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病治疗常规概要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特色技术医学课件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特色技术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67f6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d.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特色技术医学课件汇报人:2023-11-17•消化内科常见病•消化内科特色技术•消化内科诊疗流程与规范目录•消化内科疾病预防与保健•消化内科新技术与发展趋势01消化内科常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疾病。
详细描述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烧心等。
该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肥胖、吸烟等。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手术治疗等。
总结词胃食管反流病VS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等。
详细描述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胃痛、恶心、呕吐、嗳气等。
该病可以通过胃镜检查进行诊断,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治疗等。
总结词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主要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详细描述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包括周期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
该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心理治疗等。
消化性溃疡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过高,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的一种病理状态。
脂肪肝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腹胀、恶心等。
该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肝脏超声或CT检查,治疗方式包括减肥、控制血糖和血脂、避免饮酒等。
详细描述总结词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结构异常和功能下降。
总结词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
该病的诊断需要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并发症等。
详细描述02消化内科特色技术内镜下治疗总结词内镜下治疗是消化内科的特色技术之一,适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详细描述内镜下治疗包括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等多种内镜技术,可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并进行组织活检和治疗。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7407d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4.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规范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各种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
1. 胃溃疡
- 诊断: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治疗:选用适当的抗酸药物、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
2. 胃癌
- 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和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癌症分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3. 胆囊炎
- 诊断: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炎症程度和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等。
4. 肝炎
- 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惯。
5. 胰腺炎
- 诊断: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治疗: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遵循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指南。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a68a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9.png)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是关注人体消化系统健康的主要医学领域之一。
它从预防、诊断到治疗都负责,并主要处理与胃、肠、肝、胆及胰腺相关的疾病。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有胃溃疡、胃食
管反流病、肝硬化、结肠炎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分析。
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于胃中的胃酸和胃液侵蚀胃壁引起的,它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恶心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采用抗酸药、胃酸泵抑制剂等药物,可以有效减缓疼痛,促进胃壁愈合。
手术治疗主要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手术的目的是缩小胃溃疡的范围,增加胃
黏膜的抵抗力。
胃食管反流病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部水肿、腹胀、肝功能损伤、黄疸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休息等措施。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利胆药、肝细胞修复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减轻肝功能损害,
促进肝细胞再生。
手术治疗主要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使用,如肝移植等。
生活方式的改
变对治疗也很重要,可以配合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来缓解症状。
结肠炎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营养治疗可以补充营养素,维持患者体力、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休息、减轻压力也对治
疗有好处。
总之,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关键在于落实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饮食合理、保证充
足休息、尽可能减轻压力等方法来促进康复。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3642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f.png)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消化内科是研究胃肠道系统疾病的学科,涵盖了胃肠道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各种疾病。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医生们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
本文将就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便有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些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一、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造成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细菌感染、药物刺激、酗酒等。
对于胃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消炎药、促胃黏膜生成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还需要避免辛辣食物、戒烟戒酒等,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破损并形成溃疡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胃溃疡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抗酸药、促胃黏膜生成剂等,以抑制溃疡的发展、促进溃疡的愈合。
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酗酒等。
三、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慢性病变,其主要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感、吞咽困难、嗳气等。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抗酸药、增加胃排空的药物、促进食管蠕动的药物等。
患者还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压力过大、睡前不要大餐等。
四、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由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等部位的黏膜破裂而出血的病变,患者常常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
治疗消化道出血主要根据出血的位置和原因进行处理,包括输血、止血药物、内窥镜治疗等,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五、肝炎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其主要症状为乏力、黄疸、恶心、食欲下降等。
根据病毒的不同,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等,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般采用抗病毒药物、肝保护药物、营养支持等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肝炎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并注意饮食、避免酒精、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f2084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d.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英文回答:Common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Protocols.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Definition: A condition in which stomach contents flow back into the esophagus, causing symptoms such as heartburn, regurgitation, and difficulty swallowing.Treatment: 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 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s), antacids,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e.g., diet, smoking cessation).Complications: Esophagitis, Barrett's esophagus, esophageal cancer.Peptic Ulcer Disease (PUD)。
Definition: Ulcers in the lining of the stomach or duodenum.Cause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stress, smoking.Treatment: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PPIs, H2RAs, lifestyle modifications.Complications: Bleeding, perforation, obstruction.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124466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d.png)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 Treitz 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者柏油便。
(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者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者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者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者肛门出血。
(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伤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瘜肉、血管病。
粘膜下肿物、 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 ― 50-70ml,柏油便― ―200ml ,呕血――250-300ml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 浮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 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 后 Hb 下降 1g 约失血 400ml。
持续呕血或者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 Hb 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 (发病 24h 内行胃镜检查) 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普通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垂体后叶素 0.3-0.4U╱min 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 0.1-0.2U╱min 维持 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 250ug 静注后250ug╱h 维持 72;奥曲肽 100ug 静注后25ug╱h 维持 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49c6b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0.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处理流程Digestive diseases are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y range from mild issues like indigestion to severe illnesses like liver disease and pancreatic cancer. As a result, the treatment process for these diseases can vary greatly,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patients to seek medical advice from professionals who specialize in gastroenterology. 消化系统疾病是内科领域的常见问题。
它们范围从轻微的消化不良到严重的疾病如肝脏疾病和胰腺癌。
因此,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可能差别很大,患者应该寻求消化内科专业人员的医疗建议。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gestive diseases i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which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This condition occurs when the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es at the wrong time, allowing stomach acid to flow back into the esophagus. Patients with GERD often experience heartburn, chest pain, and difficulty swallowing. Fortunately, there are various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including medications,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nd in severe cases, surgery. 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影响全球数百万人。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0abfe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a.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
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ESR ,ECG。
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
②制酸剂:如氧化镁0.2-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
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0.2g,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 及睡前口服。
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
4.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
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1.治愈:①症状消失。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①症状减轻。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病变有改善。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消失者。
2.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或病变有改善者。
消化内科治疗指南
![消化内科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12dc7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2.png)
消化内科治疗指南
介绍
本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以下为我们针对常见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建议。
胃溃疡治疗
- 对于胃溃疡患者,除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来减少胃酸分泌外,还建议寻求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GERD)治疗
- 对于GERD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
肝硬化治疗
- 对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肝脏炎症和提高血栓形成能力。
药物治疗方案应与医生协商确定。
胆囊炎治疗
- 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建议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在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手术。
- 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建议控制炎症,调整饮食,并根据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肠易激综合症治疗
- 对于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建议采取饮食控制、应激管理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总结
以上是本文档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提供的治疗指南,请医护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病情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7b5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8.png)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消化内科是以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包括消化道溃疡、胃肠出血、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部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
一、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溃疡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可导致大出血和穿孔。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以抑酸药为主,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对复杂性溃疡和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二、胃肠出血胃肠出血是指由于病变导致的胃肠道内出血。
常见症状是黑便或鲜红色便便,伴有呕血、呕吐血、贫血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再出血三个方面。
止血包括内镜下治疗和介入治疗,纠正贫血主要是输血,预防再出血则是通过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
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长期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刺激,从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保护胃粘膜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等,生活方式管理包括戒烟戒酒、规律饮食、避免辛辣食物等。
五、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
常见症状与胃溃疡相似,主要是上腹部疼痛和不适感。
治疗方法同样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治疗以抑酸和保护胃粘膜为主,生活方式管理同样重视饮食的调节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六、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抑制胰酶活性、控制感染、减轻疼痛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重症患者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支持治疗和监护护理。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反复发作性慢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2411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e.png)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分析
消化内科是指研究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
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包括
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肝炎、胆道疾病等。
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疾
病及其治疗方法做详细分析。
一、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是消化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其主
要表现为腹痛、反酸、消化不良等。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措施。
药物可选择抗酸药、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
生活方式上建议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疲劳、保持饮食规律等。
二、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指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统称,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其主要
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消瘦等。
治疗方法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措施。
药物
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病变
的情况。
三、胃食管反流病
四、肝炎
五、胆道疾病
胆道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胆石症等,其主要症状为腹痛、黄疸、消化不良等。
治疗
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措施。
药物可选择抗炎药、解痉药等。
手术治疗采用
胆囊切除、胆道扩张等方法。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措施。
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同时,定
期体检和问诊也是预防和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c68fd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3.png)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胃炎1.1 定义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1.2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 结合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 确诊胃炎需要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病。
1.3 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抗酸药物、抗生素、消炎药等。
-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调理、规律作息等。
- 对于病因明确的胃炎,还需针对病因治疗。
2. 胃溃疡2.1 定义胃溃疡是指胃黏膜破损所形成的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饥饿感、呕血等。
2.2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如腹痛、吃饭后疼痛缓解等。
- 酸碱试验及尿素呼气试验可用于初步筛查。
- 结合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溃疡的情况。
2.3 治疗- 药物治疗:抗酸药物、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
-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等。
- 对于病因明确的胃溃疡,还需针对病因治疗。
3. 胃癌3.1 定义胃癌是指胃黏膜所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乏力、消瘦等。
3.2 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如上腹部包块、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 结合胃镜检查和活检结果,确定是否为胃癌。
- 进一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情。
3.3 治疗- 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病情选择手术方式。
- 化疗和放疗:术前、术后或作为姑息治疗的选择。
- 药物治疗:针对胃癌不同类型可以选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以上仅为消化科常见病的一些诊疗指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消化内科科室简介与常见病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科室简介与常见病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2f422e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1.png)
消化内科科室简介与常见病健康宣教我们医院的消化内科是一家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
我们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的人才。
目前,我们有4名教授、4名博士、9名硕士、7名副主任医师和3名主治医师。
科室分为XXX和XXX两个科室,共有80张床位,病房宽敞、明亮、美观、舒适,空调、电视、洗浴间等生活设施完善,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
我们的诊疗范围包括食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出血、上消化道及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肝脏疾病、胆总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腹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我们的特色诊疗包括无痛电子胃肠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
在电子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我们通过静脉给予一定量的短速效镇静剂和麻醉剂,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检查。
整个过程很短,患者可于检查结束后数分钟内苏醒。
胶囊内镜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住院,行动自由,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突破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盲区,全小肠段真彩色图像清晰直观,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确诊率。
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我们科室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快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病情,为肝移植术赢取时机,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内镜下经十二指肠插管注入照影剂,是目前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如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内镜下高频电切、氩气刀、微波等治疗消化道息肉已成为我们科室的特色技术。
食管狭窄支架安置术适用于食管酸碱烧伤、炎症、动力障碍、手术及食管癌等引起的食管狭窄患者。
通过探条扩张器扩张或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可使狭窄解除,进食困难缓解。
消化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方案
![消化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40b6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70.png)
消化内科常见病的治疗方案一.上消化道出血(根据病因可分两类)1.消化性溃疡:⑴.病情较轻的患者:禁食、抑酸(质子泵抑制剂)、护胃(磷酸铝凝胶、铝镁加混悬液、瑞巴派特)、补液治疗,视病情酌情使用胃肠减压(目的:可及时了解上消化道内是否还有持续性新鲜出血),视有无输血指征予相应输血治疗。
⑵.病情重的患者:禁食、抑酸、护胃、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需快速扩容、立即申请输血(去白红细胞或血浆)、止血治疗可立即予凝血酶冻干粉针1000u+50ml 水,po;或肌注立止血;同时予0.9%NS38ml+奥曲肽针0.4mg,微泵持续泵入,速度为5-10ml/h,维持24h后改0.1mg,Q8h皮下注射,出血停止后24h停用。
内科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在药物维持生命征平稳的前提下,可行急诊胃镜查出血病因,内镜视病情可行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止血、钛夹止血,若上述方法均无法止血的病人,及时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注意:⑴上消化道出血考虑为消化性溃疡可能性大的患者,待生命征平稳后,Hb不低于70g/L,可常规送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同时可行C14呼气试验了解有无HP感染,以指导治疗。
⑵一般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治疗用于青年、凝血功能异常或内镜下可见血管残端出血的患者。
2.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抑酸、护胃、护肝(阿拓莫兰)、补充钙剂(葡萄糖酸钙)、补充VitK1止血、病情重的使用奥曲肽(用法同上)、补液及视病情输血治疗,必要时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注意:⑴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尽量不要用胃肠减压,以免胃管压迫曲张静脉时间过长致曲张静脉表面粘膜糜烂引起破损出血。
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常反复引起患者出血,可在出血停止后病情相对稳定时在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可行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治疗,注意以上治疗均会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
3.肝性脑病抑酸、护胃、护肝、降血氨(0.9%NS500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可用至2.0 静脉滴注50滴/min左右,米醋灌肠或口服乳果糖酸化肠腔减少血氨吸收。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0f221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9.png)
(完整版)消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一、胃炎
1. 病因:胃粘膜受损导致的炎症,主要原因包括感染、化学药
物刺激、饮食不当等。
2. 主要症状: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3. 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与体征、内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4. 治疗方案:服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适当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
二、胃溃疡
1. 病因:胃黏膜长期受损导致溃疡形成,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
2. 主要症状:腹痛、上腹灼热感、饭后疼痛、食欲下降等。
3. 诊断方法:内镜检查、胃液分析、幽门螺杆菌检测。
4. 治疗方案:抗酸药物、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
三、胃肠炎
1. 病因: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
2. 主要症状: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
3. 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4. 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补液治疗,注意饮食卫生。
四、胆囊炎
1. 病因:胆囊黏液分泌减少或胆汁淤积导致的胆囊炎症,常与胆石症相关。
2. 主要症状: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3. 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与体征、B超、胆囊功能检查。
4. 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
五、肝炎
1. 病因: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害导致肝脏炎症。
2.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黄疸等。
3. 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液检查。
4. 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休息、饮食调理。
以上仅为常见消化科疾病的诊疗指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7c5f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2.png)
消化内科疾病谱的前五个病种诊疗规范一.慢性胃炎二.上消化道出血三.消化性溃疡四.肝硬化五.急性胰腺炎一.慢性胃炎【定义】慢性胃炎系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的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特点是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侵润为主,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一般无粘膜糜烂,故常称为慢性非糜烂性胃炎。
【临床分类与病因】1. 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临床上最常见。
炎症主要累及胃窦部,一般所称慢性胃炎是指此型。
其中90%S时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少数与胆汁反流、使用消炎药物、吸烟及嗜酒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状菌,其感染力极强,穿过粘液层定居于胃窦黏膜小凹处,黏附与上皮细胞膜上。
细菌含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氧,造成上皮细胞损伤,且分泌多种毒素渗透到黏膜,造成中性粒细胞的侵润,使炎症逐渐变深、变重,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2. 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
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炎症主要累及胃底和胃体,被认为是抗壁细胞抗体破坏黏膜细胞所致。
体内常同时有抗内因子存在,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慢性胃炎从浅表逐渐向深部扩展,使腺体萎缩、消失。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胃腺细胞可发生肠腺化生,或假性幽门腺化生和增生,增生的和肠化生的上皮可发生发育异常,形成不典型增生,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
B型胃炎癌变率约10%左右,较A型高。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性的特征。
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不振、饱胀、反酸、恶心及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症状常与进食或食物种类有关。
少数可有少量上消化道出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可出现明显畏食、贫血和体重减轻。
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
【诊断要点】临床上有反复上腹胀痛及消化不良表现,病程迁延,确诊有赖于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原则】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物,如常用枸橼酸铋钾,每次240mg,每日2次,与阿莫西林(每次500-1000mg,每天2次)及甲硝唑(每次200mg,每天4次)3要联用,2周为1个疗程,抗菌药物还有克拉霉素。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治常规手册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治常规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c1a6bcf121dd36a32d82ed.png)
(消化科一线医师参考用手册)2008-10目录一.胃肠肝胆内科病人入院检查常规二.对专项疾病还应加上以下检查1.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梗阻性黄疸或疑似胰胆管疾病4.急性胰腺炎5.腹水待查6.消瘦待查7. 腹泻患者(包括炎症性肠病)8 .腹痛待查三.常见疾病治疗常规(一)非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二)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三)梗阻性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者处理(四)急性胰腺炎(五)溃疡性结肠炎四. 常见急症的处理五.消化科常见有创检查/治疗常规(一) ERCP+EST+取石+支架+ENBD系列(二)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三)血管造影(四)食道扩张+支架术(五)胃肠息肉电切术六.不配合诊治病人/家属签字法七.用药注意事项一.胃肠肝胆内科病人入院检查常规血Rt + BG + ESR 尿Rt 便Rt + OB 生化C21 生化C1 PT+APTT乙肝五项丙肝抗体HIV抗体RPR(梅毒测定)AFP + CEA CA199+CA125ECG(申请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片正侧位二.对专项疾病还应加上以下检查1.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原则上入院2天内急做,及时查明出血灶)监测Hb,1-2次/周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T + 门脉显像监测血Rt (稳定后复查1-2次/周)监测肝功全套﹑生化C6 1-2次/周监测腹水B超,1次/每周3.梗阻性黄疸或疑似胰胆管疾病MRCP (核磁胰胆管成像)腹部CT4.急性胰腺炎AMY 连测3天腹部CT MRCP目的:1. 判断胰腺炎严重程度 2. 寻找病因5.腹水待查ANA ENA ANCA腹水常规(3次以上)腹水生化腹水病理(3次以上)胃镜结肠镜腹部CT + 盆腔CT 视条件做腹腔镜6.消瘦待查:甲状腺功能系列空腹及三餐后血糖ANA ENA胃镜结肠镜腹部CT + 盆腔CT7. 腹泻患者(包括炎症性肠病)便Rt + OB ×3次以上便球/杆比×3次便找霉菌×3次便培养3次结肠镜8 .腹痛待查立位腹平片(有腹痛即刻做!)腹部CT胃镜结肠镜小肠气钡造影三.常见疾病治疗常规注意:糖尿病患者输液时椐病情加少量中和胰岛素(一)非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内科Ⅰ级护理病重禁食水2~3天吉胃乐(自费)1袋+凝血酶1000u(2支)口服Q4h*6次,连续3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常见病治疗常规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1. 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 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 咽部异物感, 吞咽困难, 过敏或吐苦水, 常有间歇性缓解。
3. 食管镜检查和 (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
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 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 ESR , ECG 。
3日内完成。
3. 食管吞钡 X 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 B 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1周内完成。
4. 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 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 避免餐后平卧, 避免睡前 2-3小时内进食, 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 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 , 口服, 3/日, 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
②制酸剂:如氧化镁 0.2-1 g, 口服, 3/日; 氢氧化铝凝胶 10-15mL , 饭前 1小时或睡前服, 3/日。
③ 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 0.2g ,口服, 3/日;雷尼替丁胶囊 150mg ,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 40mg ,睡前口服。
3. 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 40mg , 饭前 15-30min 及睡前口服。
②西沙必利:饭前 5-10mg , 睡前 5-10mg ,口服。
4. 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 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 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
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1. 治愈:①症状消失。
② X 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①症状减轻。
② X 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病变有改善。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消失者。
2. X 线和 (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或病变有改善者。
3.治疗的有效药物及剂量已确定,可出院继续用药者。
出院指导1.注意减少一切影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咳嗽、呕吐、穿紧身衣、紧束腰带等。
2. 避免进食使食管括约肌压降低的食物或药物, 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茶等,应戒酒、烟,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硝酸甘油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二.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分单纯性、腐蚀性、感染性和化脓性,以单纯性较常见。
本篇只叙述单纯性胃炎。
诊断标准1. 常有不洁饮食史,服药史或大量酗酒史。
2. 出现急性上腹不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3. 严重者畏寒、发热、脱水、酸中毒。
4. 胃镜检查:镜下主要表现为片状浅表性炎症,胃粘膜充血,灶性细胞坏死,有时表现为上皮脱落产生糜烂及出血。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 急查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有呕血者应查血型, 48小时内做胃镜。
2. 胸部透视, B 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ECG 。
3日内完成。
3.出院前胃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祛除致病因素,卧床休息,酌情禁食,并进行对症处理。
1. 解痉剂:①丙胺太林片:每次 15mg ,必要时口服, 或 3/日。
②阿托品片:0.3-0.6mg ,口服, 3/日;必要时 0.5-1mg ,肌肉注射。
2. 保护胃粘膜:①氢氧化铝凝胶:10-15mL ,口服,3/日。
②硫糖铝:1.0g ,口服, 4/日。
3. 抗酸剂:①西米替丁片:0.2g ,口服, 3/日。
②雷尼替丁胶囊 150mg ,口服, 2/日。
4. 止吐药:①甲氧氯普胺片:5-10mg ,口服, 3/日。
②多潘立酮:10mg ,口服, 3/日。
5. 抗菌药:①黄连素片:0.3g ,口服, 3/日。
②诺氟沙星胶囊::0.2 g,口服, 3/日。
6. 支持对症。
住院天数7-10天。
疗效标准治愈:急性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镜检查胃粘膜无急性炎症表现。
出院标准达到治愈标准者。
出院指导1. 注意饮食卫生,勿暴饮暴食,不吃生冷、过热、过硬、不易消化或腐败变质食物,不酗酒。
2. 忌用容易刺激胃粘膜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类、保泰松、肾上腺皮制类固醇、利舍平等。
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临床极为常见。
根据内镜及组织学检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断标准1. 上腹痛、饱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一周以上。
2.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有胃粘膜出血、糜烂、水肿。
萎缩性胃炎有胃粘膜灰白、灰黄或毁绿,萎缩。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 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 ESR , ECG ,胸部透视,胃镜,粘膜病理, HP 检测。
3日内完成。
3. 肝肾功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浆蛋白, 免疫球蛋白血清电解质, B 超。
1周内完成。
有条件者应做内因子抗体、抗核抗体、壁细胞抗体检测、胃液分析等。
4.出院前胃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祛除致病因素, 戒烟, 戒酒及避免进食刺激、粗糙食物。
1. 制酸剂:①氢氧化铝凝胶:10-15mL ,餐前口服, 3/日。
②奥美拉唑胶囊:20mg , 口服, 1/日。
③法莫替丁胶囊:每次 30mg ,口服,早晚各 1次。
2. 抗酸解痉剂:①丙胺太林片:每次 15mg , 必要时口服。
②颠茄合剂:每次 5-10mg ,必要时口服。
3. H2受体拮抗剂:①西米替丁片:0.2g ,口服, 3/日。
②雷尼替丁胶囊:150mg ,口服, 2/日。
4. 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胶囊:150mg ,口服, 2/日。
5. 止吐药:①甲氧氯普胺片:5-10mg ,口服, 3/日。
②多潘立酮:10mg ,口服, 3/日。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3. 治愈:①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②胃镜下粘膜糜烂及充血水肿消失,或粘膜萎缩消失。
4. 好转:①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②胃镜下粘膜病变减轻。
出院标准达到治愈或好转标准者。
出院指导1. 积极治疗急性胃炎, 彻底治疗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
2.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饥饱失调, 暴饮暴食等。
3. 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必须服用,可在饭后服或配用其它药物,亦可改为肠溶片。
四.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粘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的慢性溃疡。
常见的为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①慢性过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或更长。
②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交替,常有季节性。
③节律性疼痛,胃溃疡多为餐后痛,下次进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或幽门前区溃疡多为空腹痛,夜间痛, 进食后缓解。
有并发症时周期性节律消失, 10%-15%虽有溃疡但可以无症状。
2. 大便隐血检查:溃疡活动期常为阳性,休息治疗后转阴。
3. X 线钡餐检查:龛影是 X 线诊断溃疡的直接征象, 凸出鱼胃轮廓之外,有时见周围辐射状粘膜皱襞。
间接征相包括压痛,激惹,变形及大弯侧痉挛性切迹等,可提示但不能肯定胃溃疡。
4. 胃镜检查与粘膜活组织检查:对诊断溃疡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肯定价值。
胃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椭圆形, 直径一般小于 2cm ,边缘光滑无节结,底平整,覆有白苔或灰白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
入院标准1. 有溃疡病史,近期上腹痛明显,伴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者。
2. X 线钡餐见龛影或胃镜检查属溃疡活动期。
3. 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幽门梗阻者。
检查项目1. 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血型及紧急胃镜检查。
1日内完成。
2. 肝功能,乙型肝炎 5项。
5日内完成。
3. 胃镜及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或钡餐检查。
3-5日内完成。
4. HP 检测及 HP 血清抗体检测。
3-5日内完成。
5.必要时做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及血清胃泌素测治疗治疗原则: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及预防复发。
1. 一般治疗:饮食治疗是本病的基本措施。
按时进食; 避免粗糙、刺激食物,如烟、酒、浓茶、辛辣食物及纤维含量很高的食物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降低损害因素药物为主。
①首选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片 0.2g ,口服, 3/日,睡前加服 0.4g ;或西米替丁片 0.8g ,睡前 1次口服;或雷尼替丁胶囊 150mg , 口服, 2/日; 或法莫替丁胶囊:每次 20mg ,口服,早晚各 1次。
②并用抗胆碱能药:颠茄合剂每次 10-20mg 或丙胺太林片每次 15mg ,饭前口服, 3/日;或匹维溴胺片 50mg ,口服, 3/日。
③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 120mg ,饭前口服, 3/日,睡前加服 1次。
④抗菌药:甲硝唑片 0.2g , 口服, 3/日; 或土霉素片 0.25g ,口服, 4/日。
⑤以上各药疗程为 2-4周,胃镜复查如溃疡未愈合,可再延长 1个疗程。
⑥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满意者, 可用奥美拉唑 20-40mg 晨起 1次口服,2-4周为 1个疗程。
3. 胃溃疡:以增强保护因素药物为主。
①硫糖铝:1.0g , 饭前口服, 4/日;或枸橼酸铋钾 120mg ,饭前口服, 4/日; 或前列腺素 E2衍生物米索前列醇 1.2mg , 饭前口服, 4/日;或恩前列素 35ug ,早餐及睡前各服 1次。
4-8周为 1个疗程。
②多潘立酮:10mg ,口服, 3/日,促进胃排空;甲硝唑,庆大霉素等抑制幽门螺杆菌;制酸剂氢氧化铝片 1g 或氢氧化铝凝胶 20mL , 餐前口服, 3/日,以缓解症状,如症状缓解不满意可增加给药次数, 不宜增加剂量。
③以上各药疗程为 4-8周, 胃镜复查如溃疡未愈合,可再延长 1个疗程或换用其它药物。
4. 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①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 24小时无效者。
②急性穿孔。
③器质性幽门梗阻。
④胃溃疡疑有癌变。
⑤经内科积极治疗 2月疗效不满意者。
住院天数胃溃疡 30-45天,十二指肠溃疡 20-30天。
疗效标准1. 治愈:①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② X 线钡餐龛影消失。
③胃镜复查溃疡愈合进入瘢痕期。
2. 好转:①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② X 线钡餐龛影缩小 1/2以上。
③胃镜复查溃疡缩小 1/2以上,苔膜变薄。
出院标准达到治愈或好转标准者。
出院指导1. 出院病人休息时间:①溃疡活动期,休息 4-6周。
②溃疡愈合期, 休息 2-4周。
③溃疡瘢痕期, 休息 1-2周。
2. 防治复发,巩固疗效:①戒除烟酒。
②好发季节特别要注意饮食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
③慎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④有复发症状时, 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对反复发作也可长期给予半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