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税收原理
第08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PPT课件
A × B=C
计税依据 税率 税额
6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税目
税目是在征税对象范围内规定的具体征税类别,是对征税
对象的具体化。
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稿酬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经营所得
偶然所得
7
一、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基本要素
节省 政府在征税时花费的人力和经 费最少,征税费用不能过高。
31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便利 确实
最少征收费用 平等
3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平等 一国国民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 能力,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 享得收入的比例来承担政府的 经费开支。
3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又称为课税技术原则。
确实
便利
节省
42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公平 原则
税收负担的分配应当 公平,应使每个人支 付合理的份额。
43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五)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
效率 原则
要求对征税方式进行选择, 尽量不影响市场主体的经 济决策,将税收的额外负 担降低到最低程度。
税收不可驱使财富外流。
政府征税不应该导致财富逃出国 外,因此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财 富征税应慎重考虑。
38
一、税收原则的演变
(四)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是指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在于组 织财政收入,满足财政支出需要,又称为财政 收入原则。
税收原理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不同种类的税收及其 征收方式,了解税收征收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为将来从事 财政、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02 税收基本概念
税收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 律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取得的一种财 政收入。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合理的税收结构能够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 展。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有过大的差异或歧视。
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当尽可能地减 少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资和经济持续发展。
06 税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国际税收制度比较
各国税收制度特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特点,包括税制结构、 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
税收制度的差异
分析各国税收制度之间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税收制度的趋同性
研究各国税收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同的现象,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的开征 、停征以及各种税收的减免等都必须依照 法律的规定执行。
指税收的征收必须符合国家的社会政策目 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
03 税收制度与政策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定义
税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规定征收的各种税的制度,以 及相应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缴纳税款而承担的义务和负担,包括经济负 担和心理负担。
税收负担的合理配置
[经济学]《财政学》第六章税收原理
h
11
三、税率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 按同一比率征税。
优点:
有利于贯彻效益优先原则 计算简便,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
缺点:
税收负担与负担能力不相适应,不能体现负担能 力强的多征,负担能力弱的少征的原则,税收负 担不尽合理。
h
12
(二)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h
13
(三)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就是按照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额直接 规定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的优点,一是计算简便;二是从量 计征,税额固定,不因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 加税额,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h
14
四、纳税环节
一次课征制 两次课征制 多次课征制
h
15
五、纳税期限
税款的结算期限 税款的缴库期限
h
37
主要税种有:对消费品课征的消费税;对商品、 劳务的经营课征的销售税或营业税;对进出口商 品课征的关税等。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得税收入比重迅速 上升。
h
7
二、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按照法
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 分配活动。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管理体制分类 中央税 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h
23
五、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直接税 间接税
h
24
六、按税收的计征标准分类 从量税 从价税
h
25
七、按税收能否作为单独的征税对象分类 正税 附加税
h
26
第四节 税收原则
h
27
第1章+税收原理(1)
第二节 税收的影响
二、替代效应 征税除了使纳税人减少了可支配的收入以外,还 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经济上的影响。例如,一个喜 欢喝茶的人,在政府征收茶税后可能会减少喝茶 的次数,或者转而喝其他的替代饮品。也就是说, 政府征收茶税,不仅减少了纳税人可以支配的收 入,而且还改变了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使纳税人 用一种经济行为去替代另一种经济行为。 由于这种经济行为的改变纯粹是由于征税而引起 的,因此税收理论把这种经济影响称为税收的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意思是 征税使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了变化。
2018/10/30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另一种表述是:“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参与国民 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这个定义强调了以 下几层含义:第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 的一种形式,第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 现其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第三,税收 征收主体是国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 第四,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征收;第五, 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许建国、李大明、庞凤喜主编:《国家税收》 (修订本)第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年。
第1章 税收原理
三个税收基本问题 (1)什么是税收? (2)税收会产生什么影响? (3)政府征税有什么正当目的?
2018/10/30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范畴。税收存在的 历史非常悠久。一般认为,税收是同国家 的出现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税收是在国 家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中,虽然 没有国家,但就已经存在税收了。
2018/10/30
陈共《财政学》(第7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八章 税收原理)【圣才出品】
第八章税收原理一、概念题1.税收的强制性答: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在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前者依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取得收入,后者凭借政治权力占有收入。
国家运用税收参与这种分配,就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而这种分配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它依据的是政治权力,而且依法征收,任何形式的抗税行为都构成违法行为。
征税中的强制性不是绝对的,当企业和个人明了征税的目的并增强纳税观念以后,强制性则可能转化为自愿性;同时,强制性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的,政府依法征税,公民依法纳税,公民具有监督政府执行税法和税收使用情况的权利。
2.税收的固定性答: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一般说来,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发生了纳税行为,拥有了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不得违反。
同样,政府也只能按预定标准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税收的固定性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课税标准也会变动。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税收的无偿性答: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是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的。
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考察,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是并存的,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
4.纳税人答: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所谓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如月工资达到应税所得额的我国公民,就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所谓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如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财政学第十章 税收原理
E
O
Q1
G*
Q
(4)供给弹性比较小时,供给者将承受大部分税收负担
P
S+T S F
P1 P* H
E
税收收入 T
D P2 G
O
Q1
Q*
Q
3.商品供求弹性对税负转嫁实现程度的影响 (1)如果商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需求者承受 大部分税收负担,供给者承受小部分税收负担。税负 较易转嫁。 (2)如果商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则需求者承受 小部分税收负担,供给者承受大部分税收负担。税负 较难转嫁。 (3)如果商品供求弹性相等,则需求者和供给者承受 等额的税收负担
(2)替代效应是指因政府征税上的差别,影响了商 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引起纳税人选择某种 经济行为来替代另一种经济行为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不会破坏帕雷托最优条件,只有替代效应才 会破坏帕雷托最优条件。
① 替代效应按主体不同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投
资者、劳动力供给者的替代效应。
② 替代效应按客体不同可分为产品之间、消费品之 间、投资与消费之间、劳动与闲暇之间等的替代。
E
税收收入
T D 需求者负担的税负 G
P2
供给者负担的税负
O
Q1
Q*
Q
(4)需求弹性比较小时,需求者将承受大部分税收负担
P
S+T
F
P1
S
税收收入 T
P* P2 H G D
E
O
Q1
G*
Q
2.供给弹性影响税负转嫁 (1)供给弹性为无穷大时,供给者将不承受税收负担 (2)供给弹性为零时,供给者将承受全部税收负担 (3)供给弹性比较大时,供给者将承受小部分税收负 担 (4)供给弹性比较小时,供给者将承受大部分税收负 担
税收基本原理及税制
确实原则(principle of certainty)。是指国民所纳税目与条例应该是确实的,而且纳税的时间、地点、手续、数额等,都要明确规定,使纳税人明了。亚当·斯密认为不确实的
的税收,其危害程度,较不公平的税收还严重。
便利原则(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政府对国民征税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应尽量使国民感到方便。
教学重点与难点:
税收的效率损失;税负转嫁的规律;拉姆齐法则
01
02
03
教学内容
税收原则
1
税收原则的概念;税收原则的发展;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
2
最适课税理论
3
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含义;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4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5
税收负担;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6
税收制度
7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税收概念
98年96年的时候,这个乡统筹、村提留,不是给老百姓收钱嘛。那个时候把户口注销了,为了少报人口,少报人口不是少交钱嘛。
01
税收的基本特征
02
税收职能
03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强制性 国家征税是不依纳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讨价还价 税收强制性意味着征纳双方地位不平等 税收强制性存在的经济前提是纳税人利益独立化
无偿性 国家征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支付代价 税收无偿性是强制性存在的根本原因 具有整体报偿性和个别无偿性 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 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标准征税。 强制性 + 无偿性 + 固定性 = 权威性
里,他不仅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理论,而且还专篇论述了财政税收问题,使财政学从此以后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这是对财政学研究的巨大贡献,也正是在这本著作里,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
第九章 税收原理 《财政学原理》PPT课件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它随国家的产生而 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完善,发挥着日 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国家征税和公众缴税是社会 成员分摊和负担生产与提供公共商品费用的形式。在 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由于公共活动的规模较小,这 种分摊行动具有偶然性和非规范性。随着人类社会的 发展,公共活动规模的扩大,由社会成员分摊公共费 用成为一种经常性的需要,从而税收就成为以法律形 式体现,由政府专门实施的规范化的筹集公共费用的 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 上的国家存在。”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
税收存在的依据说明国家或政府为什么要征税, 社会公众为什么要缴税的问题。科学地说明税收存 在的依据,对于深入把握税收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17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 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较有代表 性的为“公需说”、“交换说”和“经济调节 说”。
“公需说”起源于17世纪德国官房学派的奥布 利支、克洛克和法国的波丹。这种学说认为,国家职 能在于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福利,为此需要费用 支出,税收就是实现这种职能的物质条件;换言之, 国家及公共团体为充实公共需要,才要求人民纳税。
表9-1
税级(元) 1000以下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以上
税率(%) 10 20 30 40
速算扣除数(元) 0 100 600
1600
累进税率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主要适 用于所得税,是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 固定税额,而不采取征收比例的形式。如按吨、 平方米、辆等实物单位规定单位税额。定额税率 的特点是计算方便,且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但税负不尽合理,只适用于少数税种或某些税种 中的部分税目。
财政学(第五版)课件:税收原理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课税标准 (四)税率 (五)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六)起征点与免征额 (七)课税基础
《财政学》(第五版)
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税
率
累进
比例 定额
税基
0 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
嫁。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
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财政学》(第五版)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S’
D P
P
D
S’
P2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三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equity and efficiency for tax )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 )
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
(tax neutrality )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什么是税收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则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财政学》(第五版)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财政学》(第五版)
本章小结
经济学财政学 第七章 税收原理 2
3、税收的固定性 ❖ (1)包括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数额的限
度性; ❖ (2)固定性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
件的变化,税法也会作相对应地调整。 ❖ 所以,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征税有一定的标
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8
二、税收术语与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1、纳税人 ❖ (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上
30
2、税负归宿的含义 ❖ 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
嫁过程的终点。 ❖ 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 ❖ 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
者→纳税人 ❖ 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31
3、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后转
方式 散转
消转 税收资本化
❖ (1)前转——提高售价; ❖ (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 ❖ (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
以课税标 以税收与价格 准为标准 的关系为标准
流 所 财行 中 地 共 直 间 转 得 产为 央 方 享 接 接 额 额 课课 税 税 税 税 税 课 课 税税 税税
从从 价量 税税
价价 内外 税税
22
三、税收原则
❖ (一)税收原则思想的发展概述
❖ 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 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
❖ (1)概念: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 务的环节,也就是纳税人在征税对象流转过 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 (2)类型:一个税种按其在商品流转的众多 环节中选择纳税环节的多少,形成三种课征 制度:
❖ ①一次课征制
❖ ②两次课征制
❖ ③多次课征制
17
《财政学》税收原理(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分析税很容易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对商品征税会改变商品的价格,人们会对商品价格的改变,通常是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消费。
对所得征税会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同商品的收入弹性不同,商品消费也会收到不同的影响。
税会改变人们的决策,资源的配置因此会发生调整。
如果原来的决策都是有效率的,那么税会导致效率的损失。
但税的代价是社会不得不承受的。
有一种说法,税是文明的一种代价。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国家课税是一种收入再分配,会引起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及商品价格体系的变化,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引起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改变等。
所谓税收效应,是指国家课税对纳税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税收效应有多种表现形态,其中最基本的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他效应都与这两种效应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而对其商品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政策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政府对一部分商品课税,而对另一部分商品不课税,或对一部分商品课重税,对另一部分商品课轻税时,会造成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使纳税人相对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含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即发生以无税或轻税商品对含税或重税商品的"替代"行为。
从上述分析可知,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具有中性,而替代效应则是非中性的。
因而,在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状况的情况下,为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使征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是较佳选择。
以此标准衡量,由于所得税主要产生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较弱,因而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良税",而商品税往往难以避免替代效应,相比之下显得较"劣"。
当然,在考虑以税收弥补市场缺陷的情况下,具有替代效应的非中性的税收,也会带来额外收益。
三、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是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包括税收在劳动力供给上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税收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税收学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政府通过税收来筹集财政收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国家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类型、税收原理、税收的影响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指政府按法定规定,以对纳税人的财产、收入等进行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方式。
税收是政府的一种权力行使,是属于相对强制的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法定性:税收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征收的,具有强制性。
2. 强制性:纳税人不能逃避缴纳税款,不依靠自愿捐赠。
3. 综合性:税收是以整体财务为核算对象,而不是单项财产。
4. 公共性: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支出需要而征收的。
5. 客观性:纳税人的个人意愿和愿望与税收无关。
二、税收的类型根据税收的征收对象和税收的性质,可以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收入税和财产税以及中央税和地方税等不同类型:1. 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给政府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由消费者最终承担,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 收入税和财产税:收入税是以个人或企业的收入为征收对象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财产税是以个人或企业的财产为征收对象的税收,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3. 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以上是税收的基本类型,不同的税收类型具有不同的征收对象和征收方式,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三、税收的原理税收的征收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税收原理是税收制度的基础和原则性条款。
税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公平原则:税收的征收应当符合公平原则,即对于同等情况的人应当征收同等的税款,实现纳税人的公平。
这包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应当与其经济能力相适应,适用税率应当公平合理等。
财政学_郭庆旺_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1. 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的基本属性,同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通常要从两方面来剖析:一方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即不考虑税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差别,剖析税收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是剖析不同社会或不同国家的税收的特殊性。
2. 税收的"三性"
处于两难的选择,因此,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长远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的税收原则,才是对公平与效率两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
2.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又分为: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者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
(2)效率类税收原则,又分为: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
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涉及税制本身问题,所以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
3. 税收中性问题
(1)概念。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
(2)明确税收超额负担或称无谓负担问题是理解中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财政学-税收基本知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把税收界定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一般认为主要溯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
”后来,经过洛克、休谟、边沁以及斯密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利益交换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逐渐提出了新税收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之外,还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如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
●税收的“三性”1.税收的强制性在社会产品分配中存在两种权力即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
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作为一种财政范畴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必要保证。
2.税收的无偿性政府征税以后,税款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同政府债务所具有的偿还性不同。
税收的无偿性与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并存。
3.税收的固定性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税收的固定性实质上是指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税收的“三性”可集中概括为税收的权威性,税收的权威性来源于国家政权的权威性。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术语——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
与纳税人有关的一个概念是负税人。
财政学第八章-税收原理
(二)税收对家庭决策的影响
年份 名额 纳税起始额
1997 11
100万元
1998 21
200万元
1999 22
300万元
2000 22
500万元
2001 51
500万元
有关部门的领导表示,这次重奖,表明了政府对
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们的重视、
厚爱和支持。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对纳
税大户的奖励会更多。
发生之前
长期经济利益 对微观有利 对宏观有利
政府态度 纳税水平
严厉打击 低
反避税 中
鼓励保护 高
3.2税负转嫁的形式
1.前转嫁(最普遍方式) 2.后转嫁 3.混合转嫁 4. 税收资本化
1.前转:指纳税人通过交易活动,将税款附加 在价格之上,顺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前转移给购买 者负担。
2.后转嫁也称为逆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 进商品(劳务)的价格,将其缴纳的税款冲抵价格 的一部分,逆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后转移给销售 者负担。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第八章 税收原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税收概述 税收负担 税负转嫁与归宿 税收效应
第一节 税收概述
1.1税收产生的条件 1.2税收的概念与一般特征 1.3税收的分类 1.4税收的经济影响
1.1、税收产生的条件
从税收的产生看,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社会条件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4)行为税 ➢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
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印花 税、城建税和车辆购置税都属于行为税。 ➢ 行为税的主要特点是: ✓ 课税对象单一; ✓ 税源分散;
(5)资源税
6财政学-税收原理
税收的特征
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1、相对无偿性
①不是即时有偿,而是一定的时间间隔:纳税人缴纳了税收,但获得了国 防、公安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国公民在海外务工受到伤害等;华人在 海外受到伤害等)
②公共产品的价值有时难以度量:公共产品应尽量等价,否则政府的“合 法性(Legitimacy)”将受到削弱 ③个体无偿、整体有偿
楔子:税收的世界
西方人的经典名言: “在我们这里,除了享受阳光与空气之外,都要纳税。” “人生只有两件事难以避免,一件是死亡,一件是纳税。” “税收是必要的恶。”
税收的两种定义
1、政府凭借政治权利,无偿征收实物或者货币,以取得财政 收入的一种工具 2、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财产以形成政府财政收入, 从而使政府可以满足人民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活动
60
定额税率-E.G.对白酒征收的从量税
2001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曾联合下文,对粮食、薯类 白酒在出厂价25%及15%的从价消费税基础上,再对每“扶优限劣,扶大限小”,遏制小酒厂对 大型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白酒行业市场 但是显然,从量计征的消费税显然有累退性
政府及纳税人都应树立“税收有偿”的观念:
①树立税收相对有偿的观念,对政府有利于其提高税款使用率,增加政府 公共管理的透明度,便于纳税人监督 ②对纳税人有利于提高其纳税意识,减少对税收的抵触情绪,提高其纳税 遵从度
2、强制性来源于政府
①社会契约论
人类社会最初处于无政府状态。个人安全、生命、财产都得不 到保障,缺乏社会秩序。组建一个政府,人们让渡自己的一 部分财产成为税收,维持政府;人们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利、 自由,形成政府。 ②强制性是单个纳税人对整体纳税人的一种服从和尊重 3、“固定性”源于“法定性” ①纳税人、纳税对象、税率及纳税时间都是确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性税收的确定:税收作用倾向于 或注重于减少税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直接税)税率结构愈简单,差别愈小, 中性程度愈高。
• 二税收中性不排斥税收调控
• (1)市场缺陷两类 –市场自身形成表现
–“合成谬误”
• (2)政府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 税收是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其有直接有效性
• (3)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 – (1)调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税率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1410 :31:591 0:31Oct-2014-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0: 31:5910 :31:591 0:31W ednesda y, October 14,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1420.1 0.1410: 31:5910 :31:59 October 14, 2020
从量 税——数量、重量、体积
中央 税
• 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地方税
地方共享税
中央
第三节 (1)宏观税率——反映税收与经济总量之间 关系
小口径 ——中央 政府税收 /GNP或GDP
• 国际上广为使用口径
中口径 ——中
央地方政府税收/GNP或GDP
大口径 ——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GNP或GDP
• 影响宏观税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1)生产力发展水平 横向: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不断上升趋势
纵向:是
• (2)政府职能大小 社会职能 宏观税率不断提高
经济职能
–(3)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 制
中央集权计划体制——高 联邦制市场体制——低 • (2)“拉弗曲线”——最佳税率 • 拉弗曲线形象说明了税率与税收 之间关系,给人以启示
税收饶让: • 税款=国外所得×本国税率-包 括减免额在内的已纳税款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420 .10.14 Wednes day, October 14,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0:31:59 10:31:5 910:31 10/14/2 020 10:31:59 AM
范围宽窄 宽(易转嫁)如: 白酒→啤酒→矿泉水→自来水
窄 (不易转嫁)
征税对象 商品税 (易转嫁)
所得税(不易转嫁)
(4)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与税负转 嫁的关系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实施 转嫁)
转嫁所得<商品销量损失(不实 施或少实施)
第四节 税 收 中 性
• 一、税收中性的含义 • 1 税收中性含义(前提是明确两个概念)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4 日上午1 0时31 分20.10. 1420.1 0.14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14 日星期 三上午1 0时31 分59秒1 0:31:59 20.10.1 4
•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 020年1 0月上 午10时3 1分20. 10.1410 :31Oct ober 14, 2020
•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1) 强制性 • (1)征税 = 国家政治权力 ≠生产资料占有
(2) 无偿性 • (1)征税不付出任何代价 • (2)是对具体纳税人而言 (3)固定性 • (1)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比 例(数额 对象 ) • (2) 固定性是相对的,只是在一 定时期内不变
• 只有同时具备“三性”的才构成 税收
• 属地原则 :地域管辖权 收入 来源管辖权 • 属人原则 :居民(公民)管辖 权
• (2)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2)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居民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
权 地域管辖权
地域管辖
• (3)国际重复征税消极影响 – (1)加重跨国纳税人负担 – (2)不利于国际资源有效利用 – (3)违背税收公平合理原则
• 各国采取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 法
–(1)免税法——放弃行使居民(公民) 税收管辖权
• 免于征税(跨国收益所得 一般财 产价值)
– (2)扣除法 • 税款=(应税国外所得-外国税款) ×本国税率
– (3)低税法 • 税款=居民国外收入×较低税率
–4 .抵免法 • 税款=国外所得×本国税率-国外 已纳税款
第二节 税 收 的 分 类
流转课税 所得课税 • (1)按课税对象分类 财产课税 行为课税 资源课税 直接税——不易转嫁
•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容易转嫁
间接税——
•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价内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组 成部分
价外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以 外附加
税——价格依据
从价
• 4.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14 日星期 三10时3 1分59 秒10:31: 5914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0时3 1分59 秒上午1 0时31 分10:31: 5920.1 0.14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420.1 0.1410: 3110:31 :5910:3 1:59Oct-20
②税收的调控功能是次要的、辅 助性的——首先保证市场机制完成 基本功能,税收变量调节功能居 第二位的。
– (2)二者合点:(着眼于分工区别) ①税收中性——注重发挥“看不见的手”
的作用
②税收调控——充分运用“看得见的手” 的作用
税收调控是税收中性逻辑延伸,必然 要求
• (3)二者有效协调 –(1)加深对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 理论认识:
•
• (3)税负转嫁的条件:
(1)基本条件——商品价格浮动
(2)约束条件——商品供求弹性(以需 求弹性为例四种典型情况)
(1)供给有完全弹性 税负完全由消费 者承
(2)需求有完全弹性 税负由生产者负 担
(3)供给完全无弹性 税收由生产者承 担
4.需求完全无弹性 者承担
税负完全由消费
(3)课税范围宽窄与征税对象的不 同对税负转嫁程度影响
– (2)调节产业结构 减免 加征
– (3)调节各种收入 企业 防止贫富悬殊 居民
• (三)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偏差协调 • (1)二者偏差:基点不同
• 税收中性——市场配置相适应 • 税收调控——政府干预相适应
• (2)二者切合点:
–(1)二者切点:(重要程度、层 次有区别)
–①税收中性功能是主要的基本的— —市场机制自身功能是主要的、基 本的,税收政策选择在于保证市 场机制基本功能的发展
–(1)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 不使一些 人感觉更好
一些人感觉更坏
不使另
– (2)税收超额负担
资源配置方向—“损失>收益”
经济运行方向—对生产消费行为有 不良影
税收中性 国家征税代价仅以税款为限 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
扰
• (2)税收中性的相对性 –(1)税收中性具有相对性,因为不存在 对市场效率没有任何影响的税收。
–(2)区别:
»国家税收:政治权力(强制) 征纳关系 独立税种
»国 际 税 收 : 非 政 治 权 力 (非强制)协调关系 没有 独立税种
• 二国际重复征税
–(1)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居民
管辖权
公民管辖权
地域管辖权
• (1)国际重复征税 –含义——两个国家同一时期同一所 得征收相同类型的税收
相关概念——税收管辖权 :征税 方面行使管理权力范围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4日 星期三1 0时31 分59秒 Wednes day, October 14, 2020
•
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 率。20. 10.1420 20年10 月14日 星期三 10时31 分59秒 20.10.1 4
谢谢大家!
• 讲调控不偏废中性,提高“两个比 重不以牺牲中性为代价。
• 讲中性不忽视调控、放弃调控
–(2)不断实践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有效协调
• 简化流转税 体现中性
• 完善所得税
• 消费税 →体现非中性
–(3)不断完善税收中性与税收调 控的关系→如继续统一内外资企业 所得税
第五节 国 际 税 收 •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1)高税率≠高税收 (2)同择多的税收,可以有两 种税率
(3)从理论上存在一种最佳税 率
• (三)税负转嫁
• (1)含义:通过流通过程税收部分或 全部转给他人负担 ,纳税人≠负税人
•
• (2)税负转嫁的方式: (1)前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2)后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3)混转: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 (4)消转:税收被新增利润消化掉
• (1)国际税收及其产生条件 –(1)含义——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 两个国家以上分别行使权力
– (2)产生条件 • ①与国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跨国财产所得
• ②与税制发展密切相关——以所得税 为主现代直接税的出现
• (2)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基础
–(1)联系:国家税收 国际税收 规则和惯例
第八章 税 收 原 理
•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 •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第四节 税收中性 • 第五节 国际税收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 一、税收的概念 (1)含义——国家为实现职能无偿取 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政治权力 • 法律手段
(2)违者受到法律制裁
(2)进一步理解: • 历史范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征纳关系 • 经济范畴——表明经济关系 •分 配 范 畴 — — 无 偿 分 配 分配关系