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研究与应用 (1)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518f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1.png)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为解决洪涝灾害的问题,对水库进行防洪优化调度是一项关键的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数量的增加,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是一种基于仿生学的优化算法,具有简单、易实现、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求解问题领域。
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PSO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
本文旨在研究并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并总结现有的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2. 改进粒子群算法,将其应用于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问题的求解。
3. 设计合适的优化目标函数,用于描述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问题,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
4. 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其性能优劣。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并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中的应用方法。
该研究结果将为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该研究还将推动水力学、水文学、水资源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对现有的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方法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分析其优缺点,为改进研究提供基础。
2. 研究方法和算法设计法:根据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的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优化目标函数,并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该问题,利用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优劣。
五、预期成果1. 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并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模型。
2. 提出有效的优化目标函数并给出求解方法。
3. 确定适宜的参数设置,提高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求解效率。
《基于决策树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规则提取研究》范文
![《基于决策树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规则提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a6ec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5.png)
《基于决策树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规则提取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防洪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中,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在防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联合调度规则,提高水库群的防洪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决策树算法为基础,对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规则进行提取研究。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涉及多个水库的协同运作,需要考虑上下游、左右岸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传统的调度方法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决策,但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不透明性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从历史数据中提取出客观、可解释的联合调度规则的方法。
决策树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分类和预测规则,为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决策树算法原理决策树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通过构建树形结构对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数据的特征进行划分,形成多个子集,并在每个子集上学习一个简单的决策规则。
决策树算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剪枝。
在特征选择阶段,算法选择对分类或预测能力最强的特征;在决策树生成阶段,算法根据选择的特征构建决策树;在决策树剪枝阶段,算法通过剪枝来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四、基于决策树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规则提取本文以某地区的水库群为例,采用决策树算法对防洪联合调度规则进行提取。
首先,收集该地区的历史气象、水文、水库运行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然后,利用决策树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构建决策树模型。
在特征选择阶段,根据防洪调度的实际需求,选择对调度决策影响较大的特征。
在决策树生成和剪枝阶段,通过不断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分类和预测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的防洪联合调度规则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从历史数据中提取出客观、可解释的调度规则。
与传统的调度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利工程水库调度模型研究
![水利工程水库调度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313a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d.png)
水利工程水库调度模型研究水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其中水库调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库调度模型的研究是为了合理规划水库的水量分配,以达到最优的水资源利用效果。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水库调度模型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水资源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水利工程中的水库调度则是控制水库内的水量,使其在满足各项用水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浪费,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二、水库调度模型的分类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水库调度模型可分为静态调度模型和动态调度模型两种。
1. 静态调度模型静态调度模型是指在水库的水库位、入库流量和出库流量等参数均为确定值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水库调度方案。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线性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在满足水库调度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最大化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动态调度模型动态调度模型是指在水库的参数(如库容、入库流量等)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实时调度水库的水量。
动态调度模型主要利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在考虑水库的水量平衡和供水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对水库水量的优化调度。
三、水库调度模型的应用水库调度模型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水库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使得水库运行更为稳定,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 洪水调度洪水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灾害之一,而准确预测洪水来临的时间和水量则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水库调度模型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水文模型,结合历史洪水数据,对洪水进行预测,并制定调度方案,降低洪灾带来的损失。
2. 平衡供水调度水库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水源,其用水要求一般具有季节性变化。
通过合理调度,可以实现供水平衡。
水库调度模型可以考虑到季节性需求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以实现供水的平衡分配。
3. 生态环境保护调度水库的调度不仅仅关乎人类的生活用水,还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流域水资源系统调控的研究
![流域水资源系统调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6c07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3.png)
流域水资源系统调控的研究杨兰;谢芳;白夏;汪艳芳【摘要】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调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背景,在系统归纳流域水资源调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关于水资源调控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当前流域复杂水资源调控与管理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采用多学科综合集成的研究途径,对流域复杂水资源智能调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为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方案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指导依据.【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水资源调控;最优控制;临界控制;计算智能【作者】杨兰;谢芳;白夏;汪艳芳【作者单位】蚌埠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河南郑州450000;蚌埠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蚌埠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物质资源,也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性的战略资源[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水资源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2-4]。
中国水资源地域分布差异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剧烈地改变了水资源时空格局,导致区域用水关系发生显著变化,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3,5]。
为缓解当前日益突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实施基于“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严格控制,以实现对有限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开源节流”[6]。
此外,由于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突破传统的理论框架、引进先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调控体系,解决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支持[7,8]。
水库群防洪调度方案研究与应用
![水库群防洪调度方案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7d7ac405087632311212d1.png)
满水 库汛 限水位 6 将严 重影响水 库兴利 效益 。 m,
2 防洪联合调度方案研 究
21研 究 目标 思路 与方法 .
2 1 0m,9 0 又 将 汛 限 水 位 降 到 290 6. 16 年 0 5. m, 0
1 6 年 汛 限水 位 回升 至 2 00 之 后 几 十 年 , 92 6 . m, 0 汛 限水 位 又 数次 在 2 00 - 6 . 6 . - 1 0m范 围 内变 动 。随 02 0 着 对 防洪 认 识 的 逐 步 深 入 和 下 游 防 洪 要 求 的 不
二松 花江上 , 控制 流域 面积 4 0 m2约 占第二 松 250k , 花 江流 域 面积 的 5%。 是一 座 多 年 调 节水 库 。电 5 站 原 装机 容 量 54Mw , 电量 1.亿 k ・ , 二 5 发 89 W h 经
期 和三期扩建后 , 总装机容量为 1 0 4 0 Mw。丰满
大 坝是 我 国最 早 的混 凝 土重 力 坝 , 由于历 史 原 因 , 电 站 在运 行 中一 直不 断地 进 行 修 补 和 加 固处 理 。 正 常 蓄 水 位 为 235 6. m。 大 坝 原 坝 顶 高 程 为 0
2 65 I 过 加 高 后 现 为 2 7 0m。大 坝 设 计标 6. 1 , 0T 经 6. 7 准 为 50 0 年一 遇 , 校核 标 准为 1 0 年 一遇 , 00 0 水库校
水库调度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水库调度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fd219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8.png)
水库调度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一、引言水库调度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传统的水库调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研究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库调度优化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库调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一)水库调度的定义水库调度是指根据水库的来水、用水需求、水库特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通过合理控制水库的蓄放水过程,以达到防洪、兴利、发电、灌溉、供水等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水库调度的任务1、防洪调度确保水库在洪水期间能够有效地削减洪峰流量,保障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
2、兴利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发电、灌溉、供水等兴利部门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生态调度考虑水库下游生态环境的需求,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三、水库调度优化模型的类型(一)确定性优化模型确定性优化模型基于确定性的来水和用水条件进行建模,常见的有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和动态规划模型等。
1、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建立线性目标函数和线性约束条件,求解最优调度方案。
但对于复杂的水库调度问题,可能存在线性化误差。
2、非线性规划模型能够处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的非线性关系,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3、动态规划模型将水库调度问题分解为多个阶段,通过递推求解最优决策序列,但可能存在“维数灾”问题。
(二)随机性优化模型考虑来水和用水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变量来描述,如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蒙特卡罗模拟模型等。
1、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在动态规划的基础上引入随机变量,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但计算量较大。
2、蒙特卡罗模拟模型通过大量随机抽样来模拟水库调度过程,评估不同调度方案的效果,但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抽样数量。
(三)智能优化算法模型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蚁群算法等,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适应性。
1、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寻找最优解。
水库调度模型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水库调度模型的改进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b30a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a.png)
水库调度模型的改进与应用研究水库调度模型是为了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库调度管理的有效工具。
在实际的水资源管理中,水库调度决策对于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满足不同水文条件下的供水需求至关重要。
因此,对水库调度模型进行改进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水库调度模型的改进是为了解决传统模型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水库调度模型主要基于经验和定性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模型往往无法适应不同的水文情况和需求变化,导致水库调度决策不够灵活和高效。
因此,改进水库调度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种常见的改进水库调度模型的方法是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
数学建模可以将水文过程和水库调度决策转化为数学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来确定最优的水库调度策略。
仿真模拟则可以模拟不同的水文条件和水库调度策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大量的历史水文数据和水库运行数据,提高水库调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种常用的改进水库调度模型的方法是利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
统计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水文和水库运行数据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水文条件和水库运行情况。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和规律。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水库调度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除了改进水库调度模型的方法,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对于长期水库调度,可以采用分段调度的方法,将整个水文过程分为若干时间段进行调度。
对于短期水库调度,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如供水需求、水文状况、水库容量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度策略。
同时,还需要将水库调度模型与其他水资源管理模型进行集成和优化,构建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改进水库调度模型可以有效支持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供水管理。
通过合理利用水库调度模型,可以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数学建模论文1
![数学建模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8b4bc50216fc700abb68fc77.png)
河流流域水量调度技术方法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题目条件与表中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和所给的条件建立了有关串并联、混联和优化调度的几种模型,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逐步改进,找出比较优秀的模型。
运用数据拟合,最小乘法等常用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立模型,同时还利用MATLAB 的强大图形处理功能,进行数据的可视化,根据可视化的结果做出分析和判断。
并运用回归分析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有效检验,最后进行模型的评价和推广。
同时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问题1:我们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图形的分析建立了串并联的模型,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水资源的调度.问题2:在分析水库群联接方式及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各水库库容大小、调节程度和水文上的差别等因素,建立模型为…….…在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II。
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和推导,所给出的理论证明结果大约为……….,然后借助于……….数学算法和MATLAB和lingo等软件,对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异常数据,对残缺数据进行适当补充,并从中随机抽取了3组数据(每组8个采样)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理论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吻合。
问题3:我们建立在对问题二深入的分析,建立…………….关键字:1 问题重述(1)针对抚河流域水资源调度问题,建立干流串联或混联模型及支流并联模型。
(2)根据划分区域分析典型的控制断面,利用分析得到的影响因素、相关信息,应用干流、支流两个模型,以1月作为开始调度期,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实现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解决方案。
(3)对于旱季(7月-9月),给出水量调度整体的指导性意见2 问题分析(1)问题一:这是一个类似物理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的问题.题目中主要研究的是:针对抚河流域水资源调度问题,搞清楚各水库的关系有利于在干旱时期能给予需要合理调配用水,充分调动各方面水利资源,动态分配用水量.要分析个水库或河段之间的串并联之间的关系,关机那是看,它们是否有水力上的直接联系.如果个河段或水库是布置在同一条河流,形如梯级的水库群。
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
![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3719408762caaedc33d483.png)
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研究摘要:本研究基于水库群聚合虚拟法、利用逐步优化算法,制定了聚合虚拟水库的联合供水调度方案,并采用分水比例法确定了各成员水库共同供水任务的分配比例。
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满足各类型的用水需求,利用该优化调度模型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库联合供水优化调度方案,将优化计算结果与实际调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调度模型在提高补水量的发电效率、缓解电量损失方面具有优势,可为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从而为该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群;联合供水;优化调度前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但主要是针对单个水库或单个目标开展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批水库电站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国已形成了一批巨型水库群,如黄河上游、长江上游、第二松花江、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水库群等,中国水电工程已经进入了由建设到管理运行的关键转型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对中国的水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展水库群联合调度是顺应“节能发电”与“洪水资源化”的时代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水文气象预报精度的提高、系统决策科学理论的日益完善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创造了条件。
由于入库径流的随机性,决策过程的动态性、实时性和数学模型、优化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水库调度决策问题呈现出非结构化的特点,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水库调度决策可分为很多不同类型。
按水库的功能目标可分为防洪调度、兴利调度和综合利用调度;按水库数量可分为单库调度、梯级水库调度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按调度周期可分为短期调度和中长期调度;按调度方式可分为常规调度和优化调度。
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方法研究应用进展,并探讨今后库群联合调度的发展趋势。
一、水库群联合调度原则和目标函数1.1 联合调度的基本原则对以防洪为主的水库群,应采用补偿方式调度,一般以梯级水库的上游水库或距防洪保护区较远的并联水库先行补偿,使控制洪水比重较大、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较高、距下游防洪保护区较近的水库最后控制泄量;对以灌溉及供水为主的水库群,以总弃水量最小拟定各个水库的蓄放水次序,梯级水库上游水库应先蓄水后供水,库群中如有调节能力高、汛期结束较早的水库应先蓄水,在供水期按总供水要求进行补偿调节;对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群,在满足系统正常供电要求的前提下,以总发电量最大拟定各个水库的蓄放水次序,梯级水库上游水库一般应先蓄水后供水;对并联水库则需采用一些方法(如判别式法、库容效率指数法),根据各库具体情况判别来确定最佳的蓄放水次序。
水库预报调度模型应用研究
![水库预报调度模型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aa92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c.png)
水库预报调度模型应用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库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库的预报调度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
水库防洪调度涉及水库的安全运行,通过对水库进行合理的调度,为防汛指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库汛期安全运行。
本文首先分析洪水预报模型设计,其次探讨水库预报调度模型设计实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来水预报模型;水库调度模型;水库管理平台引言由于库区水位的波动已诱发多起库岸坡体产生失稳滑坡现象,库区坡体在水位波动浸泡下,导致坡体所受有效应力产生较为频繁的变化,进而导致坡体土体的强度产生逐渐降低的现象,在恒定土压力荷载作用下,水库坡体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从而产生滑坡现象。
而库区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是影响水库坡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水位变化速率加快可进一步诱发库岸坡体加快形成滑坡现象,促进坡体提前形成失稳破坏的条件。
1洪水预报模型设计某水库采用新安江模型模拟蒙河水库产、汇流状况并预报洪水灾害。
该模型为适用于湿润地区或半湿半干地区雨季模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
输入降水和水面蒸发量后,通过计算产流、汇流、径流、总蒸发量,得到总流入量和出流量。
该模型使用3层蒸散发模型计算蒸散发,采用蓄满产流理论计算产流,用自由水蓄水库的结构进行水源划分,汇流部分采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法进行计算。
模型的参数率定结果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预报精度,为此需要对模型进行调参。
调参涉及的参数数量为20个,其中产流参数6个、水源划分参数3个、汇流参数5个,其余均为蒸发参数。
产流参数分别为上下层蓄水容量、流域均蓄水量、蓄水量-面积分布曲线指数、深层蒸散发扩散系数、不透水面积占比。
水源划分参数包括表层土自由水蓄水容量及其面积分布曲线指数、壤中流和地下水出流系数。
汇流参数包括地下蓄水库、壤中流水库和地面径流的消退系数、槽蓄系数和流量密度因素。
确定模型后,本次研究拟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对各库区径流模型的径流变化进行统一参数率定。
水库洪水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模型研究及应用
![水库洪水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模型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6489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b.png)
第 1 期2024 年 2 月NO.1Feb.2024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0 引言我国东南沿海山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年内降雨分配严重失衡,3—10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0%,导致洪涝漫溢成灾。
浙江省温州市东临东海,汛期常遭受台风暴雨引起的洪水灾害,灾害类型包括水库超汛泄洪、山洪灾害、城市内涝[1]。
水库的兴建能够有效缓解洪灾威胁,通过水库预报调度,预判洪水量级,腾出库容以达到均匀泄流目的。
当前,大中型水库防汛防台主要面临库区管理不力、下游河道防洪能力不足、洪水预测调度能力薄弱等问题[2]。
同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季风气候愈加多变,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洪灾损失不断增大,使得温州市防汛防台形势更加严峻,对水库防洪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单一模型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已对水文、水动力模型耦合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应用[3-8]。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根据流域或水库防洪情景,选取合适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为洪涝灾害模拟预报提供技术支持[9]1140。
水库作为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洪工程措施之一,利用水文、水动力模型对水库预报调度和下游洪水演进进行一体化模拟分析,是水库防汛调度业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10],对提升水库防洪能力、保障下游社会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温州市泽雅水库及下游河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并利用马斯京根河道演算法进行水库和区间洪水预报,构建水库调度模型用于泄洪控制,构建一/二维水动力模型用于水库下游洪水淹没模拟,形成流域洪水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模型,并将一体化模型集成接入泽雅智慧水库平台,提高防汛决策部署能力。
1 研究区概况泽雅水库位于戍浦江中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2 km2,是一座集供水、防洪于一体的中型水库。
戍浦江位于瓯江下游右岸,流域面积为 247 km2,地势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区面积占比达90%以上。
水库防洪群防及联合调度研究与探讨
![水库防洪群防及联合调度研究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5fd291b4431b90d6c85c7f7.png)
专题 论 述
水 库 防 洪 群 防 及 联合 调度 研 穷 与 搽 i 刁
辽 宁省 水文 水资 源勘 测局锦 州分局 杨 天 宇 方迎春 杨 宝林
[ 摘 要] 本文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了水库群防洪 系统调度 方面的 国内外研究进展 , 并对现 有的一些研 究方法进行 了评述 和分析 。最
长。 1 . 优 化 方 法 .2 2
优 化方法是使用 一个包括 目标函数和约束 方程 的简 化数学模 型 , 直接求解最优决策 。 在水库群 防洪联合调度研究 中, 常采用的优化方法 有线性规划法 、 动态规划法 、 非线性 规划法 、 随机规划法 、 目标决 策技 多 术、 大系统分解协凋法等 。 () 1线性规划方法 。 此方法于 13 9 9年提 出, 是最早 、 最简单 、 应用最 广泛 的一种规划方法 , 而对于一些特 定的非线性规划 , 也常常进行 线性 化处理使之变为线性规划问题 。 在水库群防洪系统联合调度方面 , 我们 分析 了并联水库群下泄流量与河道 防洪控制点洪峰流量之 间的内在联 系, 出水库洪水调度模型及其逐次优化解法 。 提 针对水库群防洪调度建 立 了一类最大 防洪安全保证的线性规划模型。目前 , 线性规划方法的求 解技术成熟 , 处理方便 , 易于利用计算机进 行求 解 , 运用前景广 阔 , 如何 扩大其研究范 围, 是一个值得重视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 究课 题。 () 2 动态规划方法。此方法是本世 纪 5 0年代初 由美国数学家 贝尔 曼等人提出 , 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比较灵活 , 对于系统是 连 续 的或 离散的 , 线性或 非线性 的, 确定性 的或 随机性 的, 只要 能构成 多 阶段决策过程 , 便可用 此方法 求解。 此方法 以其解决 多阶段优化 问题 的 有效性 , 在水库群调度 领域引起 了广泛重视 。 有学者建立 了具有模糊约 束条件的某水库防洪实时优化调度模型 ,并提 出了含罚函数的离散偏 微 分 动 态 规 划 。 还有 学 者 提 出 了 梯 级 水 库 防洪 优 化 调 度 的 动 态 规 划 模
水库群防洪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
![水库群防洪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37309e6bec0975f465e284.png)
联水 库 群 系统 ,其 联 合 防洪 优 化调 度 需根 据 各 水库 的入库 洪 水 特性 及 相互 遭 遇 情况 ,在 假 定历 史 洪 水
过 程 可 能在 未 来完 全 重现 的条件 下 ,根据 不 同典 型年 各水 库 、河道 区间 的实 际 洪水 过 程 ,先建 立 单一 水 库 的 防洪 优 化调 度 模 型 ,求得 满 足各 水 库 自身入 库 洪 水 特 性 和 下 游 防 洪 安 全 泄 量 的 泄 洪 优 化 策 略 ;
图1 三库位置关系 示意
作 用 ,减 少 澧水 流 域 三江 口以下 洪灾 损 失 ,则 是 提 高水 库群 防洪 效益 的重 要途 径 ,也 是 生 产 中急 需解
决 的一个 实 际 问题 .
收 稿 日期 :2 0 0 3 0 11 -0
作 者 简 介 :谢 柳 青 (9 4一) 16 ,女 , 湖南 邵 阳 人 ,高 级 工 程 师 ,工 学 硕 士 , 主 要从 事 水 利 水 电工 程 规 划 、设 计 与 管 理 研 究
维普资讯
水
20 0 2年 6月
利
学
报
第 6期
SHUI Ll
XUEBAO
文章 编 号 :0 5 —3 0 (o 2 60 3 —6 5 9 9 5 2 o )0 —0 80
水 库 群 防 洪 系 统 优 化 调 度 模 型 及 应 用
谢柳青 ,易淑珍
然 后 ,考 虑 澧水 流 域 下游 即三 江 口 以下 防洪 要求 ,以水 库 泄 洪水 量 为 协调 变 量 ,建 立 基 于 马斯 京 根 法 的河 道 洪水 演 进模 型 ,求 得 澧水 下游 防 洪控 制 点三 江 口处 的组 合 洪水 过 程 .若 各水 库 按 自身优 化 下 泄 洪量 在三 江 口处所 产 生 的组 合 洪水 超 过 了下 游 防洪 标 准 ,则 将 超过 防 洪标 准 的 洪量 值 按 各水 库 的 时段 入库 洪水 比例 反馈 至第 一 层 ,重 新 修 正各 水 库 的下 泄 洪 水 量 约 束 ,构 成 新 的 单 一 水 库 优 化 调 度 模 型 ; 如此 反复 不 断 进行 ,直 到三 江 口处 的组 合 洪 水 满足 下 游 防洪 标准 要 求 时 ,即求得 既 满 足 单一 水 库 防 洪
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长江水利委员会](https://img.taocdn.com/s3/m/9c5f792f5fbfc77da369b19f.png)
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一、项目名称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推荐等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三、项目简介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水和矿产资源。
长江流域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巨型水库群,总防洪库容628亿立方米,年均发电量3700亿千瓦时。
实现科学综合调度事关防洪、能源、航运、供水和生态安全,既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难度,又有多目标、多维度、随机性、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涉及多学科的技术难度,是一项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项目依托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历经十余年系统研究与实践,攻克了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系列技术难题。
发展了面向水库群的实时洪水预报关键技术;辨析了未建库与建库条件下的洪水差异及特点;创建了面向多区域防洪目标的水库群防洪调度协调技术;研发了水库群汛期运行水位和蓄水动态控制方法。
将洪水预报的有效预见期由1~3d延长至3~7d;短期洪水预报准确率提高至90%以上;显著提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如遇1954年洪水可减少分洪量200余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蓄洪能力;将洪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到85%以上,三峡等水库连续多年完成蓄水任务,年发电量增加5%以上。
保障了长江流域防洪安全,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支撑了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发表学术论文335篇,其中SCI检索104篇,EI检索17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编写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出版专著11部。
编制的《长江防御洪水方案》和《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获国务院批准,编制的《长江洪水调度方案》、长江上游水库群2012~2016年年度联合调度方案和三峡梯级调度规程分别获国家防总、水利部批复。
2010年以来,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江流域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决策中,在长江防总、湖北湖南防指,以及长江电力、雅砻江公司等1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2010、2012和2016年取得巨大的防洪效益,累计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134.23亿元,近三年新增利润93.1575亿元,综合利用效益巨大。
水库优化调度及应用ppt课件
![水库优化调度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dd28e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3.png)
水电站优化调度基本概念
• 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的估算
• a.估算:沿河长分段计算水流出力,逐段累加求出全河总水流出力。 • (分段时,应将流量以及河流纵比降有较大变化处划分为单独的计算
河段。计算中,流量取首尾断面流量的平均值) • 根据多年平均流量计算所得的水流出力,称为水能资源蕴藏量。 • b.我国水能资源概况:我国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w,相应的
α1v12
α2v22 2g
•其中,大气压强p1与p2近似相等,流速水头差值
α1v12
α
2
v
2 2
2g
也相对微
•小,可忽略不计。
•于是,单位重量水体的水能
•可近似地用落差H1-2表示。
•
e1-2 = H1-2 =z1-z2
5
水电站优化调度基本概念
• t秒内河段上消耗的水能为:
• E1-2=rQtH1-2=9807QtH1-2
• 其中,r为水的单位重量,通常取9807N/m3 • 采用kw.h(度)为单位时,T小时内河段消耗水能为:
• E1-2=9.81H1-2QT(kw.h)
• 出力: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 • 可用河川水流出力表示水能资源。 • 河流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计算:
• N1-2=E1-2/T=9.81QH1-2(kw)
17 17
水电站优化调度基本概念
3 火力发电必须消耗大宗燃料,故单位发电成本比水 电站高,火电厂的年运行费用与生产的电能成正比。 4 火电厂高温高压机组的技术最小出力约为额定出力 的75%,如果连续不断地在接近满负荷的情况下运行, 则可获得最高的热效率和最小的煤耗。
18 18
水电站优化调度基本概念
过程中,将水能转变为电能。
长江上游大规模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研究与应用
![长江上游大规模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a1736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9.png)
2023-11-01CATALOGUE 目录•引言•长江上游水文特征与水库群防洪现状分析•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案设计与优化•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系统开发与应用•结论与展望01引言•长江上游地区拥有众多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在防洪、供水、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长江上游地区的防洪形势日益严峻,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开展长江上游大规模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库联合防洪调度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调度模型和控制策略。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单个或少数几个水库的联合调度,对于长江上游大规模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的研究尚不完善。
同时,现有的调度模型和控制策略也难以满足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研究现状与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4. 通过实际案例应用和效果评估,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3. 开发可扩展、可定制化的水库联合防洪调度软件系统;2. 结合强化学习和优化算法,提出适用于实时防洪调度的控制策略;本研究旨在建立适用于长江上游大规模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并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立基于洪水演进和水库调度模型的数据驱动模型;02长江上游水文特征与水库群防洪现状分析长江上游地区降雨量较大,且分布不均,导致洪水易发。
降雨量径流量含沙量长江上游的径流量受季节性降雨影响,流量变化大。
长江上游的含沙量较高,对水库的淤积和河道的冲刷影响较大。
03长江上游水文特征0201长江上游已建设了多个大型水库,这些水库对防洪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库建设由于单个水库的防洪能力有限,需要联合调度多个水库以实现更有效的防洪。
防洪能力目前的水库调度主要基于经验和水文数据,缺乏科学的联合调度方法。
水库调度水库群防洪现状分析优化水资源利用联合调度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防洪能力通过联合调度水库群,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洪水,减少洪涝灾害。
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178e391711cc7931b71644.png)
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水库是河流综合开发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有效工程措施。
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对提高江河防洪标准,减轻或避免洪水灾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洪水灾害频繁出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水库生态调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防洪调度难以满足现在各方面需求的局面日益凸显,因此,深入研究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混联水库群防洪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对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管理为前提,应用相关智能算法、风险分析和可拓学等方法理论,深入探讨了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中的运行优化、风险分析、方案决策和生态调度等问题,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改进了洪水预报技术及参数优选方法。
从洪水成因、水文模型及参数优选方法入手,在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问题中,引进绝对残差绝对值和最小准则,直接优选流量演算系数,且结合遗传算法的原理步骤及算法本身的参数优化特性,提出了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计自适应加速遗传算法。
(2)建立了混联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
论文梳理了单库单目标防洪调度模型和梯级水库群多目标防洪调度模型,以水库群下游控制点的最大过流量最小和水库群最大泄流量最小为系统目标,考虑防洪控制点的重要程度和水库群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防洪调度管理优化多目标集成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运用快速非支配分类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
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和求解方法方便实用,可快速获得多组非劣解,构成非劣解集,不仅为复杂混联水库群联合防洪优化调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而且也为防洪系统的调度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3)提出了能够有效解决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中风险分析的方法。
综合考虑水库群下游防洪安全和水库群本身的防洪风险,建立了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风险分析模型;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与“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防洪系统的风险特征,为混联水库群防洪调度风险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基于库容分区运用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
![基于库容分区运用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a99e6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7.png)
基于库容分区运用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王宗志;程亮;王银堂;张玲玲【期刊名称】《水科学进展》【年(卷),期】2014(25)3【摘要】在不影响防洪、供水等现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通过改善水库调度方式、发挥库群联合调控作用,提高生态供水保证率,是当前中国北方缺水地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把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用水户,制订多用户分区运用水库群调度模拟规则,同时考虑调度方案对生态与发电的影响,建立水资源系统仿真模型,结合保证各用户供水保证率最大且尽可能均衡的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库容分区运用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
将模型应用于海河流域滦河水系,提出了现状供水条件下潘家口、大黑汀和桃林口三大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绘制了水库群分区运用调度图,评价了调度方案对水力发电和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有效,水库群生态调度方案较之现行调度,可在不降低兴利和防洪效益的前提下,将河流生态系统供水保证率由46.9%提高到93.8%,生态水文改变度指标改善明显。
【总页数】9页(P435-443)【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生态调度;水库群;智能计算;滦河流域【作者】王宗志;程亮;王银堂;张玲玲【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1【相关文献】1.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研究与应用 [J], 钟平安;李兴学;张初旺;李伟2.基于库群防洪库容补偿调度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J], 董霞3.基于分区水文模型的大渡河梯级水库防洪调度 [J], 王甫志;马光文;陶春华;赵飞4.长江上游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Ⅱ:水库群调度规则及蓄放次序[J], 黄草;王忠静;鲁军;丁毅5.面向生态友好的水库群调度模型 [J], 黄志鸿; 董增川; 周涛; 徐伟; 陈新颖; 高晓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模型结构与原理
系统结构特征 在我国许多河流的上中游, 都有并联水库群防
洪系统存在。为了使构造的模型具有广泛的适应 性, 考虑系统的结构包括以下 4 个特征: ① 每个水 库都有自身的防洪对象; ② 各水库有共同的防护对 象; ③每个水库到防洪点之间的区间流量过程均不 可忽略; ④ 考虑水流在区 间河 道 内 的 演 变。 图 1 为符合 以 上 特 征 的 三 库 防洪系统结构图, 图中包 含 A, B, C 3 座水库, a , 图 1 三库并联防洪系统图 Fig. 1 FIOOG cOntrOI system b, c, d 4 个防洪点, Oa , Ob , Oc , Od 为区间流量。 !." 通用目标函数 对于 n 个水库, n+
第20卷 第 6期 2003年12月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VOI. 20 NO. 6 Dec. 2 0 0 3
文章编号: (2003) 1001 5485 06 0051 04 - - -
tI
溪口水 库 的 入 库 洪 峰 流 量, 对于沙溪口水库安全 度汛和 减 轻 下 游 水 口 水 库的防 洪 压 力 均 具 有 重 要作用。 将沙溪口水库当作 一个防洪断面 (无调节) 处理, 图 2 即为 1 个两库
T 2
图2 Fig. 2
闽江上游防洪系统 FIood controI system of upstream basin
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研究与应用
钟平安1 , 李兴学1 , 张初旺2 , 李
(1 . 河海大学 水资源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伟1
350003)
福建 福州 210098;2 . 福建电力调度通讯中心,
摘要: 分析了能够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基本条件和水库群防洪实时调度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并联水库 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 该模型可以表达空间上不同防洪点的重要性差异, 实现补偿调度模式与削峰调度 模式的自由组合; 从目标函数的物理意义出发, 提出了分步迭代交互求解方法, 该方法能最大限度体现决策者的偏 好, 保障解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了计算速度, 满足了群决策会商的实时性要求; 实例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方 法是合理有效的。 关 键 词: 水库群; 联合调度; 库容分配; 防洪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TV697
Giagram Of paraIIeI three reservOirs
收稿日期: 2003 02 24 - - 作者简介: 钟平安 (1962 ) , 男, 安徽无为人,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从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 -
52
长江科学院院报
2OO3 年
构造基于防洪断面的最大过流量最小 l 个防洪点, 目标函数为: { [g ( m IF = ! + i・ ! i t) !i・ t=l i=l [! g ( +! i t) i=l i=l
合理运用水库群的水文补偿和库容补偿能力, 实现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 是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的 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 建立水库群防洪实时联合调度模型, 必须考虑以 下因素: ① 实时性。入库洪水与区间洪水预报过程 是实时防洪调度依据的基本信息, 它具有动态性和时 变特点。在防洪决策过程中, 降雨、 洪水预报、 调度决 策同步进行, 而水库规模 (防洪能力) 是静态固定的; 一场洪水的完整决策序列, 是由每一步局部决策集合 而成。所以, 调度决策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依据一 次洪水的部分信息 (已发生部分) , 去决定如何使用为 完整洪水设置的防洪库容。防洪库容的这种动态分 配, 最终表现为局部决策控制条件的动态性, 即根据 实时水雨情, 动态改变局部决策水库的最高控制水 位。水库群实时调度 (决策) 模型中必须能灵活考虑 预报信息的实时性、 初始状态的实时性以及控制约束 条件的实时性。② 实用性。实时调度模型依据的决 策信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防洪决策不当造成的 后果严重, 往往不仅仅限于经济损失, 还可能造成人 员伤亡。可以说, 没有一个模型, 能完全替代人的决 策, 在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基于数学规划原理的纯优 化模型在实用性上值得怀疑。水库群防洪实时调度 模型, 必须包含人工干预机制。确定适当的模型结 构, 引入能定量并能体现决策者偏好的因子, 增强模 型模拟仿真功能, 是保障模型实用性的关键。③ 可 操作性。水库群的防洪调度决策, 从计算的角度看, 是一个纯水量计算问题, 当并联水库群具有共同的防
i i
n T
分解到各个单库子系统 区, n +( l t)
式。
中, 通过调整分配系数, 寻找式 ( l) 的近似最优解。
处理局部问题的灵活性。
i
和!i 联合使用, 使式 (l)
具有了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便于编写流域防洪联 合调度的通用计算机软件和人机交互界面。 !." 库容分配模型求解 在给 定 了 各 库 的 控 制 条 件, 预报入库流量 ( 、 预报区间来水过程 i t) ( 等条件时, 有多 区, i t) 种成熟的优化方法求解所形成的数学模型, 其中以 动态规划最为常用; 而且, 可以保证式 ( l) 在可行域 中得到全局最优解。笔者认为在水库群防洪实时联 合调度中, 模型求解方法的严密性、 计算结果的最优 性与计算速度, 以及对计算结果的人工干预机制相
护点时, 防洪断面流量是由各库的放水以及区间来水 的线性迭加形成的; 当防洪点的安全控制流量一定 时, 水库群调度方案 (表现为各库的放水) 不是唯一 的, 模型的输出结果, 不仅要考虑防洪控制点的控制 目标的实现, 而且, 必须考虑各水库子系统解的可操 作性, 尽可能避免 “锯齿” 放水过程的出现, 以尽可能 减少闸门操作频率。 笔者将针对并联水库群防洪系统, 提出一种水 库群防洪实时联合调度的库容分配模型。
( ] ・ 引入!i 区, $t ; i t)
因子, 是为了体
现自身防洪对象重要的水库少 ; ( = 区, i t)
(4)计算各单库的虚拟区间流量 ( ; +"i・ 区, 区, i t) n +( l t)
第6期
钟平安 等
并联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库容分配模型研究与应用
53
(5)作各单库的调节计算 ( ai = 1 采用补偿模 式, 反之采用削峰模式) , 并整理各库的出库流量过 程g ( , 计算各个防洪点的过流过程 0 防, ( (考 i t) i t) 虑河道洪水演进) ; (6)比较各断面的 0 防, ( 与安全泄量 g 安, i t) i。 若计算结果可接受 (如每个断面的最大过流量均小 于各自的安全泄量; 或者每个断面的最大过流量均 大于各自的安全泄量, 但超幅基本相当; 或者每个断 面的最大过流量与安全泄量之差相差悬殊, 但成因 是各自所在支流洪水无法通过空间调配得到改善等 等) , 则输出调度方案; 否则, 修正分配系数 (人工干 预或给定调整规则) , 转@ (通过修正防洪点重要性 系数!i 间接改变"i ) 或者转 @ (直接人工修正分配 系数"i ) 。 以上求解步骤将一次优化过程, 转化为分步交 互协商过程, 在保障解的合理性前提下, 增强了人工 干预功能, 配合计算机辅助软件, 可以较好地实现决 策支持, 服务于水库群调度的群决策会商。 单库调度是库容分配模型的核心模块, 采用下 列步骤迭代求解: g'( t 给 定 初 始 出 库 流 量 过 程: i t )= g 安, i ( ; ai・0 区, i t) (考虑泄流能力等约 @ 进行逐时段调节计算 束) , 得到水库水位过程 Zi , t; 以及相应的时间 tI 。 o 找 Zi , t 最高库水位 Z max , 输出调 若最高水位 Z max等于给定的最高控制水位时, 度方案; 否则, 按以下规则调整出库过程后转@:
[l] 型化 。直观地说, 就是使防洪点断面的流量过程
式中: ( 为第 i 库第 t 时段的 T 为调度期时段数; g i t) 出库流量演算到防洪断面的过程; 区, i 为第 i 库到 自身防洪点之间的区间流量过程; ! i=l
n+l
( 为各 区, i t)
库至共同防洪点之间的总区间流量过程; !i 为第 i 库自身防洪点的重要性系数; i 为第 i 库调度模式 指示变量。 在流域面上各水库承担的防洪任务不尽相同, 被 保护对象的重要性有所差别。在并联水库群中, 各水 库之间由于没有水力联系, 各库自身防洪点的防洪问 题彼此是独立的。值得注意的是, 各库自身的防洪点 与共同防洪点之间, 往往存在重要程度上的差异, 在 流域防洪决策中, 这种差异是形成最终决策的重要参 考因素之一, 当某库自身防洪点的重要性远高于公共 防洪点时, 公共防洪点的防洪任务自然应当向其他水 库转移; 反之, 若某库的自身防洪点的重要性远低于 公共防洪点时, 在条件允许时, 就应多承担公共防洪 点的防洪任务。 !i 的作用是为了定量描述各防洪点 的重要性。在群决策 (流域防洪决策通常都是群决 策) 会商过程中, 该因子反应决策者的偏好, 并能方便 地实施人工干预。当第 i 库没有自身的防护对象或 者在会商过程中认为在当前防洪形势下可不考虑第 可令!i = O。 i 库自身的防护对象时, 由于各库的具体情况不同, 库群中具有自身防洪 点的水库, 在调度模式上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削 峰模式和补偿模式。当水库距防洪点较近或者区间 的汇流面积较小, 区间来水可以忽略时, 采用削峰模 用于选择调度模式, i = O 表示削峰模式, i = l 表示补偿模式。引入 i 增强了在库群联合调度中
i
尽可能均匀。公共防洪点流量尽可能均匀的目标, 必须依靠水库群中所有的水库共同完成, 为此所需 的调节库容必须在各水库之间分配。 关于式 (l) 的解, 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 当不考 虑公共防洪点时, 并联库群之间既无水力联系也无 水利联系, 库群系统可以分解为 n 个相互独立的子 但各库自身防洪点以下的 系统; # 有公共防洪点, 区间来水可以忽略, 而且各水库的防洪库容足够大, 足以使各自防洪点的流量过程 “削平头” , 则联合调 度的最优解与单库调度的最优解是一致的。在以上 两种情况下, 水库群防洪系统可以分解为单库防洪 系统。库容分配算法的基本出发点, 就是利用适当 的分配系数, 将 基本步骤为: (l)根据各库的最高控制水位与起调水位, 计 算各库可调库容 i ; (2)计算各库的自身防洪点以上的来水量 i = [ ( +!i・ ! i t) i =l 基本思想; (3)计算公共区间流量的初始分配系数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