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立体几何题型分类训练(附详细答案)只是分享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平面α内△ABC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平行C.α//β,a//α,则a//βD.a//b,a//α,b⊄α,则b//α答案:D分析:根据线面关系,逐一判断每个选项即可.解:对于A选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而不是任意的直线平行,故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1,D,E,F,G分别为正方体中所在棱的中点,平面DEFG设为平面β,易知正方体的三个顶点A,B,C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ABC所在平面α与β相交,故错误;对于选项C,a可能在平面β内,故错误;对于选项D,正确.故选:D.2、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该棱柱的体积为√3,AB=2,AC=1,∠BAC=60°,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4πB.4√2πC.8πD.32π答案:C解析:利用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求出AA 1,再求出ΔABC 外接圆的半径,即可求得球的半径,从而可求球的表面积. ∵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 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 ∴12×2×1×sin60°×AA 1=√3,∴AA 1=2∵BC 2=AB 2+AC 2−2AB ⋅ACcos60°=4+1−2=3,∴BC =√3. 设Δ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BCsin60°=2R ,∴R =1.∴外接球的半径为√1+1=√2,∴球的表面积等于4π×(√2)2=8π. 故选:C.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柱体体积求棱长,考查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3、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关系为V 牟V 球=4π,并且推理出了“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牟8=r 3−V 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 球=43πr 3.如果记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则V 方差盖:V =( ) A .√22B .1C .√2D .2√2 答案:C分析:计算出V 方盖差,V ,即可得出结论.由题意,V 方盖差=r 3−18V 牟=r 3−18×4π×43×π×r 3=13r 3, 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正=13×r ×r ×r 2−(√2r 2)2=√26r 3, ∴V 方盖差V 正=13r 3√2r 36=√2,故选:C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2πR 2B .94πR 2C .83πR 2D .πR 2答案:B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ℎ,所以在轴截面三角形中,如图所示:由相似可得,rR =3R−ℎ3R,所以,ℎ=3R−3r,即圆柱的全面积为S=2πr2+2πrℎ=2πr2+2πr(3R−3r)=2π(−2r2+3rR)=2π[−2(r−34R)2+98R2]≤9π4R2,当且仅当r=34R时取等号.故选:B.5、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6、如图,矩形BDEF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D=2,DE=1,点P在线段EF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②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1];③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55④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是9π.8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分析:当点P是线段EF中点时判断①;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推理导出矛盾判断②;利用线面角的定义转化列式计算判断③;求出△ACF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取EF中点G,连DG,令AC∩BD=O,连FO,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BD中点,而BDEF是矩形,则DO//GF且DO=GF,即四边形DGFO是平行四边形,即有DG//FO,而FO⊂平面ACF,DG⊄平面ACF,于是得DG//平面ACF,当点P与G重合时,直线DP//平面ACF,①正确;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而FO⊂平面ACF,则DP⊥FO,又DG//FO,从而有DP⊥DG,在Rt△DEF中,∠DEF=90∘,DG是直角边EF上的中线,显然在线段EF上不存在点与D连线垂直于DG,因此,假设是错的,即②不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则线段EF上的动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在直线BD上,于是得∠PDB是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在矩形BDEF中,当P与E不重合时,∠PDB=∠DPE,sin∠PDB=sin∠DPE=DEDP =√DE2+EP2=√1+EP2,而0<EP≤2,则√55≤sin∠PDB<1,当P与E重合时,∠PDB=π2,sin∠PDB=1,因此,√55≤sin∠PDB≤1,③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BF⊥BD,BF⊂平面BDEF,则BF⊥平面ABCD,BC=√2,在△ACF中,AF=CF=√BC2+BF2=√3,显然有FO⊥AC,sin∠FAC=FOAF =√BO2+BF2AF=√2√3,由正弦定理得△ACF外接圆直径2R=CFsin∠FAC =√2,R=2√2,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是△ACF的外接圆,其面积为πR2=9π8,④正确,所以所给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D小提示:名师点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7、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EFGH是圆柱的轴截面,则从E点沿圆柱的侧面到相对顶点G的最短距离是()A.10cm B.5√2cmC.5√π2+1cm D.52√π2+4cm答案:D分析:将圆柱展开,根据题意即可求出答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展开后E′F=12×2π×52=52π(cm),∴E′G=√52+(5π2)2=52√π2+4(cm),即为所求最短距离.8、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多选题9、(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BD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的真假;根据直线夹角的定义可判断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故选:BD.10、矩形ABCD中,AB=2,BC=1,将此矩形沿着对角线BD折成一个三棱锥C−BD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三棱锥C−BDA的体积最大值为2√515B.当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体积为2√515C.当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5πD.当二面角C−BD−A不是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小于5π答案:ABC分析:求出点C到平面ABD的最大距离即可计算棱锥的最大体积判断选项A,B;求出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半径即可判断选项C,D作答.过C作CE⊥BD于E,在平面DBA内过E作BD的垂线EG,则∠CEG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如图,平面CEG⊥平面DBA,过C作CF⊥EG于F,则CF⊥平面DBA,在直角△BCD中,∠BCD=90∘,BC=1,CD=2,CE=BC⋅CDBD =2√55,显然CF≤CE,当且仅当点E与F重合时取“=”,即点C到平面ABD距离的最大值为CE=2√55,而S△DBA=12AB⋅AD=1,则三棱锥C−BDA的体积最大值为13CE⋅S△DBA=2√515,A正确;当CF取最大值2√55时,CF⊂平面BCD,又CF⊥平面DBA,则平面BCD⊥平面DBA,即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三棱锥C−BDA的体积为2√515,B正确;取BD中点O,连接AO,CO,显然有AO=CO=12BD=BO=DO,于是得点A,B,C,D在以O为球心,AO=√52为半径的球面上,显然,无论二面角C−BD−A如何变化,点A,B,C,D都在上述的球O上,其表面积为5π,C正确,D不正确.故选:ABC1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A.两条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π4B.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等于π4C.点D到面ACD1的距离为√33D.三棱柱AA1D1−BB1C1外接球半径为√32答案:BCD分析:对于A:根据异面直线的求法易得: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AD1C;对于B:可证B1C⊥平面ABC1D1,则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CBC1;对于C:根据等体积转换V D−ACD1=V D1−ACD,求点D到面ACD1的距离;对于D:三棱柱AA1D1−BB1C1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外接球,直接求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即可.连接AC、AD1∵AB∥C1D1且AB=C1D1,则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AD1C∵AC=AD1=D1C,则△ACD1为正三角形,即∠AD1C=π3A不正确;连接B1C在正方形BB1C1C中,BC1⊥B1C∵AB⊥平面BB1C1C,B1C⊂平面BB1C1C∴AB⊥B1CAB∩BC1=B,则B1C⊥平面ABC1D1∴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CBC1=π4 B正确;根据等体积转换可知:V D−ACD1=V D1−ACD即13×ℎ×12×√2×√2×√32=13×1×12×1×1,则ℎ=√33C正确;三棱柱AA1D1−BB1C1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外接球则外接球的半径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体对角线的一半,即R=√32 D正确;故选:BCD.填空题12、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0,母线与轴的夹角为60∘,则圆锥的高为________.答案:10分析:利用圆锥的几何性质可求得该圆锥的高.由题意可知,该圆锥的高为ℎ=20cos60∘=10.所以答案是:10.13、若将两个半径为1的铁球熔化后铸成一个球,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答案:√23分析:根据球的体积等于两个半径为1的球的体积之和即可求其半径.设大球的半径为r,则根据体积相同,可知43π+43π=43πr3,则r3=2,解得r=√23.所以答案是:√23.14、已知一三角形ABC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面积为√3的正三角形A′B′C′(如图),则三角形ABC中边长与正三角形A′B′C′的边长相等的边上的高为______.答案:2√6分析: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边长,以及高,利用斜二测画法的原理还原出原三角形的高,并求出答案. 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S△A′B′C′=√34a2=√3∴a=2,DC′=√3O′C′=√6∴O′C=2√6所以答案是:2√6.解答题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与B1D1交于点O1,求证:(1)直线A1B∥平面ACD1;(2)直线BO1∥平面ACD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证得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A1B∥D1C,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只需证明O1B∥D1O,即可证得线面垂直;(1)证明:直线A1B在平面ACD1外,因为A1D1∥BC,A1D1=BC,所以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而D1C是平面ACD1内的直线,根据判定定理可知,直线A1B∥平面ACD1.(2)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易知D1O1∥OB,D1O1=OB,则四边形D1O1B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1B∥D1O,所以D1O在平面ACD1上,根据判定定理可知,O1B∥平面ACD1.。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几何体的所有面都是三角形?A. 正方体B. 圆柱体C. 正六面体D. 球体答案:C2. 一个有8个面的多面体,其中6个面是正方形,另外2个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名字是?A. 正八面体B. 正十二面体C. 正二十面体D. 正二十四面体答案:C3. 空间中任意一点到四个角落连线的垂直距离相等的四棱锥称为?A. 正四棱锥B. 圆锥台C. 四棱锥D. 无法确定答案:C4. 任意多面体的面数与顶点数、棱数的关系是?A. 面数 + 顶点数 = 棱数 + 2B. 面数 + 棱数 = 顶点数 + 2C. 顶点数 + 棱数 = 面数 + 2D. 顶点数 + 面数 = 棱数 + 2答案:A5. 求下列多面体的棱数:(1)正六面体(2)正八面体(3)正十二面体答案:(1)正六面体的棱数为 12(2)正八面体的棱数为 24(3)正十二面体的棱数为 30二、填空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棱锥没有底面时,它的底面是一个______。
答案:点2. 铅垂线是指从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顶点到与它相对的棱上所作的垂线,它与该棱垂足的连线相交于该多面体的______上。
答案:中点3. 对正八面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条对角线与_____两两垂直。
答案:六,相邻面三、计算题1. 一个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cm的正三角形,其高为8cm。
求棱锥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1/2) ×底边长 ×高 = (1/2) × 6 × 8 = 24 cm²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24 × 8 = 64 cm³所以,棱锥的体积为64 cm³。
2. 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其高为12cm。
求四棱锥的体积。
解答:底面积 S = 边长² = 10² = 100 cm²四棱锥体积 V = (1/3) × S ×高 = (1/3) × 100 × 12 = 400 cm³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400 cm³。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练题总结(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过空间内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棱锥的所有侧面都是三角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答案:C分析:根据定义逐项分析即可对A:根据棱柱的定义知,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是棱柱,所以A错误,反例如图:对B:若这三点共线,则可以确定无数个平面,故B错误;对C:棱锥的底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故C正确;对D:只有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命题中①空间中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如果三条直线两两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④如果三条直线两两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⑤如果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可直接判断各命题.命题①:空间中不共线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错误;命题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正确;命题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若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无法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命题③错误;命题④:如果三条直线两两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命题④错误;命题⑤: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则两平面可能相交,所以命题⑤错误;故选:A.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A 1B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55B .√105C .√155D .2√55 答案:B分析:连接AD 1,,得到AD 1//BC 1,把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转化为直线D 1E 与AD 1所成角,取AD 1的中点F ,在直角△D 1EF 中,即可求解.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D 1,,可得AD 1//BC 1,所以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即为直线D 1E 与AD 1所成角,即∠AD 1E 为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不妨设AA 1=2,则AD 1=2√2,D 1E =AE =√5,取AD 1的中点F ,因为D 1E =AE ,所以EF ⊥AD 1,在直角△D 1EF 中,可得cos∠AD 1E =D 1F D 1E =√2√5=√105. 故选:B.AE AE4、如图是四边形ABCD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则原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14B.10√2C.28D.14√2答案:C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定义,还原该四边形得到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求解. ∵A′D′∥y′轴,A′B′∥C′D′,A′B′≠C′D′,∴原图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又A′D′=4,∴原直角梯形的上、下底及高分别是2,5,8,×(2+5)×8=28.故其面积为S=12故选:C5、甲、乙两个圆锥的母线长相等,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之和为2π,侧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体积分别为V 甲和V 乙.若S 甲S 乙=2,则V 甲V 乙=( )A .√5B .2√2C .√10D .5√104答案:C 分析: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可得r 1=2r 2,再结合圆心角之和可将r 1,r 2分别用l 表示,再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两圆锥的高,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解: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则S 甲S 乙=πr 1l πr 2l =r 1r 2=2,所以r 1=2r 2,又2πr 1l +2πr 2l =2π, 则r 1+r 2l =1,所以r 1=23l,r 2=13l ,所以甲圆锥的高ℎ1=√l 2−49l 2=√53l , 乙圆锥的高ℎ2=√l 2−19l 2=2√23l , 所以V 甲V 乙=13πr 12ℎ113πr 22ℎ2=49l 2×√53l 19l ×2√23l =√10.故选:C.6、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答案:A 分析: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解: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DF//BC ,且DF =12BC ,所以∠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 =1,OE =2,AO =2√3,所以DG =OF =√3,在Rt △GOE 中,GO =1,OE =2,所以GE =√GO 2+OE 2=√5,在Rt △GDE 中,GE =√5,DG =√3,所以DE =√GD 2+GE 2=2√2,在Rt △FOE 中,FO =√3,OE =2,FE =√FO 2+OE 2=√7,所以在△DFE 中,满足DF 2+FE 2=DE 2,所以∠DFE =90∘,所以cos∠DEF =DF DE =2√2=√24, 故选:A.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 .平面α内△ABC 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平行C .α//β,a//α,则a//βD .a//b ,a//α,b ⊄α,则b//α答案:D分析:根据线面关系,逐一判断每个选项即可.解:对于A选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而不是任意的直线平行,故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1,D,E,F,G分别为正方体中所在棱的中点,平面DEFG设为平面β,易知正方体的三个顶点A,B,C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ABC所在平面α与β相交,故错误;对于选项C,a可能在平面β内,故错误;对于选项D,正确.故选:D.8、已知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则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A.一个B.四个C.一个或四个D.无法确定平面的个数答案:C分析:由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分析判断即可.若空间中的四点共面,则经过其中的三点的平面只有一个,若空间中的四点不共面,设这四点为A,B,C,D,由于无三点共线,所以由公理2,可知过A,B,C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B,C,D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A,B,D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A,D,C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4个,综上,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则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1个或4个,故选:C多选题9、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到△PBD位置,连结PC,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C与平面BCD所成的最大角为45°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PB⊥CD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PC=√6D.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答案:BC分析:A,取BD的中点O,连接OP、OC,则OP=OC=√3.可得P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PCO,当PC=√3时∠PCO=60°>45°,即可判断;B,当点P在平面BCD内的投影为△BCD的重心点Q时,可得PB⊂平面PBQPB⊥CD,即可判断;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平面PBD⊥平面BCD,即可得△P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判断;D,若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则有DB平面PCD,即DB⊥CD,与△BCD是等边三角形矛盾.解:选项A,取BD的中点O,连接OP、OC,则OP=OC=√3.由题可知,△ABD和△BCD均为等边三角形,由对称性可知,在翻折的过程中,P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PCO,当PC=√3时,△OPC为等边三角形,此时∠PCO=60°>45°,即选项A错误;选项B,当点P在平面BCD内的投影为△BCD的重心点Q时,有PQ⊥平面BCD,BQ⊥CD,∴PQ⊥CD,又BQ∩PQ=Q,BQ、PQ⊂平面PBQ,∴CD⊥平面PBQ,∵PB⊂平面PBQ,∴PB⊥CD,即选项B正确;选项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平面PBD⊥平面BCD,∵PB=PD,∴OP⊥BD,∵平面PBD∩平面BCD=BD,∴OP⊥平面BCD,∴OP⊥OC,又OP=OC=√3,∴△P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C=√2OP=√6,即选项C正确;选项D,∵点B到PD的距离为√3,点B到CD的距离为√3,∴若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则平面PBD⊥平面PCD.平面CBD⊥平面PCD,则有DB平面PCD,即DB⊥CD,与△BCD是等边三角形矛盾.故选:BC.10、(多选题)下列命题中,错误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AC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由等角定理可知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故选:AC.11、两平行平面截半径为5的球,若截面面积分别为9π和16π,则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是()A.1B.3C.4D.7答案:AD解析:对两个平行平面在球心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出球心到两截面的距离,进而可求得两平面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若两个平行平面在球心同侧,则CD=OC−OD=√52−32−√52−42=4−3=1;如图(2)所示,若两个平行截面在球心两侧,则CD=OC+OD=√52−32+√52−42=4+3=7.故选:AD.小提示: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经过旋转轴的截面“轴截面”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构设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进而得解.12、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A′B′=2,A′C′=B′C′=√5,则在原平面图形△ABC 中,有( )A .B .AB =2C .AC =2√5D .S △ABC =4√2答案:BD分析:将直观图△A′B′C′还原为原平面图形△ABC 即可求解.解:在直观图△A′B′C′中,过Cʹ作CʹDʹ⊥AʹBʹ于Dʹ∵A′B′=2,A′C′=B′C′=√5,∴AʹDʹ=1,CʹDʹ=√AʹCʹ2−AʹDʹ2=2,又∠CʹOʹDʹ=45∘,所以OʹDʹ=2,OʹAʹ=1,OʹCʹ=2√2,所以利用斜二测画法将直观图△A′B′C′还原为原平面图形△ABC ,如图 AC BCOC=4√2,OA=1,AB=2,故选项B正确;又AC=√OA2+OC2=√33,AC=√OB2+OC2=√41,故选项A、C错误;S△ABC=12×AB×OC=12×2×4√2=4√2,故选项D正确;故选:BD.13、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23(细管长度忽略不计).假设该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且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沙漏中的细沙体积为1024π81cm3B.沙漏的体积是128πcm3C.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2.4cmD.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大约是1565秒(π≈3.14)答案:AC解析:A.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细沙的体积;B.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沙漏的体积;C.根据等体积法计算出沙堆的高度;D.根据细沙体积以及沙时定义计算出沙时.A.根据圆锥的截面图可知:细沙在上部时,细沙的底面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等于细沙的高与圆锥的高之比,所以细沙的底面半径r=23×4=83cm,所以体积V=13⋅πr2⋅2ℎ3=13⋅64π9⋅163=1024π81cm3B.沙漏的体积V=2×13×π×(ℎ2)2×ℎ=2×13×π×42×8=2563πcm3;C.设细沙流入下部后的高度为ℎ1,根据细沙体积不变可知:1024π81=13×(π(ℎ2)2)×ℎ1,所以1024π81=16π3ℎ1,所以ℎ1≈2.4cm;D.因为细沙的体积为1024π81cm3,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所以一个沙时为:1024π810.02=1024×3.1481×50≈1985秒.故选:AC.小提示:该题考查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涉及到新定义的问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圆锥这个几何体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熟练掌握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公式.填空题14、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它的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__倍.答案:2分析:求出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从而得到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设圆柱的高为ℎ,底面半径为r,则体积为πr2ℎ,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扩大后的体积为4πr2ℎ,因为高不变,故体积4πr2ℎ=π(2r)2ℎ,即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原来侧面积为2πrℎ,扩大后的圆柱侧面积为2π⋅2rℎ=4πrℎ,故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所以答案是:215、对于任意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存在______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都垂直.答案:无数分析:平移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相交并确定一个平面,再由线面垂直的意义及异面直线所成角判断作答.令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分别为直线a,b,平移直线b到直线bʹ,使bʹ与直线a相交,如图,则直线bʹ与a确定平面α,点A是平面α内任意一点,过点A有唯一直线l⊥α,因此,l⊥a,l⊥bʹ,即有l⊥b,由于点A的任意性,所以有无数条直线与异面直线a,b都垂直.所以答案是:无数16、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则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答案:2√23分析:直接利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求解.因为AA1//DD1,所以∠DD1B是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所以tan∠DD1B=BDDD1=2√23,所以答案是:2√23解答题17、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正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小正四棱锥后剩下的多面体)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7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E1G1的长分别为14cm和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l,其长度为40cm.(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1)求容器Ⅰ、容器Ⅱ的容积;(2)①将l放在容器Ⅰ中,l的一端置于点A处,另一端置于侧棱CC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②将l放在容器Ⅱ中,l的一端置于点E处,另一端置于侧棱GG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答案:(1)11200cm3;26176cm3;(2)①16cm;②20cm.分析:(1)利用正四棱柱和正四棱台的体积公式计算作答.(2)分别作出玻璃棒l所在的正四棱柱和正四棱台的对角面,借助解三角形知识分别求解作答.(1)容器Ⅰ的底面正方形ABCD面积S=12AC2=12×(10√7)2=350(cm2),其容积V1=S1⋅AA1=350×32=11200(cm3),容器Ⅱ的底面EFGH面积S1=12EG2=12×142=98(cm2),底面E1F1G1H1面积S2=12E1G12=12×622=1922(cm2),容器Ⅱ的容积V2=13(S1+√S1S2+S2)×32=13(98+√98×1922+1922)×32=26176(cm3).(2)①由正四棱柱的定义知,对角面是矩形,设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CC1上的点M处,如图,由AC=10√7,AM=40得:CM=√AM2−AC2=30,sin∠CAM=CMAM =34,设AM与水面的交点为P1,过P1作P1Q1//CC1交AC于Q1,在容器Ⅰ中,CC1⊥平面ABCD,则P1Q1⊥平面ABCD,因此P1Q1=12,AP1=P1Q1sin∠CAM=16,所以玻璃棒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为16cm.②O,O1是正四棱台两底面中心,由正四棱台的结构特征知,对角面EGG1E1是等腰梯形,点O,O1分别是两底的中点,设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GG1上的点N处,如图,过G作GK//OO1交E1G1于点K,则GK⊥G1E1,GK=OO1=32,而EG=14,E1G1=62,因此,KG1=E1G1−EG2=24,GG1=√GK2+KG12=√322+242=40,sin∠EGG1=sin∠GG1K=GKGG1=45,显然∠EGG1为钝角,cos∠EGG1=−35,在△ENG中,由正弦定理得sin∠ENG=EGsin∠EGNEN =14×4540=725,cos∠ENG=2427,于是得sin∠NEG=sin(∠EGN+∠ENG)=sin∠EGNcos∠ENG+cos∠EGNsin∠ENG=45×2425+(−35)×725=35,设EN与水面的交点为P2,过P2作P2Q2//OO1交直线EG于Q2,在容器Ⅱ中,OO1⊥平面EFGH,则P2Q2⊥平面EFGH,因此P2Q2=12,EP2=P2Q2sin∠NEG =20,11ACCA所以玻璃棒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为20cm.1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直线A1B//平面DCC1D1.答案:(1)√2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CC1//BB1,可将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A1B和BB1所成的角,再根据题目的边长关系,即可完成求解;(2)可通过连接D1C,证明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A1B//D1C,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完成证明.(1)因为CC1//BB1,所以∠A1BB1就是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又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为45o,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2(2)连接D1C,因为A1D1//BC且A1D1=BC,所以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A1B⊄平面DCC1D1,D1C⊂平面DCC1D1;所以直线A1B//平面DCC1D1. 即得证.。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知识点归纳与常考题型专题练习(附解析)
( 7)球体:定义: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 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 俯视图(从上向下)
;侧视图(从左向右) 、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B.
C. D.
29.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 B. C. D. 3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是( )
,则正视图中的 x 的值
A. 2 B. C. D.3
31.将边长为 a 的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起,使得 BD=a,则三棱锥 D﹣ ABC 的体积为( )
设三棱锥 F﹣ADE 的体积为 V 1,三棱柱 A 1B1C1﹣ ABC 的体积为 V 2,则 V 1:
V2=
.
39.如图,在圆柱 O1O2 内有一个球 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
记圆柱 O1O2 的体积为 V 1,球 O 的体积为 V 2,则 的值是
.
40.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cm3.
( 1)要使倾斜后容器内的溶液不会溢出,角 α的最大值是多少; ( 2)现需要倒出不少于 3000cm3 的溶液,当 α=60°时,能实现要求吗?请说明 理由. 47.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 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 AC 的长为 10 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 EG, E1G1 的长分别为 14cm 和 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 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 l,其长度为 40cm.(容器厚度、 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 ( 1)将 l 放在容器Ⅰ中, l 的一端置于点 A 处,另一端置于侧棱 CC1 上,求 l
立体几何(7大题型)(解析版)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突破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的必考内容,在大题中一般分两问,第一问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证明;第二问考查空间角、空间距离等的求解。
考题难度中等,常结合空间向量知识进行考查。
2024年高考有很大可能延续往年的出题方式。
题型一:空间异面直线夹角的求解1(2023·上海长宁·统考一模)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AB=AD,O为BD的中点.(1)求证:AO⊥CD;(2)若BD⊥DC,BD=DC,AO=BO,求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思路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性质推理即得.(2)分别取AB,AC的中点M,N,利用几何法求出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规范解答】(1)在三棱锥A-BCD中,由AB=AD,O为BD的中点,得AO⊥BD,而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O⊂平面ABD,因此AO⊥平面BCD,又CD⊂平面BCD,所以AO⊥CD.(2)分别取AB,AC的中点M,N,连接OM,ON,MN,于是MN⎳BC,OM⎳AD,则∠OMN是异面直线BC与A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由(1)知,AO ⊥BD ,又AO =BO ,AB =AD ,则∠ADB =∠ABD =π4,于是∠BAD =π2,令AB =AD =2,则DC =BD =22,又BD ⊥DC ,则有BC =BD 2+DC 2=4,OC =DC 2+OD 2=10,又AO ⊥平面BCD ,OC ⊂平面BCD ,则AO ⊥OC ,AO =2,AC =AO 2+OC 2=23,由M ,N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得MN =12BC =2,OM =12AD =1,ON =12AC =3,显然MN 2=4=OM 2+ON 2,即有∠MON =π2,cos ∠OMN =OM MN =12,则∠OMN =π3,所以异面直线B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π3.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般步骤:(1)平移:选择适当的点,线段的中点或端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2)证明:证明所作的角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寻找:在立体图形中,寻找或作出含有此角的三角形,并解之.(4)取舍:因为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取值范围是0,π2,所以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可通过多种方法平移产生,主要有三种方法:(1)直接平移法(可利用图中已有的平行线);(2)中位线平移法;(3)补形平移法(在已知图形中,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便找到平行线).3、异面直线所成角:若n 1 ,n 2分别为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θ为直线l 1,l 2的夹角,则cos θ=cos <n 1 ,n 2 > =n 1 ⋅n 2n 1 n 2.1(2023·江西萍乡·高三统考期中)如图,在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1)证明:EF ⎳平面AB1C 1D ;(2)若AB =2A 1B 1,且正四棱台的侧面积为9,其内切球半径为22,O 为ABCD 的中心,求异面直线OB 1与CC 1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中位线定理,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以及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结合正四棱台的几何性质,求得各棱长,利用线线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解析】(1)取CC 1中点G ,连接GE ,GF ,如下图:在梯形BB 1C 1C 中,E ,G 分别为BB 1,CC 1的中点,则EG ⎳B 1C 1,同理可得FG ⎳C 1D ,因为EG ⊄平面AB 1C 1D ,B 1C 1⊂平面AB 1C 1D ,所以EG ⎳平面AB 1C 1D ,同理可得GF ⎳平面AB 1C 1D ,因为EG ∩FG =G ,EG ,FG ⊆平面EFG ,所以平面EFG ⎳平面AB 1C 1D ,又因为EF ⊆平面EFG ,所以EF ⎳平面AB 1C 1D ;(2)连接AC ,BD ,则AC ∩BD =O ,连接A 1O ,A 1C 1,B 1O ,在平面BB 1C 1C 中,作B 1N ⊥BC 交BC 于N ,在平面BB 1D 1D 中,作B 1M ⊥BD 交BD 于M ,连接MN ,如下图:因为AB =2A 1B 1,则OC =A 1C 1,且OC ⎳A 1C 1,所以A 1C 1CO 为平行四边形,则A 1O ⎳CC 1,且A 1O =CC 1,所以∠A 1OB 1为异面直线OB 1与CC 1所成角或其补角,同理可得:B 1D 1DO 为平行四边形,则B 1O =D 1D ,在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中,易知对角面BB 1D 1D ⊥底面ABCD ,因为平面ABCD ∩平面BB 1D 1D =BD ,且B 1M ⊥BD ,B 1M ⊂平面BB 1D 1D ,所以B 1M ⊥平面ABCD ,由内切球的半径为22,则B 1M =2,在等腰梯形BB 1C 1C 中,BC =2B 1C 1且B 1N ⊥BC ,易知BN =14BC ,同理可得BM =14BD ,在△BCD 中,BN BC=BM BD =14,则MN =14CD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x x >0 ,则正方形A 1B 1C 1D 1的边长为2x ,MN =x ,由正四棱台的侧面积为9,则等腰梯形BB 1C 1C 的面积S =94,因为B 1M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所以B 1M ⊥MN ,在Rt △B 1MN ,B 1N =B 1M 2+MN 2=2+x 2,可得S =12⋅B 1N ⋅B 1C 1+BC ,则94=12×2+x 2×4x +2x ,解得x =12,所以BC =2,B 1C 1=1,BN =14BC =12,B 1N =32,则A 1B 1=1,在Rt △BB 1N 中,BB 1=B 1N 2+BN 2=102,则CC 1=DD 1=102,所以在△A 1OB 1中,则cos ∠A 1OB 1=A 1O 2+B 1O 2-A 1B 212⋅A 1O ⋅B 1O=1022+102 2-12×102×102=45,所以异面直线OB 1与C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5.2(2023·辽宁丹东·统考二模)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平面CDD 1C 1⊥平面ABCD ,AD ⊥DC ,二面角D 1-AD -C 的大小为120°,E 为棱C 1D 1的中点.(1)证明:CD ⊥AE ;(2)点F 在棱CC 1上,AE ⎳平面BDF ,求直线AE 与DF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7【分析】(1)根据面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进而得线线垂直,由二面角定义可得∠D 1DC =120°,进而根据中点得线线垂直即可求;(2)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线线平行,由线线角的几何法可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或者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夹角即可求解.【解析】(1)因为平面CDD 1C 1⊥平面ABCD ,且两平面交线为DC ,AD ⊥DC ,AD ⊂平面ABCD , 所以AD ⊥平面CDD 1C 1,所以AD ⊥D 1D ,AD ⊥DC ,∠D 1DC 是二面角D 1-AD -C 的平面角,故∠D 1DC =120°.连接DE ,E 为棱C 1D 1的中点,则DE ⊥C 1D 1,C 1D 1⎳CD ,从而DE ⊥CD .又AD ⊥CD ,DE ∩AD =D ,DE ,AD ⊂平面AED ,所以CD ⊥平面AED ,ED ⊂平面AED ,因此CD ⊥AE .(2)解法1:设AB =2,则DE =D 1D 2-12D 1C 1 2=3,所以CE =AE =AD 2+DE 2=7.连AC 交BD 于点O ,连接CE 交DF 于点G ,连OG .因为AE ⎳平面BDF ,AE ⊂平面AEC ,平面AEC ∩平面BDF =OG ,所以AE ∥OG ,因为O 为AC 中点,所以G 为CE 中点,故OG =12AE =72.且直线OG 与DF 所成角等于直线AE 与DF 所成角.在Rt △EDC 中,DG =12CE =72,因为OD =2,所以cos ∠OGD =722+72 2-(2)22×72×72=37.因此直线AE 与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7.解法2;设AB =2,则DE =D 1D 2-12D 1C 1 2=3,所以CE =AE =AD 2+DE 2=7.取DC 中点为G ,连接EG 交DF 于点H ,则EG =DD 1=2.连接AG 交BD 于点I ,连HI ,因为AE ⎳平面BDF ,AE ⊂平面AGE ,平面AGE ∩平面BDF =IH ,所以AE ∥IH .HI 与DH 所成角等于直线AE 与DF 所成角.正方形ABCD 中,GI =13AG ,DI =13DB =223,所以GH =13EG ,故HI =13AE =73.在△DHG 中,GH =13EG =23,GD =1,∠EGD =60°,由余弦定理DH =1+49-1×23=73.在△DHI 中,cos ∠DHI =732+73 2-223 22×73×73=37.因此直线AE 与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7.解法3:由(1)知DE ⊥平面ABCD ,以D 为坐标原点,DA为x 轴正方向,DA为2个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由(1)知DE =3,得A 2,0,0 ,B 2,2,0 ,C 0,2,0 ,E (0,0,3),C 1(0,1,3).则CC 1=(0,-1,3),DC =(0,2,0),AE =(-2,0,3),DB =(2,2,0).由CF =tCC 1 0≤t ≤1 ,得DF =DC +CF =(0,2-t ,3t ).因为AE ⎳平面BDF ,所以存在唯一的λ,μ∈R ,使得AE =λDB +μDF=λ2,2,0 +μ(0,2-t ,3t )=2λ,2λ+2μ-tμ,3μt ,故2λ=-2,2λ+2μ-tμ=0,3μt =3,解得t =23,从而DF =0,43,233 .所以直线AE 与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os AE ,DF =AE ⋅DF|AE ||DF |=37.题型二:空间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求解2(2024·安徽合肥·统考一模)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四边形ACC 1A 1,BCC 1B 1均为正方形,D ,E 分别是棱AB ,A 1B 1的中点,N 为C 1E 上一点.(1)证明:BN ⎳平面A 1DC ;(2)若AB =AC ,C 1E =3C 1N,求直线DN 与平面A 1DC 所成角的正弦值.【思路分析】(1)连接BE ,BC 1,DE ,则有平面BEC 1⎳平面A 1DC ,可得BN ⎳平面A 1DC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进行计算即可.【规范解答】(1)连接BE ,BC 1,DE .因为AB ⎳A 1B 1,且AB =A 1B 1,又D ,E 分别是棱AB ,A 1B 1的中点,所以BD ⎳A 1E ,且BD =A 1E ,所以四边形BDA 1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 1D ⎳EB ,又A 1D ⊂平面A 1DC ,EB ⊄平面A 1DC ,所以EB ⎳平面A 1DC ,因为DE ⎳BB 1⎳CC 1,且DE =BB 1=CC 1,所以四边形DCC 1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 1E ⎳CD ,又CD ⊂平面A 1DC ,C 1E ⊄平面A 1DC ,所以C 1E ⎳平面A 1DC ,因为C 1E ∩EB =E ,C 1E ,EB ⊂平面BEC 1,所以平面BEC 1⎳平面A 1DC ,因为BN ⊂平面BEC 1,所以BN ⎳平面A 1DC .(2)四边形ACC 1A 1,BCC 1B 1均为正方形,所以CC 1⊥AC ,CC 1⊥BC ,所以CC 1⊥平面ABC .因为DE ⎳CC 1,所以DE ⊥平面ABC ,从而DE ⊥DB ,DE ⊥DC .又AB =AC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因为D 是棱AB 的中点,所以CD ⊥DB ,即DB ,DC ,DE 两两垂直.以D 为原点,DB ,DC ,DE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AB =23,则D 0,0,0 ,E 0,0,23 ,C 0,3,0 ,C 10,3,23 ,A 1-3,0,23 ,所以DC =0,3,0 ,DA 1=-3,0,23 .设n=x ,y ,z 为平面A 1DC 的法向量,则n ⋅DC=0n ⋅DA 1 =0,即3y =0-3x +23z =0 ,可取n=2,0,1 .因为C 1E =3C 1N ,所以N 0,2,23 ,DN =0,2,23 .设直线DN 与平面A 1DC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DN ›|=|n ⋅DN ||n |⋅|DN |=235×4=1510,即直线DN 与平面A 1DC 所成角正弦值为1510.1、垂线法求线面角(也称直接法):(1)先确定斜线与平面,找到线面的交点B 为斜足;找线在面外的一点A ,过点A 向平面α做垂线,确定垂足O ;(2)连结斜足与垂足为斜线AB 在面α上的投影;投影BO 与斜线AB 之间的夹角为线面角;(3)把投影BO 与斜线AB 归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可能利用余弦定理或者直角三角形)。
新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附答案
新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附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如图①,矩形ABCD 的边2BC =,设AB x =,0x >,三角形BCM 为等边三角形,沿BC 将三角形BCM 折起,构成四棱锥M ABCD -如图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若T 为BC 中点,则在线段MC 上存在点P ,使得//PD 平面MATB .当)3,2x ∈时,则在翻折过程中,不存在某个位置满足平面MAD ⊥平面ABCDC .若使点M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落在线段AD 上,则此时该四棱锥的体积最大值为1 D .若1x =,且当点M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点H 落在线段AD 上时,三棱锥M HAB -6322++【答案】BCD 【分析】对于A ,延长AT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N ,此时,DP 与MN 必有交点; 对于B ,取AD 的中点H ,表示出2223MH MT HT x --,验证当)3,2x ∈时,无解即可; 对于C ,利用体积公式21233V x x =⨯⨯-,借助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对于D ,要求外接球半径与内切球半径,找外接圆的圆心,又内接圆半径为2323r =++【详解】对于A ,如图,延长AT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N ,则面ATM ⋂面()MDC N MN =.此时,DP 与MN 必有交点,则DP 与面ATM 相交,故A 错误; 对于B ,取AD 的中点H ,连接MH ,则MH AD ⊥.若面MAD ⊥面ABCD ,则有2223MH MT HT x =-=- 当)3,2x ∈时,无解,所以在翻折过程中,不存在某个位置满足平面MAD ⊥平面ABCD故B 正确;对于C ,由题可知,此时面MAD ⊥面ABCD ,由B 可知,(3x ∈,所以()22222221223232331333232x x V x x x x ⎛⎫+-⎛⎫=⨯⨯-=-≤== ⎪ ⎪⎝⎭⎝⎭当且仅当223x x =-,即6x =时等号成立.故C 正确; 对于D ,由题可知,此时面MAD ⊥面ABCD ,且2MH =因为AHB ,MHB 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M ABH -底面外接圆的圆心是中点,所以1R =,由等体积法,可求得内接圆半径为2323r =++,故61322R r +=,故D 正确.故选:BCD . 【点睛】本题从多个角度深度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注意辅助线的作法,以及求内接圆半径的公式、基本不等式、构造函数等核心思想.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一点.( ) A .若13A P P 点有且只有一个 B .若12A P ,则点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 C .若1//A P 平面11B D C ,则1A P 2D .若12A P 且1//A P 平面11B DC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23π【答案】ABD 【分析】选项A ,B 可利用球的截面小圆的半径来判断;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 上,1A P 2P 与B 或D 重合,利用12sin 60A P r =︒,求出63r =,进而求出面积. 【详解】对A 选项,如下图:由13A P =P 在以1A 3的球上,又因为P 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底面截球可得一个小圆,由1A A ⊥底面ABCD ,知点P 的轨迹是在底面上以A 为圆心的小圆圆弧,半径为22112r A P A A =-=,则只有唯一一点C满足,故A 正确;对B 选项,同理可得点P 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22111r A P A A =-=的小圆圆弧上,在底面ABCD 内(含边界)中,可得点P 轨迹为四分之一圆弧BD .故B 正确;对C 选项,移动点P 可得两相交的动直线与平面11B D C 平行,则点P 必在过1A 且与平面11B D C 平行的平面内,由平面1//A BD 平面11B D C ,知满足1//A P 平面11B D C 的点P 在BD上,则1A P 长的最大值为12A B =,则C 不正确; 对选项D ,由以上推理可知,点P 既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小圆圆弧上,又在线段BD 上,即与B 或D 重合,不妨取点B ,则平面11A PC 截正方体外接球所得截面为11A BC 的外接圆,利用2126622,,sin 603A B r r S r ππ==∴=∴==︒.故D 正确.故选:ABD 【点睛】(1)平面截球所得截面为圆面,且满足222=R r d +(其中R 为球半径,r 为小圆半径,d 为球心到小圆距离);(2)过定点A 的动直线平行一平面α,则这些动直线都在过A 且与α平行的平面内.3.如图,一个结晶体的形状为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其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等于1,且它们彼此的夹角都是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212AA AB ADAC ++=B .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C .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大于45 D .1BD 与AC 6 【答案】AC 【分析】对A ,分别计算()21++AA AB AD 和2AC ,进行判断;对B ,设BD 中点为O ,连接1A O ,假设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应得10⋅=O AB A ,计算10⋅≠O AB A ,即可判断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不是线段BD 的中点;对C ,计算11,,A A AC AC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得11⊥A A AC ,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A AC ∠,再计算1tan ∠A AC ;对D ,计算1,AC BD 以及1BD AC ⋅,再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代入计算夹角的余弦值. 【详解】对A ,由题意,11111cos602⋅=⋅=⋅=⨯⨯=AA AB AA AD AD AB ,所以()2222111112*********++=+++⋅+⋅+⋅=+++⨯⨯=AA AB ADAA AB AD AA AB AB AD AA AD ,AC AB AD =+,所以()222221113=+=+⋅+=++=AC AB ADAB AB AD AD ,所以()()22126++==AA AB AD AC ,故A 正确;对B ,设BD 中点为O ,连接1A O ,1111111222=+=+=++AO A A AO A A AC A A AD AB ,若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则1A O ⊥平面ABCD ,则应10⋅=O AB A ,又因为21111111111110222222224⎛⎫⋅=++⋅=-⋅+⋅+=-+⨯+=≠⎪⎝⎭O AB A A AD AB AB AA AB AD AB AB A ,故B 错误;对D ,11,BD AD AA AB AC AB AD=+-=+, 所以()()2211=2,=3=+-=+AD A B A AB AC AB AD D ,()()2211111⋅=+-⋅+=⋅++⋅+⋅--⋅=AC AD AA AB AB AD AD AB AD AA AB AA AD ABAB AD BD ,1116cos ,23⋅<>===⋅B AC D BD BD AC AC,故D 不正确;对C ,112==AC BD ,在1A AC 中,111,2,3===A A AC AC ,所以22211+=A A AC AC ,所以11⊥A A AC ,所以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A AC ∠,又1tan 21∠=>A AC ,即145∠>A AC ,故C 正确;故选:AC【点睛】方法点睛: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需要树立“基底”意识,利用基向量进行线性运算,要理解空间向量概念、性质、运算,注意和平面向量类比;同时对于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4.如图,直三棱柱11,ABC A B 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C ⊥,且12AC AA ==,E ,F 分别是AC ,11A C 的中点,D ,M 分别是1AA ,1BB 上的两个动点,则( )A .FM 与BD 一定是异面直线B .三棱锥D MEF -的体积为定值14C .直线11B C 与BD 所成角为2π D .若D 为1AA 中点,则四棱锥1D BB FE -55【答案】CD 【分析】A 当特殊情况M 与B 重合有FM 与BD 相交且共面;B 根据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判定可证面1BEFB ⊥面11ACC A ,可知EMFS、D 到面1BEFB 的距离,可求D EMF V -;C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即可确定11B C 与BD 所成角;D 由面面垂直、勾股、矩形性质等确定外接球半径,进而求体积,即可判断各项的正误. 【详解】A :当M 与B 重合时,FM 与BD 相交且共面,错误; B :由题意知:BE AC ⊥,AC EF ⊥且BEEF E =,则AC ⊥面1BEFB ,又AC ⊂面11ACC A ,面1BEFB ⋂面11ACC A EF =,所以面1BEFB ⊥面11ACC A ,又1121122EMFSEF BE =⋅⋅=⨯⨯=,D 到面1BEFB 的距离为1h =,所以1133D EMF EMFV h S-=⋅⋅=,错误; C :由AB BC ⊥,1BC B B ⊥,1B BAB B =,所以BC ⊥面11ABB A ,又11//BC B C ,即11B C ⊥面11ABB A ,而BD ⊂面11ABB A ,则11BD B C ⊥,正确;D :由B 中,面1BEFB ⊥面11ACC A ,即面DEF ⊥面1BEFB ,则D 到面1BEFB 的距离为1h =,又D 为1AA 中点,若1,BF EB 交点为O ,G 为EF 中点,连接,,OG GD OD ,则OG GD ⊥,故2252OD OG GD =+=,由矩形的性质知:15OB OE OF OB ====令四棱锥1D BB FE -的外接球半径为R ,则52R =,所以四棱锥1D BB FE -的外接球体积为35435V R ππ==,正确. 故选:CD.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线面、面面关系确定几何体的高,结合棱锥体积公式求体积,根据线面垂直、勾股定理及矩形性质确定外接球半径,结合球体体积公式求体积.5.如图,矩形ABCD 中,M 为BC 的中点,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成1AB M ,连结1B D ,N 为1B D 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所有正确的是(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1CN AB ⊥ B .翻折过程中,CN 的长是定值C .若AB BM =,则1AM BD ⊥D .若1AB BM ==,当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1B AMD -外接球的体积是43π 【答案】BD 【分析】对于A ,取AD 中点E ,连接EC 交MD 与F ,可得到EN NF ⊥,又EN CN ⊥,且三线,,NE NF NC 共面共点,不可能;对于B ,可得由1NEC MAB ∠=∠(定值),112NE AB =(定值),AM EC =(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NC 是定值.对于C ,取AM 中点O ,连接1,B O DO ,假设1AM B D ⊥,易得AM ⊥面1ODB ,即可得OD AM ⊥,从而AD MD =,显然不一定成立.对于D ,当平面B 1AM ⊥平面AMD 时,三棱锥B 1﹣AMD 的体积最大,可得球半径为1,体积是43π.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1,取AD 中点E ,连接EC 交MD 与F , 则11////NE AB NF MB ,,又11AB MB ⊥,所以EN NF ⊥, 如果1CN AB ⊥,可得EN CN ⊥,且三线,,NE NF NC 共面共点, 不可能,故A 选项不正确;对于B 选项:如图1,由A 选项可得1AMB EFN ≈△△,故1NEC MAB ∠=∠(定值),112NE AB =(定值),AM EC =(定值), 故在NE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CN CE NE NE CE NEC =+-⋅⋅∠,整理得222212422AB AB AB CN AM AM BC AB AM =+-⋅⋅=+ 故CN 为定值,故B 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如图,取AM 中点O ,连接1,B O DO , 由AB BM =,得1B O AM ⊥,假设1AM B D ⊥,111B D B O B =,所以AM ⊥面1ODB ,所以OD AM ⊥,从而AD MD =,显然不恒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可得C 选项不正确.对于D 选项:由题易知当平面1AB M 与平面AMD 垂直时,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此时1B O ⊥平面AMD ,则1B O OE ⊥,由1AB BM ==,易求得12BO =2DM =22221122122B E OB OE ⎛⎫⎛⎫=+=+= ⎪ ⎪ ⎪ ⎪⎝⎭⎝⎭, 因此1EB EA ED EM ===,E 为三棱锥1B AMD -的外接球球心,此外接球半径为1,体积是43π.故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本题C 选项的解题的关键在于采用反证法证明,进而推出矛盾解题,D 选项求解的关键在于把握平面1AB M 与平面AMD 垂直时,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6.在三棱锥M ABC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1233AD AB AC =+,则3BC BD = B .若G 为ABC 的重心,则111333MG MA MB MC =++C .若0MA BC ⋅=,0MC AB ⋅=,则0MB AC ⋅=D .若三棱锥M ABC -的棱长都为2,P ,Q 分别为MA ,BC 中点,则2PQ = 【答案】BC 【分析】作出三棱锥M ABC -直观图,在每个三角形中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详解】对于A ,由已知12322233AD AB AC AD AC AB AD AC AB AD =+⇒=+⇒-=-,即2CD DB =,则32BD BD DC BC =+=,故A 错误; 对于B ,由G 为ABC 的重心,得0GA GB GC ++=,又MG MA AG =+,MG MB BG =+,MG MC CG =+,3MA MB MC MG ∴++=,即111333MG MA MB MC =++,故B 正确;对于C ,若0MA BC ⋅=,0MC AB ⋅=,则0MC MA BC AB ⋅+⋅=,即()00MA BC AC CB MA BC AC C MC C M B M C ⋅++=⇒⋅++⋅⋅=⋅()00MA BC A MC MC MC MC C BC MA BC AC ⋅⋅⋅⇒⋅+-=⇒-+=⋅()000MC M CA BC AC AC CB AC CB AC C MC ⇒+=⇒+=⇒+=⋅⋅⋅⋅⋅,即0MB AC ⋅=,故C 正确;对于D ,111()()222PQ MQ MP MB MC MA MB MC MA ∴=-=+-=+- ()21122PQ MB MC MA MB MC MA ∴=+-=+-,又()2222222MB MC MA MB MC MA MB MC MB MA MC MA+-=+++⋅-⋅-⋅2221112222222222228222=+++⨯⨯⨯-⨯⨯⨯-⨯⨯⨯=,1822PQ ∴==,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某一向量的三个关键点:(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某一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 (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如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3)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仍然成立.7.如图四棱锥P 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侧面PAD 是边长为26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为矩形,23CD =,点Q 是P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Q ⊥平面PADB .PC 与平面AQ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23C .三棱锥B ACQ -的体积为62D .四棱锥Q ABCD -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3【答案】BD 【分析】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E ,连接,OE OP ,则由已知可得OP ⊥平面 ABCD ,而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E OP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依次求解即可. 【详解】解: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E ,连接,OE OP , 因为三角形PA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P AD ⊥, 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OP ⊥平面 ABCD , 因为AD OE ⊥,所以,,OD OE OP 两两垂直,所以,如下图,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E OP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6,0,0),(6,0,0)O D A ,(0,0,32),6,23,0),(6,23,0)P C B ,因为点Q 是PD 的中点,所以632,0,)22Q , 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m =,6(QC=,显然m与QC不共线,所以CQ与平面PAD不垂直,所以A不正确;3632(6,23,32),(,0,),(26,22PC AQ AC=-==,设平面AQC的法向量为(,,)n x y z=,则3622260n AQ xzn AC⎧⋅=+=⎪⎨⎪⋅=+=⎩,令=1x ,则y z==,所以(1,2,n=-,设PC与平面AQC所成角为θ,则21sin36n PCn PCθ⋅===,所以cos3θ=,所以B正确;三棱锥B ACQ-的体积为1132B ACQ Q ABC ABCV V S OP--==⋅1116322=⨯⨯⨯=,所以C不正确;设四棱锥QABCD-外接球的球心为)Ma,则MQ MD=,所以22222222a a⎛⎫⎛⎫++-=++⎪ ⎪⎪ ⎪⎝⎭⎝⎭,解得0a=,即M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四棱锥Q ABCD-外接球的半径为3,设四棱锥Q ABCD-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x,将四面体拓展成正方体,其中正四面体棱为正方体面的对角线,故正方体的棱长为2x,所以22362x⎛⎫=⎪⎪⎝⎭,得224x=,所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44x⨯=,所以D正确.故选:BD【点睛】此题考查线面垂直,线面角,棱锥的体积,棱锥的外接球等知识,综合性强,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8.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B BC AA P ===是1A B 上的一动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DP 35B .DP 5C .1AP PC +6D .1AP PC +170【答案】AD 【分析】DP 的最小值,即求1DA B △底边1A B 上的高即可;旋转11A BC 所在平面到平面11ABB A ,1AP PC +的最小值转化为求AC '即可.【详解】求DP 的最小值,即求1DA B △底边1A B 上的高,易知115,2A B A D BD ===,所以1A B 边上的高为355h =111,AC BC ,得11A BC ,以1A B 所在直线为轴,将11A BC 所在平面旋转到平面11ABB A ,设点1C 的新位置为C ',连接AC ',则AC '即为所求的最小值,易知11122,2,cos AA AC AAC ''==∠=,所以217042222()105AC '=+-⨯⨯⨯-=. 故选:A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旋转求解线段最小值问题.求解翻折、旋转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原有的性质变化与否, (1)点的变化,点与点的重合及点的位置变化;(2)线的变化,翻折、旋转前后应注意其位置关系的变化;(3)长度、角度等几何度量的变化.9.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2AB AD =,E 为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直线DE 翻折成1A DE ∆,若M 为线段1A C 的中点,则ADE ∆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段BM 的长是定值B .存在某个位置,使1DE AC ⊥ C .点M 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D .存在某个位置,使MB ⊥平面1A DE 【答案】AC 【分析】取CD 中点F ,连接BF ,MF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BMF 平面1A DE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BM 平面1A DE ,可判断D ;在BFM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BM a =为定值,可判断A 和C ;假设1DE A C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DE ⊥平面1A CE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1DE A E ⊥,与11DA A E ⊥矛盾,可判断B . 【详解】解:取CD 的中点F ,连接BF ,MF ,∵M ,F 分别为1A C 、CD 中点, ∴1MF A D ∥,∵1A D ⊂平面1A DE ,MF ⊄平面1A DE , ∴MF 平面1A DE , ∵DF BE ∥且DF BE =, ∴四边形BEDF 为平行四边形, ∴BFDE ,∵DE ⊂平面1A DE ,BF ⊄平面1A DE , ∴BF ∥平面1A DE , 又BFMF F =,BF 、MF ⊂平面BMF ,∴平面//BMF 平面1A DE , ∵BM ⊂平面BMF , ∴BM ∥平面1A DE ,即D 错误,设22AB AD a ==,则112MF A D a ==,BF DE ==,145A DE MFB ︒∠=∠=,∴BM a ==,即BM 为定值,所以A 正确,∴点M 的轨迹是以B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即C 正确, ∵DE CE ==,2CD AB a ==,∴222DE CE CD +=,∴DE CE ⊥, 设1DE A C ⊥,∵1A C 、CE ⊂平面1A CE ,1AC CE C =,∴DE ⊥平面1A CE , ∵1A E ⊂平面1A CE ,∴1DE A E ⊥,与11DA A E ⊥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B 错误. 故选:AC .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翻折问题,涉及到线段长度的求解、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点的轨迹的求解、反证法的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和推理论证能力.10.如图,正四棱锥S -BCD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 ,正三棱锥A -SB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S ⊥CDB .正四棱锥S -BCDE 的外接球半径为2a C .正四棱锥S -BCDE 的内切球半径为212a ⎛⎫- ⎪ ⎪⎝⎭ D .由正四棱锥S -BCDE 与正三棱锥A -SBE 拼成的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 【答案】ABD 【分析】取BE 中点H ,证明BE ⊥平面SAH 即可证AS CD ⊥;设底面中心为1O ,有1122O B O S a ==,可求得球半径为22a ;用等体积法求内切球半径即可判断;由////SA DE BC 且==SA DE BC 可知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详解】 如图所示:A 选项:取BE 中点H 连接,AH SH ,正三棱锥A SBE -中,,AH BE SH BE ⊥⊥ 又AHSH H =,所以BE ⊥平面SAH ,则BE AS ⊥,又//BE CD 所以AS CD ⊥ ,故A 正确;B 选项:设底面中心为1O ,球心为O 半径为R ,因为正四棱锥S -BCDE 外接球球心在1O S 上,所以OS OB R ==,因为,正四棱锥S -BCDE 底面边长与侧棱长均为a所以112O B O S ==,由()22211OB O B O S OS =+-得22222R a R ⎛⎫⎛⎫=+- ⎪ ⎪ ⎪ ⎪⎝⎭⎝⎭解得2R =,故B 正确; C 选项:设内切球半径为r,易求得侧面面积为221sin 23S a π=⋅=,由等体积法得222111432334a a a r a r ⋅=⋅+⋅⋅⋅解得4a r = ,故C 错;D 选项:取SE 中点F ,连结AF ,DF ,BF ,则BFD ∠和BFA ∠分别是D SE B --和A SE B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由)22222221cos 2322BF DF BD BFD BF DF a ⎫⎫+-⎪⎪+-⎝⎭⎝⎭∠===-⋅⎛⎫⎪⎝⎭22222221cos 232a AF BF BA AFD AF BF ⎫⎫+-⎪⎪+-⎝⎭⎝⎭∠===⋅⎫⎪⎝⎭,故BFD ∠与BFA ∠互补,所以ASDE 共面,又因为AS AE ED SD ===,则ASDE 为平行四边形,故////AS ED BC 故正四棱锥S -BCDE 与正三棱锥A -SBE 拼成的多面体是一个三棱柱,所以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求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1)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2)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的直径;(3)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
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的正多边形 5.旋转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旋转体,这条定
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6.圆柱、圆锥、圆台: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 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 做圆柱、圆锥、圆台。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 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 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例题+练习+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来源:学_科_网]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主
A
主主主
B
主主主
C
主主主
D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斜二测坐标系的 y 轴与 x 轴正方向成 45 角;②原来与 x 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 x 平行,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一)1、二面角βα--l 是直二面角,βα∈∈B A ,,设直线AB 与βα、所成的角分别为∠1和∠2,则(A )∠1+∠2=900 (B )∠1+∠2≥900 (C )∠1+∠2≤900 (D )∠1+∠2<900 解析:C分别作两条与二面角的交线垂直的线,则∠1和∠2分别为直线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
根据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2ABO ∴∠>∠1902190ABO ∠+∠=∴∠+∠≤2.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PPQQRSSPPPQQRR RSSSPP PQQQ R RS SS PP Q QR RRSS(A ) (B ) (C ) (D ) D解析: A 项:PS 底面对应的中线,中线平行QS ,PQRS 是个梯形B 项:如图C 项:是个平行四边形D 项:是异面直线。
3. 有三个平面α,β,γ,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α,β,γ两两相交,则有三条交线 (B )若α⊥β,α⊥γ,则β∥γ(C )若α⊥γ,β∩α=a ,β∩γ=b ,则a ⊥b (D )若α∥β,β∩γ=∅,则α∩γ=∅ D解析:A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
B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互相垂直,却两两相交。
C 项:如图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到直线AB 与直线B 1C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1111C解析:11B C ⊥平面AB 111,B C PB ∴⊥,如图:点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AB 的距离相等,建立坐标系画图时可以以点B 1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5.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成600角的面对角线的条数是(A )4条 (B )6条 (C )8条 (D )10条C解析:如图这样的直线有4条,另外,这样的直线也有4条,共8条。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试卷五一、选择题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 、AB α⊂ 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11AC AD ⊥B 、11D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D 、11AC 与1B C 成60角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1、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__S 正方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B D 和平面1BC D 的位置关系为3、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4、如图,在直四棱柱A 1B 1C 1 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_时,有A 1 B ⊥B 1 D 1. 5.正三棱锥P -ABC 中,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为a ,则P 点到面ABC 的距离是6.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O ,P 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6,8,10,则OP 的长为 。
(理科)已长方体的全面积是8,则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是 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 三、解答题1、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10分) 2、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FG.求证:EH ∥BD . (12分)3、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12分)4、一块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铁片按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裁下,H G FE DB A CSD CB A四棱锥形容器,试建立容器的容积V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12分)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1C O 面11AB D ;(2 )1AC ⊥面11AB D . (14分)6、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01).AE AFAC AD λλ==<< (Ⅰ)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 ⊥平面ABC ;(Ⅱ)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 ⊥平面ACD ? (14分)7、如图3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会溢出杯子吗?8、矩形ABCD 中,1,(0)AB BC a a ==>,PA ⊥平面AC ,BC 边上存在点Q ,使得PQ QD ⊥,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选择ACDDDB填空1、小于2、平行3、菱形4、1111AC B D 对角线与互相垂直5、设P 点到面ABC 的距离为h ,由体积公式可得:()3261231a h a =⋅,故a h 332=。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答案】B【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6,8;三棱柱高为12.得到的最大球为直角三角形的内切球,其半径为,选B.【考点】三视图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是等腰梯形,俯视图中的曲线是两个同心的半圆组成的半圆环,侧视图是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考点】三视图.3.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从该几何体的实心外接球中挖去该几何体,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注: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A.133B.100C.66D.166【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底面半径为3,搞为8的圆柱.其外接球时半径为5的球.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表面积的和,即.故选D.【考点】多面体及与其外接球的关系及几何体表面积计算问题.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五面体,其中内接于圆,是圆的直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平面.(1)证明:;(2)若,,且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试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8.【解析】(1)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再转化为证明(由直径可证)与(由平面可证);(2)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两个法向量的夹角来确定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并确定的长,进而可求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是圆的直径,,又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又平面,(2)设,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如图所示则,,,由(Ⅰ)可得,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条件得,,即不妨令,则,,.又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二面角;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睛】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除要有应用空间向量的意识外,关键是根据空间图形的特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若坐标系选取不当,计算量就会增大.总之树立用数解形的观念,即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考虑以特殊点为坐标原点(如中点、正方体的顶点),特殊直线(如有两两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来建立.5.如图,在多面体中,为菱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若平面.(1)求证: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线面垂直,只要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取中点,连接,可证,先证,即可证明,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由空间向量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取AB的中点M,连结GM,MC,G为BF的中点,所以GM //FA,又EC面ABCD, FA面ABCD,∵CE//AF,∴CE//GM,∵面CEGM面ABCD=CM,EG// 面ABCD,∴EG//CM,∵在正三角形ABC中,CM AB,又AF CM∴EG AB, EG AF,∴EG面ABF.(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2,则B()E(0,1,1) F(0,-1,2)=(0,-2,1),=(,-1,-1),=(,1, 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则令,则,∴=()同理,可求平面DEF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向量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中档题.解答空间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求二面角,则通过求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间接求解.此时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正确求出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所在.6.三棱锥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棱的长为.【答案】.【解析】由已知三视图可知,平面,且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在中,,边上的高为,所以.在中,由可得,故应填.【考点】1、三视图.【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中档题.其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其一是不能准确利用已知条件的三视图得出原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不能准确找出该几何体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导致出现错误;其二是计算不仔细,导致结果出现错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处理三视图与原几何体之间的关系.7.在三棱锥中,平面为侧棱上的一点,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B.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C.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D.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答案】C【解析】∵平面,∴,又,∴平面,∴,又由三视图可得在中,为的中点,∴平面.又平面.故.故选:C.【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3.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侧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C【解析】题设三视图是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中的尺寸,知其体积为,故选C.【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9.如图,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B1C⊥AB,侧面BCC1B1为菱形.求证:(Ⅰ)DE∥平面ABC1;(Ⅱ)B1C⊥DE.【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解析】(Ⅰ)取AA1的中点F,连DF,FE,根据中点易证线线平行,从而平面DEF∥平面ABC1,又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Ⅱ)在菱形中B1C⊥BC1,又B1C⊥AB,易证B1C⊥平面ABC1,再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B1C⊥平面DEF,从而证明B1C⊥DE.试题解析:(Ⅰ)如图,取AA1的中点F,连DF,FE.又因为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所以DF∥AC1,EF∥AB.因为DF平面ABC1,AC1平面ABC1,故DF∥平面ABC1.同理,EF∥平面ABC1.因为DF,EF为平面D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DEF∥平面ABC1.因为DE平面DEF,所以DE∥平面ABC1.(Ⅱ)因为三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BCC1B1为菱形,故B1C⊥BC1.……9分又B1C⊥AB,且AB,BC1为平面ABC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1C⊥平面ABC1.而平面DEF∥平面ABC1,所以B1C⊥平面DEF,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考点】1、线面平行;2、面面平行;3、线面垂直;4、三角形中位线.【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得线线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构造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是最常用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10.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C.【解析】A:或者,异面,故A错误;B: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错误;C:正确;D:或,故D错误,故选C.【考点】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1.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且,则C.若,,则D.若,,且,则【答案】D【解析】A.若,,则,错,有可能;B.若,,且,则,错,有可能;C.若,,则,错,有可能,或异面;D.若,,且,则,正确【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2.如图,三角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底面,,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1)证明:平面平面;(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底面,可得,又,可证的平面,问题得证;(2)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容易作出平面的垂线,即得斜线的射影,找出角,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线面角的正弦.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底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过点作,连结.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又∵,∴,,∴.即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空间垂直关系的应用和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点晴】证明面面垂直只能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就得证明线线垂直,结合题中已知的垂直条件,分析容易找到哪个平面的垂线,逐步完成证明,组织步骤时一定要思路条理;对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遵循作—证(指)—求—答的解题步骤,应当结合条件和前面证明的结论找到平面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有了平面的垂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过直线上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即为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射影,找到线面角后解直角三角形得解.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S-ABC,其中D为AC中点,且SD垂直平面ABC,BD垂直AC,则球心在SD上,设球半径为R,则外接球表面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2.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14.已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点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球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过作球的截面,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半径最小,所以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有最小值.设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为,在中,,所以.在中,,所以,所以截面面积为【考点】1、多面体的外接球;2、球的截面圆性质.【方法点睛】“切”“接”问题的处理规律:①“切”的处理:解决与球的内切问题主要是指球内切多面体与旋转体,解答时首先要找准切点,通过作截面来解决;②“接”的处理:把一个多面体的几个顶点放在球面上即为球的外接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15.(2015•金家庄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BCDE的边长为a,已知AB=BC,将△ABE沿BE边折起,折起后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与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②AB∥CE;③VB﹣ACE的体积是a2;④平面ABC⊥平面ADC;⑤直线EA与平面ADB所成角为30°.其中正确的有.(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⑤【解析】①由于BC∥DE,则∠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②AB和CE是异面直线;③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VB ﹣ACE的体积;④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⑤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AB=BC,AE=a,AD⊥平面BCDE,AD=a,AC= a①由于BC∥DE,∴∠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AB=a,BC=a,AC=a,∴BC⊥AC,∴tan∠ABC=,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AB与CE是异面直线,故②错误.③VB﹣ACE的体积是S△BCE×AD=×a3=,故③正确;(4)∵AD⊥平面BCDE,BC⊂平面BCDE,∴AD⊥BC,∵BC⊥CD,AD∩CD=D,∴BC⊥平面ADC,∵B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⑤连接CE交BD于F,则EF⊥BD,∵平面ABD⊥平面BDE,∴EF⊥平面ABD,连接F,则∠EAF为直线AE与平面ABD所成角,在△AFE中,EF=,AE=a,∴sin∠EAF==,则∠EAF=30°,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④⑤【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答案】.【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所以.【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1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三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把三棱柱补成底面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以为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所以该球的表面积是;故填.【考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8.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可以是下列几何体中的()①三棱台,②四棱台,③五棱台,④圆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规则可知,该几何体可能为四棱台或圆台,故选D.【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只是给出了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从而可得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四棱台或圆台.19.在直三棱柱中,,,且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设.(1) 求的值;(2) 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 (2)【解析】(1)由BC ∥B 1C 1可得∠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从而∠A 1BC =60°,再由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已知可得,即可求得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的面积, 又可得平面,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得.试题解析:(1)∵BC ∥B 1C 1,∴∠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即∠A 1BC =60°,又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 ∴;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 即:, △的面积,又平面,所以,所以.【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20. 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棱,,两两垂直,长度分别为1,2,2.若(),且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1)求的值;(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解析】(1)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列出关于的方程可求;(2)设岀平面的法向量为,根据,进而得到,从而求出,向量的坐标可以求出,从而可根据向量夹角余弦的公式求出,从而得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试题解析:(1)依题意,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从而,则由,解得(舍去)或. (2)易得,,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且,所以,不妨取,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易得,故,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 1、空间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2、利用向量求直线和平面说成角的正弦.2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分别是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的寻找与证明,往往需结合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得(2)证明面面垂直,一般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先由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得,再由平面得,即,从而得平面试题解析:(1)设,连结,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因为平面,平面所以,由(1)同理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方法二)连结,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1),所以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垂直判定定理2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因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有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下面为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体的一半、上面是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体的一半,所以体积为,故选A.【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圆柱及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23.已知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球的球面上,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的中点为的外心,连接,则,又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以平面,上的每一点到距离相等,因此正三角形的中心即是外接球球心,其半径也是外接球半径,所以球半径,求体积为,故选C.【考点】1、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2、面面垂直及球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面面垂直及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求法,属于难题.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为三棱的长);②若面(),则(为外接圆半径);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本题是根据方法④直接找出球心并求出半径进而得到求体积的.24.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设与交于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证明线线垂直,本题中,由于是中点,因此有,而与垂直,从而与平面垂直,结论得证;(2)要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虑三棱锥,的面积易求(为面积的一半),另外由(1)的结论,此三棱锥以为底时,是高,体积易求,从而所求距离易得.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又,平面,故,又为正方形,故故,故(2)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交线为,又,故,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故为的中点,又,故为三棱锥的高又故,又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考点】线面垂直的判断,点到平面的距离.2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给定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正方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红线部分,是一个棱长为的正四面体,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面积.2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答案】80,40【解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Ⅰ)求证:平面;(Ⅱ)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Ⅲ)存在,.【解析】(Ⅰ)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B⊥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可求出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假设存在,根据A,P,M三点共线,设,根据BM∥平面PCD,即(为平面PCD的法向量),求出的值,从而求出的值.试题解析:(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所以.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Ⅲ)设是棱上一点,则存在使得.因此点.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当且仅当,即,解得.所以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考点】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2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平面,,点分别为和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求三棱锥的表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线面平行,一般先证线线平行,考虑到,是中点,因此取的中点,可证得且,从而得平行四边形,因此有,最终得线面平行;(2)要求三棱锥的表面积,必须求得它的各个面的面积,由平面,得,三角形和的面积可求,由题设又可证,这样就有,另两个面的面积又可求得.试题解析:(1)证明:作FM∥CD交PC于M.∵点F为PD中点,∴.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直线AF平面PEC.(2)连结可知,,由此;;;;因此三棱锥的表面积.【考点】线面平行的判断,多面体的表面积.30.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在线段上,且,为线段上的动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A.1B.C.D.与点的位置有关【答案】B【解析】由于是定值,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因此点平面的距离是.所以三棱锥的体积,应选B.【考点】三棱锥体积的运算.31.如图,在多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是矩形,且平面平面,,和分别是和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求证;(2)借助题设条件及转化化归的思想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证明:设,连接,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则到平面的距离为的一半,又因为,所以,所以.【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棱锥公式的运用.32.如图,在三棱柱中,,,,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依题意有,,故平面.根据分析有,故平面;(2)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得余弦值为.试题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由题意得:平面,所以.因为,所以,,故平面.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从而且,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故,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作,且,连结.由,,得,由,,得与全等.由,得,因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得,,由余弦定理得.方法二: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因此,,,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可取.由,即,可取,于是.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钝角,故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从左往右为半个圆锥,一个圆柱,一个半圆,故体积为.【考点】三视图.34.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为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两点),平面与平面交于.(1)证明:;(2)证明:平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要证线线垂直,一般可证线面垂直,观察题中垂直条件,平面,则有,题中又有,从而有平面,因此结论得证;(2)要证线面平行,就是要证线线平行,直线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因此要得平行,就要有线面平行,而这由可得平面,从而,结论得证.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2)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与平面交于,所以,因为,所以,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名师】证明线面(面面)平行(垂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立体几何基础题题目: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三个维度的乘积来计算,即体积V = a × b × c。
答案:V = abc。
试题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目: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 0, 0),点B(0, 1, 0),点C(0, 0,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向量叉乘来求解。
设向量AB = (-1, 1, 0),向量AC = (-1, 0, 1),向量AB与向量AC 的叉乘结果为向量AB × AC = (1, -1, 1)。
该向量的模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倍。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试题三: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锥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1/3)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1/3)πr²h。
试题四: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目: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求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4πR²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4/3)πR³来计算。
答案:球体的表面积A = 4πR²,球体的体积V = (4/3)πR³。
试题五:旋转体的体积题目: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体积。
解析: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πr²h。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几何体的计算涉及体积、面积和表面积等概念,这些计算在数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试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专题训练试题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第Ⅰ卷(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第Ⅱ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BAC=θ(0<θ≤),且13、如图,三棱锥A-BCD中,AB AD⊥,AC ADAB=AC=A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的最大值为______.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BCC1B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的位置有关,与点F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E,F分别是棱CD、C1D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的一个端点M在线段EF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在底面A1B1C1D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1D1-B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1,N BC⊥;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对角线BD1的一个平面交AA1于点E,交CC1于F,①四边形BFD1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1E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1E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1E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2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与过A1、D、C1的平面交于点M,则=______.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28分)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26、如图,设三棱锥S-ABC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1)求证:S-ABC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求S-ABC的全面积.27、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2+HF2等于多少?(2)若AC与BD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等于多少?28、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SA、SB、S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 为S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BC的垂心;(2)O在△ABC内;(3)设SO=h,则++=.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如图,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1C1,则N点的轨迹为( )若MN AA.线段B.圆的一部分C.椭圆的一部分D.双曲线的一部分答案:A解析:解: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M为BC的中点,点N在四边形CDD1C1及其内部运动;如图所示,取CD、C1D1的中点Q、P,连接PQ,⊥1C1;当点N在线段PQ上时,MN A因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D1,连接B1D1,交A1C1于点O,∴B1D1A取B1C1的中点E,连接PE,则PE B∥1D1,⊥1C1;∴PE A∥1,又CC1⊥平面A1B1C1D1,PQ CC∴PQ⊥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1C1;∴PQ A且PQ∩PE=P,∴A1C1⊥平面PQME,PQ⊂平面PQME,⊥;∴A1C1PQ∴N点的轨迹为线段PQ.故选:A.2、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过点A作平面A1BD的垂线,垂足为H,则以下命题中,错误的是( )A.点H是△A1BD的垂心B.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0C.AH的延长线经过点C1D.直线AH与BB1的成角为450答案:D解析:解:由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得A-A1BD是一个正三棱锥,因此A点在平面A1BD上的射影H是三角形A1BD的中心,故A正确;⊥1B,又CD1A∥1B,可得直线AH与CD1的成角为90°,故B正确;∵AH⊥面A1BD,∴AH A连接AC1,由三垂线定理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C1⊥面A1DB,再由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可得AH与AC1重合,可得C正确;直线AH与BB1所成的角,即为AH与AA1所成的角,设为θ,由正方体棱长为1,可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从而求得AH=,则cos,∴D错误.故选:D.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为线段AD1上一动点,点Q为底面ABCD内(含边界)一动点,M为PQ的中点,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该几何体为( )A.棱柱B.棱锥C.棱台D.球答案:A解析:解:∵Q点不能超过边界,若P点与A点重合,设AB中点E、AD中点F,移动Q点,则此时M点的轨迹为:以AE、AF为邻边的正方形;下面把P点从A点向上沿线段AD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得M点轨迹为正方形,…,最后当P点与D1点重合时,得到最后一个正方形,故所得几何体为棱柱,故选: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解析:解:棱柱的定义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相邻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有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柱;可以判断A正确;B不正确,例如正六棱柱的相对侧面;C 不正确,只有直棱柱满足C的条件;D不正确,例如长方体.故选A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不可能是(1)钝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菱形;(4)正五边形;(5)正六边形.下述选项正确的是( )A.(1)(2)(5)B.(1)(2)(4)C.(2)(3)(4)D.(3)(4)(5)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ABC,OA=a,OB=b,OC=c,AC2=a2+c2,AB2=a2+b2,BC2=b2+c2∠=>0,∴cos CAB=∴∠CAB为锐角,同理∠ACB与∠ABC也为锐角,即△ABC为锐角三角形;如右图,取相对棱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正方体有六个面,用平面去截正方体时最多与六个面相交得六边形,如图为正六边形;经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去切就可得到5边形.但此时不可能是正五边形.故不可能是(1)(2)(4).故选:B.6、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 BEB.A1C⊥平面AEF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答案:D解析:解:∵AC⊥平面BB1D1D,又BE⊂平面BB1D1D,⊥.故A正确.∴AC BE∵EF垂直于直线AB1,AD1,∴A1C⊥平面AEF.故B正确.C中由于点B到直线B1D1的距离不变,故△BEF的面积为定值.又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故V A-BEF为定值.C正确当点E在D1处,F为D1B1的中点时,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FBC1,当E在上底面的中心时,F在C1的位置,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是∠EAA1显然两个角不相等,D不正确.故选D.7.已知一个正六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边长为2,则它的侧棱长为( )A.4B.C.D.2答案:A解析:解:由于正六棱锥可知底面是六个正三角形组成,∴底面积S=6×=6,∴体积V==12,∴h=,夺直角三角形SOB中,侧棱长为SB=.故选A.8.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A.2B.C.2D.2答案:C解析:解:如图PO⊥底面ABCD,连接OA,取AD的中点E,连接OE,PE,则PE为斜高.∠PAO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且为45°,在直角△PAO中,PO=2,AO=2,PA=4,在直角△AEO中,AE=2,故在直角△PEA中,PE==2.故选C.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D1O∥平面A1BC1B.D1O⊥平面AMCC.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D.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答案:D解析:解:如图,∥,连接B1D1,交A1C1于N,则可证明OD1BN由OD1⊄面A1BC1,BN⊂面A1BC1,可得D1O∥面A1BC1,A正确;⊥,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OD1AC设正方体棱长为2,可求得OM2=3,,,⊥,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D1O⊥平面AMC,B正确;则,有OD1OM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相等得到△A1BC1为正三角形,即∠A1C1B=60°,∴异面直线BC1与AC所成的角等于60°,C正确;设点B到平面AMC的距离为d,正方体的棱长为2a,则,,由V B-AMC=V A-BCM,得,即,解得:d=,D错误.故选:D.10.如图,E为正方体的棱AA1的中点,F为棱AB上的一点,且∠C1EF=90°,则AF:FB=()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由题意可知C1E==3,∠C1EF=90°,所以设AF=x,12+x2+C1E2=22+22+(2-x)2,解得:x=,所以AF:FB=:=1:3;故选:C.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G是BC上一点,使⊥,则∠D1NG=______.C1N MG答案:90°解析:解:连接MN,∵M,N分别是AA1和BB1的中点,∥1D1,由正方体的几何特征可得MN 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D1C1⊥平面B1C1CB∵C1N⊂平面B1C1CB⊥1N∴D1C1C⊥1N∴MN C⊥,MN∩MG=M,MD1,MG⊂平面MNG又∵C1N MG∴C1N⊥平面MNG又∵NG⊂平面MNG⊥∴C1N NG故∠D1NG=90°故答案为:90°12、已知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不含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A1C⊥平面B1EF;②△B1EF在侧面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1B1C1D1内总存在与平面B1EF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1EF与平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位置有关,与点F位置无关;⑤当E,F分别为中点时,平面B1EF与棱AD交于点P,则三棱锥P-DEF的体积为.答案:②③⑤解析:解:对于①A1C⊥平面B1EF,不一定成立,因为A1C⊥平面AC1D,而两个平面面B1EF与面AC1D不一定平行.对于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 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此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因为其投影三角形的一边是棱BB 1,而E 点在面上的投影到此棱BB 1的距离是定值,故正确;对于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此两平面相交,一个面内平行于两个平面的交线一定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此结论正确;对于④平面B 1EF 在平面ABCD 中的射影为△DFB ,面积为定值,但△B 1EF 的面积不定,故不正确;对于⑤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EQ B ∥1F ,故D 1Q=,B 1Q PF ∥,故AP=,所以三棱锥P-DEF 的体积为,故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⑤.13、如图,三棱锥A-BCD 中,AB AD ⊥,AC AD ⊥,∠BAC=θ(0<θ≤),且AB=AC=AD=2,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则EF 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垂足为G,连接GE,解:过F作FG AB⊥,∵AD AB∥,∴G为AB的中点,∴AD FG∴FG=1,AG=1,∵E为AC的中点,∴AE=1,∠BAC=θ,∴EG=∵AD⊥平面ABC,∴FG⊥平面ABC,△中,EF===,在Rt FGE∵0,∴EF≤.故答案是.14、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上截取三棱锥P-ABC,PO为棱锥的高,记,,那么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答案:M=N解析:解:根据平面中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类比得,S ABC△2=S PAB△2+S PBC△2+S PAC△2①,由等体积法得,∴②,①÷②整理得M=N.故答案为:M=N.15.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4,6,过AB的中点E且平行BD,AC的截面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答案:10解析:解:设截面四边形为EFGH,F、G、H分别是BC、CD、DA的中点,∴EF=GH=2,FG=HE=3,∴周长为2×(2+3)=10.故答案为:10.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 AC⊥,EF A⊥1D则EF和BD1的关系是______.答案:平行解析:解:法一:根据图象可知:⊥,AC∩B1C=C,⊥1D,A1D B∥1C,B1C EFEF AC⊥,EF A∥.∴EF⊥面AB1C,而BD1⊥面AB1C,即BD1EF法二:建立以D1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1-xyz,且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就有D1(0,0,0),B(1,1,0),A1(1,0,0),D(0,0,1),A(1,0,1),C(0,1,1)所以=(-1,0,1),=(-1,1,0),=(-1,-1,1)⊥1,所以•=-1+1=0 所以A1D BD⊥1,•=1-1=0 所以AC BD所以BD1与A1D和AC都垂直又∵EF是AC、A1D的公共垂线,∥.∴BD1EF故答案为:平行.17、已知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则线段PQ的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方体AC1的棱长为1,点P是面AA1D1D的中心,点Q是面A1B1C1D1的对角线B1D1上一点,且PQ∥平面AA1B1B,连结AD1,AB1,∴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D1∩A1D=P,P是AD1的中点,∥1,PQ AB∴PQ=AB1==.故答案为:.1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AB上的点.已知下列判断:①A 1C ⊥平面B 1EF ;②△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③在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平面B 1EF 平行的直线;④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与点E 的位置有关,与点F 的位置无关.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②③解析:解:若A 1C ⊥平面B 1EF ,则A 1C B ⊥1F ,由三垂线逆定理知:B 1F A ⊥1B ,又当F 与A 不重合时,B 1F 与A 1B 不垂直,∴①错误;∵E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在CC 1上,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投影是B ,∴△B 1EF 在侧面BCC 1B 1上的正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S=×棱长×棱长为定值.∴②正确;设平面A 1B 1C 1D 1∩平面B 1EF=l ,∵平面A 1B 1C 1D 1内总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与l 平行的直线,与平面B 1EF 平行,∴③正确;设E 与D 重合,F 位置变化,平面B 1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也在变化,∴④错误.故答案为:②③.19、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4,E ,F 分别是棱CD 、C 1D 1的中点,长为2的线段MN 的一个端点M 在线段EF 上运动,另一个端点N 在底面A 1B 1C 1D 1上运动,则线段MN 的中点P 的轨迹(曲面)与二面角D-C 1D 1-B 1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依题意知|FP|=|MN|=1,因此点P的轨迹是以点F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所求几何体的体积是×π×13=.故答案为:.∈1,且AM=BN,有以下四个结论:∈1,N BC2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 AB⊥;①AA1MN∥;②A1C1MN③MN与面A1B1C1D1成0°角;④MN与A1C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③解析:解:当M 为A ,N 为B ,排除②;当M 为B 1,N 为C 1,排除④.作MM′A ⊥1B 1于M′,作NN′B ⊥1C 1于N′,易证|MM′|=|NN′|,MM′NN′∥∴MN M′N′∥,由此知①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21、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过对角线BD 1的一个平面交AA 1于点E ,交CC 1于F ,①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④四边形BFD 1E 点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1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③④解析:解:如图:①由平面BCB 1C 1∥平面ADA 1D 1,并且B 、E 、F 、D 1四点共面,∴ED 1BF ∥,同理可证,FD 1EB ∥,故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若BFD 1E 是正方形,有ED 1BE ⊥,这个与A 1D 1BE ⊥矛盾,故②错误;③由图得,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ABCD ,故③正确;④当点E 和F 分别是对应边的中点时,平面BFD 1E ⊥平面BB 1D 1,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22、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对角线BD 1与过A 1、D 、C 1的平面交于点M ,则=______.答案:2解析:解: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D 1B ⊥平面DA 1C 1,∴D 1M 是三棱锥D 1-A 1DC 1的高.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解得D 1M==.∴=2.故答案为:2.∉,且A,那么k是A的一个“酷元”,23.设A是自然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k2A⊆,且集合M中的两个元素都是“酷元”那么这样的结给定S={0,1,2,3,4,5},设M S合M有______个.答案:5解析:解:∵S={0,1,2,3,4,5},由题意可知:集合M不能含有0,1,也不能同时含有2,4故集合M可以是{2,3}、{2,5}、{3,5}、{3,4}、{4,5},共5个故答案为:524、如图,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SA⊥圆O所在的平面,连接SB、SC、AB、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答案:4解析:解:题题意SA⊥圆O所在的平面,AC为圆O的直径,B为圆周上不与A、C重合的点,可得出AB,BC垂直由此两个关系可以证明出CB垂直于面SAB,由此可得△ADB,△SAC,△ABC,△SBC都是直角三角形故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个故答案为:4.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2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点P为平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PAD为等边三角形,求证:PB AD答案: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解析:证明:如图,连结BD ,取AD 的中点E ,连结PE ,BE ;从而易知△ABD 也是等边三角形,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PE ⊥,AD BE ⊥,又∵PE∩BE=E ;故AD ⊥平面PBE ;故AD PB ⊥.26、如图,设三棱锥S-ABC 的三个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是60°,又∠BAC=60°,且SA BC ⊥.(1)求证:S-ABC 为正三棱锥;(2)已知SA=a ,求S-ABC 的全面积.答案:(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解析:(1)证明:正棱锥的定义中,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作三棱锥S-ABC 的高SO ,O 为垂足,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D .因为SA BC ⊥,所以AD BC ⊥.又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从而O 为△ABC 的外心,OD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 .又∠BAC=60°,故△ABC 为正三角形,且O 为其中心.所以S-ABC 为正三棱锥.(2)解:在Rt SAO △中,由于SA=a ,∠SAO=60°,所以SO=a ,AO=a .因O 为重心,所以AD=AO=a ,BC=2BD=2ADcot60°=a ,OD=AD=a .在Rt SOD △中,SD 2=SO 2+OD 2=(a )2+(a )2=,则SD=a .于是,(S S-ABC )全=•(a )2sin60°+3••a•a=a 2.27、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1)若BD=2,AC=6,则EG 2+HF 2等于多少?(2)若AC 与BD 成30°的角,且AC=6,BD=4,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等于多少?答案:解:(1)∵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边上的中点,∴EH BD ∥,且EH=BD ;FG BD ∥,且FG=BD ;∴EH FG ∥,且EH=F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 和△HFG 中,由余弦定理得,EG 2=EF 2+FG 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 ∠,HF 2=HG 2+FG 2-2HG•FG•cos FGH∠=32+12-2×3×1×cos (π-EFG ∠)=10+6cos EFG ∠,∴EG 2+HF 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解析:解:(1)∵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四边上的中点,∥,且EH=BD;∴EH BDFG BD∥,且FG=BD;∥,且EH=FG,∴EH F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BD=2,AC=6,∴EH=BD=1,EF=AC=3,在△EFG和△HFG中,由余弦定理得,∠EG2=EF2+FG2-2EF•FG•cos EFG∠=32+12-2×3×1×cos EFG∠,=10-6cos EFG∠HF2=HG2+FG2-2HG•FG•cos FGH∠)=32+12-2×3×1×cos(π-EFG=10+6cos EFG∠,∴EG2+HF2=20;(2)∵AC 与BD 成30°的角,且EF AC ∥,FG BD ∥,∴∠EFG=30°,又AC=6,BD=4,∴EF=AC=3,FG=BD=2;∴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S=EF•FG•sin EFG=3×2×sin30°=3∠.28、已知三棱锥S-ABC 的三条侧棱SA 、SB 、SC 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 、b 、c ,设O 为S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求证:(1)O 为△ABC 的垂心;(2)O 在△ABC 内;(3)设SO=h ,则++=.答案: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解析:证明:(1)∵SA SB ⊥,SA SC ⊥,∴SA ⊥平面SBC ,BC ⊂平面SBC .∴SA BC ⊥.而AD 是S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AD BC ⊥.同理可证AB CF ⊥,AC BE ⊥,故O 为△ABC 的垂心.(2)证明△ABC 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 ,则底面三角形ABC 中,AB=为最大,从而∠ACB 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ACB=∠>0,∴∠ACB 为锐角,△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O 在△ABC 内.(3)SB•SC=BC•SD ,故SD=,=+,又SA•SD=AD•SO ,∴===+=++=.29.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其内有一个球和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相切,求:(1)棱锥的全面积;(2)球的半径R.答案: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解析:解:(1)设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H,由题意知PH=1,边长BC=2,取BC中点E,连接HE、PE,则HE=S全=3×=9⊥于点G,(2)过O作OG PE∽△,且OG=OH=R,则△POG PEH∴,∴R=30、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BD 的中点,问AC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DEF ?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解析: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
2023届高考数学专项练习立体几何解答题最全归纳总结含答案
2023届高考数学专项练习立体几何解答题最全归纳总结【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题型二: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题型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题型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题型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题型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题型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题型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题型九:创新定义【典例例题】题型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例1.如图,P为圆锥的顶点,O为圆锥底面的圆心,圆锥的底面直径AB=4,母线PH=22,M是PB的中点,四边形OBCH为正方形.(1)设平面POH∩平面PBC=l,证明:l∥BC;(2)设D为OH的中点,N是线段CD上的一个点,当MN与平面PAB所成角最大时,求MN的长.例2.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侧面积为162π,线段AB为圆锥底面⊙O的直径,C在线段AB上,且BC=3CA,点D是以BC为直径的圆上一动点;(1)当CD=CO时,证明:平面PAD⊥平面POD(2)当三棱锥P-BCD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PD-A的余弦值.例3.如图,圆锥PO 的母线长为6,△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BC .BC =23,∠ABC =60°.(1)证明:PA ⊥PC ;(2)设点Q 满足OQ =λOP ,其中λ∈0,1 ,且二面角O -QB -C 的大小为60°,求λ的值.例4.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为圆锥底面的圆心,AB 为底面直径,C 为底面圆周上一点,DA =AC =BC =2,四边形DOAE 为矩形,点F 在BC 上,且DF ⎳平面EAC .(1)请判断点F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平面DFO 将多面体DBCAE 分成两部分,求体积较大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例5.如图,在直角△POA 中,PO ⊥OA ,PO =2OA ,将△POA 绕边PO 旋转到△POB 的位置,使∠AOB =90°,得到圆锥的一部分,点C 为AB的中点.(1)求证:PC ⊥AB ;(2)设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φ,求sin φ..例6.如图,四边形ABCD 为圆柱O 1O 2的轴截面,EF 是该圆柱的一条母线,EF =2EA ,G 是AD 的中点.(1)证明:AF ⊥平面EBG ;(2)若BE =3EA ,求二面角E -BG -A 的正弦值.例7.例7.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 (及其内部)以AB 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 是DF的中点.(1)设P 是CE 上的一点,且AP ⊥BE ,求证BP ⊥BE ;(2)当AB =3,AD =2时,求二面角E -AG -C 的大小.例8.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半圆柱的轴截面,E ,F 分别是弧DC ,AB 上的一点,EF ∥AD ,点H 为线段AD 的中点,且AB =AD =4,∠FAB =30°,点G 为线段CE 上一动点.(1)试确定点G 的位置,使DG ⎳平面CFH ,并给予证明;(2)求二面角C -HF -E 的大小.例9.坐落于武汉市江汉区的汉口东正教堂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拜占庭式建筑,象征着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拜占庭建筑创造了将穹顶支承于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呼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主体部分由一圆柱与其上方一半球所构成,如图所示.其中O 是下底面圆心,A ,B ,C 是⊙O 上三点,A 1,B 1,C 1是上底面对应的三点.且A ,O ,C 共线,AC ⊥OB ,C 1E =EC ,B 1F =13FB ,AE 与O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565.(1)若E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233,求⊙O 的半径.(2)在(1)的条件下,已知P 为半球面上的动点,且AP =210,求P 点轨迹在球面上围成的面积.例10.如图,ABCD 为圆柱OO 的轴截面,EF 是圆柱上异于AD ,BC 的母线.(1)证明:BE ⊥平面DEF ;(2)若AB =BC =6,当三棱锥B -DEF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 -DF -E 的正弦值.例11.如图,O1,O分别是圆台上、下底的圆心,AB为圆O的直径,以OB为直径在底面内作圆E,C为圆O的直径AB所对弧的中点,连接BC交圆E于点D,AA1,BB1,CC1为圆台的母线,AB=2A1B1=8.(1)证明;C1D⎳平面OBB1O1;(2)若二面角C1-BC-O为π3,求O1D与平面AC1D所成角的正弦值.例12.某市在滨海文化中心有滨海科技馆,其建筑有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抽象出长方体和圆台组合,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AD=AA1=2,圆台下底圆心O为AB的中点,直径为2,圆与直线AB交于E,F,圆台上底的圆心O1在A1B1上,直径为1.(1)求A1C与平面A1ED所成角的正弦值;(2)圆台上底圆周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FP⊥AC1,若存在,求点P到直线A1B1的距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题型二: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例13.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A-PBC的体积;(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BM⊥AC?若存在,求MCP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4.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且AD=2AB,△PAD是正三角形,CD⊥平面PAD,E、F、G、O分别是PC、PD、BC、AD的中点.(1)求平面EFG与平面AB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2)线段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GM与平面EFG所成角的大小为π6,若存在,求出PMP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15.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1B⊥AC1,AC=AA1=4,BC=2.(1)求证:平面A1ACC1⊥平面ABC;(2)若∠A1AC=60°,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二面角B-A1P-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34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1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D⎳BC,AD⊥CD,且AD=CD,BC=2CD,PA=2AD.(1)证明:AB⊥PC;(2)在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二面角M-AC-D的余弦值为1717,若存在,求BM与PC所成角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7.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点E,F,N分别在边AB,AC,BC上,且AE=AF=BN=4,M 为BC边的中点,AM交EF于点O,沿EF将三角形AEF折到DEF的位置,使DM=15.(1)证明:平面DEF⊥平面BEFC;(2)试探究在线段DM上是否存在点P,使二面角P-EN-B的大小为60°?若存在,求出DPP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8.图1是直角梯形ABCD ,AB ⎳CD ,∠D =90∘,AB =2,DC =3,AD =3,CE =2ED ,以BE 为折痕将△BCE 折起,使点C 到达C 1的位置,且AC 1=6,如图2.(1)求证:平面BC 1E ⊥平面ABED ;(2)在棱DC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C 1到平面PBE 的距离为62?若存在,求出二面角P -BE -A 的大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19.如图所示,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棱A 1A ⊥底面ABCD ,AB ⊥AC ,AB =1,AC =AA 1=2,AD =CD =5,E 为棱AA 1上的点,且AE =12.(1)求证:BE ⊥平面ACB 1;(2)求二面角D 1-AC -B 1的余弦值;(3)在棱A 1B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直线DF ∥平面ACB 1?若存在,求A 1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0.如图,在五面体ABCDE中,已知AC⊥BD,AC⊥BC,ED⎳AC,且AC=BC=2ED=2,DC=DB =3.(1)求证:平面ABE⊥与平面ABC;(2)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平面AEF与平面ABE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等于54343,若存在,求BFBC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题型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例21.如图1,在边上为4的菱形ABCD中,∠DAB=60°,点M,N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AC∩BD=O1,AC∩MN=G.沿MN将△CMN翻折到△PMN的位置,连接PA,PB,PD,得到如图2所示的五棱锥P -ABMND.(1)在翻折过程中是否总有平面PBD⊥平面PAG?证明你的结论;(2)当四棱锥P-MNDB体积最大时,求直线PB和平面MNDB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2)的条件下,在线段PA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二面角Q-MN-P余弦值的绝对值为1010若存在,试确定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AD中,∠A=90°,AD=8,AB=3,B、C分别是PA、PD上的点,且AD⎳BC,M、N分别为BP、CD的中点,现将△BCP沿BC折起,得到四棱锥P-ABCD,连接MN.(1)证明:MN⎳平面PAD;(2)在翻折的过程中,当PA=4时,求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例23.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PDCB中,PD∥BC,BA⊥PD,PA=AB=BC=2,AD=1.将△PAB沿BA 翻折到△SAB的位置,使得平面SAB⊥平面ABCD,如图2所示.(1)设平面SDC与平面SAB的交线为l,求证:BC⊥l;(2)点Q在线段SC上(点Q不与端点重合),平面QBD与平面BCD夹角的余弦值为66,求线段BQ的长.例24.如图,在平面五边形PABCD 中,△PAD 为正三角形,AD ∥BC ,∠DAB =90°且AD =AB =2BC =2.将△PAD 沿AD 翻折成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使得PC =7.F ,Q 分别为AB ,CE 的中点.(1)求证:FQ ∥平面PAD ;(2)若DE PE=12,求平面EFC 与平面PAD 夹角的余弦值.例2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3,AD =2,∠A =60°,E ,F 分别为线段AB ,CD 上的点,且BE =2AE ,DF =FC ,现将△ADE 沿DE 翻折至△A 1DE 的位置,连接A 1B ,A 1C .(1)若点G 为线段A 1B 上一点,且A 1G =3GB ,求证:FG ⎳平面A 1DE ;(2)当三棱锥C -A 1DE 的体积达到最大时,求二面角B -A 1C -D 的正弦值.例26.如图1,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ABEF是等腰梯形,AB=BE=12EF,现将正方形ABCD沿AB翻折,使CD与C D 重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其中D E=4.(1)证明:AF⊥平面AD E;(2)求二面角D -AE-C 的余弦值.例2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BC=2,AD=4,现将△ABC所在平面沿对角线AC翻折,使点B翻折至点E,且成直二面角E-AC-D.(1)证明:平面EDC⊥平面EAC;(2)若直线DE与平面E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求二面角D-EA-C的余弦值.例28.如图1,在△ABC 中,∠ACB =90°,DE 是△ABC 的中位线,沿DE 将△ADE 进行翻折,使得△ACE 是等边三角形(如图2),记AB 的中点为F .(1)证明:DF ⊥平面ABC .(2)若AE =2,二面角D -AC -E 为π6,求直线AB 与平面ACD 所成角的正弦值.题型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例29.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O 为其中心,点E 为侧棱PD 的中点.(1)作出过O 、P 两点且与AE 平行的四棱锥截面(在答题卡上作出该截面与四棱锥表面的交线,并写出简要作图过程);记该截面与棱CD 的交点为M ,求出比值DM MC (直接写出答案);(2)若四棱锥的侧棱与底面边长均相等,求A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30..如图,已知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平面MNGH与直线PB和直线AC平行,点E为PD的中点,点F在CD上,且DF:FC=1:2.(1)求证:四边形MNGH是平行四边形;(2)求作过EF作四棱锥P-ABCD的截面,使PB与截面平行(写出作图过程,不要求证明).截面的定义: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平面与几何体的表面的交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例3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B1C1的中点,F,G分别是棱CC1,BC上的动点(不与顶点重合).(1)作出平面A1DG与平面CBB1C1的交线(要求写出作图过程),并证明:若平面A1DG⎳平面D1EF,则EF⎳A1D;(2)若G为棱BC的中点,是否存在F,使平面D1EF⊥平面DGF,若存在,求出CF的所有可能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2.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B1C1的中点,F,G分别是棱CC1,BC上的动点(不与顶点重合).(1)作出平面A1DG与平面CBB1C1的交线(要求写出作图过程),并证明:若平面A1DG⎳平面D1EF,则EF⎳A1D;(2)若F,G均为其所在棱的中点,求点G到平面D1EF的距离.例33.如图多面体ABCDEF中,面FAB⊥面ABCD,△FAB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BC,且EF=32BC=3,H,G分别为CE,CD的中点.(1)求二面角C-FH-G的余弦值;(2)作平面FHG与平面ABCD的交线,记该交线与直线AB交点为P,写出APAB的值(不需要说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例34.如图,已知多面体EABCDF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A⊥底面ABCD,FD⎳EA,且FD =12EA=1.(1)求多面体EABCDF的体积;(2)记线段BC的中点为K,在平面ABCD内过点K作一条直线与平面ECF平行,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但不要求证明.例35.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2π3.AC∩BD=O,且PO⊥平面ABCD,PO=3,点F,G分别是线段PB.PD上的中点,E在PA上.且PA=3PE.(Ⅰ)求证:BD⎳平面EFG;(Ⅱ)求直线AB与平面EFG的成角的正弦值;(Ⅲ)请画出平面EFG与四棱锥的表面的交线,并写出作图的步骤.题型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例36.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1)证明:AA1⎳MN,且平面A1AMN⊥平面EB1C1F;(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AMN所成角的正弦值.例37.如图,在锥体P-ABCD中,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DAB=60°,PA=PD=2,PB=2,E,F 分别是BC,PC的中点(1)证明:AD⊥平面DEF(2)求二面角P-AD-B的余弦值.例38.如图,AEC 是半径为a 的半圆,AC 为直径,点E 为AC的中点,点B 和点C 为线段AD 的三等分点,平面AEC 外一点F 满足FB =FD =5a ,EF =6a .(1)证明:EB ⊥FD ;(2)已知点Q ,R 为线段FE ,FB 上的点,FQ =23FE ,FR =23FB ,求平面BED 与平面RQ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例39.《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九章算术》中将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已知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1)从三棱锥P -ABC 中选择合适的两条棱填空: BC ⊥ ,则三棱锥P -ABC 为“鳖臑”;(2)如图,已知AD ⊥PB ,垂足为D ,AE ⊥PC ,垂足为E ,∠ABC =90°.(ⅰ)证明:平面ADE ⊥平面PAC ;(ⅱ)设平面ADE 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若PA =23,AC =2,求二面角E -l -C 的大小.例40.已知四面体ABCD,AD=CD,∠ADB=∠CDB=120°,且平面ABD⊥平面BCD.(Ⅰ)求证:BD⊥AC;(Ⅱ)求直线CA与平面ABD所成角的大小.例41.已知四面体ABCD,∠ADB=∠CDB=120°,且平面ABD⊥平面BCD.(Ⅰ)若AD=CD,求证:BD⊥AC;(Ⅱ)求二面角B-CD-A的正切值.题型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例4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ΔABC是等边三角形,∠BAD=∠BCD=90°,点P是AC的中点,连接BP,DP(1)证明:平面ACD⊥平面BDP;(2)若BD=6,cos∠BPD=-33,求三棱锥A-BCD的体积.例43.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ΔABC是等边三角形,∠BAD=∠BCD=90°,点P是AC的中点,连接BP,DP.(1)证明:平面ACD⊥平面BDP;(2)若BD=6,且二面角A-BD-C为120°,求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例44.如图,四棱锥F-ABCD中,底面ABCD为边长是2的正方形,E,G分别是CD、AF的中点,AF=4,∠FAE=∠BAE,且二面角F-AE-B的大小为90°.(1)求证:AE⊥BG;(2)求二面角B-AF-E的余弦值.例45.如图,四棱锥E-ABCD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DAE=∠BAE=45°,∠DAB=60°.(Ⅰ)证明:平面ADE⊥平面ABE;(Ⅱ)当直线DE与平面ABE所成的角为30°时,求平面DCE与平面ABE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例46.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D=∠CBD=60°,AB=BC=2,(1)求证:AC⊥BD;(2)若平面ABD⊥平面CBD,且BD=52,求二面角C-AD-B的余弦值.题型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例47.如图:长为3的线段PQ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垂直相交于其中心O(PO>OQ).(1)若二面角P-AB-Q的正切值为-3,试确定O在线段PQ的位置;(2)在(1)的前提下,以P,A,B,C,D,Q为顶点的几何体PABCDQ是否存在内切球?若存在,试确定其内切球心的具体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48.在四棱锥P-ABCD中,E为棱AD的中点,PE⊥平面ABCD,AD⎳BC,∠ADC=90°,ED=BC= 2,EB=3,F为棱PC的中点.(Ⅰ)求证:PA⎳平面BEF;(Ⅱ)若二面角F-BE-C为60°,求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例49.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B=AC=2,侧面BCC1B1为矩形,∠A1AB=2π3,二面角A-BC-A1的正切值为12.(Ⅰ)求侧棱AA1的长;(Ⅱ)侧棱CC1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直线AD与平面A1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3,若存在,判断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5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AC是圆O的一条直径,PA⊥平面ABCD,PA=AC=2,E是PC的中点,∠DAC=∠AOB(1)求证:BE⎳平面PAD;(2)若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为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例51.如图所示,PA⊥平面ABCD,ΔCAB为等边三角形,PA=AB,AC⊥CD,M为AC中点.(Ⅰ)证明:BM⎳平面PCD;(Ⅱ)若PD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2,求二面角C-PD-M的正切值.题型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例52.如图,直线AQ⊥平面α,直线AQ⊥平行四边形ABCD,四棱锥P-ABCD的顶点P在平面α上,AB =7,AD=3,AD⊥DB,AC∩BD=O,OP⎳AQ,AQ=2,M,N分别是AQ与CD的中点.(1)求证:MN⎳平面QBC;(2)求二面角M-CB-Q的余弦值.例53.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1)证明:SD⊥平面SAB(2)求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例54.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ABCD,AD=2,DC=SD=2,点M在侧棱SC上,∠ABM=60°.(Ⅰ)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Ⅱ)求二面角S-AM-B的余弦值.例5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底面ABC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AB⎳CD,∠CDA=90°,CD=2AB=2,AD=3,PA=5,PD=22,点E在棱AD上且AE=1,点F为棱PD的中点.在棱AD上且AE=1,点F位棱PD的中点.(1)证明:平面BEF⊥平面PEC;(2)求二面角A-BF-C的余弦值的大小.例56.如图,在四棱锥A-BCFE中,四边形EFCB为梯形,EF⎳BC,且EF=34BC,Δ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顶点F在AC上的射影为点G,且FG=3,CF=212,BF=52.(1)证明:平面F GB⊥平面ABC;(2)求二面角E-AB-F的余弦值.例57.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是等边三角形,BC的中点为O,A1O⊥底面ABC,AA1与底面ABC所成的角为π3,点D在棱AA1上,且AD=32,AB=2.(1)求证:OD⊥平面BB1C1C;(2)求二面角B-B1C-A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例58.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成二面角D1-AE-B,其中E为CD的中点,已知AB+2,BC=1.BD1 =CD1,F1为D1B的中点.(1)求证:CF⎳平面AD1E;(2)求AF与平面BD1E所成角的正弦值.题型九:创新定义例59.蜂房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建筑”之一,如图1所示.蜂房结构是由正六棱柱截去三个相等的三棱锥H-ABC,J-CDE,K-EFA,再分别以AC,CE,EA为轴将△ACH,△CEJ,△EAK分别向上翻转180°,使H,J,K三点重合为点S所围成的曲顶多面体(下底面开口),如图2所示.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可用曲率来刻画,定义其度量值等于蜂房顶端三个菱形的各个顶点的曲率之和,而每一顶点的曲率规定等于2π减去蜂房多面体在该点的各个面角之和(多面体的面角是多面体的面的内角,用弧度制表示).例如: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有3个面角,每个面角是π3,所以正四面体在各顶点的曲率为2π-3×π3=π.(1)求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2)若正六棱柱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设BH=x(i)用x表示蜂房(图2右侧多面体)的表面积S(x);(ii)当蜂房表面积最小时,求其顶点S的曲率的余弦值.例60.类比于二维平面中的余弦定理,有三维空间中的三面角余弦定理;如图1,由射线PA,PB,PC构成的三面角P-ABC,∠APC=α,∠BPC=β,∠APB=γ,二面角A-PC-B的大小为θ,则cosγ=cosαcosβ+sinαsinβcosθ.时,证明以上三面角余弦定理;(1)当α、β∈0,π2(2)如图2,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A1C1C⊥平面ABCD,∠A1AC=60°,∠BAC=45°,①求∠A1AB的余弦值;②在直线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P⎳平面DA1C1?若存在,求出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61.(1)如图,对于任一给定的四面体A1A2A3A4,找出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α1,α2,α3,α4,使得A i ∈αi i=1,2,3,4,且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都相等;(2)给定依次排列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平面α1,α2,α3,α4,其中每相邻两个平面间的距离为1,若一个正四面体A1A2A3A4的四个顶点满足:A i∈αi i=1,2,3,4,求该正四面体A1A2A3A4的体积.例62.已知a =(x 1,y 1,z 1),b =(x 2,y 2,z 2),c =(x 3,y 3,z 3),定义一种运算:(a ×b )⋅c =x 1y 2z 3+x 2y 3z 1+x 3y 1z 2-x 1y 3z 2-x 2y 1z 3-x 3y 2z 1,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AB =(2,-1,4),AD =(4,2,0),AP =(-1,2,1)(1)试计算(AB ×AD )⋅AP 的绝对值的值,并求证PA ⊥面ABCD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说明(AB ×AD )⋅AP 的绝对值的值与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关系,并由此猜想向量这一运算(AB ×AD )⋅AP 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立体几何解答题最全归纳总结【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题型二: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题型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题型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题型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题型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题型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题型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题型九:创新定义【典例例题】题型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例1.如图,P 为圆锥的顶点,O 为圆锥底面的圆心,圆锥的底面直径AB =4,母线PH =22,M 是PB 的中点,四边形OBCH 为正方形.(1)设平面POH ∩平面PBC =l ,证明:l ∥BC ;(2)设D 为OH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的一个点,当MN 与平面PAB所成角最大时,求MN 的长.【解析】(1)因为四边形OBCH 为正方形,∴BC ∥OH ,∵BC ⊄平面POH ,OH ⊂平面POH ,∴BC ∥平面POH .∵BC ⊂平面PBC ,平面POH ∩平面PBC =l ,∴l ∥BC .(2)∵圆锥的母线长为22,AB =4,∴OB =2,OP =2,以O 为原点,OP 所在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2 ,B 0,2,0 ,D 1,0,0 C 2,2,0 ,M 0,1,1 ,设DN =λDC =λ,2λ,0 0≤λ≤1 ,ON =OD +DN =1+λ,2λ,0 ,MN =ON -OM =1+λ,2λ-1,-1 ,OD =1,0,0 为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设MN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1+λ,2λ-1,-1 ⋅1,0,0 1+λ 2+2λ-1 2+1 =1+λ5λ2-2λ+3,令1+λ=t ∈1,2 ,则sin θ=t 5t 2-12t +10=15-12t +101t 2=1101t -35 2+75所以当1t =35时,即λ=23时,sin θ最大,亦θ最大,此时MN =53,13,-1 ,所以MN =MN =53 2+13 2+-1 2=353.例2.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侧面积为162π,线段AB 为圆锥底面⊙O 的直径,C 在线段AB 上,且BC =3CA ,点D 是以BC 为直径的圆上一动点;(1)当CD =CO 时,证明:平面PAD ⊥平面POD(2)当三棱锥P -BCD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 -PD -A 的余弦值.【解析】(1)∵PO 垂直于圆锥的底面,∴PO ⊥AD ,当CD =CO 时,CD =OC =AC ,∴AD ⊥OD ,又OD ∩PO =O ,∴AD ⊥平面POD ,又AD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POD ;(2)由题可知OA =OB =4,4π⋅PB =162π,∴PB =42,∴PO =4,当三棱锥P -BCD 的体积最大时,△DBC 的面积最大,此时D 为BC的中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4,0),B (0,4,0),P (0,0,4),D 3,1,0 ,∴BP =0,-4,4 ,PD =3,1,-4 ,AP =(0,4,4),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n 1 =(a ,b ,c ),则n 1 ⋅AP =0n 1 ⋅PD =0 ,即4b +4c =03a +b -4c =0,令a =5,则b =-3,c =3,∴n 1 =(5,-3,3),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n 2 =x ,y ,z ,则n 2 ⋅BP =0n 2 ⋅PD =0 ,即-4y +4z =03x +y -4z =0,令x =1,则y =1,z =1,∴n 2 =1,1,1 ,则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 =5-3+33×52+-3 2+32=5129129,∴二面角B -PD -A 的余弦值为-5129129.例3.如图,圆锥PO 的母线长为6,△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平面PAC ⊥平面PBC .BC =23,∠ABC =60°.(1)证明:PA ⊥PC ;(2)设点Q 满足OQ =λOP ,其中λ∈0,1 ,且二面角O -QB -C 的大小为60°,求λ的值.【解析】(1)∵PA =PB =PC =6,BC =23,PB 2+PC 2=BC 2,∴PB ⊥PC∵平面PAC ⊥平面PBC 且平面PAC ∩平面PBC =PC ,PB ⊂平面PBC ,PB ⊥PC ,∴PB ⊥平面PAC ,又PA ⊂平面PAC ,∴PB ⊥PA ,∴AB =PA 2+PB 2=23,∴∠ABC =60°,∴△ABC 是正三角形,AC =23,∵PA 2+PC 2=AC 2∴PA ⊥PC ;(2)在平面ABC 内作OM ⊥OB 交BC 于M ,以O 为坐标原点,OM ,OB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易知OB =OC =2,OP =PB 2-OB 2=2,所以B 2,0,0 ,P 0,0,2 ,C -1,3,0 ,Q 0,0,2λ ,QB =2,0,-2λ ,BC =-3,3,0 ,设平面OBC 的法向量n 1 =x ,y ,z ,依题意n 1 ⋅QB =0n 1 ⋅CB =0 ,即2x -2λz =0-3x +3y =0 ,不妨令y =3λ,得n 1 =λ,3λ,2 ,易知平面OQB 的法向量n 2 =0,1,0 ,由λ∈0,1 可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cos60°,即3λλ2+(3λ)2+2 2=12,解得λ=12例4.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为圆锥底面的圆心,AB 为底面直径,C 为底面圆周上一点,DA =AC =BC =2,四边形DOAE 为矩形,点F 在BC 上,且DF ⎳平面EAC .(1)请判断点F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平面DFO 将多面体DBCAE 分成两部分,求体积较大部分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点F 是BC 的中点,取BC 的中点F ,连接OF ,DF ,因为O 为AB 的中点,所以OF ⎳AC ,又AC ⊂平面AEC ,OF ⊄平面AEC ,所以OF ⎳平面AEC ,由四边形DOAE 为矩形,所以DO ⎳AE ,又AE ⊂平面AEC ,OD ⊄平面AEC ,所以OD ⎳平面AEC ,因为DO ∩OF =O ,DO ,OF ⊂平面DOF ,所以平面DOF ⎳平面AEC ,因为DF ⊂平面DOF ,所以DF ⎳平面AEC ,(2)由(1)知点F 是BC 的中点,因为DA =AC =BC =2,所以AB =AC 2+BC 2=22,所以OA =OC =OB =2,且OC ⊥AB ,所以OD =AD 2-OA 2=2,所以三棱锥D -BOF 的体积V D -BOF =13S △BOF ⋅DO =13×12×2×22×2=26;又三棱锥D -BOC 的体积V D -BOC =13S △BOC ⋅DO =13×12×2×2×2=23,所以四棱锥C -DOAE 的体积V C -DOAE =13S DOAE ×2=13×2 2×2=223,所以几何体DBCAE 的体积V DBCAE =V D -BCO +V C -DOAE =2,所以体积较大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为V DBCAE -V D -BOF =2-26=526;例5.如图,在直角△POA 中,PO ⊥OA ,PO =2OA ,将△POA 绕边PO 旋转到△POB 的位置,使∠AOB =90°,得到圆锥的一部分,点C 为AB 的中点.(1)求证:PC ⊥AB ;(2)设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为φ,求sin φ.【解析】(1)证明:由题意知:PO ⊥OA ,PO ⊥OB ,OA ∩OC =0∴PO ⊥平面AOB ,又∵AB ⊂平面AOB ,所以PO ⊥AB .又点C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PO ∩OC =0,所以AB ⊥平面POC ,又∵PC ⊂平面POC ,所以PC ⊥AB .(2)以O 为原点,OA ,OB ,OP 的方向分别作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OA =2,则A 2,0,0 ,B 0,2,0 ,P 0,0,4 ,C 2,2,0 ,所以AB =-2,2,0 ,AP =-2,0,4 ,PC =2,2,-4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a ,b ,c ,则n ⋅AB =-2a +2b =0,n ⋅AP =-2a +4c =0, 取c =1,则a =b =2可得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2,1 ,所以sin φ=cos n ,PC =n ⋅PC n PC =42-465=210-5 15.例6.如图,四边形ABCD 为圆柱O 1O 2的轴截面,EF 是该圆柱的一条母线,EF =2EA ,G 是AD 的中点.(1)证明:AF ⊥平面EBG ;(2)若BE =3EA ,求二面角E -BG -A 的正弦值.【解析】(1)由已知EF ⊥平面ABE ,BE ⊂平面ABE ,所以EF ⊥BE ,因为AB 是圆O 1的直径,所以AE ⊥BE ,因为AE ∩FE =E ,所以BE ⊥平面AFE ,AF ⊂平面AFE ,故BE ⊥AF ,因为EF =2EA =2AG ,所以EA =2AG ,易知:Rt △AEG ∼Rt △EFA ,所以∠GEA +∠EAF =90°,从而AF ⊥EG ,又BE ∩EG =E ,所以AF ⊥平面EBG .(2)以E 为坐标原点,EA 为x 轴正方向,EA 为单位向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AB =2,BE =3,EF =2,从而A 1,0,0 ,B 0,3,0 ,D 1,0,2 ,F 0,0,2 ,AB =-1,3,0 ,AD =0,0,2 ,设n =x ,y ,z 位平面BGA 的法向量,则{n ⋅AB =0n ⋅AD =0⇒{-x +3y =02z =0⇒{x =3y =1z =0,所以n =3,1,0 ,由(1)知:平面BEG 的法向量为AF =-1,0,2 ,因为cos n ,AF =n ⋅AF n ⋅AF=-12,所以二面角E -BG -A 的正弦值为32.例7.例7.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 (及其内部)以AB 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 是DF的中点.(1)设P 是CE 上的一点,且AP ⊥BE ,求证BP ⊥BE ;(2)当AB =3,AD =2时,求二面角E -AG -C 的大小.【解析】(1)因为AP ⊥BE ,AB ⊥BE ,AB ,AP ⊂平面ABP ,AB ∩AP =A ,所以BE ⊥平面ABP ,又BP ⊂平面ABP ,所以BP ⊥BE .(2)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P ,BA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A (0,0,3),E (2,0,0),G (1,3,3),C (-1,3,0),故AE =(2,0,-3),AG =(1,3,0),CG =(2,0,3).设m =x 1,y 1,z 1 是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由m ·AE =0m ·AG =0 可得2x 1-3z 1=0,x 1+3y 1=0.取z 1=2,可得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m =(3,-3,2).设n =x 2,y 2,z 2 是平面ACG 的一个法向量,由n ·AG =0n ·CG =0,可得x 2+3y 2=0,2x 2+3z 2=0. 取z 2=-2,可得平面ACG 的一个法向量n =(3,-3,-2).所以cos ‹m ,n ›=m ⋅n |m |⋅|n |=12, 因为<m ,n >∈[0,π],故所求的角为60°.例8.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半圆柱的轴截面,E ,F 分别是弧DC ,AB 上的一点,EF ∥AD ,点H 为线段AD 的中点,且AB =AD =4,∠FAB =30°,点G 为线段CE 上一动点.(1)试确定点G 的位置,使DG ⎳平面CFH ,并给予证明;(2)求二面角C -HF -E 的大小.【解析】(1)当点G 为CE 的中点时,DG ∥平面CFH .证明:取CF 得中点M ,连接HM ,MG .∵G ,M 分别为CE 与CF 的中点,∴GM ∥EF ,且GM =12EF =12AD ,又H 为AD 的中点,且AD ∥EF ,AD =EF ,∴GM ∥DH ,GM =DH .四边形GMHD 是平行四边形,∴HM ∥DG又HM ⊂平面CFH ,DG ⊄平面CFH∴DG ∥平面CFH(2)由题意知,AB 是半圆柱底面圆的一条直径,∴AF ⊥BF .∴AF =AB cos30°=23,BF =AB sin30°=2.由EF ∥AD ,AD ⊥底面ABF ,得EF ⊥底面ABF .∴EF ⊥AF ,EF ⊥BF .以点F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F (0,0,0),B (0,2,0),C (0,2,4),H (23,0,2)FH =(23,0,2),FC =(0,2,4)设平面CFH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所以n ⋅FH =23x +2z =0n ⋅FC =2y +4z =0则令z =1则y =-2,x =-33即n =-33,-2,1由BF ⊥AF ,BF ⊥FE ,AF ∩FE =F .得BF ⊥平面EFH ∴平面EFH 的一个法向量为FB =(0,2,0)设二面角C -HF -E 所成的角为θ∈0,π2则cos θ=∣cos ‹n ,FB ›=|n ⋅FB ||n ||FB |=0×-33 +(-2)×2+1×02×13+4+1=32 ∴二面角C -HF -E 所成的角为π6.例9.坐落于武汉市江汉区的汉口东正教堂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拜占庭式建筑,象征着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拜占庭建筑创造了将穹顶支承于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呼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主体部分由一圆柱与其上方一半球所构成,如图所示.其中O 是下底面圆心,A ,B ,C 是⊙O 上三点,A 1,B 1,C 1是上底面对应的三点.且A ,O ,C 共线,AC ⊥OB ,C 1E =EC ,B 1F =13FB ,AE 与O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565.(1)若E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233,求⊙O 的半径.(2)在(1)的条件下,已知P 为半球面上的动点,且AP =210,求P 点轨迹在球面上围成的面积.【解析】(1)如图,取BB 1,CE 上的点N ,M .连接OM ,OF ,FM .过N 作NH ⊥A 1B 于H ,则OM ∥AE ,由题意知cos ∠FOM =36565,设⊙O 的半径为r ,AA 1=h ,由勾股定理知OF =r 2+916h 2,OM =r 2+116h 2,FM =2r 2+14h 2,由余弦定理知cos ∠FOM =OF 2+OM 2-FM 22×OF ×OM.代入解得h =2r ,因为EN ∥BC ,EN ⊄面A 1BC ,所以EN ∥面A 1BC ,故N 到面A 1BC 的距离是233,因为BC ⊥AB ,BC ⊥AA 1,AA 1∩AB =A ,所以BC ⊥面A 1AB ,BC ⊥NH ,因为NH ⊥BC ,NH ⊥A 1B ,A 1B ∩BC =B ,所以NH ⊥面A 1BC ,NH =233,而sin ∠A 1BB 1=NH BN =A 1B 1A 1B ,即233×h 2=2r 2r 2+h 2,解得r =2,h =4,即⊙O 的半径为2.(2)设上底面圆心为O 1,则O 1P =2,O 1O 2与O 1P 的夹角为θ,所以|AP |=|AO 1 +O 1P |=20+4+85cos θ=210,解得cos θ=255,过P 作PO 2⊥AO 1于O 2,则O 2P =O 1P ⋅sin θ=255,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O 2为圆心,以255为半径的圆,因此可作出几何体被面AOA 1所截得到的截面,如图所示.设弧A 1C 1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曲面面积为S 1,弧PP 得到的为S 2,则S 2S 1=1-cos θS 1=12×4πr2 ,因此S 2=2πr 2(1-cos θ)=8π1-255 .因此P 点轨迹在球面上围成的面积为8π1-255.例10.如图,ABCD 为圆柱OO 的轴截面,EF 是圆柱上异于AD ,BC 的母线.(1)证明:BE ⊥平面DEF ;(2)若AB =BC =6,当三棱锥B -DEF 的体积最大时,求二面角B -DF -E 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如图,连接AE ,由题意知AB 为⊙O 的直径,所以AE ⊥BE .因为AD ,EF 是圆柱的母线,所以AD ∥EF 且AD =EF ,所以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E ⎳DF ,所以BE ⊥DF .因为EF 是圆柱的母线,所以EF ⊥平面ABE ,又因为BE ⊂平面ABE ,所以EF ⊥BE .又因为DF ∩EF =F ,DF 、EF ⊂平面DEF ,所以BE ⊥平面DEF .(2)由(1)知BE 是三棱锥B -DEF 底面DEF 上的高,由(1)知EF ⊥AE ,AE ∥DF ,所以EF ⊥DF ,即底面三角形DEF 是直角三角形.设DF =AE =x ,BE =y ,则在Rt △ABE 中有:x 2+y 2=6,所以V B -DEF =13S △DEF ⋅BE =13⋅12x ⋅6⋅y =66xy ≤66⋅x 2+y 22=62,当且仅当x =y =3时等号成立,即点E ,F 分别是AB ,CD的中点时,三棱锥B -DEF 的体积最大,。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集学校:_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 分一.单选题1.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则此正三棱锥的斜高长度为( )A.B.C.D.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G分别为C1D1,AA1,BB1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面积为( )A.1B.C.D.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4、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AC1上一动点,设AP的长度为x,若△PBD的面积为f(x),则f(x)的图象大致是( )A.B.C.D.5、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两点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则△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1B.2C.3D.4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A1B1、BB1、B1C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①FG BD②B1D⊥面EFG;③面EFG∥面ACC1A1;④EF∥面CDD1C1.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垂足为⊥,CH PB7、三棱锥P-ABC,PC⊥面ABC,△PAC是等腰三角形,PA=4,AB BCH,D是PA的中点,则△CDH的面积最大时,CB的长是( )A.B.C.D.8、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其展开图是( )A.B.C.D.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9、如图所示,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并且⊥,AC=m,BD=n,则四 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AC BD10、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给出下列结⊥;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④∠PDA=45°;⑤直线PD与论:①PB AE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1.如图所示,三棱锥M,PA⊥底面ABC,∠ABC=90°,则此三棱锥P-ABC中直角三角形有_ _____个.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等于2,D在AC1上,F为BB1中点,且⊥1,有下述结论FD AC⊥;(1)AC1BC(2)=1;(3)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90°;(4)三棱锥D-ACF的体积为.正确的有______.13.各棱长为a的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4.一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则此截面把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为______.1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C BE②EF∥平面ABCD③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60°④A1点到面BEF的距离为定值⑤三棱柱A-BEF的体积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16、如图,立体图形A-BCD的四个面分别为△ABC、△ACD、△ADB和△BCD,E、F、G分别是线段AB、AC、AD上的点,且满足AE:AB=AF:AC=AG:AD,∽△.求证:△EFG BCD17、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形,AB⊥平面BCD,AB=BC=a,E为BC 的中点,F在棱AC上,且AF=3FC.(1)求三棱锥D-ABC的表面积;(2)求证AC⊥平面DEF;(3)若M为BD的中点,问AC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MN∥平面DEF?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则此正三棱锥的斜高长度为( )A.B.C.D.解析:解:在正三棱锥中,顶点P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O,延长A0到E,则E为BC的中点,连结PE,则PE为正三棱锥的斜高.∵正三棱锥的底边长和高都是2,∴AB=PO=2,即AE=,OE=,∴斜高PE==,故选:D.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G分别为C1D1,AA1,BB1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面积为( )A.1B.C.D.答案:B解:过E点做EH垂直CD于H,连接EH,易得H即为E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连接AH,BH,如下图所示则AH,BH,AB分别为FE,EG,F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又由G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为B,故△ABH即为空间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ABCD上的射影∵S ABH△=S ABCD=故选B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答案:C解析:解: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正四棱柱.故A和B错在有可能是斜棱柱,D错在上下底面有可能不是正方形,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能保证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故选C.4、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对角线AC1上一动点,设AP的长度为x,若△PBD的面积为f(x),则f(x)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A解析: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连接AC交BD于O,连PO,则PO是等腰△PBD的高,故△PBD的面积为f(x)=BD×PO,在三角形PAO中,PO==,∴f(x)=××=,画出其图象,如图所示,对照选项,A正确.故选A.5、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两点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则△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1B.2C.3D.4答案:D解析:证明:∵AB是圆O的直径⊥,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即BC AC又∵PA⊥圆O所在平面,∴△PAC,△PAB是直角三角形.且BC在这个平面内⊥因此BC垂直于平面PAC中两条相交直线,∴PA BC∴BC⊥平面PAC,∴△PBC是直角三角形.从而△PAB,△PAC,△ABC,△PBC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故选D.6、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G 分别是棱A 1B 1、BB 1、B 1C 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①FG BD ⊥;②B 1D ⊥面EFG ;③面EFG ∥面ACC 1A 1;④EF ∥面CDD 1C 1.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和②B .③和④C .①和③D .②和④答案:D 解析:解:如图连接A 1C 1、A 1B 、BC 1、BD 、B 1D ,因为E 、F 、G 分别是棱A 1B 1、BB 1、B 1C 1的中点对于①因为FG BC ∥1,△BDC 1是正三角形,FG BD ⊥,不正确.对于②因为平面A 1C 1B ∥平面EFG ,并且B 1D ⊥平面A 1C 1B ,所以B 1D ⊥面EFG ,正确.③面EFG ∥面ACC 1A 1;显然不正确.④EF ∥平面CDD 1C 1内的D 1C ,所以EF ∥面CDD 1C 1.正确.故选D7、三棱锥P-ABC,PC⊥面ABC,△PAC是等腰三角形,⊥,垂足为H,D是PA的中点,则△CDH的面积最大时,CB的长是(PA=4,AB BC⊥,CH PB)A.B.C.D.答案:D解析:⊥;解:三棱锥P-ABC中,PC⊥面ABC,AB⊂平面ABC,∴PC AB⊥,BC∩PC=C,又AB BC∴AB⊥平面PBC;又CH⊂平面PBC,⊥,∴AB CH⊥,又CH PBPB∩AB=B,∴CH⊥平面PAB,又DH⊂平面PAB,⊥;∴CH DH又△P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A=4,D是PA的中点,∴CD=PA=2,设CH=a,DH=b,则a2+b2=CD2=4,∴4=a2+b2≥2ab,即ab≤1,当且仅当a=b=时,“=”成立,此时△CDH的面积最大;△,设BC=x,在Rt PBC则PB===,∴PC•BC=PB•CH,即2•x=•;解得x=,∴CB的长是.故选:D.8、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其展开图是( )A.B.C.D.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对于A,展开图中的上下两边的正方形的对边中点连线应该呈左右方向显现,故A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B,展开图中最右边的“日”字形正方形的对边中点连线应该是上下方向呈现,且应该在含有圆形的正方形的左边放置,故B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C,展开图中最右边的正方形应该与含有圆形的正方形相邻,故C的图形不符合题意;对于D,沿如图的红线将正方体的侧面剪裁,展开可得如D项图的形状,故D的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评卷人得 分二.填空题(共__小题)9、如图所示,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AC=m,BD=n,则四 边形EFGH的面积为______.并且AC BD答案:解析:⊥,可得四边形解:由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中点,并且AC BDEFGH为矩形,且此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和 ,故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0、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AE;ABC,PA=2AB,给出下列结论:①PB AE④∠PDA=45°;⑤直线PD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答案:①④⑤解析:⊥,解:对于①、由PA⊥平面ABC,AE⊂平面ABC,得PA AE⊥,PA∩AB=A,得AE⊥平面PAB,又PB⊂平面PAB,又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AE AB⊥,①正确;∴AE PB对于②、又平面P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PBC不成立,②错;∥,又AD⊂平面PAD,∴BC∥平面PAD,∴直线BC∥平面对于③、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C ADPAE也不成立,③错;△中,PA=AD=2AB,∴∠PDA=45°,∴④正确;对于④、在Rt PAD∥,∴D到平面PAB的距离即为E到平面PAB的距离,即E到直线PA的对于⑤、由于DE AB距离,即EA,EA=AB,在Rt PAD △中,PA=AD=2AB ,∴PD=2AB ,∴直线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直线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11.如图所示,三棱锥M ,PA ⊥底面ABC ,∠ABC=90°,则此三棱锥P-ABC 中直角三角形有______个.答案:4解析:解:由已知PA ⊥底面ABC ,∠ABC=90°,所以CB PA ⊥,CB AB ⊥,又PA∩AB=A ,所以CB ⊥平面PAB ,所以CB PB ⊥,所以此三棱锥P-ABC 中直角三角形有△ABC ,△ABP ,△ACP ,△PBC 共有4个.故答案为:4.12、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1,有下述结论都等于2,D在AC1上,F为BB1中点,且FD AC⊥;(1)AC1BC(2)=1;(3)二面角F-AC1-C的大小为90°;(4)三棱锥D-ACF的体积为.正确的有______.答案:(2)(3)(4)解析:解:(1)连接AB1,则∠B1C1A即为BC和AC1所成的角,在三角形AB1C1中,B1C1=2,AB1=2,∠1C1A==,AC 1=2,cos B故(1)错;(2)连接AF ,C 1F ,则易得AF=FC 1=,又FD AC ⊥1,则AD=DC 1,故(2)正确;(3)连接CD ,则CD AC ⊥1,且FD AC ⊥1,则∠CDF 为二面角F-AC 1-C 的平面角,CD=,CF=,DF===,即CD 2+DF 2=CF 2,故二面角F-AC 1-C 的大小为90°,故(3)正确;(4)由于CD AC ⊥1,且FD AC ⊥1,则AD ⊥平面CDF ,则VD-ACF =V A-DCF =•AD•S DCF △=×××=.故(4)正确.故答案为:(2)(3)(4)13.各棱长为a 的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答案:解析:解:∵正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所以球心在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上,AB=a ,OA=R ,在△OEA 中,OE=,AE=,∵AO 2=OE 2+AE 2,∴,∴球的表面积为4πR2=,故答案为.14.一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则此截面把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为______.答案:1:1解析:解:根据题意,设截得小棱锥的侧棱长为l,原棱锥的侧棱长为L,∵截面与底面相似,且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4,∴相似比为:==,∴截面把棱锥的一条侧棱分成的两段之比是l:(L-l)=1:1.故答案为:1:1.1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C BE②EF∥平面ABCD③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60°④A1点到面BEF的距离为定值⑤三棱柱A-BEF 的体积为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答案:①②④⑤解析:解:①AC BE ⊥,由题意及图形知,AC ⊥面DD 1B 1B ,故可得出AC BE ⊥,此命题正确;②EF ∥平面ABCD ,由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两个底面平行,EF 在其一面上,故EF 与平面ABCD 无公共点,故有EF ∥平面ABCD ,此命题正确;③由图知,当F 与B 1重合时,令上底面顶点为O ,则此时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A 1AO ,当E 与D 1重合时,此时点F 与O 重合,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OBC 1,此二角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故不正确.④A 1点到面DD 1B 1B 距离是定值,所以A 1点到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正确;⑤三棱锥A-BEF 的体积为定值,由几何体的性质及图形知,三角形BEF 的面积是定值,A 点到面DD 1B 1B 距离是定值,故可得三棱锥A-BEF 的体积为定值,此命题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⑤.评卷人得 分三.简答题(共__小题)16、如图,立体图形A-BCD 的四个面分别为△ABC 、△ACD 、△ADB 和△BCD ,E 、F 、G 分别是线段AB 、AC 、AD 上的点,且满足AE :AB=AF :AC=AG :AD ,求证:△EFG BCD ∽△.答案:证明:在△ABD 中,∵AE :AB=AG :AD ,∴EG BD ∥.同理,GF DC ∥,EF BC ∥.又∠GEF 与∠DBC 方向相同.∴∠GEF=DBC ∠.同理,∠EGF=BDC ∠.∴△EFG BCD ∽△.17、如图,在三棱锥D-ABC 中,已知△BCD 是正三角形,AB ⊥平面BCD ,AB=BC=a ,E 为BC 的中点,F 在棱AC 上,且AF=3FC .(1)求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2)求证AC ⊥平面DEF ;(3)若M 为BD 的中点,问AC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MN ∥平面DEF ?若存在,说明点N 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解:(1)∵AB ⊥平面BCD ,∴AB BC ⊥,AB BD ⊥.∵△BCD 是正三角形,且AB=BC=a ,∴AD=AC=.设G 为CD 的中点,则CG=,AG=.∴,,.三棱锥D-ABC 的表面积为.(2)取AC 的中点H ,∵AB=BC ,∴BH AC ⊥.∵AF=3FC ,∴F 为CH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EF BH ∥.则EF AC ⊥.∵△BCD 是正三角形,∴DE BC ⊥.∵AB ⊥平面BCD ,∴AB DE ⊥.∵AB∩BC=B ,∴DE ⊥平面ABC .∴DE AC ⊥.∵DE∩EF=E ,∴AC ⊥平面DEF .(3)存在这样的点N ,当CN=时,MN ∥平面DEF .连CM ,设CM∩DE=O ,连OF .由条件知,O 为△BCD 的重心,CO=CM .∴当CF=CN 时,MN OF ∥.∴CN=.。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题型归纳与训练及答案解析
1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题型归纳与训练【题型归纳】题型一线面平行的证明1例1如图,高为1的等腰梯形 ABCD 中,AM = CD = 3AB = 1•现将△AMD 沿MD 折起,使平面 AMD 丄 平面 MBCD ,连接 AB , AC.试判断:在AB 边上是否存在点【解析】线面平行,可以线线平行或者面面平行推出。
此类题的难点就是如何构造辅助线。
构造完辅助线,证明过程只须注意规范的符号语言描述即可。
本题用到的是线线平行推出面面平行。
【易错点】不能正确地分析DN 与BN 的比例关系,导致结果错误。
【思维点拨】此类题有两大类方法: 1.构造线线平行,然后推出线面平行。
此类方法的辅助线的构造须要学生理解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线面平行的性质之间的矛盾转化关系。
在此,我们需要借助倒推法进行分析。
首先,此类型题目大部分为证明题,结论必定是正确的,我们以此 为前提可以得到线面平行。
再次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可知,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必定平行于该直线,而交线就是我们要找的线,从而做出辅助线。
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看出线线平行推线面 平行的本质就是过已知直线做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即可。
如本题中即是过AD 做了一个平面ADB与平面MPC 相交于线PN 。
最后我们只须严格使用正确的符号语言将证明过程反向写一遍即可。
即先证1【答案】当AP = 3AB 时,有AD //平面MPC. 理由如下:连接BD 交MC 于点N ,连接NP.在梯形 MBCD 中,DC // MB ,DN NB DC MB 12,Ap 1在△ADB 中,pp 二」AD 〃 PN . •/ AD?平面 MPC , PN?平面 MPC , ••• AD //平面 MPC.P ,使AD //平面 MPC?并说明理由AD平行于PN,最后得到结论。
构造交线的方法我们可总结为如下三个图形。
PP上一方法二方法三2.构造面面平行,然后推出线面平行。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设为正四面体表面(含棱)上与顶点不重合的一点,由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组成的集合记为,如果集合中有且只有个元素,那么符合条件的点有()A.个B.个C.个D.个【答案】C【解析】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1)点到其中两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两点的距离分别相等,且这两个距离不等,此时点位于正四面体各棱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2)点到其中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一点的距离与它到其它三点的距离不相等,此时点在正四面体各侧面的中心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故选C.【考点】新定义2.在等腰三角形中,点是边上异于的一点,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如图).若光线经过的中心,则等于()A.B.C.D.【答案】D;【解析】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所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中心坐标为,因为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故点P为三角新ABC的中心在底边AB上的投影,所以AP=.3.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点P在侧面ABC的射影为O,.∴该三棱锥的体积.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底面ABC,且SB=分别是SA、SC的中点.(Ⅰ)求证:平面平面BCD;(Ⅱ)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答案】(Ⅰ)证明过程详见解析;(Ⅱ).【解析】(Ⅰ)已知SB、AB、BC两两互相垂直,故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根据线段长度可求出相应点的坐标,从而可推出,则,所以平面平面BCD.(Ⅱ)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夹角与二面角平面角的关系求出平面角的大小.试题解析:(Ⅰ).又因,所以建立如上图所示的坐标系.所以A(2,0,0),,D(1,0,1),,S(0,0,2)易得,,,又,又又因,所以平面平面BCD.(Ⅱ)又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又因平面SBD的法向量为所以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考点】•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证明 二面角大小的求法.5.(本小题满分12分)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点为中点.【解析】(1)先证明AB⊥AC,然后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能写出各点坐标,由共线可得D(λ,0,1),所以,即DF⊥AE;(2)通过计算,面DEF的法向量为可写成,=(3,1+2λ,2(1-λ)),又面ABC的法向量=(0,0,1),令,解出λ的值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且,即:(2)假设存在,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或(舍)当点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6.已知是矩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平面.(1)求证:平面;(2)若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求的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通过证明,然后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进而满足题意.试题解析:(1)在矩形中,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又平面,所以,所以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从而点满足.【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的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圆柱的一半,所以.故应选B.【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8.(2015•汕头二模)某师傅用铁皮制作一封闭的工件,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图中水平线与竖线垂直),则制作该工件用去的铁皮的面积为(制作过程铁皮的损耗和厚度忽略不计)()A.100(3+)cm2B.200(3+)cm2C.300(3+)cm2D.300cm2【答案】A【解析】本题以实际应用题为背景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其底面边长为10,故底面面积为10×10=100,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是全等的直角,两直角连年长度分别为10,20,故它们的面积皆为100,另两个侧面也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中一边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10,另一边可在与底面垂直的直角三角形中求得,其长为=10,故此两侧面的面积皆为50,故此四棱锥的表面积为S=100(3+)cm2.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9.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是侧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易证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又由直四棱柱的性质可得到,进而可使问题得证;(2)方法一:过点作于,过作于,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中求得,从而求得,再在中求得,最后在中即可求得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方法二: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从而利用空间夹角公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在矩形中,E为中点且,,所以,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在直四棱柱中,因为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解:方法一: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只需在平面内过点作于,而平面.如图,过作于,连接,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所以.在中,在中,.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方法二: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代入公式有:,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考点】1、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2、二面角.10.(2015秋•扬州期末)已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则此四棱锥的侧棱长为.【答案】5【解析】利用体积求出正四棱锥的高,求出底面对角线的长,然后求解侧棱长.解: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可得正四棱锥的高为h,=32,解得h=3,底面对角线的长为:4=8,侧棱长为:=5.故答案为:5.【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11.(2010•江苏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A=CD=AB=1,=1,sin∠BCD=.(1)求B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求sinD的值.【答案】(1)BC=;(2);(3)【解析】(1)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得AC,CD和AB,利用=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求得cos∠BAC的值,进而求得∠BAC,进而利用余弦定理求得BC的长.(2)根据(1)可求得BC2+AC2=AB2.判断出∴∠ACB=,进而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cos∠ACD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气的sin∠ACD,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ABC和ACD的面积,二者相加即可求得答案.(3)在△AC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的长,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得sinD的值.解:(1)由条件,得AC=CD=1,AB=2. ∵=1,∴1×2×cos ∠BAC=1.则cos ∠BAC=.∵∠BAC ∈(0,π),∴∠BAC=.∴BC 2=AB 2+AC 2﹣2AB•ACcos ∠BAC=4+1﹣2×2×=3.∴BC=.(2)由(1)得BC 2+AC 2=AB 2. ∴∠ACB=.∴sin ∠BCD==. ∵∠ACD ∈∈(0,π),∴.∴S △ACD =×1×1×=.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3)在△ACD 中,AD 2=AC 2+DC 2﹣2AC•DCcos ∠ACD=1+1﹣2×1×1×=. ∴AD=.∵,∴. 【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12. (2014•阳泉二模)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B .3πC .D .π【答案】C【解析】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此能求出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解: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正方体中, 所以我们可以在正方体中寻找此四面体. 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满足题意,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V==.故选C.【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13.如图,一竖立在水平对面上的圆锥形物体的母线长为,一只小虫从圆锥的底面圆上的点出发,绕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回到点处,则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A.B.C.D.【答案】C【解析】作出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由余弦定理可得,∴.设底面圆的半径为,则有,∴.故C项正确.【考点】圆锥的计算,平面展开——最值问题.【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及有关圆锥的侧面展开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曲线段的最短线路长,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应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展在一个平面内,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求解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用到的知识为: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本题的解答中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三角形,此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体现了“化曲面为平面”的思想方法.14.已知三棱锥中,,,,,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如图,设是的外心,是三棱锥外接球球心,则平面,由已知平面,则,,,,所以.,所以,.故选C.【考点】棱锥的外接球,球的表面积.15.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一个内角为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解析】因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且一个内角为的菱形,所以菱形的边长为,由三视图可得,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正方形的正四棱锥组合而成,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D.【考点】1、三视图;2、多面体的表面积.16.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则直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设,则有,从而有其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考点】1、几何体的外接球;2、基本不等式;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方法点睛】设,则有,利用直三棱柱中,,从而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根据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设,,利用均值不等式,确定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的最小值是关键.17.在体积为的四面体中,平面,,,,则长度的所有值为.【答案】或【解析】由题意得因此由余弦定理得:或,因此或【考点】三棱锥体积,余弦定理18.如图,正四棱锥的底面一边长为,侧面积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设侧面三角形的高为,则,解之可得,故棱锥的高为,所以棱锥的体积为,答案应填:.【考点】正四棱锥的侧面面积和体积公式.19.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用过点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的左视图为()【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可以发现C图才正确,故选C.【考点】1、直观图;2、三视图.20.如图,已知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是2,且.(1)求证: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求棱柱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通过作图的方式先作出的射影,只需求到距离相等即是所求,利用三角形全等即可;(2)底面是等边三角形,面积容易求得,其高为,(1)可知,,,可得到,则此可求出.试题解析:(1)证明:过作平面,垂足为,作,垂足为,连接,则,,故平面,故,同理,过作,连接,则.∵,,∴,∴≌,∴,∴是的角平分线,即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解:由(1)可知,,,在中,,∴,∴三棱柱的体积为【考点】线面垂直、几何体的体积.【易错点晴】破解线面垂直关系的技巧(1)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把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线线垂直关系的灵活利用,这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的基础.(2)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21.如图,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矩形所在的平面与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1)证明:平面;(2)证明:平面;(3)若二面角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平面,又,从而可证得平面;(2)取中点,连接,先证得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再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平面;(3)连接交于,连接,证明平面,则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再通过解求得的大小.试题解析:(1)平面.(2)取中点,连接,.(3)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中,,,∴,∴,∴与平面成角.【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2、线面平行的判定;3、线面角的求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垂直、平行判定和线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判定定理法;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对应线段成比例,构造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传递性,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求线面角的一般步骤是:一作出线面角,二证明,三求线面角的大小.22.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将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Ⅰ)求证:平面⊥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解析】(Ⅰ)要证明面面垂直,可以先证明线面垂直,即可以先证明直线,进而可证明平面⊥平面;(Ⅱ)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用传统方法时,可按照“作、算、证”的步骤,并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向量法关键是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正确地求出二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可得到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Ⅰ)证明:连接交于,连接.在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因此,所以在等腰中,是的中点,且.因此在等腰中,,从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即平面平面.(Ⅱ)方法一:在正方形中,连接,交于.设正方形的边长为.由于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于是,从而,所以.于是,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正方形中,解得,,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方法二:由题知两两互相垂直,故以为原点,向量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边长为,则,所以,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得,令,得,又由题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面面垂直;2、二面角的平面角.23.如图4,在边长为4的菱形中,,点分别是边的中点,,沿将翻折到,连接,得到如图5的五棱锥,且.(1)求证:;(2)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得,再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证得,即可得到,再由已知可得,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到答案;(2)设,连接,结合已知可得,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平面,然后求出梯形的面积,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分别是边的中点,∴∵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设,连接,∵,∴为等边三角形,∴,在中,在中,,∴∵平面,平面,∴平面,∴,∴四棱锥的体积【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24.如图,棱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1)求证:;(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找到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即可.因为平面平面,则过点作于,连接,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2)由(1)知平面,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过点作于,连接,,可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2)连接,由(1),得为中点,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是【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柱加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26.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题意易证平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平面平面;(2)设棱锥的体积为,易求,三棱柱的体积为,于是可得,从而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所以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所以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所以∠CDC1=90°,即DC1⊥DC.又DC∩BC=C,所以DC1⊥平面BDC.又DC1⊂平面BDC1,故平面BDC1⊥平面BDC.(2)设棱锥B—DA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1=.又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所以(V-V1)∶V1=1∶1.故平面BDC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信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易错点睛】(1)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此性质是在课本习题中出现的,在不是很复杂的题目中要对此进行证明.27.如图1,,,过动点作,垂足在线段上且异于点,连接,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Ⅰ)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棱上确定一点,使得,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I);(II)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大小为.【解析】(I)设,利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得体积的表达式为,利用导数或者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大值.(II)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求出,然后利用法向量求出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试题解析:解析:(Ⅰ)方法一:在图1所示的中,设,则.由,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由折起前知,折起后(如图2),,,且.所以平面.又,所以.于是,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当,即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方法二:同方法一,得.令,由,且,解得.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故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方法一: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于是可得,,且.设,则,因为等价于,解得,.所以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及,得可取.设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由,可得,即.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方法二: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如图b,取的中点,连结,则.由(Ⅰ)知平面,所以平面.如图c,延长至点使得,连,则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取的中点,连结,又为的中点,则,所以.因为平面,又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因为当且仅当,而点是唯一的,所以点是唯一的.即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连结,由计算得,所以与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d所示,取的中点,连接,则平面.在平面中,过点作于,则平面,故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中,易得,所以是正三角形,故,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 F;(2)平面B1DE⊥平面A1C1F.【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而线线平行的寻找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中位线的性质等;(2)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要多次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试题解析:证明:(1)在直三棱柱中,在三角形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于是,又因为DE平面平面,所以直线DE//平面.(2)在直三棱柱中,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因为直线,所以【考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29.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四面体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A.B.C.D.【答案】D【解析】将该几何体放入边长为的正方体中,由三视图可知该四面体为有由直观图可知,最大面积为三角形的面积,在三角形中,所以面积故选D.【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有时还需要将不规则几何体补形成常见几何体,来增加直观图的立体感.30.如图,在四棱锥中,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底面.(1)求证:;(2)已知是上一点, 且平面.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1.【解析】(1)连接交于,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证得平面,由此推出,从而通过解三角形推出,进而推出平面,可使问题得证;(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然后结合中位线定理推出平面,由此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交于,底面,平面,则,即,即平面.(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时,平面,证明如下:,由(1) 得,则,则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底面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点睛】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相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线面平行时,通常利用中位定理得到线线平行,从而推出面面平行,进而推出线面平行.31.已知正三角形边长为2,将它沿高翻折,使点与点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专题练习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平面α与平面β,γ都相交,则这三个平面的交线可能有()A.1条或2条B.2条或3条C.仅2条D.1条或2条或3条2.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下列正确的是()①BM与ED平行;②CN与BE是异面直线;③CN与BM成60°的角;④DM与BN垂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设O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以直线CD为轴旋转这个矩形所得圆柱的体积为V,其中以OA 为母线的圆锥的体积为,则以OB为母线为圆锥的体积等于()A.B.C.D.4.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 ∥α,n ∥α,则m ∥nB.若m ⊥α,m ⊥n ,则n ∥αC.若m ⊥α,n α,则m ⊥nD.若m ∥α,m ⊥n ,则n ⊥α5.已知圆柱底面周长为8πcm ,高为3cm ,则轴截面的面积是 ( )A .12cm 2B .24cm 2C .36cm 2D .48cm 26.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直径为8的半圆,则圆锥的体积为________. ( )A.2π3B .4π3C .3πD.83π37.正方体的棱长为233,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8π3B.2πC.16πD.4π3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AA1的中点,则二面角P-BD-C1的大小为()A.45°B.60°C.75°D.90°9.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条件是________.()A.平面α,β都垂直于平面γB.α内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C.l,m是平面α内的直线,且l∥β,m∥βD.l,m是两条异面直线,l⊂α,m⊂β,且l∥β,m∥α10.各棱长相等的正三棱锥,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32B.33C.36D.1211.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PA⊥平面ABC,则四面体P -ABC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________. ()A.4个B.3个C.2个D.1个12.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若a⊥b,a⊥α,b α,b∥α;②若a∥α,α⊥β,则a⊥β;③a⊥β,α⊥β,则a∥α,或a(α;④a⊥b,a⊥α,b⊥β,则α⊥β.A.0个B.1个C.2个D.3个13.空间不共面的4个点最多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为________.()A.0个B.3个C.4个D.5个14.已知α∥β,a⊥α,则a与β的位置关系为()A.a∥βB.a⊥βC.不相交D.a⊂β1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与平面B1BCC1垂直的平面的个数为()A.2B.3C.4D.5二、填空题16.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C1中,对角线AC1,在六个面的射影长总和是.17.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是AA1的中点,E是BB1上的一点,则PE+EC1的最小值为________.18.一个平面截得球的小圆半径为4,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19.二面角α-l-β的棱l上有两点A,B,过点A,B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的平面内作棱的垂线a,b,则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是________.20.△ABC的边BC在平面α内,顶点A在平面α外,已知∠ABC=π3,△ABC所在平面与平面α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6,则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2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n∥α,则m⊥α;②若m⊥α,m⊥β,n⊥α则n⊥β;③若mγα,nγα,m∥β,n∥β,m∩n=P,则α∥β;④若m∥β,β⊥α则m⊥α.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22.若平面外的一条斜线长4cm,它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长为23cm,则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23.已知PA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若PC⊥BD,则平行四边形ABCD一定是.24.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______个平面.25.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与平面α,β分别相交于直线a,b,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及演算步骤2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ABCD是正方形,PA⊥面ABCDPA=AB=4.求:(1)二面角P-BD-A的正切值的大小;(2)三棱锥P-ABD的体积.27.如图所示,已知M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CD的中点,沿AM,BM折起,使C,D两点重合于点P,得到三棱锥P-ABM,求三棱锥P-ABM的体积.28.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4 cm,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半径为8 cm,求圆锥的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那部分体积.2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1)直线BC1与平面AA1C1C所成的角;(2)三棱锥C1-ABC的体积.30.如图所示,圆柱的轴截面是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ABCD,求圆锥侧面上从A到C的最短距离.31.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求围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32.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PD ⊥β交α于C ,交β于D ,斜线PB 交α于A ,交β于B .已知PC =3,AC =2,BD =4.求平面α与平面β的距离.33.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是a ,M 是侧棱CC 1的中点,求: (1)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全面积; (2)二面角M -AB -C 的大小.34.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2,AD =CD =,∠B =120°,将△ABC 沿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折起来,使DB 的距离为,求△ABC 所在平面与△ADC 所在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度数.35.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 (1)写出与平面AA 1B1B 垂直的平面; (2)写出与平面AA 1B 1B 平行的平面.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1.D 【提示】 当β、γ相交,且a 过它们的交线时,有一条交线;当β、γ平行时,α与其都相交,有两条交线;当α、β、γ两两相交时,有三条交线.2.C3.A4.C5.B6.D 【提示】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 .由题知母线长为4.得πr ·4=π·42×12⇒r =2,则圆锥的高为h =2242-=23.圆锥的体积为V =13×π×22×23=83π3.7.C8.D 【提示】 如图所示,连结AC 交BD 于O ,连结OP ,A 1C 1,OC 1,PC 1,则AC ⊥BD . ∵AA 1⊥平面ABCD ,∴AA 1⊥BD .∵AA 1∩AC =A ,∴BD ⊥平面A 1ACC 1.∵OP ⊂平面A 1ACC 1,OC 1⊂平面A 1ACC 1,∴BD ⊥OP ,BD ⊥OC 1,∴∠POC 1为二面角P -BD -C 1的平面角.设正方体边长为2, 则AP =1,OA =OC =2,CC 1=2,A 1C 1=22,∴OP ==3,OC 1==6,PC 1==3.∵OP 2+OC 21=PC 21,∴OP ⊥OC 1,∴∠POC 1=90°.9.D 【分析】由两个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知A 、B 、C 均错,只有D 正确. 10.B11.A 【提示】∵AB 是圆O 的直径,∴∠ACB =90°即BC ⊥AC ,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又∵PA ⊥圆O 所在平面,∴△PAC ,△PAB 是直角三角形,且BC 在这个平面内,∴PA ⊥BC ,因此BC 垂直于平面PAC 中两条相交直线,∴BC ⊥平面PAC ,△PBC 是直角三角形.从而△PAB ,△PAC ,△ABC ,△PBC 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4,故选A . 12.D13.C 【提示】由平面的定义知不共面的四个点在空间里可以最多确定四个平面.14.B15.C二、填空题16.122【提示】对角线AC1在每个面内的射影均为222222+=,所以对角线在六个面内的射影长总和为622122⨯=.17.172【提示】将平面AA1B1B与平面BB1C1C展开形成一个平面,如图所示,则PE+EC1的最小值,即点P到点C1的最小距离,∴PC1==172.18.100π【提示】R=5.19.相等或互补【提示】当a,b分别在平面α和β中时,a,b所成的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当a,b中有一条不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中时,a,b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互补.20.【提示】过A作AO⊥α,垂足为O,过O作OD⊥BC于D,连接AD,OB,OC,设AO=a.∵AD在平面α射影为OD,∴∠ADO是二面角A-BC-O的平面角,∴∠ADO=30°,则AD=2a.在Rt△ADB中,∠ABD=60°,AD=2a,∴AB=a.在Rt△AOB中,sin∠ABO==.21.②③【分析】①、④中可能有m⊂α,④错误;③符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正确.22.30°【提示】cosθ=32.22d R r=-23.菱形24.1或325.平行三、解答题26.(1)2(2)24 327.解:∵C,D两点重合于点P,∴AB=AP=PB=2,∴S△ABP=1 2PA·PB·sin60°= 3.∵MP⊥AP,MP⊥BP,AP∩BP=P,∴MP⊥平面PAB,∴MP为三棱锥M-PAB的高,∴V P-ABM =V M-PAB=13S△ABP·MP=13×3×1=33.28.解:∵母线与底面所成角为45°,∴底面半径R与高h相等,即R=h=14 cm.∵小圆锥的半径r=8 cm.∴小圆锥的高h1=r=8 cm.∴V=V大圆锥-V小圆锥=13πR2·h-13πr2·h1=13π·142×14-13·π·82×8=744π cm3.29.解:(1)连接BD交AC于点O,连接C1O.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D⊥AC,BD ⊥CC1,∴BD⊥平面ACC1A1,∴∠BC1O为直线BC1与平面ACC1A1所成的角.又∵CC1=3,∴BC1=32,BO=32 2.又∵△BOC1为直角三角形,∴∠BC1O=30°,∴直线BC1与平面ACC1A1所成的角为30°.(2)1C ABCV=13S△ABC·|CC1|=13×12×3×3×3=92.30.解如图所示.底面周长=2πr=5π,∴BC=π,AB=5,∴AC=.31.336π532.解∵α∥β,α∩平面PBD=AC,β∩平面PBD=BD,∴AC∥BD,∴PC ACPD BD=,∴PD=6,∴CD=PD-PC=3,∴平面α与平面β的距离为3.33.(1)(3a2(2)30°34.【解】取AC中点O,连DO,BO,则DO⊥AC,BO⊥AC,∴∠DOB为二面角的平面角,AB=BC=2,∠B=120°,∴BO=1,AODO=cos∠DOB=,∴cos∠DOB=30°.35.解:(1)平面A1ADD1,平面A1B1C1D1,平面ABCD,平面B1BCC1. (2)平面DCC1D1.11。
2024届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专项(立体几何)汇编(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专项(立体几何)汇编1.(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A .B .C .D .2.(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12 B .1 C .2 D .33.(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已知甲、乙两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均为1r 和2r ,母线长分别为()212r r -和()213r r -,则两个圆台的体积之比=V V 甲乙.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2PA AC ==,1,BC AB =.(1)若AD PB ⊥,证明://AD 平面PBC ;(2)若AD DC ⊥,且二面角A CP D --的正弦值为7,求AD .5.(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 中,8AB =,3CD =,AD =90ADC ︒∠=,30BAD ︒∠=,点E ,F 满足25AE AD = ,12AF AB =,将AEF △沿EF 对折至PEF !,使得PC =.(1)证明:EF PD ⊥;(2)求面PCD 与面PBF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6.(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EF 均为等腰梯形,//,//BC AD EF AD ,4,2AD AB BC EF ====,ED FB ==M为AD 的中点.(1)证明://BM 平面CDE ; (2)求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参考答案1.(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则圆锥的体积为( )A .B .C .D .【详细详解】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而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所以2ππr r =即=,故3r =,故圆锥的体积为1π93⨯=.故选:B.2.(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已知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523,6AB =,112A B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12B .1C .2D .3【详细详解】解法一:分别取11,BC B C 的中点1,D D ,则11AD A D =可知11111662222ABC A B C S S =⨯⨯==⨯= 设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为h ,则(11115233ABC A B C V h -==,解得h = 如图,分别过11,A D 作底面垂线,垂足为,M N ,设AM x =,则1AA DN AD AM MN x =--=-,可得1DD ==结合等腰梯形11BCC B 可得22211622BB DD -⎛⎫=+ ⎪⎝⎭,即()221616433x x +=++,解得x = 所以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11tan 1A MA ADAM?=; 解法二:将正三棱台111ABC A B C -补成正三棱锥-P ABC ,则1A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即为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因为11113PA A B PA AB ==,则111127P A B C P ABC V V --=, 可知1112652273ABC A B C P ABC V --==,则18P ABC V -=, 设正三棱锥-P ABC 的高为d,则116618322P ABC V d -=⨯⨯⨯=,解得d =,取底面ABC 的中心为O ,则PO ⊥底面ABC,且AO = 所以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tan 1POPAO AO∠==. 故选:B.3.(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已知甲、乙两个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均为1r 和2r ,母线长分别为()212r r -和()213r r -,则两个圆台的体积之比=V V 甲乙. 【详细详解】由题可得两个圆台的高分别为)12h r r ==-甲,)12h r r ==-乙,所以((212113143S S h r r V h V h S S h +-====+甲甲甲乙乙乙.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2PA AC ==,1,BC AB =.(1)若AD PB ⊥,证明://AD 平面PBC ; (2)若AD DC ⊥,且二面角A CP D --的正弦值为7,求AD . 【详细详解】(1)(1)因为PA ⊥平面ABCD ,而AD ⊂平面ABCD ,所以PA AD ⊥, 又AD PB ⊥,PB PA P = ,,PB PA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 而AB ⊂平面PAB ,所以AD AB ⊥.因为222BC AB AC +=,所以BC AB ⊥, 根据平面知识可知//AD BC , 又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所以//AD 平面PBC .(2)如图所示,过点D 作DE AC ⊥于E ,再过点E 作EF CP ⊥于F ,连接DF ,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D ,而平面PAC 平面ABCD AC =, 所以DE ⊥平面PAC ,又EF CP ⊥,所以⊥CP 平面DEF , 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可知,DFE ∠即为二面角A CP D --的平面角,即sin 7DFE ∠=,即tan DFE ∠= 因为AD DC ⊥,设AD x =,则CD =2DE =,又242xCE -=,而EF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EF=,故22tan DFE∠==x =AD =5.(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 中,8AB =,3CD =,AD =,90ADC ︒∠=,30BAD ︒∠=,点E ,F 满足25AE AD = ,12AF AB =,将AEF △沿EF 对折至PEF !,使得PC =.(1)证明:EF PD ⊥;(2)求面PCD 与面PBF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详细详解】(1)由218,,52AB AD AE AD AF AB ====, 得4AE AF ==,又30BAD ︒∠=,在AEF △中,由余弦定理得2EF =,所以222AE EF AF +=,则AE EF ⊥,即EF AD ⊥, 所以,EF PE EF DE ⊥⊥,又,PE DE E PE DE =⊂ 、平面PDE , 所以EF ⊥平面PDE ,又PD ⊂平面PDE , 故EF ⊥PD ;(2)连接CE ,由90,3ADC ED CD ︒∠===,则22236CE ED CD =+=,在PEC 中,6PC PE EC ===,得222EC PE PC +=,所以PE EC ⊥,由(1)知PE EF ⊥,又,EC EF E EC EF =⊂ 、平面ABCD , 所以PE ⊥平面ABCD ,又ED ⊂平面ABCD ,所以PE ED ⊥,则,,PE EF ED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0,0,0),(0,0,(2,0,0),(0,E P D C F A -, 由F 是AB的中点,得(4,B ,所以(4,(2,0,PC PD PB PF =-=-=-=-,设平面PCD 和平面PBF 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111222(,,),(,,)n x y z m x y z ==,则11111300n PC x n PD ⎧⋅=+-=⎪⎨⋅=-=⎪⎩,222224020m PB x m PF x ⎧⋅=+-=⎪⎨⋅=-=⎪⎩ ,令122,y x ==11220,3,1,1x z y z ===-=,所以(0,2,3),1,1)n m ==- ,所以cos ,m nm n m n ⋅===设平面PCD 和平面PB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 即平面PCD 和平面PB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5.6.(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DEF 均为等腰梯形,//,//BC AD EF AD ,4,2AD AB BC EF ====,ED FB ==M 为AD 的中点.(1)证明://BM 平面CDE ; (2)求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详细详解】(1)因为//,2,4,BC AD EF AD M ==为AD 的中点,所以//,BC MD BC MD =,四边形BCD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M CD ,又因为BM ⊄平面CDE ,CD ⊂平面CDE ,所以//BM 平面CDE ;(2)如图所示,作BO AD ⊥交AD 于O ,连接OF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4,BC AD AD =2AB BC ==,所以2CD =, 结合(1)BCDM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2BM CD ==,又2AM =, 所以ABM 为等边三角形,O 为AM中点,所以OB =又因为四边形ADEF 为等腰梯形,M 为AD 中点,所以,//EF MD EF MD =, 四边形EFMD 为平行四边形,FM ED AF ==,所以AFM △为等腰三角形,ABM 与AFM △底边上中点O 重合,OF AM ⊥,3OF ==,因为222OB OF BF +=,所以OB OF ⊥,所以,,OB OD OF 互相垂直,以OB 方向为x 轴,OD 方向为y 轴,OF 方向为z 轴,建立O xyz -空间直角坐标系,()0,0,3F,)()(),0,1,0,0,2,3BM E,()(),BM BF ==,()2,3BE = ,设平面BFM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平面EMB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则00m BM m BF ⎧⋅=⎪⎨⋅=⎪⎩,即1111030y z ⎧+=⎪⎨+=⎪⎩,令1x =113,1y z ==,即)m = ,则00n BM n BE ⎧⋅=⎪⎨⋅=⎪⎩,即222220230y y z ⎧+=⎪⎨++=⎪⎩,令2x =,得223,1y z ==-,即)1n =-,11cos ,13m n m n m n ⋅===⋅,则sin ,m n =故二面角F BM E --的正弦值为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题型分类解答第一节空间简单几何体的结构与三视图、直观图及其表面积和体积一、选择题1.(2009年绵阳月考)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 )2.(2010年惠州调研)下列几何体(如下列图)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正确的是( )①长方体②圆锥③三棱锥④圆柱A.④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④4.(2009年常德模拟)用单位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它的体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 )A.9与13 B.7与10 C.10与16 D.10与155.(2009年山东卷)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π+2 3B .4π+2 3C .2π+233D .4π+233二、填空题6.在下列图的几何体中,有________个是柱体.7.(2009年全国卷)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AB =AC =AA 1=2,∠BAC=120°,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_.8.一个长方体共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 三、解答题9.如右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3,AA 1=4,M 为AA 1的中点,P 是BC 上一点,且由P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 1到M 的最短路线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 1的交点为N.求:(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2)PC 和NC 的长.10.一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右图,则这个几何体是哪一种几何体?选择适当的角度,画出它水平放置时的直观图与三视图.并计算该几何体的体积.参考答案1.C2.解析:正方体的三视图都相同,而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正确答案为D.答案:D3.A 4.C 5.C6.解析:柱体包括棱柱与圆柱,图中第①,③,⑤,⑦个几何体都是柱体. 答案:47.解析:在△ABC 中AB =AC =2,∠BAC=120°,可得BC =23,由正弦定理,可得△ABC 外接圆半径r =2,设此圆圆心为O′,球心为O ,在RT△OBO′中,易得球半径R =5,故此球的表面积为4πR 2=20π.答案:20π8.解析:不妨设三棱长为a ,b ,c ,则ab =2,bc =3,ac =6,解得abc =6从而a =2,b =1,c =3,其对角线长为a 2+b 2+c 2= 6.答案: 69.解析:(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一边长分别为4和9的矩形所以对角线长为42+92=97;(2)将该三棱柱的侧面沿棱BB 1展开,如右图,设PC 的长为x ,则MP 2=MA 2+(AC +x)2,因为MP =29,MA =2,AC =3,所以x =2即PC 的长为2,又因为NC∥AM所以PC PA =NC AM 即25=NC 2,所以NC =45.注意:几何体中,沿侧面上的最短线路问题常考虑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或表面展开图来考虑.10.解析:该几何体为四棱锥,底面是正方形,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直观图,三视图略)其体积为: 13×6×6×6=72 cm 3.第二节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命题:①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②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异面④若a 与b 是异面直线,b 与c 是异面直线,则a 与c 也是异面直线 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为( )A .3B .2C .1D .02.以下命题中:①点A,B,C∈直线a,A,B∈平面α,则C∈α;②点A∈直线a,a⊄平面α,则A∈α;③α,β是不同的平面,a⊂α,b⊂β,则a,b异面;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共面;⑤空间有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无三点共线.真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3.对于空间三条直线,有下列四个条件: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共点;②三条直线两两平行;③三条直线共点;④有两条直线平行,第三条直线和这两条直线都相交.其中,使三条直线共面的充分条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2008年四川延考)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A1B1的中点,则A1B与D1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510B.1010C.55D.1055.(2008年全国卷Ⅱ)已知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的中点,则AE,S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13B.23C.33D.23二、填空题6.空间内五个点中的任意三点都不共线,由这五个点为顶点只构造出四个三棱锥,则这五个点最多可以确定________个平面.7.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经过其对角线BD1的平面分别与棱AA1、CC1相交于E,F两点,则四边形EBFD1的形状为________.8.P是直线a外一定点,经过P且与直线a成30°角的直线有________条.三、解答题9.如右图所示,在三棱锥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若AC=BD,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3)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10.如右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D∥BC,∠ABC=90°,PA⊥平面AC ,且PA =AD =AB =1,BC =2.(1)求PC 的长;(2)求异面直线P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大小.参考答案1.D2.解析:只有①⑤为真命题. 答案:C 3.B4.解析:连结D 1C ,EC ,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可以求得答案. 答案:B5.解析:连接AC 、BD 交于O ,连接OE ,因OE∥SD.所以∠AEO 为所求.设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等于2,则在△AEO 中,OE =1,AO =2,AE =22-1=3,于是cos∠AEO=()32+12-222×3×1=13=33. 答案:C6.7 7.平行四边形8.解析:无数条,它们组成一个以P 为顶点的圆锥面. 答案:无数9.解析:(1)证明:在△ABC 中,E ,F 分别是边AB ,BC 中点,所以EF∥AC,且EF =12AC ,同理有GH∥AC,且GH =12AC ,∴EF∥GH 且EF =GH ,故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仿(1)中分析,EH∥BD 且EH =12BD ,若AC =BD ,则有EH =EF ,又因为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 是菱形.(3)由(2)知,AC =BD(四边形EFGH 是菱形,欲使EFGH 是正方形,还要得到∠EFG=90°,而∠EFG 与异面直线AC ,BD 所成的角有关,故还要加上条件AC⊥BD.∴当AC =BD 且AC⊥BD 时,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10.解析:(1)因为PA⊥平面AC ,AB⊥BC,∴PB⊥BC,即∠PBC=90°,由勾股定理得PB =PA 2+AB 2= 2. ∴PC=PB 2+BC 2= 6. (2)如右图所示,过点C 作CE∥BD 交AD 的延长线于E ,连结PE ,则∠PCE 为异面直线PC 与BD 所成的角或它的补角.∵CE=BD =2,且PE =PA 2+AE 2=10. ∴由余弦定理得cos∠PCE=PC 2+CE 2-PE 22PC·CE =-36.∴P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第三节 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一、选择题1.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 A .α、β都平行于直线a 、bB .α内有三个不共线点A 、B 、C 到β的距离相等 C .a 、b 是α内两条直线,且a∥β,b∥βD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α,b∥α,a∥β,b∥β2.(2009年滨州模拟)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平面α内的直线l 垂直于平面β内的任意直线,则α⊥β; ②若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则α∥β; ③若平面α垂直于平面β,直线l 在平面α内,则l⊥β; ④若平面α平行于平面β,直线l 在平面α内,则l∥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3.已知平面α∥平面β,P 是α,β外一点,过点P 的直线m 与α,β分别交于点A ,C ,过点P 的直线n 与α,β分别交于点B ,D ,且PA =6,AC =9,PD =8,则BD 的长为( )A .16B .24或245C .14D .204.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A 是不在a 、b 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 B .过A 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 C .过A 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 、b D .过A 且平行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5.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 ,l ,n 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 ①若m ⊂α,l∩α=A ,点A ∉m ,则l 与m 不共面; ②若l∥α,m∥β,α∥β,则l∥m;③若l ⊂α,m ⊂α,l∩m=点A ,l∥β,m∥β,则α∥β; ④m∥α,m ⊂β,α∩β=l ,则m∥l. 其中为假命题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二、填空题6.设D 是线段BC 上的点,BC∥平面α,从平面α外一定点A(A 与BC 分居平面两侧)作AB 、AD 、AC 分别交平面α于E 、F 、G 三点,BC =a ,AD =b ,DF =c ,则EG =________.7.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为棱CC 1、C 1D 1、D 1D 、D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N∥平面B 1BDD 1.8.已知a 、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a 、b 在α上的射影有可能是: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在上面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三、解答题9.(2009年柳州模拟)如右图所示,ABCD -A 1B 1C 1D 1是正四棱柱,侧棱长为1,底面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1)求证:BD 1∥平面C 1DE ;(2)求三棱锥D -D 1BC 的体积.10.(2009年宁夏模拟)如右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底面ABCD ,PA =AB =1,AD =3,点F 是PB 的中点,点E 在边BC 上移动.(1)求三棱锥E —PAD 的体积;(2)当点E 为BC 的中点时,试判断EF 与平面P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证明:无论点E 在边BC 的何处,都有PE⊥AF.参考答案1.解析:A 错,若a∥b,则不能断定α∥β;B 错,若A 、B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 C 错,若a∥b,则不能断定α∥β;D 正确. 答案:D 2.B3.解析:利用△PAB 与△PCD 相似可得,当α,β在点P 的同侧时,BD 为245;α,β在点P 的异侧时,BD为24.答案:B4.解析:过点A 可作直线a′∥a,b′∥b, 则a′∩b′=A.∴a′、b′可确定一个平面,记为α. 如果a ⊄α,b ⊄α,则a∥α,b∥α.由于平面α可能过直线a 、b 之一,因此,过A 且平行于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答案:D5.解析:本题考查线线,线面及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答案:B 6.ab -acb7.点M 在线段FH 上8.解析:如右图所示,A 1D 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互相平行; AB 1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互相垂直;DD 1与BC 1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是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答案:①②④9.解析:(1)证明:连接D 1C 交DC 1于F ,连结EF. ∵ABCD—A 1B 1C 1D 1为正四棱柱, ∴四边形DCC 1D 1为矩形, ∴F 为D 1C 中点.在△CD 1B 中,∵E 为BC 中点,∴EF∥D 1B. 又∵D 1B ⊄面C 1DE ,EF ⊂面C 1DE ,∴BD 1∥平面C 1DE. (2)连结BD ,VD -D 1BC =VD 1-DBC ,∵AC′是正四棱柱, ∴D 1D⊥面DBC.∵DC=BC =2,∴S △BCD =12×2×2=2.VD 1-DBC =13·S △BCD ·D 1D =13×2×1=23.∴三棱锥D -D 1BC 的体积为23.10.解析:(1)三棱锥E —PAD 的体积 V =13PA·S △ADE =13PA·⎝ ⎛⎭⎪⎫12AD·AB =36. (2)当点E 为BC 的中点时,EF 与平面PAC 平行. ∵在△PBC 中,E 、F 分别为BC 、PB 的中点, ∴EF∥PC,又EF ⊄平面PAC ,而PC ⊂平面PAC , ∴EF∥平面PAC.(3)证明:∵PA⊥平面ABCD ,BE ⊂平面ABCD ,∴EB⊥PA, 又EB⊥AB,AB∩AP=A ,AB ,AP ⊂平面PAB , ∴EB⊥平面PAB ,又AF ⊂平面PAB ,∴AF⊥EB, 又PA =AB =1,点F 是PB 中点,∴AF⊥PB 又∵PB∩BE=B ,PB ,BE ⊂面PBE ,∴AF⊥面PBE ,∵PE⊂面PBE,∴PE⊥AF.第四节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一、选择题1.(2008年安徽卷)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α⊥γ,β⊥γ,则α∥β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n⊥α,则m∥n2.(2009年浙江卷)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若l⊥α,α⊥β,则l⊂β B.若l∥α,α∥β,则l⊂βC.若l⊥α,α∥β,则l⊥β D.若l∥α,α⊥β,则l⊥β3.(2009年广东卷)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②和④4.关于直线m、n与平面α与β,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β且α∥β,则m∥n;②若m⊥α,n⊥β且α⊥β,则m⊥n;③若m⊥α,n∥β且α∥β,则m⊥n;④若m∥α,n⊥β且α⊥β,则m∥n;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5.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m∥n,m⊥α⇒n⊥α②α∥β,m⊂α,n⊂β⇒m∥n③m∥n,m∥α⇒n∥α④α∥β,m∥n,m⊥α⇒n⊥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二、填空题6.下列命题中,设α、β、γ为不同平面,a、b为不同直线,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________.①a⊥α,a⊥β⇒α∥β.②a⊥α,a∥b⇒b⊥α.③α⊥β,a⊂α,b⊂β⇒a⊥b.④a⊥α,a⊥b⇒b∥α.7.设三棱锥P-ABC的顶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H,给出以下命题:①若PA⊥BC,PB⊥AC,则H是△ABC的垂心②若PA、PB、PC两两互相垂直,则H是△ABC的垂心③若∠ABC=90°,H是AC的中点,则PA=PB=PC④若PA=PB=PC,则H是△ABC的外心其中正确命题的命题是________.8.(2009年浙江)如下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段EC(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9.如右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CD,PA=1,PD= 2.(1)求证:PA⊥平面ABCD;(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0.如右图,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BC= 2.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运动.(1)当平面ADB⊥平面ABC时,求CD;(2)当△ADB转动时,是否总有AB⊥CD?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1.解析:m、n均为直线,其中m、n平行α,m、n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故A不正确;m⊥α,n⊥α则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故选D.答案:D2.解析:对于A 、B 、D 均可能出现l∥β,而对于C 是正确的.答案:C3.D4.D5.解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和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判断①④正确,②中m ,n 可以平行或异面;③中n 可以在α内.答案:C6.①②7.①②③④8.解析:此题的破解可采用二个极端位置法,即对于F 位于DC 的中点时,t =1,随着F 点到C 点时,因CB⊥AB,CB⊥DK,∴CB⊥平面ADB ,即有CB⊥BD,对于CD =2,BC =1,∴BD=3,又AD =1,AB =2,因此有AD⊥BD,则有t =12,因此t 的取值范围是⎝ ⎛⎭⎪⎫12,1. 答案:⎝ ⎛⎭⎪⎫12,1 9.解析:(1)证明:因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 =1,PD =2,所以PD 2=PA 2+AD 2,所以PA⊥AD.又PA⊥CD,AD∩CD=D ,所以PA⊥平面ABCD.(2)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积为1,因为PA⊥平面ABCD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高为1,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3. 10.解析:(1)取AB 的中点E ,连结DE ,CE ,因为AD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AB.当平面ADB⊥平面ABC时,因为平面ADB∩平面ABC=AB,所以DE⊥平面ABC,可知DE⊥CE,由已知可得DE=3,EC=1,在Rt△DEC中,CD=DE2+EC2=2.(2)当△ADB以AB为轴转动时,总有AB⊥CD.证明:①当D在平面ABC内时,因为AC=BC,AD=BD,所以C,D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CD.②当D不在平面ABC内时,由(1)知AB⊥DE.又因AC=BC,所以AB⊥CE.又DE,CE为相交直线,所以AB⊥平面CDE,由CD⊂平面CDE,得AB⊥CD.综上所述,总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