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 习题集

合集下载

医古文一考试题集

医古文一考试题集

医古文(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中“有”义为( )。

A.有时B.有的C.有人D.又2.“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中“长物”义为( )。

A.长条的东西B.多余的东西C.好的东西D.擅长的东西3.“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中“别白”义为( )。

A.另外明白B.区别空白的地方C.区别明白D.另外用空白的方式4.“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奸邪,何恶之遂”中“遂”义为( )。

A.实现B.称心C.于是D.接着5.“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中“负”义为( )。

A.负责B.承担C.牵累D.失败6.“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一句出自( )。

A.《陈情表》B.《进学解》C.《前赤壁赋》D.《兰亭集序》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猥”义为( )。

A.担忧B.卑下C.句首语气词,无义D.我8.“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的“适”字义为( )。

A.调适B.询问C.使…顺畅D.诊查9.“悬车边,欲造佗”的“造”义为( )。

A.告诉B.请教C.前往D.给……看10.“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恣”义为( )。

A.请求B.不管C.希望D.听凭11.《赠医师葛某序》的作者为( )。

A.袁枚B.宋濂C.顾景星D.刘禹锡12.“则仓促之间,何所趋赖”一句出自课文( )。

A.《不失人情论》B.《大医精诚》C.《病家两要说》D.《养生论》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

02976# 医古文(一)试题第1 页共5 页A.《医宗必读》B.《千金要方》C.《景岳全书》D.《医学源流论》14.指出下列句中的“寻”字作时间副词“很快”义的句子( )。

A.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B.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患正同C.佗遂下手,所患寻差D.石之精粗疏密,寻尺特异15.指出下列句中的“与”字作介词“跟”义的句子( )。

A.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B.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C.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D.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医古文题库

医古文题库

医古文题库一,题型:单选题题目:“常谨遇之”(1)中“遇”得意思就是( )选项:A.遇见B.接待C.见面D.求见E.幸运答案:B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视见垣一方人”(1)中得“垣”意思就是( )选项:A.矮墙B.土堆C.土坡D.隔断E.高墙答案:A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先生得无诞之乎”(1)中得“诞”意思就是( )选项:A.诞生B.生日C.荒诞D.通“旦”E.欺骗答案:E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国中治禳过于众事”(1)中得“治”意思就是( ) 选项:A.举行B.治理C.正常D.攻治E.研究答案:A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不可曲止也”(1)中得“曲”意思就是( )选项:A.弯曲B.插曲C.详尽D.迂回E.隐蔽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目眩然而不瞚”(1)中得“瞚”意思就是( )选项:A.眨眼B.一会儿C.闭眼D.睁开眼E.斜眼答案:A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1)中得“厉”意思就是( )选项:A.针灸得一种B.锋利C.研磨D.厉害E.严厉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过邯郸,闻贵妇人”(1)中得“贵”意思就是( )选项:A.高贵B.有地位得C.有财产得D.有影响得E.尊重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应便拔针,病亦行差”(2)中得“应”意思就是( )选项:A.反应B.立即C.应该D.疗效E.一会儿答案:B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太尉黄琬辟”(2)中得“辟”意思就是( )选项:A.同“避”B.征召C.回避D.要求E.招呼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昕卒头眩堕车”(2)中得“卒”意思就是( )选项:A.后来B.终于C.结果D.偶然E.通“猝”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佗舍去,妇稍小差”(2)中得“稍”意思就是( )选项:A.渐渐地B.稍微C.一点儿D.捎带E.很快答案:A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佗遂下手,所患寻差”(2)中得“寻”意思就是( )选项:A.寻常B.少见C.随即D.没想到E.很长时间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2)中得“信”意思就是( )选项:A.确实B.有根据C.相信D.信誉E.信心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成与之,已故到谯”(2)中得“故”意思就是( )选项:A.故意B.必定C.特地D.所以E.过去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因上着粉”(2)中得“因”意思就是( )选项:A.于就是B.因此C.因为D.原因E.理由答案:A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就是为率”(2)中得“率”意思就是( )选项:A.率先B.率领C.轻率D.比例E.效率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益闻道德性命之说”(5)中得“益”意思就是( )选项:A.更加B.有益C.满足D.更多E.逐渐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5)中得“鲜”意思就是( )选项:A.少B.新鲜C.多D.比较多E.明白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尽去而旧学,非就是也”(5)意在强调( )选项:A.过去所学得东西都就是错得B.抛弃过去所学得东西不正确C.过去所学得东西正确D.应该抛弃过去所学东西,因为那些不正确E.不应抛弃过去所学得东西答案:D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尽得其学以归”(5)中得“以”意思就是( )选项:A.并且B.就C.能D.可以E.而且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又当消息而用之”中得“消息”意思就是( )选项:A.信息B.情况C.问题D.报告E.斟酌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得诸见闻,班班可纪”(5)中得“纪”意思就是( )选项:A.纲纪B.纪念C.通“记”D.记得E.回忆答案:C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翁诊之,脉大无伦”(5)中得“伦”意思就是( )选项:A.伦理B.条理C.秩序D.顺序E.紊乱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5)中得“三纲五纪”就是( )选项:A.奴隶社会伦理道德B.封建社会伦理道德C.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D.没有时代界限得伦理道德E.没有地域界限得伦理道德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5)中得“大方”就是( )选项:A.豪爽B.不小气C.大度D.开明E.大略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5)中得“直谅多闻之益友”出自( )选项: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E.《韩非子》答案:A难易:中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20)中得“艺能”意思就是( )选项:A.方药B.占卜C.技能D.艺术E.能力答案:C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20)中得“生命”指( )选项:A.虻虫B.鸡卵C.水蛭D.活物E.药物答案:D难易:难要求:熟悉分析:题目:“欲得澄神内视”(20)中得“内视”此谓( )选项:A.听取意见,自我反省B.重视内心,加强学习C.不视外物,排除杂念D.观察内心,明确方向E.严于律己,多找缺点答案:C难易:难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20)中得“向隅”文中义指( )选项:A.哭泣B.生气C.有病D.瞧病E.发怒答案:C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意动用法得就是( )选项:A.齐桓侯客之(1)B.臣能生之(1)C.扁鹊独奇之(1)D.就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3)E.亦能以生死下士(6)答案:B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名词作状语得句子就是( )选项:A.熊颈鸱顾(2)B.家人车载欲往就医(2)C.佗恃能厌食事(2)D.时吐脓血(2)E.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5)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属于被动句得就是( )选项:A.得诸见闻,斑斑可纪(5)B.适值佗见收(2)C.遂见听许(3)D.生为人所不知(3)E.迷于道趣(3)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宾语前置句得就是( )选项:A.问中庶子喜方者日(1)B.翁穷昼夜就是习(5)C.而何怪(1)D.去本而末就是务(5)E.自汝得之,于我何有(3)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不含动词义得就是( )选项:A.为医或在齐(1)中得“为”B.语其节度(2)中得“语”C.人之所病,病疾多(1)中得“病”D.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2)中得“针”E.针药所不能及(2)中得“针”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含“信”义得就是( )选项:A.当得家书(2)中得“书”B.太祖累书呼(2)中得“书”C.时人谓之“书淫”(3)中得“书”D.又留书骂之(2)中得“书”E.遗季公民璞书日(6)中得“书”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通假字得句子就是( )选项:A.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1)B.因唏嘘服臆(1)C.诀脉结筋(1)D.国中治穰过于众事(1)E.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1)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得“为”不含动词义得就是( )选项:A.少时为人舍长(1)B.暴发于外,则为中害(1)C.即为耳目痹医(1)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2)E.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1)答案:D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得“以”字不含介词义得就是( )选项:A.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1)B.尽得其学以归(5)C.以管窥天(1)D.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7)E.以医见业(2)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下不含有典故得就是( )选项:A.鸡鸣至今(1)B.昔孟母三徙以成仁(3)C.曾父烹豕以存教(3)D.执志箕山(3)E.收钓于渭滨(3)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含表示时段得词就是( )选项:A.终日,扁鹊仰天叹日(1)中得“终日”B.有间,太子苏(1)中得“有间”C.斯须尽服之(2)中得“斯须”D.太子病血气不时(1)中得“不时”E.食顷,吐出三升许虫(2)中得“食顷”答案:D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就是判断句得就是( )选项:A.且贫者,士之常(3)B.庸夫锦衣,不称其服也(3)C.人之所美者,及时也(3)D.天,阳也(5)E.夫行,本也(5)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得“以为”或“以……为”不含“认为”义得就是( )选项:A.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1)B.子以吾言为不诚(1)C.欲以不疾者为功(1)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2)E.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3)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表示约数得词就是( )选项:A.“府君胃中有虫数升”(2)中得“数”B.“吐出三升许虫”(2)中得“许”C.“长可尺所”(2)中得“所”D.“言久服去三虫”(2)中得“三’’E.“此病后三期当发”(2)中得“期”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表示“随即”得词就是( )选项:A.“立吐她一枚”(2)中得“立”B.“病亦应除”(2)中得“应”C.“须臾便如醉死”(2)中得“须臾”D.“所患寻差”(2)中得“寻”E.“随手而差”(2)中得“随手”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有使动用法得句子就是( )选项:A.臣能生之(1)B.寻当下之(2)C.不能以起之(5)D.罗乃进之(5)E.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5)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不能表示痊愈意思得词就是( )选项:A.“明旦并起”(2)中得“起”B.“今病已结”(2)中得“已结”C.“不出三日必间”(1)中得“间”D.“病如失”(5)中得“如失”E.“其后服参膏尽数斤,病已”(5)中得“已”答案:B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古今词义范围没有发生变化得词就是( )选项:A.“望见桓侯而退走”(1)中得“走”B.“扁鹊已逃去”(1)中得“去”C.“流涕长潸”(1)中得“涕”D.“长终而不得反”(1)中得“长”E.“当闻其耳鸣而鼻张”(1)中得“闻”答案:D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得“卒”不含有“最终”、“结束”义得就是( )选项:A.言未卒(1) .B.而卒为梓匠轮舆所笑(30)C.昕卒头眩堕车(2)D.卒与法合(4)E.而卒与古合(5)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题目:下列不就是地名词语得就是( )选项:A.“余历吴门”(6)中得“吴门”B.“秣陵为高皇帝故都”(6)中得“秣陵”C.“登匡庐”(6)中得“匡庐”D.“及还武林”(5)中得“武林”E.“宋理宗朝寺人”(5)中得“寺人”答案:E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异体字得就是( )选项:A.其气哽哽(4)B.固以法瞰之(4)C.三饮之娃矣(5)D.以赀爵万户(6)E.犂然可揉(6)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得“病”不含动词义得就是( )A.浦江郑义士病滞下(5)B.天台周进士病恶寒(5)C.四方以病来迎者(5)D.一男子病小便不通(5)E.一贫妇寡居病癞(5)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死”得婉言得就是( )选项:A.长终而不得反(1)B.弃捐填沟壑(1)C.一子早世(4)D.即含不瞑(6)E.民莹将捐馆舍(6)答案:A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不含通假字得句子就是( )选项:A.摭其轶事志之(6)B.孳孳务修业(6)C.不问梱外事(6)D.神益王矣(6)E.盖廑有存(6)答案:C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得“适”不含“刚刚”、“正巧”义得就是( )选项:A.适至,佗谓昕日(2)B.适值佗见收(2)C.适有故不时往(4)D.小臣适当其愈(4)E.衣食不能适(1)答案:E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下不含有医方得句子就是( )选项:A.进黄土汤而愈(4)B.固石膏汤而愈(4)C.内观以养神(5)D.仍用防风通圣饮之(5)E.后复投四物汤数百(5)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扁鹊受业得老师就是( )(1)选项:A.钱颢B.吕君C.长桑君D.许文懿E.罗知悌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朱丹溪学医得老师就是( )(5)选项:A.钱颢B.吕君C.长桑君D.许文懿E.罗知悌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不能以起之( )(5)选项:A.宾语前置B.为动用法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

医古文试题集与答案

医古文试题集与答案

医古文试题集与答案医古文试题集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类型说明: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A 高贵B 尊重C 尊贵D 富贵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 认为……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谥号B 年号C 庙号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渐C 很快D 一点儿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A 轻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严重的病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A 纪念B 通“记”C 回忆D 纲纪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A.一向B.从前C.趋向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使木材弯曲 B揉搓 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15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A庙堂 B书房 C卧房 D斋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接续 B属于 C种类 D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 A衣食粗劣之人 B品质恶劣之人 C体弱多病之人 D处境险恶之人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用 B通“试” C法式 D形式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A浸润 B久远 C逐渐 D已经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表谦副词 B大德 C洪大 D句首语气助词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B.治疗C.治理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A.见识浅陋B.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D.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 “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A.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D.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A.鄙人B.苍生C.平民D.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 “向隅而泣”的缩写 B面向窗口 C 面向大家 D 面向医生28 “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A原谅 B 确实 C诚实 D正直29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 仰面 B戴面具 C 戴方巾 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答案:一.1B 2D 3C 4A 5C 6B 7B 8B 9C 10D 11B 12D 13B 14A 15B16A 17C 18A 19C 20D 21B 22A 23B 24C 15A 26A 27A 28B 29A 30A二、多项选择题(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将其字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 “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 “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 “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 “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 “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A 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医古文试题

医古文试题

医古文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下属指事字的是( ) A.女B.禾C.亦D.页2.“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中“重”意思是( ) A.加重B.重复C.重视D.很3.“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中“辟”义为( ) A.排除B.征召C.躲避D.邪僻4.“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的“由”义为( ) A.遵循B.由于C.从D.仍然5.“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中的“宗室”指( ) A.望族B.皇族C.先族D.家族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意思是( ) A.接续B.属于C.种类D.嘱托7.“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中的”思过半”意思是( ) A.收益很多B.思考很多C.发现很多D.担忧很多8.“凡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中的“体”义为( ) A.身体B.外表C.风度D.体会9.“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中的“三分有二”为( ) A.虚数B.实数C.约数D.分数10.下列句中的“其”不能用作语气副词的是( ) A.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廖矣乎!”B.诊其脉至而不定,如火薪然。

C.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D.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11.“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中的“自”意思是( ) A.从B.假使C.即使D.由于12.下列各字能替代“血脉治也,而何怪”中“而”的是( ) A.尔B.则C.但D.以13.“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遇”义为( )A. 欢迎B. 接待C. 相逢D. 遇到14.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故”义为()A通固,一定 B 特地 C 故意 D 所以15.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向”义是()A向着B从来C刚才D先前二1.具有“病愈”义的词是( )A.瘵B.瘳C.疢D.疴2.“息”的本义是 ( )A.呼吸 B.休息 C.停止 D.熄灭3.“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的“遇”义为()A 迎合B 遇到C 对付D 接待4.以下形符类属不能相通的是 ( )A.攴与文 B.冫与氵 C.禾与米 D.骨与肉5.“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毕”的同义词是 ( )A.巨 B.细 C.通 D.融6.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 )A.《尔雅》 B.《康熙字典》 C.《说文解字》 D.《中华大字典》7.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 ( )A.《七略》 B.《汉书·艺文志》 C.《说文解字》 D.《中国医籍考》8.“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中“命世”的意思是()A命名于世B闻名于世 C 命世人闻名D使世人闻名9.“颇”的本义是 ( )A.不正 B.稍微 C.相当 D.头偏10.以下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A.支,肢 B.匡,眶 C.苔,胎 D.然,燃11.“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中“盍”的意思为 ( )A.通"何" B.何不 C.为何 D.通"合"12.“汉兴,改秦之败”中的“败”义为: ( )A.衰败 B.失败 C.败坏 D.弊政13.“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A浸润B久远C逐渐D虽然1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 )A.凋枯 B.萌芽 C.生长 D.发现15.“至于败坏,嫁谤自文”一句中,“谤”是 ( )A.指责 B.毁谤 C.夸奖 D.讥讽16.“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治”的意思是( )A.举行 B.治理 C.研究 D.正常17.“多所全济”一句中,主语是 ( )A.多 B.所全济 C.全济 D.多所18.“必先诊侯以审之”中“候”义为 ( )A.等侯 B.诊察 C.问侯 D.脉象19.“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中“怵惕”义为 ( )A.忧虑 B警惕 C.恐惧 D.痛苦20.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中的“痛痒”是 ( )A.又痛又痒 B.义偏在“痒” C.义偏在“痛” D.非常痒21.在下列各词的演变中,属于词义转移的一组是 ( )A.脚、走 B.牙、菜 C.删、瓦 D.金、祥22.“假若天机迅发”中“天机迅发”意指 ( )A.天机发展 B.上天资助 C.天资聪慧 D.灵感忽来23.“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中“经略”义为()A 经营策略 B谋取 C经济谋略 D 计算24.“明堂阙庭,尽不见察”中的“见”义为( )A.看见 B.相当于“被” C.见解 D.同“现”,显示25.“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 )A.表谦副词 B.大德 C.洪大 D.语首助词26.“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此句意谓( )A.医方难精B.医方易学C.古今方不同D.治病应灵活27.“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一句中,“经权”是()A.权变,变通 B.经营权术 C.追求权力 D.钱财和权力28.在“颈处险而瘿”中,“险”是 ( )A.通假字 B.古字 C.异体字 D.繁体字29.“既或衰年无俚,有此附会”中的“衰年无俚”指 ( )A.老年无家 B.老年无聊 C.老年不俗 D.老年无伴30.以下句中治为“学习”、“研究”义的是()A.稍长,从乡先生治经。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答案:A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病情D. 脉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E二、填空题1. 中医理论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养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意义。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论述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这一观念有助于医生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整体健康。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

医古文练习题(打印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中,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______密切相关。

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施治。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的分类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分类法。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 王叔和在《脉经》中详细论述了______种脉象,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7.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因时制宜。

8.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

9.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肾为本,调和阴阳。

10.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经纬》中提出了“______”的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凉血养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试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及其临床应用。

3.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药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4.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的“治未病”原则有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王叔和在《脉经》中对脉诊的贡献及其对后世中医脉诊的影响。

2. 论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的“阴阳平衡”治疗原则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五行学说2. 辨证论治3. 草部、木部、金石部4. 治未病5. 二十四6. 调和阴阳7. 辨证论治8. 脾胃为后天之本9. 补肾为本10. 清热解毒二、简答题1.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医古文练习题

医古文练习题

医古文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将人体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______。

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______。

3.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根据病人的______来确定治疗方法。

4. 古代中医对药物的分类有“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

5. 古代医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多用于______。

6. 古代医学中,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

7.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______,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8. 古代医学中,将脉象分为二十八脉,其中“浮脉”是指脉搏在皮肤表面,感觉______。

9. 古代医学中,将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其中“外感”主要指的是______引起的疾病。

10.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主要负责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之一?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2. “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苦、甘、辛、咸B. 酸、甜、苦、辣、咸C. 酸、苦、甘、辣、咸D. 酸、苦、甘、辛、辣3. 古代医学中,将人体分为三阴三阳,其中“三阳”指的是:A. 太阴、少阴、厥阴B. 太阳、少阳、阳明C. 太阳、少阳、厥阴D. 太阴、少阴、阳明4. 在《黄帝内经》中,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要负责:A. 思考B. 情绪C. 呼吸D. 血液循环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五脏”之一?A. 心B. 肝C. 脾D. 肺E. 胃6. “四气”中的“平”指的是:A. 寒B. 热C. 温D. 凉7.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肝藏魂”,主要负责:A. 情绪B. 思考C. 生殖D. 生长发育8. 古代医学中,将脉象分为二十八脉,其中“沉脉”是指脉搏在皮肤深处,感觉:A. 有力B. 微弱C. 快速D. 缓慢9. 古代医学中,将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其中“内伤”主要指的是:A. 情绪B. 饮食C. 劳逸D. 外伤10.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肺为相傅之官”,主要负责:A. 呼吸B. 思考C. 情绪D. 血液循环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古文题库 第一章传记

医古文题库   第一章传记

章节:第一章传记一,题型:单选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题型:多选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题型:填空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题型:改错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题型:名词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语译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题型:阅读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题型:单选题题目:“常谨遇之”(1)中“遇”的意思是( )选项:A.遇见B.接待C.见面D.求见E.幸运答案:B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视见垣一方人”(1)中的“垣”意思是( )选项:A.矮墙B.土堆C.土坡D.隔断E.高墙答案:A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先生得无诞之乎”(1)中的“诞”意思是( )选项:A.诞生B.生日C.荒诞D.通“旦”E.欺骗答案:E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国中治禳过于众事”(1)中的“治”意思是( )选项:A.举行B.治理C.正常D.攻治E.研究答案:A难易:易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不可曲止也”(1)中的“曲”意思是( )选项:A.弯曲B.插曲C.详尽D.迂回E.隐蔽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目眩然而不瞚”(1)中的“瞚”意思是( )选项:A.眨眼B.一会儿C.闭眼D.睁开眼E.斜眼答案:A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1)中的“厉”意思是( ) 选项:A.针灸的一种B.锋利C.研磨D.厉害E.严厉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过邯郸,闻贵妇人”(1)中的“贵”意思是( )选项:A.高贵B.有地位的C.有财产的D.有影响的E.尊重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应便拔针,病亦行差”(2)中的“应”意思是( ) 选项:A.反应B.立即C.应该D.疗效E.一会儿答案:B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太尉黄琬辟”(2)中的“辟”意思是( )选项:A.同“避”B.征召C.回避D.要求E.招呼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昕卒头眩堕车”(2)中的“卒”意思是( )选项:A.后来B.终于C.结果D.偶然E.通“猝”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佗舍去,妇稍小差”(2)中的“稍”意思是( ) 选项:A.渐渐地B.稍微C.一点儿D.捎带E.很快答案:A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佗遂下手,所患寻差”(2)中的“寻”意思是( ) 选项:A.寻常B.少见C.随即D.没想到E.很长时间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2)中的“信”意思是( ) 选项:A.确实B.有根据C.相信D.信誉E.信心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成与之,已故到谯”(2)中的“故”意思是( ) 选项:A.故意B.必定C.特地D.所以E.过去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因上着粉”(2)中的“因”意思是( )选项:A.于是B.因此C.因为D.原因E.理由答案:A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是为率”(2)中的“率”意思是( )选项:A.率先B.率领C.轻率D.比例E.效率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饥寒不赡”(3)中的“赡”意思是( )选项:A.赡养B.富足C.满足D.充分E.丰富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事官鞅掌”(3)中的“鞅掌”意思是( )选项:A.繁忙B.失容C.仪表D.容貌E.顾及答案:B难易:要求:分析:题目:“且诸医所治垂愈”(4)中的“垂”意思是( )选项:A.接近B.流传C.敬辞D.低下E.连接答案:A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吾能移之,使病在末”(4)中的“末”意思是( ) 选项:A.完了B.结束C.痊愈D.末端E.四肢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翁不怿,居月余,皆毙”(4)中的“怿”意思是( )选项:A.痛快B.高兴C.精神D.满意E.放心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术盛行而身隐约”(4)中的“隐约”意思是( )选项:A.不清楚B.不明显C.模糊D.潜藏E.时隐时现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丹》题目:“益闻道德性命之说”(5)中的“益”意思是( ) 选项:A.更加B.有益C.满足D.更多E.逐渐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5)中的“鲜”意思是( ) 选项:A.少B.新鲜C.多D.比较多E.明白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尽去而旧学,非是也”(5)意在强调( )选项:A.过去所学的东西都是错的B.抛弃过去所学的东西不正确C.过去所学的东西正确D.应该抛弃过去所学东西,因为那些不正确E.不应抛弃过去所学的东西答案:D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尽得其学以归”(5)中的“以”意思是( )选项:A.并且B.就C.能D.可以E.而且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意思是( )选项:A.信息B.情况C.问题D.报告E.斟酌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得诸见闻,班班可纪”(5)中的“纪”意思是( ) 选项:A.纲纪B.纪念C.通“记”D.记得E.回忆答案:C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翁诊之,脉大无伦”(5)中的“伦”意思是( ) 选项:A.伦理B.条理C.秩序D.顺序E.紊乱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5)中的“三纲五纪”是( )选项:A.奴隶社会伦理道德B.封建社会伦理道德C.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D.没有时代界限的伦理道德E.没有地域界限的伦理道德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5)中的“大方”是( )选项:A.豪爽B.不小气C.大度D.开明E.大略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5)中的“直谅多闻之益友”出自( ) 选项: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E.《韩非子》答案:A难易:中要求:了解分析:题目:“则余窃多江民莹”(6)中的“多”意思是( )选项:A.同意B.推崇C.看中D.推荐E.只是答案:B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遗季公民璞书日”(6)中的“遗”意思是( ) 选项:A.遗留B.丢弃C.剩余D.给予E.遗忘答案:D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季子游困而归”(6)中的“季子”指( )选项:A.民莹B.民璞C.作者汪道昆D.苏秦E.苏东坡答案:D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日键关”(6)中的“键”意思是( )选项:A.门闩B.门锁C.门把D.户枢(门轴)E.关键答案:A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语法为主的题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选项:A.齐桓侯客之(1)B.臣能生之(1)C.扁鹊独奇之(1)D.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3)E.亦能以生死下士(6)答案:B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 选项:A.熊颈鸱顾(2)B.家人车载欲往就医(2)C.佗恃能厌食事(2)D.时吐脓血(2)E.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5)答案: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选项:A.得诸见闻,斑斑可纪(5)B.适值佗见收(2)C.遂见听许(3)D.生为人所不知(3)E.迷于道趣(3)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有宾语前置句的是( ) 选项:A.问中庶子喜方者日(1)B.翁穷昼夜是习(5)C.而何怪(1)D.去本而末是务(5)E.自汝得之,于我何有(3)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不含动词义的是( )选项:A.为医或在齐(1)中的“为”B.语其节度(2)中的“语”C.人之所病,病疾多(1)中的“病”D.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2)中的“针”E.针药所不能及(2)中的“针”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含“信”义的是( ) 选项:A.当得家书(2)中的“书”B.太祖累书呼(2)中的“书”C.时人谓之“书淫”(3)中的“书”D.又留书骂之(2)中的“书”E.遗季公民璞书日(6)中的“书”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 选项:A.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1)B.因唏嘘服臆(1)C.诀脉结筋(1)D.国中治穰过于众事(1)E.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1) 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的“为”不含动词义的是( ) 选项:A.少时为人舍长(1)B.暴发于外,则为中害(1)C.即为耳目痹医(1)D.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2)E.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1)答案:D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的“以”字不含介词义的是( ) 选项:A.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1)B.尽得其学以归(5)C.以管窥天(1)D.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7)E.以医见业(2)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下不含有典故的是( )选项:A.鸡鸣至今(1)B.昔孟母三徙以成仁(3)C.曾父烹豕以存教(3)D.执志箕山(3)E.收钓于渭滨(3)答案: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含表示时段的词是( ) 选项:A.终日,扁鹊仰天叹日(1)中的“终日”B.有间,太子苏(1)中的“有间”C.斯须尽服之(2)中的“斯须”D.太子病血气不时(1)中的“不时”E.食顷,吐出三升许虫(2)中的“食顷”答案:D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选项:A.且贫者,士之常(3)B.庸夫锦衣,不称其服也(3)C.人之所美者,及时也(3)D.天,阳也(5)E.夫行,本也(5)答案:B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的“以为”或“以……为”不含“认为”义的是( ) 选项:A.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1)B.子以吾言为不诚(1)C.欲以不疾者为功(1)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2)E.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3)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不表示约数的词是( )选项:A.“府君胃中有虫数升”(2)中的“数”B.“吐出三升许虫”(2)中的“许”C.“长可尺所”(2)中的“所”D.“言久服去三虫”(2)中的“三’’E.“此病后三期当发”(2)中的“期”答案:E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不表示“随即”的词是( )选项:A.“立吐她一枚”(2)中的“立”B.“病亦应除”(2)中的“应”C.“须臾便如醉死”(2)中的“须臾”D.“所患寻差”(2)中的“寻”E.“随手而差”(2)中的“随手”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 )选项:A.臣能生之(1)B.寻当下之(2)C.不能以起之(5)D.罗乃进之(5)E.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5)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不能表示痊愈意思的词是( )选项:A.“明旦并起”(2)中的“起”B.“今病已结”(2)中的“已结”C.“不出三日必间”(1)中的“间”D.“病如失”(5)中的“如失”E.“其后服参膏尽数斤,病已”(5)中的“已”答案:B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古今词义范围没有发生变化的词是( ) 选项:A.“望见桓侯而退走”(1)中的“走”B.“扁鹊已逃去”(1)中的“去”C.“流涕长潸”(1)中的“涕”D.“长终而不得反”(1)中的“长”E.“当闻其耳鸣而鼻张”(1)中的“闻”答案:D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的“卒”不含有“最终”、“结束”义的是( ) 选项:A.言未卒(1) .B.而卒为梓匠轮舆所笑(30)C.昕卒头眩堕车(2)D.卒与法合(4)E.而卒与古合(5)答案:C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下列不是地名词语的是( )选项:A.“余历吴门”(6)中的“吴门”B.“秣陵为高皇帝故都”(6)中的“秣陵”C.“登匡庐”(6)中的“匡庐”D.“及还武林”(5)中的“武林”E.“宋理宗朝寺人”(5)中的“寺人”答案:E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异体字的是( )选项:A.其气哽哽(4)B.固以法瞰之(4)C.三饮之娃矣(5)D.以赀爵万户(6)E.犂然可揉(6)答案:A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的“病”不含动词义的是( )选项:A.浦江郑义士病滞下(5)B.天台周进士病恶寒(5)C.四方以病来迎者(5)D.一男子病小便不通(5)E.一贫妇寡居病癞(5)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下列各句中不含“死”的婉言的是( )选项:A.长终而不得反(1)B.弃捐填沟壑(1)C.一子早世(4)D.即含不瞑(6)E.民莹将捐馆舍(6)答案:A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以下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选项:A.摭其轶事志之(6)B.孳孳务修业(6)C.不问梱外事(6)D.神益王矣(6)E.盖廑有存(6)答案:C难易:难要求:掌握分析:题目:以下各句中的“适”不含“刚刚”、“正巧”义的是( ) 选项:A.适至,佗谓昕日(2)B.适值佗见收(2)C.适有故不时往(4)D.小臣适当其愈(4)E.衣食不能适(1)答案:E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以下不含有医方的句子是( ) 选项:A.进黄土汤而愈(4)B.固石膏汤而愈(4)C.内观以养神(5)D.仍用防风通圣饮之(5)E.后复投四物汤数百(5)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扁鹊受业的老师是( )(1)选项:A.钱颢B.吕君C.长桑君D.许文懿E.罗知悌答案:C难易:易要求:了解分析:题目:朱丹溪学医的老师是( )(5)选项:A.钱颢B.吕君C.长桑君D.许文懿E.罗知悌答案:E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钱乙学医的老师是( )(4)选项:A.钱颢B.吕君C.长桑君D.许文懿E.罗知悌答案:B难易:中要求:熟悉分析:题目:不能以起之( )(5)选项:A.宾语前置B.为动用法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

医古文习题.doc

医古文习题.doc

习题1.實2.備3.蘇4.歸5.蠶6.懺7.醜8.達9.燦 10.蓋歸範協陳興農衆嚮極從讓無後歴賓餞釐變義蠱樂圖穀類節獲歸麥一、单选1.在“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二则)中“惟”的意思为()A.只不过B.思C.希望D.发语词,无意义2.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骘”的意思为()A.安定B.评定C.确定D.肯定3.在“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尚书》二则)中“畀”与“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中哪个词意相同()A.叙B.锡C. 攸D.伦4.在“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尚书》二则)中“汩”之义为()A.水声B.扰乱C.败坏D.创造5.在“农用八政”(《尚书》二则)中,“农”的意思为()A.农民B.农业C.农村D.努力6.在“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尚书》二则)中“允”之义为()A.允许B.诚实C.确实D.公允7.在“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二则)中“雍”之义为()A.太平B.安定C.享乐D.和睦8.在“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二则)中“百姓”指()A.黎民B.平民C.群众D.百官9.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尚书》二则)中“在”之义为()A.存在B.考虑C.观察D.研究10.在“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尚书》二则)中“百工”指()A.百姓B.百官C.工匠D.百业11.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厥”之义为(A.短缺B.昏厥C.他们D.我们12.在“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尚书》二则)中“协”的意思为()A.顺从B.逼迫C.协调D.和谐13.在“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尚书》二则)中“畴”的含义为()A.种类B.酬谢C.姓氏D.耕田14.在“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淮南子》三则)中“墬”之义为()A.坠落B.队列C.地D.下15.在“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淮南子》三则)中“施”之义为()A.施行B.蔓延C.施舍D.展开16.在“火上荨,水下流,故鸟飞而高,鱼动而下”(《淮南子》三则)中“荨”之义为()A.荨麻B.寻找C.上滕D.燃烧17.在“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淮南子》三则)中,“属”的意思为()A.归属B.属于C.下注D.会集18.在“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三则)中“期”的意思为()A.期待B.聚会C.约束D.必定19.在“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淮南子》三则)中“兑”之义为(A.尖B.秃C.直D.圆20.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淮南子》三则)中“孔”的意思为()A.孔洞B.深远C.广大D.虚无21.在“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淮南子》三则)中“既”之义为()A.既然B.已经C.以往D.停止22.下列句中加点字哪个是古今字()A.“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B.“天墬.未形,冯冯翼翼”C.“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D.“夫静漠者,神明之定也”1.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试题

医古文考试试题

医古文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是: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2. 下列哪项不是《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六经”?A. 太阳经B. 少阳经C. 阳明经D. 厥阴经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A. 观察病人面色B. 听诊病人声音C. 询问病人病情D. 把脉4.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5.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原则,其中不包括: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摸诊6.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分类是:A. 上中下三品A. 君臣佐使四品B. 金石草木四品C. 寒热温凉四性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八法”之一?A. 汗B. 下C. 和D. 吐E. 温8. “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治疗原则,其主要目的是:A. 治疗已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加速疾病的康复D. 减轻疾病的症状9. “医圣”是指: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10. 下列哪项不是《本草纲目》的特点?A. 图文并茂B. 分类详尽C. 实用性强D. 重视理论阐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医理论中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12.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其中“证”指的是________。

13.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强调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合。

14. 中医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________。

15. “君臣佐使”是中药配伍的原则,其中“君药”指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基本内涵。

17. 描述“望闻问切”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医古文试题

医古文试题

1. “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中“犹或”义为 ( )A.如果B.如同C.尚且D.有时2. “今之处药,或有恶火者,必日之而后咀”中“日”义为 ( )A.天天B.晒C.每日照晒D.悉心3. “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中“因”义为 ( )A.因此B.因为C.理由D. 因袭4. “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中“已”义为 ( )A.停止B.治愈C.诊断明确D.语气助词,矣5. “当凌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中“如”义为 ( )A.词尾,无义B.停泊C.前往D.如何6.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中“张”义为 ( )A.张开B.扩张C.建立D.具有7.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二句出自 ( )A. 《进学解》B. 《兰亭集序》C.《前赤壁赋》D. 《陈情表》8. “父以授子,师以传弟”中“以”义为 ( )A.因而B.因此C.把D.借助9. “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的“焉”字义为 ( )A.哪里B.于之C.于此D.怎么10. 《史记》的作者为( )A.东汉的司马迁B.西汉的司马光C.西汉的司马迁D.东汉的司马光11.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的“信”字义为 ( )A.确实B.相信C.可能D.严重12. “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论病精微”中“比”义为 ( )A.等同B.等到C.类比D.一起13.指出下列句中的“顾”字作范围副词“只是”义的句子 ( )A.熊经鸱顾,引輓腰体B.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C.顾无以报,愿惠一言,识区区之感焉D.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D B D A C A D C A C A D C。

医古文习题集(最全面)

医古文习题集(最全面)

医古文习题集(最全面)《秦医缓和》一、单项选择题1.在“是谓近女室,疾如蛊”中,“谓”的意义是()。

A所谓B通“为”,因为C通“胃”D称得上E过分2.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中,”被“的意义是()。

A长B同“披”C散D脱落E覆盖3.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堙”的意义是()。

A淹没B填塞C惑乱D打扰E娱乐4.在“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中,“社稷”的意义是()。

A政权B国家C和平D社会E治理5.在”谁当良臣“中,”当“的意义是()。

A称得上B担当C担任D媲美E晋职6.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的意义是()。

A娱乐B怠慢C惑乱D填塞E调适7.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征“的意义为()。

A征求B显现C征兆D迹象E证明8.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淫”的意义是()。

A荒淫B惑乱C过度D邪气E久雨9.在“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中,“为”的意义是()。

A治疗B做C出差D去E因为10.在”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中,”觉“的意义是()。

A感觉B睡醒C发觉D明白E启发11.在”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堙心耳“的修辞手法是()。

A分承B比喻C借代D割裂E互备12.在“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中,“御”的意义是()。

A防御B驾驭C管理D制止E预测13.在”主相晋国,于今八年“中,”相“的意义是()。

A宰相B看好C互相D专权E辅佐14.在“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中,”末“的意义是()。

A头B脚C四肢D轻微E没有15.在“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中,“琴瑟”的意义为()。

A乐器B音乐C女色D君王E朋友16.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为“的意义()。

A为了B给……置办C索取D赠送E因为17.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归“的意义是()。

A打发B使……归C通“馈”,赠送D贿赂E归还18.在”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中,”若我何“可译为()。

医古文练习题

医古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上池之水饮之”中,“上池之水”之义为A.天池之水B.上面的池水C.未沾地的水D.倒入池中的水2、“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A.听随B.任从C.遵从D.盲从3、在“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的“条”之义为A.条理B.条目C.分条D、分条列出4、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衣服狭小B、心胸狭小C、心胸不正D、偏心眼儿5、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A、差B、起C、閒D、甦6、“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的“于”是A.介词,在B.介词,对于C.介词,被D.介词,比7、“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中的“发明”义为A、阐发说明B、创造C、明显D、解释8、在“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物之滋”中,“假”之义为()A、伪劣B、凭借C、假冒D、使用9、在“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中,“壮”之义为A.动词,刺B.量词,灸的次数C.名词,艾灸名D.指壮年人的体质。

10、“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詁训”意在强调A、天资之聪明B、知识之完备C、方法之得当D、训诂之重要11、“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之义为A、稍微B、逐渐C、缓慢D、大略12、“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中,表示“身体”的一组词是A、末、内、皮B、本、外、毛C、末、外、毛D、本、内、皮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中,“咳婴”之义是A.刚会笑的婴儿B、咳嗽的婴儿C、男孩和女孩D、会咳嗽的女孩14、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A、开头B、防备C、原因D、道理15、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A、显赫的样子B、盛怒的样子C、可怕的样子D、脸红的样子16、“使必待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中,“兵”之义为A、士兵B、军队C、武器D、战争17、“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的“趣”的意思是A、趣味B、旨意C、兴趣D、趋向18、在“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中,“经权”之义为A、常规和变化B、义偏于“经”,常法C、经常和权变D、义偏于“权”,变化19、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断流之水可以鉴形C、壁影螢光,能资志士D、竹头木屑,曾利兵家20、“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中,“逆”之义为A、迎面B、背面C、转身D、不顺2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没”之义为A、没有B、埋没C、去世D、停止22、“姓秦氏,名越人。

医古文习题集1

医古文习题集1

医古文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E、同“之”,动词【答案】(D)2、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推崇【答案】(A)3、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E、亲人【答案】(D)4、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A、妇科医生B、腰带以下的医治C、带脉以下的医治D、经带产诸病之医治E、妇儿科医生【答案】(A)5、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A、犯难B、为难C、责问D、困难E、解难【答案】(C)6、在“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义是()A、刑法B、征召C、回避D、躲避E、举荐【答案】(B)7、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A、shùB、shǔC、shuòD、shòuE、shuǒ【答案】(C)8、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A、尽B、完C、语气词,罢了D、指示代词,这里E、以上都不是【答案】(C)9、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A、收藏B、舍弃C、去掉D、离开E、以上都不是【答案】(A)10、在“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信”的意义是()A、相信B、确实C、两宿D、通“伸”E、以上都不是【答案】(B)11、在“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中,“收”的意义是()A、收获B、收拢C、逮捕D、盛殓E、以上都不是【答案】(C)12、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E、三日【答案】(C)13、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A、无奈B、不好C、无靠D、无聊E、无知【答案】(A)14、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A、或许B、一定C、如果D、难道E、莫非【答案】(A)15、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A、减少B、变小C、低贱D、轻视E、不多【答案】(D)16、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A、效法B、法则C、条文D、遵循E、依从【答案】(B)17、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A、器物B、外物C、万物D、众人E、物质【答案】(D)18、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A、鲜明B、很少C、清楚D、新鲜E、绝对【答案】(B)19、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A、衣服狭小B、心胸狭小C、心胸不正D、偏心眼儿E、刚直不阿【答案】(B)20、在“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的意义是()A、水少B、水多C、光洁D、湿润E、以上都不是【答案】(E)21、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A、已B、起C、閒D、甦E、差【答案】(D)22、“则余窃多江民莹”中的“多”意思是()A、同意B、推崇C、看中D、推荐E、只是【答案】(B)23、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无忝”的义为()A、不增加B、不麻烦C、无愧于D、不乐于E、无所谓【答案】(C)24、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的义为()A、没有B、无忧C、大略D、不过E、可能【答案】(C)二、实词活用题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者仁心”最早出自哪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大方法,其中“望”指的是什么?A. 听诊B. 问诊C. 观察D. 切脉答案:C3.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古代名医的主张?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C4. “药食同源”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B5. “五味入五脏”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甘、咸C. 酸、甜、苦、辛、咸D. 酸、甜、苦、辛、辣答案:C6. “心主血脉”这一说法出自哪部古籍?A.《难经》B.《素问》C.《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B7. “肾藏精”这一理论在中医中有何意义?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肾是人体储存精气的地方C. 肾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器官D. 肾是人体调节水液的器官答案:B8. “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肝脏负责排除体内毒素B. 肝脏负责调节情绪C. 肝脏负责调节血液D. 肝脏负责消化食物答案:B9.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脾脏负责消化食物B. 脾脏负责调节情绪C. 脾脏负责调节血液D. 脾脏负责排泄废物答案:A10. “肺主皮毛”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肺脏负责皮肤和毛发的生长B. 肺脏负责调节呼吸C. 肺脏负责调节情绪D. 肺脏负责调节血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病原则?A. 调和阴阳B. 治病求本C. 预防为主D. 对症下药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养生方法?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摄D. 劳逸结合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茯苓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草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古文”是指: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2.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3. “医古文”中“医”的含义是:A. 医学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4. “医古文”中“古文”的含义是:A. 古代文献B. 古代文体C. 古代语言D. 古代文化答案:B5. “医古文”的研究对象是: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6.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医古文”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B.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C. 创新现代医学理论D. 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C8. “医古文”中“医”字的本义是:A. 治病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9.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指的是: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10.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现代医学文献的翻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医古文”的研究意义包括:A.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B.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C.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D.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答案:ABCD12.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古代医学文献的翻译技巧答案:ABC13.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数学建模答案:D14. “医古文”中“医”字的引申义包括:A. 医生B. 医术C. 医药D. 医疗答案:ABCD15.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的含义包括: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医缓和》一、单项选择题1.在“是谓近女室,疾如蛊”中,“谓”的意义是()。

A所谓B通“为”,因为C通“胃”D称得上E过分2.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中,”被“的意义是()。

A长B同“披”C散D脱落E覆盖3.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堙”的意义是()。

A淹没B填塞C惑乱D打扰E娱乐4.在“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中,“社稷”的意义是()。

A政权B国家C和平D社会E治理5.在”谁当良臣“中,”当“的意义是()。

A称得上B担当C担任D媲美E晋职6.在“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的意义是()。

A娱乐B怠慢C惑乱D填塞E调适7.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征“的意义为()。

A征求B显现C征兆D迹象E证明8.在”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中,“淫”的意义是()。

A荒淫B惑乱C过度D邪气E久雨9.在“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中,“为”的意义是()。

A治疗B做C出差D去E因为10.在”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中,”觉“的意义是()。

A感觉B睡醒C发觉D明白E启发11.在”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中,”慆堙心耳“的修辞手法是()。

A分承B比喻C借代D割裂E互备12.在“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中,“御”的意义是()。

A防御B驾驭C管理D制止E预测13.在”主相晋国,于今八年“中,”相“的意义是()。

A宰相B看好C互相D专权E辅佐14.在“风淫末疾,雨淫腹疾“中,”末“的意义是()。

A头B脚C四肢D轻微E没有15.在“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中,“琴瑟”的意义为()。

A乐器B音乐C女色D君王E朋友16.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为“的意义()。

A为了B给……置办C索取D赠送E因为17.在“厚为之礼而归之”中,”归“的意义是()。

A打发B使……归C通“馈”,赠送D贿赂E归还18.在”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中,”若我何“可译为()。

A无可奈何B叫我如何C又能如何D把我怎样E我又如何19在“将食,张,如厕“中,”如”的意义是()。

A像B若C同D往E回20.在“召桑田巫,示而杀之”中,“示”的意义是()。

A看B指示C昭示D揭示E给……看21.在“公疾病,求医于秦”中,“疾病”的意义是()。

A生病B患重病C内科病D性病E蛊病22.在”晋侯梦大厉,搏膺而踊,被发及地“中,”踊“的意义是()。

A踊跃B跳跃C走出D奔跑E追逐23.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中,”搏“的意义是()。

A搏斗B拍打C捆绑D宽广E抚摸24.在“故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中的“达”的意义是()。

A灸法治疗B针刺治疗C灌药治疗D气机不畅E推拿疗法25.在“公梦疾为二竖子”中,“二竖子”的意义是()。

A两个仆人B两个儿童C两个小人D两个坏人E膏肓26.在“被发及地,搏膺而踊”中,“膺”的含义是()。

A头B腰C腹D胸E腿27.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中,“厉”的含义是()。

A厉害B凶狠C梦魇D恶鬼E通“癞”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秦医缓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意选自《左传》B描写了医和及扁鹊的医疗事迹C文意中医和提出了六气致病理论D晋侯最终杀了医缓E晋景公的病是因为近女色所致2.下列选项中,“为”为治疗义的是()。

A公梦疾为二竖子B药不至焉,不可为也C秦伯使医缓为之D厚为之礼而归之E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三、填空题1.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2.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3.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

4.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5.(医和)曰:“疾不可为也。

是谓近女色,疾如蛊。

”6.写出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本字或今字:被发及地披。

是谓近女色为。

乃忘平和亡。

将食,张胀。

过则为菑灾。

厚为之礼而归之馈。

7.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厲(厉)髮(发)踴(踊)壞(坏)懼(惧)達(达)歸(归)禮(礼)獻(献)蠱(蛊)聽(听)禦(御)1-5 BBBBA 6-10 CBCAB 11-15 ADECB 16-20 BCDDE 21-27 BBBBBDE1AC 2BC《扁鹊传》一单项选择题1.“不可曲止也”中,“曲”的意义是()。

A弯曲B插曲C详尽D迂回E隐蔽2.“过邯郸,闻贵妇人”中,“贵”的意义是()。

A高贵B有地位的C有财产的D有影响的E尊重3.在“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中,“写形”之义为()。

A身体患有腹泻B描写病者形体C审察病者形体D描写形体之病E记录舌体情况4.下列关于”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间与语曰”中的“间”为私下义B“间与语曰”中的“间”读jiànC“不出三日必间”中的“间”为病愈义D“不出三日必间”中的“间”读jiàn E“有间,太子苏”中的“间”读jiān5.在“舍客长桑君,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谨”的意义是()。

A谨慎B小心C恭敬D殷勤E经常6.含有定语后置的句子是()。

A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B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C血脉治也,而何怪D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E何以言太子可生也7.“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厉”的意义是()。

A恶鬼B针灸的一种C锋利D磨利E拿来8.“目眩然而不瞚”中,“瞚”的意义是()。

A眨眼B斜眼C闭眼D眼花E一会儿9.在“先生得无诞之乎”中,“诞”的意义是()。

A诞生B鼓励C荒诞D通“旦”E欺骗10“视见垣一方人”中的“垣”意思是()。

A土堆B矮墙C土坡D本地E敌国11.在“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中,“专”的意义为()。

A专门B专一C专心D擅长E独揽12.在“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中,“适”的意义为()。

A舒适B辨别C到达D调适E恰巧13.“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的“治”意思是()。

A举行B治理C正常D医治E研究14.“血脉治也,而何怪?”中的“治”义为()。

A治疗B正常C治理D平安E通畅15.“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中,“遇”的意义为()。

A迎合B遇到C对付D接触E接待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哪几项属于《扁鹊传》提到”病有六不治“者()。

A轻身重财B形羸不能服药C信巫不信医D衣食不能适E骄恣不论于理2.下列可表示”您“义的词有()。

A血脉治也,而何怪B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C先生得无诞之乎D夫子之为方也E对曰:主是谓也(秦医缓和)3.下列句中,有表示“我”义的词有()。

A先生得无诞之乎B窃闻高义之日久矣C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D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E寡人无疾4.下列关于“桓、垣、恒”三字,使用错误的是()A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余日,视见桓一方人B扁鹊过齐,齐恒侯客之C人而无垣,不可以为巫医D李东桓E扁鹊见蔡桓公三填空题1.请根据课文填空: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2.写出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本字或今字:诸大夫彊(强)而公族弱。

国中治穰(禳)过于众事。

邪气畜(蓄)积而不得泄。

案(按)扤毒熨。

因五藏(脏)之输(腧)。

诀(决)脉结筋。

揲荒(肓)爪(抓)幕(膜)。

以郄(隙)视文。

病应见(现)于大表。

目眩然而不瞚(瞬)。

长终而不得反(返)。

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蹶)者也。

以八减之齐(剂)和煮之。

能使良医得蚤(早)从事。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技)不如扁鹊也。

3.写出课文中繁体字的简化字:鄭(郑)獨(独)與(与)懷(怀)盡(尽)齊(齐)專(专)應(应)灑(酒)聽(听)寫(写)衆(众)竊(窃)適(适)鍼(针)變(变)1-5 CECEC 6-10 BDAEB 11-15 EDABE1 ABCDE2 ABCDE3 ABCDE4 ABCD《华佗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注音错误的是()。

A病亦应(yìng)除 B病亦行差(chài) C当须刳(kū)割者D从百余里来省(xǐng)之 E语(yù)其节度2.下列含有表示吃一顿饭时间的词是()。

A须臾便如醉死 B食顷,吐出三升许虫 C斯须尽服之D此病后三期当发 E有顷,佗偶至主人许3.“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熱”中,”止“义为()。

A出差 B病愈 C就诊 D居住 E脚趾4.”每处不过七八壮“中”壮“义为()。

A量词,一灸为一壮 B一刻钟 C穴位 D病人 E天5.“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中“且”义为()。

A而且 B况且 C已经 D将近 E可能6.“华佗,字_____,沛国谯人也”。

A玄德 B越人 C士安 D旉 E元化7.“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的主要意思是 A因为疾病不会使你死亡,所以不必动手术B因为疾病太重,所以不能动手术C因为动手术会缩短你的寿命,所以不要动手术D因为疾病不会使你的寿命缩短,所以不需动手术E因为疾病根本不能手术8.“漆叶屑一升,青粘屑十四两,以是为率”中的“率”意思是()。

A率先 B率领 C轻率 D比例 E效率9.“若妻信病,赐小豆十斛,宽假限日”中的“信”意思是()。

A确实 B信誉 C月经 D相信 E有根据10.“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中的“寻”义为()。

A探求 B寻找 C随即 D突然 E很久11.“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中的“逆”义为()。

A违背 B回头 C迎面 D预见 E接受12.“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的“稍”意思是()。

A渐渐地 B稍微 C悄悄地 D一点儿 E很快13.“昕卒头眩堕车”中的“卒”意思是()。

A后来 B终于 C结果 D偶然 E通“猝”,突然14.“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中的“起”义为()。

A起床 B病愈 C坐起 D起立 E起卧15.“应便拔针,病亦行差”中的“行”义为()。

A行走 B巡视 C即 D一会儿 E运用16.“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中的“辟”义为()。

A回避 B征召 C要求 D推荐 E招呼17.“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中的“就”义为()。

A赴任 B取舍 C跟从 D成就 E造就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有”往“、”到“、”去“义的是()。

A彭城夫人夜之厕 B诣佗视脉 C从百余里来省之 D促去可得与家相见 E县车边,欲造佗2.下列选项中词义有”多次“、”频繁“义的是()。

A但旁人数为易汤 B卒可得寐 C数乞期不反 D太祖累书呼 E盐渎严昕與数人共候佗3.下列选项中,含有病愈义词语的是()。

A所患寻差 B明旦并起 C自养,一月可小起 D病辄皆瘳 E其妻闻其病除4.下列选项中“差”表示病愈义的是()。

A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B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C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E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5.下列选项中有词可表示“立即”、”很快“义的是()。

A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B应便拔针 C应时归,如佗所刻D病亦行差 E有顷,佗偶至主人许三填空题1.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