光束将粉末材料逐层加热,使其粘结在一起形成物体的三维结构。

SLS技术具有广泛的材料选择和能够打印复杂结构的优点,但表面质量较差。

7. 复合增材制造技术(Composit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AM)复合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将连续纤维与基体材料结合的三维打印技术。

3D打印模型的细节设计原则

3D打印模型的细节设计原则

3D打印模型的细节设计原则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制作各种模型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

然而,要想打印出高质量的模型,细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3D打印模型的细节设计原则,以帮助读者打印出更加精美的模型。

首先,一个好的3D打印模型应该具备良好的比例和比例感。

比例是指模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比例感则是指模型在整体上的协调和平衡感。

在设计模型时,我们应该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避免出现某些部分过于突出或者过于微小的情况。

比例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模型的美观程度,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比例关系,以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模型。

其次,细节的精确度是3D打印模型的关键。

由于3D打印技术的限制,模型的细节往往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设计模型时,我们应该尽量将细节设计得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和微小的细节。

过于复杂的细节不仅会增加打印的难度,还可能导致模型的细节无法真正呈现出来。

而过于微小的细节则可能无法被3D打印机准确打印出来。

因此,在设计模型时,我们应该合理选择和把握细节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细节能够被准确地打印出来。

此外,模型的表面质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D打印出来的模型往往会有一些层次感和纹理,而这些层次感和纹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型的观感和质感。

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我们可以在设计模型时合理利用支撑结构和填充材料,以减少模型表面的瑕疵和不平整。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打印前进行一些后处理,如打磨和喷漆,以提高模型的表面质量和观感。

另外,模型的结构稳定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由于3D打印模型是通过逐层堆积打印而成的,因此模型的结构往往会比较脆弱。

在设计模型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设计过于薄弱和不稳定的部分,以确保模型能够在打印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设计模型时合理利用支撑结构和加强材料,以增强模型的结构稳定性。

最后,模型的功能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点。

3D打印技术ppt课件

3D打印技术ppt课件

4.1 光固化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SLA成形的典型零件
4.2 薄材叠层制作LOM 分层实体制造
采用激光切割箔材,箔材之间靠热熔胶在热压辊的压力和 传热作用下熔化并实现粘接,一层层叠加制造原型。
加工平面 升降台 收料轴
CO2 激光器 热压辊
控制计算机
料带 供料轴
原理:激光切割
材料:金属箔、纸;
此钛合金复杂大型主承力构 件,传统制造方式需要分体 制造,然后焊接,而使用激 光3D打印整体可实现成形, 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2.2 3D打印技术可提升社会制造的工艺能力
能制造出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零部件、解决常规机械 加工或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极大增强了工艺实现能 力
3D打印突破了结构几何约束,能够制造出传统方法无法加工的非 常规结构特征,这种工艺能力对于实现零部件轻量化、优化性能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2.1 3D打印典型案例
工业:3D打印与传统铸造工艺结合,实现航空航天、汽车、 国防等领域大型复杂异形关键零部件件的快速制造,实现 新产品的快速低成本开发。
3D打印技术加速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关键零部件的快速开发与制 造,提高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3.2 3D打印典型案例
工业:3D打印与传统模具制造工艺结合,提高复杂模具的冷 却效率,减少产品缺陷,缩短制造周期,大幅降低制造成 本。
设计 试验 工艺准备 制造

设计
艺 准
制造
缩短周期 六缸发动机缸盖传统砂型铸造工

装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长达5个月,
3D打印只需一周便可制成。
2.2 3D打印技术可提升社会制造的工艺能力
简化制造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
据悉,一架“空客A380”飞机或“波音747”飞机,分别约有450 多万个零部件,从理论上说,零部件越多越不安全,结合部往往就是 隐患。3D打印技术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可以将多个零部件集合成一 个整体制造出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不但大大简化了之后的装配工 作,也是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随之提高。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扫描与建模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扫描与建模

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扫描与建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3D打印,人们可以将虚拟的设计变为实体的模型,这为各种行业带来了很多便利。

而要实现3D打印,首先需要进行模型的扫描和建模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3D打印模型的扫描与建模的步骤和要点。

首先,扫描是3D打印模型建模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将实体物体转化为数字模型。

有多种扫描方法可以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扫描方法:1.光学扫描:这是一种常见的3D物体扫描技术。

它通过使用光束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并记录下各个点的空间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将物体转化为数字模型。

在进行光学扫描时,需要注意保持扫描区域的光线充足和稳定,以获得较好的扫描效果。

2.激光扫描:激光扫描是另一种常用的扫描方法。

它通过使用激光束扫描物体的表面,并测量激光束的反射信息来获取物体的几何信息。

激光扫描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优势,适用于扫描复杂形状的物体。

3.摄像扫描:摄像扫描是利用摄像机记录物体各个视角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模型重建。

这种扫描方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些简单形状的物体。

针对以上扫描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扫描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物体表面的反光、遮挡等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扫描结果。

同时,使用高质量的扫描设备和软件,可以大大提高扫描的准确性和效率。

完成扫描后,接下来是3D模型的建模过程。

建模是将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或图像信息转化为3D模型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1.点云建模:点云是由扫描得到的大量离散点组成的数据集。

通过对点云进行处理和拟合,可以生成3D模型。

点云建模方法强调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和优化,以获得具有较高精度的模型。

2.网格建模:网格建模是将点云数据转化为由多边形组成的网格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三角化或四边形化等算法生成模型的表面信息,并对其进行平滑和重建。

3.体素建模:体素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立方体单元,它可以将空间划分为小的立方体网格。

3D打印中的模型连接设计技巧

3D打印中的模型连接设计技巧

3D打印中的模型连接设计技巧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使用3D打印来制作各种物品和模型。

在进行3D打印时,模型的连接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打印出来的物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3D打印中的模型连接设计技巧,希望能对广大3D打印爱好者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3D打印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有榫卯连接、螺纹连接、插销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例如,榫卯连接适用于需要较强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的情况,而螺纹连接则适用于需要经常拆卸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模型连接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其次,合理设计连接点的位置和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连接点的位置应该尽量选择在模型的结构强度较高的部位,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连接点的数量也需要适当。

过多的连接点可能会增加打印时间和材料消耗,而过少的连接点可能导致连接不牢固。

因此,在设计连接点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强度和打印效率的因素。

另外,考虑到3D打印的工艺特点,合理设计连接点的形状也是非常重要的。

3D打印中,模型是一层一层逐渐堆叠而成的,因此连接点的形状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悬空、过于细长或过于尖锐的部分。

这样可以减少打印过程中的支撑结构和打印失败的概率。

同时,连接点的形状也应该尽量简单,以便于打印机的识别和打印。

此外,考虑到3D打印材料的特性,合理选择连接点的尺寸也是非常重要的。

连接点的尺寸应该根据打印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来确定。

如果连接点的尺寸过小,可能会导致连接点的强度不足;而如果连接点的尺寸过大,可能会导致打印失败或者材料的浪费。

因此,在设计连接点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连接点的尺寸。

最后,进行模型连接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后续的加工和装配工艺。

在一些情况下,模型的连接点可能需要进行砂纸打磨、钻孔或者螺纹加工等后续处理。

因此,在进行模型连接设计时,需要预留足够的余量,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装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M 3D打印模型设计要求
1.结构设计
3D打印模型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模型能不能打印、模型结构强度和后期安装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故必须重视。

3D打印模型的结构和一般模型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分块、结构加强和连接设计上。

1.1模型分块
由于打印机的打印尺寸限制,大型模型一般必须要分块处理。

在哪里分块、分成什么形状是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安装顺序和在打印机上的放置位置决定的。

其中首先考虑安装顺序,即分块形成的零件在安装时必须要可以安装,建议在图上画出来各个零件的安装顺序,这在复杂模型中非常有用;其次考虑结构强度要求,即分块处一般要避开受力和形变较大处;最后考虑在打印机上的放置位置,好的块设计可以显著地节省材料和加工时间,以及加强打印时的稳定性(该处在4详细描述)。

如图为挂车牵引车分块示意图,该挂车车头分为19个零件。

1.2壁厚
由于FDM 3D打印机采用层叠加的加工方式,故相对于注塑件其结构强度要低,再加上打印机精度限制,不能参考一般注塑件的壁厚。

经验:一般外壳注塑件壁厚为0.8mm 至2mm,要达到同样强度,3D打印壳体模型的壁厚至少在2.5mm,一般建议3mm。

此外,在连接处等部位,为保证强度,必须加强壁厚,使之达到5mm以上。

1.3结构加强件
结构加强在塑料件设计中是很常见的,一般体现在圆角过渡以消除应力、在形变处设计加强筋、倒角设计上。

这其中,加强筋和倒角是最常见的。

结构加强件属于额外的设计,故一定要考虑配合干涉问题。

加强筋的设计一般运用在受力较大或形变较大的部位,例如通孔的四周、垂直壁面、完整的平面等处。

加强筋的设计在塑料件注塑/冲压件设计中有国家标准,但3D打印没有必要遵守,可以参考也可以自己控制。

保证尺寸不要过小,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倒角一般用于不适合安防加强筋的垂直壁面。

相对于加强筋,倒角起到的加强作用不高,一般用于控制形变而不是增加强度。

倒角直角边长一般在5mm到10mm左右。

圆角过渡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使用不多,一般用在孔柱配合固定等有大应力的情况。

圆角过渡相对于倒角,优点是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缺点是圆角半径过小会失效。

1.4 榫卯连接
由于3D 打印件配合和木材配合类似,为了节省后期连接时间和复杂程度,一般会考虑榫卯连接。

榫卯连接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安装顺序和配合方式,可以让零件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自然配合而不需要螺钉等紧固件。

榫卯配合的方案非常多,可以参考木工资料。

挂车牵引车中的一块,两边连接采用类榫卯的样式连接,便于后期装配时定位。

2. 配合设计
之前的榫卯连接就已经属于配合设计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必要的地方还要使用螺钉等紧固件。

3D 打印零件有以下几点特殊性:不能攻丝、结构较脆(即螺钉拧不紧)、弹性不好控制、表面不光滑等。

2.1 孔/类孔配合
由于3D 打印的特性,孔不一定是圆孔,也可以是异性孔。

不过需要注意,孔的边数越多,对于配合精度的要求就越高,故一般将孔设计为圆孔或方形孔,不考虑多边形孔,但定位孔除外,如下方的十字形孔。

和孔配合的柱体可以通过自上而下设计方法来保证完全配合。

2.2薄壁件配合
薄壁件配合一般通过孔柱配合进行间接配合,也可以通过壁面整体配合的方式进行配合。

一般来说孔柱配合可以保证连接强度,但由于误差可能会留有缝隙;而壁面整体配合一般强度较低但是没有缝隙。

这两种方式可以配合起来使用,但一般考虑通过孔柱配合连接。

2.3螺钉配合设计
一般来说,螺钉只能使用螺钉螺母或螺柱螺母配合连接。

故只需要在相应位置设计孔即可,孔可能有沉头孔方案或单纯通孔等类型。

但这时必须注意螺钉螺母的尺寸,要避免干涉。

建议在建模时,在零件标准库中找到预期的紧固件进行装配,避免忘记尺寸造成干涉。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安装方式和便利性等因素。

由于3D打印零件较脆,故一定要加垫片,而且不可用全力拧紧。

3.公差分析
3D打印的公差在设计时必须考虑,一般建议先按照无公差设计,确定配合关系和装配方案后,单独修改各个零件至间隙配合(必须是间隙配合,由于塑料材质很脆,不能采用过盈配合然后砸进去的方案,即:宁小勿大)。

这包括榫卯连接。

3.1打印机公差
FDM 3D打印机在打印时有三个因素影响公差,其一是打印机步进电机的脉冲频率,其二是塑料本身的收缩性,其三是在打印机上的放置位置。

前两点都不能事先得知,且因打印机和材料而异,即使是同一台打印机,Z向(即竖直堆料方向,精度可调)和XY 向公差(即平面方向)也不同。

一般来说,孔在XY向打印时,精度比在Z向打印高,但一般会呈现收缩(即负向公差),而且Z向低精度打印圆孔时很可能会失圆;而边在XY向打印和Z向打印差异不大,可以忽略,边一般呈现略微扩张(即正向公差)。

需要注意的是,打印机的相对公差和特征尺寸有很大关系,即公差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所以特征尺寸越小,相对公差越高,反之亦然。

例如一个10mm圆柱连接,圆柱部分相对误差可能达到+10%到+20%之多,而圆柱孔又会收缩10%,这样本身设计的间隙配合也可能变为过盈配合。

除此之外,打印机XY平面精度最高的地方在中心位置,越靠近边界极限位置精度越低,应尽量避免使用极限尺寸打印或在极限位置设计特征。

Z向打印
XY向打印
3.2支撑公差
支撑是FDM 3D打印必须有的,而这些支撑需要在完成后去除,这可能会产生由于去除不尽造成的误差。

一般来说这种误差是没有影响的,但如果出现在孔中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一般在Z向打印孔时会有支撑,而去除后对于10mm的孔相对公差将达到30%左右。

这种公差不易控制,一般也不需要为此专门扩大孔的尺寸。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后期修正。

XY向打印孔的支撑
3.3 建议预留公差
边:原尺寸
XY方向打印孔:直径+1.5至2mm
Z方向打印孔:一般不推荐,直径+1.5至2mm
XY方向打印柱:直径-1.5至2mm
Z方向打印柱:一般不推荐,直径-1.5至2mm
部分尺寸较大的配合特征,例如榫卯连接的斜向贴合处,应预留至少1mm的距离。

4.打印位置选择
打印位置的选择主要关系到打印稳定性、材料使用量、打印速度和打印精度,这部分和设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打印精度。

因为除Delta型外的FDM 3D打印机Z轴结构设计和XY轴不一样,导致一个零件在横向(XY平面)放置和竖向(Z向)放置时不同。

这主要有如下区别:
1)在低精度下,竖向放置的零件表面会出现细线导致表面略不光滑;
2)大型平面如果横向放置打印,容易造成平面第一层起皱而导致打印失败;
3)大型平面(尤其是薄壁件)不能竖向放置,否则可能会在打印时倒塌而打印失败;
4)孔在横向放置时和竖向放置时精度不同,这在3中解释过;
5.建议设计过程
1)仔细查看打印机资料,尤其是打印尺寸限制信息;
2)综合模型受力情况、打印尺寸等确定分块范围;
3)按原方案分块,考虑装配顺序和连接方案,以零公差设计每一块零件;
4)为零件加入结构加强件
5)再次确认装配顺序,检查有无干涉;
6)加入公差考虑;
7)最终确认模型所有细节,考虑在打印机上的放置方式;
8)零件试打;
9)测量误差,修正公差数据;
10)打印所有零件;
11)去除支架、装配和连接;
12)测量所有重要尺寸误差,并记录。

补:打印机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