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技巧
高中物理课堂常用导入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是整节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往往都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一个好的导入马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下面谈谈常用的物理导入方法:(一)激情问题设疑法问题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求源的心理特点,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有激情的疑问或矛盾,引起学生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
引入新课时可故意设置疑障或者陷阱,使学生处于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诱导学生上当。
若能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一般能较快地活跃起来。
(二)激情实验法实验导入是指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或利用电教手段,如计算机,投影仪等来巧妙地导入新课。
一位数学家说过:“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的见摸的着。
”实验导入新课直观生动,效果非凡。
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且这种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等,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直观、实验、实例、计算、分步、小结等方法来导入新课。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离开针对性、铺垫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努力做到自然得体,水到渠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激情提问启示法提问启示法是一种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发新课题的导入方法。
在讲授某些知识之前,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启发,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悬念设计法悬念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矛盾,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来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得好:“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高中物理功的导入部分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导入部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物理功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计算功的方法和公式;
3. 能够应用功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二、导入活动:
1. 通过实验展示:老师在教室里放置了一个笔筒,学生们围绕着笔筒做圆周运动。
老师请一名学生站在原地,另一名学生继续做圆周运动。
观察两名学生所做的工作,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学生所做的工作有何不同。
2. 引导思考: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站在原地的学生没有做功,而绕着笔筒做圆周运动的学生却做了功?
3. 讨论解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介绍功的概念和特点。
4. 引入课题:通过上述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功的概念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引入的方法

见解 。
S
得轻松愉快 ,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 、 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而达到加深理解 、 从 巩固运 用 知 识 的 目的 。这 种 “ 课 导 入 ” 新 的方 法 对 于 教学重点的突出 、 教学难点 的突破 , 具有其他 方 法 不 可 比拟 的 教 学 效 果 。并 且 , 于 在 课 由 堂上师生同时参与 了实验 , 就使得全班 学生 有 共 同的 感 性认 识 , 少 了局 限性 和 片 面性 。 减 例如 , 讲授“ 电粒子的圆周运动” 教 带 时, 师先演示“ 电子束在磁 场 中的偏 转” 在 已调 ( 好 的电 子 射 线管 中 的 电子 射 线 旁加 一 很 小 局 部磁场) 问观察 到了什么现象?( , 学生 答 : 在 加 了磁 场 的 那个 地 方 , 射线 发 生 了弯 曲 ) 果 如 扩大磁场的范 围呢?( 在射 线弯 曲部 分之后 加 一 很 小 的 局部 磁 场 ) 线 进 一 步 发 生 了 弯 射 曲。如果不断扩大磁 场范 围, 电子 射线所 使 到 之 处 都 有 磁场 , 推测 一 下 , 电粒 子 的 径 试 带 迹将会如何 ?学生积极思考 , 踊跃讨论 , 带电 粒子 的径迹将不断 弯曲 , 能会形成 一条封 可 闭 的 曲线 , 想 是 一 个 圆 。这 样 引 入 新 课 , 猜 确
导入技能教案高中物理

导入技能教案高中物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导入技能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常用的导入技能,如问题导入、实验导入、图表导入等。
3. 能够运用导入技能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导入技能
2. 常用的导入技能及其应用方法
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入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二、导入技能介绍
1. 通过讲解什么是导入技能,为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
2. 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导入技能,如问题导入、实验导入、图表导入等。
三、案例分析
1. 展示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导入技能的实际运用效果。
2. 让学生思考这些导入技能为什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实践演练
1. 分组让学生练习运用导入技能,引导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
2. 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导入环节,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总结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导入技能,强化他们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多运用导入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导入技能教学,学生对于导入技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注重导入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面是几种可以用于物理课堂导入新课的方法:1. 提问引入法提问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前置知识,然后逐步引入新课。
在教学运动力学中的力平衡定律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力?有哪些力的类型?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前置知识,然后才进入力平衡的概念。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和认识。
在教学光学的反射定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反射现象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3. 实验观察法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去实践,并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入新课内容。
在教学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4. 器材展示法将与新课相关的实物器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和感受,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力学中的力和力矩时,可以展示一把杠杆和不同重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规律。
5. 故事引导法通过讲述一个与新课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新知识。
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新知识。
在教学空气压力时,可以通过讲述飞行员高空呼吸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压力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导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课堂环境和课程内容。
重要的是要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一、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历史故事、科学发现故事、实验故事等来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讲述牛顿的苹果实验的故事来引入引力的概念,讲述磁铁的发现与应用来引入磁场的概念等。
通过故事导入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反常现象或者真实的案例来引入新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可以通过提问“为什么高空跳伞运动员在着地时要打开降落伞”来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提问“为什么玻璃杯在干燥后,用手或者纸巾擦拭时会发生响声”来引入静电现象的概念等。
通过问题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简单实验、趣味实验或引人注目的实验现象来引入新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升降机模型实验来引入力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个磁铁与铁屑的实验来引入磁场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光的折射实验来引入光的折射定律等。
通过实验导入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和发现新知识,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故事-问题-实验综合导入法故事-问题-实验综合导入法是一种将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和实验导入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入新知识,接着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最后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在充满故事性和启发性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意义和方法

4 . 有利 于 揭 示课 堂教 学 主题 , 使 学 生 明 确 学 习 内容
物理学新 旧知识 间有 着 紧密 的联 系 , 且 抽象 , 难 以 理解 , 用复 习 旧课 来 引人新课 , 既可 以巩 固 以前 所学 旧
现代构建主义理论认为 : 课 堂 的导人 阶段应激 活学 生 已有 的相关 背景 知识 , 补充 必要 的和新 的背 景知 识 , 启发学生对 有关 问题 的思 考 。教 师是 教学 活动 的组 织
2 . 可 以激 发 学 生学 习兴 趣 , 使 学 生产 生 学 习动 机
一
学生的学 习兴趣 是激 发学 习 动机 的主 要 因素 。在 节课 的教学 中, 课 堂导 人 的成 功 与否 , 直 接影 响到 学 生的学习兴趣 , 只有学生对所学 知识产 生 了浓 厚 的学 习 兴趣 ,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 使学 生主动 、 积极地 学 习和探索本节课的教学 内容 。
3 . 复 习旧课 导 入
课堂导入不是 教 学的 目的 , 而是 教 学 的一种 手 段 。
物理学 是一 门逻辑 性强 、 前后联 系 紧密 的学科 , 教师 要 为学生在 已有知识和所要学 的知识之 间建立 一个桥 梁 , 使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状态 , 使 学生理解 和掌 握所要学 习
学过 的知识来推 导 , 帮 助学 生理解 新知识 。又如 , 对“ 向
入到教 学 内容上 来 , 才 能使学 生深 入思考 问题 , 提升 学
习效 率 。 二、 课 堂导 入 的方 法
1 . 引用身边事例导入
物理学 的有关原理 和理 论 , 很多 在我们 身边都 能找 到恰 当的事例 , 通过这些学生 日常生 活 中常 见 的事例 来 引入课 堂教学 内容 , 可以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如 , 《 动 量守恒 定律 》 一节 的导 人 , 教 师可 以结 合学 生经 常玩 的 打台球 , 提 出问题 : “ 用 同一个 母 球击 打子 球 , 为什么 会 出现不 同的运 动方 向?这些 球 的运动 到底 遵循 什么 样 的物理 规律 呢? ” 让学生 思 考和讨 论 。虽 然 打 台球是 学
物理高中知识运用技巧教案

物理高中知识运用技巧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物理学习中常见的运用技巧;
2.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物理学习中常见的运用技巧;
2.如何正确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如何进行物理推理和分析。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步:讲解
详细讲解物理学习中常见的运用技巧和方法,例如物理定律的运用、物理公式的推导等。
第四步:实践
让学生尝试解决几个物理问题,要求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推理。
第五步: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在平时多加练习和思考,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物理知识的运用技巧,能够独立解决物理问题,同
时也能够较好地理解物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多设置一些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正式开始一堂物理课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有效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利用故事、引用名言、展示有趣的实验、提出思考问题等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
一、情景导入:通过创造一个具体的、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与生活相关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的氛围。
引入质点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夜猫捉住了一只老鼠,将老鼠绑在绳子的一端,自己则在另一端乘风破浪,老鼠就成了一个质点,我们可以忽略老鼠的大小、重量等因素,只关注其运动的轨迹。
二、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问题中发现物理的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引入,可以提问:为什么在公共汽车急刹车时,我们会因为惯性而前倾?为什么我们可以站在一个上坡上倾斜的公共汽车上而不会滑下来?三、实验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思考,自主发现物理规律。
展示一个简单的气球和针的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气球被针扎破时会砰的一声吗?请你们动手一起来实验,观察并思考一下。
四、图片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或引人入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展示铁磁性物体被磁铁吸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磁性物体?磁铁和铁磁性物体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导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是为了纯粹的娱乐或消遣。
教师在导入时应注意导入的方式和时间,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了广大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要构建高效课堂,只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才行。
做好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本文作些分析探讨。
一、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高中物理新课导入,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来发现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
如在《安全用电》教学中,教师以“小鸟落在几千伏的高压电线上会发生什么”的情境来导入。
因学生平时都知道鸟儿落在电线上不会受到伤害,但却不知道其中原因,就会有学习探究的欲望,也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了。
在物理教学中,常以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决影响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电阻率。
教师在课前设置问题“家中常用的电灯泡(22v,100w)的电阻怎么计算?怎样测量电阻?为什么在演示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计算值之间会存在差距?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当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巧设实验、妙导新课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阶段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把某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演示来导入新课。
如在“动量和冲量”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以粉笔为道具,将两支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落到光滑和垫有毛巾的桌面,然后通过这一现象来引入“动量和冲量”的概念。
这样不但利于新知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一个好的导入实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实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导入实例一:运动力学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导入这一概念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请学生们想象一个岩石从山上滚下来的情景。
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岩石会滚下山坡?它滚下山坡的速度和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并开始思考影响物体滚动速度和时间的因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提出假设,并通过后续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这种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运动力学的概念。
导入实例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导入这一概念。
请教师将一个金属环套在一个磁铁上,然后将一个灯泡接在金属环的两端。
让学生们猜测当灯泡亮起来时,金属环上是否有电流流过。
通过这个实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金属环上会有电流?是什么原理导致了电磁感应的现象?通过对这个实例的探究和实验,学生们可以逐渐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律。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扩展实例,让他们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中寻找更多电磁感应的实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导入实例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导入。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小球放入一个透明的水杯中,然后用手指轻轻把水杯倒扣在桌子上,保持小球在水杯中。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可以看到小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经过水杯和水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从而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改变。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片段教案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片段教案课时:1课时课题:导入物理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认识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1. 揭示物理学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实践意义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仪器和模型3. 学生互动教学环节的问题和活动准备教学步骤:Step 1: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学?它研究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物理学?Step 2:展示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以及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Step 3:讨论组织学生围绕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展开讨论,探讨物理学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Step 4: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物理学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实践意义。
Step 6: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3. 学生是否能够认识到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物理导入新课教案

高中物理导入新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掌握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物理学的定义和范围;2.物理学的历史发展;3.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理解物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2.准备实验或演示实例;3.准备相关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并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或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为什么月亮能在天空中悬挂?二、导入讨论(10分钟)1.让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引导他们尝试用物理学的知识进行解答;2.教师带领学生探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3.通过与学生互动,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导入实验(15分钟)1.进行一个简单的物理学实验或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学的魅力;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好奇心。
四、导入视频(10分钟)1.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2.通过视频展示,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深入学习的欲望。
五、总结提醒(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出问题和思考,深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导入方式,包括讨论、实验和视频展示,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和具体应用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知识。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的研究-模板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的研究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物理教学在课堂教育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课本中每一个物理知识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进行很多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足,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听不明白,难以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不断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简化,将抽象的知识化解为形象可见的知识,让学生都能以简单的方式去学习深奥的物理知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现将几种物理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如下:一、实验导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是物理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级不断增高,高中期间的物理实验逐渐向着抽象化方向发展,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物理教学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教学。
通过实验将书本中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把复杂的知识通过实验将其变得简单易懂,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带入到课堂实验中,这样就简化了物理实验的程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
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引子导入新课。
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在讲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无关系时,可让学生用相同的两张纸做实验,但其中一张揉成团。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例谈

电阻 与哪些因素有 关? 他们之 间的关系是怎 么样的 ……” 当这 到 , 苹果如 果长在月亮那 么高处 , 也会落 回地 面 , 但是, 月亮为 些 问题摆在 学生面前 时 , 学生 会产生解决 问题 的兴趣 , 接着 再 什么不 落回地面呢 ? 月亮不是很像一个 大苹果吗 ? 他 又想 到在 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探究 学习新知识 ,这样学生 的参 与度就 提 山顶 上把 一个炮弹发射 出去 , 炮弹将 以曲线轨 道落到地 面 , 发 高了 , 学 习兴趣也 就提高 了。 可见 , 在 高中物理教学 中 , 用问题 射速 度越大 , 炮弹 落得越远 , 如果发 射速 度足够 大 , 炮弹就 会
不再 是被 动的 了。 在 物理教学 中 , 常 以设置 问题的形式 来导入 家的趣闻轶事来 引入 新课也是 一种 简单易行 的导入新 课的方 新课 , 如 在“ 电阻定律” 的教学 中 , 为让学 生了解决影响导 线 电 法 。 例如 : 在“ 万有 引力” 的教学前 , 引入苹果 落地的故事 : 牛顿 阻大小 的因素 , 理解 电阻 、 电阻率 。 教师 在课前设置 问题“ 家 中 在他 家的花园里 的苹果树 下看到苹 果落地 ,首先想到苹 果为 常用 的电灯泡 ( 2 2 v, l 0 0 w) 的 电阻 怎么计算?怎样 测量 电阻 ? 什么 不飞上天而落到 地呢? 如果 苹果树长得 非常高 , 苹果是否 为什 么在 演示实 验 中获 得的数 据和计 算值之 间会 存在差 距 ? 也会 下落? 他认为 苹果都会落 回地面 , 与高度无关 。 他接着想
来导入新课 , 能有 效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促进课 堂教学效 率 绕地 球旋转 , 永远不落 回地 面。 接着 , 他想到 , 以足够 大的速度 的提高 。 绕地球旋 转的炮弹多 么像 月亮 , 可是又为什 么不 飞离地球呢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1. 知识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发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引入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展示一个实验现象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理论讲解:老师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解释。
通过生动的实例、图表、模型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思考,促进主动学习。
3. 实验演示: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组合作: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可以包括解决问题、讨论实验结果、设计模型等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共同探索知识。
5. 问题解答: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疑惑,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鼓励学生互相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6. 复习总结:课堂尾声,老师可以进行知识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通过提问或布置简单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和梳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调整和变化。
如果涉及到复杂的物理计算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解题步骤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如果是介绍物理实验,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一、引言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二、故事法故事法是一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编写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中发生的事件或情节,引入新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导入光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讲述光的奇妙之处,描述一位发明家通过研究光的特性,发明了一种能够为人们带来光明的新装置。
通过这样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物展示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物体或实验装置,向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知识,从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当教师要导入力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如斜面、弹簧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图像展示五、引用问题当教师要导入热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提出一些与热学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冰块容易融化?”“为什么冬天会结冰?”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热学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doc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案例赞科夫说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找能够我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
”一堂课,良好的导入虽然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但是基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整体考虑,导入环节的把握反映了教师对物理科学的理解和对物理教学过程的把握。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每个学习者头脑中都有一个认知结构,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需要,及人的心理总有一种试图扭转这种不平衡以达到平衡的一种倾向。
这就是学习动机。
在教学开始,学生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是潜在的,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现有以最优化的方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
而导入技能就是促进学生向最近发展区靠近有效途径和手段。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现代教学论认为:“良好的教学,乃在于唤起意外与惊讶的感觉。
”导人新奇巧妙,又有吸引力,能促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
因此,重视导入和情景创设,就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培养能力,形成高尚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愉悦的物理“学习场”,从而引导学生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案例]导入“电磁感应”1892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实现了“电生磁”。
物理学中许多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转化的,并且表现出互逆成对的特点。
那么,磁能否不能生电呢?下面我们通过法拉第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点评:从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认知需要。
(3).导入手段要丰富多样,突出趣味性充满情趣的导人,能变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生动,妙趣横生,引人人胜,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才能增强兴趣,激发动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1]导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叫两个学生上讲台,每人都穿上溜冰鞋,面对面站着,同时甲推乙一把,发现两人都向后退去,众人大笑……[案例2]如导人(机械能转化与守衡定律),用铅球做一个大摆球,挂在天花板上,让它摆动起来,如果教师站在摆动的起始位置,那么摆球摆动后,永远碰不到教师的“鼻尖”。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及方法

、
~
常 用 的 导人 方 式 。它 需 要 教 师 在 备 课 时 努 力 挖 掘 新 旧知 识 之 间的相互联系 , 找 准 新 旧知 识 的联 结 点 , 通过有针对性 的复习 为 学 习 新 知 识做 好 铺 垫 。 同 时 通 过 巧 妙设 疑 , 激 发 学 生 的求 知 欲, 创 造传 授 新 知 识 的契 机 。 例 如: 在 进行 “ 磁场 、 磁感应强度 、 磁感线” 的 教学 时 , 首 先 回顾 已学 过 的知 识 : 什 么 是 电场 ? 电 场 的强 弱 如 何 定 义 的 ? 如何 形 象 地 来 描 述 电场 ? 2 . 实验 导 入 法 : 观 察 和 实 验 是 研 究 物 理 学 的基 本 方 法 , 在 巾学 物 理 教 学 中 是 学 生 获 得 物 理 知 识 的基 本 途 径 。 如 果 一 节 新课利用新颖的实验引入 , 就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 激 发他 们 的学 习 兴 趣 , 使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集 中起 来 。例 如 , 在 讲 授 机械 能 守 恒 定 律 时 , 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 先 将 摆 球 拉 个 较大的角度使之贴 近老师的眼 睛 , 人 站着不动 , 然后 放手 , 使 单 摆摆 动起 来 。 很 多学 生都 替 老 师 担 心 , 生怕 摆 球 会 碰 到老 师 的眼睛 , 实 验 结 果 出乎 学 生 的意 料 之 外 。通 过 实 验 , 把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集 中起 来 , 也把学 生的好奇 心激起来 , 当大家产生 “ 为 什么” 的疑问时 , 新课也就顺利导人了。 3 . 设 疑 导入 法 : “ 学起于思 , 思源于疑” 。有 了疑 问 , 才能 激 发学生去思考。 疑 问 是 学 生 积极 思维 的表 现 。 进行 设 疑 的方 式 很多 , 如设置悬念 、 明 知 故 问 等 等 。例 如 在 介 绍 “ 人造卫星” 的 时 候 可 以试 着 发 问 问什 么 我 们 抛 出 去 的 物 体 都 落 下 来 了 , 但 是 卫 星 那 么 高 却 没掉 下来 呢 ? 4 . 故事导入 法: 教师用学 生能听懂的语言 , 借 助 动 作 和 手 势讲 述 一 个 与 本 课 教 学 内容 相 关 的 故事 .让 学 生 在 听 故 事 时 轻 松 进 入 所 学 的 新 知识 。 如在导入“ 机械运动” 时, 给 学 生 讲 一 讲 二 战时 期 法 国飞 行 员 在 空 中用 手 抓 子 弹 的 故事 ,学 生 听 到 这个 故 事 后 。 都觉得很 惊奇有趣 , 很 想知 道其 中 所 包 含 的 物 理 知识 , 于 是 顺 利进 入 新 课 的学 习 。 5 . 游戏 导入 法 : 呈现 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 趣的游戏 , 通 过 游 戏 为 新课 教 学 做 铺 垫 。 比 如在 讲 “ 机械波” 时, 请 几 位 学 生 到 讲 台 前 面 站 成一 排 , 要 求 后 面 的 同学 模 仿 前 面 同学 的 动 作 , 然 后 让 第 一 位 同 学 蹲 下 再 站 起 来 ,这 时 候 就 形 象 地 形 成 我 们 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的课堂导入技巧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我们开启一道精彩的课堂教学之门,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工作。
在本文中,作者简单阐述了实验导入、实例导入、激趣导入、复习导入四种高中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方式,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实验导入实例导入激趣导入复习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又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恰当的导入有利于为高中物理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谈认识。
一、实验导入
高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龄,这就决定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物理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
物理教师可以紧抓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进行课堂导入。
通过新鲜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感觉到物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而形成一个良
性循环,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
比如学习《圆周运动》时,教师先做一个水流星试验的杂技,使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一开始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实验过程是: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
引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之中。
然后教师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教会学生联合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实例导入
中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教师的课堂导入墨守成规,毫无新意,一开始就给出物理概念,直接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受到压抑,学习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调动起来。
老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举一些身边的具体事例,把学生带进活生生的场景,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堂课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会使学生带着悬念与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如笔者在讲授《全反射?摇?摇光导纤维》时,一上课我就问:“大家都知道折射现象吧?”学生积极回应老师:“知道。
”于是我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了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装满水的碗斜插入一根筷子,就会产生折射现象,等等。
然后,我接着问:“如果我将一束光从空中斜插入水中时增大入射角,慢慢地增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一时语塞,都想找一句准确的
话言或概念来表达这一现象,但是找不出来。
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出了全反射的概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
高中物理实验性强,与生活实际也比较贴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想办法,抓住契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这节课引入时,可以引用下述材料:1940年11月7日,美国新建的一座跨度为850米的悬索桥,突然在一场大风中断裂,那天的风速是19米/秒。
在风中,那桥扭曲的厉害,越跳越厉害,最后断裂。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经受大量车马行人的桥,却经不住一阵不算大的风呢?”利用本则历史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想知道的念头,急于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努力去钻研、思考。
四、复习导入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或凝神思考,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或积极演算,或正反方辩论。
而引发这一系列高质量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在上
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时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成了一节课的关键。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的今天看来,除了创设各类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外,传统的由复习导入新课的方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如,“力的分解”一节我是这样引入的:先回顾“力的合成”,重点强调“效果”,即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就叫该力的分力。
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提出问题:根据逆向思维,如果几个力依据“效果”,按平行四边形法就合成;同样“依据”效果,就可以对一个力进行分解,并遵循同样的法则。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并加以运用。
导入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飞科.论高中物理课堂上多种多样的导入艺术[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2(14).
[2]马禧.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导入[j].中国教育探索学刊,2011(4).
[3]胡凯.上好物理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物理教学探讨,2005(7).
[4]徐伟.巧用“课中例”设计“问题串”[j].中国物理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