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形成
试述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并分析世界经济的特点与矛盾
试述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并分析世界经济的特点与矛盾。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阶段(1492年新大陆发现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前)世界经济是随着国际分工萌芽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国际分工萌芽产生的决定因素:①地理大发现;②殖民地开拓。
早期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英国、葡萄牙等殖民地宗主国生产工业品,殖民地生产农产品,然后相互交换。
通过殖民主义的掠夺和暴力,西欧资本主义列强攫取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和世界市场,其代价是殖民地人民的大量死亡和殖民地经济的萎缩与崩溃。
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和国际生产关系并不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赤裸裸的暴力和掠夺的基础上,它只是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7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欧洲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日本、俄国:先后开始这一过程,并在19世纪60-70年代完成。
资本主义通过产业革命,创造了比封建生产方式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差不多整个19世纪,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资本主义真正统治了世界。
产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联系和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大为增强。
恩格斯说,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创造了铁路和远洋轮船以后,才把以前只是“潜在的”世界市场变成了现实的世界市场。
这时,国际贸易迅速地扩大了。
19世纪60-7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时,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通过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把各国的生产、流通、分配融为一体的世界经济。
这样,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扩散所带动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上标志着一个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
”世界经济初步形成的表现:生产的世界性:发达工业国家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3、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萌芽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后期,前后经历了近300年的时间。
(2)初步形成期。
这一时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工业社会在欧美国家的建立,包括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3)最终形成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巨大进展,以及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了。
第二章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3.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学概论
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各国货币政策不一二、全球贸易失衡加大,保护主义蔓延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四、通货膨胀压力显现结合主要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说明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章第一节二-第三四段+最后一段第二讲世界经济运行的体制基础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计划(Commandconomy),或计划,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分配以及产品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体制都依赖政府的,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 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和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所引导。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在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上,市场将会透过和服务的产生复杂的相互,进而达成的效果混合经济混合经济体系是指混合了传统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体系以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
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理论: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亚当斯密1个人主义: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
因为每个人若能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
2财产私有制:就是主张私人有权拥有及支配自己的财富。
因为如此才能使个人充分发展,同时促进文明的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全球化、政策及公司的
活动、技术发展、资源分配、经济结构变化等。
一、全球化:全球化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最重要因素。
全球化
是指当今世界经济系统的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发展,全球贸易、投资、金融、银行业务、知识产权等服务也在加快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
事务也加剧了这一趋势。
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这
一趋势还会加速各国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
机遇。
二、政策及公司活动: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第
二个重要因素。
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和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等影响着世界
经济发展和改善的趋势,而且这些政策和战略也对跨国公司的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
同样,私人公司活动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跨
国公司日益增多,他们的发展和行动十分重要,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
三、技术发展:技术发展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技
术的进步使得贸易、投资、金融及其他服务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些业务
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
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或者说,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纽带和载体,是世界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因此,对于世界经济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应从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及与之直接相联系的世界市场开始。
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进一步说,第一,国际分工是不同国家因生产不同产品而在国际上形成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
这种劳动交换关系通过某种媒介而实现。
如国际商品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国家经济合作等。
没有这些媒介,就实现不了国际分工。
第二,国际分工是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的产物。
工业社会出现以前是农业社会,虽然也有一些互通有无的交换关系,但各国经济仍然属自给自足型,那时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并不依赖这种交换,所以还谈不上国际分工。
只有到了工业社会,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才成为经常的、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国际劳动交换关系。
第三,国际分工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
没有国家,也就谈不上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一个是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技术、产业、市场的质量和规模等等。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经济的形成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连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国际经济交往,但只是偶然的、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轫于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法、美德等欧洲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以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动力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增长,而且引起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扩大了国际商品流通,社会分工也日益超越了一国的范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生产力的懵懂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是初步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出来,工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
大规模专门化生产要求社会分工超越民族经济的狭窄范围,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原料和市场的需要。
于是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过去一国范围内的城乡分离和对立状况,开始在更大规模和世界内再现出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则成为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各车商品交换关系和世界市场随之出现。
此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际分工伯懵懂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倾向也随之出现。
它是国际商品流通广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格局演变11100923 申定科11100928 谢春仪摘要: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世界经济格局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多次的演变,先是英国取代荷兰和西班牙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后来美国取代英国确立其领先地位;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如今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条件:(一)、国际分工社会分工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
社会分工超越了国界, 便具有国际分工的性质。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工业部门内部进一步分工, 社会生产全面专业化。
与此同时,社会分工还向国际领域发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或多或少地吸引国际分工中来,马克思说:“由于有了机器, 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
”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形成了,新的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工业中心。
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落后国家则变成它们的原料和食品的供应基地。
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表明各国的生产力都专门化了,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赖着。
(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国际分工直接相联系的,资产阶级社会真正的任务是创造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历史结果。
在十四、十五世纪, 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北部诸城, 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成为了欧洲的贸易中心。
第三讲世界经济的形成
第三讲 世界经济的形成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期
• 15世纪末16世纪初~18世纪中后期,约300年 的时间 • 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 向大西洋,国际贸易领域随之扩大到世界各 地。但此时的国际分工是以手工工场作为物 质基础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具有强制 性特征的分工;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再生产工 程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尚未形成各国经济运 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约100年的时 间 • 主要标志是: • 1.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 2.世界市场的形成 • *各国经济的直接联系渠道还主要是商品交换,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还十分有限,因此, 只能说是截击机只是初步形成。Leabharlann 三、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 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以电的发明 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以重化学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第二 次科技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业获得巨大发展 • 2.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内涵 • 3.使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张基本完成 •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加强了世界各国以国际封为基础、以市场为纽带的经 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全球规模 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与格局的变化
2. 两次产业革命的影响
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自由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
了垄断资本主义,逐步输出成为资本主义对外扩 张的重要手段。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
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由于建立在更强大的物质
基础上,因而具有更强的扩展性。 卷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在人类历史 上各国的国内市场第一次连接为统一的世界市场,
这一阶段的国际分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不断减弱, 而工业内部的行业分工得到加强,并进一步发展 为行业内部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新科技革命使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 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便把传统的劳动 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因此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于是产生了国际间产业的梯度转移,形成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大脑-手脚的分工格局 例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2/3的世界贸 易发生在技术、资源禀赋类似的发达国家之间, 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不足1/3.
一. 世界经济的萌芽-1
1. 世界经济的萌芽发生在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后 期这个时间段。 随着新航路和新大陆相继发现,国际贸易中心 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到世 界各地。 美洲的金银、非洲的奴隶、亚洲的香料、欧 洲的工业品纷纷卷入到国际商品流转中来,世 界市场产生了。
一. 世界经济的萌芽-2
市场的专业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3. 目前国际分工的发展现状
(1)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畸变为单 一经济,其主要作物和出口产品只限于几种产品。 这些产品绝大部分对工业发达国家出口,造成了 亚非拉国家的严重依赖。 (2)处于国际分工中心地位的欧美先进国家之间也 形成了工业品专业化市场的国际分工。 例如,挪威专门生产铝,比利时专门市场钢 铁,美国成为市场谷物的大国等,从而加强了世 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了世界各国对 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2.1.2 世界市场
◦ 1. 世界市场的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间进行商品 以及各 种生产要素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动态概念:世界市场从无到有,内涵不断 扩大。 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世界市场是在 各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当国 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交换关系突破国 家的界限,才进入世界市场。局限在国内 的产品交换,并不属于世界市场。
期货交易的主要特点
1、在交易所中商品只按交易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成交,这种 标准称之为基本品级。如期货小麦共7个基本品级 2、期货交货是可以交付其他质量规定的商品,质量差别可 以通过增减价来调整。 3、交易所规定了每个期货合同的交易数量,也就是交易单 位,成交数量只能是交易单位的倍数。 4、交易所规定每种商品一年内若干个特定的交货月份。 5、交易所规定标准合同格式,包括:交货品级、交易单位、 保证金等
2.2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2.1 世界经济的形成(从16世纪-20世 纪初) 2.2.2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 1. 世界经济的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18 世纪中后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 创 造了地理上的条件。国际贸易在地域上扩 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加,引起了西欧商业的 革命性变化,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发展。 16世纪开始,西欧封建专制国家大力推行 重商主义政策,促进国际分工。 西欧商业强国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建立起 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 生产。
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变革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发生了 真正的革命,火车、轮船、电报得以普及和发 展。交通和通讯的革命使越来越多不同经济发 展水平的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产品、新部门, 带动了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发达工业国与初级 产品生产国之间形成了垂直分工的国际分工体 系,发达经济体之间也形成了以不同部门为主 的国际分工体系。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第二章 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和历史沿革
世界经济学
8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形成是跟工业社会与近代机器大工业联系 在一起的,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 发展的结果。
❖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及 由此引起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它和资本主义 垄断的发展和资本输出的增长密切相关。
世界经济学
31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 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两个世纪之久 ,即18世纪到19世纪。
❖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群雄中崛起并 独占鳌头,全面代替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 的世界经济中心 。
❖ 1674年2月,英荷双方签定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恢复了战前状态。和约规定1667年两国签定的 《布雷达条约》条约继续有效,荷兰同意给英国 80万克伦,承认英国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原荷兰领 地的所有权,英国则保证荷法战争的中立。
❖ 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 ,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 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
世界经济学
19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各种贸易组织 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 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场和 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
(3)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周期 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的再生产周期已按着统一 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运行;1825;1857;
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 之间媒介的不同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五单元第一讲【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知识梳理】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实力大增刺激其称霸的野心建立: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各自宗旨)、固定汇率制特点:美元主导的"双挂钩原则"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消极)作用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原因:(1)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经过: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3.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性质:表面上是一个有关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5.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它也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使美国成为这个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消极)。
【重要知识点】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2.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3.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标志:关贸总协定。
4.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过程、意义和影响。
答:(1)原因:①经济的混乱会加重危机;②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是政治稳定的基础;③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贸易的发展;④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2)过程:①1944年,美国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建立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的国际组织。
世界经济概述
□ 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使国际金融领域 逐渐分裂为假设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 团。
□ 货币集团林立与相互对抗愈演愈烈,货 币战、汇率战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6
世界经济动乱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 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致资本主义政治 危机
币体系瓦解 四、世界经济动乱的原因
11
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商品市场运 行,具有如下特点:
□ 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大大落 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
□ 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关税战、贸易战不断 升级。
12
□ 1913—1938年,国际贸易量增加了 12.1%,年平均增长率为0.5%;同期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86.6%,年 平均增长率为2.5%。
□ 荷兰在16世纪时尚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从16世纪60年代开场,尼德兰北部发生了独 立革命。到70年代,北方诸省先后宣布独立, 并在1581年成立了联省共和国,诞生了荷兰。 1609年西班牙被迫成认其独立 。
□ 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海外势力已大大超过 了先于它一个世纪进展海外扩张的西班牙和 葡萄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殖 民掠夺为荷兰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 荷兰的经济开展。
□ 尽管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较战前 大为降低,但却为国际贸易增长幅度 的5倍。
13
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 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国际化总的特点是: □ 〔1〕资本跨国流动的速度放缓,几乎处于停
滞状态; □ 〔2〕主要经济大国资本输出具有很大的不平
衡性; □ 〔3〕国际垄断同盟的开展到达了全盛期,并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动力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动力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括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全球化的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现代经济体系。
首先,农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之一、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食物的获取非常有限。
然而,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驯化动物,解决了食物的供应问题。
农业的兴起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得到了迅速增长,人类开始组织起来形成定居的社会结构。
其次,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代替人力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也就是从传统的手工业向机械化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转变。
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商品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的现象,人们纷纷从农村迁往城市工作,为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动力。
最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壮大。
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加深的过程。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频繁,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也更加自由。
通过全球化,各国可以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同时,全球化也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动力主要包括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全球化的发展。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人类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技术和全球化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世界经济将呈现出更加繁荣和多元化的局面。
世界经济的基础及历史历程
3、扩展性(主要有两大标志) (1)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原增长速度 ,说明世界市场容量的扩充。 (2)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大, 说明各国经济生活对世界市场依存度的增强。
基本运行机制
1、关税率机制 :关税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更是调节进出口的基本手段 2、国际价格机制:国内外价格转换,等价 交换关系,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价格并调 节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
国际分工的产生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迅 速扩大,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 从供给方面看,大机器工业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使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需要寻找新的销路——国际产品市场 2、 从需求方面看,生产的急剧膨胀导致对原料的大量 需求,大工业需要开辟丰裕的、廉价的原料来源——国际 原料市场。 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出现,使得跨国扩张能够实现, 也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6、传导机制 不论是驱动机制 还是作用机制,又都是通过传导机制 对各国经济运行发挥其作用的。 什么是传导机制?是指某些经济现象通过国际贸易和国 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 对该国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
内 容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的交换活动 。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 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 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 主要是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 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欧美先进国家在胜利进军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开始在亚 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它们以廉价 商品为武器,以自由贸易为旗帜,在破坏这些国家原有 的前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以后,逐渐把这些国家的经济改 造成依赖于国际分工的单一经济。自由贸易对落后国家 社会经济的破坏,比以往殖民主义所实行的一切政策更 为彻底。 到19世纪中期,欧美发达国家与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既对 立又互相依存的垂直性国际分工体系基本形成
new!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2.
国际分工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3.
国际分工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
2014-3-21
—— 世界经济概论 ——
5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如土壤、气候、地形等
(1)自然条件
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必要条件,对早期 国际
分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生产力和科学技 术的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特别是科技水平,是现代国际分工的决定 因素。
2014-3-21 —— 世界经济概论 —— 6
国际分工理论
▲ 古典的国际分工理论 1、技术差异论 (1) 绝对技术差异论:
1776年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 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 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 的不同。
2014-3-21
—— 世界经济概论 ——
2014-3-21
—— 世界经济概论 ——
38
2014-3-21
38
(二) 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 命,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 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 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 世界经济概论 —— 39
2014-3-21
重要事件:第一次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工业化,那么工业化的结果 促使国际分工不断发展深化。
以蒸汽机、 内燃机的 发明为标 志
2014-3-21
—— 世界经济概论 ——
40
结果:①国际商品交换扩大; ②形成了西欧和中欧;波罗的 海沿
世界经济的形成
参考答案:
1.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 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 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 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 的前提和准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阶段——从19世纪
70年代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到20世纪初叶
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第二次科技 革命的作用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 争阶段逐渐地过渡到垄断阶段。第二次 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 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 变化,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在生产力方面:电的发明和应用,以及重化 工业的蓬勃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高涨, 迅速地加快了资本积累和集聚的进程,使国际 贸易和国际分工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第二次工 业革命还导致世界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发生了 历史性巨变。这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空间扩 大,速度加快,世界范围内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等融为一体的程度大为提高。
• 以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生产分工尚不发达,更 多的是一种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带有强制性 的特殊分工,还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 的性质。
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从18世纪
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工业) 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 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通过国际分工与 世界市场,各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加强, 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世界经济研究的问题
•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与结构 • 世界经济的制度比较 • 世界经济运行机制 • 全球性问题
世界经济内涵的几个相关要点
• 世界经济不是世界上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 或机械合成,而是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
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概述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1492年新大陆发现到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世界市场和国 际生产关系的最大特点,是暴力和掠夺。世界经 济和国际生产关系并不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 规则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赤裸裸的暴力和掠夺 基础上的。
2020/2/29
2
二、世界经济的形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1492年新大陆发现到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二、世界经济的形成(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三、世界经济的成长(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上半叶) 四、世界经济的成熟(1945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五、202世0/2/2界9 经济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8 代
2020/2/29
9
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是世界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之 一。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从经济领域或经济因素着眼,另一种则以区域或国家 来考察。就前者而论,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科技革命、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国际投资将继续增长,其速度将会超过国际贸易的增 长。今后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将越来越多地是国际投 资而非国际贸易,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 变化”。
2020/2/29
6
五、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90年代初)
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第一,新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国际贸易和
国际投资迅速增长。
第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妨碍全球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和体制障碍已经大大削弱, 全球经济合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
世界经济形成的条件
世界经济作为特定的经济领域,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或者说,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纽带和载体,是世界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因此,对于世界经济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应从了解和把握国际分工及与之直接相联系的世界市场开始。
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进一步说,第一,国际分工是不同国家因生产不同产品而在国际上形成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
这种劳动交换关系通过某种媒介而实现。
如国际商品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国家经济合作等。
没有这些媒介,就实现不了国际分工。
第二,国际分工是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的产物。
工业社会出现以前是农业社会,虽然也有一些互通有无的交换关系,但各国经济仍然属自给自足型,那时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并不依赖这种交换,所以还谈不上国际分工。
只有到了工业社会,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才成为经常的、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国际劳动交换关系。
第三,国际分工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
没有国家,也就谈不上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一个是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技术、产业、市场的质量和规模等等。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自然条件的差别会造成不同国家生产产品和生产领域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紧密相连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国际经济交往,但只是偶然的、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不能形成真正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的形成发轫于18世纪中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法、美德等欧洲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以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动力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增长,而且引起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扩大了国际商品流通,社会分工也日益超越了一国的范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胜利。
生产力的懵懂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是初步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工业从农业中彻底分离出来,工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
大规模专门化生产要求社会分工超越民族经济的狭窄范围,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原料和市场的需要。
于是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过去一国范围内的城乡分离和对立状况,开始在更大规模和世界内再现出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则成为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各车商品交换关系和世界市场随之出现。
此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际分工伯懵懂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倾向也随之出现。
它是国际商品流通广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世界货币的出现又大大地使得了国际商品流通,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密切了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汽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更大发展,一系列重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迅速成长,使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比重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生产更加集中,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不断涌现,出现了垄断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组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并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在工业垄断和银行垄断融合基础上形成了金融资本实现了对各个经济部门的控制。
金融资本不仅扩大了商品输出,而且开始大量输出资本。
各国的垄断集团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但从经济上分
割世界,而且从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意味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综上所术,世界经济的前提条件可归纳为:
第一,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代。
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动力。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分工、交换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歇后语,为国际商品交换和世界市场的了条件。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
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大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它空前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从而将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分工推向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高度,形成了世界市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
第三、国际商品交换极大地发展。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机器大工业释放出巨大生产力,生产出的商品远远超出一个国宝、一个地区的消费能力,需要丑陋在国外寻找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以及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的粮食和其他日用品的消费,又是一国生产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空间所难以满足的,这就使得各国资本家竞相去国外寻找原料和粮食等家产品来源,致使国际商品交换的范围扩大成为不可避免。
国际商品交换的极大发展,推动了平均化的国际价值、世界价格的形成,也使货币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第四,国际分工的形成。
国际分工是一国分工超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机器大工业不仅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业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中完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且使工业、农业间的分工和对立超出民族经济的狭小范围,向世界扩展,形成世界范围内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和对立。
第五,世界市场的形成。
经济近一个世纪的资源掠夺和工业品倾销,到19世纪中期,世界五大洲的多数国家和地区被殖民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强行卷进了分工和商品交换之中,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基本形成。
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已经具备了世界性。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用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为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存在极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出现了新社会主义经济,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
在这不到100年间,世界经济的前后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并存、相互斗争。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经济开始兴起,它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世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和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全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