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汤

补气活血汤
补气活血汤

补气活血汤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中国医师网发布时间:2005-12-10 李济春,男,l943年出生,祖藉河北邢台。现任山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成员,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氏幼承家学,精研岐黄,从事中医临床及针灸实践36年。曾任太原市北城区中心医院院长,太原市中风病医院院长。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急、重病症的诊治,特别是对中风病(脑血管病)的研究颇深,有独到的经验。精通针灸术,其家传的“乾坤针法”为针灸术中的一束奇葩。曾代表我国出席第一、三、四届世界针灸大会。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博采众长,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在中风病治疗方面,他倡导“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均以益气化瘀为治疗大法”,临症屡起沉疴。著名中医专家董建华教授曾为其题词,赞曰“为中医急症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先后发表“益气化瘀治疗中风偏瘫300例临床观察”、“乾坤针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等重要学术论文。

李济春是山西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常委。

组成:

黄芪80~12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西、稀莶草m克、丹参15克、水蛭10克、红花6克、桃仁6克、地龙10克,怀牛膝9克、僵蚕10克、菖蒲10克

功能:益气化瘀,化痰通络。

主治:各型、各期中风病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失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煎煮二次,共取汁400毫升,早晚温服,每次200毫升。

方解:本方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宗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中风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脑失气血的滋养,神机失用,发为中风。方中重用黄芪,峻补元气,以助运血之动力,使气旺而血亦行,瘀祛而不伤正,为方中君药;辅以当归,赤芍、稀莶草、丹参、水蛙、地龙,桃仁、红花破血逐

瘀,活血通络,共为臣药;佐以僵蚕、菖蒲化痰通络;牛膝既活血祛瘀,又引血下行为使。全方君臣有续,佐使有节,共奏益气化瘀、化痰通络之功。

临床应用:李教授主张“中风病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均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越早,预后越好,绝无再出血之弊,不可滥用止血之品”。早用益气化瘀使脉道通利,津不外渗为痰,也就不会形成中风病后期的痰瘀互阻之证。早用益气化瘀可使血肿,血栓溶解、吸收,减轻血肿对其周围神经的压迫,不会形

成脑水肿;另外益气化瘀可促进血肿周围开放或建立侧枝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组织供血,改善恢复脑细胞功能,故预后良好。滥用止血药,延缓血肿吸收、容易形成脑水肿,从而影响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预后较差。

加减应用:1、卒然昏仆、神志昏蒙、舌红、脉弦者,加羚羊角、菊花、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2、颈项强直,肢体抽搐、牙关紧闭者,加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以镇肝潜阳;3、失语或言语謇涩,呛咳者,加丝瓜络。橘络、皂刺、白芥子、天竺黄、竹沥水以剔痰化浊;4,腹满便结,舌红少津、苔黄燥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全瓜萎以通腑泻热;5、口眼歪斜加白附子、全蝎、白芥子化痰止痉;6、下肢瘫软无力加杜仲、寄生、山萸肉、威灵仙等壮腰健肾之品;7、夏日或口干欲饮、舌质欠润或苔黄者,加生石膏,黄连,既可清心胃之火,亦可抑制黄芪偏于温燥之性。总之,黄芪峻补元气治其本,量不易轻,祛瘀涤痰药冶其标,垦不宜重。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29T11:19:20.0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刘多虎[导读] 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甘肃省武威市妇女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是观察组,择常规西药治疗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的LDL—C、TC、TG水平,在治疗1个月之后显 著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TC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无显著差异的是HDL—C水平(P >0.05);相较于对照72.22%,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更加优异(P<0.05);较对照组患者,在经15、30d时间的治疗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较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69.44%,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总有效率91.67%较为优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冠心病;西医;益气活血通脉汤;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90-02 此次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是观察组,择常规西药治疗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1]。排除伴有重度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年龄≥75岁患者;资料不全或无法判断疗效,按规定用药等影响安全性判断或疗效的患者;胃及食管反流、重度神经官能症、肝肾功能不全、年期症候群致胸痛者;药物过敏不能耐受者。纳入标准:年龄<75岁;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观察组年龄为(40~73)岁之间,男20例,女16例,病程3个月~7年;(41~72)岁之间是对照组患者年龄,男23例,女13例,病程2个月~8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择常规西药治疗。患者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10mg,1次/d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2次/d的倍他乐克25mg,1次/d的拜阿司匹林100mg[4]。1个疗程时间是15d,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通过2个疗程时间之后。 1.2.2观察组 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选择的组方是:桃仁、川芎、当归各12g,黄芪30 g、桂枝12g、全瓜蒌15g、炙甘草6g、丹参20g、红花12g、薤白12g、赤芍20g、青皮12g[5]。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每袋150mL,每次1袋。结合的西治疗方法等同于对照组。1个疗程时间是15d,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通过2个疗程时间之后[2]。当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可临时含服0.3~0.6mg的硝酸甘油片。当给予降压治疗,针对的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给予降糖治疗,针对的是合并糖尿病患者[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心绞痛疗效标准:加重: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次数及程度均有所加重;无效:患者相较于治疗之前,症状基本无变化;有效: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次数及程度显著减轻;显效:患者的状消失或基本消失[3]。心电图疗效标准:无效:患者相较于治疗之前,心电图基本相同;有效:患者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缺血性sT段回升>0.05mV,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显效: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大致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Epidata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观察、研究所用全部数据,0.05为检验标准,组间比较用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 两组的LDL—C、TC、TG水平,在治疗1个月之后显著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TC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无显著差异的是HDL—C水平(P>0.05),见表1。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x-±s,mmol/L)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5-07-13T09:47:57.81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姜富占陶红霞 [导读]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姜富占陶红霞山东省乳山市下初镇卫生院山东乳山 264501 【摘要】目的:对补气活血法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至201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疗效;冠心病;补气活血法【中图分类号】R4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6-01 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心绞痛、心悸、胸痛等,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至201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 2 年 3 月至201 4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 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48)与观察组(48),其中对照组的48 例患者中21 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7 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 岁到8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1±6.48)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6 个月到8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1.4)年;其中观察组的48 例患者中22 例患者为女性患者,26 例患者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8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2±6.8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8 个月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1.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将15毫升的舒血宁加入到100 毫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将硝酸甘油和钙通道阻滞剂进行舌下含服,与此同时将硝酸异山梨酯片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1 天进行3 次口服,1次口服的药量为10 毫克,对患者连续治疗1 个月[1]。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其中药基础药方为:10 克党参、10 克桃仁、10 克瓜蒌、20 克丹参、10 克红花、10克川芎、30 克黄芪、15 克当归,对于存在有阴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 克冬麦、10 克玉竹;对于存在有阳虚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5 克杜仲、5 克桂枝;对于存在有痰浊症状的患者,可在基础处方中再加入10 克胆南星、10 克半夏;将上述中药进行小火慢煎,取200 毫升药汁分早晚2 次进行口服,对患者连续治疗1 个月[2]。 1.3 疗效评定标准将《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作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依据,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有所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有所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同治疗前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同治疗前明显改善[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 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应用c2 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 3 讨论冠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我国中医角度上讲,可将冠心病归结到“心痛”、“胸痹”的疾病范畴内,气郁血滞、痰浊侵阳、瘀滞而痛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治疗,中医补气活血法中的中药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化瘀活血、润肺祛痰、抗动脉硬化、通经利脉、健脾补气、理气止痛、止咳平喘、理气宽胸、祛风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治疗前均明显提升,且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综上所述,将中医补气活血法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比、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1]邓志蓉.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6(15):516-518.[2]金克荣.探讨运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17):364-366.[3]丁平.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3(12):425-427.[4]徐萌.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对临床症状、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20(10):712-713.[5]卢明龙.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4(6):427-429.

通脉消斑汤

通脉消斑汤 罗陆一,男,1954年出生,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心血 管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40年,擅用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持“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等10项省市立项科研项目,研制的通脉地仙丸对心血管病有很高的疗效,“加减神仙不老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等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医著作10部。 组成 熟地15克,补骨脂15克,怀牛膝15克,姜半夏10克,制胆南星10克,川芎10克,田七10克,蜈蚣10克。 功效益元活血,化痰通脉。 主治 各种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及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等周围动脉硬化症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 肾阳以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为主要功用,这些功能使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肾阳虚,则津血运行减慢,

津液不得输布、聚液成痰,血液不得运行,留而成瘀,似动脉内血液流动失常,致炎性细胞浸润、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肾阴以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等为主要功用,肾阴通过三焦到达全身,促进津液分泌及血液生成,津血有滋润和濡养作用,肾阴亏虚,则津枯血少,化痰成瘀,滋润和濡养作用失常,似血管内皮损伤后,炎性细胞浸润、脂质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肾之阴阳亏虚,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 方中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本草纲目》有云:“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可见,熟地不仅有补益的功效,同时可以通利血脉。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之腰膝冷痛,五更泄泻,两药配伍,肾之阴阳双补,津血互生,血脉得津血滋润而通利,气血得阳气助运而通畅。怀牛膝可以补肾精,散瘀血,《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姜半夏、制南星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止呕的功效;瘀血是现代中医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所认为的主要病机,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川芎、田七两种药物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两药配伍不仅可补血润脉,还可活血通脉;血脉壅塞不通会导致头晕、目眩、肢体

活血通脉汤

活血通脉汤之一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主治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属脱疽虚寒型)。 【处方组成】:当归15克、熟地15克、络石藤15克、黄芪15克、赤芍10克、川芎15克、苏木10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郁金10克、制川乌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红花6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临床疗效】: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7例,痊愈16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占28.l%;好转40例(症状及体征部分或大部分消失),占70.l%;无效l例(治疗l一2月后症状元改变),占1.8%。57例在治疗后均作血流图检查,2-6个月为近期疗效观察者56例,7一39月为远期疗效观察39例,血流图单波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98.3%。 【按语】: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肢端怕冷发凉,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肤色苍白或紫暗,肤温降低,足背动脉微弱或消失,年龄45岁以上,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脂增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症,属早期缺血,中医属虚寒型证,用本方益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治疗,取得较明显的疗效。以血流图检查症状及体征作为临床疗效的指标,所以本方的疗效是可靠的。而对有湿热症状的坏疽病例,需另行辨证治疗。 活血通脉汤之二 【组成】:当归15克,白芍、川芎、红花各12克,丹参15克,桃仁、牛膝各12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白花蛇6克,桂枝10克,黑栀子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证。症见: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舌质或红或紫暗,脉弦或弦滑虚细等。

九种常见中草药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九种常见中草药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中医药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随着现在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对于中药人们也都有所了解认识,人们在煲汤时也都会放一些中草药来防病治病。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有保健作用的中药,能够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黄芪——补气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当归粉——补血活血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人参——抗氧化,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防治心血管疾病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穿心莲——利湿消肿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宜于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金银花——清热解毒

27款女人养生汤:补气、补血、补肾

27款女人养生汤:补气、补血、补肾 女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一缺气、二寒气、三肾亏。 一、女人养生小习惯: 1、每天早上三片生姜、一杯蜂蜜水、三颗红枣,两天一瓶酸奶,平时多吃鸭血、猪血,其中特别提醒女性朋友:例假时期不能吃海带、海鲜、香蕉、西红柿、西瓜。 2、另外还要记住做一些动作:梳头(百会穴),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80多岁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其中的秘诀就是梳头(不是有个小太监李莲英吗?他天天给慈禧梳头!我们没有小太监给梳头就自己梳)。 3、三天更换枕巾,因为头发是很脏的,所以必须勤换枕巾。 4、洗完澡用电吹风吹肚脐眼(丹田),这里要告诉大家电吹风比吹头发更有用的地方:低血糖患者可用电吹风吹腰,月经不调者可以吹后脑勺,再者就是暖丹田(吹肚脐眼)。 5、每天晚上泡个热水脚,如果方便可以加些艾叶、鹅卵石。有的朋友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艾叶,端午节门前插的那种植物。 6、每天敲敲足三里(即膝盖外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每天一只老母鸡,不如敲敲足三里。” 二、手脚冰冷的人吃什么好呢? 一种手脚冰凉是虚寒的表现,通常以服用温寒的食物。“虚寒”的原因,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应该提倡多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饮食起居规律有序,注意温寒添减衣物,不吃生冷食物等。 另外有一种手脚冰冷,中医叫“四逆”。“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能达到四肢的末梢,因而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肢体寒冷。 女性在特殊生理期间也容易因贫血而引起畏寒,还有就是因为肠胃出血,血液流失过多的人,也会有贫血畏寒现象。 另外,中医学上还有一种叫“血枯”的病,就是血液干枯减少导致的贫血而畏寒,这是需要补血。如果血液淤阻,就要用“破淤生新”的治疗方法,破除淤血生出新血,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活血化淤”。但这都得由专业中医师从脉搏和表现症状来判断决定归属于哪一类的怕冷。 营养原则 应多食具有补气、补血、补肾的性平、温热类食物。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通脉汤;疗效 在心内科中,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是以冠状动脉硬化为基础,使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形成微血栓,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梗死等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出现[1]。该疾病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平均年龄(66.21±6.26)岁,包括男29例,女20例。对照组49例,平均年龄(67.05±6.12)岁,包括男28例,女21例。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近期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者;存在肿瘤、血液系统、脑肝肾等疾病者;对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重度心律失常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每次25 mg,每天两次;给予患者辛伐他汀口服,每次10 mg,每晚睡前服用;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 mg,每天一次;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口服,每次60 mg,每天一次。 观察组(西药+益气活血通脉汤):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炙甘草6 g,青皮12 g,全瓜蒌15 g,薤白12 g,当归12 g,川芎12 g,桃仁12 g,赤芍20 g,红花12 g,丹参20 g,桂枝12 g,黄芪30 g。采用自动煎药包装机对以上药物进行煎煮,每袋藥物150 ml,患者每次服用1袋,每天服用2次,均为饭后口服。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心绞痛发作,则可以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出现,则要对其进行降压治疗;如

三款经典药酒方 补气活血补肾

将中药与酒配制在一起就成了药酒,药酒种类繁多,药酒即可当成日常保健品来饮用,也可以用来治病,古人对药酒颇有研究,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款经典药酒方。 一、壮腰补肾酒 材料: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 酒质酒量:酒精浓度50%的米酒1千克。 浸泡时间:浸泡一个月。 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毫升,早晚各一次。 养生小提示: ①此药酒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对于男子阳痿不举、腰膝酸软;女性性冷感、腰酸无力都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②具有改善血压作用,适合低血压患者饮用。 饮食禁忌:高血压、肝病、感冒发烧、溃疡、呼吸道疾病等症状的人忌服。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三款经典药酒方,这三款药酒都是日常经常用的到的,对药酒有兴趣的人可以试着泡制一下。 二、补气补血酒 材料:龙眼肉60克,当归身20克,人参33克,黄芪25克,熟地45克,川芎15克。 酒质酒量:酒精浓度50%的米酒1.5升或2升。 浸泡时间:浸泡一个月。 用法用量:每次服10~20毫升,早晚各一次。不善于饮酒的人,可以将药酒混入汤液中饮用,或者用此药酒炖鸡,吃肉喝汤,同样有补养效果。

养生小提示:此药酒对于脸色苍白无华、气血虚弱、身疲体乏、女性月经稀少色淡、月经来迟等都有补养保健效果。 饮食禁忌:肝病患者和有感冒发烧、溃疡、呼吸道疾病等症状的人忌服。 三、活血化瘀酒 材料:三七85克(打碎或切成片),当归25克,川续断33克,苏木28克,川1芎30克,红花18 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 酒质酒量:酒精浓度50%的米酒1千克。 浸泡时间:浸泡一个月。 用法用量:每次服10~15毫升,早晚服用一次。取药酒适量擦在损伤患处也可。 养生小提示:此药酒具有活血化瘀和止痛的作用,适合跌打损伤旧患、筋骨肌肉疼痛者饮用。 饮食禁忌:高血压、肝病、感冒发烧、溃疡、呼吸道疾病等症状的人忌服。 微信公众号:zdnrx123 我们的微信有海量的健康资讯哦!关注我们吧!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治疗疗效;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标签:益气活血通脉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美国学者指出,糖尿病造成的人均医疗费用达1万美元/年~1.8万美元/年,平均住院费约为其他内科患者的4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多种选则性、人口的老龄化,造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1]。面对我国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成為本次研究的重点。糖尿病为祖国医籍中可归属为“消渴”范畴[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相关,主要表现为肢体的酸胀、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首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发现糖尿病病机主要是气虚血滞。因此,本文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00例,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入选标准: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符合《中医诊断学》《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标准;②性别不限;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研究组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7±12.5)岁,平均病程(5.8±1.4)年;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9.1±11.7)岁,平均病程(6.1±1.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二甲双胍0.5 g/次,3次/d,餐时服用;拜糖平50 mg/次,3次/d,餐前即可服用。 1.2.2研究组西药降糖方法同对照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黄芪30 g,当归12 g,川芎12 g,白芥子6 g,瓜萎15 g,红景天12 g,丹参6 g,

煲汤放什么药材可以补血补气

煲汤放什么药材可以补血补气 很多女性朋友都需要补血补气,那么煲汤的时候,放什么药材才可以补血补气呢?下面是由分享的煲汤放什么药材可以补血补气,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蘑菇紫菜生蚝汤 材料:蘑菇、紫菜、生蚝、生姜、食盐、食用油 做法:首先需要将生蚝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洗干净,蘑菇和紫菜等也都是洗干净备用。在铁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准备好的蘑菇以及生姜,烧开改成文火炖煮十五分钟,再放入准备好的紫菜、生蚝,两分钟后放入食用油以及食盐,搅拌后起锅服用。 功效:这道食谱服用后的主要功效就是滋肾养肝、补血养颜以及益气明目,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不错。 第二:莲藕红豆白鸽汤 材料:莲藕、红豆、白鸽、鱿鱼干、红枣、生姜、生油、食盐 做法:首先需要将莲藕清洗干净并且去节,然后切块备用;鱿鱼干用清水浸泡透之后切块备用;红豆、红枣洗干净后提前用清水浸泡,并且红枣要去掉果核;白鸽宰杀干净去掉内脏后飞水片刻。将准备好的白鸽和生姜一起放入炖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然后放入准备好的其他材料再小火慢炖两个小时,最后加入食盐以及生油调味就可以起锅了。

功效:这道食谱具有养阴补肾以及补血生液的作用,特别适合女性日常服用调补身体。 第三:云苓黄精生蚝汤 材料:云苓、黄精、生蚝、红枣、生姜、鸡肉、食盐、生油 做法:首先需要将所有的中药材清洗干净,然后提前用清水浸泡片刻,红枣去掉果核,生蚝洗干净,新鲜的鸡肉也是切块备用,将生蚝以及鸡肉飞水,药材则用棉布袋包裹好。将所有的材料清洗干净,然后放入瓦罐中加上清水炖煮两个小时,最后加入食盐以及生油调味起锅。 功效:这道食谱服用后具有补血养气以及滋润心脾的作用,适合日常服用保健身体。 第四:章鱼干猪脚姜汤 材料:章鱼干、猪脚、生老姜、食盐 做法:首先需要将猪脚去苗病清洗干净,切块后飞水;章鱼干提前清洗干净并泡发片刻,老姜切片备用。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瓦罐中,大火烧开后文火炖煮两个小时,最后加入食盐调味。 功效:这道食谱具有保健腰膝的作用,还能够发挥出补血虚气弱的作用,特别适合女性服用。 第五:黄精淮山杞子兔肉汤 材料:黄精、淮山、枸杞子、兔肉、陈皮、桂圆肉、食盐、生油、生姜 做法:首先需要将所有的配料洗干净并且提前浸泡片刻,陈皮则

活血通络汤

活血通脉汤 【方名】活血通脉汤 【组成】丹参30克,田七15克,赤芍10克,葛根30克,黄芪30克,何首乌20克,女贞子20克,法半夏6克。 【功能】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肾豁痰。 【主治】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之头晕、眼花、头痛、脑鸣、耳鸣、健忘、体倦乏力、腿膝酸软、语言不利、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肢体麻木、反应迟钝 【用法】每天煎服1剂,连煎2次,得药汁400毫升,分2次温服。【方解】 “老年多瘀”、“久病多瘀”。临床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多呈痰、虚、瘀,虚实夹杂。上述三病除普遍存在血瘀证外,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度也普遍增高,呈“粘、凝、滞”状态。治疗主要应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环,软化血管,促进脂质代谢正常。方中丹参有调气化瘀养血功效,《本草汇言》曰其“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滇南本草》说其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田七有活血止痛功效,张锡纯谓其“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赤芍《别录》曰其能“通顺血脉,散恶血”。三药结合,有活血化瘀、调气止痛、通脉定志功效,是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消除血瘀证主药。葛根升清阳解肌,协助扩张血管,并有解除血管痉挛作用,是治清阳不升之头晕、头痛良药。气为血帅,血瘀气虚,黄芪补气健脾,《本草逢源》谓其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本草

疏证》曰其“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大剂量黄芪与丹参、田七、赤芍配伍,能更好促进血运,改善大脑缺血缺氧,对消除血瘀证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黄芪补气健脾,法半夏燥湿祛痰,脾健痰湿自化,促进体内脂质代谢正常。何首乌、女贞子养血滋肾,补髓海,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 临床应用:本方以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为主,加减变通以后,也可用于脑萎缩、脑痴呆、冠心病。用本方加减治疗脑动脉硬化症68例,显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6%。 【加减】肝阳上亢头痛头晕严重,酌加羚羊角、钩藤、杭菊;失眠严重酌加炒枣仁、龙齿、茯神;腰膝酸软酌加熟地、桑寄生、山萸肉;大便溏、小便多酌加白术、菟丝子、覆盆子;健忘严重酌加益智仁、石菖蒲、远志;体倦乏力严重酌加人参、白术、冬虫夏草。

女性补气补血汤谱

四物汤: .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黄药方,方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组成。 【组成】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 当归:当归的首要功效就是补血调经,此外还有泽颜润肤的功效,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熟地: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伍还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川芎:既为妇科主药,又是治疗头痛良方,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轻乳房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 白芍:《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 四物汤有如下功效: . 调经止痛、养血疏筋 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块,并减轻腹胀腹痛,使经血排出顺畅。此外,四物汤更可补充铁剂,减少月经来潮时的贫血、头晕目眩及经血不出的状况。 . 滋润肌肤、防止老化四物汤的方中组成多为温补的行血剂,若养成从年轻就

服用的习惯,有助於气血通顺,不易手脚冰冷,并使脸色红润及肌肤光滑,减缓生理机能老化,看起来更为年轻。 . 1.月经失调用本方加减:生地、川芎各10克,白芍12克,当归、香附各15克,茯苓18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显著疗效。 2.痛经用本方加白芷、木香、香附各10克为主,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有较显著的疗效。 3.黄体功能不全用本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9克,赤白芍各15克,生熟地各15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以每个月经周期(20士2日)为1个疗程,经期及妊娠后停服。有较显著的疗效。 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用本方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熟地15克,杭白芍、当归、三七(另冲)各10克,黄芪、贯众炭各30克,益母草各15克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于每次月经来潮第三日开始服用,连服3~6日,视出血程度而定,每日1剂。 5.胎位不正用本方去熟地,加白术、茯苓各15克,水煎,每晚服1剂,3剂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每周复查胎位1次,连查2周,转正后再服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有较显著的矫正胎位作用。 6.神经性头痛用本方加减:熟地50克,白芍、当归川芎、桂圆肉各15克,牡丹皮、天麻、僵蚕、全蝎、甘草各10克,炒枣仁、石决明各50克,蜈蚣2条。水煎服,每日1剂。

名医名方:益气活血通络汤

名医名方:益气活血通络汤 卢永兵,男,1942年3月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原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曾获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家庭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揭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是广东省八、九届人大代表、揭阳市第二届政协常委、揭阳市科协主席。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上世纪70 年代起致力于老年医学研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钻研,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尤有心得。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3篇。主编、协编《老年医学新进展》等医学专著8部。 益气活血通络汤 组成:黄芪100g,丹参15g,田七15g,川芎8g,红花8g,鸡血藤20g,血风藤15g,桂枝5g,路路通20g,水蛭10g,全蝎10g,蚯蚓15g,蜈蚣10g。 功能:益气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脑中风后遗症口眼喎斜,肢体瘫痪,也治风湿日久肢体关节痹痛。 方解:黄芪为君,益气通脉,大剂量能升陷启痿。《医林改错》曰“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元气一亏,经络自然亏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归并于右侧,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用重量黄芪立意在此。桂枝温通肢体经脉。田七、丹参、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止痛,田七化瘀止血,对血瘀与出血有双向作用。路路通、鸡血藤、血风藤祛风通络利关节。《本草纲目》曰路路通能“舒筋络拘挛”。《饮片新参》曰鸡血藤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络”。《常用中草药手册》谓血风藤能“舒筋活络,治四肢麻木,筋骨痛”。水蛭、全蝎、蚯蚓、蜈蚣化瘀祛风通络。《本草经百种录》曰水蛭“性迟缓而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本草求真》谓全蝎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手足搐掣”。《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滇南本草》曰蚯蚓能“祛风,治口眼歪斜,强筋治痿”。叶天士很重视应用虫类药物治疼痛痿废,他说:“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不论是缺血性脑中风,还是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后均以瘀为主,因而脑中风后遗症可益气活血通络论治。 临床加减:血压偏高、头胀痛加葛根20g、杭白菊15g;腰膝酸软加熟地15g、怀牛膝15g、杜仲10g;血糖偏高加葛根15g、熟地15g、花粉15g、萆薢15g;合并冠心病心绞病加栝楼仁20g、薤白10g;有出血倾向去红花、川芎减半,加仙鹤草20g;健忘加石菖蒲15g、远志10g;痰多加法半夏10g、胆南星10g;大便秘结加大黄(后下)15g。 病例:黄某,男,55岁。2004年8月13日初诊。病者昏睡,家属诉其2天来常头痛头晕,大便5天未解。晨起发现口眼喎斜,身不能动,小便失禁。诊见面色、唇色晦暗,口眼向左侧喎斜,左半身瘫痪。舌尖边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弦。血压138/70mmHg。嘱送医院进行CT增强扫描,示大脑右侧梗塞。家属强烈要求在家治疗,遂处方:(1)益气活血通络汤加葛根20g,法半夏10g,郁金10g,石菖蒲20g,大黄(后下)15g,日煎1剂,乘温化开苏合香丸一粒,鼻饲。(2)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25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3)插导尿管。第3天,病者基本清醒,不能对答,能用健侧手指示意,二便自解。上方去苏合香丸、大黄,余药同。第6天病者能对答,口眼喎斜明显改善,诉头微晕、乏力,患侧麻痹。上肢肌力仍0,下肢能缓慢屈伸。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全方,加服维脑路通片,日3次,每次2片。第18天口眼喎斜消失,患侧下肢能随意活动,上肢能握拳,肌力IV。上方不变,再服10天,患侧上下肢活动自如,生

尚德俊教授应用活血十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经验

尚德俊教授应用活血十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经验 秦红松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尚德俊教授是著名的周围血管疾病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周围血管疾病有明显血瘀表现的特点,总结周围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疗法。在具体应用中强调辨证论治,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灵活应用,才能提高疗效,由此提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活血十法,具体应用如下。1 益气活血法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属气虚血瘀者,主要症状有:气短懒言,动则心悸头晕,食少便溏,四肢无力、怕冷,或肢体沉重浮肿,不能久站久行,疮面干黑下陷,舌淡苔白,脉细弱。适用于:(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程日久,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缺血症状经治疗后未明显减轻,肢体营养障碍肌肉萎缩严重;(2)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早期出现动脉粥样斑块,症状较轻,或缺血情况改善病情稳定者,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如病程日久或截肢术后;(3)大动脉炎稳定期遗留头晕,四肢乏力,视物昏花;(4)雷诺综合征,肢体末梢瘀血、紫绀,而气虚者;(5)下肢静脉疾病出现肢体沉胀,浮肿,劳累后加重者;(6)在重用或久用活血化瘀药物时,配合补气药物,以达到消瘀而不伤正气。 常用方剂有:丹参通脉汤、补阳还伍汤等。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人参、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当归、刺五加等。2 温通活血法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属寒凝血瘀者,主要症状有: 肢体发凉,怕冷,苍白,遇寒冷症状加重,舌质淡白,脉沉涩。适用于:(1)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肢体特别发凉,怕冷,皮色苍白者;(2)雷诺综合征遇寒冷发作频繁或加重;(3)下肢静脉疾病,肢体发凉,胀痛者。常用方剂有:阳和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常用药物有:鸡血藤、附子、肉桂、干姜、桂枝、当归、红花、三七、川芎、泽兰、元胡、乳香、降香(温通活血药物)。3 清热活血法用于周围血管疾病属热毒炽盛,血脉瘀血内停者,主要症状有:肢体红肿热痛,皮色紫红光亮,皮温 高,伴全身发热。适用于(1)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出 现肢体坏疽感染,局部红肿疼痛;(2)急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浅静脉炎;(3)静脉性溃疡感染炎症明显者;(4)痛风、红斑性肢痛症急性发作;(5)急性淋巴管炎、丹毒,有明显炎症者;(6)各种血管手术之后。常用方剂有:四妙勇安汤加味、四妙活血汤、五味消毒饮等。常用药物有:黄芪、黄柏、知母、生石膏、丹皮、赤芍、郁金、丹参、虎仗、金银花、连翘、大黄、芙蓉叶、白芷、天花粉、栀子、当归等。4 活血利湿法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瘀湿重者,主要症状有:肢体粗肿、浮肿、胀痛,浅静脉隆起扩张,皮色暗红,局部肿胀,按之凹陷,或皮肤硬韧,肢体粗大。适用于:(1)动脉闭塞性疾病伴肢体浮肿,如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伴有间隙综合征,或肢端坏疽继发感染局部肿胀、疼痛、渗液,或下肢长期下垂造成肢体水肿;(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及后遗症期;(3)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出现肢体站立性浮肿,或出现静脉性溃疡;(4)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水肿;(5)血管手术之后出现肢体浮肿。 常用方剂有:活血通脉Ⅱ号等。“血不利则为水”,血脉不通,血瘀内停则为水湿,故活血药常配伍利水渗湿药,常用的药物有:云苓、猪苓、泽兰、薏米仁、泽泻、益母草、当归、赤芍、丹参、牛膝、王不留行、防己、茵陈、车前子。5 滋阴活血法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属阴液虚亏,阴虚火旺并有血瘀证,主要症状有:低热、潮热、虚汗、头晕、心悸、咽干,舌红绛苔少或无苔有裂纹,脉细数。适用于:(1)大动脉炎急性活动期,病人低热、头晕、心悸、虚汗、乏力,关节痛;(2)动脉闭塞性疾病后期出现低热、消瘦、口干,舌绛无苔;(3)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 常用方剂有:养阴活血汤等。阴液耗伤,津液不足,津血同源,故阴液耗伤可出现血虚、血瘀、血不归经等血分病变。常用药物有:生地、元参、麦冬、当归、赤芍、丹参、郁金、丹皮、知母、石斛、白薇、银柴

补气活血止血治疗月经量多50例

补气活血止血治疗月经量多50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补气活血止血月经量过多是妇科常见病,指月经周期正常,子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每月月经量失血超过80ml常伴随贫血。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补气活血止血法治疗月经量过多,每获佳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2年3月-2009年10月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排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病变。年龄在14岁~55岁,以20~40岁居多;其中已婚者42例,未婚者8例;病程3个月~8年。 2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及经期正常,但月经量多,有血块,或伴有下腹痛,头昏乏力,心慌,面色苍白,舌质淡红或有紫暗,脉细弱无力;经化验血色素在10g 以下者为45例,血色素在10g以上者为5例。 3 治疗方法 补气活血、止血固冲,处方: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丹参10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0g,女贞子10g,旱莲草30g,槐花炭15g,地

榆炭10g,仙鹤草30g。伴血热者加黄芩10g,草栀子10g;腹痛下坠有血块者加蒲黄10g,五灵脂10g,生山楂10g;肾虚腰痛加杜仲炭10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1周或经期服用,每月服15剂, 3个月为1个疗程。 4 治疗结果 治愈39例:服药3个月后,每次月经量正常,经化验血色素正常,停药半年无复发者;好转7例:服药3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经化验血色素回升,或停药半年内有复发用药仍有效者;无效4例:服药3个月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服药过程中转入妇科处理者。有效率92. 0%。 5 病案举例 某女, 32岁, 2006年5月6日就诊。月经量多2年,曾用西药及中成药治疗无效。时值月经第2天,经量多有大血块,下腹坠胀腰酸,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慌,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B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内膜0. 9cm,血色素78g/L。上个月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充血,有片状出血点,未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黏膜下肌瘤等病变。诊刮病检示:增生期、分泌期内膜。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治宜补气活血止血。方用: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丹参10g,赤芍10g,生山楂10g,生地10g,女贞子10g,旱莲草30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地榆炭10g,槐花炭10g,阿胶(烊化)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服药3剂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服药7剂后阴道出血干净,头昏乏力心慌诸证均好转,嘱下次经前1周服用该方,第2、第3月经量明显减少,经化验血红蛋白10g/L,停药后口服归脾丸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