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方法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教学大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等。

为了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合理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统计学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的目标。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应用。

课程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统计概念和术语:学生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例如总体、样本、变量等等。

他们还应该熟悉统计学中常用的术语,例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等。

2. 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并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3. 掌握常见统计方法: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例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等。

他们需要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统计分析。

4. 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释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他们需要学会将统计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清晰地解释统计分析的结果。

二、课程内容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课程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统计学教学大纲中的内容:1. 描述统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描述数据。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和解释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并能够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

2. 概率论: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概率理论。

他们需要了解概率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计算概率。

3. 抽样与估计: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抽样和估计。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抽样方法,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抽样和估计。

4. 假设检验: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假设检验。

他们需要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进行假设检验的计算和解释。

5. 回归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回归分析。

他们需要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三、教学方法统计学教学大纲还需要明确教学方法。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农学类专业专科学生)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中,所需的田间试验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初步等课程的基础上,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本课程既涉及一些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又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

通过学习为进一步学习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会如何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方法。

第二部分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有关试验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如整理数据和计算平均数、变异数等,对试验结果有一个数量概念。

2.有关从试验数据进行归纳的统计推断原理和程序。

3. 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各种设计的要点及特点。

4.能根据所给试验条件,能够正确选用试验设计方法,并做出试验设计。

5.掌握EXCEL常见函数主要功能和数据分析工具。

第三部分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共60学时,讲授44学时,实验8个计16学时。

本课程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基础,介绍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着重讲解农学类专业常用田间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方法。

本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抽象、系统严密、实践性强、公式复杂、符号繁多、计算量大,除课堂讲授外,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习题作业,并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有针对性的安排上机实习和田间实习,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环节1、课堂讲授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重点和难点。

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介绍主要结合例题来讲解。

2、实验及习题实验对于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很有作用的。

本课程拟安排八个实验,利用EXCEL所提供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实现所授统计方法计算。

数理统计 教学大纲

数理统计 教学大纲

数理统计教学大纲数理统计教学大纲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技巧。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理统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数理统计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指出数理统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概念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等。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数理统计的第一步。

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清洗过程。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四、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数理统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数据的图表展示和统计指标的计算。

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常用的数据图表,如直方图、散点图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同时,还应该介绍常用的统计指标,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和解释这些指标。

五、概率论基础概率论是数理统计的理论基础,它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的计算等。

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应用,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推理。

六、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随机现象的数值特征。

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并介绍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的应用,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理。

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的重要内容,它们用于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的特征。

在这一部分,应该介绍参数估计的方法和原理,如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解释。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教学大纲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教学大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Experiment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课程编码:10501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资环、环科等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科学研究中的试验设计、抽样观测和统计推断,是一门应用数学。

课程还同时融入国际权威的SAS统计分析,通过上机处理试验实例的数据,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统计原理及方法。

课程不仅讨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验,而且还讨论如何科学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和做出结论,是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资环、环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2、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讲授、课下作业和上机数据处理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掌握试验数据处理的程式步骤和技能。

3、教学要求针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学科特点,结合专业的性质,讲授课程时理论与方法并重,力图把统计原理讲解的清晰易懂,使学生了解典型内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统计方法的理论背景,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二、课程内容绪论教学内容及总体要求:掌握:(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2)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3)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了解:(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发展概况;(3)错误与误差、准确性与精确性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概念、特点;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式方法建议: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时:2学时一、试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二、试验研究的一般程式及过程三、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涵义四、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必要性五、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六、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思考题:1、总体与样本、样本含量、参数与统计量的概念;2、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田间试验设计(6学时)第一节田间试验设计基础1、田间试验设计概述2、试验设计中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田间试验的种类1、按试验性质分类2、按因子多少分类第三节田间试验的特点和要求一、田间试验的特点二、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第四节试验误差与土壤差异一、田间试验的误差二、试验地的土壤差异三、试验地的选择和培养第五节田间试验设计原则一、重复二、随机排列三、局部控制第六节试验小区的控制技术一、试验小区的面积二、小区的形状三、重复次数四、对照区的设置五、保护行的设置六、重复区和小区的排列第七节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一、完全随机设计二、随机区组设计三、拉丁方设计四、巢式设计五、裂区设计掌握:(1)试验设计的概念、特点和基本要求、试验方案的拟定;(2)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作用及其相互关系;(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概念及其方法、特点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4)试验研究中样本含量的估计。

统计与决策分析教学大纲

统计与决策分析教学大纲

统计与决策分析教学大纲统计与决策分析教学大纲统计与决策分析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及在决策过程中如何基于统计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统计与决策分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且实用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部分:引言与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统计与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讨论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我们还将探讨决策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将统计分析应用于决策过程中。

第二部分: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我们将介绍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观察研究。

我们还将讨论数据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标准化。

第三部分:统计分析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我们将介绍描述统计学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我们还将学习推断统计学方法,如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第四部分:决策分析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我们将介绍决策树、决策矩阵和优先级排序等方法。

我们还将讨论风险分析和决策模型的建立。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学生将能够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与实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的统计与决策分析方法。

学生将参与真实的数据分析项目,从数据收集到统计分析再到决策过程中全面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与决策分析的实际应用。

第六部分:评估与反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我们将通过考试、作业和项目报告来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统计与决策分析能力。

总结:统计与决策分析教学大纲的制定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统计与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试行)课程编号:280020 适用专业:统计学学时数:64 学分数: 2.5执笔人:黄建文审核人:系别: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编印日期:二〇一五年七月课程名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编码:学分:2.5总学时:64课堂教学学时:16实践学时:48适用专业:统计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该课程的性质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研究的是多个变量的统计总体,这使它能够一次性处理多个变量的庞杂数据,而不需要考虑异度量的问题,即它是处理多个变量的综合分析方法。

它可以把多个变量对一个或多个变量的作用程度大小线性地表示出来,反映事物多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消除多个变量的共线性,将高维空间的问题降至低维空间中,在尽量保存原始信息的前提下,消除重叠信息,简化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深层次的、不可直接观测到的属性即引起事物变化的本质;也可以透过繁杂事物的某些性质,将事物进行识别、归类。

(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多元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把大量的数据简化到人们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能够构造一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变量,能够进行判别和分类,能够对数学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从专业背景上给予分析;能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至实际中去,为避免繁冗的数学计算,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使用SPSS、Excel和SAS软件相关功能。

二、教学进程安排课外学习时数原则上按课堂教学时数1:1安排。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矩阵代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矩阵的秩、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正定矩阵及非负定矩阵教学难点:矩阵的秩、正定矩阵及非负定矩阵、特征值的极值问题【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定义;矩阵的运算;行列式;矩阵的逆、秩;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矩阵的迹;特征值的极值问题。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1.2课程学分:3学分1.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4课程目标:a.了解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掌握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技巧;c.培养学生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多元统计分析基本概念a.多元统计分析的定义和基本特点;b.多元统计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多元统计分析的数据准备与预处理a.数据质量检查和清理;b.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c.数据标准化和变量转换。

2.3多元统计分析的常见方法a.多元方差分析(MANOVA);b.典型相关分析(CCA);c.因子分析(FA);d.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e. 歧视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f.结构方程模型(SEM)等。

2.4多元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医学领域的多元统计分析;b.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统计分析;c.商务分析中的多元统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3.1理论授课a.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认识;b.给予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过程。

3.2应用案例分析a.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问题;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3.3课堂问答互动a.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四、考核方式4.1平时成绩占比:40%a.课堂表现(包括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b.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

4.2期末考试占比:60%a.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分析;b.解答简答题和案例题。

五、参考教材5.1主要教材:a. Hair, J.F., Anderson, R.E., Tatham, R.L., & Black, W.C. (2024).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7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b. Johnson, R.A., & Wichern, D.W. (2002). 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5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5.2参考教材:a. Tabachnick, B.G., & Fidell, L.S. (2024).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5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b. Rencher, A.C. (2003). Method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32学时,按以下进度安排:第1-2周:多元统计分析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4周:数据准备与预处理第5-8周:多元统计分析的常见方法第9-10周:多元统计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11-12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第13-15周:复习与总结以上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教学大纲摘要:本文为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教学大纲提供详细的内容编写。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基本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概念,掌握相关工具和技术,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一、引言•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重要性•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二、基本概念1.数据类型•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2.描述统计•均值、中位数和众数•方差和标准差3.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直方图、箱线图和散点图4.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密度函数•常见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三、统计推断1.抽样与抽样分布•简单随机抽样和抽样误差2.参数估计•点估计:最大似然估计法、矩估计法等•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假设检验•零假设和备择假设•类型I错误和类型II错误•常见假设检验方法:t检验、卡方检验等四、相关性与回归分析1.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2.线性回归模型•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系数的估计与解释3.模型诊断与改进•残差分析和异常值处理•变量选择方法五、实践案例应用1.数据收集与整理技巧2.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步骤3.统计工具的应用案例演示六、教学评估与作业要求•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 factors•期末考试内容及占比七、参考书目•需要列举使用到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通过本文提供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教学大纲,希望能够为老师们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们全面了解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11001学时:56实验学时:12学分:0.75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解决生物学科研究中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问题。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概率与概率分布、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卡平方测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及简单相关分析。

它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学生所学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更重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进行科学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拓展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逐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严肃、严密、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通过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素质和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坚持一人一组,独立完成每一个实验的教学原则;坚持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采用预习与讲授相结合,力求通过严格的上机基本操作训练,验证试验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训练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培养学生严肃、严密、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方式及方法以学生平时上机操作过程为主要考查内容,通过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指导、观察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过程、结合评定学生对实验数据计算的准确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说明以及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得出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的成绩。

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及参考书实验教材:朱永平、毛孝强、吴渝生. 生物统计学实验教程.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参考书:1.胡良平. 实用统计分析教程.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2.沈其君. SAS统计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惠大丰. 姜长鉴。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何晓群版)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何晓群版)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课纲领(M utilvariate Analysis For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2、课程学时:总学时643、学分: 34、合用专业:5、纲领执笔者:6、订正时间:二、课程教课目标多元统计分析引进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分析、刻画、综合的方法。

是以统计学方法中的综合指标法为基础,对现象用指标进行描绘,而后再考虑指标的引进与删除、指标的抽象与综合、样本的聚类和类间的差别、以及回归模型的成立等问题,能够对经济问题深入分析,纵向横向对照研究。

本课程在方法的数理推导上不作较高要求,主要弄清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思路;要点是方法的适应范围、解决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各样方法之间的互相关系是什么、各样方法在计算机上怎么实现、特别在 SPSS 怎样操作、输出结果的数学意义是什么、经济上又怎样分析。

在掌握上述各基本问题此后,本课程侧重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上要能针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叙述门路和分析可能性,大概判断最后结果,必需上讲台讲。

多元统计分析是高年级专业课程,要为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和参加其余科研创作活动作好准备。

三、课程教课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多元正态散布学生采集现象的多指标数据,简单考证大样本状况下绝大多数问题是可用多元正态散布来描绘现象的特色的。

第二章多元正态整体均值向量和协差阵的假定查验1.认识几个常有的统计查验量听从的概率散布;2.深刻理解样本统计量和依据明显性水平查表所得值之间的比较与最后接受或拒绝原假定之间的关系;3.学生必需举例说明均值向量查验在实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和其已知与未知的意义和存在性分析,理解两整体及多整体均值向量查验的应意图义;4.理解协方差阵查验的应意图义,特别要学会两个查验联合运用。

第三章聚类分析1.理解各样距离和相像系数的意义和其各样定义计算方法下表现出来的数目特征;2.理解 R型和 Q型聚类的差别和联系;3.深刻理解样本间距离计算与聚类时类间距离的规定之间的关系;掌握八种系统聚类法在实质应用中各自的特色和适应范围;4.选择一个问题,每人写出一篇对于聚类问题分析的小论文,论文在5000 字左右,要求有问题的提出、指标选择和数据采集,聚类分析结论等四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统计学专业用
40学时
2学分
长安大学
经济管理系
2011年8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以统计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特有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指标对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

考虑到统计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相关学科中已获得各种统计方法技术的传授,所以本课程着重于统计方法的介绍及统计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方法的阐述,同时应用案例分析介绍统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统计专业的学生系统了解统计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方法应用到现代企业实践工作中,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
打好数学和经济学基础,强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突出统计学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应用、
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统计信息或市场信息收集调查、加工整理、数量分析、预
测决策的基本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统计分析的目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三、四、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介绍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第五、六章统计分析。

报告的写作方法及案例分析
3、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调查与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市场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
SPSS软件与应用。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统计分析概述.
1.1 统计分析的含义和任务
1.2 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
1. 3 统计分析的程序
第二章统计分析方法(一)
1. 1 对比分析法
1. 2 分组分析法
1. 3综合指标结合分析法
第三章统计分析方法(二)
1. 1第一节动态分析法
1. 2 因素分析法
1. 3 相关分析法
1. 4回归分析法
1. 5 平衡分析法
1, 6 图示分析法
第四章统计分析方法(三)
1. 1 盈亏平衡分析法..
1. 2 综合分析法
1. 3 科技进步测定法
1. 4 聚类分析法
1. 5 投入产出分析法
第五章统计分析报告写作
1. 1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
1. 2 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
1. 3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程序与技巧 1. 4 统计分析报告的评价
第六章统计分析报告范例
1. 1 进度统计分析报告
1. 2 专题统计分析报告
1. 3 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第七章统计调查分析与写作案例
1. 1 某公司商品出口总值构成及变动分析
1. 2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的分析
1. 3 分析煤耗季节变动,掌握原煤供需规律
1. 4 分析轧钢设备利用状况,挖掘设备利用潜力 1. 5 国有工业企业改制费用情况分析
1. 6 我国主要奶制品产量构成及变动分析
2、课外作业
第二章作业1
第三章作业2
第四章作业3
3、实验课
4、集中实习安排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注:字体表头采用黑5,内容宋5
2、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外练习相结合
3、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谢家发、徐春辉、姜丽娟钱伯海《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及案例》中国统计出版社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廖福挺(著) |高勇(译)《分组比较的统计分析》
执笔人:徐伟欣
系或教研室主任:左庆乐
主管院长(部、系主任):陈引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