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用尺规作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使用圆规,从另一个点出发, 画一条与第一条射线相交的射
线。
标角度
在两条射线的相交处,标出角 的度数。
用尺规作角的应用
确定位置
使用尺规作角可以确定点的位置 。例如,在地图上,可以使用尺 规作角来确定城市或山脉的位置
。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尺规作角可 以确定窗户、门和其他建筑元素
的位置和大小。
交通运输
在道路和铁路的设计中,平行线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确保车 辆按照预定的方向行驶,避免与对面的车辆发生碰撞。
03
计算机科学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平行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绘制直线和几何形状。
例如,在绘制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时,需要使用平行线来确保各个边和
角的角度是准确的。
03
CATALOGUE
《用尺规作角》相交线与 平行线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相交线的性质 • 平行线的性质 • 用尺规作角 • 尺规作图的基本规则
01
CATALOGUE
相交线的性质
相交线的定义
相交线定义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不重 合,如果有公共点,则称这两条 直线相交。
垂直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这种情 况称为垂直相交。
性质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描述
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它们对应的内错角是相等 的。
性质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描述
如果两条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它们对应的同旁内角之和 是180度。
平行线的应用
01 02
建筑学
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例 如,在绘制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平面图时,需要使用平行线来标示出各个 边的长度和角度。
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角度关系问题
平行线和相交线解决角度关系问题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角度关系。
通过研究这种关系,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有关角度的几何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行线和相交线之间的角度关系,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些关系来解决角度问题。
1. 共线角与内错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各个角度关系是解决角度问题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共线角和内错角。
共线角:共线角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相邻角度。
根据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我们得知在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共线角是相等的。
内错角:内错角即位于两条平行线之间、相交线上的两个相邻角度。
同样根据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我们知道内错角是相等的。
2. 同位角与对顶角继续探讨角度关系,我们将介绍同位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它们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角度问题。
同位角:同位角是指位于两条平行线之间、相交线同一侧的两个相邻角度。
根据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我们知道同位角是相等的。
对顶角:对顶角是指由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内错角的对称角。
根据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我们得出对顶角是相等的。
3. 利用角度关系解决问题通过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之间的角度关系,我们能够解决很多有关角度的几何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例:例1:已知在平行线AB和CD之间,EF是一条相交线。
若∠ADE= 60°,求∠BEF的度数。
根据同位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ADE = ∠BEF。
因此,∠BEF的度数也为60°。
例2:已知平行线AB和CD被一条相交线EF相交,∠AED = 110°,求∠BCF。
根据内错角的性质,我们知道∠AED = ∠BCF。
所以,∠BCF的度数也为110°。
例3:已知两条平行线AB和CD之间的一条相交线EF,求证∠AEB = ∠CFD。
根据对顶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AEB = ∠CFD。
平行线、相交线、角经典例题讲解 与练习
平行线、相交线、角经典例题讲解与练习平行线与相交线(1)一、知识概述(一)从台球桌面上的角,引出有关角的概念1、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简称互补.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图)简称互余.说明:①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关系.②互补或互余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其位置无关.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若∠α+∠β=180°,则∠α与∠β互补;反之,若∠α与∠β互补,则∠α+∠β=180°.若∠α+∠β =90°,则∠α与∠β互余;反之若∠α与∠β互余,则∠α+∠β=90°. (2)性质: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的概念(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如图中的∠1和∠3,∠2和∠4是对顶角.由对顶角的位置特点也可将其描述为: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说明: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③对顶角的本质特征是: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所示,直线 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了8个角.(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1和∠5,∠3和∠7,∠4和∠8,∠2和∠6.(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3和∠5,∠4和∠6.(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4和∠5,∠3和∠6.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重难点知识剖析1、互为补角和互为邻补角的关系. 互为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 180°,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而互为邻补角既与它们的和为 180°有关,又与位置有关,不要混淆.2、灵活运用互余、互补等知识点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即学会用代数法解几何题的方法.3、证明两直线平行时,必须弄清所用条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因为推出的结论是除截线外的另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与相交线(2)一、知识概述1、平行线的特征特征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使用方法如图:∵ a∥b,∴∠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特征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使用方法:∵ a∥b,∴∠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特征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使用方法:∵ a∥b,∴∠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的区分表。
《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PPT优秀课件
探 (2)若∠DOE∶∠EOC=2∶3,求∠AOC的度数.
究
与 解:因为∠DOE∶∠EOC=2∶3,
应 用
∠DOE+∠EOC=180°,
所以∠DOE=180°×25=72°.
又因为OB平分∠DOE,
所以∠BOD=1∠DOE=36°,
2
图5-1-7
所以∠AOC=∠BOD=36°.
检 所以∠AOC=∠BOD=40°.
测
因为OA平分∠EOC,
所以∠EOC=2∠AOC=80°, 所以∠EOD=180°-∠EOC=180°-80°=100°. 图5-1-12
应
用 互为邻补角.图中的邻补角 有: ∠3和∠4
∠1和∠2,∠1和∠Hale Waihona Puke ,∠; 2和∠3,图5-1-1
探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
究
与 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应 用
图中的对顶角有: ∠1和∠3,∠2和∠4
.
图5-1-1
探 例1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1-2,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究
与 ∠4的度数.
应
用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
得∠2=180°-∠1=180°-40°=140°;
由对顶角相等,
得∠3=∠1=40°,∠4=∠2=140°.
图5-1-5
探 变式1 如图5-1-6,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E把∠BOD
究
与 分成两部分.
应 用
(1)图中∠AOC的对顶角为 ∠BOD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探 究
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会识别邻补角和对顶角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一、相交线。
1. 邻补角。
- 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 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
例如,∠AOC和∠BOC是邻补角,那么∠AOC+∠BOC = 180°。
2. 对顶角。
-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 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AOC和∠BOD是对顶角,则∠AOC = ∠BOD。
3. 垂直。
-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性质:-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平行线。
1. 平行线的定义。
-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用符号“∥”表示平行关系,如直线a平行于直线b,记作a∥b。
2. 平行公理及推论。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a∥b,b∥c,那么a∥c。
3. 平行线的判定。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1 = ∠2(∠1和∠2是同位角),那么a∥b。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 = ∠3(∠2是内错角,∠3是同位角),则a∥b。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当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4 = 180°(∠2和∠4是同旁内角),那么a∥b。
4. 平行线的性质。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若a∥b,则∠1 = ∠2(∠1和∠2是同位角)。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线”的知识点开学已经有⼏天了,新的第⼀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章梳理⼀下,⼀定能帮到你!⼀、相交线1.邻补⾓与对顶⾓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存在⼏种不同关系的⾓,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是成对出现的,对顶⾓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那么⼀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定是对顶⾓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则⼀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定是邻补⾓。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中,每⼀个⾓的邻补⾓有两个,⽽对顶⾓只有⼀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有⼀个⾓是直⾓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
符号语⾔记作:如图所⽰:AB⊥CD,垂⾜为 O⑵垂线性质 1:过⼀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公理相⽐较记)⑶垂线性质 2: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点作线段的垂线,垂⾜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靠:⽤三⾓尺⼀条直⾓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移:移动三⾓尺使⼀点落在它的另⼀边直⾓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边画线,不要画成给⼈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记忆。
如图,PO⊥AB,同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 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 P 到直线 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条。
现实⽣活中开沟引⽔,牵⽜喝⽔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相异的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相交线一:相交线对顶角与邻补角二:垂线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二节平行线及其判定一: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二: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第三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2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3)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4)区别:性质由形到数;用于推导角的关系并计算;判定由数到形;用于判定两直线平行.(5)联系:性质与判定的已知和结论正好相反;都是角的关系与平行线相关.(6)4辅助线规律;经常作出两平行线平行的直线或作出联系两直线的截线;构造出三类角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2)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第四节平移生活中的平移现象1、平移的概念2、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3、2、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4、3、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中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的性质②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作图----平移变换。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总结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要点一.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7,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8,“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9,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10,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1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1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4,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三个条件都是由角的数量关系(相等或互补)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的,因此能否找到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关键是能否正确地找到或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15,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四.尺规作图16,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用尺规可以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也可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利用这两种两种基本作图可以作出两条线段的和或差,也可以作出两个角的和或差.考点例析:题型一 互余与互补例1(内江市)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2少20°.则这个角为( )A.30°B.40°C.60°D.75° 分析 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 解 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12(180°-x )-(90°-x )=20°.解得:x =40°.故应选B .说明 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不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题型二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例2(盐城市)已知:如图1,l 1∥l 2,∠1=50°,则∠2的度数是( ) A.135° B.130° C.50° D.40° 分析 要求∠2的度数,由l 1∥l 2可知∠1+∠2=180°,于是由∠1=50°,即可求解. 解 因为l 1∥l 2,所以∠1+∠2=180°, 又因为∠1=50°,所以∠2=180°-∠1=180°-50°=130°.故应选B . 说明 本题是运用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解. 例3(重庆市)如图2,已知直线l 1∥l 2,∠1=40°,那么∠2= 度.分析 如图2,要求∠2的大小,只要能求出∠3,此时由直线l 1∥l 2,得∠3=∠1即可求解. 解 因为l 1∥l 2,∠1=40°,所以∠1=∠3=40°. 又因为∠2=∠3,所以∠2=40°.故应填上40°.说明 本题在求解过程中运用了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解.例4(烟台市)如图3,已知AB ∥CD ,∠1=30°,∠2=90°,则∠3等于( ) A.60° B.50° C.40° D.30° 分析 要求∠3的大小,为了能充分运用已知条件,可以过∠2的顶点作EF ∥AB ,由有∠1=∠AEF ,∠3=∠CEF ,再由∠1=30°,∠2=90°求解.解 如图3,过∠2的顶点作EF ∥AB .所以∠1=∠AEF , 又因为AB ∥CD ,所以EF ∥CD ,所以∠3=∠CEF , 而∠1=30°,∠2=90°,所以∠3=90°-30°=60°.故应选A .说明 本题在求解时连续两次运用了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例5(南通市)如图4,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BEF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若∠EFG =72°,则∠EGF 等于( ) A.36° B.54° C.72° D.108°分析 要求∠EGF 的大小,由于AB ∥CD ,则有∠BEF +∠EFG =180°,∠EGF =∠BEG ,而EG 平分∠BEF ,∠图2图 1 F EEFG =72°,所以可以求得∠EGF =54°.解 因为AB ∥CD ,所以∠BEF +∠EFG =180°,∠EGF =∠BEG , 又因为EG 平分∠BEF ,∠EFG =72°,所以∠BEG =∠FEG =54°.故应选B .说明 求解有关平行线中的角度问题,只要能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有关知识,灵活运用对顶角、角平分线等知识就能简洁获解.题型三 尺规作图例6(杭州市)已知角α和线段c 如图5所示,求作等腰三角形ABC ,使其底角∠B =α,腰长AB =c ,要求仅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分析 要作等腰三角形ABC ,使其底角∠B =α,腰长AB =c ,可以先作出底角∠B =α,再在底角的一边截取BA =c ,然后以点A 为圆心,线段c 为半径作弧交BP 于点C ,即得. 作法(1)作射线BP ,再作∠PBQ =∠α; (2)在射线BQ 上截取BA =c ;(3)以点A 为圆心,线段c 为半径作弧交BP 于点C ; (4)连接AC .则△ABC 为所求.如图6.例7(长沙市)如图7,已知∠AOB 和射线O ′B ′,用尺规作图法作∠A ′O ′B ′=∠AOB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分析 只要再过点O ′作一条射线O ′A ′,使得∠A ′O ′B ′=∠AOB 即可. 作法(1)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点C 、D ; (2)以O ′为圆心,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交O ′B ′于点D ′; (3)以D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前弧交于点C ′;(4)过点O ′C ′作一条射线O ′A ′.如图7中的∠A ′O ′B ′即为所求作.说明 在实际答题时,根据题目的要求只要保留作图的痕迹即可了.C A A OB 图7D C 图5 c α A 图6 c αc B CP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B.P是直线L外一点,A、B、C分别是L上的三点,已知PA=1,PB=2,PC=3,则点P•到L的距离一定是1;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钝角的补角一定是锐角.4.如图,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可由左边图形平移得到()14.已知,如图,∠1=∠ABC=∠ADC,∠3=∠5,∠2=∠4,∠ABC+∠Array BCD=180°.将下列推理过程补充完整:(1)∵∠1=∠ABC(已知),∴AD∥______(2)∵∠3=∠5(已知),∴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C+∠BCD=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ABD=•∠CBD,•DF•∥AB,•DE•∥BC,•则∠1•与∠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7分)如图,AB∥A′B′,BC∥B′C′,BC交A′B′于点D,∠B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3.(6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要求给出两个答案).24.(6分)如图,AB∥CD,∠1:∠2:∠3=1:2:3,说明BA平分∠EBF的道理.25.(7分)如图,CD⊥AB于D,点F是BC上任意一点,FE⊥AB于E,且∠1=∠2,•∠3=80°.求∠BCA的度数.26.(8分)如图,EF⊥GF于F.∠AEF=150°,∠DGF=6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D2.D 点拨:图中的邻补角分别是:∠AOC与∠BOC,∠AOC与∠AOD,∠COE与∠DOE,∠BOE与∠AOE,∠BOD 与∠BOC,∠AOD与∠BOD,共6对,故选D.3.D 4.C 5.C 6.A7.C 点拨:本题的题设是AB∥CD,解答过程中不能误用AD∥BC这个条件.8.B 点拨:∵AB∥CD,∠1=72°,∴∠BEF=180°-∠1=108°.∵ED 平分∠BEF , ∴∠BED=12∠BEF=54°. ∵AB ∥CD ,∴∠2=∠BED=54°.故选B .9.C 点拨:如答图,L 1,L 2两种情况容易考虑到,但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L 3这种情况容易被忽略. 10.B11.D 点拨:∠FCD=∠F=∠A=∠1=∠ABG=45°.故选D . 12.C 点拨:由题意,知,230A B A B ∠=∠⎧⎨∠=∠-︒⎩或180,230A B A B ∠+∠=︒⎧⎨∠=∠-︒⎩解之得∠B=30°或70°.故选C . 13.120° 14.(1)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5.(2),(3),(5) 16.115;65点拨:设∠BOC=x °,则∠AOC=x °+50°. ∵∠AOC+∠BOC=180°. ∴x+50+x=180,解得x=65. ∴∠AOC=115°,∠BOC=65°. 17.145° 18.102 19.133点拨:如答图,延长A B 交L 2于点F . ∵L 1∥L 2,AB ⊥L 1,∴∠BFE=90°. ∴∠FBE=90°-∠1=90°-43°=47°. ∴∠2=180°-∠FBE=133°. 20.∠1=∠221.解:如答图,由邻补角的定义知∠BOC=100°. ∵OD ,OE 分别是∠AOB ,∠BOC 的平分线, ∴∠DOB=12∠AOB=40°,∠BOE=12∠BOC=50°. ∴∠DOE=∠DOB+∠BOE=40°+50°=90°.22.解:相等理由 ∵AB ∥A ′B ′,BC ∥B ′C ′, ∴∠B=∠A ′DC ,∠A ′DC=∠B ′, ∴∠B=∠B ′.23.CF ∥BE 或CF 、BE 分别为∠BCD 、∠CBA 的平分线等.24.解:设∠1、∠2、∠3分别为x°、2x°、3x°.∵AB∥CD.∴由同旁内角互补,得2x+3x=180,解得x=36.∴∠1=36°,∠2=72°.∵∠EBG=180°,∴∠EBA=180°-(∠1+∠2)=72°.∴∠2=∠EBA.∴BA平分∠EBF.25.解:CD⊥AB,FE⊥AB,∴CD∥EF,∴∠2=∠FCD.∵∠1=∠2,∴∠1=∠FCD.∴DG∥BC.∴∠BCA=∠3=80°.26.解:AB∥CD.理由:如答图,过点F作FH∥AB,则∠AEF+∠EFH=180°.∵∠AEF=150°,∴∠EFH=30°.又∵EF⊥GF,∴∠HFG=90°-30°=60°.又∵∠DGF=60°,∴∠HFG=∠DGF.∴HF∥CD,从而可得AB∥CD.。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直线、射线、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任意三个点不在一直线上的n 个点通过任意两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三角形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a b 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a b c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任意n 边形对角线的条数: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 )÷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2a b+;梯形面积 S=L×h三角形与四边形的面积:以a 为底,h 为悬高12S ah= 比例与相似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 cb d=,那么a b c db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85 (3)等比性质如果a c e mb d f n===⋅⋅⋅=(b+d+…+n≠0),那么a c e m ab d f n 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圆101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平行线上的角
平行线上的角在几何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
而平行线上的角,指的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本文将探讨平行线上的角以及相关性质和定理。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交点以及与交点相邻的角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两条相交线的其他角是对应角、内错角或同位角之一,并且它们的度数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
二、平行线上的角的性质平行线上的角具有以下性质:1. 对应角性质:当一条横切两条平行线的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对应角的度数相等,以及它们的内部所夹的两条平行线是等长的。
2. 内错角性质:当一条横切两条平行线的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内错角是互补的。
这意味着内错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
3. 同位角性质:当一条横切两条平行线的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同位角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同位角的度数相等。
三、平行线上的角的定理在研究平行线上的角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重要的定理:1. 垂直角定理: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其中两个角是相邻补角,并且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垂直线。
在平行线中,具有相同顶点和相同直线的两个对应角一定是垂直角。
2. 外错角定理:当一条横切两条平行线的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外错角是互补的。
这意味着外错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
以上定理和性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平行线上的角和直线关系时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几何问题。
四、实例分析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平行线上的角。
假设有两条平行线AB和CD,直线EF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
根据对应角性质,我们知道∠AEF = ∠DCF,∠EFA = ∠CDE。
根据内错角性质,我们知道∠AEF + ∠EFA = 180°,∠DCF + ∠CDE = 180°。
相交线、平行线中角的计算的四种常见题型
题型 2 利用垂线求角
2.已知OA⊥OB,OC⊥OD. (1)如图①,若∠BOC=50°,求∠AOD的度数; (2)如图②,若∠BOC=60°,求∠AOD的度数;
(3)根据(1)(2)的结果猜想∠AOD与∠BOC有怎样的关系,并 根据图①说明理由;
(4) 如 图 ② , 若 ∠ BOC ∶ ∠ AOD = 7 ∶ 29 , 求 ∠ BOC 和 ∠AOD的度数.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4课时
5.3 平行线的性质 相交线、平行线中角的计算的
四种常见题型
1
2
3
4
5
题型 1 利用余角、平角、对顶角转换求角
1.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同一点O.若∠AOE =2∠BOD,∠COF比∠AOE大30°,求∠AOC的度数.
解:设∠AOC=x°,则∠BOD=∠AOC=x°. ∴∠AOE=2∠BOD=2x°, ∠COF=∠AOE+30°=2x°+30°. ∵∠AOE+∠AOC+∠COF=180°, ∴2x+x+2x+30=180,解得x=30. ∴∠AOC=30°.
(4)由(3)可知∠BOC+∠AOD=18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OC= 7 729×180°=35°, ∠AOD=180°-∠BOC=145°.
返回
题型 3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
3.(中考·重庆)如图,AB∥CD,三角形EFG的顶点F,G分 别 落 在 直 线 AB , CD 上 , GE 交 AB 于 点 H , GE 平 分 ∠FGD.若∠EFG=90°,∠E=35°,求∠EFB的度数.
解:∵在三角形EFG中,∠EFG=90°,∠E=35°, ∴∠EGF=180°-90°-35°=55°. ∵GE平分∠FGD, ∴∠EGF=∠EGD=55°. ∵AB∥CD, ∴∠EHB=∠EGD=55°.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成正比),邻补角(优势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坐落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横向三要素:横向关系,横向记号,像距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长。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存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成正比,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断: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旋转轴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正数整数,泛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几何辅助线规律总结(共102条)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规律线、角、相交线、平行线【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n(n-1)条。
【规律】2平面上的n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n(n+1)+1〕个部分。
【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n(n-1)条。
【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
【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n(n-1)个。
【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n-1)个。
【规律】7如果平面内有n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n-1)对对顶角。
【规律】8平面上若有n(n≥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可作出n(n-1)(n-2)个。
【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
【规律】10平面上有n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n(n-1)个。
【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
【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规律】13已知AB∥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
三角形部分【规律】15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
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
【规律】1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
【规律】17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o加上第三个内角的一半。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1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2.1 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安徽五年探究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理解角的概念及表示,能正确地进行 角的度量与换算;能估计、比较角的大小,能正确地计算角度的和与差.理解角的平分线及 其性质以及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补角、余角、对顶角的 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垂线的性质和垂线段的性质,理解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直线的垂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 平分线.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证 明或解决有关问题.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了解两条平行 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能正确地度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时,同位角、内错角是相等关系,而同旁内角是互补关系,不能混淆. 4.平行线间的距离. (1)定义:过一条平行线上的一点,向它的另一条平行线作垂线,垂线段的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2)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 处处相等 .
长度
,就是这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扫描 综合探究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答案】 C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扫描 综合探究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变式训练】(2016· 辽宁大连)如图,直线AB∥CD,AE平分∠CAB,AE与CD相交于点 E,∠ACD=40°,则∠BAE的度数是 ( B )
A.40° C.80°
B.70° D.140°
【解析】∵AB∥CD,∴∠ACD+∠BAC=180°,∵∠ACD=40°,∴∠BAC=180°-40°=140°,∵AE平分 ∠CAB,
性质 条件 两直 线平 行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考数学温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区分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伸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别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失掉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失掉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要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
性质2:衔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一切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要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假设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先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讨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构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临时共存条件和它一切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应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难点:探求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求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停止图案设计。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它们之间的角度关系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并从几何角度进行解释。
1. 定义和概念在开始详细解释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定义和概念。
1.1 平行线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形式化地说,如果两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与第三条直线所在的平面的交点数目都是相同的,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2 相交线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
相交线上的两个点称为交点。
2.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平行线和相交线之间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关系,我们依次进行介绍。
2.1 同位角同位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相交线所切割形成的对应角。
对于同位角,我们有以下性质:- 同位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同位角相等,如果一对同位角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则另一个角也是直角;- 同位角对应相等,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对应于相同交点的同位角相等。
2.2 内错角和外错角内错角和外错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形成的角。
内错角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两个相邻角,而外错角则是在两条平行线的同一侧的两个相邻角。
内错角和外错角有以下性质:- 内错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外错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2.3 顶角和底角顶角和底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形成的角。
顶角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对应角,而底角则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非对应角。
顶角和底角有以下性质:- 顶角相等,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对应于相同交点的顶角相等;- 底角相等,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割,对应于相同交点的底角相等;- 顶角和底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3. 实际应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不仅仅是抽象的几何概念,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3.1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角度关系常常用于设计平面图和立体结构。
《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04
05
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垂直, 则它们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
角。
平行线定义及性质
01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 做平行线。
02
性质:平行线具有以下 性质
03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恒 定的,即两平行线间的 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相 等。
04
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截,同位角相等,内错 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相交线与平行线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相交线与平行线基本概念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概念解析 • 图形中的特殊角度关系探讨 •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01 引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和背景
探究相交线和平行线 的性质
掌握相关定理和性质, 为解决几何问题提供 工具
练习题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 线____。
练习题
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1=70°,则∠2=____°。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同旁内角的关系。当两条平行线被 一条横线所截时,同旁内角的和等于 180°,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定理。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拓展,我们可以进一 步探索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其他性质和应 用,例如平行线的判定、相交线的角平 分线等。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建筑设计、工程 测量等领域中利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 质进行绘图和计算。
04
内错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于这 两条直线之间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 两侧的两个内角称为内错角。
02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本概念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个角相等的方法有:
1、相交线、平行线:
(1)对顶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4)凡直角都相等;
(5)角的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2、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三线合一);(3)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之和(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4、圆
(1)在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相等或有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2)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圆心角相等.
(3)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5)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与角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角.
(6)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中心角.
(7)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这两条切线的夹角;
5、利用等量代换、等式性质证明两角相等.
6、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故答案为:
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计算: 题4.(2004南京)如果∠а=200,那么∠а的补角=__1_6_0_0___
题5.(2005荆州)钟表上12时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 夹角为__8_2_.5__0 _
要点:钟表表面共分12大格,每一大格之间又分5小格,
所以每小格为60,同时还要明确分针每分种走60,时针
题9:(2004烟台)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要拐弯绕湖而过, 如果第一次拐弯的∠A是1200,第二次拐弯的∠B是1500,第三 次拐弯的角是∠C,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
行,则∠C是( D )
A.1200 B.1300 C.1400 D.1500
A
E
1
A
BC
2
B
题10.(2004连云港)如图平面镜A与B夹角为1100,光线经过 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的 度数为__3_5_0___
a
b
c
d
(2)根据表中数值,写出平面图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
的一种关系:____V_+_F__-1_=__E_______
(3)如果一个平面图有20个 顶点和11个区域,那么利用 (2)中得出的关系,这个平面
图有___3_0____条边.
图
a
顶点数(V) 4 边数(E) 6 区域(F) 3
bcd
每分钟走0.50.
E
D
题6:(2004襄樊)如图,已知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0,则
∠BOD=___3_5__0__
A
O
B
C
题7:(2004宁波)如图,AB//CD,CE平分∠ACD交AB
于点E,∠A=1180,则∠AEC=__3_1_0_
E
A
EB
F
D
21
A
3O
B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变 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
∠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CE F
B
答案:(1)∠EOB=400;
(2)不变.∠OBC:∠OFC=1:2;
(2)如果设AC=a,BC=b,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 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答:MN=(a+b)/2
题3.(2004太原)如图中的a,b,c,d四个图都称作平面图,观察 图a和表中对应数值,探究计数的方法并作答.
(1)数一数每个图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多 少个区域,并将结果填入下表(其中a已填好);
线段、射线、直线相关知识及应用
题1.(2003青岛)有三个点A、B、C过其中每两个点 画直线,可以画出( C )条直线. A.1 B.2 C.1或3 D.无法确定
A B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M CNB
A
B
C
题2.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6,BC=4,点M、N 分别是AC、BC的中点,(1)则线段MN= _5_______
综合创新
题11.(2005荆门)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 正方形,则∠1+∠2+∠3=__1_3_5_0__
2 1
3
●A ●B
题12.(2005山西)点A和点B分别是棱长为20cm的 正方体盒子相邻面的两中心点,一只蚂蚁在盒子表 面内由A处向B处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2_0____cm.
题13.如图所示,已知CB//OA,∠C=∠OAB=1000,E、F在 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3)存在,此时∠OEC=∠OBA=600 O
A
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4.1
4.1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当你看到这一题目时,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中考说明: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射线、直线的性质及中点 的计算是中考热点之一,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角:角度的计算,互余互补,对顶角的应用都是中考 重点内容,单独考查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
相交线、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是中考热点之一, 也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内容,历年中考都有出现,单独命 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C
D
C
重难专攻1:角平分线、对顶角及余角、补角的综 合应用
题8.(2004青海)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
O,OF平分∠AOE,∠1=15031’,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B )
A.∠2=450 C.∠AOD为∠1的补角
B.∠1=∠3 D.∠1的余角等于75030’
重难专攻2:角、平行线等知识的实际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