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标本采集;质量控制;宣教培训【中国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41-0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检验标本共有546例(其中2010年448例、2011年98例),由于质量不合格,按照不合格检验标本处理程序被退回。1.2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448例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分布情况及产生的原因,制订如下改进措施:①按照医院管理年的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的相关知识的培训;②建立相应规章制度;③进行方法改进;④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对重点科室进行针对培训以减少不合格标本发生,于2011年1月开始实施,观察效果1.3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 3.1医学统计软件,以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宣教培训前与宣教培训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的改变。2结果2.12010年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分布情况见表1。表1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分布情况(例,%)由表1可见,不合格检验标本中以尿液、血液标本的比例较大。2011年的不合格标本数量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2.2宣教培训前、后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率见表2。表2宣教培训前、后不合格标本的发生率由表2可见,宣教培训后各种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率比宣教培训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
明进行宣教培训在保证检验标本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保证检验标本的有效性。3讨论3.1不合格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分析:对导致分析前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血标本不合格主要为以下主观原因所致:①溶血主要见于采血时未及时取下压脉带;②抽血后未将针头取下将血样直接注入真空试管内,个别由于血标本转运过程中剧烈震荡;③凝血多由于抽取血标本后,未按要求将抗凝剂与血标本充分混匀或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合适或试管内未加抗凝剂;④采血量过少常因静脉穿刺过深或过浅;⑤血气分析标本应该抽取患者的动脉血,由于技术原因抽取了患者的静脉血,有的未及时送检;⑥血管选择不正确,在患者输液侧肢体抽血等。在不合格检验标本中尿液标本、粪标本及体液标本的比例较高,分析其原因,不合格主要是留取的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所致;采取时尚未留取有血液或有黏液的部份;体液标本(主要是脑脊液和胸腹腔积液)不合格与护理部门未意识到病房标本送检流程的缺陷有关。由于尿、粪标本多由患者自行留取后放置于标本台上,体液标本由医生采集后放于标本台上,标本送检不及时出现标本不合格的现象。痰漱口后深咳嗽得到真正的痰,而结果大多数为唾液,所以不合格的标本的比例较高。3.2处理措施:1)按照医院质量管理年的要求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
的宣教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由检验科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医生开检验申请
单、患者的准备、各种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标本采集及标本运送)及其控制、质量管理、真空采血器的标准化操作等。以书面的形式将对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汇编成的宣教手册发放给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遇到相应问题能做到有据可查,从而避免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偏差。在培训期间对新上岗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检验标本采集技术的操作训练进行岗前培训,将此内容纳入科室目标考核范围。2)检验科应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标准操作规程,并做好标本接收交接记录,对分析前不合格的检验标本按不合格标本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3)加强与护理部联系,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增强护士质量意识。①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分析前检验标本不合格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按不合格标本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通知所发生科室的护士长,及时查明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②护理部要求各科加强护士对检验标本质量意识的教育,使护士深刻认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对保证检验标本质量的各种方法进行主动求知,从主观上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标本留取在各个环节出现偏差。4)护理部充分发挥护士长职能,减少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因素。①安排护士参与检验标本采集过程:护士的宣教对保证患者留取合格标本具有重要作用,规定白班护士做好对患者及家属有关检验标本留取的宣教工
作,夜班护士提醒能自理的患者及时、正确的留取标本,对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或由家属留取。②制定检验标本送检程序:规定标本运送人员巡视标本存放间,规定交接班护士必须检查标本有无漏送等。③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弹性安排中、小夜班,保证当班护士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检验标本采集工作[4]。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最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
一个环节。它需要患者、临床医生和护士、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不断总结分析,加强交流与沟通,建立和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才能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参考文献[1]丛玉隆,张海腾.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采集及其控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1):52[2]王前,郑磊,曾方银.加强实验与临床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7):67-69[3]王淑仙,王强,李茹茹.医学检验标本与质量控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22(1):66-23[4]何光晏.护士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j].中国误诊杂志,2001,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